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尾索用通道的电梯.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478521 上传时间:2018-02-18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920.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310120759.5

申请日:

2003.12.05

公开号:

CN1548356A

公开日:

2004.11.2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66B7/06

主分类号:

B66B7/06

申请人: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发明人:

田中和宏

地址:

日本国东京都

优先权:

2002.12.05 JP 2002-354194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徐申民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电梯可以防止尾索在尾索用通道中流动的气流的影响下从尾索用通道中突出。该尾索用通道沿轿厢上下运动的升降空间构成。该尾索用通道沿着升降空间配备有一个打开它的开口。固定到轿厢的臂部被引入到尾索用通道中。在尾索用通道中,尾索从臂部悬挂下来。在尾索用通道的平面图中,用来悬挂尾索的一部分臂部在通道的通道宽度方向上从开口移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电梯,包括: 一个具有从其中延伸出尾索的轿厢; 一个界定为环绕所述轿厢从而让所述轿厢在其中上下移动的升降空间; 一个连接所述升降空间的尾索用通道,所述尾索用通道具有一个形成于其中沿所述升降 空间在其垂直方向上延伸的尾索弯曲空间,所述尾索弯曲空间内收容所述尾索,使得所述尾 索以U字形悬挂的方式从轿厢侧的自由端延伸到通道侧的悬挂位置,所述尾索用通道具有一 个沿所述升降空间延伸和面向所述升降空间的开口; 一个固定于轿厢并向所述尾索用通道伸出的臂部,所述臂部具有位于所述尾索用通道中 的顶端; 其特征在于,在电梯的平面图中,臂部的顶端部在尾索用通道宽度方向偏离尾索用通道 的开口,所述通道宽度方向是将所述通道侧悬挂位置的平面位置与所述尾索的自由端的平面 位置连接的方向,所述尾索的所述自由端由所述臂部的顶端部保持。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设置在离开所述通道宽度方向一 端部的位置,所述一端部是指与所述通道侧悬挂位置相反侧的端部,同时也设置在所述通道 宽度方向上靠近所述尾索用通道中心的位置,并且所述尾索用通道中的臂部朝所述通道宽度 方向上的尾索用通道两端中的任一端弯折。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通道宽度方向上的与 通道侧悬挂位置相反侧的所述尾索用通道的端部侧,并且进入所述尾索用通道内的臂部部分 在所述通道宽度方向上朝所述通道侧悬挂位置侧弯折。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索用通道在所述开口附近设有垂直 延伸的挡风墙,所述挡风墙设置成沿所述通道宽度方向的所述通道侧悬挂位置侧的所述开口 一侧朝所属尾索用通道的里面突出。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配备有在某一方向上延伸以便所 述开口的开口宽度变窄的刷子。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臂部在其对应于所述开口的部分配备 有一个用来让锚固索穿过其中的通孔。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锚固索为控制绳索。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索用通道的壁部在其限定所述开口 的相对面配备有缓冲件。
9: 一种电梯,包括: 一个轿厢; 一个用来传输使轿厢上下移动信号的传输线;和 一个设置成从所述轿厢突出的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让所述传输线悬挂在所述支撑 构件的顶端附近以支承所述传输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构件其顶端侧通过一个支撑所述轿厢的结构物上所形成的开口在一指定空间 中延伸,并且在平面视图中, 悬挂所述传输线的位置偏离插入在所属开口的两侧内壁面之间的第一区域和通过沿所 述支撑构件延伸所述第一区域所获得的第二区域。
10: 一种电梯,包括 一个轿厢; 一个用来传输使所述轿厢上下移动信号的传输线;和 一个设置成从所述轿厢突出的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让所述传输线悬挂在所述支撑 构件的顶端附近以支承所述传输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构件其顶端侧通过一个支撑所述轿厢的结构物上所形成的开口在一指定空间 中延伸,并且从所述轿厢看, 所述支撑构件的顶端位于形成所述结构物的壁部的后侧上。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在平面图中,限定所述指定空间的壁部 为大致C型或L型。
12: 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限定所述开口的相对部分形成为平 面。
13: 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构件在其顶端配备有一个 在一不同于所述支撑构件的延伸方向的方向上延伸以用来支撑所述传输线的辅助支撑构件; 所述传输线悬挂在所述辅助支撑构件上。
14: 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构件在大致垂直于所述轿 厢的外部表面的方向上突出。
15: 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构件配备有一个用来穿过 绳索的通孔。
16: 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设置在所述结构物的外部, 从而在所述结构物的外部上下移动。
17: 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仅仅所述传输线被所述结构物隐藏。
18: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构件比所述辅助支撑构件长。
19: 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线为带状形式。
20: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悬挂在所述支撑构件或所述辅助支撑构 件上的所述传输线设置在轿厢的升降空间和该升降空间的垂直方向延伸区域的外部。
21: 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线被调节以便传输指定信 号到和接收指定信号自一个用来控制轿厢的升降运动的控制单元。
22: 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和所述指定空间沿轿厢的 升降方向一起形成。
23: 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线向下悬挂在所述支撑构 件侧并随后朝着所述指定空间的上部上升。
24: 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构件或辅助支撑构件为中 空构件。
25: 一种电梯,包括 一个轿厢; 一个用来传输使轿厢上下移动信号的传输线;和 一个设置成从所述轿厢突出的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让所述传输线下垂悬挂在所述 支撑构件的顶端附近以支承所述传输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构件其顶端侧通过一个支撑所述轿厢的结构物上所形成的开口在一指定空间 中延伸, 所述支撑构件设置成在平面视图中斜向延伸,所述支撑构件的顶端位于一壁部的后侧, 从所述轿厢向所述指定空间看,该壁部形成所述结构物的开口。

