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强化耐磨钢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陶瓷强化耐磨钢球.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5785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10.23 CN 103357854 A *CN103357854A* (21)申请号 201310340411.0 (22)申请日 2013.08.07 B22D 19/08(2006.01) B22D 19/14(2006.01) B22C 3/00(2006.01) B32B 1/00(2006.01) (71)申请人 宁国市华丰耐磨材料有限公司 地址 242300 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宜黄公路 (72)发明人 陈全心 (74)专利代理机构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34119 代理人 刘勇 。
2、杨静 (54) 发明名称 一种陶瓷强化耐磨钢球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陶瓷强化耐磨钢球, 包括 通过在铸造模具内壁刷涂微米级陶瓷颗粒的方式 将所述微米级陶瓷颗粒镶嵌于所述钢球的表面和 次表面而形成的强化层, 所述强化层、 所述钢球本 体内部的钢基体从外到里形成层状结构。本发明 所公开的陶瓷强化耐磨钢球, 具有良好的抗撞击 性能, 且具有高耐磨、 高硬度、 耐腐蚀的优点, 在相 同研磨条件下具有较大的撞击能量, 从而大大提 高了研磨效率, 对研磨物料无污染, 保证了研磨物 料的纯度, 综合成本低。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
3、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57854 A CN 103357854 A *CN103357854A* 1/1 页 2 1. 一种陶瓷强化耐磨钢球, 其特征在于, 包括通过在铸造模具内壁刷涂微米级陶瓷颗 粒 (3) 的方式将所述微米级陶瓷颗粒 (3) 镶嵌于所述钢球的表面和次表面而形成的强化层 (2) , 所述强化层 (2) 、 所述钢球本体内部的钢基体 (1) 从外到里形成层状结构。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陶瓷强化耐磨钢球, 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米级陶瓷颗粒 (3) 在所述强化层 (2) 中均匀。
4、分布, 且所述微米级陶瓷颗粒 (3) 在强化层 (2) 中的体积分数为 5%-30%。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陶瓷强化耐磨钢球,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强化层 (2) 具有多层的 强化分层, 由外到里的方向上所述强化分层中所述微米级陶瓷颗粒 (3) 分布密度逐步减小, 且每层强化分层中所述微米级陶瓷颗粒 (3) 均匀分布, 所述微米级陶瓷颗粒 (3) 在强化层 (2) 中的体积分数为 5%-30%。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或 3 所述的陶瓷强化耐磨钢球,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强化层 (2) 由外到 里在厚度方向上尺寸大小一致。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陶瓷强化耐磨钢球, 其特征在于,。
5、 所述陶瓷颗粒 (3) 为碳化硅 颗粒、 氮化钛颗粒、 碳化铬颗粒中的一种或多种。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陶瓷强化耐磨钢球, 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米级陶瓷颗粒 (3) 的 粒径为 2m-30m。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陶瓷强化耐磨钢球, 其特征在于, 所述钢球为铬系合金球墨 铸铁球。 8.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陶瓷强化耐磨钢球, 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米级陶瓷颗粒 (3) 在 强化层 (2) 中的体积分数为 15%-20%。 9.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陶瓷强化耐磨钢球, 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米级陶瓷颗粒 (3) 在 强化层 (2) 中的体积分数为 10%-15%。 10.。
6、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陶瓷强化耐磨钢球, 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米级陶瓷颗粒 (3) 的粒径为 6m-15m。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357854 A 2 1/2 页 3 一种陶瓷强化耐磨钢球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研磨机械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陶瓷强化耐磨钢球。 背景技术 0002 球磨机是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高细磨机械之一。 球磨机钢球是球磨机设备研磨 物料介质, 通过球磨机钢球之间、 钢球与物料之间的碰撞摩擦产生磨削作用, 是重要的基础 零部件, 尤其是精密工业钢球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巨大作用。 现有技术中, 球磨机的磨介 钢球主要是铬系合金、 锰系合金等球磨铸钢件。
