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尾气吸收塔.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4774906 上传时间:2018-11-1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568.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种尾气吸收塔.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尾气吸收塔.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尾气吸收塔.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尾气吸收塔.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尾气吸收塔.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7419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3.20 CN 102974193 A *CN102974193A* (21)申请号 201210568594.7 (22)申请日 2012.12.24 B01D 53/18(2006.01) (71)申请人 上海建安化工设计有限公司 地址 200072 上海市闸北区永和路 318 弄 1 号 401-404 (72)发明人 陈延林 徐航 周亚明 牛红军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1225 代理人 林君如 (54) 发明名称 一种尾气吸收塔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尾气吸收塔,。

2、 包括由塔主体 及连接在塔主体顶部的烟囱所构成的塔体, 塔主 体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除沫网、 水雾喷淋管、 泵 循环喷淋管、 两块内浮球格栅及尾气分布管以及 设在两块内浮球格栅之间的内浮球。与现有技术 相比, 本发明用于对含有包括 H2S、 SO2、 NH3或苯酐 物质尾气的吸收, 具有接触面积大、 防止堵塞、 适 用范围广、 节能以及检修方便等优点。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1 页 2 1. 一种尾气吸收塔, 其特征在于, 该尾气。

3、吸收塔包括 : 塔体 : 包括塔主体及连接在塔主体顶部的烟囱 ; 塔内件 : 设在塔主体内, 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除沫网、 水雾喷淋管、 泵循环喷淋管、 两块内浮球格栅及尾气分布管 ; 内浮球 : 设在两块内浮球格栅之间 ; 所述的尾气吸收塔用于对含有包括 H2S、 SO2、 NH3或苯酐物质尾气的吸收。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尾气吸收塔,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除沫网拦截喷淋吸收 过程中产生的泡沫, 防止泡沫随尾气一同排空。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尾气吸收塔,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水雾喷淋管与塔主体 上设置的喷淋水入口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尾气吸收。

4、塔,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泵循环喷淋管与塔主 体上设置的循环泵喷淋口连接, 该循环泵喷淋口经管道与循环喷淋泵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尾气吸收塔,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内浮球格栅采用金属 或非金属材料制作得到。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尾气吸收塔,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尾气分布管采用盘管 开孔式结构, 使尾气上升时分布均匀。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尾气吸收塔,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尾气分布管与塔主体 上设置的尾气入口连接。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尾气吸收塔,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内浮球为聚四氟乙烯 空心球。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7。

5、4193 A 2 1/3 页 3 一种尾气吸收塔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尾气吸收塔。 背景技术 0002 化工、 石化行业中对于产生废气的处理问题一直是研究的课题, 大多数工厂运用 焚烧或者尾气洗涤的手段来实现, 对于 H2S, SO2, NH3, 苯酐等类似物质, 多采用建设尾气吸收 塔来洗涤, 目前以填料塔为主。 0003 有关文献也公开了用于吸收尾气的填料塔, 通过塔内的填料板和水接触后吸收尾 气, 但是此类填料塔经常发生堵塞的情况, 检修处理非常繁琐复杂, 并且有造价高, 水气接 触面积利用率小, 喷淋水用量大等缺点, 造成了成本增加和资源浪费。

6、。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接触面积大、 防 止堵塞、 适用范围广的尾气吸收塔。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 0006 一种尾气吸收塔, 包括 : 0007 塔体 : 包括塔主体及连接在塔主体顶部的烟囱 ; 0008 塔内件 : 设在塔主体内, 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除沫网、 水雾喷淋管、 泵循环喷 淋管、 两块内浮球格栅及尾气分布管 ; 0009 内浮球 : 设在两块内浮球格栅之间 ; 0010 所述的尾气吸收塔用于对含有包括 H2S、 SO2、 NH3或苯酐物质尾气的吸收。 0011 所述的除沫网拦截喷淋吸收过程。

7、中产生的泡沫, 防止泡沫随尾气一同排空。 0012 所述的水雾喷淋管与塔主体上设置的喷淋水入口连接。 0013 所述的泵循环喷淋管与塔主体上设置的循环泵喷淋口连接, 该循环泵喷淋口经管 道与循环喷淋泵连接。 0014 所述的内浮球格栅采用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作得到。 0015 所述的尾气分布管采用盘管开孔式结构, 使尾气上升时分布均匀。 0016 所述的尾气分布管与塔主体上设置的尾气入口连接。 0017 所述的内浮球为聚四氟乙烯空心球。 0018 本发明尾气吸收塔吸收尾气通过塔底进入, 利用尾气分布管均匀分布上升, 气流 使内浮球漂浮在塔体中, 喷淋水雾从塔顶均匀喷洒, 与内浮球表面充分接触, 。

