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车轮去毛刺方法及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改进的车轮去毛刺方法及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3166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10.02 CN 103331665 A *CN103331665A* (21)申请号 201310235817.2 (22)申请日 2013.06.16 B24B 9/04(2006.01) (71)申请人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066318 河北省秦皇岛市经济技术开发 区龙海道 185 号 (72)发明人 薛博文 郭建东 刘伟东 (54) 发明名称 一种改进的车轮去毛刺方法及装置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的车轮去毛刺方法及 装置, 刷盘设置磁极, 磁极周围设置磁性磨料 ; 磁 极通电形成电磁场。
2、, 将磁性磨料吸附到周围形成 软磨头。伺服电机 (2) 固定在机架 (1) 顶端, 伺服 电机 (2) 输出端与竖直固定在机架 (1) 侧面的丝 杠 (3)相连 ; 丝杠螺母 (5)通过导轨 (4)与机架 (1) 侧面连接, 丝杠螺母 (5) 升降板上方安装有驱 动电机 (6) 下方固定有轴承座 (8) ; 轴 (7) 上端与 驱动电机 (6)相连, 下端与刷盘 (14)相连, 夹具 (16) 固定在盛有磁性磨料 (18) 的容器 (17) 底部, 刷盘 (14) 下方相隔布置有磁极 (15) 。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
3、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31665 A CN 103331665 A *CN103331665A* 1/1 页 2 1. 一种改进的车轮去刷毛刺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刷盘设置磁极, 磁极周围设置磁性磨 料 ; 磁极通电形成电磁场, 将磁性磨料吸附到周围形成软磨头。 2. 一种改进的车轮去刷毛刺装置, 包括机架 (1) 、 伺服电机 (2) 、 丝杠 (3) 、 导轨 (4) 、 丝 杠螺母 (5) 、 驱动电机 (6) 、 轴 (7) 、 轴承座 (8) 、 导向套 (9) 、 导向柱 (10) 、 弹簧 。
4、(11) 、 固定板 (12) 、 压板 (13) 、 刷盘 (14) 、 磁极 (15) 、 夹具 (16) 、 容器 (17) 以及磁性磨料 (18) , 其特征在 于 : 伺服电机 (2) 固定在机架 (1) 顶端, 伺服电机 (2) 输出端与竖直固定在机架 (1) 侧面的 丝杠 (3) 相连 ; 丝杠螺母 (5) 通过导轨 (4) 与机架 (1) 侧面连接, 丝杠螺母 (5) 升降板上方 安装有驱动电机 (6) 下方固定有轴承座 (8) ; 轴 (7) 上端与驱动电机 (6) 相连, 下端与刷盘 (14) 相连, 轴 (7) 通过轴承竖直固定在轴 承座 (8) 内 ; 上方安装有三个导。
5、向套 (9) 的固定板 (12) 与轴承座 (8) 外侧固定连接 ; 与导向套 (9) 配合的三根导向柱 (10) 外侧套有弹簧 (11) , 导向柱 (10) 安装在压板 (13) 上方 ; 夹具 (16) 固定在盛有磁性磨料 (18) 的容器 (17) 底部, 刷盘 (14) 下方相隔布置有磁极 (15)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331665 A 2 1/2 页 3 一种改进的车轮去毛刺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处理方法及装置, 具体地说是一种去毛刺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汽车铝合金车轮的生产过程中, 机加工序之后的去毛刺工序一直困扰着所有轮。
6、 毂生产企业, 此工序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而且至今也没有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处 理方法。 传统的去毛刺方法是用毛刷刷毛刺, 这种方式受到正面造成的限制, 毛刷不仅不具 通用性, 而且边角处的毛刺往往处理不干净。 本发明所描述的车轮去毛刺方法及装置, 完全 不同于现有技术, 使用中能够有效处理车轮背腔毛刺, 并且不受车轮背腔造型的限制, 不仅 处理效果好, 而且工艺先进、 效率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车轮去毛刺方法及装置, 它能有效的去除任意 造型的车轮背腔毛刺。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改进的车轮去刷毛刺方法, 刷盘设 置。
