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使用了该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清洗净化装置以及小型电器设备.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4785697 上传时间:2018-11-13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4.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80006503.9

申请日:

2012.01.25

公开号:

CN103340020A

公开日:

2013.10.0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5H 1/24申请日:20120125|||公开

IPC分类号:

H05H1/24; A61L2/18; A61L2/20; B08B3/08; C01B13/11

主分类号:

H05H1/24

申请人: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实松涉; 斋藤亮彦; 成田宪二; 町昌治

地址:

日本大阪府

优先权:

2011.02.08 JP 2011-024933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代理人:

刘新宇;张会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具备:第一电极(12),其被配置于气体容纳部(5);以及第二电极(13),其被配置成至少与第一电极(12)成对的一侧的部分与液体容纳部(4)中的液体(17)相接触。然后,通过使第一电极(12)与第二电极(13)之间产生放电,来在液体容纳部(4)中的液体(17)内的气体区域产生等离子体,基于液体(17)中含有的水和气体中含有的氧来产生羟基自由基。电压控制部(60)根据液体(17)的状态来控制等离子体电源部(15)所施加的电压。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具备:
液体容纳部,其容纳含水的液体;
气体容纳部,其容纳气体;
隔离壁部,其将上述液体容纳部与上述气体容纳部隔开,形成有用于将上述气体容纳部中的气体引导到上述液体容纳部的气体通路;
第一电极,其被配置于上述气体容纳部;
第二电极,其被配置成与上述第一电极隔开距离,且至少与上述第一电极成对的一侧的部分与上述液体容纳部中的液体相接触;
气体供给部,其以经由上述气体通路向上述液体容纳部加压输送上述气体容纳部的气体的方式,来向上述气体容纳部供给含氧的气体;以及
等离子体电源部,其在上述第一电极与上述第二电极之间施加规定的电压来使上述第一电极与上述第二电极之间产生放电,由此使导入到上述气体容纳部的气体等离子体化,
该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特征在于,
设置有电压控制部,该电压控制部根据上述液体容纳部中的液体的状态来控制上述等离子体电源部所施加的电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感测部,该感测部随时间经过对上述液体容纳部中的液体的阻抗进行感测,
由上述感测部感测出的液体的阻抗越大,上述电压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上述等离子体电源部施加越高的电压,由上述感测部感测出的液体的阻抗越小,上述电压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上述等离子体电源部施加越低的电压。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感测部,该感测部随时间经过对上述液体容纳部中的液体的温度进行感测,
由上述感测部感测出的液体的温度越高,上述电压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上述等离子体电源部施加越高的电压,由上述感测部感测出的液体的温度越低,上述电压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上述等离子体电源部施加越低的电压。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感测部,该感测部随时间经过对上述液体容纳部中的液体的PH值进行感测,
由上述感测部感测出的液体的PH值越大,上述电压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上述等离子体电源部施加越低的电压,由上述感测部感测出的液体的PH值越小,上述电压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上述等离子体电源部施加越高的电压。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感测部,该感测部随时间经过对上述液体容纳部中的液体中是否存在气泡进行感测,
上述电压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仅在上述液体容纳部中的液体有气泡的情况下由上述等离子体电源部施加电压。

6.   一种清洗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

7.   一种小型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或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清洗净化装置。

