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浅结太阳能电池的扩散工艺.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4774337 上传时间:2018-11-1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79.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534180.2

申请日:

2012.12.12

公开号:

CN102969405A

公开日:

2013.03.1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H01L 31/18申请公布日:2013031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L 31/18申请日:20121212|||公开

IPC分类号:

H01L31/18; C30B31/06

主分类号:

H01L31/18

申请人:

泰通(泰州)工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鲁伟明; 初仁龙; 费存勇; 王志刚

地址:

225312 江苏省泰州市九龙台商工业园姚家路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代理人:

王凌霄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浅结太阳能电池的扩散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将清洗制绒后的硅片放入管式扩散炉中;b.升温至800-860oC,通入携带有POCl3的N2和O2,保持一定的时间;c.控制温度在800-860oC,停止通入携带有POCl3的N2,保持一定的时间;d.降低温度至室温,取出硅片,扩散完毕。这种高效浅结太阳能电池的扩散工艺,通过调整携带有磷源的氮气和氧气之间的流量,温度和时间,提高了方块电阻,大大降低了发射极中非活性P原子的浓度,从而大大降低了发射极饱和电流密度,显著提高太阳能电池的短波响应,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高效浅结太阳能电池的扩散工艺,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a.将清洗制绒后的硅片放入管式扩散炉中;
b.升温至800‑860 oC,通入携带有POCl3的N2和O2,保持一定的时间;
c.控制温度在800‑860 oC,停止通入携带有POCl3的N2,保持一定的时间;
d.降低温度至室温,取出硅片,扩散完毕。
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高效浅结太阳能电池的扩散工艺,其特征是,所述步骤b中,携带POCl3的N2和O2的流量比为6:1‑1:3,时间为10‑60min。
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高效浅结太阳能电池的扩散工艺,其特征是,所述步骤c中时间为0‑60min。
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高效浅结太阳能电池的扩散工艺,其特征是,所述扩散后的方块电阻为80Ω‑120Ω/口,结深为0.1‑0.25μm, 磷原子的表面浓度为1.0x1020cm‑3至10.0×1020 cm‑3。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高效浅结太阳能电池的扩散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的扩散工艺,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浅结太阳能电池的扩散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对气候问题的关注,可再生能源迅速发展。其中光伏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近十年得到跨越式的发展,是目前发达国家积极开发的新能源,具有无尽的发展潜力。
生产太阳能电池的核心步骤是制备p‑n结,而目前工业规模化生产太阳电池仍然是用热扩散法来制结的。热扩散制 p‑n 结法是采用加热方法使 V 族杂质掺入 p 型硅或Ⅲ族杂质掺入 n 型硅中。杂质元素在高温时由于热扩散运动进入基体,它在基体中的分布视杂质元素种类、初始浓度及扩散温度而异,这种分布方式对电池的电性能影响很大。目前硅太阳电池中最常用的 V 族杂质元素为磷,III 族杂质元素为硼。
对扩散的要求是获得适合于太阳电池 p‑n 结需要的结深和扩散层方块电阻。并且在扩散中所用的磷源往往超过磷原子在硅中的饱和值,变成非活性的磷原子存在于发射极中,造成严重的复合和比较差的短波响应,常规扩散工艺造成发射极中非活性P原子浓度比较高,发射极饱和电流密度比较大,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射极中非活性P原子浓度比较低,发射极饱和电流密度比较小,效率高的高效浅结太阳能电池的扩散工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高效浅结太阳能电池的扩散工艺,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a.将清洗制绒后的硅片放入管式扩散炉中;b.升温至800‑860 oC,通入携带有POCl3的N2和O2,保持一定的时间;c.控制温度在800‑860 oC,停止通入携带有POCl3的N2,保持一定的时间;d.降低温度至室温,取出硅片,扩散完毕。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b中,携带POCl3的N2和O2的流量比为6:1‑1:3,时间为10‑60min。
再进一步地,所述步骤c中时间为0‑60min。
更进一步地,所述扩散后的方块电阻为80Ω‑120Ω/口,结深为0.1‑0.25μm, 磷原子的表面浓度为1.0x1020cm‑3至10.0×1020 cm‑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这种高效浅结太阳能电池的扩散工艺,通过调整携带有磷源的氮气和氧气之间的流量,温度和时间,提高了方块电阻,大大降低了发射极中非活性P原子的浓度,从而大大降低了发射极饱和电流密度,显著提高太阳能电池的短波响应,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方案1:
硅片经过正常清洗,在810oC下,通入携带POCl3的氮气和氧气,流量比为6:1,保持15min,将温度升高至840 oC,停止通入携带POCl3的氮气,保持15分钟;降温至室温,扩散完毕,将硅片取出。扩散后方块电阻为80Ω/口,结深为0.25μm,磷原子的表面浓度为4.0x1020cm‑3。
实施方案2:
硅片经过正常清洗,在800oC下,通入携带POCl3的氮气和氧气,流量比为5:1,保持20min,保持温度不变,停止通入携带POCl3的氮气,保持60分钟;降温至室温,扩散完毕,将硅片取出。扩散后方块电阻为85Ω/口,结深为0.23μm,磷原子的表面浓度为4.5x1020cm‑3。
实施方案3:
硅片经过正常清洗,在830oC下,通入携带POCl3的氮气和氧气,流量比为4:1, 保持10min,保持温度不变,停止通入携带POCl3的氮气,保持30分钟;降温至室温,扩散完毕,将硅片取出。扩散后方块电阻为90Ω/口,结深为0.2μm, 磷原子的表面浓度为3.5x1020cm‑3。
实施方案4:
硅片经过正常清洗,在840oC下,通入携带POCl3的氮气和氧气,流量比为1:1,保持10min,将温度升高至860 oC,停止通入携带POCl3的氮气,保持20分钟;降温至室温,扩散完毕,将硅片取出。扩散后方块电阻为95Ω/口,结深为0.2μm,磷原子的表面浓度为3.8x1020cm‑3。
实施方案5:
硅片经过正常清洗,在840oC下,通入携带POCl3的氮气和氧气,流量比为1:2,保持30min; 降温至室温,扩散完毕,将硅片取出。扩散后方块电阻为100Ω/口,结深为0.18μm,磷原子的表面浓度为3.2x1020cm‑3。
实施方案6
硅片经过正常清洗,在860oC下,通入携带POCl3的氮气和氧气,流量比为1:3,保持20min; 降温至室温,扩散完毕,将硅片取出。扩散后方块电阻为110Ω/口,结深为0.15μm,磷原子的表面浓度为3.0x1020cm‑3。
实施方案7:
硅片经过正常清洗,在830oC下,通入携带POCl3的氮气和氧气,流量比为1:3,保持20min; 降温至室温,扩散完毕,将硅片取出。扩散后方块电阻为120Ω/口,结深为0.10μm,磷原子的表面浓度为1.0x1020cm‑3。
本发明一种高效浅结太阳能电池的扩散工艺与常规工艺相比,其电池性能数据如下:
 UocIscRsRshFFNCell高效浅结工艺0.6269 8.6981 0.0027 93.938 78.192 0.1752 常规工艺0.62218.55620.00287205.68577.94700.1705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一种高效浅结太阳能电池的扩散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高效浅结太阳能电池的扩散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高效浅结太阳能电池的扩散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高效浅结太阳能电池的扩散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高效浅结太阳能电池的扩散工艺.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6940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3.13 CN 102969405 A *CN102969405A* (21)申请号 201210534180.2 (22)申请日 2012.12.12 H01L 31/18(2006.01) C30B 31/06(2006.01) (71)申请人 泰通 (泰州) 工业有限公司 地址 225312 江苏省泰州市九龙台商工业园 姚家路 (72)发明人 鲁伟明 初仁龙 费存勇 王志刚 (74)专利代理机构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代理人 王凌霄 (54) 发明名称 一种高效浅结太阳能电池的扩散工艺 (57)。

