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熔化保温炉.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质熔化保温炉.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80653A43申请公布日20141203CN104180653A21申请号201310197798922申请日20130525F27B14/00200601F27B14/0820060171申请人东莞市淳元通用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地址523400广东省东莞市清溪镇大利科技路32号72发明人郑持才54发明名称生物质熔化保温炉57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生物质熔化保温炉,包括有炉体、尘火分离系统以及用于暂存生物质颗粒燃料的加料斗,该炉体、尘火分离系统以及加料斗均安放于地面位置上;该尘火分离系统具有彼此连通的缓冲室和集尘室;该加料斗与炉体之间设置有送料装置。本发明通过采用生物质颗粒。
2、作为燃料,取代了传统之熔化炉采用油、气、电、煤等作为燃料的方式,本发明的燃料成本更低,热损失小,能耗更低,并且燃烧无污染,更加符合节能环保的理念。本发明采用分离式二次送料的方式,其第一次送料通过温度变频控制,第二次送料将第一次送料完全推送至炉膛燃烧,两次配合,有效克服了堆料、卡料等现象的出现,同时也防止火返烧加料斗现象的发生,杜绝了安全隐患。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4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80653ACN104180653A1/1页21一种生物质熔化保温炉,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炉体、尘火分离系统。
3、以及用于暂存生物质颗粒燃料的加料斗,该炉体、尘火分离系统以及加料斗均安放于地面位置上;该炉体具有开口朝上并供坩埚放入的炉膛,该炉膛的横截面呈圆形;该炉体包括有炉外胆以及设置于炉外胆内的炉内胆,该炉内胆由多个浇筑块拼装而成,该多个浇筑块拼合围构形成前述炉膛;该炉体的上端侧面设置有连通炉膛的尘火输出口以及用于查看炉膛内燃烧状况的观火口,该炉体的下端侧面设置有连通炉膛的加料口,该炉体的底部设置有连通炉膛之内底部的流料道;该尘火分离系统具有彼此连通的缓冲室和集尘室,该集尘室位于缓冲室的正下方,该尘火分离系统的顶部设置有管道,该管道垂直伸入缓冲室中,该管道的外端连接有烟囱,该尘火分离系统的上端侧面设置有。
4、尘火输入口,该尘火输入口与前述尘火输出口连通,该尘火输入口正对该管道的外侧面,该尘火分离系统的下端侧面设置便于将尘清理走的排尘口,该排尘口连通集尘室;以及,该加料斗与炉体之间设置有送料装置,该送料装置包括有依次连通的一级送料管道、分离送料管道和二级送料管道;该一级送料管道朝向炉体倾斜向上延伸,该一级送料管道的下端入口与加料斗的内部连通,该一级送料管道内设置有第一送料螺杆,该第一送料螺杆通过温度变频控制转动;该二级送料管道的出口与前述加料口连通,该二级送料管道内设置有用于将燃料完全推送至炉膛的第二送料螺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熔化保温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送料管道竖向设置,该二级送料管道横。
5、向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熔化保温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的上端部分呈圆柱形,该炉膛的下端部分呈倒圆锥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熔化保温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尘火输出口和尘火输入口均呈圆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熔化保温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室的上端部分呈圆柱形,该缓冲室的下端部分呈倒圆锥形。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熔化保温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室的上端部分呈圆锥形,该集尘室的下端部分呈方形,该排尘口连通该集尘室的下端部分。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熔化保温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料道设置于炉体的底部中心位置上并连通炉膛的内底部中心。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熔化保温炉,其特征在于所述。