说明书

说明书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使用了该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清洗净化装置以及小型电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使用了该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清洗净化装置以及小型电器设备。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通过在含有气泡的液体中进行放电来使气泡产生自由基等以重整液体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111858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然而,由于被作为处理对象的液体的状态发生变动,因此存在即使在电极之间施加规定的电压也不会高效地大量产生自由基的情况。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得到一种能够高效地大量产生自由基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使用了该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清洗净化装置以及小型电器设备。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所涉及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具备:液体容纳部,其容纳含水的液体;气体容纳部,其容纳气体;隔离壁部,其将上述液体容纳部与上述气体容纳部隔开,形成有用于将上述气体容纳部中的气体引导到上述液体容纳部的气体通路;第一电极,其被配置于上述气体容纳部;第二电极,其被配置成与上述第一电极隔开距离,且至少与上述第一电极成对的一侧的部分与上述液体容纳部中的液体相接触;气体供给部,其以经由上述气体通路向上述液体容纳部加压输送上述气体容纳部的气体的方式,来向上述气体容纳部供给含氧的气体;以及等离子体电源部,其在上述第一电极与上述第二电极之间施加规定的电压来使上述第一电极与上述第二电极之间产生放电,由此使导入到上述气体容纳部的气体等离子体化,该等离子体发生装置设置有电压控制部,该电压控制部根据上述液体容纳部中的液体的状态来控制上述等离子体电源部所施加的电压。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所涉及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为在上述方式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中,具备感测部,该感测部随时间经过对上述液体容纳部中的液体的阻抗进行感测,由上述感测部感测出的液体的阻抗越大,上述电压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上述等离子体电源部施加越高的电压,由上述感测部感测出的液体的阻抗越小,上述电压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上述等离子体电源部施加越低的电压。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所涉及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为在上述方式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中,具备感测部,该感测部随时间经过对上述液体容纳部中的液体的温度进行感测,由上述感测部感测出的液体的温度越高,上述电压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上述等离子体电源部施加越高的电压,由上述感测部感测出的液体的温度越低,上述电压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上述等离子体电源部施加越低的电压。
本发明的第四方式所涉及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为在上述方式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中,具备感测部,该感测部随时间经过对上述液体容纳部中的液体的PH值进行感测,由上述感测部感测出的液体的PH值越大,上述电压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上述等离子体电源部施加越低的电压,由上述感测部感测出的液体的PH值越小,上述电压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上述等离子体电源部施加越高的电压。
本发明的第五方式所涉及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为在上述方式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中,具备感测部,该感测部随时间经过对上述液体容纳部中的液体中是否存在气泡进行感测,上述电压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仅在上述液体容纳部中的液体有气泡的情况下由上述等离子体电源部施加电压。
本发明的第六方式所涉及的清洗净化装置具备上述任一种方式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
本发明的第七方式所涉及的小型电器设备具备上述任一种方式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或上述方式的清洗净化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包含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结构的局部截面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第一电极侧的电位与第二电极侧的电位的关系的图。
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动作的一个状态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图3所示的状态之后的状态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图5是包含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清洗净化装置的结构的局部截面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具备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小型电器设备的具体例的立体图。
图7是图6所示的小型电器设备的侧截面图。
图8是图7的A‑A截面图。
图9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具备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小型电器设备的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具备大致圆筒状的壳体部件2。此外,壳体部件的形状并不限于圆筒状,例如也可以为方筒状。
而且,如图1所示,在壳体部件2的内侧配置有陶瓷部件3,由该陶瓷部件3对壳体部件2的内部空间进行上下分割。
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部件2的内部空间中的陶瓷部件3的上侧的区域成为容纳含水的液体17的液体容纳部4,并且,下侧的区域成为容纳气体的气体容纳部5。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陶瓷部件3相当于将液体容纳部4和气体容纳部5隔开的隔离壁部。
另外,在液体容纳部4的外周端部安装有堵塞壳体部件2与陶瓷部件3之间的间隙的环状的密封构件6,使得液体容纳部4内的液体17不会从壳体部件2与陶瓷部件3之间的间隙漏出到气体容纳部5内。
而且,在壳体部件2的顶壁部(液体容纳部4侧的壁部)2a设置有向液体容纳部4导入液体17的液体导入口7,并且设置有将导入到液体容纳部4内的液体17送出到外部的液体排出口8。
另外,在壳体部件2的侧壁2b的下部设置有将气体容纳部5与外部连通的气体导入口9,在该气体导入口9中贯穿有配管(气体导入路径)10。而且,经由配管10将气体容纳部5与气体供给部11相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至少含氧(O2)的气体从气体供给部11供给到气体容纳部5内。
并且,在陶瓷部件3上形成有气体通路3a,从气体供给部11导入到气体容纳部5内的气体等经过该气体通路3a而被送出到液体容纳部4内。
这样,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气体供给部11具有以下的功能:以经由气体通路3a向液体容纳部4加压输送气体容纳部5的气体的方式向气体容纳部5供给至少含氧的气体。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气体通路3a的孔径设为约1μm~10μm左右,使得液体容纳部4所容纳的液体17不会从气体通路3a漏出到气体容纳部5内。
另外,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具备第一电极12和第二电极13,该第一电极12被配置于气体容纳部5,该第二电极13被配置成与第一电极12隔开距离,且至少与第一电极12成对的一侧的部分与液体容纳部4中的液体17相接触。
具体地说,将环状的第一电极12以及环状的第二电极13分别配置在气体容纳部5以及液体容纳部4中。
如图1所示,环状的第一电极12在陶瓷部件3的气体容纳部5侧的表面3b被配置成中心为气体通路3a。该第一电极12的表面被电介质(未图示)所覆盖。
另外,第二电极13以至少与第一电极12成对的一侧的部分与液体容纳部4中的液体17相接触的方式配置于液体容纳部4。该第二电极13也被配置成中心为气体通路3a。即,第一电极12和第二电极13被配置成同心状。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中,通过将环状的第一电极12配置于气体容纳部5,使得第一电极12不与被导入到液体容纳部4的液体17相接触。
另一方面,通过将环状的第二电极13配置于液体容纳部4,使得第二电极13(至少包括与第一电极12成对的一侧的部分)与被导入到液体容纳部4的液体17相接触。
而且,第一电极12以及第二电极13分别经由引线14与等离子体电源部15(参照图1)电连接,来在该第一电极12与第二电极13之间施加规定的电压。此外,如图2所示,通过使位于液体17中的第二电极13侧的电位低于位于气体中的第一电极12侧的电位,能够避免触电的危险性。
接着,对上述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的动作以及羟基自由基的生成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以经由气体通路3a向液体容纳部4加压输送气体容纳部5的气体的方式将含氧的气体供给到气体容纳部5(供给气体的步骤)。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将以空气为基础而含氧的气体(流量约0.01L/min~1.0L/min(10cc/min~1000cc/min))从气体供给部11经由配管10送入到气体容纳部5。此时,送入气体的压力约为0.0098MPa~0.49MPa(0.1kgf/cm2~5kgf/cm2)左右。
这样,气体供给部11具备供给大气中的气体(空气)的功能。此外,气体的供给流量是由设置于气体供给部11的流量控制部来控制的。另外,也可以使气体供给部11具有不仅能够供给大气中的气体还能够供给其它种类的气体(例如,氧浓度不同的气体)的功能,并且在该气体供给部11中设置气体种类控制部,以能够从各种气体中选择性地供给一种或者多种气体。
然后,通过将气体供给到气体容纳部5,气体容纳部5的压力变为大气压加上该压力的约0.11MPa~0.59MPa(1.1kgf/cm2~6kgf/cm2)左右,成为正压状态。这样,通过使气体容纳部5为正压,形成了从气体容纳部5经过气体通路3a流向液体容纳部4的气流。此外,通过使气体容纳部5为正压,也抑制了液体容纳部4所容纳的液体17从气体通路3a漏出到气体容纳部5内。
然后,通过如上所述那样供给含氧的气体,如图3所示,在气体通路3a的液体容纳部4侧(图1的上侧)的开口端3c,含氧的气泡16生长(生长气泡的步骤)。
接着,由等离子体电源部15对第一电极12和第二电极13施加规定的电压。作为电压,优选能够在大气压下辉光放电的电压(功率:约10W~100W左右)。
在此,液体17的阻抗、液体17的温度、液体17的PH值、液体17中是否存在气泡等液体17的状态随时间经过而发生变化。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这种液体17的状态来控制等离子体电源部15所施加的电压。
例如,感测部61随时间经过对液体容纳部4中的液体17的阻抗进行感测,将其结果通知给电压控制部60。由此,由感测部61感测出的液体17的阻抗越大,电压控制部60进行控制使得等离子体电源部15施加越高的电压。反之,由感测部61感测出的液体17的阻抗越小,进行控制使得等离子体电源部15施加越低的电压。阻抗的大小是与时间上的前一阻抗进行比较来进行判断的。这样,如果对液体17的阻抗进行感测并将其信息反馈到电压控制部60,则能够控制电压使其与液体17的阻抗成比例。
或者,感测部61也可以随时间经过对液体容纳部4中的液体17的温度进行感测,将其结果通知给电压控制部60。在这种情况下,由感测部61感测出的液体17的温度越高,电压控制部60进行控制使得等离子体电源部15施加越高的电压。反之,由感测部61感测出的液体17的温度越低,进行控制使得等离子体电源部15施加越低的电压。温度的高低是与时间上的前一温度进行比较来进行判断的。这样,如果对液体17的温度进行感测并将其信息反馈到电压控制部60,则能够控制电压使其与液体17的温度成比例。
或者,感测部61也可以随时间经过对液体容纳部4中的液体17的PH值进行感测,将其结果通知给电压控制部60。在这种情况下,由感测部61感测出的液体17的PH值越大,电压控制部60进行控制使得等离子体电源部15施加越低的电压。反之,由感测部61感测出的液体17的PH值越小,进行控制使得等离子体电源部15施加越高的电压。PH值的大小是与时间上的前一PH值进行比较来进行判断的。这样,如果对液体17的PH值进行感测并将其信息反馈到电压控制部60,则能够控制电压使其与液体17的PH值成反比。
或者,感测部61也可以随时间经过对液体容纳部4中的液体17中是否存在气泡进行感测,将其结果通知给电压控制部60。在这种情况下,电压控制部60进行控制使得仅在液体容纳部4中的液体17有气泡的情况下由等离子体电源部15施加电压。只要基于规定的基准值来判断是否存在气泡即可。这样,如果对液体17中是否存在气泡进行感测并将其信息反馈到电压控制部60,则能够根据液体17中是否存在气泡来对电压进行接通/断开(ON/OFF)控制。
然后,通过对第一电极12和第二电极13施加规定的电压,来在大气压或者大气压以上的压力的气体环境下,在第一电极12与第二电极13之间产生放电。此外,关于在大气压下生成等离子体的技术,例如在文献A(岡崎幸子,“大気圧グロー放電プラズマとその応用”,评论演讲:20th JSPFAnnual Meeting)中有所报告。
然后,通过该放电,在液体容纳部4的液体17中的气体区域生成等离子体,基于液体中含有的水、气体中含有的氧来生成臭氧、羟基自由基等(生成羟基自由基的步骤)。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气泡16内的气体(液体容纳部4的液体17中的气液边界面附近的气体)产生电位差来生成等离子体。这样,通过使易于生成羟基自由基的气液边界面的附近(气体通路3a的面向液体17的开口端3c附近)产生电位差,能够生成更多的臭氧、羟基自由基等。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不只是在气体通路3a的面向液体17的开口端3c附近的气泡16处,在送出到液体容纳部4的气泡16内也能够生成臭氧、羟基自由基等。
这样生成的臭氧、羟基自由基等随着上述的气流而被送出到液体容纳部4。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液体容纳部4内的液体17的流动,将含有羟基自由基等的气泡16从陶瓷部件(隔离壁部)3切断来释放到液体17中(气泡释放步骤)。
具体地说,在气泡16生长的液体容纳部4中,通过导入液体17来产生液体17的流动(参照图3和图4的箭头18)。如图4所示,当沿箭头18方向流动的液体17撞上生长的气泡16时,液体17的流动作为切断力作用于气泡16,使气泡16从开口端3c释放到液体17中。
