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组装式电极的电热板.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4788285 上传时间:2018-11-1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9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552939.4

申请日:

2013.11.11

公开号:

CN103582191A

公开日:

2014.02.1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H05B 3/28申请公布日:20140212|||公开

IPC分类号:

H05B3/28; H05B3/03

主分类号:

H05B3/28

申请人:

王柏泉

发明人:

王柏泉

地址:

222004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浦区大庆西路40-3号楼一单元602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代理人:

郭先彬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热板,特别是涉及一种包括组装式电极的电热板。一种包括组装式电极的电热板包括上基材、下基材、至少一层导电发热材料层、电极孔,还包括组装式电极,所述组装式电极包括由绝缘弹性材料制成的母电极、与所述母电极配合的由绝缘弹性材料制成的公电极以及电连接所述导电发热材料层的导体。本发明中的电热板确保导电发热材料层的电源供应,且安全性高。该电热板可为电热地板、电热墙板等。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包括组装式电极的电热板包括上基材、下基材、至少一层导电发热材料层、电极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组装式电极,所述组装式电极包括由绝缘弹性材料制成的母电极、与所述母电极配合的由绝缘弹性材料制成的公电极以及电连接所述导电发热材料层的导体;所述母电极包括插塞于所述电极孔内的平顶锥形主体,所述平顶锥形主体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自所述下表面向所述平顶锥形主体内部设置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具有一开口,所述开口的宽度大于所述电连接所述导电发热材料层的导体的宽度,所述公电极具有一主体和设置于所述主体内的导线,且所述导线裸露的金属丝伸出所述公电极主体,所述公电极主体的形状和尺寸使得当所述公电极主体通过所述母电极凹陷部开口插入到所述母电极凹陷部内时,被卡扣于所述母电极凹陷部内,且所述导线裸露的金属丝压靠所述电连接导电发热材料层的导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括组装式电极的电热板,所述平顶锥形主体的锥度的范围为1:10至1:30。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括组装式电极的电热板,所述电极孔的锥度为1:30至1:50。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包括组装式电极的电热板,所述母电极凹陷部的截面形状为“                                               ”形,所述公电极主体具有与所述凹陷部截面形状对应的形状。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括组装式电极的电热板,所述公电极还设置有与所述公电极主体一体的盖部。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括组装式电极的电热板,所述母电极和所述公电极采用绝缘橡胶或塑料制成。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括组装式电极的电热板,所述导电发热材料层为两层,且所述电连接导电发热材料层的导体夹置于所述两层导电发热材料层中间且分别与所述导电发热材料层直接接触。

