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变压吸附制氧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便携式变压吸附制氧装置.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46655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12.25 CN 103466555 A *CN103466555A* (21)申请号 201310457709.X (22)申请日 2013.09.30 C01B 13/02(2006.01) (71)申请人 东莞市立旺电子塑胶有限公司 地址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石厦村金 沙岗工业城东莞市立旺电子塑胶有限 公司 (72)发明人 曾文伟 欧阳俊 邹忠君 韦桂峰 杨作 (74)专利代理机构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 有限公司 44215 代理人 李玉平 (54) 发明名称 一种便携式变压吸附制氧装置 (5。
2、7) 摘要 本发明涉及制氧设备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 种便携式变压吸附制氧装置, 机体固定架安装有 分子管盖汇流板, 分子管盖汇流板安装有气泵、 分子筛管组和储气罐, 分子管盖汇流板包括分子 管上盖汇流板和分子管下盖汇流板, 分子筛管组 夹设于分子管上盖汇流板和分子管下盖汇流板之 间, 分子管上盖汇流板开设有氧气通道和氧气互 补通道, 分子筛管、 氧气通道、 储气罐依次连通, 氧 气互补通道分别与两个分子筛管连通, 分子管下 盖汇流板开设有空气通道和泄气通道, 气泵、 空气 通道、 分子筛管依次连通, 泄气通道与分子筛管连 通, 氧气通道、 氧气互补通道和泄气通道分别连接 有电磁阀。本发明结构。
3、简单、 加工成本低、 加工难 度小, 组装空间紧实, 方便携带和搬运。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7 页 附图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5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466555 A CN 103466555 A *CN103466555A* 1/2 页 2 1. 一种便携式变压吸附制氧装置, 包括机体固定架, 所述机体固定架设置有电源和 PCB 板, PCB 板和电源电连接,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机体固定架安装有分子管盖汇流板, 分子管 盖汇流板安装有气泵、 分子筛管组和储气罐, 所。
4、述分子筛管组包括两个分子筛管, 所述分子 管盖汇流板包括分子管上盖汇流板和分子管下盖汇流板, 两个分子筛管分别夹设于分子管 上盖汇流板和分子管下盖汇流板之间, 所述分子管上盖汇流板开设有氧气通道和氧气互补 通道, 所述分子筛管、 所述氧气通道、 所述储气罐依次连通, 所述氧气互补通道分别与两个 分子筛管连通, 所述分子管下盖汇流板开设有空气通道和泄气通道, 所述气泵、 所述空气通 道、 所述分子筛管依次连通, 所述泄气通道与所述分子筛管连通, 所述氧气通道、 所述氧气 互补通道和所述泄气通道分别连接有电磁阀, 所述 PCB 板分别与所述电磁阀、 所述气泵电 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
5、的一种便携式变压吸附制氧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分子筛管 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安装的分子管上盖、 分子管体和分子管下盖, 所述分子管体内填充有吸 附剂, 所述分子管上盖与所述分子管体之间、 所述分子管下盖与所述分子管体之间通过压 铸治具一体化压铸成型。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变压吸附制氧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分子管上 盖、 分子管下盖分别包括有与分子管体连接的盖体, 以及与所述分子管盖汇流板连接的中 空的凸部, 所述盖体和所述凸部一体成型, 所述凸部的外壁开设有第一环形凹槽, 第一环形 凹槽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 所述盖体的外壁开设有第二环形凹槽, 第二环形凹槽内设置有 。
