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连电路.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477519 上传时间:2018-02-18 格式:PDF 页数:31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2819138.2

申请日:

2002.08.27

公开号:

CN1561293A

公开日:

2005.01.0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B41J 2/175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惠普公司变更后权利人: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变更后权利人:美国德克萨斯州登记生效日:20120423|||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41J2/175

主分类号:

B41J2/175

申请人:

惠普公司;

发明人:

R·N·K·布罗宁; M·G·德里格尔斯; R·L·斯塔瑟姆; M·D·塔克; P·G·马霍尼

地址: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优先权:

2001.09.28 US 09/966,593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崔幼平;郑建晖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具有一个紧凑电互连结构(33,70)的液滴喷射滑架(11),该电互连结构(33,70)包括设置在滑架的后壁(24)上的电触点区域(71,71’)的圆柱形阵列(73,73’)的多个对(75a,75b,75c)。每对触点区域的圆柱形阵列在朝向喷嘴的方向彼此分开。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液滴喷射滑架,它包括: 具有底部(28)和垂直壁(24)的滑架本体(11); 连接到所述底部上的液滴喷射装置(15); 设置于所述垂直壁上的触点阵列(70),该触点阵列(70)包括 触点区域(71,71’)的圆柱形阵列(73,73’)的第一外侧对(75a), 触点区域(71,71’)的圆柱形阵列(73,73’)的第二外侧对(75c), 以及触点区域(71,71’)的圆柱形阵列(73)的内侧对(75b),每 对的圆柱形阵列在朝向所述底部的方向彼此分开;以及 所述成对的圆柱形阵列是并排的,且每对跨越由所述触点阵列占 据的地区(R)的高度的至少70%。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滴喷射滑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横向分 隔开的最外部圆柱形阵列(73’)包括其触点区域比位于所述横向分 隔开的最外部圆柱形阵列之间的圆柱形阵列要少。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滴喷射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对 的圆柱形阵列中的每一个包括至少一个接地触点区域(TG1,TG2, BG1,BG2)。
4: 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液滴喷射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 圆柱形阵列基本上是线性的。
5: 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液滴喷射滑架,其特征在于,所 述圆柱形阵列中的每一个包括底部触点区域(71’),且其中相邻成 对的触点区域的相邻的底部触点区域之间中心至中心分开的距离至 少约为2.8毫米。
6: 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液滴喷射滑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柱形阵列中的每一个包括沿所述地区的一个底部设置的 底部触点区域;以及 位于横向间隔开的最外部底部触点区域之间的底部触点区域与 所述底部的距离大于所述横向最外部底部触点区域与所述底部的距 离。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滴喷射滑架,其特征在于,相邻成对的 触点区域的相邻底部触点区域之间中心至中心分开的距离至少约为 2.8毫米。
8: 如权利要求1、2、3、4、5、6或7所述的液滴喷射滑架,其特 征在于,所述地区的高度在约10到14毫米范围内,而宽度在约15到 18毫米范围内。
9: 如权利要求1、2、3、4、5、6、7或8所述的液滴喷射滑架,其 特征在于,该液滴喷射装置是一个喷墨打印头。
10: 一种互连电路,它包括: 柔性基片(33); 设置于所述基片上的触点区域(71,71’)的圆柱形阵列(73, 73’)的第一外侧对(75a); 设置于所述基片上的触点区域(71,71’)的圆柱形阵列(73, 73’)的第二外侧对(75c); 设置于所述基片上的触点区域(71,71’)的圆柱形阵列(73) 的内侧对(75b); 每对的圆柱形阵列在预定方向彼此分开;以及 所述成对的圆柱形阵列是并排的,且每对跨越由所述圆柱形阵列 占据的地区(R)的高度的至少70%。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互连电路,其特征在于,每个横向分隔 开的最外部圆柱形阵列(73’)包括其触点区域比位于所述横向分隔 开的最外部圆柱形阵列之间的圆柱形阵列要少。
12: 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互连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对 的圆柱形阵列中的每一个包括至少一个接地触点区域(TG1,TG2, BG1,BG2)。
13: 如权利要求10、11或12所述的互连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 圆柱形阵列基本上是线性的。
14: 如权利要求10、11、12或13所述的互连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柱形阵列中的每一个包括底部触点区域(71’),且其中相邻 成对的触点区域的相邻的底部触点区域之间中心至中心分开的距离 至少约为2.8毫米。
15: 如权利要求10、11、12或13所述的互连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柱形阵列中的每一个包括沿所述地区的底部设置的底部 触点区域;以及 位于横向间隔开的最外部底部触点区域之间的底部触点区域与 所述底部的距离大于所述横向最外部底部触点区域与所述底部的距 离。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互连电路,其特征在于,相邻成对的触 点区域的相邻底部触点区域之间中心至中心分开的距离至少约为 2.8毫米。
17: 如权利要求10、11、12、13、14、15、16或17所述的互连电 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区的高度在约10到14毫米范围内,而宽度 在约15到18毫米范围内。
18: 一种具有紧凑电互连结构(33,70)的液滴喷射滑架(11), 该电互连结构(33,70)包括设置在滑架的后壁(24)上的电触点 区域(71,71’)的圆柱形阵列(73,73’)的多个对(75a,75b,75c)。