说明书

说明书包括组装式电极的电热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热板,特别是涉及一种包括组装式电极的电热板。该电热板可为电热地板、电热墙板等。
背景技术
一种现有的电热地板将导电发热层和常用的地板材料复合制成与一般地板装饰材料外观基本相似的电热地板, 如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1600270A (王柏泉)披露了一种电热地板,所述电热地板首先将导电发热涂料通过丝网印刷的方式印刷到对树脂胶具有良好渗透性的材料上(如工业滤纸、工业滤布等),再在印刷干燥后的导电涂层上粘贴导电金属箔胶带作为电连接导电发热层的电极,然后将获得的带有电连接电极的导电发热层通过树脂胶和地板的其它层复合制成电热地板。所述的电热地板需要通过导电发热层上粘贴的金属箔胶带电连接电极和外部电源连接使导电发热层通电发热,从而实现电热地板的功能。导电涂层上粘贴导电金属箔胶带作为电连接导电发热层的电极易于固定、操作简单,但金属箔与导电涂层之间仅有间隔分布在不导电胶膜中的细小导电粒子相连,接触面积非常小极易产生过热和电弧,安全性不高。还有,现有的电热地板的电极多种多样,但都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上述专利申请披露了一种装配式穿刺连接电极,所述装配式穿刺连接电极包括电极塑料件和电极针,电极针插在电极塑料件内,电极塑料件以过盈配合的方式插入预先加工的地板基材的电极孔内,电极针一端通过导电橡胶与导电发热层可靠连接,而电极针另一端的针尖则刺穿位于电极塑料件内的导线的绝缘皮并与金属导线可靠连接。虽然这种装配式穿刺连接电极相比以前技术作出了许多改进,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对电极孔打孔精度要求特别高,孔大了电极安装进去不牢,特别是木材受热产生干缩,对于木材上的电极孔而言是放大的,这样电极很容易脱落。木材吸潮后膨胀地板厚度增加电极孔变长,导电针和导电橡胶与导电发热层上粘贴的金属箔胶带电极脱离或接触不可靠产生电弧,导致安全隐患。
中国专利申请CN103249182A公开了一种包括防脱出电极的电热板。所述的防脱出电极在安装到位时能可靠安全地为电热板的导电发热材料层提供电源,即使在地板受热干缩特别是吸潮膨胀时仍然能够与导电发热层可靠接触而不至于脱出。但这种防脱出电极结构复杂,制造安装困难,从而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现有的电热板仍然需要一种既能稳定可靠提供电源供应,又结构简单、制造安装容易的电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既能稳定可靠提供电源供应,又结构简单、制造安装容易的组装式电极的电热板。
本发明中的包括组装式电极的电热板包括上基材、下基材、至少一层导电发热材料层、电极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组装式电极,所述组装式电极包括由绝缘弹性材料制成的母电极、与所述母电极配合的由绝缘弹性材料制成的公电极以及电连接所述导电发热材料层的导体;所述母电极包括插塞于所述电极孔内的平顶锥形主体,所述平顶锥形主体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自所述下表面向所述平顶锥形主体内部设置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具有一开口,所述开口的宽度大于所述电连接所述导电发热材料层的导体的宽度,所述公电极具有一主体和设置于所述主体内的导线,且所述导线裸露的金属丝伸出所述主体,所述公电极主体的形状和尺寸使得当所述公电极主体通过所述母电极凹陷部开口插入到所述母电极凹陷部内时,被卡扣于所述母电极凹陷部内,且所述导线裸露的金属丝压靠所述电连接导电发热材料层的导体。
所述平顶锥形主体的锥度的范围为1:10至1:30,优选为1:10至1:20。
优选地,所述电极孔也具有一锥度,该锥度范围为1:30至1:50。
在一个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母电极凹陷部的截面形状为“                                               ”形,所述公电极主体具有与所述凹陷部截面形状对应的形状。
优选地,上述公电极还设置有与所述公电极主体一体的盖部。
优选地,所述母电极和所述公电极采用绝缘橡胶或塑料制成。
本发明中,所述导电发热材料层优选至少为两层,且所述电连接导电发热材料层的导体夹置于所述至少两层导电发热材料层中间且分别与所述导电发热材料层直接接触。 
优选地,所述导电发热材料层的基材为对树脂胶具有良好渗透性的材料,如但不限于玻璃纤维布、工业滤纸、工业滤布等。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导电发热材料层对树脂胶具有良好渗透性。
本发明的优点包括但不限于:在电热板内部设置至少一层导电发热材料,在导电发热材料层之间放置金属导体,如扁金属丝或箔(如扁铜丝或铜箔),以保证扁金属丝或箔与导电发热材料直接、充分、可靠接触,接触面积大从而可承受较大电流,电热板安全性高;本发明的组装式电极确保所述金属导体与外部电源稳定可靠的连接,且结构简单、制造安装方便,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包括组装式电极的电热板的立体装配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组装式电极配合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已装配好的本发明的包括组装式电极的电热板的A-A剖面示意图(包括上基材)。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应该理解,附图中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为说明本发明用,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进行限定。