被释放到液体17中的气泡16是微小气泡,因此不会立即被释放到大气中而会扩散到液体17的各个角落。而且,扩散后的微小气泡16的一部分容易溶解到液体17中。此时,气泡16中含有的臭氧等溶解到液体17中,由此液体的臭氧浓度会直线上升。
另外,根据文献B(高橋正好,“マイクロバブルとナノバブルによる水环境の改善”,Aqua网络,2004.6),报告了以下内容:通常含有臭氧、各种自由基的微小气泡16大多带负电。因此,气泡16的其它一部分容易吸附于液体17中含有的有机物、油脂物、染料、蛋白质、细菌等(未图示)。液体17中的有机物等被溶解于液体17中的臭氧或者各种自由基、吸附在有机物等上的气泡16所含有的臭氧或者各种自由基等分解。
例如,羟基自由基等具有约120kcal/mol左右的比较大的能量。该能量超过了氮原子和氮原子的双键(N=N)、碳原子和碳原子的双键(C=C)或者碳原子和氮原子的双键(C=N)等的键能(~100kcal/mol)。因此,由氮、碳等键合而成的有机物等会被该羟基自由基等容易地切断其键而分解。此外,有助于这种有机物等的分解的臭氧、羟基自由基等没有氯等那样的残留性而会随着时间消失,因此也是照顾到环境的物质。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中,具备根据液体容纳部4中的液体17的状态来控制等离子体电源部15所施加的电压的电压控制部60。由此,无论液体17的状态如何变动都能够稳定地产生放电,平均每个电力量的OH自由基产生量升高,因此能够高效地大量产生OH自由基。
具体地说,液体17的阻抗越大,电压控制部60进行控制使得等离子体电源部15施加越高的电压,反之,液体17的阻抗越小,进行控制使得等离子体电源部15施加越低的电压。这样,在液体17的阻抗发生了变动的情况下,也能够跟随该变动高效地大量产生OH自由基。
另外,液体17的温度越高,电压控制部60进行控制使得等离子体电源部15施加越高的电压,反之,液体17的温度越低,进行控制使得等离子体电源部15施加越低的电压。这样,在液体17的温度发生了变动的情况下,也能够跟随该变动高效地大量产生OH自由基。
另外,液体17的PH值越大,电压控制部60进行控制使得等离子体电源部15施加越低的电压,反之,液体17的PH值越小,进行控制使得等离子体电源部15施加越高的电压。这样,在液体17的PH值发生了变动的情况下,也能够跟随该变动高效地大量产生OH自由基。
另外,电压控制部60进行控制使得仅在液体容纳部4中的液体17有气泡的情况下由等离子体电源部15施加电压。这样,能够根据液体17中是否存在气泡来对电压进行接通/断开控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电极12配置于气体容纳部5,并且将第二电极13配置成至少与第一电极12成对的一侧的部分与液体容纳部4中的液体相接触。然后,通过使第一电极12与第二电极13之间产生放电,来在液体容纳部4中的液体17内的气体区域处生成等离子体,基于液体17中含有的水和气体中含有的氧来生成羟基自由基。根据这种结构和方法,能够不那么受液体17的电阻的影响地使第一电极12与第二电极13之间产生放电,因此,能够更可靠地将气体等离子体化,能够更稳定地大量生成臭氧、自由基等。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对液体容纳部4导入液体17,在通过陶瓷部件3划分出的气体容纳部5中配置用于生成等离子体的第一电极12。因此,第一电极12完全不与液体17接触,不会受到液体17的电阻的影响。由此,能够使第一电极12与第二电极13之间稳定地产生放电,能够将被导入到气体容纳部5的含氧的气体可靠地等离子体化,来基于水和氧稳定地生成臭氧或者羟基自由基等。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将含氧的气体导入到气体容纳部5来使气体容纳部5为正压,形成从气体容纳部5经过气体通路3a流向液体容纳部4的气流。而且,在随着该气流而在气体通路3a的面向液体17的开口端3c处生长的气泡16内,生成臭氧、羟基自由基等。然后,利用液体17的流动切断生长到规定大小的气泡16来将其释放到液体17中。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气泡16内的气体(液体容纳部4的液体17中的气液边界面附近的气体)中生成臭氧、羟基自由基等。然后,含有臭氧、羟基自由基等的气体作为微小气泡16扩散到液体17中。由此,能够在产生臭氧、各种自由基之后且它们消失之前极短的时间内有效地将该臭氧、各种自由基送入到液体17中。
而且,含有臭氧、各种自由基的微小气泡16扩散到液体17中,由此液体17的臭氧浓度提高并且气泡16吸附在液体17中含有的有机物等上。由此,能够利用溶解在液体17中的臭氧等、吸附的气泡16中含有的各种自由基来有效地分解有机物、细菌等。
并且,通过使用环状的第一电极12和第二电极13作为用于生成等离子体的电极,能够压缩除了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的等离子体电源部15、气体供给部11以外的主体部分的大小。其结果是,能够易于组装到现有的装置中。另外,在新装载于装置中的情况下,也能够将其占用空间抑制到最低限度。
另外,如果气体供给部11具有控制气体的种类的气体种类控制部,则能够对臭氧、羟基自由基等的生成量等进行调整。
此时,如果气体供给部11具有供给大气中的空气的功能,则能够更简便地供给气体。
另外,如果通过流量控制部来控制气体的供给流量,则能够更稳定地生成等离子体。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使用了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的清洗净化装置的一例。
如图5所示,清洗净化装置20具备上述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而且,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清洗净化装置20中,在容纳陶瓷部件3的壳体部件2的液体导入口7处连接有用于将完成处理的液体17从被清洗处理对象部30导入到液体容纳部4的配管(液体导入路径)21。另外,在液体排出口8处连接有用于将液体容纳部4内的液体向被清洗处理对象部30输送的配管(液体排出路径)22。
接着,说明上述的清洗净化装置20的动作。
首先,如图5所示,将以空气为基础而含氧的规定流量的气体从气体供给部11经由配管(气体导入路径)10送入到气体容纳部5内。然后,气体容纳部5成为正压状态,形成从该气体容纳部5经过气体通路3a流向液体容纳部4的气流。
此时,从被清洗处理对象部30将完成处理的液体17从配管(液体导入路径)21经过液体导入口7导入到液体容纳部4。
接着,通过对第一电极12和第二电极13施加规定的电压,来在第一电极12与第二电极13之间产生放电。通过该放电,来在液体容纳部4的液体17中的气体区域处生成等离子体,基于液体17中含有的水、气体中含有的氧生成臭氧、羟基自由基等(参照图3)。
然后,所生成的臭氧、各种自由基随着上述的气流被向液体容纳部4送出。此时,生长的气泡如上所述那样被液体17的流动切断,作为微小气泡16从开口端3c释放到液体中。
被释放到液体中的微小气泡16扩散到液体的各个角落。此时,扩散的微小气泡16的一部分与气泡16中含有的臭氧、羟基自由基等一起容易地溶解到液体17中,臭氧浓度上升。另外,一部分气泡16以含有臭氧、羟基自由基等的状态容易地吸附在液体17中含有的有机物等上。并且,气泡16的一部分吸附微小的有机物。
这样,液体17中的有机物等被溶解在液体17中的臭氧或者自由基、吸附在有机物等上的气泡16中含有的臭氧或者自由基等有效地分解。然后,分解了有机物等而净化后的液体17从液体排出口8经过配管(液体排出路径)22返回到被清洗处理对象部30,被再次使用。
此外,在上述内容中,作为清洗净化装置20,例示了在壳体部件2内清洗净化液体17的使用方式(使用方式A),除此以外,也能够是将微小气泡扩散的液体17作为清洗液供给到规定的装置的使用方式(使用方式B)。
在这种情况下,清洗净化装置20如下那样进行动作。
首先,含有臭氧、羟基自由基等的微小气泡16扩散到被导入到壳体部件2内的液体17中,并且,微小气泡16中含有的臭氧、自由基被溶解。此时,气泡16的一部分吸附微小的有机物。
接着,将该液体17作为清洗液供给到被清洗处理对象部30。在被清洗处理对象部30中,有机物等会被溶解在液体17中的臭氧或者自由基、吸附在有机物等上的气泡16中含有的臭氧或者自由基等有效地分解。
此外,在以使用方式A使用清洗净化装置的情况下,能够将该清洗净化装置应用于例如浴盆中蓄积的水、雨水、污水、下水等各种液体的净化。另外,在以使用方式B来使用的情况下,能够作为清洗液使用于在例如洗衣机、洗碗机等各种家电产品、口腔清洗机等健康家电产品、厕所等卫生设备等中使用的水。另外,除了家电产品等以外,能够广泛地应用于例如食品的清洗、工业产品的制造工艺中的清洗等行业。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使清洗净化装置20具备上述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能够得到能够高效地大量产生自由基的清洗净化装置20。
另外,如果在清洗净化装置20中设置对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的位置进行调整的位置调整部,则能够使等离子体更稳定。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6~8来说明使用了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的小型电器设备的一例。下面,例示了对作为脱毛装置的电动剃须刀的头部进行清洗的清洗净化装置。
作为图6~8所示的小型电器设备的清洗净化装置40用于对作为脱毛装置的一种的电动剃须刀50的头部51进行清洗。即,清洗净化装置40是以上述的使用方式B来使用的清洗净化装置。在这种情况下,电动剃须刀50的头部51相当于被清洗处理对象部30。
如图6~8所示,清洗净化装置40具备:机壳41,其具有用于插入头部51朝下的电动剃须刀50的开口41a;以及托盘42,其容纳通过开口41a插入的头部51。
另外,清洗净化装置40具备:罐43,其存储液体;溢出部44,其与托盘42连通;以及泵45,其将罐43内的液体循环供给到液体导入口7。还具备:滤筒46,其具有对液体进行过滤的过滤器46a;开闭阀47,其用于对罐43内的气密状态进行控制;以及循环路径,其用于使液体循环。
该循环路径包括:配管(液体导入路径)21,其将罐43中存储的液体引导到液体导入口7;配管(液体排出路径)22,其将从液体排出口8排出的液体引导到托盘42;路径23(排出路径),其将从托盘42排出的液体引导到滤筒46;路径24,其将从溢出部44排出的液体引导到滤筒46;路径25,其将从滤筒46排出的液体引导到泵45;以及路径26,其将从泵45送出的液体引导到罐43。另外,罐43经由气密路径27与开闭阀47连接。下面,对各结构部件进行说明。
机壳41在其后部具有与电动剃须刀50的把持部52抵接的支架部41b,与托盘42一起保持从开口41a插入的电动剃须刀50。如图6所示,在支架部41b的前表面设置有触点部件41c,该触点部件41c用于检测已在清洗净化装置40中安装了电动剃须刀50。触点部件41c根据与设置于把持部52背面的端子52a的接触来检测电动剃须刀50的安装,除了这种检测功能以外,同时还具有将各种控制信号、驱动电力输出到电动剃须刀50的功能。
在机壳41的前部上方容纳有风扇48,该风扇48用于在清洗后使头部51干燥。在机壳41前表面设置有风扇48用的通气窗41d、用于执行清洗动作的动作按钮41e、显示动作状态的灯41f等。在机壳41的后表面侧具有连接口41g、41h、41i,该连接口41g、41h、41i为装配罐43的装配部,用于与罐43的各口43a、43b、43c相连接。连接口41g与配管(液体导入路径)21连接,连接口41h与路径26连接,连接口41i与气密路径27连接。
托盘42被设为沿着头部51的形状的凹形状,在底壁部的背面侧设置有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此外,也可以在清洗净化装置40中设置对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的位置进行调整的位置调整部。例如,能够在底壁部的背面侧设置臂部,并且通过该臂部将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安装为可摆动,使得能够通过位置调整部将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调整为水平配置。这样,能够使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始终水平配置,能够更稳定地生成等离子体。
该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具有与配管(液体导入路径)21连接的液体导入口7以及与配管(液体排出路径)22连接的液体排出口8。而且,在托盘42的底壁部设置有与配管(液体排出路径)22连接的供给口41j,并且设置有与路径23连接的排出口41k。
另外,在托盘42的底部壁背面侧设置有加热器49(参照图8)。该加热器49与风扇48联动地进行头部51的干燥。
而且,在托盘42的前方设置有溢出部44,在本实施方式中,托盘42与溢出部44形成为一体。溢出部44的入口与托盘42连接,出口与路径24连接。路径24从溢出部44的出口经由设置在托盘42后部的中继口42a而到达滤筒46。
罐43在前表面具有喷出口43a和流入口43b、以及用于开放气密状态的通气口43c,通过通气口43c的开闭来控制液体从喷出口43a的喷出。罐43装卸自如地设置在机壳41后表面侧,在安装于机壳41的状态下,喷出口43a与连接口41g相连接,通过配管(液体导入路径)21与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的液体导入口7连接,流入口43b与连接口41h相连接,通过路径26与泵45的送出口45a连接,通气口43c与连接口41i相连接,通过气密路径27与开闭阀47连接。
滤筒46是在内部容纳有过滤器46a的大致箱状体,在上部具有流入口46b,在前部具有流出口46c。该滤筒46装卸自如地设置在机壳41的下部后方,在安装于机壳41的状态下,流入口46b通过路径23(排出通路)与排出口41k连接,并且通过路径24与溢出部44的出口连接。而且,流出口46c通过路径25与泵45的吸入口45b连接。
通过设为所述结构,使含有臭氧、羟基自由基等的微小气泡16扩散到从罐43导入到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的液体中而生成的清洗液会从供给口41j供给到托盘42内。即,所生成的清洗液会被供给到作为被清洗处理对象部30的头部51。然后,利用溶解在液体(清洗液)中的臭氧或者自由基、气泡16中含有的臭氧或者自由基等,能够使附着在头部51上的有机物等有效地分解。
此外,在作为上述的使用方式A使用清洗净化装置的情况下,也可以如图9所示那样,开放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的壳体部件2的顶壁部,将头部51浸入在壳体部件2内进行了清洗净化后的液体17。这样也与使用方式B的情况同样地,能够使附着在头部51上的有机物等有效地分解。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使清洗净化装置(小型电器设备)40具备上述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能够得到能够高效地大量产生自由基的小型电器设备。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形。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形成有气体通路的隔离壁部,例示了陶瓷部件,但隔离壁部的材料并不限于陶瓷部件。例如,也能够使用以下部件:使用将气体和液体隔离的如玻璃板等的适当部件并通过对该部件实施光刻和蚀刻而形成有细孔径约为1μm~10μm左右的微小孔。
另外,也可以在隔离壁部设置多个气体通路。
另外,清洗净化装置、小型电器设备也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装置和设备,例如,也能够将本发明应用于电动牙刷的清洗净化装置、净水装置、将含有洗涤剂等的水在排水前进行净化的装置等。
另外,液体容纳部、气体容纳部、其他细节的规格(形状、大小、布局等)也能够适当地改变。
在此引用日本特愿2011‑024933号(申请日:2011年2月8日)的全部内容。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需要高效地大量产生自由基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使用了该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清洗净化装置以及小型电器设备。
附图标记说明
1:等离子体发生装置;3:陶瓷部件(隔离壁部);3a:气体通路;4:液体容纳部;5:气体容纳部;10:配管(气体导入路径);11:气体供给部;12:第一电极;13:第二电极;15:等离子体电源部;20:清洗净化装置;21:配管(液体导入路径);22:配管(液体排出路径);40:清洗净化装置(小型电器设备);60:电压控制部;61:感测部。