6、观火口于炉体的侧面朝外倾斜向上延伸出。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熔化保温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的周侧面上均布有多个前述观火口。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生物质熔化保温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观火口为三个,该三个观火口与前述尘火输出口间隔均布于炉体的周侧面上。权利要求书CN104180653A1/5页3生物质熔化保温炉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熔化炉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生物质熔化保温炉,其利用生物质颗粒燃烧产生的热量熔化铝、锌等金属。背景技术0002目前,对金属进行熔化,通常是采用一熔化炉,在该熔化炉上安装坩埚,利用熔化炉对坩埚进行加热,使得坩埚内的金属熔化成液体状。0003虽然目前的熔化炉能够对坩埚内。
7、的金属进行熔化,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却发现其自身结构和使用性能上仍存在有诸多不足,造成现有的熔化炉在实际应用上,未能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和工作效能,现将其缺点归纳如下一、目前,市场上的熔化炉多为传统的电阻式、燃煤、燃油、燃气、中频炉等等,产品较为传统,且能耗高、热损失也大。0004二、现有熔化炉的燃烧方式大多采用一次送料的方式,使得容易出现堆料、卡料等现象,并且火返烧加料斗的现象时有发生,存在着安全隐患。0005三、现有之熔化炉缺少尘火分离系统,使得热量不能得到二次利用,且排出的火焰含有大量烟尘,造成对环境的污染,不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0006四、现有之熔化炉的内胆采用一次性整块成型的方式,致使无法。
8、维护,维修工作量大,内胆破损需要整体更换,增加了维修成本。0007五、现有之熔化炉的炉膛底部缺少流料道,使得当坩埚破裂后,金属水不能顺利排出,并造成堆积和堵塞,给操作者带来不便。0008六、现有之熔化炉的料斗设置在高出地面的位置上,致使操作者需要站很高进行燃料的加注,给操作者加注燃料带来麻烦。发明内容0009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质熔化保温炉,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熔化炉不节能、不环保、容易出现堆料和卡料、无法维护、维修工作量大、维修成本高、使用和加料操作不便等问题。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质熔化保温炉,包括有炉体、尘火分离。
9、系统以及用于暂存生物质颗粒燃料的加料斗,该炉体、尘火分离系统以及加料斗均安放于地面位置上;该炉体具有开口朝上并供坩埚放入的炉膛,该炉膛的横截面呈圆形;该炉体包括有炉外胆以及设置于炉外胆内的炉内胆,该炉内胆由多个浇筑块拼装而成,该多个浇筑块拼合围构形成前述炉膛;该炉体的上端侧面设置有连通炉膛的尘火输出口以及用于查看炉膛内燃烧状况的观火口,该炉体的下端侧面设置有连通炉膛的加料口,该炉体的底部设置有连通炉膛之内底部的流料道;该尘火分离系统具有彼此连通的缓冲室和集尘室,该集尘室位于缓冲室的正下方,该说明书CN104180653A2/5页4尘火分离系统的顶部设置有管道,该管道垂直伸入缓冲室中,该管道的外。
10、端连接有烟囱,该尘火分离系统的上端侧面设置有尘火输入口,该尘火输入口与前述尘火输出口连通,该尘火输入口正对该管道的外侧面,该尘火分离系统的下端侧面设置便于将尘清理走的排尘口,该排尘口连通集尘室;以及,该加料斗与炉体之间设置有送料装置,该送料装置包括有依次连通的一级送料管道、分离送料管道和二级送料管道;该一级送料管道朝向炉体倾斜向上延伸,该一级送料管道的下端入口与加料斗的内部连通,该一级送料管道内设置有第一送料螺杆,该第一送料螺杆通过温度变频控制转动;该二级送料管道的出口与前述加料口连通,该二级送料管道内设置有用于将燃料完全推送至炉膛的第二送料螺杆。0011优选的,所述分离送料管道竖向设置,该二。
11、级送料管道横向设置。0012优选的,所述炉膛的上端部分呈圆柱形,该炉膛的下端部分呈倒圆锥形。0013优选的,所述尘火输出口和尘火输入口均呈圆形。0014优选的,所述缓冲室的上端部分呈圆柱形,该缓冲室的下端部分呈倒圆锥形。0015优选的,所述集尘室的上端部分呈圆锥形,该集尘室的下端部分呈方形,该排尘口连通该集尘室的下端部分。0016优选的,所述流料道设置于炉体的底部中心位置上并连通炉膛的内底部中心。0017优选的,所述观火口于炉体的侧面朝外倾斜向上延伸出。0018优选的,所述炉体的周侧面上均布有多个前述观火口。0019优选的,所述观火口为三个,该三个观火口与前述尘火输出口间隔均布于炉体的周侧面上。