应当指出,为方便描述,本发明的“上”、“下”及其它方向性术语仅为相对概念,不应对本发明有任何限制。
现参照图1、2和3。其中,图1为本发明的包括组装式电极的电热板的立体装配分解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包括组装式电极的电热板100包括上基材30、下基材10、两层导电发热材料层20、电极孔50。此外,电热板100还包括一为所述导电发热材料层20提供电源供应的组装式电极。所述组装式电极包括由绝缘弹性材料制成的母电极60、与所述母电极60配合的由绝缘弹性材料制成的公电极70以及电连接所述导电发热材料层的导体40。母电极60包括插塞于所述电极孔50内的平顶锥形主体602,而平顶锥形主体602包括上表面6021和下表面6022。自所述下表面6022向所述平顶锥形主体602内部设置有凹陷部601。所述凹陷部601具有一开口6011,且所述开口6011的宽度大于所述电连接所述导电发热材料层的导体40的宽度以使得电连接所述导电发热材料层的导体40可通过该开口6011进入到母电极凹陷部601内。所述公电极具有一主体701和部分设置于所述主体内的导线705,且所述导线裸露的金属丝7051伸出所述主体701。所述主体701的形状和尺寸使得当所述公电极主体701通过所述母电极凹陷部开口6011插入到所述母电极凹陷部601内时,被卡扣于所述母电极凹陷部6011内,且所述导线裸露的金属丝7051压靠所述电连接导电发热材料层的导体40。
所述母电极主体602设置成平顶锥形主体使得当公电极70的主体701插入母电极凹陷部601内时,所述电极孔50为母电极主体602提供一弹性变形空间,以完成公电极主体701的插入并使公电极主体701卡扣于母电极凹陷部6011内。所述平顶锥形主体的锥度的范围为1:10至1:30,优选1:10至1:20。
母电极凹陷部6011的凹陷部的截面可构造成图1、2中所示的“”形,而公电极主体701则设置成对应的形状以使得公电极主体701被卡扣于母电极凹陷部6011内不脱出。
所述电极孔50也优选具有一锥度,但电极孔50的锥度应小于所述母电极主体602的锥度以留出母电极主体602的弹性变形空间。优选地,所述电极孔50的锥度的范围为1:30至1:50。电极孔50具有一锥度的好处在于可防止组装式电极从下基材10脱出。
本发明中的电连接所述导电发热材料层的导体40可为扁金属丝或箔,如扁铜丝或铜箔,但并不局限于此。
在制造本发明的包含组装式电极的电热板时,如图1所示,首先准备下基材10、上基材30、至少一层导电发热材料层20、电连接所述导电发热材料层的导体40(图中示出两根扁导体)以及图中的母电极60和公电极70。在下基材10(或在带有或附有导电发热材料层20的下基材10)的一端打电极孔50(图中示出两个),将电连接所述导电发热材料层的导体40按如图所述布置妥当。然后将母电极60插塞入电极孔50内。将母电极60插塞入电极孔50时,应保证母电极凹陷部601的开口6011与电连接所述导电发热材料层的导体40对准(参见图1),使得电连接所述导电发热材料层的导体40进入母电极凹陷部601内并随同母电极60插塞入电极孔50内。然后,可根据本领域已知的工艺将可选的第二层导电发热材料层20、上基材30以及可选的装饰层等复合成电热板。最后(如在安装现场时),可将公电极70的主体701插入(如图2所示箭头方向)并卡扣于母电极凹陷部601内,使得导线705裸露的金属丝7051压靠电连接导电发热材料层的导体40,而公电极的与所述公电极主体701一体的盖部703则压封住电极孔50。已安装有组装式电极的电热板的剖面示意图请参见图3。
虽然图1、2、3中示出的母电极凹陷部601呈“”形,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知道,母电极凹陷部601还可为其它形状,只要能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即可。相应地,公电极主体701的形状也可根据母电极凹陷部601的形状做出对应的设计。
基于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应该清楚,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并不仅仅局限于上面说明书中所阐述的特定细节,未脱离本发明宗旨或范围的对本发明的许多显而易见的改变同样可能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包括组装式电极的电热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包括组装式电极的电热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包括组装式电极的电热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包括组装式电极的电热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包括组装式电极的电热板.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8219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2.12 CN 103582191 A (21)申请号 201310552939.4 (22)申请日 2013.11.11 H05B 3/28(2006.01) H05B 3/03(2006.01) (71)申请人 王柏泉 地址 222004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浦区大庆西 路 40-3 号楼一单元 602 室 (72)发明人 王柏泉 (74)专利代理机构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代理人 郭先彬 (54) 发明名称 包括组装式电极的电热板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热板, 特别是涉及一种包 括组装式电极。