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使用了该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清洗净化装置以及小型电器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使用了该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清洗净化装置以及小型电器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使用了该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清洗净化装置以及小型电器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使用了该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清洗净化装置以及小型电器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使用了该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清洗净化装置以及小型电器设备.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4002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10.02 CN 103340020 A *CN103340020A* (21)申请号 201280006503.9 (22)申请日 2012.01.25 2011-024933 2011.02.08 JP H05H 1/24(2006.01) A61L 2/18(2006.01) A61L 2/20(2006.01) B08B 3/08(2006.01) C01B 13/11(2006.01) (71)申请人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地址 日本大阪府 (72)发明人 实松涉 斋藤亮彦 成田宪二 町昌治 (74)专利。

2、代理机构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 ( 普通合伙 ) 11277 代理人 刘新宇 张会华 (54) 发明名称 等离子体发生装置、 使用了该等离子体发生 装置的清洗净化装置以及小型电器设备 (57) 摘要 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具备 : 第一电极(12), 其被配置于气体容纳部 (5) ; 以及第二电极 (13), 其被配置成至少与第一电极 (12) 成对的一侧的 部分与液体容纳部(4) 中的液体(17) 相接触。 然 后, 通过使第一电极(12)与第二电极(13)之间产 生放电, 来在液体容纳部 (4) 中的液体 (17) 内的 气体区域产生等离子体, 基于液体 (17) 中含有的 水和。

3、气体中含有的氧来产生羟基自由基。电压控 制部 (60) 根据液体 (17) 的状态来控制等离子体 电源部 (15) 所施加的电压。 (30)优先权数据 (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3.07.25 (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JP2012/051516 2012.01.25 (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2/108260 JA 2012.08.16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10 页 附图 8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0页 附图8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4002。