6、第二密封圈。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变压吸附制氧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分子管体 顶部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棉、 隔板和压力弹簧, 第一过滤棉铺设于吸附剂顶面, 压 力弹簧的顶端与所述分子管上盖抵接 ; 所述分子管体底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棉、 用于分散气流的气盘, 以及第二 过滤棉, 第一过滤棉铺设于吸附剂底面。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变压吸附制氧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气盘为开 设有若干气孔的金属板, 每个所述气孔的孔径为所述吸附剂粒径的 1-5 倍。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变压吸附制氧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气泵。
7、的进 气端连接有进气过滤装置, 进气过滤装置安装于所述分子管下盖汇流板, 所述空气通道的 进气口设置有进气接头, 所述气泵的出气端通过导气管与所述进气接头连通。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变压吸附制氧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进气过滤 装置包括微细孔进气管, 微细孔进气管的管体表面开设有若干微细进气孔, 微细孔进气管 两端分别设置有过滤棉, 微细孔进气管内填充有吸附剂颗粒, 微细孔进气管的出气端通过 连接头连接有出气管, 出气管与所述气泵的进气端连接。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变压吸附制氧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气泵上方 设置有散热装置, 散热装置连接于所述。
8、机体固定架, 散热装置位于分子管上盖汇流板和分 子管下盖汇流板之间, 所述散热装置的风向正对所述气泵。 9.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变压吸附制氧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储气罐的 出气端设置有出氧气电磁阀, 所述储气罐的进气端连接有压力检测装置, 压力检测装置安 装于所述 PCB 板, 压力检测装置通过医用胶管与分子管上盖汇流板连接, 压力检测装置与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466555 A 2 2/2 页 3 所述出氧气电磁阀电连接。 10.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变压吸附制氧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分子管下 盖汇流板与所述机体固定架之间设置有减震胶垫。。
9、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466555 A 3 1/7 页 4 一种便携式变压吸附制氧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制氧设备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变压吸附制氧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社会文明及医疗科技各方面的发展, 人类对于疾病的研究及控制都有了显著 的进步, 其中氧疗和氧保健作为增强体质、 预防疾病的一种新技术正逐渐被接受和推广。 因 此在内部装填分子筛材料并导入高压空气而可以自行产生氧气导出的变压吸附式制氧机 即成为一种重要的装置。而目前现有的变压吸附式制氧机由于需要压缩机和分子筛部件, 导致组装复杂, 整机体积大, 且功耗高, 携带或搬运非常不便。 0003。
