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耕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旋耕犁.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6009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3.13 CN 102960090 A *CN102960090A* (21)申请号 201210505711.5 (22)申请日 2012.12.03 A01B 33/00(2006.01) A01B 33/08(2006.01) (71)申请人 魏强 地址 056800 河北省邯郸市魏县北台头乡南 台头村 (72)发明人 魏强 (74)专利代理机构 邯郸市久天专利事务所 13117 代理人 薛建铎 (54) 发明名称 旋耕犁 (57) 摘要 旋耕犁, 包括机架, 机架由拖拉机牵引和升 降, 在机架上安装有旋耕。
2、犁和控制旋耕深度的定 深轮, 旋耕犁成对前后布置, 位置在前的为前旋耕 犁, 位置在后的为后旋耕犁, 前旋耕犁和后旋耕犁 的宽度相当, 旋耕犁的旋耕刀为 “L” 形单方向抛 土旋耕刀, 后旋耕犁的旋耕深度大于前旋耕轮的 旋耕深度, 前旋耕犁和后旋耕犁的翻土宽度相同, 前旋耕犁旋耕土壤的上部, 后旋耕犁旋耕土壤的 下部, 前旋耕犁和后旋耕犁旋耕深度之和为总旋 耕深度, 旋耕犁的动力源为设置在机架上部的变 速箱, 变速箱的输入轴与拖拉机的尾轴连接。使 用本发明耕地, 土地松软, 比普通拖拉机牵引铧式 犁节油 50%, 还克服了旋耕犁与铧式犁组合梨在 耕大型收割机碾压过的地块时仍然有板结块的缺 陷。。
3、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10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10 页 1/2 页 2 1. 旋耕犁, 包括机架 (1) , 机架 (1) 由拖拉机牵引和升降, 其特征在于 : 在机架 (1) 上 安装有旋耕犁和控制旋耕深度的定深轮 (3) , 旋耕犁成对前后布置, 位置在前的为前旋耕犁 (2) , 位置在后的为后旋耕犁 (4) , 前旋耕犁 (2) 和后旋耕犁 (4) 的宽度相当, 旋耕犁的旋耕 刀为 “L” 形单方向抛土旋耕刀, 后旋耕犁 (4) 的旋耕深度大于前旋耕轮的旋。
4、耕深度, 前旋耕 犁 (2) 和后旋耕犁 (4) 的翻土宽度相同, 前旋耕犁 (2) 旋耕土壤的上部, 后旋耕犁 (4) 旋耕 土壤的下部, 前旋耕犁 (2) 和后旋耕犁 (4) 旋耕深度之和为总旋耕深度, 旋耕犁的动力源为 设置在机架 (1) 上部的变速箱 (6) , 变速箱 (6) 的输入轴 (7) 与拖拉机的尾轴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旋耕犁, 其特征在于 : 机架 (1) 上安装有若干对旋耕犁, 每对 旋耕犁在左右方向旋耕的位置不同, 但左右相邻的旋耕犁旋耕的位置略有重合, 每对旋耕 犁对应一个变速箱, 所有变速箱的输入轴相互连接为通轴。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旋。
5、耕犁, 其特征在于 : 每对旋耕犁的前旋耕犁 (2) 和后旋耕 犁 (4) 均为悬挂式旋耕犁, 旋耕犁的旋耕轴 (8) 通过左、 右 “V” 型悬挂架悬挂在机架 (1) 的 下部, 旋耕轴 (8) 通过左轴承 (14) 和右轴承 (18) 与左、 右 “V” 型悬挂架旋转固定, 所述的旋 耕轴 (8) 为花键轴, 在花键轴上套装有花键套 (17) , 旋耕犁的旋耕刀 (13) 固定在旋转套筒 (17) 上, 在旋耕轴 (8) 的轴端安装有从动轮 (10) , 从动轮 (10) 与变速箱 (6) 的输出轴上的 主动轮通过动力传输件动力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旋耕犁, 其特征在于 :。