说明书


互连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流体喷射装置,更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流体喷射装置的柔性互连电路。

    背景技术

    喷墨打印机通过在为打印介质限定的一个阵列的多个特定位置打印单独的点图形而形成打印图像。这些位置通常看成是在线性阵列中的小点。这些位置有时被称作“点位置”、“点定位”或“象素”。因此打印操作可看作是用油墨(或墨水)点填充点位置的图形。

    喷墨打印机通过将非常小的墨滴喷射在打印介质上而打印点,一般包括一个可移动的打印盒,该打印盒支承分别具有油墨喷射喷嘴的一个或多个打印滑架。打印盒在打印介质的表面上前后横向移动,并控制这些喷嘴,以依照微机或其它控制器的指令在适当的时间喷射墨滴,其中墨滴的应用试图对应于被打印的图像的象素图形。一般地,在打印盒的每次横动或扫描中打印多排象素。打印头中的特定油墨喷射机构可采取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地多种不同形式,如使用热打印头或压电技术的形式。例如,在共同受让的美国专利5278584和4683481中示出了两个较早的热喷墨机构。在热系统中,在喷嘴喷孔板和薄薄膜基片之间设有一个含有油墨通道或油墨蒸发腔室的油墨隔离件。该薄薄膜基片一般包括加热元件如薄薄膜电阻的阵列,它们有选择地被通电以加热蒸发腔室中的油墨。加热后,从与被通电的加热元件相关联的喷嘴中喷射出油墨液滴。通过在打印头移动经过打印介质时有选择地使加热元件通电,墨滴以一个图形喷射到打印介质上,从而形成所需的图像。

    某些喷墨打印机使用在排空时更换的一次性打印滑架,对于这种打印机的一个考虑是在打印滑架和其它安装打印滑架的打印机之间需要一个可靠的电界面。

    【附图说明】

    从下面结合附图所作的详细说明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很容易明白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其中:

    图1是打印机的局部切开的示意性透视图,该打印机具有一个其中可安装至少一个打印滑架的可移动盒;

    图2是应用本发明的喷墨打印滑架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3是图2所示喷墨打印滑架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4是图2所示喷墨打印滑架的示意性底视图;

    图5是图2所示打印滑架的一个柔性电路的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放大视图;

    图5A是图2所示打印滑架的柔性电路另一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放大视图;

    图6是图2所示打印滑架的柔性电路的又一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放大视图;

    图7是可结合在图2所示打印滑架中的喷墨打印头的墨滴发生器的原始组设置的不成比例的示意性顶视图;

    图8是一个示意性电方框图,表示由打印机和打印头之间的柔性电路提供的电连接;

    图9是可结合在图2所示的打印滑架中的另一喷墨打印头的墨滴发生器的原始组设置的不成比例的示意性顶视图;

    图10中图1所示打印机的打印盒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11是图10所示打印盒的斜槽和锁闩的示意性前部立面图;

    图12是图10所示打印盒的示意性部分后透视图,其中去除了滑架和锁闩组件;

    图13是图10所示打印盒的示意性部分前透视图,其中去除了滑架和锁闩组件;

    图14是图10所示打印盒的斜槽和锁闩组件的示意性剖开立面图;

    图15是图10所示打印盒的锁闩组件的枢转夹持件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16是图10所示打印盒的斜槽的示意性剖视立面图;以及