8、利用内浮球表 面水分将上升气体中需洗涤的物质吸收, 随即流下, 从塔底排放口排出, 利用了内浮球滚动 时相对接触面积的增大, 充分利用喷淋水雾使尾气吸收更完全, 同时由于球体漂浮滚动而 不会造成堵塞现象。 0019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 0020 一、 接触面积大 : 与固定板的填料塔相比, 漂浮滚动的球体接触面积大的多, 水的 说 明 书 CN 102974193 A 3 2/3 页 4 利用率也就随即增加。 0021 二、 防止堵塞 : 本发明中浮球摩擦系数小, 本身不会发生粘连, 球体在塔中漂浮滚 动, 也不会造成格栅的堵塞。 0022 三、 适用范围广 : 本发明适。

9、用于 H2S, SO2, NH3, 苯酐等类似物质的吸收, 对吸收用液 体和浮球作对应调整, 可适用更多介质。 0023 四、 节能 : 由于水的利用率高, 喷淋用水量相对降低。 0024 五、 检修方便 : 本发明塔内件简单, 检修更方便。 附图说明 0025 图 1 为本发明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 0026 图 2 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7 图中, N1 为尾气入口, N2 为喷淋水入口, N3 为排放出口, N4 为循环泵喷淋口, N5 为 废气出口, P 为循环喷淋泵, 10 为烟囱, 20 为除沫网, 30 为水雾喷淋管, 40 为循环泵喷淋管, 50 为内浮球格栅, 60。

10、 为内浮球, 70 为尾气分布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0029 实施例 0030 一种尾气吸收塔, 用于对含有包括 H2S、 SO2、 NH3或苯酐物质尾气的吸收, 0031 其结构如图1-2所示, 包括塔体、 塔内件以及内浮球60。 塔体包括塔主体及连接在 塔主体顶部的烟囱10, 塔主体上设置有尾气入口N1, 喷淋水入口N2, 排放出口N3, 循环泵喷 淋口N4, 废气出口N5。 塔内件设在塔主体内, 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除沫网20、 水雾喷淋 管 30、 泵循环喷淋管 40、 两块内浮球格栅 50 及尾气分布管 70 ; 除沫网 20。

11、 拦截喷淋吸收过 程中产生的泡沫, 防止泡沫随尾气一同排空, 水雾喷淋管 30 与塔主体上设置的喷淋水入口 N2 连接, 泵循环喷淋管 40 与塔主体上设置的循环泵喷淋口连接 N4, 该循环泵喷淋口 N4 经 管道与循环喷淋泵 P 连接。内浮球格栅可以采用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作得到, 尾气分布管 70 采用盘管开孔式结构, 使尾气上升时分布均匀, 尾气分布管 70 与塔主体上设置的尾气入 口 N1 连接, 另外塔主体下方设置的排放出口 N3 经管道与循环喷淋泵 P 连接, 塔主体上方开 设有废气出口N5, 并与烟囱10连通。 采用的内浮球60为聚四氟乙烯空心球, 设在两块内浮 球格栅 50 之间。

12、。 0032 使用时, 尾气从塔底入口 N1 进入塔体, 通过尾气分布管 70 均匀上升, 使内浮球漂 浮滚动 ; 喷淋水从塔顶喷淋水入口N2进入, 通过喷淋管30均匀喷淋至内浮球60表面 ; 内浮 球60在格栅50内活动, 表面水分与上升尾气充分接触 ; 吸收后的废水从N3口排出, 部分通 过循环喷淋泵 P 到循环喷淋口 N4 进入循环泵喷淋管 40 循环利用, 剩余部分排放至收集区 域 ; 吸收后的废气通过除沫网20拦截气体中带入的气泡后, 从排放出口N5由烟囱10放空。 0033 尾气吸收塔吸收尾气通过塔底进入, 利用尾气分布管 70 均匀分布上升, 气流使内 浮球 60 漂浮在塔体中, 喷淋水雾从塔顶均匀喷洒, 与内浮球 60 的表面充分接触, 利用内浮 球 60 表面水分将上升气体中需洗涤的物质吸收, 随即流下, 从塔底排放口排出, 利用了内 浮球 60 滚动时相对接触面积的增大, 充分利用喷淋水雾使尾气吸收更完全, 同时由于球体 说 明 书 CN 102974193 A 4 3/3 页 5 漂浮滚动而不会造成堵塞现象。 说 明 书 CN 102974193 A 5 1/1 页 6 图 1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74193 A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