10、 本申请人于 2013 年提出了发明名称为一种便携式制氧机的专利申请, 该制氧机 的结构复杂, 由于气体管路设置于分子座内, 需要对分子座进行加工, 而分子座的体积较 小, 在分子座内设置空气过滤桶、 储氧气桶、 泄气消音筒、 空气通道、 氧气通道和泄气通道 等, 加工难度非常大, 现有技术中, 分子座的加工精度要求非常高, 常常出现加工出来腔体 和通道不合格或者直接导致分子座结构的损坏, 分子座的结构复杂、 加工成本高、 加工难度 大。另外, 该制氧机的结构较复杂、 体积较大, 携带不方便。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加工难度小, 方便携 带或。
11、搬运的便携式变压吸附制氧装置。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便携式变压吸附制氧装置, 包括机体固定架, 所述机体固定架设置有电源和 PCB 板, PCB 板和电源电连接, 所述机体固定架安装有分子管盖汇流板, 分子管盖汇流板安 装有气泵、 分子筛管组和储气罐, 所述分子筛管组包括两个分子筛管, 所述分子管盖汇流板 包括分子管上盖汇流板和分子管下盖汇流板, 两个分子筛管分别夹设于分子管上盖汇流板 和分子管下盖汇流板之间, 所述分子管上盖汇流板开设有氧气通道和氧气互补通道, 所述 分子筛管、 所述氧气通道、 所述储气罐依次连通, 所述氧气互补通道分别与两个分。
12、子筛管连 通, 所述分子管下盖汇流板开设有空气通道和泄气通道, 所述气泵、 所述空气通道、 所述分 子筛管依次连通, 所述泄气通道与所述分子筛管连通, 所述氧气通道、 所述氧气互补通道和 所述泄气通道分别连接有电磁阀, 所述 PCB 板分别与所述电磁阀、 所述气泵电连接。 0007 其中, 所述分子筛管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安装的分子管上盖、 分子管体和分子管下 盖, 所述分子管体内填充有吸附剂, 所述分子管上盖与所述分子管体之间、 所述分子管下盖 与所述分子管体之间通过压铸治具一体化压铸成型。 0008 其中, 所述分子管上盖、 分子管下盖分别包括有与分子管体连接的盖体, 以及与所 述分子管盖汇流。
13、板连接的中空的凸部, 所述盖体和所述凸部一体成型, 所述凸部的外壁开 设有第一环形凹槽, 第一环形凹槽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 所述盖体的外壁开设有第二环形 凹槽, 第二环形凹槽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说 明 书 CN 103466555 A 4 2/7 页 5 0009 其中, 所述分子管体顶部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棉、 隔板和压力弹簧, 第一 过滤棉铺设于吸附剂顶面, 压力弹簧的顶端与所述分子管上盖抵接 ; 所述分子管体底部从 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棉、 用于分散气流的气盘, 以及第二过滤棉, 第一过滤棉铺设于 吸附剂底面。 0010 其中, 所述气盘为开设有若干气孔的金属板, 每个所述气。
14、孔的孔径为所述吸附剂 粒径的 1-5 倍。 0011 其中, 所述气泵的进气端连接有进气过滤装置, 进气过滤装置安装于所述分子管 下盖汇流板, 所述空气通道的进气口设置有进气接头, 所述气泵的出气端通过导气管与所 述进气接头连通。 0012 其中, 所述进气过滤装置包括微细孔进气管, 微细孔进气管的管体表面开设有若 干微细进气孔, 微细孔进气管两端分别设置有过滤棉, 微细孔进气管内填充有吸附剂颗粒, 微细孔进气管的出气端通过连接头连接有出气管, 出气管与所述气泵的进气端连接。 0013 其中, 所述气泵上方设置有散热装置, 散热装置连接于所述机体固定架, 散热装置 位于分子管上盖汇流板和分子管。
15、下盖汇流板之间, 所述散热装置的风向正对所述气泵。 0014 其中, 所述储气罐的出气端设置有出氧气电磁阀, 所述储气罐的进气端连接有压 力检测装置, 压力检测装置与所述出氧气电磁阀电连接, 压力检测装置安装于分子管上盖 汇流板顶部。 0015 其中, 所述储气罐的出气端设置有出氧气电磁阀, 所述储气罐的进气端连接有压 力检测装置, 压力检测装置安装于所述 PCB 板, 压力检测装置通过医用胶管与分子管上盖 汇流板连接, 压力检测装置与所述出氧气电磁阀电连接。 0016 其中, 所述分子管下盖汇流板与所述机体固定架之间设置有减震胶垫。 0017 本发明有益效果为 : 使用时, 外界的空气通过分。
16、子管下盖汇流板的空气通道进入 气泵中, 气泵将压缩后的空气泵入分子筛管组的两个分子筛管内, 分子筛管进气制氧后通 过分子管上盖汇流板的氧气通道将氧气储存在储气罐内, 剩余的氮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从 分子筛管底部通过分子管下盖汇流板的泄气通道输送到外界空气中, 如此循环即可循环制 氧。本发明将外部的管路、 气路集中设计于分子盖汇流板内, 在外观上看不到气体管路, 分 子盖汇流板的结构简单、 加工成本低、 加工难度小, 本发明的制氧装置组装空间紧实, 体积 较小, 方便携带和搬运, 可适用于医院、 家庭、 车载及野外等各种条件下使用。 0018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 (1) 本发明通过 PCB 板控。