说明书


具有尾索用通道的电梯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是根据2002年12月5日申请的在先日本专利申请No.2002-354194,并要求这个专利的优先权;在先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在这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尤其涉及一种装备有尾索用通道的电梯。

                                    背景技术

    图1和图2是常规户外型电梯的局部视图。该电梯100包括一个在未被升降井壁包围的升降空间内上下移动的轿厢101。在升降空间的附近,沿升降空间设有尾索用通道103,该尾索用通道103的四周几乎全被通道壁部分102所包围。另外,为了通到升降空间,尾索用通道有一个开口104。

    轿厢101上安装有一个臂部105,以便将轿厢101与尾索用通道103通过开口104连接起来。从轿厢101引出的尾索106经臂部105引导从臂部105的尾索用通道103一端悬挂下来。尾索106的另一端悬吊在尾索用通道103内。该被悬吊的尾索106的另一端与适当的部分例如机械室(未图示)内的控制面板(图中未示出)等连接。这样,尾索106以基本U字形下悬地状态被收容在尾索用通道103内。

    另外,为了应付紧急停止的情况,在开口104处安装了一根控制绳索107,它跟随轿厢101的升降做移动。

    在电梯100的上述结构中,当轿厢101上下移动时,尾索106的另一端(自由端)与轿厢101一起上下移动。与升降空间(未示出)中的轿厢101的垂直位置相对应,尾索106改变它的最低位置,同时保持轿厢101和控制面板(图中未示出)之间通电。同样的,当轿厢101上下移动时,控制绳索107也相应移动。如果控制绳索107的移动速度超出预定速度,则执行停止控制绳索107移动的操作,这样能使轿厢101紧急停下来。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户外型电梯的升降空间因其户外设置而未被升降井壁包围。所以,周围的风通过开口104进入到尾索用通道103,这样通道103内产生各种流动方向的气流。在这种情形下,如果气流通过开口108流出尾索用通道103,尾索用通道103可能在一那种方向流动的气流的影响下通过开口108从通道103的内部突出来。

    下面将详细描述这种不良现象。

    也就是,已经提到常规的户外型电梯100中,直臂部105通过开口104嵌入到尾索用通道103中,尾索106从直臂部105的顶端悬挂下来。这样,如图2所示,尾索106的从U型最低部分的端头延伸出来的部分被设置在开口104相应的区域范围之内,换句话说,有个位置允许尾索106通过开口104在升降空间的一边可以被看到。正因为尾索106与开口104之间有这样一个位置关系,如果有气流从开口104流到外面,就担心如图1中一连串双虚线所示的尾索106从开口104突出。考虑到避免电梯100的运行故障,再次强调尾索106从尾索用通道103中突出来的情况是不愿看到的。