    图17是图10所示打印盒的斜槽侧壁的示意性剖开立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详细说明以及附图中的若干示图中,相同的元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现在参照图1,其中示意性地图示了一个部分切开并去除了其前部加载门的喷墨打印机114。该打印机包括一个外壳或壳体115以及安装在一个底架上的盒驱动马达116。当驱动马达倒转方向时马达驱动一个带118前后移动。驱动带118被连接到一个打印盒119上,该打印盒119沿一个盒扫描轴线CA从左向右和从右向左来回横向扫描。打印盒119容纳一个或多个并排放置的外部相似的热喷墨打印滑架11。例如,一个打印滑架容纳黑色油墨,而另一个具有容纳品红、黄色和青色油墨的三个油墨腔室。打印盒119的水平扫描运动由一个滑动杆121导引。一个未图示的编码器位于盒119的后部,该编码器读取一个位置编码器条122并提供打印盒119沿盒轴线CA的位置的信息。

    打印盒119包括一个滑架闩锁系统,该滑架闩锁系统前后一致地和精确地相对于图2和10中所示的正交坐标系统定位打印滑架11。X轴线平行于盒扫描轴线。Y轴线与一个纸前进路径平行且相对,该纸前进路径例如水平延伸出打印机114之外,使得X和Y轴限定一个水平面。Z轴线正交于XY平面垂直延伸。

    现在参照图2-4,打印滑架11更具体地包括一个打印滑架本体,该打印滑架本体包括一个后壁24、一个左侧壁25、一个右侧壁26、一个前壁27和一个底壁28,该底壁28包括一个支承一个喷墨打印头15的喷口部分28a。一个顶壁或盖31被连接到前、侧和后壁的上边缘上,且包括延伸到前和侧壁之外的边缘部分或唇部29。一个闩锁抓持件或结构50靠近后壁24的顶部边界设置在盖31上。闩锁结构50从顶壁31向上延伸,且包括在一个边缘表面50b处与前部闩锁表面50的顶部交会的一个前部闩锁表面50a和一个向后延伸的表面50c。作为示例性例子,前部闩锁表面50a垂直于盖31,而向后延伸表面50c是一个从前部闩锁表面50a的顶部向下和向后延伸的倾斜表面。可替换地,闩锁结构的向后延伸表面可包括一个如图3中所示的水平表面50c’。如这里进一步描述的,一个锁闩推压在闩锁结构50的顶部上。根据实施情况,该顶部是边缘表面50b或水平表面50c’。

    位于左侧壁25、后壁24和喷口28a附近的是一个打印头滑架X轴线基点PX1、一第一打印头滑架Y轴线基点PY1和一第一打印头滑架Z轴线基点PZ1。位于右侧壁26、后壁24和喷口28a的交会点附近的是一第二打印头滑架Y轴线基点PY2和一第二打印头滑架Z轴线基点PZ2。一第三打印头滑架Y轴线基点PY3位于后壁24的上部。打印滑架Y轴线基点大致包括当滑架安装在打印盒40中时大致正交于Y轴线的地带(或平台)。打印滑架Z轴线基点包括当打印滑架安装在打印盒119中时大致正交于Z轴线的地带。打印滑架X轴线基点包括当打印滑架安装在打印盒119中时大致正交于X轴线的地带。如这里进一步描述的,滑架的这些基点与盒中对应的基点接合。

    设置于后壁24和底壁28的喷口部分28a上的是一个柔性电路33,该柔性电路33包绕这些壁的交会点,并在打印机和打印头15之间提供电互连。

    图5是柔性电路33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该电路包括一个触点区域71的阵列70,这些触点区域71可从柔性电路33上的远离滑架本体的近侧接触性地接合。柔性电路33上的抵靠滑架本体的一侧被称作远侧。触点区域71设置在位于后壁24上的一部分柔性电路33上,且包括一些导电区域,这些导电区域可在位于打印滑架119(见图1)中的一个弹性接触电路137(见图13)上与对应的接触突起139接触性地接合。作为示例性例子,柔性电路由形成在其远侧上的具有导电图形的并在基片上形成开口的柔性基片如聚酰亚胺制成,从而能够从柔性电路的近侧接触导电图形的这些部分。在这个实施方式中,触点区域71包括由柔性基片上的开口暴露的导电区域。触点区域71可以是圆形、八角形、方形、带有倒圆或倾斜角部的方形,或者一些其它形状。