4、0 A CN 103340020 A *CN103340020A* 1/1 页 2 1. 一种等离子体发生装置, 具备 : 液体容纳部, 其容纳含水的液体 ; 气体容纳部, 其容纳气体 ; 隔离壁部, 其将上述液体容纳部与上述气体容纳部隔开, 形成有用于将上述气体容纳 部中的气体引导到上述液体容纳部的气体通路 ; 第一电极, 其被配置于上述气体容纳部 ; 第二电极, 其被配置成与上述第一电极隔开距离, 且至少与上述第一电极成对的一侧 的部分与上述液体容纳部中的液体相接触 ; 气体供给部, 其以经由上述气体通路向上述液体容纳部加压输送上述气体容纳部的气 体的方式, 来向上述气体容纳部供给含氧的气。

5、体 ; 以及 等离子体电源部, 其在上述第一电极与上述第二电极之间施加规定的电压来使上述第 一电极与上述第二电极之间产生放电, 由此使导入到上述气体容纳部的气体等离子体化, 该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特征在于, 设置有电压控制部, 该电压控制部根据上述液体容纳部中的液体的状态来控制上述等 离子体电源部所施加的电压。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 其特征在于, 具备感测部, 该感测部随时间经过对上述液体容纳部中的液体的阻抗进行感测, 由上述感测部感测出的液体的阻抗越大, 上述电压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上述等离子体 电源部施加越高的电压, 由上述感测部感测出的液体的阻抗越小, 上述电压控。

6、制部进行控 制使得上述等离子体电源部施加越低的电压。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 其特征在于, 具备感测部, 该感测部随时间经过对上述液体容纳部中的液体的温度进行感测, 由上述感测部感测出的液体的温度越高, 上述电压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上述等离子体 电源部施加越高的电压, 由上述感测部感测出的液体的温度越低, 上述电压控制部进行控 制使得上述等离子体电源部施加越低的电压。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 其特征在于, 具备感测部, 该感测部随时间经过对上述液体容纳部中的液体的 PH 值进行感测, 由上述感测部感测出的液体的 PH 值越大, 上述电压控制部进。

7、行控制使得上述等离子 体电源部施加越低的电压, 由上述感测部感测出的液体的 PH 值越小, 上述电压控制部进行 控制使得上述等离子体电源部施加越高的电压。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 其特征在于, 具备感测部, 该感测部随时间经过对上述液体容纳部中的液体中是否存在气泡进行感 测, 上述电压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仅在上述液体容纳部中的液体有气泡的情况下由上述 等离子体电源部施加电压。 6.一种清洗净化装置, 其特征在于, 具备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等离子 体发生装置。 7.一种小型电器设备, 其特征在于, 具备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等离子 体发生装置或根据权。

8、利要求 6 所述的清洗净化装置。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340020 A 2 1/10 页 3 等离子体发生装置、 使用了该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清洗净 化装置以及小型电器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离子体发生装置、 使用了该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清洗净化装置 以及小型电器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以往, 已知一种通过在含有气泡的液体中进行放电来使气泡产生自由基等以重整 液体的方法 ( 例如参照专利文献 1)。 0003 专利文献 1 : 日本特许第 4111858 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0004 然而, 由于被作为处理对象的液体的状态发生变动, 因此存在即使在电极之间施 加规。

9、定的电压也不会高效地大量产生自由基的情况。 0005 因此,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得到一种能够高效地大量产生自由基的等离子体发生装 置、 使用了该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清洗净化装置以及小型电器设备。 0006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所涉及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具备 : 液体容纳部, 其容纳含水的 液体 ; 气体容纳部, 其容纳气体 ; 隔离壁部, 其将上述液体容纳部与上述气体容纳部隔开, 形成有用于将上述气体容纳部中的气体引导到上述液体容纳部的气体通路 ; 第一电极, 其 被配置于上述气体容纳部 ; 第二电极, 其被配置成与上述第一电极隔开距离, 且至少与上述 第一电极成对的一侧的部分与上述液体容纳部中的液体相。

10、接触 ; 气体供给部, 其以经由上 述气体通路向上述液体容纳部加压输送上述气体容纳部的气体的方式, 来向上述气体容纳 部供给含氧的气体 ; 以及等离子体电源部, 其在上述第一电极与上述第二电极之间施加规 定的电压来使上述第一电极与上述第二电极之间产生放电, 由此使导入到上述气体容纳部 的气体等离子体化, 该等离子体发生装置设置有电压控制部, 该电压控制部根据上述液体 容纳部中的液体的状态来控制上述等离子体电源部所施加的电压。 0007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所涉及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为在上述方式的等离子体发生装 置中, 具备感测部, 该感测部随时间经过对上述液体容纳部中的液体的阻抗进行感测, 由上 述。

11、感测部感测出的液体的阻抗越大, 上述电压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上述等离子体电源部施 加越高的电压, 由上述感测部感测出的液体的阻抗越小, 上述电压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上 述等离子体电源部施加越低的电压。 0008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所涉及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为在上述方式的等离子体发生装 置中, 具备感测部, 该感测部随时间经过对上述液体容纳部中的液体的温度进行感测, 由上 述感测部感测出的液体的温度越高, 上述电压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上述等离子体电源部施 加越高的电压, 由上述感测部感测出的液体的温度越低, 上述电压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上 述等离子体电源部施加越低的电压。 0009 本发明的第四方式所涉及的。

12、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为在上述方式的等离子体发生装 说 明 书 CN 103340020 A 3 2/10 页 4 置中, 具备感测部, 该感测部随时间经过对上述液体容纳部中的液体的 PH 值进行感测, 由 上述感测部感测出的液体的 PH 值越大, 上述电压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上述等离子体电源 部施加越低的电压, 由上述感测部感测出的液体的 PH 值越小, 上述电压控制部进行控制使 得上述等离子体电源部施加越高的电压。 0010 本发明的第五方式所涉及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为在上述方式的等离子体发生装 置中, 具备感测部, 该感测部随时间经过对上述液体容纳部中的液体中是否存在气泡进行 感测, 上述电压控制。

13、部进行控制使得仅在上述液体容纳部中的液体有气泡的情况下由上述 等离子体电源部施加电压。 0011 本发明的第六方式所涉及的清洗净化装置具备上述任一种方式的等离子体发生 装置。 0012 本发明的第七方式所涉及的小型电器设备具备上述任一种方式的等离子体发生 装置或上述方式的清洗净化装置。 附图说明 0013 图 1 是包含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 结构的局部截面的图。 0014 图 2 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第一电极侧的 电位与第二电极侧的电位的关系的图。 0015 图 3 是示意性地表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等离子体。

14、发生装 置的动作的一个状态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0016 图 4 是示意性地表示图 3 所示的状态之后的状态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0017 图 5 是包含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清洗净化装置的结构 的局部截面的图。 0018 图 6 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具备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小型电器 设备的具体例的立体图。 0019 图 7 是图 6 所示的小型电器设备的侧截面图。 0020 图 8 是图 7 的 A-A 截面图。 0021 图 9 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具备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小型电器设备 的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 参照附图来详细地说明本发。

15、明的实施方式。 0023 ( 第一实施方式 ) 0024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具备大致圆筒状的壳体部件2。 此外, 壳 体部件的形状并不限于圆筒状, 例如也可以为方筒状。 0025 而且, 如图1所示, 在壳体部件2的内侧配置有陶瓷部件3, 由该陶瓷部件3对壳体 部件 2 的内部空间进行上下分割。 0026 在本实施方式中, 壳体部件 2 的内部空间中的陶瓷部件 3 的上侧的区域成为容纳 含水的液体 17 的液体容纳部 4, 并且, 下侧的区域成为容纳气体的气体容纳部 5。 说 明 书 CN 103340020 A 4 3/10 页 5 0027 这样, 在本实施方式中, 陶瓷。

16、部件 3 相当于将液体容纳部 4 和气体容纳部 5 隔开的 隔离壁部。 0028 另外, 在液体容纳部 4 的外周端部安装有堵塞壳体部件 2 与陶瓷部件 3 之间的间 隙的环状的密封构件 6, 使得液体容纳部 4 内的液体 17 不会从壳体部件 2 与陶瓷部件 3 之 间的间隙漏出到气体容纳部 5 内。 0029 而且, 在壳体部件 2 的顶壁部 ( 液体容纳部 4 侧的壁部 )2a 设置有向液体容纳部 4 导入液体 17 的液体导入口 7, 并且设置有将导入到液体容纳部 4 内的液体 17 送出到外部 的液体排出口 8。 0030 另外, 在壳体部件 2 的侧壁 2b 的下部设置有将气体容纳。