2、的电热板。一种包括组装式电极的 电热板包括上基材、 下基材、 至少一层导电发热材 料层、 电极孔, 还包括组装式电极, 所述组装式电 极包括由绝缘弹性材料制成的母电极、 与所述母 电极配合的由绝缘弹性材料制成的公电极以及电 连接所述导电发热材料层的导体。本发明中的电 热板确保导电发热材料层的电源供应, 且安全性 高。该电热板可为电热地板、 电热墙板等。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82191 A CN 10358219。

3、1 A 1/1 页 2 1. 一种包括组装式电极的电热板包括上基材、 下基材、 至少一层导电发热材料层、 电极 孔,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组装式电极, 所述组装式电极包括由绝缘弹性材料制成的母电极、 与所述母电极配合的由绝缘弹性材料制成的公电极以及电连接所述导电发热材料层的导 体 ; 所述母电极包括插塞于所述电极孔内的平顶锥形主体, 所述平顶锥形主体包括上表面 和下表面, 自所述下表面向所述平顶锥形主体内部设置有凹陷部, 所述凹陷部具有一开口, 所述开口的宽度大于所述电连接所述导电发热材料层的导体的宽度, 所述公电极具有一主 体和设置于所述主体内的导线, 且所述导线裸露的金属丝伸出所述公电极主。

4、体, 所述公电 极主体的形状和尺寸使得当所述公电极主体通过所述母电极凹陷部开口插入到所述母电 极凹陷部内时, 被卡扣于所述母电极凹陷部内, 且所述导线裸露的金属丝压靠所述电连接 导电发热材料层的导体。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包括组装式电极的电热板, 所述平顶锥形主体的锥度的范围 为 1:10 至 1:30。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包括组装式电极的电热板, 所述电极孔的锥度为 1:30 至 1:50。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或 3 所述的包括组装式电极的电热板, 所述母电极凹陷部的截面形 状为 “ ” 形, 所述公电极主体具有 与所述凹陷部截面形状对应的形状。 5. 根据权利要。

5、求 4 所述的包括组装式电极的电热板, 所述公电极还设置有与所述公电 极主体一体的盖部。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包括组装式电极的电热板, 所述母电极和所述公电极采用绝 缘橡胶或塑料制成。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包括组装式电极的电热板, 所述导电发热材料层为两层, 且 所述电连接导电发热材料层的导体夹置于所述两层导电发热材料层中间且分别与所述导 电发热材料层直接接触。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582191 A 2 1/4 页 3 包括组装式电极的电热板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热板, 特别是涉及一种包括组装式电极的电热板。该电热板可 为电热地板、 电热墙板等。。

6、 背景技术 0002 一种现有的电热地板将导电发热层和常用的地板材料复合制成与一般地板装饰 材料外观基本相似的电热地板, 如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 CN101600270A (王柏泉) 披露了一 种电热地板, 所述电热地板首先将导电发热涂料通过丝网印刷的方式印刷到对树脂胶具有 良好渗透性的材料上 (如工业滤纸、 工业滤布等) , 再在印刷干燥后的导电涂层上粘贴导电 金属箔胶带作为电连接导电发热层的电极, 然后将获得的带有电连接电极的导电发热层通 过树脂胶和地板的其它层复合制成电热地板。 所述的电热地板需要通过导电发热层上粘贴 的金属箔胶带电连接电极和外部电源连接使导电发热层通电发热, 从而实现电热。

7、地板的功 能。 导电涂层上粘贴导电金属箔胶带作为电连接导电发热层的电极易于固定、 操作简单, 但 金属箔与导电涂层之间仅有间隔分布在不导电胶膜中的细小导电粒子相连, 接触面积非常 小极易产生过热和电弧, 安全性不高。还有, 现有的电热地板的电极多种多样, 但都存在一 些问题, 例如, 上述专利申请披露了一种装配式穿刺连接电极, 所述装配式穿刺连接电极包 括电极塑料件和电极针, 电极针插在电极塑料件内, 电极塑料件以过盈配合的方式插入预 先加工的地板基材的电极孔内, 电极针一端通过导电橡胶与导电发热层可靠连接, 而电极 针另一端的针尖则刺穿位于电极塑料件内的导线的绝缘皮并与金属导线可靠连接。 虽。

8、然这 种装配式穿刺连接电极相比以前技术作出了许多改进,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对电极孔打孔 精度要求特别高, 孔大了电极安装进去不牢, 特别是木材受热产生干缩, 对于木材上的电极 孔而言是放大的, 这样电极很容易脱落。 木材吸潮后膨胀地板厚度增加电极孔变长, 导电针 和导电橡胶与导电发热层上粘贴的金属箔胶带电极脱离或接触不可靠产生电弧, 导致安全 隐患。 0003 中国专利申请 CN103249182A 公开了一种包括防脱出电极的电热板。所述的防脱 出电极在安装到位时能可靠安全地为电热板的导电发热材料层提供电源, 即使在地板受热 干缩特别是吸潮膨胀时仍然能够与导电发热层可靠接触而不至于脱出。 但这。