    触点区域71更特别地设置在触点区域71的多个并排且横向分隔开的圆柱形阵列73中。每个圆柱形阵列73包括一个底部触点区域,该底部触点区域最接近打印滑架的底壁,且为了易于参考,同样由附图标记71’表示。作为示例性例子,圆柱形阵列73可以基本上是线性的。圆柱形阵列73又设置在并排的圆柱形阵列73的对或组75a、75b、75c中。如图所示,可以有三对圆柱形阵列73的组75a、75b、75c,从而具有六个触点区域的圆柱形阵列73。圆柱形阵列73的对75a、75c包括外侧对,而对75b包括一个内侧对。每对圆柱形阵列包括两个圆柱形阵列73,这两个圆柱形阵列73在朝向滑架的底壁的方向彼此分开。

    为了易于参照,横向分隔开的最外部圆柱形阵列同样由附图标记73’表示。这些横向分隔开的最外部圆柱形阵列73’可具有比在这些横向分隔开的最外部圆柱形阵列之间的圆柱形阵列73具有更少的触点区域71。作为示例性例子,每个最外部圆柱形阵列73’包括五个触点区域71,每个其它圆柱形阵列73包括至少六个触点区域71。作为具体例子,如图5中所示,邻近一个最外部圆柱形阵列73’的一个圆柱形阵列73包括六个触点区域,而最外部阵列73’之间的每个其它圆柱形阵列73包括七个触点区域。此外,横向分隔开的最外部圆柱形阵列73’可具有比在这些横向分隔开的最外部圆柱形阵列之间的圆柱形阵列73更多的触点区域71。另外,这些横向分隔开的最外部圆柱形阵列73’可具有与在这些横向分隔开的最外部圆柱形阵列之间的圆柱形阵列73相同数目的触点区域71。

    每个圆柱形阵列73跨越最小矩形R的高度H的至少70%,该最小矩形R封闭触点区域71的阵列并限定由触点区域71占据的地区。高度H基本上是垂直的。作为具体例子,最小矩形R具有约10到14毫米的高度H,以及约15到18毫米的宽度W。高度与宽度之比在约0.6到约0.9之间。

    横向分隔开的最外部圆柱形阵列73’的触点区域71与其圆柱形阵列中的相邻触点区域之间中心至中心的距离例如约为2毫米。横向分隔开的最外部圆柱形阵列73’的触点区域71与其圆柱形阵列中的相邻触点区域之间中心至中心的距离同样可以是小于或大于约2毫米。每个其余圆柱形阵列73的触点区域71与其圆柱形阵列中的任何其它触点区域之间中心至中心的距离例如可不小于约1.7毫米。可替换地,每个其余圆柱形阵列73的触点区域71与其圆柱形阵列中的任何其它触点区域之间中心至中心的距离可小于约1.7毫米。任何圆柱形阵列中的触点区域71与相邻圆柱形阵列中的触点区域之间中心至中心的距离可例如不小于约1.7毫米。另外,任何圆柱形阵列中的触点区域71与相邻圆柱形阵列中的触点区域之间中心至中心的距离可小于约1.7毫米。相邻成对的圆柱形阵列73的底部触点区域71’之间中心至中心的距离可以是至少约2.8毫米。可替换地,相邻成对的圆柱形阵列73的底部触点区域71’之间中心至中心的距离可小于约2.8毫米。横向分隔开的最外部圆柱形阵列73’之间的圆柱形阵列73的底部触点区域71’距底壁的距离可大于横向分隔开的最外部圆柱形阵列73’的底部触点区域71’距底壁的距离。可替换地,这些底部触点区域71’距底壁的距离可以相同,或者它们距底壁的距离可以不同。

    根据实施方式,一些或全部触点区域71、71’可通过大致用附图标记77表示的导电轨迹(或电路)与打印头电连接。这些导电轨迹优选地设置在柔性电路33的作为抵靠滑架本体的一侧的远侧上,并导向到打印头15的粘结垫74(见图4)。

    图5中,触点区域包括原始选择触点区域P1-P16,地址信号触点区域A1-A13,能动信号触点区域E1-E2,温度传感电阻器触点区域TSR,识别位触点区域ID,以及接地触点区域TG1、TG2、BG1、BG2。