17、部 5 与外部连通的气体导 入口 9, 在该气体导入口 9 中贯穿有配管 ( 气体导入路径 )10。而且, 经由配管 10 将气体容 纳部 5 与气体供给部 11 相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 将至少含氧 (O2) 的气体从气体供给部 11 供给到气体容纳部 5 内。 0031 并且, 在陶瓷部件 3 上形成有气体通路 3a, 从气体供给部 11 导入到气体容纳部 5 内的气体等经过该气体通路 3a 而被送出到液体容纳部 4 内。 0032 这样,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气体供给部11具有以下的功能 : 以经由气体通路3a向 液体容纳部 4 加压输送气体容纳部 5 的气体的方式向气体容纳部 5 供给至。

18、少含氧的气体。 0033 此外, 在本实施方式中, 将气体通路 3a 的孔径设为约 1m 10m 左右, 使得液 体容纳部 4 所容纳的液体 17 不会从气体通路 3a 漏出到气体容纳部 5 内。 0034 另外, 等离子体发生装置 1 具备第一电极 12 和第二电极 13, 该第一电极 12 被配 置于气体容纳部 5, 该第二电极 13 被配置成与第一电极 12 隔开距离, 且至少与第一电极 12 成对的一侧的部分与液体容纳部 4 中的液体 17 相接触。 0035 具体地说, 将环状的第一电极 12 以及环状的第二电极 13 分别配置在气体容纳部 5 以及液体容纳部 4 中。 0036 如。

19、图 1 所示, 环状的第一电极 12 在陶瓷部件 3 的气体容纳部 5 侧的表面 3b 被配 置成中心为气体通路 3a。该第一电极 12 的表面被电介质 ( 未图示 ) 所覆盖。 0037 另外, 第二电极 13 以至少与第一电极 12 成对的一侧的部分与液体容纳部 4 中的 液体17相接触的方式配置于液体容纳部4。 该第二电极13也被配置成中心为气体通路3a。 即, 第一电极 12 和第二电极 13 被配置成同心状。 0038 这样,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 1 中, 通过将环状的第一电极 12 配置于气体容纳部 5, 使得第一电极 12 不与被导入到液体容纳部 4 的液体 1。

20、7 相接触。 0039 另一方面, 通过将环状的第二电极13配置于液体容纳部4, 使得第二电极13(至少 包括与第一电极 12 成对的一侧的部分 ) 与被导入到液体容纳部 4 的液体 17 相接触。 0040 而且, 第一电极 12 以及第二电极 13 分别经由引线 14 与等离子体电源部 15( 参照 图 1) 电连接, 来在该第一电极 12 与第二电极 13 之间施加规定的电压。此外, 如图 2 所示, 通过使位于液体 17 中的第二电极 13 侧的电位低于位于气体中的第一电极 12 侧的电位, 能 够避免触电的危险性。 0041 接着, 对上述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 1 的动作以及羟基自由基。

21、的生成方法进行说 明。 0042 首先, 以经由气体通路 3a 向液体容纳部 4 加压输送气体容纳部 5 的气体的方式将 说 明 书 CN 103340020 A 5 4/10 页 6 含氧的气体供给到气体容纳部 5( 供给气体的步骤 )。 0043 在本实施方式中, 如图 1 所示, 将以空气为基础而含氧的气体 ( 流量约 0.01L/ min1.0L/min(10cc/min1000cc/min)从气体供给部11经由配管10送入到气体容纳 部 5。此时, 送入气体的压力约为 0.0098MPa 0.49MPa(0.1kgf/cm2 5kgf/cm2) 左右。 0044 这样, 气体供给部 。

22、11 具备供给大气中的气体 ( 空气 ) 的功能。此外, 气体的供给 流量是由设置于气体供给部 11 的流量控制部来控制的。另外, 也可以使气体供给部 11 具 有不仅能够供给大气中的气体还能够供给其它种类的气体 ( 例如, 氧浓度不同的气体 ) 的 功能, 并且在该气体供给部 11 中设置气体种类控制部, 以能够从各种气体中选择性地供给 一种或者多种气体。 0045 然后, 通过将气体供给到气体容纳部 5, 气体容纳部 5 的压力变为大气压加上该压 力的约 0.11MPa 0.59MPa(1.1kgf/cm2 6kgf/cm2) 左右, 成为正压状态。这样, 通过使气 体容纳部 5 为正压,。

23、 形成了从气体容纳部 5 经过气体通路 3a 流向液体容纳部 4 的气流。此 外, 通过使气体容纳部 5 为正压, 也抑制了液体容纳部 4 所容纳的液体 17 从气体通路 3a 漏 出到气体容纳部 5 内。 0046 然后, 通过如上所述那样供给含氧的气体, 如图3所示, 在气体通路3a的液体容纳 部 4 侧 ( 图 1 的上侧 ) 的开口端 3c, 含氧的气泡 16 生长 ( 生长气泡的步骤 )。 0047 接着, 由等离子体电源部 15 对第一电极 12 和第二电极 13 施加规定的电压。作为 电压, 优选能够在大气压下辉光放电的电压 ( 功率 : 约 10W 100W 左右 )。 004。

24、8 在此, 液体 17 的阻抗、 液体 17 的温度、 液体 17 的 PH 值、 液体 17 中是否存在气泡 等液体 17 的状态随时间经过而发生变化。因此, 在本实施方式中, 根据这种液体 17 的状态 来控制等离子体电源部 15 所施加的电压。 0049 例如, 感测部 61 随时间经过对液体容纳部 4 中的液体 17 的阻抗进行感测, 将其结 果通知给电压控制部 60。由此, 由感测部 61 感测出的液体 17 的阻抗越大, 电压控制部 60 进行控制使得等离子体电源部 15 施加越高的电压。反之, 由感测部 61 感测出的液体 17 的 阻抗越小, 进行控制使得等离子体电源部 15 。

25、施加越低的电压。阻抗的大小是与时间上的前 一阻抗进行比较来进行判断的。这样, 如果对液体 17 的阻抗进行感测并将其信息反馈到电 压控制部 60, 则能够控制电压使其与液体 17 的阻抗成比例。 0050 或者, 感测部 61 也可以随时间经过对液体容纳部 4 中的液体 17 的温度进行感测, 将其结果通知给电压控制部60。 在这种情况下, 由感测部61感测出的液体17的温度越高, 电压控制部 60 进行控制使得等离子体电源部 15 施加越高的电压。反之, 由感测部 61 感测 出的液体 17 的温度越低, 进行控制使得等离子体电源部 15 施加越低的电压。温度的高低 是与时间上的前一温度进行。

26、比较来进行判断的。这样, 如果对液体 17 的温度进行感测并将 其信息反馈到电压控制部 60, 则能够控制电压使其与液体 17 的温度成比例。 0051 或者, 感测部 61 也可以随时间经过对液体容纳部 4 中的液体 17 的 PH 值进行感 测, 将其结果通知给电压控制部 60。在这种情况下, 由感测部 61 感测出的液体 17 的 PH 值 越大, 电压控制部60进行控制使得等离子体电源部15施加越低的电压。 反之, 由感测部61 感测出的液体 17 的 PH 值越小, 进行控制使得等离子体电源部 15 施加越高的电压。PH 值的 大小是与时间上的前一 PH 值进行比较来进行判断的。这样。

27、, 如果对液体 17 的 PH 值进行感 测并将其信息反馈到电压控制部 60, 则能够控制电压使其与液体 17 的 PH 值成反比。 说 明 书 CN 103340020 A 6 5/10 页 7 0052 或者, 感测部 61 也可以随时间经过对液体容纳部 4 中的液体 17 中是否存在气泡 进行感测, 将其结果通知给电压控制部 60。在这种情况下, 电压控制部 60 进行控制使得仅 在液体容纳部 4 中的液体 17 有气泡的情况下由等离子体电源部 15 施加电压。只要基于规 定的基准值来判断是否存在气泡即可。这样, 如果对液体 17 中是否存在气泡进行感测并将 其信息反馈到电压控制部60,。