17、制氧气互补通道内的电磁阀的开、 闭, 使两个分子筛管交替工 作, 当第一个分子筛管泄氮气时, 第二个分子筛管制得的氧气通过氧气互补通道进入第一 个分子筛管的顶部, 有利于将第一个分子筛管内氮气等气体完全排出, 制得的氧气浓度高, 制氧效率高。 0019 (2) 本发明采用分子管盖汇流板的结构, 大大减少了制氧机的组装难度, 通过分子 管盖汇流板连接、 固定气泵、 分子筛管、 电磁阀等, 连接管路少, 安装方便, 密封性能好。 0020 (3) 采用气泵与分子筛管连接的结构, 在减少了制氧的连接管路的同时, 也减少了 制氧机的体积, 通过螺栓、 导气管及密封圈将分子筛管、 分子管盖汇流板和气泵连。
18、接起来, 安装方便, 密封性能好。 0021 (4) 本发明采用的气泵为单缸气泵, 大大降低了制氧机的功耗, 同时本发明的电源 说 明 书 CN 103466555 A 5 3/7 页 6 供电量高还可以与移动电源配合使用, 可外出移动携带使用。可适用于医院、 家庭、 车载及 野外等各种条件下使用, 尤其适合于外出移动使用。 0022 (5) 本发明的分子筛管的结构简单, 其通过导气管与气泵连接, 出氧浓度高达 93% 以上。 附图说明 0023 图 1 是本发明的分子管上盖汇流板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4 图 2 是本发明的分子管下盖汇流板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5 图 3 是本发明的分。
19、子筛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6 图 4 是本发明的进气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 5 是本发明的原理图。 0028 图 6 是本发明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9 图 7 是本发明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 8 是本发明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在图 1 至图 8 中包括有 : 1机体固定架 2电源 3PCB 板 4气泵 5分子筛管 51分子管上盖 52分子管体 53分子管下盖 501盖体 502凸部 54吸附剂 55第一环形凹槽 56第一密封圈 57第二环形凹槽 58第二密封圈 59第一过滤棉 510隔板 511压力弹簧 512气盘 513第二过滤棉 6。
20、1分子管上盖汇流板 611氧气通道 612氧气互补通道 62分子管下盖汇流板 621空气通道 622泄气通道 623进气接头 624凹槽 7储气罐 71呼吸感应器 8电磁阀 81出氧气电磁阀 9进气过滤装置 91微细孔进气管 92过滤棉 93吸附剂颗粒 94连接头 95出气管 96固定套 10散热装置 11压力检测装置 12减震胶垫 13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说 明 书 CN 103466555 A 6 4/7 页 7 0032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33 实施例 1。 0034 如图 1- 图 8 所示, 本实施例的一种便携式变压吸附制氧装置, 包括机体固定架 1, 所。
21、述机体固定架 1 设置有电源 2 和 PCB 板 3, PCB 板 3 和电源 2 电连接, 所述机体固定架 1 安装有分子管盖汇流板, 分子管盖汇流板安装有气泵 4、 分子筛管组和储气罐 7, 所述分子 筛管组包括两个分子筛管 5, 所述分子管盖汇流板包括分子管上盖汇流板 61 和分子管下盖 汇流板62, 两个分子筛管5分别夹设于分子管上盖汇流板61和分子管下盖汇流板62之间, 所述分子管上盖汇流板 61 开设有氧气通道 611 和氧气互补通道 612, 所述分子筛管 5、 所 述氧气通道 611、 所述储气罐 7 依次连通, 所述氧气互补通道 612 分别与两个分子筛管 5 连 通, 所述。