    每个横向分隔开的最外部阵列73’可包括一个接地触点区域TG1,TG2,而内侧对75b的每个圆柱形阵列73可包括一个接地触点区域BG1,BG2。内侧对75b的圆柱形阵列73中的接地触点区域BG1可通过靠近圆柱形阵列布置的接地导电轨迹(或电路)79与最近的最外部圆柱形阵列73’中的接地触点区域TG1电连接,从而仅位于柔性电路上的处于打印滑架本体的后壁上的部分上。相似地,内侧对75b的其它圆柱形阵列73中的接地触点区域BG2可通过一个靠近圆柱形阵列的接地导电轨迹79与最近的最外部圆柱形阵列73’中的接地触点区域TG2电连接,从而仅位于柔性电路上的位于打印滑架后壁上的部分上。

    图5A表示与图5相似的触点阵列,但具有不同的导电轨迹77的布局,其中全部接地触点区域TG1、BG1、BG2、TG2通过位于柔性电路上的接地轨迹79互连。这些接地轨迹可更特别地位于靠近圆柱形阵列,从而仅位于柔性电路的处于打印滑架本体的后壁上的部分上。

    图6表示与图5中相似的触点阵列,但其中标以NC的四个触点区域没有使用。另外,图6中的触点阵列包括十二个原始选择触点区域P1-P12,而不是处于不同位置的十六个。接地触点区域TG1、TG2、BG1、BG2通过靠近圆柱形阵列布置的接地轨迹79电连接,从而仅位于柔性电路的处于打印滑架本体的后壁上的部分上。

    图5、5A、6中的柔性互连电路的接地触点区域TG1、TG2、BG1、BG2可位于不同位置,并可通过一些导电接地轨迹互连,这些导电接地轨迹例如仅设置在柔性电路的位于打印滑架本体的后壁上的部分上。

    现在参照图7,其中表示了可用在图5和5A的柔性电路中的打印头15的一个示意性平面图。该打印头包括多个布置在多个圆柱形阵列61中的墨滴发生器40。每个圆柱形阵列布置在多个原始组中,使全部阵列例如布置原始组PG1-PG16中。每个墨滴发生器例如包括一个由喷嘴、油墨腔室、加热器电阻和驱动电路构成的热墨滴发生器。作为示例性例子,墨滴发生器40通过靠近墨滴发生器的圆柱形阵列61放置的油墨供给槽71接纳油墨。

    其中一个原始组中的墨滴发生器通过柔性电路的一个相关联的原始选择触点区域(P1-P16)可切换地与一个相应的原始选择信号(见图8,P(1-16))并联耦接。一个外侧圆柱形阵列61容纳着原始组PG1、PG3、PG5、PG7,而另一个外侧圆柱形阵列61容纳着原始组PG10、PG12、PG14、PG16。一个内侧圆柱形阵列包括原始组PG2、PG4、PG6、PG8,而另一个内侧圆柱形阵列容纳着原始组PG9、PG11、PG15、PG13。

    图8更特别地列出一个电方框图,该方框图表示在打印机与打印头之间由柔性电路33提供的电连接。打印机包括一个打印控制装置43,该打印控制装置43具有一个驱动电源,一个地址发生器和一个能动发生器。该驱动电源、地址发生器和能动发生器通过柔性接触电路137(见图13)的接触突起139向打印头提供驱动电流、地址信号和能动信号,该接触突起139与柔性电路33的触点区域71接触性地接合。对于具有十六个原始组PG1-PG16的打印头的特定例子,分别通过原始选择触点区域P1-P16向原始组PG1-PG16提供十六个单独驱动电流信号或原始选择信号P(1-16)。通过地址触点区域A1-A13提供十三个单独的地址信号A(1-13),而通过能动触点区域E1-E2提供两个能动信号E(1-2)。

    更特别地,对于图5或5A的柔性电路与图7中的打印头之间的电连接而言,圆柱形阵列的外侧对75c中的原始选择触点区域P1、P3、P7、P5与外侧原始组PG1、PG3、PG7、PG5电连接。圆柱形阵列的外侧对75a中的原始选择触点区域P10、P12、P14、P16与外侧原始组PG10、PG12、PG14、PG16电连接。外侧对75a中的原始选择触点区域P2、P4、P9、P11与内侧原始组PG2、PG4、PG9、PG11连接。内侧对75b的原始选择触点区域P6、P8、P13、P15与内侧原始组PG6、PG8、PG13、PG15连接。