28、 则能够根据液体17中是否存在气泡来对电压进行接通/断开 (ON/OFF) 控制。 0053 然后, 通过对第一电极12和第二电极13施加规定的电压, 来在大气压或者大气压 以上的压力的气体环境下, 在第一电极 12 与第二电极 13 之间产生放电。此外, 关于在大气 压下生成等离子体的技术, 例如在文献A(岡崎幸子,“大気圧放電応 用” , 评论演讲 : 20th JSPFAnnual Meeting) 中有所报告。 0054 然后, 通过该放电, 在液体容纳部4的液体17中的气体区域生成等离子体, 基于液 体中含有的水、 气体中含有的氧来生成臭氧、 羟基自由基等 ( 生成羟基自由基的步骤 。

29、)。 0055 在本实施方式中, 使气泡 16 内的气体 ( 液体容纳部 4 的液体 17 中的气液边界面 附近的气体 ) 产生电位差来生成等离子体。这样, 通过使易于生成羟基自由基的气液边界 面的附近 ( 气体通路 3a 的面向液体 17 的开口端 3c 附近 ) 产生电位差, 能够生成更多的臭 氧、 羟基自由基等。此外, 在本实施方式中, 不只是在气体通路 3a 的面向液体 17 的开口端 3c 附近的气泡 16 处, 在送出到液体容纳部 4 的气泡 16 内也能够生成臭氧、 羟基自由基等。 0056 这样生成的臭氧、 羟基自由基等随着上述的气流而被送出到液体容纳部 4。 0057 在本实。

30、施方式中, 通过液体容纳部 4 内的液体 17 的流动, 将含有羟基自由基等的 气泡 16 从陶瓷部件 ( 隔离壁部 )3 切断来释放到液体 17 中 ( 气泡释放步骤 )。 0058 具体地说, 在气泡 16 生长的液体容纳部 4 中, 通过导入液体 17 来产生液体 17 的 流动 ( 参照图 3 和图 4 的箭头 18)。如图 4 所示, 当沿箭头 18 方向流动的液体 17 撞上生长 的气泡16时, 液体17的流动作为切断力作用于气泡16, 使气泡16从开口端3c释放到液体 17 中。 0059 被释放到液体 17 中的气泡 16 是微小气泡, 因此不会立即被释放到大气中而会扩 散到液。

31、体 17 的各个角落。而且, 扩散后的微小气泡 16 的一部分容易溶解到液体 17 中。此 时, 气泡 16 中含有的臭氧等溶解到液体 17 中, 由此液体的臭氧浓度会直线上升。 0060 另外, 根据文献 B( 高橋正好,“水环境改 善” , Aqua 网络, 2004.6), 报告了以下内容 : 通常含有臭氧、 各种自由基的微小气泡 16 大多 带负电。因此, 气泡 16 的其它一部分容易吸附于液体 17 中含有的有机物、 油脂物、 染料、 蛋 白质、 细菌等 ( 未图示 )。液体 17 中的有机物等被溶解于液体 17 中的臭氧或者各种自由 基、 吸附在有机物等上的气泡 16 所含有的臭氧。

32、或者各种自由基等分解。 0061 例如, 羟基自由基等具有约 120kcal/mol 左右的比较大的能量。该能量超过了 氮原子和氮原子的双键 (N=N)、 碳原子和碳原子的双键 (C=C) 或者碳原子和氮原子的双键 (C=N) 等的键能 ( 100kcal/mol)。因此, 由氮、 碳等键合而成的有机物等会被该羟基自由 基等容易地切断其键而分解。 此外, 有助于这种有机物等的分解的臭氧、 羟基自由基等没有 氯等那样的残留性而会随着时间消失, 因此也是照顾到环境的物质。 0062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 1 中, 具备根据 液体容纳部 4 中的液体 17 的状。

33、态来控制等离子体电源部 15 所施加的电压的电压控制部 说 明 书 CN 103340020 A 7 6/10 页 8 60。由此, 无论液体 17 的状态如何变动都能够稳定地产生放电, 平均每个电力量的 OH 自由 基产生量升高, 因此能够高效地大量产生 OH 自由基。 0063 具体地说, 液体 17 的阻抗越大, 电压控制部 60 进行控制使得等离子体电源部 15 施加越高的电压, 反之, 液体 17 的阻抗越小, 进行控制使得等离子体电源部 15 施加越低的 电压。这样, 在液体 17 的阻抗发生了变动的情况下, 也能够跟随该变动高效地大量产生 OH 自由基。 0064 另外, 液体 。

34、17 的温度越高, 电压控制部 60 进行控制使得等离子体电源部 15 施加 越高的电压, 反之, 液体17的温度越低, 进行控制使得等离子体电源部15施加越低的电压。 这样, 在液体 17 的温度发生了变动的情况下, 也能够跟随该变动高效地大量产生 OH 自由 基。 0065 另外, 液体 17 的 PH 值越大, 电压控制部 60 进行控制使得等离子体电源部 15 施加 越低的电压, 反之, 液体 17 的 PH 值越小, 进行控制使得等离子体电源部 15 施加越高的电 压。这样, 在液体 17 的 PH 值发生了变动的情况下, 也能够跟随该变动高效地大量产生 OH 自由基。 0066 另。

35、外, 电压控制部 60 进行控制使得仅在液体容纳部 4 中的液体 17 有气泡的情况 下由等离子体电源部 15 施加电压。这样, 能够根据液体 17 中是否存在气泡来对电压进行 接通 / 断开控制。 0067 另外, 在本实施方式中, 将第一电极12配置于气体容纳部5, 并且将第二电极13配 置成至少与第一电极 12 成对的一侧的部分与液体容纳部 4 中的液体相接触。然后, 通过使 第一电极 12 与第二电极 13 之间产生放电, 来在液体容纳部 4 中的液体 17 内的气体区域处 生成等离子体, 基于液体 17 中含有的水和气体中含有的氧来生成羟基自由基。根据这种结 构和方法, 能够不那么受。

36、液体 17 的电阻的影响地使第一电极 12 与第二电极 13 之间产生放 电, 因此, 能够更可靠地将气体等离子体化, 能够更稳定地大量生成臭氧、 自由基等。 0068 另外, 根据本实施方式, 对液体容纳部 4 导入液体 17, 在通过陶瓷部件 3 划分出的 气体容纳部 5 中配置用于生成等离子体的第一电极 12。因此, 第一电极 12 完全不与液体 17 接触, 不会受到液体 17 的电阻的影响。由此, 能够使第一电极 12 与第二电极 13 之间稳 定地产生放电, 能够将被导入到气体容纳部 5 的含氧的气体可靠地等离子体化, 来基于水 和氧稳定地生成臭氧或者羟基自由基等。 0069 另外。

37、, 根据本实施方式, 通过将含氧的气体导入到气体容纳部 5 来使气体容纳部 5 为正压, 形成从气体容纳部 5 经过气体通路 3a 流向液体容纳部 4 的气流。而且, 在随着该 气流而在气体通路 3a 的面向液体 17 的开口端 3c 处生长的气泡 16 内, 生成臭氧、 羟基自由 基等。然后, 利用液体 17 的流动切断生长到规定大小的气泡 16 来将其释放到液体 17 中。 0070 即, 在本实施方式中, 在气泡 16 内的气体 ( 液体容纳部 4 的液体 17 中的气液边界 面附近的气体 ) 中生成臭氧、 羟基自由基等。然后, 含有臭氧、 羟基自由基等的气体作为微 小气泡 16 扩散到。

38、液体 17 中。由此, 能够在产生臭氧、 各种自由基之后且它们消失之前极短 的时间内有效地将该臭氧、 各种自由基送入到液体 17 中。 0071 而且, 含有臭氧、 各种自由基的微小气泡 16 扩散到液体 17 中, 由此液体 17 的臭氧 浓度提高并且气泡 16 吸附在液体 17 中含有的有机物等上。由此, 能够利用溶解在液体 17 中的臭氧等、 吸附的气泡 16 中含有的各种自由基来有效地分解有机物、 细菌等。 说 明 书 CN 103340020 A 8 7/10 页 9 0072 并且, 通过使用环状的第一电极12和第二电极13作为用于生成等离子体的电极, 能够压缩除了等离子体发生装置。