22、分子管下盖汇流板 62 开设有空气通道 621 和泄气通道 622, 所述气泵 4、 所述空气 通道621、 所述分子筛管5依次连通, 所述泄气通道622与所述分子筛管5连通, 所述氧气通 道 611、 所述氧气互补通道 612 和所述泄气通道 622 分别连接有电磁阀 8, 所述 PCB 板 3 分 别与所述电磁阀 8、 所述气泵 4 电连接。 0035 安装过程中, 先将储气罐 7 设置于分子管上盖汇流板 61 上, 然后将气泵 4 固定于 分子管下盖汇流板62上, 再用医用胶管连接气泵4与分子管下盖汇流板62。 然后将分子筛 管 5 塞进分子管盖汇流板的安装孔内, 最后用固定螺丝将分子管。
23、盖汇流板与分子筛管 5 固 定。将分子管盖汇流板固定在机体固定架 1 上即可。 0036 优选地, 所述子管盖汇流板安装至少两组所述分子筛管组, 每组所述分子筛管组 包括有两个所述分子筛管 5, 进一步提高制氧效率, 加工效率高。 0037 更优选地, 机体固定架 1 外设置有外壳, 外壳通过减震装置与机体固定架 1 连接。 所述机体固定架 1 用于固定制氧装置的各零部件, 然后安装于外壳内。本发明的电源 2 为 可充电的锂电池, 该锂电池的电压为安全电压, 电流小, 该锂电池能为本发明的制氧机提供 3小时不间断地工作所需电量, 优选地, 该电源2可拆卸连接有移动电源, 移动电源通过USB 或。
24、 DC 等接口连接, 方便外带, 能满足使用者野外露营一天所需电量, 实用性强。 0038 使用时, 外界的空气通过分子管下盖汇流板 62 的空气通道 621 进入气泵 4 中, 气 泵4将压缩后的空气泵4入分子筛管组的两个分子筛管5内, 分子筛管5进气制氧后通过分 子管上盖汇流板 61 的氧气通道 611 将氧气储存在储气罐 7 内, 剩余的氮气和二氧化碳等气 体从分子筛管 5 底部通过分子管下盖汇流板 62 的泄气通道 622 输送到外界空气中, 如此循 环即可循环制氧。 本发明将外部的管路、 气路集中设计于分子盖汇流板内, 在外观上看不到 气体管路, 分子盖汇流板的结构简单、 加工成本低。
25、、 加工难度小, 本发明的制氧装置组装空 间紧实, 体积较小, 方便携带和搬运, 可适用于医院、 家庭、 车载及野外等各种条件下使用。 0039 优选地, 分子管上盖汇流板 61 两侧的氧气通道 611 对称设置, 分子管下盖汇流板 62 两侧的空气通道 621、 泄气通道 622 对称设置。 0040 进一步地, 储气罐7的进气端设置有单向阀, 防止储气罐7内氧气泄露。 优选地, 所 述氧气通道 611 设置有单向阀 13, 具体地, 两个分子筛管 5 与储气罐 7 之间的氧气通道 611 分别设置有单向阀13, 避免制得的氧气从储气罐7回流到分子筛管5内。 本实施例中, 所述 氧气通道 6。
26、11 与所述氧气互补通道 612 连通, 所述气泵 4 为单缸气泵, 单缸气泵功耗低, 噪 音小, 发热量少。 0041 更优选地, 所述分子管盖汇流板内设有相应的孔位用以连接、 固定气泵 4、 分子筛 说 明 书 CN 103466555 A 7 5/7 页 8 管 5 及电磁阀 8 等。且所述泄气通道 622 的出口设置于分子管下盖汇流板 62 的侧壁, 该泄 气通道 622 的出口处设置有凹槽 624, 凹槽 624 内设置有消音棉, 用于泄气消音, 减少噪音, 使用效果好。 0042 进一步优选地, 两个分子筛管 5 对称设置, 所述分子管盖汇流板的两侧分别设置 有相互对称的螺丝孔, 。
27、螺丝孔上设置有紧锁螺栓将分子管上盖汇流板 61、 分子管下盖汇流 板 62 分别紧压于分子筛管 5 的两端。所述分子管上盖汇流板 61 还设置有单向阀接口, 用 于安装氧气通道 611 内的单向阀 13 ; 此外, 所述分子管盖汇流板还设置有其他若干螺丝孔 用于固定分子管盖汇流板与机体固定架 1 的连接, 连接稳定性好, 便于组装和拆卸。 0043 本发明的分子管盖汇流板结构简单, 加工难度较小, 加工成本低, 有利于将外部气 路隐藏设置在制氧装置内, 在外部看不到过多的气路管路。 0044 实施例 2。 004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 1 的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 3 所示, 本实施例的分子筛管 。
28、5 包括从 上到下依次安装的分子管上盖 51、 分子管体 52 和分子管下盖 53, 所述分子管体 52 内填充 有吸附剂 54, 所述分子管上盖 51 与所述分子管体 52 之间、 所述分子管下盖 53 与所述分子 管体 52 之间通过压铸治具一体化压铸成型。 0046 具体地, 分子管上盖 51、 分子管体 52 和分子管下盖 53 均由铝制成, 且分子管上盖 51、 分子管体 52 和分子管下盖 53 的壁厚均为 1-5mm 左右, 在压铸治具的作用下, 压力值为 0.3-0.8T(吨) , 压铸时间为 0.5-3 分钟, 分子管上盖 51 与分子管体 52 的接触面、 分子管下 盖 5。