9、种防脱出电极 结构复杂, 制造安装困难, 从而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0004 现有的电热板仍然需要一种既能稳定可靠提供电源供应, 又结构简单、 制造安装 容易的电极。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既能稳定可靠提供电源供应, 又结构简单、 制造 安装容易的组装式电极的电热板。 0006 本发明中的包括组装式电极的电热板包括上基材、 下基材、 至少一层导电发热材 料层、 电极孔,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组装式电极, 所述组装式电极包括由绝缘弹性材料制成 说 明 书 CN 103582191 A 3 2/4 页 4 的母电极、 与所述母电极配合的由绝缘弹性材料制成的公电极以及电连接所。

10、述导电发热材 料层的导体 ; 所述母电极包括插塞于所述电极孔内的平顶锥形主体, 所述平顶锥形主体包 括上表面和下表面, 自所述下表面向所述平顶锥形主体内部设置有凹陷部, 所述凹陷部具 有一开口, 所述开口的宽度大于所述电连接所述导电发热材料层的导体的宽度, 所述公电 极具有一主体和设置于所述主体内的导线, 且所述导线裸露的金属丝伸出所述主体, 所述 公电极主体的形状和尺寸使得当所述公电极主体通过所述母电极凹陷部开口插入到所述 母电极凹陷部内时, 被卡扣于所述母电极凹陷部内, 且所述导线裸露的金属丝压靠所述电 连接导电发热材料层的导体。 0007 所述平顶锥形主体的锥度的范围为 1:10 至 1。

11、 : 30, 优选为 1:10 至 1:20。 0008 优选地, 所述电极孔也具有一锥度, 该锥度范围为 1:30 至 1:50。 0009 在 一 个 优 选 的 具 体 实 施 方 式 中, 所 述 母 电 极 凹 陷 部 的 截 面 形 状 为 “ ” 形, 所述公电极主体具有与所述凹陷部截面形状对应的形状。 0010 优选地, 上述公电极还设置有与所述公电极主体一体的盖部。 0011 优选地, 所述母电极和所述公电极采用绝缘橡胶或塑料制成。 0012 本发明中, 所述导电发热材料层优选至少为两层, 且所述电连接导电发热材料层 的导体夹置于所述至少两层导电发热材料层中间且分别与所述导电。

12、发热材料层直接接触。 0013 优选地, 所述导电发热材料层的基材为对树脂胶具有良好渗透性的材料, 如但不 限于玻璃纤维布、 工业滤纸、 工业滤布等。 0014 进一步优选地, 所述导电发热材料层对树脂胶具有良好渗透性。 0015 本发明的优点包括但不限于 : 在电热板内部设置至少一层导电发热材料, 在导电 发热材料层之间放置金属导体, 如扁金属丝或箔 (如扁铜丝或铜箔) , 以保证扁金属丝或箔 与导电发热材料直接、 充分、 可靠接触, 接触面积大从而可承受较大电流, 电热板安全性高 ; 本发明的组装式电极确保所述金属导体与外部电源稳定可靠的连接, 且结构简单、 制造安 装方便, 从而提高生产。

13、效率。 附图说明 0016 图 1 为本发明的包括组装式电极的电热板的立体装配分解图 ; 图 2 为本发明的组装式电极配合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 图 3 为已装配好的本发明的包括组装式电极的电热板的 A-A 剖面示意图 (包括上基 材) 。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为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 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应该理解, 附图中所 描述的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为说明本发明用, 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进行限定。 0018 应当指出, 为方便描述, 本发明的 “上” 、“下” 及其它方向性术语仅为相对概念, 不 应对本发明有任何限制。 0019 现参。

14、照图 1、 2 和 3。其中, 图 1 为本发明的包括组装式电极的电热板的立体装配 分解图。如图 1 所示, 本发明的包括组装式电极的电热板 100 包括上基材 30、 下基材 10、 两 说 明 书 CN 103582191 A 4 3/4 页 5 层导电发热材料层 20、 电极孔 50。此外, 电热板 100 还包括一为所述导电发热材料层 20 提 供电源供应的组装式电极。所述组装式电极包括由绝缘弹性材料制成的母电极 60、 与所述 母电极60配合的由绝缘弹性材料制成的公电极70以及电连接所述导电发热材料层的导体 40。母电极 60 包括插塞于所述电极孔 50 内的平顶锥形主体 602, 。