39、1的等离子体电源部15、 气体供给部11以外的主体部分的 大小。其结果是, 能够易于组装到现有的装置中。另外, 在新装载于装置中的情况下, 也能 够将其占用空间抑制到最低限度。 0073 另外, 如果气体供给部 11 具有控制气体的种类的气体种类控制部, 则能够对臭 氧、 羟基自由基等的生成量等进行调整。 0074 此时, 如果气体供给部 11 具有供给大气中的空气的功能, 则能够更简便地供给气 体。 0075 另外, 如果通过流量控制部来控制气体的供给流量, 则能够更稳定地生成等离子 体。 0076 ( 第二实施方式 ) 0077 接着, 说明使用了等离子体发生装置 1 的清洗净化装置的一例。

40、。 0078 如图5所示, 清洗净化装置20具备上述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 而且, 在本实施方 式所涉及的清洗净化装置 20 中, 在容纳陶瓷部件 3 的壳体部件 2 的液体导入口 7 处连接有 用于将完成处理的液体 17 从被清洗处理对象部 30 导入到液体容纳部 4 的配管 ( 液体导入 路径)21。 另外, 在液体排出口8处连接有用于将液体容纳部4内的液体向被清洗处理对象 部 30 输送的配管 ( 液体排出路径 )22。 0079 接着, 说明上述的清洗净化装置 20 的动作。 0080 首先, 如图 5 所示, 将以空气为基础而含氧的规定流量的气体从气体供给部 11 经 由配管 ( 气。

41、体导入路径 )10 送入到气体容纳部 5 内。然后, 气体容纳部 5 成为正压状态, 形 成从该气体容纳部 5 经过气体通路 3a 流向液体容纳部 4 的气流。 0081 此时, 从被清洗处理对象部 30 将完成处理的液体 17 从配管 ( 液体导入路径 )21 经过液体导入口 7 导入到液体容纳部 4。 0082 接着, 通过对第一电极 12 和第二电极 13 施加规定的电压, 来在第一电极 12 与第 二电极 13 之间产生放电。通过该放电, 来在液体容纳部 4 的液体 17 中的气体区域处生成 等离子体, 基于液体 17 中含有的水、 气体中含有的氧生成臭氧、 羟基自由基等 ( 参照图 。

42、3)。 0083 然后, 所生成的臭氧、 各种自由基随着上述的气流被向液体容纳部 4 送出。此时, 生长的气泡如上所述那样被液体 17 的流动切断, 作为微小气泡 16 从开口端 3c 释放到液体 中。 0084 被释放到液体中的微小气泡16扩散到液体的各个角落。 此时, 扩散的微小气泡16 的一部分与气泡16中含有的臭氧、 羟基自由基等一起容易地溶解到液体17中, 臭氧浓度上 升。另外, 一部分气泡 16 以含有臭氧、 羟基自由基等的状态容易地吸附在液体 17 中含有的 有机物等上。并且, 气泡 16 的一部分吸附微小的有机物。 0085 这样, 液体17中的有机物等被溶解在液体17中的臭氧。

43、或者自由基、 吸附在有机物 等上的气泡 16 中含有的臭氧或者自由基等有效地分解。然后, 分解了有机物等而净化后的 液体17从液体排出口8经过配管(液体排出路径)22返回到被清洗处理对象部30, 被再次 使用。 0086 此外, 在上述内容中, 作为清洗净化装置 20, 例示了在壳体部件 2 内清洗净化液体 17 的使用方式 ( 使用方式 A), 除此以外, 也能够是将微小气泡扩散的液体 17 作为清洗液供 说 明 书 CN 103340020 A 9 8/10 页 10 给到规定的装置的使用方式 ( 使用方式 B)。 0087 在这种情况下, 清洗净化装置 20 如下那样进行动作。 0088。

44、 首先, 含有臭氧、 羟基自由基等的微小气泡 16 扩散到被导入到壳体部件 2 内的液 体 17 中, 并且, 微小气泡 16 中含有的臭氧、 自由基被溶解。此时, 气泡 16 的一部分吸附微 小的有机物。 0089 接着, 将该液体17作为清洗液供给到被清洗处理对象部30。 在被清洗处理对象部 30中, 有机物等会被溶解在液体17中的臭氧或者自由基、 吸附在有机物等上的气泡16中含 有的臭氧或者自由基等有效地分解。 0090 此外, 在以使用方式 A 使用清洗净化装置的情况下, 能够将该清洗净化装置应用 于例如浴盆中蓄积的水、 雨水、 污水、 下水等各种液体的净化。另外, 在以使用方式 B 。

45、来使用 的情况下, 能够作为清洗液使用于在例如洗衣机、 洗碗机等各种家电产品、 口腔清洗机等健 康家电产品、 厕所等卫生设备等中使用的水。另外, 除了家电产品等以外, 能够广泛地应用 于例如食品的清洗、 工业产品的制造工艺中的清洗等行业。 0091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 根据本实施方式, 通过使清洗净化装置 20 具备上述的等离 子体发生装置 1, 能够得到能够高效地大量产生自由基的清洗净化装置 20。 0092 另外, 如果在清洗净化装置20中设置对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的位置进行调整的位 置调整部, 则能够使等离子体更稳定。 0093 ( 第三实施方式 ) 0094 接着, 参照图68来说明使。

46、用了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的小型电器设备的一例。 下 面, 例示了对作为脱毛装置的电动剃须刀的头部进行清洗的清洗净化装置。 0095 作为图 6 8 所示的小型电器设备的清洗净化装置 40 用于对作为脱毛装置的一 种的电动剃须刀 50 的头部 51 进行清洗。即, 清洗净化装置 40 是以上述的使用方式 B 来使 用的清洗净化装置。 在这种情况下, 电动剃须刀50的头部51相当于被清洗处理对象部30。 0096 如图 6 8 所示, 清洗净化装置 40 具备 : 机壳 41, 其具有用于插入头部 51 朝下的 电动剃须刀 50 的开口 41a ; 以及托盘 42, 其容纳通过开口 41a 插入的头。

47、部 51。 0097 另外, 清洗净化装置 40 具备 : 罐 43, 其存储液体 ; 溢出部 44, 其与托盘 42 连通 ; 以 及泵 45, 其将罐 43 内的液体循环供给到液体导入口 7。还具备 : 滤筒 46, 其具有对液体进 行过滤的过滤器 46a ; 开闭阀 47, 其用于对罐 43 内的气密状态进行控制 ; 以及循环路径, 其 用于使液体循环。 0098 该循环路径包括 : 配管 ( 液体导入路径 )21, 其将罐 43 中存储的液体引导到液体 导入口 7 ; 配管 ( 液体排出路径 )22, 其将从液体排出口 8 排出的液体引导到托盘 42 ; 路径 23( 排出路径 ), 。

48、其将从托盘 42 排出的液体引导到滤筒 46 ; 路径 24, 其将从溢出部 44 排出 的液体引导到滤筒 46 ; 路径 25, 其将从滤筒 46 排出的液体引导到泵 45 ; 以及路径 26, 其将 从泵 45 送出的液体引导到罐 43。另外, 罐 43 经由气密路径 27 与开闭阀 47 连接。下面, 对 各结构部件进行说明。 0099 机壳 41 在其后部具有与电动剃须刀 50 的把持部 52 抵接的支架部 41b, 与托盘 42 一起保持从开口 41a 插入的电动剃须刀 50。如图 6 所示, 在支架部 41b 的前表面设置有触 点部件 41c, 该触点部件 41c 用于检测已在清洗。

49、净化装置 40 中安装了电动剃须刀 50。触点 部件41c根据与设置于把持部52背面的端子52a的接触来检测电动剃须刀50的安装, 除了 说 明 书 CN 103340020 A 10 9/10 页 11 这种检测功能以外, 同时还具有将各种控制信号、 驱动电力输出到电动剃须刀 50 的功能。 0100 在机壳 41 的前部上方容纳有风扇 48, 该风扇 48 用于在清洗后使头部 51 干燥。在 机壳 41 前表面设置有风扇 48 用的通气窗 41d、 用于执行清洗动作的动作按钮 41e、 显示动 作状态的灯41f等。 在机壳41的后表面侧具有连接口41g、 41h、 41i, 该连接口41g、 41h、 41i 为装配罐 43 的装配部, 用于与罐 43 的各口 43a、 43b、 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电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