7、磁极, 磁极周围设置磁性磨料。磁极通电形成电磁场, 将磁性磨料吸附到周围形成软磨 头, 以此来适应车轮背腔的形状, 通过刷盘的旋转, 将任意造型的车轮背腔任何位置的毛刺 处理干净。磨头硬度通过调节磁极通电电流的大小控制。根据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原理, 刷盘的中心位置不会有磁性磨料, 所以不会对车轮法兰盘造成损伤。 0005 一种改进的车轮去刷毛刺装置, 包括机架、 伺服电机、 丝杠、 导轨、 丝杠螺母、 驱动 电机、 轴、 轴承座、 导向套、 导向柱、 弹簧、 固定板、 压板、 刷盘、 磁极、 夹具、 容器以及磁性磨 料。 0006 伺服电机固定在机架顶端, 伺服电机输出端与竖直固定在机架侧面的。
8、丝杠相连 ; 丝杠螺母通过导轨与机架侧面连接。丝杠螺母升降板上方安装有驱动电机下方固定有轴 承座 ; 轴上端与驱动电机相连, 下端与刷盘相连, 轴通过轴承竖直固定在轴承座内。上方安 装有三个导向套的固定板与轴承座外侧固定连接, 与导向套配合的三根导向柱外侧套有弹 簧, 导向柱安装在压板上方。夹具固定在盛有磁性磨料的容器底部, 刷盘下方相隔布置磁 极 ; 常态下磁性磨料呈半液态。 0007 实际使用时首先将车轮正面朝下放到容器内的夹具上使之固定, 伺服电机通过丝 杠和导轨使压板和刷盘下降, 压板首先接触到容器上沿, 弹簧被压缩后容器被密封, 刷盘继 续下降到一定高度后, 磁极通电产生磁场, 磁性。
9、磨料被吸附到磁极周围形成一个软磨头。 驱 动电机带动刷盘旋转, 软磨头对车轮背腔产生切削, 此时任意造型的车轮背腔任何位置的 毛刺都可以处理干净, 磨头硬度可以通过调节磁极通电电流的大小来控制。 0008 本发明在使用中能够有效处理车轮背腔毛刺, 并且不受车轮背腔造型的限制, 不 仅处理效果好, 而且工艺先进、 效率高 ; 同时具有节省劳动力, 结构简单、 制作成本低等特 点。 说 明 书 CN 103331665 A 3 2/2 页 4 附图说明 0009 图 1 是本发明一种改进的车轮去毛刺装置的主视图。 0010 图 2 是本发明一种改进的车轮去毛刺装置的 A 向俯视图。 0011 图中。
10、, 1 机架、 2 伺服电机、 3 丝杠、 4 导轨、 5 丝杠螺母、 6 驱动电机、 7轴、 8轴承座、 9导向套、 10导向柱、 11弹簧、 12固定板、 13压板、 14刷盘、 15 磁极、 16 夹具、 17 容器、 18 磁性磨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和工作情况。 0013 一种改进的车轮去刷毛刺方法, 刷盘设置磁极, 磁极周围设置磁性磨料。 磁极通电 形成电磁场, 将磁性磨料吸附到周围形成软磨头, 以此来适应车轮背腔的形状, 通过刷盘的 旋转, 将任意造型的车轮背腔任何位置的毛刺处理干净。 0014 一种改进的车轮去刷毛刺装置, 。
11、包括机架 1、 伺服电机 2、 丝杠 3、 导轨 4、 丝杠螺母 5、 驱动电机 6、 轴 7、 轴承座 8、 导向套 9、 导向柱 10、 弹簧 11、 固定板 12、 压板 13、 刷盘 14、 磁 极 15、 夹具 16、 容器 17 以及磁性磨料 18。 0015 伺服电机 2 固定在机架 1 顶端, 伺服电机 2 输出端与竖直固定在机架 1 侧面的丝 杠 3 相连。丝杠螺母 5 通过导轨 4 与机架 1 侧面连接, 丝杠螺母 5 升降板上方安装有驱动 电机 6 下方固定有轴承座 8。轴 7 上端与驱动电机 6 相连, 下端与刷盘 14 相连, 轴 7 通过 轴承竖直固定在轴承座 8 。
12、内。上方安装有三个导向套 9 的固定板 12 与轴承座 8 外侧固定 连接。与导向套 9 配合的三根导向柱 10 外侧套有弹簧 11, 导向柱 10 安装在压板 13 上方。 夹具 16 固定在盛有磁性磨料 18 的容器 17 底部, 刷盘 14 下方相隔布置有磁极 15。常态下 磁性磨料 18 呈半液态。 0016 工作过程中, 首先将车轮正面朝下放到容器17内的夹具16上使之固定, 伺服电机 2 通过丝杠 3 和导轨 4 使压板 13 和刷盘 14 下降, 压板 13 首先接触到容器 17 上沿, 弹簧 11 被压缩后容器 17 被密封, 刷盘 14 继续下降到一定高度后, 磁极 15 通电产生磁场, 磁性磨料 18 被吸附到磁极 15 周围形成一个软磨头。驱动电机 6 带动刷盘 14 旋转, 软磨头对车轮背 腔产生切削, 此时任意造型的车轮背腔任何位置的毛刺都可以处理干净, 磨头硬度可以通 过调节磁极 15 的通电电流大小来控制。根据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原理, 刷盘 14 的中心位 置不会有磁性磨料 18, 所以不会对车轮法兰盘造成损伤。 说 明 书 CN 103331665 A 4 1/2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331665 A 5 2/2 页 6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331665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