29、3 与分子管体 52 的接触面就会密封贴合, 分子筛管 5 一体式压铸成型, 分子筛管 5 的密 封性好, 结构稳定性好, 便于组装加工成型。其中, 吸附剂 54 的粒径为 0.3-1.0mm, 该吸附 剂 54 用于吸附固定氮气和二氧化碳等, 该吸附剂 54 的材料是分子筛管 5 常用吸附剂。分 子管体 52 长度为整个分子筛管 5 的长度的 0.8-0.9 倍, 分子管体 52 的长度较长, 有利于填 充足量的吸附剂 54, 制氧效率更高, 出氧浓度高。 0047 优选地, 所述分子管体52内设置有气盘和过滤棉, 确保进入分子管体52内的气流 二次分散, 充分发挥分子管体 52 内吸附剂 。
30、54 的吸附作用, 制氧效果好。 0048 本发明使用的分子筛管 5 结构, 大大减少了组装的难度, 使用压铸密封技术进行 一体式密封, 结构简单, 安装方便, 密封性好。 0049 如图 3 所示, 其中, 所述分子管上盖 51、 分子管下盖 53 分别包括有与分子管体 52 连接的盖体 501, 以及与所述分子管盖汇流板连接的中空的凸部 502, 所述盖体 501 和所述 凸部 502 一体成型, 所述凸部 502 的外壁开设有第一环形凹槽 55, 第一环形凹槽 55 内设置 有第一密封圈 56, 所述盖体 501 的外壁开设有第二环形凹槽 57, 第二环形凹槽 57 内设置有 第二密封圈。
31、 58。 0050 第一密封圈56和第一环形凹槽55配合安装时, 有利于提高分子管上盖51、 分子管 下盖 53 与分子灌溉汇流板的连接气密性 ; 第二密封圈 58 和第二环形凹槽 57 配合安装时, 有利于分子管上盖 51、 分子管下盖 53 与分子管体 52 的密封连接, 气密性好。优选地, 所述 盖体 501 的外壁开设有两个第二环形凹槽 57, 两个第二环形凹槽 57 纵向排列, 进一步提高 分子管上盖 51、 分子管下盖 53 与分子管体 52 的连接密封性, 防止漏气导致氧气泄露, 实用 性好。 0051 如图3所示, 其中, 所述分子管体52顶部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棉59、。
32、 隔板 说 明 书 CN 103466555 A 8 6/7 页 9 510 和压力弹簧 511, 第一过滤棉 59 铺设于吸附剂 54 顶面, 压力弹簧 511 的顶端与所述分 子管上盖 51 抵接 ; 所述分子管体 52 底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棉 59、 用于分散气 流的气盘 512, 以及第二过滤棉 513, 第一过滤棉 59 铺设于吸附剂 54 底面。 0052 安装过程中, 先将分子管下盖53和分子管体52底部使用压铸治具压铸成型, 再将 第二密封圈 58 套于分子管下盖 53 的第二环形凹槽 57 内, 同时依次将第二过滤棉 513、 气 盘512和第一过滤棉59放入分子管。
33、下盖53内, 再灌装吸附剂54, 然后依次安装第一过滤棉 59、 隔板 510、 压力弹簧 511 及分子管上盖 51, 最后使用压铸治具将分子管上盖 51 与分子管 压铸密封。压力弹簧 511 设置于分子管上盖 51 与分子管隔板 510 之间, 用于保证分子管内 吸附剂 54 紧密排布, 确保制氧效果好。第一过滤棉 59 分别设置于气盘 512 与隔板 510 上, 用于过滤杂质及防止吸附剂 54 漏出。 0053 其中, 所述气盘 512 为开设有若干气孔的金属板, 每个所述气孔的孔径为所述吸 附剂 54 粒径的 1-5 倍。优选地, 每个所述气孔的孔径为所述吸附剂 54 粒径的 1.1。
34、-2 倍。气 盘 512 的设置有利于将气泵 4 泵入的空气进行分散, 使分子管体 52 内的吸附剂 54 能与空 气充分接触, 有利于制氧及吸附氮气和二氧化碳等, 气孔的孔径比吸附剂 54 粒径稍大, 确 保空气输送速度快, 制氧效率高。 0054 优选地, 所述气孔均匀分布于金属板, 金属板优选为铝板, 不易发生腐蚀或生锈现 象, 制氧效果好。 0055 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 1 相同, 这里不再赘述。 0056 实施例 3。 005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 1 的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 5 所示, 本实施例的气泵 4 的进气端连 接有进气过滤装置 9, 进气过滤装置安装于所述分子管下盖汇。