    另外,开口104处的控制绳索107在通过开口104的气流流动的影响下振荡,如图1中箭头所示。当控制绳索107因上述振动而与开口104的端面发生碰撞时,发出不正常噪声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防止尾索因周围环境风的影响而从尾索用通道中突出来。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因为控制绳索的振动而产生不正常噪声的电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特征,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可以通过这样一种电梯来实现,该电梯包括:一个具有从其中延伸出尾索的轿厢;一个界定为环绕所述轿厢从而让所述轿厢在其中上下移动的升降空间;一个连接所述升降空间的尾索用通道,所述尾索用通道具有一个形成于其中沿所述升降空间在其垂直方向上延伸的尾索弯曲空间,所述尾索弯曲空间内收容所述尾索,使得所述尾索以U字形悬挂的方式从轿厢侧的自由端延伸到通道侧的悬挂位置,所述尾索用通道具有一个沿所述升降空间延伸和面向所述升降空间的开口;一个固定于轿厢并向所述尾索用通道伸出的臂部,所述臂部具有位于所述尾索用通道中的顶端;在电梯的平面图中,臂部的顶端部在尾索用通道宽度方向偏离尾索用通道的开口,所述通道宽度方向是将所述通道侧悬挂位置的平面位置与所述尾索的自由端的平面位置连接的方向,所述尾索的所述自由端由所述臂部的顶端部保持。

    在第一个特征的发明中,只有尾索的U型最低位置部分位于与开口一致的区域,也就是说,位于可以通过开口处从升降空间的一边看到尾索的一定范围内。然而,尾索的大部分位于与开口不一致的区域。因此,第一个特征的电梯具有使尾索难以因为气流通过开口流出尾索用通道而从尾索用通道突出的结构。这样,可以防止尾索从尾索用通道的内部突出来,从而能够防止尾索的损坏和产生不正常的噪声。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特征,也提供一种电梯,该电梯包括:一个轿厢;一个用来传输使轿厢上下移动信号的传输线;和一个设置成从所述轿厢突出的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让所述传输线悬挂在所述支撑构件的顶端附近以支承所述传输线;所述支撑构件其顶端侧通过一个支撑所述轿厢的结构物上所形成的开口在一指定空间中延伸,并且在平面视图中,悬挂所述传输线的位置偏离插入在所属开口的两侧内壁面之间的第一区域和通过沿所述支撑构件延伸所述第一区域所获得的第二区域。

    在第二个特征的发明中,大部分在支撑构件的顶端附近被支撑的传输线都被设置在与开口不一致的区域。因此,有第二特征的电梯具有使尾索难以因为气流通过开口流出尾索用通道而从尾索用通道突出的结构。如上所述,可以防止尾索从尾索用通道的内部突出来,从而能够防止尾索的损坏和产生不正常的噪声。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特征,进一步提供一个电梯,该电梯包括:一个轿厢;一个用来传输使所述轿厢上下移动信号的传输线;和一个设置成从所述轿厢突出的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让所述传输线悬挂在所述支撑构件的顶端附近以支承所述传输线;所述支撑构件其顶端侧通过一个支撑所述轿厢的结构物上所形成的开口在一指定空间中延伸,并且从所述轿厢看,所述支撑构件的顶端位于形成所述结构物的壁部的后侧上。

    同样,在第三个特征的发明中,大部分在支撑构件顶端附近被支撑的传输线都被设置在与开口不一致的区域。因此,有第二特征的电梯具有使尾索难以因为气流通过开口流出尾索用通道而从尾索用通道突出的结构。就可以防止尾索从尾索用通道的内部突出来,从而能够防止尾索的损坏和产生不正常的噪声。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特征,更进一步提供一种电梯,该电梯包含:一个轿厢;一个用来传输使轿厢上下移动信号的传输线;和一个设置成从所述轿厢突出的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让所述传输线下垂悬挂在所述支撑构件的顶端附近以支承所述传输线;所述支撑构件其顶端侧通过一个支撑所述轿厢的结构物上所形成的开口在一指定空间中延伸,所述支撑构件设置成在平面视图中斜向延伸,所述支撑构件的顶端位于一壁部的后侧,从所述轿厢向所述指定空间看,该壁部形成所述结构物的开口。

    在第四个特征的发明中,因为支撑构件被排列成使它可以通过开口从轿厢到指定空间倾斜的延伸,所以,从轿厢朝指定空间看,支撑构件的顶端位于在电梯结构中壁部的背面。因此,对于传输线,难以因通过开口从指定空间流出的气流而在它突出的方向上移动。另外,由于上述结构的壁部与支撑构件的顶端之间的位置关系仅仅使得支撑构件与轿厢倾斜一个角,所以可以节省电梯的制造成本。