    现在参照图9,其中表示了可用在图6中的柔性电路中的打印头15的示意性平面图。打印头包括多个布置在三个圆柱形阵列61中的墨滴发生器40。每个圆柱形阵列布置在该多个原始组中,从而例如将全部阵列布置在原始组PG1-PG12中。每个墨滴发生器例如包括一个由喷嘴、油墨腔室、加热器电阻和驱动电路构成的热墨滴发生器。作为示意性例子,墨滴发生器40通过靠近墨滴发生器的圆柱形阵列61放置的油墨供给槽71接纳油墨。

    图9中的打印头以如图7所示以及与针对图7所描述相类似的方式通过图6中的柔性电路与打印机电连接,但具有用于原始组PG1-PG12的十二个原始选择信号P(1-12)。

    其中一个原始组(PG1-PG12)中的墨滴发生器这样通过图6中的柔性电路的相关联的原始选择触点区域(P1-P12)可切换地与一个相应的原始选择信号P(1-12)并联耦接。图9中的打印头的一个外侧圆柱形阵列61容纳着原始组PG1-PG4,而另一个外侧圆柱形阵列61容纳着原始组PG9-PG12。内侧圆柱形阵列包括原始组PG5-PG8。

    更特别地,对于图6中的柔性电路与图9中的打印头之间的电连接,圆柱形阵列的外侧对75c中的原始选择触点区域P1-P4与外侧原始组PG1-PG4电连接。圆柱形阵列的外侧对75a中的原始选择触点区域P9-P12与外侧原始组PG9-PG12电连接。外侧对75a中的原始选择触点区域P5、P6与内侧原始组PG5、PG6连接;而内侧对75b中的原始选择触点区域P7、P8与内侧原始组PG7、PG8连接。

    这样,一般对于图5、5A和6中的柔性电路以及图8和9中的打印头来讲,触点区域的圆柱形阵列的第一外侧对包括与第一套外侧原始组电连接的原始选择触点区域,触点区域的圆柱形阵列的第二外侧对包括与第二套外侧原始组及一套内侧原始组电连接的原始选择触点区域,以及触点区域的圆柱形阵列的内侧对包括与另一套内侧原始组电连接的原始选择触点区域。

    现在参照图10-17,打印盒119更具体地包括一个支承该结构的底座126,和两个位于底座126的端部的C形轴承128。这些C形轴承128可滑动地将打印盒119支承在滑动杆121上。打印盒119还包括两个分别接纳、保持和对准一个喷墨打印滑架11的斜槽131。两个斜槽相似地构造和操作。每个斜槽包括一个例如包含一部分底座126的后壁135,一个从一个后壁135延伸出的左侧壁133,和一个从后壁135延伸出并大致平行于左侧壁133的右侧壁134。

    例如构成底座126的一部分的盒基点CY1、CZ1和CX1最在左侧壁133和后壁135的交会点附近位于斜槽131的底部,而例如构成底座126的一部分的盒基点CY2和CZ2在右侧壁134和后壁135的交会点附近位于斜槽131的底部。一个盒基点CY3位于后壁135上。

    一个弹性接触电路137位于斜槽的后壁135上,并容纳着若干电触点,这些电触点被推靠在打印滑架11的柔性电路33上的对应的触点上。弹性接触电路137还用作弹性元件,当打印滑架11安装上后该弹性元件将打印滑架基点PY1、PY2压靠在盒基点CY1、CY2上。作为示意性例子,弹性接触电路137包括一个柔性电路以及位于该柔性电路和后壁135之间的弹性垫。    

    一个悬臂弹簧146邻近右侧壁134放置,且起沿X轴线将打印滑架推离右侧壁134的作用,从而将打印滑架基点PX1卡扣接合靠在盒基点CX1上(如图16所示)。

    位于每个侧壁133、134上的是一个成形导引沟槽140。这些导引沟槽140与打印滑架11的盖31的唇部29接合,并在插入滑架时以滑架环绕X轴线的适当的高度和节距(或旋转)导引滑架,从而将滑架导引到盒基点的大致附近。作为示意性例子,每个导引沟槽包括上下导轨140a、140b或者一个具有适当侧部的凹入的狭缝。