6、 花键套 (17)设置有旋耕刀固定座 (12) , 旋耕刀 (13) 通过螺栓固定在旋耕刀固定座 (12) 上。 5.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旋耕犁,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 “V” 型悬挂架为长度可调悬挂 架,“V” 型悬挂架的两条腿均分为上下两部分, 下部分的一部分套装在上部分内, 在上部分 上设置有定位销孔, 在下部分上设置有多个与上部分上的定位销孔匹配的销孔, 上部分与 下部分通过螺栓或销钉固定,“V” 型悬挂架的两条腿的上部分, 其中一个与机架 (1) 铰接固 定, 另一个与变速箱 (6) 铰接固定。 6.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旋耕犁,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 “V” 型悬挂架。
7、为长度可调悬挂 架,“V” 型悬挂架的两条腿中其中一条腿为上下两部分, 下部分的一部分套装在上部分内, 在上部分上设置有定位销孔, 在下部分上设置有多个与上部分上的定位销孔匹配的销孔, 上部分与下部分通过螺栓或销钉固定, 该条腿的上部分与机架 (1) 铰接固定, 另一条腿为动 力传输件壳体, 动力传输件壳体与变速箱 (6) 铰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旋耕犁,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从动轮 (10) 为链轮, 变速箱 (6) 的输出轴上的主动轮也为链轮, 从动轮 (10) 与变速箱 (6) 的输出轴上的主动轮通过链 条连接, 链条即为动力传输件, 动力传输件壳体即为链条保护壳。 8。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旋耕犁,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从动轮 (10) 为齿轮, 变速箱 (6) 的输出轴上的主动轮也为齿轮, 从动轮 (10) 与变速箱 (6) 的输出轴上的主动轮通过介 轮连接, 从动轮、 主动齿轮和介轮即为动力传输件, 动力传输件壳体即为从动轮、 主动齿轮 和介轮的保护壳。 9.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一种旋耕犁, 其特征在于 : 机架 (1) 上安装有两对旋耕犁, 机 架 (1) 安装有两个变速箱, 所述的变速箱 (6) 为锥齿轮变速箱, 两个变速箱中的锥齿轮安装 方向相反, 两个变速箱的从动锥齿轮的输出轴, 其中一个左轴伸, 另一个为右轴伸, 不同旋 耕犁的从动。
9、轮 (10) 分别与各自对应的变速箱上的主动轮通过动力传输件动力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60090 A 2 2/2 页 3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旋耕犁, 其特征在于 : 在花键套 (17) 上设置有有多个旋 耕刀固定座 (12) , 每个旋耕刀固定座 (12) 均设有旋耕刀, 多个旋耕刀固定座 (12) 在花键套 (17) 上分成两列, 两列旋耕刀固定座 (12) 均呈半螺旋形布置, 两列旋耕刀固定座 (12) 在花 键套 (17) 上的位置正好相反, 安装在所有旋耕刀固定座 (12) 上的旋耕刀, 侧看形成一个完 整的旋耕刀环。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