12、。0020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一、本发明通过采用生物质颗粒作为燃料,取代了传统之熔化炉采用油、气、电、煤等作为燃料的方式,本发明的燃料成本更低,热损失小,能耗更低,并且燃烧无污染,更加符合节能环保的理念。0021二、通过设置有依次连通的一级送料管道、分离送料管道和二级送料管道,并于一级送料管道和二级送料管道分别设置有第一送料螺杆和第二送料螺杆,实现了分离式二次送料,其第一次送料通过温度变频控制,第二次送料将第一次送料完全推送至炉膛燃烧,两次配合,有效克服了堆料、卡料等现象的出现,同时也防止火返烧加料斗现象的发生,杜绝了安全隐患。0022三、。
13、通过增设有尘火分离系统,当尘火进入缓冲室内时尘火碰到管道外壁后而有质量地旋入集尘室中,火焰则从管道输出至其他需要加热的设备中,以此实现热量的二次回收利用,且排出的火焰无尘,无污染,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0023四、通过将炉内胆由多个浇筑块拼装而成,打破了传统之一次性整块成型的方式,如此使得哪个浇筑块损坏更换哪个浇筑块即可,便于对炉体进行维护,降低后期对炉体的维护费用。0024五、通过于炉体的底部设置有连通炉膛之内底部的流料道,通过该流料道使得熔化的金属能够顺利排出,防止坩埚破裂时,熔化的金属无法排出而造成堆积和堵塞,从而给操作者带来方便。说明书CN104180653A3/5页50025六、通过将。
14、加料斗设置于地面上,取代了传统之设置在高出地面之位置上的方式,使得操作者无需站高进行燃料的加注,给操作者加注燃料带来便捷性。0026七、通过将炉膛采用圆形设计,取代了传统之非圆形设计的方式,本发明之如此结构的炉膛使得热流死角更少,流动更加顺畅,使用寿命更长;同时通过设置有观火口,利用观火口可清楚看到炉膛内的燃烧状况,方便调试。0027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0028图1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图2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横向截面图;图3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纵向截面图;图4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另一方向的纵向截面图。002。
15、9附图标识说明10、炉体11、炉外胆12、炉内胆121、浇筑块101、炉膛102、尘火输出口103、观火口104、加料口105、流料道20、尘火分离系统21、管道22、烟囱201、缓冲室202、集尘室203、尘火输入口204、排尘口30、加料斗40、坩埚50、送料装置51、一级送料管道52、分离送料管道53、二级送料管道54、第一送料螺杆55、第二送料螺杆具体实施方式0030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炉体10、尘火分离系统20以及用于暂存生物质颗粒燃料的加料斗30。0031该炉体10、尘火分离系统20以及加料斗30均安放于地面位置上;通过将炉体10和尘。
16、火分离系统20安放于地面位置上,以便于操作者对炉体10和尘火分离系统20进行维护;而通过将加料斗30安放于地面位置上,以便于操作者进行加料,无需站很高来进行燃料的加注。0032其中,该炉体10具有开口朝上并供坩埚40放入的炉膛101,该炉膛101的横截面呈圆形,如此结构的炉膛101使得热流死角更少,流动更加顺畅,使用寿命更长,在本实施中,该炉膛101的上端部分呈圆柱形,该炉膛101的下端部分呈倒圆锥形;如图2所示,该炉体10包括有炉外胆11以及设置于炉外胆11内的炉内胆12,该炉内胆12由多个浇筑块说明书CN104180653A4/5页6121拼装而成,如此使得哪个浇筑块121损坏更换哪个浇筑。
17、块121即可,便于对炉体10进行维护,降低后期对炉体10的维护费用,该多个浇筑块121拼合围构形成前述炉膛101;该炉体10的上端侧面设置有连通炉膛101的尘火输出口102以及用于查看炉膛101内燃烧状况的观火口103,具体而说,如图2所示,该观火口103于炉体10的侧面朝外倾斜向上延伸出,该炉体10的周侧面上均布有多个前述观火口103,通过该观火口103操作者可以清楚地看到炉膛101内的燃烧状况,方便进行调试,在本实施例中,该观火口103为三个,该三个观火口103与前述尘火输出口102间隔均布于炉体10的周侧面上,不以为限;该炉体10的下端侧面设置有连通炉膛101的加料口104,该炉体10的。
18、底部设置有连通炉膛101之内底部的流料道105,在本实施例中,该流料道105设置于炉体10的底部中心位置上并连通炉膛101的内底部中心,如此,通过该流料道105使得熔化的金属能够顺利排出,防止坩埚40破裂时,熔化的金属无法排出而造成堆积和堵塞。0033该尘火分离系统20可使得热量得到二次利用,且排出火焰无尘、无污染,达到节能环保之作用,具体而说,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该尘火分离系统20具有彼此连通的缓冲室201和集尘室202,该集尘室202位于缓冲室201的正下方,该缓冲室201的上端部分呈圆柱形,该缓冲室201的下端部分呈倒圆锥形,该集尘室202的上端部分呈圆锥形,该集尘室202的下端部。