    从下面结合附图的描述和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这些或其他目的和特征将变得更为一目了然。

                                    附图说明

    图1是常规电梯基本部分的剖视图。

    图2是常规电梯的前视图。

    图3是是按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电梯的透视图,显示了电梯的必要部分。

    图4是按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电梯必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5是按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电梯的必要部分的前视图。

    图6是按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电梯的必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7是按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的电梯的必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8是按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的电梯的必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9是按本发明的第五个实施例的电梯的必要部分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描述如下。

    [第一实施例]

    图3到5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电梯。在这些图中,图3是第一实施例的电梯1A的透视图,显示了它的基本部分的剖视图。图4是电梯1A的基本部分的剖视图。图5是电梯1A的基本部分的前视图。

    如图3到5所示,电梯1A的轿厢2适应在没有升降壁围绕的升降空间内上下移动(移动上、下方向)。在升降空间的邻近,一个被壁部3包围的尾索用通道5以及一个除通道5的部分以外的面板元件4定义了一个指定空间(又名,尾索弯曲空间),。尾索用通道5被设置成沿着轿厢2的升降空间延伸(也就是,如图中升降方向P所示)。另外,尾索用通道5有一个开口6,形成为沿着升降空间(升降方向P)的裂缝。由于面板元件4是被固定在由壁部3形成的开口处的一侧面,因此,与传统的开口相比,上述开口6具有较小的宽度。并且,要注明的是,由于面板元件4的提高,开口6在尾索用通道5的宽度方向上向通道的中心稍微移动了一点。

    在相对端面的开口6的两边(宽度方向上)都被安装上了具有缓冲作用的橡皮单元。这些橡皮单元被安装成沿着升降空间(升降方向P)延伸。每一个橡皮单元包括两个在尾索用通道5深度方向上的有一定间隔的橡胶件7,以及一个安装在相邻的橡胶件7之间的空隙的刷子8。左边和右边的刷子8都被排列为朝一个方向突出,从而减小开口6的宽度。

    作为支撑构件,一个臂部10被固定在轿厢2的底部。臂部10通过开口6被引入到尾索用通道5。关于臂部10,它嵌入到尾索用通道5的那部分向通道5的一侧弯曲,提供一个钳住(或弯曲)部位10a,起辅助支撑构件的作用。夹持部位10a被安装在使它的顶端接近尾索用通道5的一边的内壁面5a。作为支撑构件的臂部10(如支撑构件)以及作为辅助支撑构件的夹持部位10a都是具有中空结构的,由于是可以折叠的金属板块,从而减轻重量的减轻。用这种方法,因为臂部10和夹持部位10a具有节省重量的结构,因此就有可能减少在轿厢升降过程中这些元器件(10,10a)的影响。另外,根据这个实施例,所确定的臂部10的长度A比夹持部位10a的长度B长,如图4所示。这样,臂部10和夹持部位10a之间确立的长度以旋转动作的方式来抑制施加在臂部10上的夹持部位10a的顶端的过度应用的压力。作为电力传输导线,扁平电缆式的尾索11被安装使得它可以沿着臂部10从轿厢2延伸出来。

    在这个实施例中特别的是,如图4所示,夹持部位10a的顶端被安装在开口6两侧的相对壁之间的区域S1和从前述区域S1向尾索用通道5的内部延伸的另一区域S2的外面。上述尾索11是从夹持部位10a的顶端位置悬挂下来的。

    再者,尾索11是从臂部10的固定元件10a悬挂到尾索用通道5里面。换句话说,尾索11是被悬挂在尾索用通道5的一侧的内壁面5a的附近。另外,尾索11的另一端被悬挂在尾索用通道的另一侧的另一内壁面5b的附近。注意尾索11的另一端与适当的元器件相连,例如,机械房(图中未示出)中未显示的控制面板。用这种方法,当尾索11被以大致U型方式吊起的时候,它被容纳在尾索用通道5中。

    臂部10在相应于开口6的部分有通孔12,用来穿过一作为锚固索(或安全索)的控制绳索13。控制绳索13与轿厢2固定在图中没有显示的位置,也可以在开口6沿着升降空间(升降方向P)延伸。用来紧急停止的控制绳索13被适应可以在开口6处与轿厢2一起移动。