10、60090 A 3 1/4 页 4 旋耕犁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耕地机械, 尤其是一种旋耕犁。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耕地的方式大致有三种, 第一种是人工用铁锨耕地, 这种耕地方式, 在大块 地的耕种中已被淘汰, 目前只在很小块的土地耕种中和塑料大棚中还有使用 ; 第二种旋耕 机旋耕, 这种耕地方式的优点是耕地速度快, 肥料能与土充分混合, 没有板结块, 但是其缺 点耕地深度浅, 特别是在耕秸秆还田的土地时, 秸秆不能翻入土中, 土地透气, 不保墒, 出苗 率低, 进而影响产量。第三种是铧式犁耕地, 这种耕地方式优点是耕地深度深, 其缺点是肥 料不能与土充分混合, 肥料基本。
11、上在前后犁铧所翻之土的接缝处呈竖直状态排列, 影响肥 料在土壤中的均匀分布, 肥料的养分不能均匀的达到所有秧苗的根部, 有板结块, 特别是在 耕秸秆还田的土地时, 耙地时能够把肥料耙出地面, 使肥料不能发挥作用, 最终影响产量。 0003 申请号为201010582895.6, 公开号为 CN102084737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 公开了 一种旋耕犁, 该旋耕犁由拖拉机牵引铧式犁组成, 在拖拉机牵引铧式犁的每个犁铧的正前 方均设置一个旋耕刀为 “L” 形单方向抛土旋耕刀的旋耕犁。这种旋耕犁对一般土壤来说, 有效解决了单独使用普通旋耕机秸秆不能翻入土中、 土地透气、 不保墒、 出苗率低和单独使。
12、 用铧式犁肥料在所翻之土的接缝处呈竖直状态排列, 肥料在土壤中分布不均匀的缺点, 并 有比普通拖拉机牵引铧式犁节油 50% 的优点 ; 但是, 对于大型收割机碾压过的地块, 铧式犁 所翻之土仍然有板结块。因此, 设计一种既能达到比普通拖拉机牵引铧式犁节油 50%, 又能 够克服旋耕犁与铧式犁组合梨在耕大型收割机碾压过的地块时仍然有板结块的缺陷的旋 耕犁, 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能达到比普通拖拉机牵引铧式犁节油 50%, 又能够克服旋耕犁与铧式犁组合梨在耕大型收割机碾压过的地块时仍然有板结块的 缺陷的旋耕犁。 0005 本发明解决其技。
13、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 旋耕犁, 包括机架, 机架由拖拉机牵引和升降, 在机架上安装有旋耕犁和控制旋耕深度 的定深轮, 旋耕犁成对前后布置, 位置在前的为前旋耕犁, 位置在后的为后旋耕犁, 前旋耕 犁和后旋耕犁的宽度相当, 旋耕犁的旋耕刀为 “L” 形单方向抛土旋耕刀, 后旋耕犁的旋耕深 度大于前旋耕轮的旋耕深度, 前旋耕犁和后旋耕犁的翻土宽度相同, 前旋耕犁旋耕土壤的 上部, 后旋耕犁旋耕土壤的下部, 前旋耕犁和后旋耕犁旋耕深度之和为总旋耕深度, 旋耕犁 的动力源为设置在机架上部的变速箱, 变速箱的输入轴与拖拉机的尾轴连接。 0006 优选地, 机架上安装有若干对旋耕犁, 每对旋耕犁在左右方。
14、向旋耕的位置不同, 但 左右相邻的旋耕犁旋耕的位置略有重合, 每对旋耕犁对应一个变速箱, 所有变速箱的输入 轴相互连接为通轴。 说 明 书 CN 102960090 A 4 2/4 页 5 0007 优选地, 每对旋耕犁的前旋耕犁和后旋耕犁均为悬挂式旋耕犁, 旋耕犁的旋耕轴 通过左、 右 “V” 型悬挂架悬挂在机架的下部, 旋耕轴通过左轴承和右轴承与左、 右 “V” 型悬 挂架旋转固定, 所述的旋耕轴为花键轴, 在花键轴上套装有花键套, 旋耕犁的旋耕刀固定在 旋转套筒上, 在旋耕轴的轴端安装有从动轮, 从动轮与变速箱的输出轴上的主动轮通过动 力传输件动力连接。 0008 优选地, 花键套设置有。
15、旋耕刀固定座, 旋耕刀通过螺栓固定在旋耕刀固定座上 . 优选地, 所述的 “V” 型悬挂架为长度可调悬挂架,“V” 型悬挂架的两条腿均分为上下两 部分, 下部分的一部分套装在上部分内, 在上部分上设置有定位销孔, 在下部分上设置有多 个与上部分上的定位销孔匹配的销孔, 上部分与下部分通过螺栓或销钉固定,“V” 型悬挂架 的两条腿的上部分, 其中一个与机架铰接固定, 另一个与变速箱铰接固定。 0009 优选地, 所述的 “V” 型悬挂架为长度可调悬挂架,“V” 型悬挂架的两条腿中其中 一条腿为上下两部分, 下部分的一部分套装在上部分内, 在上部分上设置有定位销孔, 在下 部分上设置有多个与上部分。