19、分呈方形;该尘火分离系统20的顶部设置有管道21,该管道21垂直伸入缓冲室201中,该管道21的外端连接有烟囱22,火焰通过管道21和烟囱22输出而实现热量的二次利用;该尘火分离系统20的上端侧面设置有尘火输入口203,该尘火输入口203与前述尘火输出口102连通,该尘火输出口102和尘火输入口203均呈圆形,且该尘火输入口203正对该管道21的外侧面,以使得尘火碰到管道21外壁后,烟尘有质量地旋入集尘室202中,火焰从管道21输出;该尘火分离系统20的下端侧面设置便于将尘清理走的排尘口204,该排尘口204连通集尘室202,在本实施例中,该排尘口204连通该集尘室202的下端部分。0034以。
20、及,该加料斗30与炉体10之间设置有送料装置50,具体而说,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该送料装置50包括有依次连通的一级送料管道51、分离送料管道52和二级送料管道53;该一级送料管道51朝向炉体10倾斜向上延伸,该一级送料管道51的下端入口与加料斗30的内部连通,该一级送料管道51内设置有第一送料螺杆54,该第一送料螺杆54通过温度变频控制转动,如此可根据炉体10的运行状况进行适时自动加料;该二级送料管道53的出口与前述加料口104连通,该二级送料管道53内设置有第二送料螺杆55,该第二送料螺杆55用于将燃料完全推送至炉膛101中,如此,通过配合利用第一送料螺杆54和第二送料螺杆55,克服了。
21、堆料、卡料等现象的发生,同时也有效防止火返烧加料斗30现象的出现;并且,在本实施例中,该分离送料管道52竖向设置,该二级送料管道53横向设置,以更有效地克服堆料和卡料,进一步杜绝火返烧加料斗30现象的出现。0035本发明采用生物质颗粒作为燃料,工作时,首先,人工往加料斗30加满生物质颗粒,将待需熔化的金属放置于坩埚40内,并将坩埚40安放于炉体10上使坩埚40伸入炉膛101内;接着,启动送料装置50,由第一送料螺杆54将生物质颗粒沿一级送料管道51斜向上传输,然后生物质颗粒掉落至分离送料管道52中,接着,由第二送料螺杆55将生物质颗粒沿二级送料管道53横向输送至炉膛101内,在炉膛101内,生。
22、物质颗粒被点燃并开始燃烧,燃烧所产生的热量对坩埚40进行加热,使得坩埚40内的金属熔化。生物质颗粒在炉膛说明书CN104180653A5/5页7101内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尘火,尘火经过尘火输出口102和尘火输入口203进入缓冲室201内,接着,尘火碰到管道21外壁后,烟尘有质量地旋入集尘室202中,当集尘室202积满烟尘后,可人工从排尘口204将烟尘清理出,火焰则从管道21输出至其他需要加热的设备中,以此实现热量的二次回收利用。当加料斗30的生物质颗粒接近用完时,可人工继续对加料斗30进行生物质颗粒的加注。0036本发明的设计重点是一、本发明通过采用生物质颗粒作为燃料,取代了传统之熔化炉采用油。
23、、气、电、煤等作为燃料的方式,本发明的燃料成本更低,热损失小,能耗更低,并且燃烧无污染,更加符合节能环保的理念。0037二、通过设置有依次连通的一级送料管道、分离送料管道和二级送料管道,并于一级送料管道和二级送料管道分别设置有第一送料螺杆和第二送料螺杆,实现了分离式二次送料,其第一次送料通过温度变频控制,第二次送料将第一次送料完全推送至炉膛燃烧,两次配合,有效克服了堆料、卡料等现象的出现,同时也防止火返烧加料斗现象的发生,杜绝了安全隐患。0038三、通过增设有尘火分离系统,当尘火进入缓冲室内时尘火碰到管道外壁后而有质量地旋入集尘室中,火焰则从管道输出至其他需要加热的设备中,以此实现热量的二次回。
24、收利用,且排出的火焰无尘,无污染,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0039四、通过将炉内胆由多个浇筑块拼装而成,打破了传统之一次性整块成型的方式,如此使得哪个浇筑块损坏更换哪个浇筑块即可,便于对炉体进行维护,降低后期对炉体的维护费用。0040五、通过于炉体的底部设置有连通炉膛之内底部的流料道,通过该流料道使得熔化的金属能够顺利排出,防止坩埚破裂时,熔化的金属无法排出而造成堆积和堵塞,从而给操作者带来方便。0041六、通过将加料斗设置于地面上,取代了传统之设置在高出地面之位置上的方式,使得操作者无需站高进行燃料的加注,给操作者加注燃料带来便捷性。0042七、通过将炉膛采用圆形设计,取代了传统之非圆形设计的方。
25、式,本发明之如此结构的炉膛使得热流死角更少,流动更加顺畅,使用寿命更长;同时通过设置有观火口,利用观火口可清楚看到炉膛内的燃烧状况,方便调试。0043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4180653A1/4页8图1说明书附图CN104180653A2/4页9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80653A3/4页10图3说明书附图CN104180653A104/4页11图4说明书附图CN104180653A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