    在上述结构中,当轿厢2上下移动时,尾索11的一端跟随轿厢2一起上升和下降。然后,相应于轿厢2的升降位置,当保持轿厢2和控制面板(图中未示出)之间的电路导通时,尾索11变化着它的最低位置。再者,随着轿厢2的升降移动,控制绳索13做相应的移动。当控制绳索13的移动速度超出预先确定的速度时,执行强制停止控制绳索13的移动,从而导致在轿厢2上的紧急停止部件(图中未示出)被驱动用来立即停止轿厢2。

    在上述电梯1A的结构中,参考图5,尾索11的U型最低部分被定位在一个相应于开口6的区域内。换句话说,尾索11的相同部位被安排在这样的位置使得通过开口104从升降空间一侧尾索11能被看到。然而,应当注意的是,绝大部分的尾索11是位于与开口6不一致的区域。因此,拥有这样一个结构的电梯1A由于气流通过开口6从尾索用通道5流出,所以尾索11从尾索用通道5突出来是困难的。这样,就有可能防止尾索11从尾索用通道5的内部突出来,从而能够防止尾索11的损坏和不正常噪声的产生。

    在第一个实施例中,要重复的是,开口6被安排在靠近相对于尾索用通道5一端的通道中心位置。而且,进入通道5的臂部向内壁面5a偏斜,这指的是夹持部位10a。开口6和臂件装配(即,臂部10和夹持部位10a)之间的位置关系允许尾索11的另一端悬挂在一个位置(又名,通道侧悬挂位置),该位置靠近通道5的另一端的内壁面5b。这样,在通道宽度的方向上尾索用通道5的几乎整个区域内都可容纳尾索11,从而节省尾索用通道5的空间。

    另外,根据第一个实施例,因为在开口6的两侧安装了两把刷子8以致互相对立,开口6的开口宽度变窄了。在操作的时候,这些刷子8防止外面的风侵入到尾索用通道5内。另外,刷子8用来防止尾索11从尾索用通道5中突出来。

    再者,由于控制绳索13被臂部10支撑着,控制绳索13的振动被压制住了,从而能够防止产生不正常的噪声。

    再次注明在开口6处设置带有用来穿过控制绳索13的通孔12的臂部10。因此,控制绳索13本身具有防止尾索11从通道5突出的功能。

    另外,由于控制绳索13是从臂部10上的通孔12中穿过的,因此就有可能将控制绳索13固定在开口6中而不用象常规电梯那样增大它的开口宽度。要注意的是上述第一个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个应用,它利用面板元件4将存在的大宽度开口变窄。

    重复声明,橡胶件7被排列在开口6的附近。因此,即使控制绳索13振荡,因为橡胶件7具有缓冲作用而仍有可能防止产生不正常的噪声。除了橡胶件7以外,其它的元件因为它的材料也能在与控制绳索13碰撞时不发出噪声。

    [第二实施例]

    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将参考图6来进行描述。注意,在这个实施例中,那些与第一个实施例中相同的元件将分别用相同的参考号码来标示。并且,在这个实施例中将删除那些重复的描述。

    图6是第二个实施例中电梯1B基本部位的剖视图。在第二个实施例的电梯1B中,用于尾索用通道5的开口6被设置在靠近尾索用通道5的一侧的位置。类似于第一实施例,臂部10被插入到轿厢2,同时臂部10的顶端通过开口6被插入到尾索用通道5中。在尾索用通道5中,夹持部位10a被固定到臂部10的顶端。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安装夹持部位10a以致向尾索用通道5的另一端突出,也就是,内壁面5b。在尾索用通道5中,尾索11从夹持部位10a的顶端悬挂下来。参考图6,夹持部位10a的顶端远离尾索用通道5的内壁面5a,在尾索用通道5的通道宽度方向上靠近通道中心。考虑到这点,尾索11的另一端位于靠近尾索用通道5的内壁面5b,且从通道5的未显示的上壁悬挂下来。这个实施例的其他结构类似于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因此,相关的描述就不再多说。

    在第二实施例的电梯1B中,包含U型最低部分的整个尾索11被容纳在一个通道区域内,该区域从与开口6相关的其他区域(S1和S2)偏离。因此,通过开口6从通道5流出的气流很难使尾索11以一定方向移动而从开口6中突出。在第二实施例中,防止尾索11从尾索用通道5中突出来是理所当然的。