    一个横杆179(见图10)跨越斜槽131的前部的上部分,并位于导引沟槽140上方。横杆防止滑架从上方插入,并进一步防止在滑架在斜槽中过低地被推动时侧壁扩张。

    位于每个斜槽131的顶部的是一个铰接的锁闩组件150(见图10和图14),该闩锁组件150包括一个锁闩支承臂151,该锁闩支承臂151通过一个铰链153枢转地连接到后壁135的顶部,从而可绕一个平行于X轴线的铰接轴线铰接地旋转。该锁闩支承臂151大致为L形,其具有一个从铰链153延伸出的第一支腿151a和一个从第一支腿151a的远端大致向下延伸的第二支腿151b。锁闩钩155位于第二支腿151b的端部,用于与设置在侧壁133、134的前部的锁闩突片157接合。

    一个枢转偏压夹持杆159通过一个枢转夹持铰链161枢转地连接到锁闩臂151的底侧,该枢转夹持铰链161从锁闩臂铰链153分开并与之平行,从而可环绕一个平行于X轴线的枢转夹持铰链轴线枢转。当锁闩关闭时夹持杆159大致朝斜槽后壁135延伸,并与在锁闩臂铰接轴线和枢转夹持铰链轴线之间延伸的一个假想线成一个锐角。夹持杆159由一个弹簧163偏压而枢转离开锁闩臂151。位于夹持杆159的每一侧的止动件165限制轨迹杆离开锁闩臂151的旋转。

    一个地带(或平台)167设置在枢转夹持杆159的远端部,用于向下推动打印滑架11的锁闩结构60的顶部50b,50c’。延伸到地带167之外的是一个延伸部169,该延伸部169防止夹持杆159挤塞在锁闩结构50的前部锁闩表面50a上。

    枢转夹持杆159还包括轨迹171,其中滑动夹持臂173可滑动地定位,用于大致正交于枢转夹持铰接轴线运动。滑动夹持臂173由一个弹簧175偏压,以沿枢转夹持杆159滑动离开枢转锁闩铰链161。止动件175限制滑动夹持件173的移动。一个滑动夹持地带177靠近枢转夹持地带167设置在滑动夹持件173的远端。

    使用中,滑架11大致水平地插入斜槽131中。导引通道140控制当滑架11插入斜槽131中时绕滑架11的X轴线的高度和节距,使得打印滑架基点PY1、PY2移动经过对应的盒基点CY1、CY2。然后锁闩臂151向下枢转,使滑动夹持地带177和枢转夹持地带167最终与滑架的顶部上的锁闩结构50的前部锁闩表面50a和顶部50b,50c’接合。锁闩臂151的连续移动使滑动夹持件173大致沿Y轴线弹性推靠锁闩结构,并进一步使枢转夹持件159大致沿Z轴线推靠锁闩结构。大致沿Y轴线的推靠与大致沿Z轴线的推靠无关。沿Z轴线的推靠使打印滑架基点PZ1、PZ2卡扣地坐放在盒基点CZ1、CZ2上。沿Y轴线的推靠使打印滑架环绕X轴线枢转,因而打印滑架基点PY3卡扣地坐靠在盒基点CY3上。弹性接触电路137这样定位,当打印滑架基点PZ1、PZ2与盒基点CZ1、CZ2接合且打印滑架基点PY3与盒基点CY3接合时,使打印滑架基点PY1、PY2卡扣地坐靠在盒基点CY1、CY2上。

    锁闩臂151进一步移位,使锁闩钩155与锁闩突片157接合,这样使滑动夹持地带177和枢转夹持地带167沿Y和Z轴线连续压靠锁闩结构(或部件)50的前表面50a和顶部50b,50c’,使得打印滑架基点PY1、PY2、PY3、PZ1、PZ2与对应的盒基点CY1、CY2、CY3、CZ1、CZ2连续地接合。线弹簧146大致沿X轴线推动滑架,使得打印滑架基点PX1卡扣地与盒基点CX1接合合。

    本文件已讨论了一种液滴喷射滑架,该滑架具有一个紧凑的电互连结构33,70,该电互连结构33,70包括多个设置于滑架的后壁24上的电触点区域71,71’的圆柱形阵列73,73’的对75a,75b,75c。

    尽管前面描述并图示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但在不脱离由下面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对其进行多种修改和变化。