16、上的定位销孔匹配的销孔, 上部分与下部分通过螺栓或销钉固 定, 该条腿的上部分与机架铰接固定, 另一条腿为动力传输件壳体, 动力传输件壳体与变速 箱铰接固定。 0010 优选地, 所述的从动轮为链轮, 变速箱的输出轴上的主动轮也为链轮, 从动轮与变 速箱的输出轴上的主动轮通过链条连接, 链条即为动力传输件, 动力传输件壳体即为链条 保护壳。 0011 优选地, 所述的从动轮为齿轮, 变速箱的输出轴上的主动轮也为齿轮, 从动轮与变 速箱的输出轴上的主动轮通过介轮连接, 从动轮、 主动齿轮和介轮即为动力传输件, 动力传 输件壳体即为从动轮、 主动齿轮和介轮的保护壳。 0012 优选地, 机架上安装。
17、有两对旋耕犁, 机架安装有两个变速箱, 所述的变速箱为锥齿 轮变速箱, 两个变速箱中的锥齿轮安装方向相反, 两个变速箱的从动锥齿轮的输出轴, 其中 一个左轴伸, 另一个为右轴伸, 不同旋耕犁的从动轮分别与各自对应的变速箱上的主动轮 通过动力传输件动力连接。 0013 优选地, 在花键套上设置有有多个旋耕刀固定座, 每个旋耕刀固定座均设有旋耕 刀, 多个旋耕刀固定座在花键套上分成两列, 两列旋耕刀固定座均呈半螺旋形布置, 两列旋 耕刀固定座在花键套上的位置正好相反, 安装在所有旋耕刀固定座上的旋耕刀, 侧看形成 一个完整的旋耕刀环。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 使用本发明耕地, 不但土地松软, 。
18、保墒性好, 出苗率高, 产量高 ; 另外还有比普通拖拉机牵引铧式犁节油 50% 的优点, 还克服了旋耕犁与铧式犁组合梨在耕 大型收割机碾压过的地块时仍然有板结块的缺陷。 附图说明 0015 图 1 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 图 2 是图 1 的后视图 ; 图 3 是图 1 的俯视图 ; 图 4 是图 1 中 A-A 向剖面图 (链传动实施例) ; 图 5 是图 1 中 A-A 向剖面图 (齿轮传动实施例) 。 说 明 书 CN 102960090 A 5 3/4 页 6 0016 图 6 是旋耕刀固定座在花键套上位置示意图 ; 图 7 是本发明的动力传动示意图 (链传动实施例) ; 图。
19、 8 是本发明的动力传动示意图 (齿轮传动实施例 1) ; 图 9 是本发明的动力传动示意图 (齿轮传动实施例 2) ; 图 10 是本发明的动力传动示意图 (齿轮传动实施例 2- 齿轮啮合位置) ;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如图所示, 旋耕犁, 包括机架 1, 机架 1 由拖拉机牵引和升降, 在机架 1 上安装有旋 耕犁和控制旋耕深度的定深轮 3, 旋耕犁成对前后布置, 位置在前的为前旋耕犁 2, 位置在 后的为后旋耕犁 4, 前旋耕犁 2 和后旋耕犁 4 的宽度相当, 旋耕犁的旋耕刀为 “L” 形单方向 抛土旋耕刀, 后旋耕犁 4 的旋耕深度大于前旋耕轮的旋耕深度, 前旋耕犁 2 和后旋耕。
20、犁 4 的 翻土宽度相同, 前旋耕犁 2 旋耕土壤的上部, 后旋耕犁 4 旋耕土壤的下部, 前旋耕犁 2 和后 旋耕犁 4 旋耕深度之和为总旋耕深度, 旋耕犁的动力源为设置在机架 1 上部的变速箱 6, 变 速箱 6 的输入轴 7 与拖拉机的尾轴连接。 0018 机架 1 上安装有若干对旋耕犁, 每对旋耕犁在左右方向旋耕的位置不同, 但左右 相邻的旋耕犁旋耕的位置略有重合, 每对旋耕犁对应一个变速箱, 所有变速箱的输入轴相 互连接为通轴。 0019 每对旋耕犁的前旋耕犁 2 和后旋耕犁 4 均为悬挂式旋耕犁, 旋耕犁的旋耕轴 8 通 过左、 右 “V” 型悬挂架悬挂在机架 1 的下部, 旋耕轴。