35、流板, 所述空气通道的进气口 设置有进气接头, 所述气泵 4 的出气端通过导气管与所述进气接头 623 连通。进气过滤装 置9用于空气进气过滤, 避免空气中的水分和粉尘等杂质进入分子筛管5内, 有利于提高制 氧效果, 延长分子筛管 5 的使用寿命。 0058 如图8所示, 具体地, 气泵4、 进气过滤装置9分别设置于分子管下盖汇流板62上, 进气接头 623 设置于分子管下盖汇流板 62 的空气通道 621 进气口, 所述导气管为医用导气 管或医用胶管。 0059 如图4所示, 其中, 所述进气过滤装置9包括微细孔进气管91, 微细孔进气管91的 管体表面开设有若干微细进气孔, 有利于辅助进气。
36、, 提高进气速度, 微细孔进气管 91 两端 分别设置有过滤棉 92, 微细孔进气管 91 内填充有吸附剂颗粒 93, 微细孔进气管 91 的出气 端通过连接头 94 连接有出气管 95, 出气管 95 与所述气泵 4 的进气端连接。 过滤棉 92 的 设置有利于防止空气中的粉尘等杂质进入气泵 4 内, 吸附剂颗粒 93 为活性氧化铝材料, 吸 附水分和粉尘效果好, 使用寿命长 ; 微细孔进气管 91 外套设有固定套 96, 固定套 96 周壁开 设有通孔, 防止微细孔进气管 91 被破坏。 0060 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 1 相同, 这里不再赘述。 0061 实施例 4。 0062 本。
37、实施例与实施例 1 的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 7 所示, 本实施例的气泵 4 上方设置有 散热装置10, 散热装置10连接于所述机体固定架1, 散热装置10位于分子管上盖汇流板61 和分子管下盖汇流板 62 之间, 所述散热装置 10 的风向正对所述气泵 4。具体地, 散热装置 说 明 书 CN 103466555 A 9 7/7 页 10 10 位于两个分子筛管 5 之间, 壳体对应气泵 4 的位置开设有散热孔, 散热孔与散热装置 10 配合使用, 有利于增强气泵 4 的散热效果。优选地, 所述散热装置 10 为散热风扇。 0063 如图 5 所示, 其中, 所述储气罐 7 的出气端设置有出氧。
38、气电磁阀 81, 所述储气罐 7 的进气端连接有压力检测装置 11, 压力检测装置 11 安装于所述 PCB 板, 压力检测装置 11 通过医用胶管与分子管上盖汇流板连接, 压力检测装置11与所述出氧气电磁阀81电连接。 优选地, 储气罐 7 的出气端连接有呼吸感应器 71, 呼吸感应器 71 的设置有利于使用者通过 观察呼吸感应器 71 的呼、 吸灯闪烁情况来调节电磁阀 8 开、 关频率, 进一步地, 压力检测装 置 11 与氧气通道 611 连通, 压力检测装置 11 能检测单向阀 13 与储气罐 7 之间的氧气通道 611 内的气体压力大小, 有利于控制出氧气电磁阀 81 的开、 闭, 。
39、使用安全性高。 0064 如图 6 所示, 其中, 所述分子管下盖汇流板 62 与所述机体固定架 1 之间设置有减 震胶垫 12, 利于提高降低分子管下盖汇流板 62、 分子筛管 5 的使用效果, 抗震效果好, 提高 制氧装置的使用可靠性。具体地, 分子管上盖汇流板 61 与所述机体固定架 1 螺接, 分子管 下盖汇流板 62 的一侧与所述机体固定架 1 螺接, 所述分子管下盖汇流板 62 的底部设置所 述减震胶垫 12。 0065 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 1 相同, 这里不再赘述。 0066 当然,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 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 构造、 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 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103466555 A 10 1/5 页 11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466555 A 11 2/5 页 12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466555 A 12 3/5 页 13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466555 A 13 4/5 页 14 图 6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466555 A 14 5/5 页 15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466555 A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