    [第三实施例]

    图7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电梯1C的基本部分的剖视图。注意,在这个实施例中,那些与第二实施例相同的元件将各自用相同的参考号码来表示。并且,在这个实施例中删除了与第二实施例相重复的说明。

    如图7所示,第三实施例的电梯1C总体上与第二实施例中的电梯构造相同,除了提供了一个挡风墙20。在靠近开口6的另一端的位置,形成了一个挡风墙20以便突向尾索用通道5的内部。

    在运行中,挡风墙20极大限度的阻止外面的风进入到尾索用通道5来。而且,因为提供了挡风墙20,使得尾索11沿其突出的方向上移动变得更加困难。因此,有可能防止尾索11从尾索用通道5中突出来是理所当然的。

    [第四实施例]

    图8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电梯1D的基本部分的剖视图。注意,在这个实施例中,那些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元件将各自用相同的参考号码来表示。并且,在这个实施例中删除了与第一实施例相重复的说明。

    如图8所示,第四实施例的电梯1D总体上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电梯构造相同,除了开口6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在开口6附近没有设置面板元件(对应第一实施例中的面板元件4)。改为,开口6远离尾索用通道5的内壁面5a,并沿尾索用通道5的宽度方向移至靠近通道的中心。

    在前面所提到的第一实施例中,开口6位于尾索用通道的一侧。并且,面板元件4附在开口6的一端,提供一个明显的开口类似于其沿尾索用通道5的宽度方向移至靠近通道的中心。与之相反,第四实施例中的开口6沿尾索用通道5的宽度方向设置在靠近通道的中心位置处,在电梯1D结构的开始部分。因此,没有必要象第一实施例那样提供一个面板元件。

    第四实施例的运行和效果与第一实施例相类似。除此之外,上面所提到的开口6的结构使得无需在一个限定开口6的壁面上附着一个面板元件。

    [第五实施例]

    图9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电梯1F的基本部分的剖视图。注意,在这个实施例中,那些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元件将各自用相同的参考号码来表示。并且,在这个实施例中删除了与第一实施例相重复的说明。

    第五实施例的电梯1F的特点在于臂部10相对轿厢2成倾斜设置。对应于倾斜的臂部10,开口6的两侧相对的墙壁都成倾斜设置。在臂部10的顶端,没有如前面实施例中所示的夹持部位10a。尾索11直接被臂部10的顶端所载运。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与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类似,因此,相关的描述就不再多谈。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因为臂部10是从轿厢2倾斜地伸出的,因此没有必要提供一个带夹持部位10a的臂部10,借此可以简化电梯1F的结构。另外,因为尾索11的端部直接由臂部10的顶端支撑,因此本实施例的电梯1F具有不在臂部10上产生扭矩的优点。

    从前面的描述非常明显的看出,依据本发明的方法,当气流通过开口6从尾索用通道流出的时候,可以阻止尾索沿其从尾索用通道突出来的方向上移动。这样,就有可能防止尾索因为突出而受到损坏,同样也能防止产生不正常的噪声。

    最后,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可容易理解前面的说明仅是电梯实施例的一部分,各种各样的改变与修改可能应用到本发明而没有超出本发明的思想和范围。例如,尽管上面所提及的实施例都是涉及设置在户外的电梯,本发明可以运用到户内电梯,即针对于尾索容易从指定位置突出来的情况。并且,限定开口的抗力元件可以做成相互凸出的形状或做成尖头的形状。另外,轿厢没必要一定要用升降壁隐藏起来。再者,只要尾索能够传送和接收指定的信号,无论是用铜线或光纤来做尾索都不会有问题。

具有尾索用通道的电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具有尾索用通道的电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具有尾索用通道的电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具有尾索用通道的电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具有尾索用通道的电梯.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电梯可以防止尾索在尾索用通道中流动的气流的影响下从尾索用通道中突出。该尾索用通道沿轿厢上下运动的升降空间构成。该尾索用通道沿着升降空间配备有一个打开它的开口。固定到轿厢的臂部被引入到尾索用通道中。在尾索用通道中,尾索从臂部悬挂下来。在尾索用通道的平面图中,用来悬挂尾索的一部分臂部在通道的通道宽度方向上从开口移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卷扬;提升;牵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