21、 8 通过左轴承 14 和右轴承 18 与左、 右 “V” 型悬挂架旋转固定, 所述的旋耕轴 8 为花键轴, 在花键轴上套装有花键套 17, 旋耕犁的 旋耕刀 13 固定在旋转套筒 17 上, 在旋耕轴 8 的轴端安装有从动轮 10, 从动轮 10 与变速箱 6 的输出轴上的主动轮通过动力传输件动力连接。 0020 花键套 17 设置有旋耕刀固定座 12, 旋耕刀 13 通过螺栓固定在旋耕刀固定座 12 上 . 所述的 “V” 型悬挂架为长度可调悬挂架,“V” 型悬挂架的两条腿均分为上下两部分, 下 部分的一部分套装在上部分内, 在上部分上设置有定位销孔, 在下部分上设置有多个与上 部分上的定。
22、位销孔匹配的销孔, 上部分与下部分通过螺栓或销钉固定,“V” 型悬挂架的两条 腿的上部分, 其中一个与机架 1 铰接固定, 另一个与变速箱 6 铰接固定。 0021 所述的 “V” 型悬挂架为长度可调悬挂架,“V” 型悬挂架的两条腿中其中一条腿为 上下两部分, 下部分的一部分套装在上部分内, 在上部分上设置有定位销孔, 在下部分上设 置有多个与上部分上的定位销孔匹配的销孔, 上部分与下部分通过螺栓或销钉固定, 该条 腿的上部分与机架1铰接固定, 另一条腿为动力传输件壳体, 动力传输件壳体与变速箱6铰 接固定。 0022 所述的从动轮 10 为链轮, 变速箱 6 的输出轴上的主动轮也为链轮, 从。
23、动轮 10 与变 速箱 6 的输出轴上的主动轮通过链条连接, 链条即为动力传输件, 动力传输件壳体即为链 条保护壳。 0023 所述的从动轮 10 为齿轮, 变速箱 6 的输出轴上的主动轮也为齿轮, 从动轮 10 与变 速箱 6 的输出轴上的主动轮通过介轮连接, 从动轮、 主动齿轮和介轮即为动力传输件, 动力 传输件壳体即为从动轮、 主动齿轮和介轮的保护壳。 说 明 书 CN 102960090 A 6 4/4 页 7 0024 机架 1 上安装有两对旋耕犁, 机架 1 安装有两个变速箱, 所述的变速箱 6 为锥齿轮 变速箱, 两个变速箱中的锥齿轮安装方向相反, 两个变速箱的从动锥齿轮的输出轴。
24、, 其中一 个左轴伸, 另一个为右轴伸, 不同旋耕犁的从动轮 10 分别与各自对应的变速箱上的主动轮 通过动力传输件动力连接。 0025 在花键套 17 上设置有有多个旋耕刀固定座 12, 每个旋耕刀固定座 12 均设有旋耕 刀, 多个旋耕刀固定座 12 在花键套 17 上分成两列, 两列旋耕刀固定座 12 均呈半螺旋形布 置, 两列旋耕刀固定座 12 在花键套 17 上的位置正好相反, 安装在所有旋耕刀固定座 12 上 的旋耕刀, 侧看形成一个完整的旋耕刀环。 说 明 书 CN 102960090 A 7 1/10 页 8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60090 A 8 2/1。
25、0 页 9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60090 A 9 3/10 页 10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60090 A 10 4/10 页 11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60090 A 11 5/10 页 12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60090 A 12 6/10 页 13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60090 A 13 7/10 页 14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60090 A 14 8/10 页 15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60090 A 15 9/10 页 16 图 9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60090 A 16 10/10 页 17 图 10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60090 A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