15、而平顶锥形主体 602 包括 上表面 6021 和下表面 6022。自所述下表面 6022 向所述平顶锥形主体 602 内部设置有凹 陷部 601。所述凹陷部 601 具有一开口 6011, 且所述开口 6011 的宽度大于所述电连接所述 导电发热材料层的导体40的宽度以使得电连接所述导电发热材料层的导体40可通过该开 口 6011 进入到母电极凹陷部 601 内。所述公电极具有一主体 701 和部分设置于所述主体 内的导线 705, 且所述导线裸露的金属丝 7051 伸出所述主体 701。所述主体 701 的形状和 尺寸使得当所述公电极主体 701 通过所述母电极凹陷部开口 6011 插入到。

16、所述母电极凹陷 部 601 内时, 被卡扣于所述母电极凹陷部 6011 内, 且所述导线裸露的金属丝 7051 压靠所述 电连接导电发热材料层的导体 40。 0020 所述母电极主体 602 设置成平顶锥形主体使得当公电极 70 的主体 701 插入母电 极凹陷部 601 内时, 所述电极孔 50 为母电极主体 602 提供一弹性变形空间, 以完成公电极 主体 701 的插入并使公电极主体 701 卡扣于母电极凹陷部 6011 内。所述平顶锥形主体的 锥度的范围为 1 : 10 至 1 : 30, 优选 1 : 10 至 1 : 20。 0021 母电极凹陷部 6011 的凹陷部的截面可构造成。

17、图 1、 2 中所示的 “” 形, 而公电极 主体 701 则设置成对应的形状以使得公电极主体 701 被卡扣于母电极凹陷部 6011 内不脱 出。 0022 所述电极孔50也优选具有一锥度, 但电极孔50的锥度应小于所述母电极主体602 的锥度以留出母电极主体602的弹性变形空间。 优选地, 所述电极孔50的锥度的范围为1 : 30 至 1 : 50。电极孔 50 具有一锥度的好处在于可防止组装式电极从下基材 10 脱出。 0023 本发明中的电连接所述导电发热材料层的导体 40 可为扁金属丝或箔, 如扁铜丝 或铜箔, 但并不局限于此。 0024 在制造本发明的包含组装式电极的电热板时, 如。

18、图 1 所示, 首先准备下基材 10、 上 基材 30、 至少一层导电发热材料层 20、 电连接所述导电发热材料层的导体 40(图中示出两 根扁导体) 以及图中的母电极 60 和公电极 70。在下基材 10(或在带有或附有导电发热材 料层 20 的下基材 10) 的一端打电极孔 50(图中示出两个) , 将电连接所述导电发热材料层 的导体 40 按如图所述布置妥当。然后将母电极 60 插塞入电极孔 50 内。将母电极 60 插塞 入电极孔 50 时, 应保证母电极凹陷部 601 的开口 6011 与电连接所述导电发热材料层的导 体40对准 (参见图1) , 使得电连接所述导电发热材料层的导体4。

19、0进入母电极凹陷部601内 并随同母电极 60 插塞入电极孔 50 内。然后, 可根据本领域已知的工艺将可选的第二层导 电发热材料层 20、 上基材 30 以及可选的装饰层等复合成电热板。最后 (如在安装现场时) , 可将公电极 70 的主体 701 插入 (如图 2 所示箭头方向) 并卡扣于母电极凹陷部 601 内, 使得 导线705裸露的金属丝7051压靠电连接导电发热材料层的导体40, 而公电极的与所述公电 极主体701一体的盖部703则压封住电极孔50。 已安装有组装式电极的电热板的剖面示意 图请参见图 3。 0025 虽然图 1、 2、 3 中示出的母电极凹陷部 601 呈 “” 形。

20、, 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知 说 明 书 CN 103582191 A 5 4/4 页 6 道, 母电极凹陷部 601 还可为其它形状, 只要能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即可。相应地, 公电极主 体 701 的形状也可根据母电极凹陷部 601 的形状做出对应的设计。 0026 基于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 应该清楚, 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 发明并不仅仅局限于上面说明书中所阐述的特定细节, 未脱离本发明宗旨或范围的对本发 明的许多显而易见的改变同样可能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说 明 书 CN 103582191 A 6 1/3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82191 A 7 2/3 页 8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82191 A 8 3/3 页 9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82191 A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电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