7、或球磨铸铁件, 如高铬钢球、 低铬钢球、 多元 合金钢球和钒钛铬合金钢球等, 其工作对象多为水泥、 煤炭、 矿石、 煤渣等。 据资料和实践表 明, 在磨介钢球疲劳损耗中, 钢球其表层的损伤 (如微小点蚀、 腐蚀、 表面疲劳损伤和塑形变 形等) 占大多数。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陶瓷强化耐磨钢球, 实 现了在球磨机中的磨屑作业, 其具有良好的抗撞击性能, 且具有高耐磨、 高硬度、 耐腐蚀的 优点。 0004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陶瓷强化耐磨钢球, 包括通过在铸造模具内壁刷涂微米级陶瓷 颗粒的方式将所述微米级陶瓷颗粒镶嵌于所述钢球的表面和次表面而形成的。
8、强化层, 所述 强化层、 所述钢球本体内部的钢基体从外到里形成层状结构。 0005 优选地, 所述微米级陶瓷颗粒在所述强化层中均匀分布, 且所述微米级陶瓷颗粒 在强化层中的体积分数为 5%-30%。 0006 优选地, 所述微米级陶瓷颗粒在强化层中的体积分数为 15%-20%。 0007 优选地, 所述强化层具有多层的强化分层, 由外到里的方向上所述强化分层中所 述微米级陶瓷颗粒分布密度逐步减小, 且每层强化分层中所述微米级陶瓷颗粒均匀分布, 所述微米级陶瓷颗粒在强化层中的体积分数为 5%-30%。 0008 优选地, 所述微米级陶瓷颗粒在强化层中的体积分数为 10%-15%。 0009 优选。
9、地, 所述强化层由外到里在厚度方向上尺寸大小一致。 0010 优选地, 所述陶瓷颗粒为碳化硅颗粒、 氮化钛颗粒、 碳化铬颗粒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1 优选地, 所述微米级陶瓷颗粒的粒径为 2m-30m。 0012 优选地, 所述微米级陶瓷颗粒的粒径为 6m-15m。 0013 优选地, 所述钢球为铬系合金球墨铸铁球。 0014 本发明中, 在钢球铸造过程中, 通过将微米级陶瓷颗粒刷涂在铸造模具内壁的方 式将微米级陶瓷颗粒镶嵌于钢球的表面和次表面, 从而在钢球表层形成强化层 ; 该强化层 由于分布有性能优良的陶瓷颗粒, 而具有高强度、 高韧性、 耐磨性好、 耐高温、 耐腐蚀、 刚度 高等优点,。
10、 从而显著地提高了钢球的抗撞击性能、 强度和耐磨性能 ; 上述结构的钢球研磨效 率高, 减少物料研磨时间和循环次数, 在相同研磨条件下具有较大的撞击能量, 从而大大提 说 明 书 CN 103357854 A 3 2/2 页 4 高了研磨效率 ; 对研磨物料无污染, 保证了研磨物料的纯度, 综合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15 图 1 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陶瓷强化耐磨钢球的结构示意图 ; 0016 图 2 为本发明提出的另一种陶瓷强化耐磨钢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陶瓷强化耐磨钢球的结构示意图 ; 图 2 为本发明提出的另一种陶瓷强化耐磨钢球。
11、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参照图 1,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中, 陶瓷强化耐磨钢球具有强化层 2, 且 强化层 2、 所述钢球本体内部的钢基体 1 从外到里形成层状结构 ; 强化层 2 是在钢球的表面 和次表面镶嵌微米级陶瓷颗粒3形成的, 其中, 微米级陶瓷颗粒3镶嵌是通过在铸造模具内 壁刷涂微米级陶瓷颗粒3的方式进行的 ; 微米级陶瓷颗粒3在所述强化层2中均匀分布, 且 所述微米级陶瓷颗粒3在强化层2中的体积分数为18%, 所述强化层2由外到里在厚度方向 上尺寸大小一致, 所述陶瓷颗粒 3 为碳化硅颗粒、 氮化钛颗粒、 碳化铬颗粒混合物, 微米级 陶瓷颗粒 3 的粒径为 11m, 钢球。
12、为铬系合金球墨铸铁球。 0019 参照图 2, 在另一种具体实施例中, 陶瓷强化耐磨钢球具有强化层 2, 且强化层 2、 所述钢球本体内部的钢基体1从外到里形成层状结构 ; 所述强化层2具有三层的强化分层, 分别为第一强化分层21、 第二强化分层22和第三强化分层23, 由外到里的方向上第一强化 分层21、 第二强化分层22和第三强化分层23中所述微米级陶瓷颗粒3分布密度逐步减小, 且每层强化分层中所述微米级陶瓷颗粒 3 均匀分布, 所述微米级陶瓷颗粒 3 在强化层 2 中 的体积分数为13% ; 第一强化分层21、 第二强化分层22和第三强化分层23由外到里在厚度 方向上尺寸大小一致 ; 所。
13、述陶瓷颗粒 3 为碳化硅颗粒、 氮化钛颗粒、 碳化铬颗粒混合物, 第 一强化分层 21、 第二强化分层 22 和第三强化分层 23 中微米级陶瓷颗粒 3 的粒径为 8m、 10m、 13m, 上述粒径分布是由于在钢球冷却过程中, 逐步冷却过程中, 在冷却动力作用 下, 粒径小的颗粒易于向表层移动造成, 钢球为铬系合金球墨铸铁球。 0020 在本发明中, 在钢球铸造过程中, 通过将微米级陶瓷颗粒刷涂在铸造模具内壁的 方式将微米级陶瓷颗粒镶嵌于钢球的表面和次表面, 从而在钢球表层形成强化层 ; 该强化 层由于分布有性能优良的陶瓷颗粒, 而具有高强度、 高韧性、 耐磨性好、 耐高温、 耐腐蚀、 刚 。
14、度高等优点, 从而显著地提高了钢球的抗撞击性能、 强度和耐磨性能 ; 上述结构的钢球研磨 效率高, 减少物料研磨时间和循环次数, 在相同研磨条件下具有较大的撞击能量, 从而大大 提高了研磨效率 ; 对研磨物料无污染, 保证了研磨物料的纯度, 综合成本低。 0021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 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103357854 A 4 1/1 页 5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357854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