    权利要求书

    (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液滴喷射滑架,它包括:

    具有底部(28)和垂直壁(24)的滑架本体(11);

    连接到所述底部上的液滴喷射装置(15);

    设置于所述垂直壁上的触点阵列(70),该触点阵列(70)包括触点区域(71,71’)的圆柱形阵列(73,73’)的第一外侧对(75a),触点区域(71,71’)的圆柱形阵列(73,73’)的第二外侧对(75c),以及触点区域(71,71’)的圆柱形阵列(73)的内侧对(75b),每对的圆柱形阵列在朝向所述底部的方向彼此分开;以及

    所述成对的圆柱形阵列是并排的,且每对跨越由所述触点阵列占据的地区(R)的高度的至少7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滴喷射滑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横向分隔开的最外部圆柱形阵列(73’)包括其触点区域比位于所述横向分隔开的最外部圆柱形阵列之间的圆柱形阵列要少。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滴喷射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对的圆柱形阵列中的每一个包括至少一个接地触点区域(TG1,TG2,BG1,BG2)。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液滴喷射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阵列基本上是线性的。

    5.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液滴喷射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阵列中的每一个包括底部触点区域(71’),且其中相邻成对的触点区域的相邻的底部触点区域之间中心至中心分开的距离至少约为2.8毫米。

    6.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液滴喷射滑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柱形阵列中的每一个包括沿所述地区的一个底部设置的底部触点区域;以及

    位于横向间隔开的最外部底部触点区域之间的底部触点区域与所述底部的距离大于所述横向最外部底部触点区域与所述底部的距离。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滴喷射滑架,其特征在于,相邻成对的触点区域的相邻底部触点区域之间中心至中心分开的距离至少约为2.8毫米。

    8.如权利要求1、2、3、4、5、6或7所述的液滴喷射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区的高度在约10到14毫米范围内,而宽度在约15到18毫米范围内。

    9.如权利要求1、2、3、4、5、6、7或8所述的液滴喷射滑架,其特征在于,该液滴喷射装置是一个喷墨打印头。

    10.一种互连电路,它包括:

    柔性基片(33);

    设置于所述基片上的触点区域(71,71’)的圆柱形阵列(73,73’)的第一外侧对(75a);

    设置于所述基片上的触点区域(71,71’)的圆柱形阵列(73,73’)的第二外侧对(75c);

    设置于所述基片上的触点区域(71,71’)的圆柱形阵列(73)的内侧对(75b);

    每对的圆柱形阵列在预定方向彼此分开;以及

    所述成对的圆柱形阵列是并排的,且每对跨越由所述圆柱形阵列占据的地区(R)的高度的至少70%。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互连电路,其特征在于,每个横向分隔开的最外部圆柱形阵列(73’)包括其触点区域比位于所述横向分隔开的最外部圆柱形阵列之间的圆柱形阵列要少。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互连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对的圆柱形阵列中的每一个包括至少一个接地触点区域(TG1,TG2,BG1,BG2)。

    13.如权利要求10、11或12所述的互连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阵列基本上是线性的。

    14.如权利要求10、11、12或13所述的互连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阵列中的每一个包括底部触点区域(71’),且其中相邻成对的触点区域的相邻的底部触点区域之间中心至中心分开的距离至少约为2.8毫米。

    15.如权利要求10、11、12或13所述的互连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柱形阵列中的每一个包括沿所述地区的底部设置的底部触点区域;以及

    位于横向间隔开的最外部底部触点区域之间的底部触点区域与所述底部的距离大于所述横向最外部底部触点区域与所述底部的距离。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互连电路,其特征在于,相邻成对的触点区域的相邻底部触点区域之间中心至中心分开的距离至少约为2.8毫米。

    17.如权利要求10、11、12、13、14、15、16或17所述的互连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区的高度在约10到14毫米范围内,而宽度在约15到18毫米范围内。

互连电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互连电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互连电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互连电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连电路.pdf(3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具有一个紧凑电互连结构(33,70)的液滴喷射滑架(11),该电互连结构(33,70)包括设置在滑架的后壁(24)上的电触点区域(71,71)的圆柱形阵列(73,73)的多个对(75a,75b,75c)。每对触点区域的圆柱形阵列在朝向喷嘴的方向彼此分开。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印刷;排版机;打字机;模印机〔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