具有折叠座部的椅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折叠座部的椅子,在这种类型的椅子中当使用者从座部上起立时,该座部自动回到其基本上垂直的初始位置,从而提供一种实质上提高了这些椅子的功能的实施方式。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的具有折叠座部的椅子包括用于使座部自动回到其基本上垂直的位置的装置。这些装置通常由配重构成,使得当使用者从座部上起立时,并凭借配重的作用,座部回到其基本上垂直的位置。
存在的配重迫使座部的旋转轴向前移动,使得当座部处于基本上垂直的位置时在靠背与座部之间存在空间。
这一缺陷对放置在户外、在体育设施例如体育场处的座部相当突出。由于在户外,椅子覆盖了灰尘和污物,使得椅子的使用者必须在落座之前对其进行清洁。
这种椅子另外的缺陷是当通过自动复位装置使座部从其基本上水平的位置回到其基本上垂直的位置时,座部撞向靠背。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提出一种椅子,该椅子是所提及的具有折叠座部的椅子并从使用时的基本上水平的位置自动回到基本上垂直的折叠位置,该实施方式满意地解决了在前提及的常规这种类型的椅子的缺陷。
本发明的椅子的特征在于,用于使座椅回到其基本上垂直的位置的自动复位装置布置在铰接销上,所述铰接销位于靠背与座部之间的接触区域。
凭借这一特征,当座部处于基本上垂直的位置时,基本上在靠背与座部之间不存在任何空间,防止灰尘和污物进入这一区域。而后,当使用者坐在本发明的椅子上时其是干净的,无需预先对其进行清洁。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用于使座部回到其基本上垂直的位置的自动复位装置包括与座部一体的弹性装置,从而使座部可以从其基本上水平的位置绕与靠背一体的铰接销旋转到其基本上垂直的位置。
根据所述实施方式,用于使座部回到其基本上垂直的位置的所述自动复位装置,优选还包括与座部一体的套筒,该套筒绕铰接销定位并可绕其旋转。
所述弹性装置优选由盘簧构成,通过螺钉调节所述盘簧的压缩程度。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座部的铰接组件还具有在座部自动抬起移动过程中防止座部突然撞向靠背的阻尼装置。
所述阻尼装置由内部容纳着活塞的壳体和与座部一体的凸缘构成,所述壳体具有与限定在所述壳体与所述活塞之间的气室相连通的孔,当座部从其基本上水平的位置旋转时,所述凸缘与所述活塞的上部进行接触,从而使活塞随着空气通过上述孔的逐步排出而向下移动。
凭借这一特征,获得一种具有折叠座部的椅子,其中以阻尼方式实现座部旋转到其基本上垂直的位置,而不会使其撞向靠背,并且阻尼特征经过一段时间不会损坏。同时,这些阻尼装置基本上不需要任何维护。
这些阻尼装置的壳体包括绕其布置的盘簧,所述盘簧又与容纳在所述壳体内的活塞相连,使得通过克服弹性装置的作用并推动容纳在所述气室中的空气来实现活塞的向下移动。
为了获得阻尼装置的最佳气密性和准确的操作,本发明的椅子包括布置在壳体与活塞之间的密封件。
根据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凸缘沿整个座部横向延伸,同时设置有两个壳体,它们相应的活塞布置在所述凸缘的每一端。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并排布置的三个椅子的透视图,它们中的两个具有处于基本上垂直位置的座部,并且第三个具有处于基本上水平位置的座部。
图2是在根据本发明的椅子的靠背与座部之间的接触区域的局部剖面透视图,其中可以观察到用于使座部回到其基本上垂直位置的复位装置。
图3是椅子上的座部的铰接结构的后透视图。
图4是椅子的铰接件的正视图。
图5是沿在前图中所示的剖面III-III截取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可以看到,本发明的椅子包括靠背1和折叠座部2,折叠座部2在前两个椅子中被示出处于基本上垂直的位置,或者在第三个椅子中被示出处于基本上水平的位置。
椅子在图中被示出固定在具有支承件4的杆3上。根据所示的实施方式,通过夹具5将椅子固定在杆3上。
本发明的椅子包括用于在使用者从椅子上起立时使座部回到其基本上垂直的位置的自动复位装置。可以在图2中详细看到这些装置。
铰接销6与椅子的靠背1结合成一体,并在其中部具有与座部2一体的套筒7,该套筒7绕铰接销6旋转。为了使座部自动回到其基本上垂直的位置,铰接销6包括绕其布置的盘簧8,所述盘簧8的一端9与座部2结合成一体。
盘簧8包括螺钉10,可以通过更大或更小程度地紧固所述螺钉10来调节盘簧8的松紧程度。盘簧8的松紧程度将被调节为使得座部2缓慢地回到其基本上垂直的位置。
因此,可以实现铰接销6布置在靠背1与座部2之间的接触面积中,因为无需设置配重,盘簧8实现了配重的功能。因而,凭借铰接销6的结构,当座部2处于其基本上垂直的位置时,基本上在靠背1与座部2之间不存在任何空间,从而防止污物和灰尘堆积在将与使用者身体接触的区域。
必须指出,在图2中仅示出了靠背1与座部2之间的接触区域的一端,靠背1与座部2之间的接触区域的另一端具有与所示相同的自动复位装置,使得每个椅子具有用于使座部2自动回到其基本上垂直的位置的两个盘簧8。
根据本发明,与座部2一体的一对气缸11和凸缘12布置成使座部从其基本上水平的位置到其基本上垂直的位置的移动受到阻尼。可以在图5中更清楚地看到气缸11和凸缘12的功能。
在所述图5中可以看到,通过圆柱形壳体13构成气缸11,活塞14在其内部移动,在所述壳体13与所述活塞14之间限定气室15。密封件16布置在活塞14与壳体13之间,以防止在活塞14与壳体13的内壁之间发生空气泄漏。
盘簧18绕壳体13布置,该盘簧的功能是将活塞14保持处于其升高位置。
活塞14在其下部包括与气室15相连通的孔17。该孔17的尺寸适于使适当体积的空气排出以实现阻尼作用。
从图3所示的座部2的基本上垂直的位置开始,如果使用者要坐在椅子上,他或她必须在由箭头A表示的方向上手动旋转座部2。座部2的这一旋转将使一体的凸缘12不再与活塞14的上部接触,从而使其可以通过盘簧18的作用移动到其靠上的位置(通过箭头B所示的移动)。
当使用者从椅子上起立时,弹簧8将使座部2从其基本上水平的位置旋转到其基本上垂直的位置。通过执行这一旋转移动,凸缘12将在特定点与活塞14的上部形成接触,从而处于上升位置。在该点,活塞14将对座部2的旋转进行阻尼,从而防止其撞向靠背1。
可以实现所述阻尼作用,因为在活塞14向下移动过程中,活塞14承受着气室15内的空气压力的阻力,使得其仅能够随着空气通过孔17逐渐排出而向下移动。此外,活塞14还承受盘簧18中的一定阻力,但所述弹簧18将具有适当的特征,使得主要通过气室15内的空气压力实现阻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