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浅结太阳能电池的扩 散工艺, 包括以下步骤 : a. 将清洗制绒后的硅片 放入管式扩散炉中 ; b. 升温至 800-860oC, 通入携 带有POCl3的N2和O2, 保持一定的时间 ; c.控制温 度在800-860oC, 停止通入携带有POCl3的N2, 保持 一定的时间 ; d. 降低温度至室温, 取出硅片, 扩散 完毕。 这种高效浅结太阳能电池的扩散工艺, 通过 调整携带有磷源的氮气和氧气之间的流量, 温度 和时间, 提高了方块电阻, 大大降低了发射极中非 活性 P 原子的浓度, 从而大大降低了发射极饱和 电流密度, 显著提高太阳能电池的短波响应, 提高 。

3、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1/1 页 2 1. 一种高效浅结太阳能电池的扩散工艺, 其特征是, 包括以下步骤 : a. 将清洗制绒后的硅片放入管式扩散炉中 ; b. 升温至 800-860 oC, 通入携带有 POCl3的 N2和 O2, 保持一定的时间 ; c. 控制温度在 800-860 oC, 停止通入携带有 POCl3的 N2, 保持一定的时间 ; d. 降低温度至室温, 取出硅片, 扩散完毕。 2.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高。

4、效浅结太阳能电池的扩散工艺, 其特征是, 所述步骤b中, 携带 POCl3的 N2和 O2的流量比为 6:1-1:3, 时间为 10-60min。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高效浅结太阳能电池的扩散工艺, 其特征是, 所述步骤 c 中 时间为 0-60min。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高效浅结太阳能电池的扩散工艺, 其特征是, 所述扩散后的 方块电阻为 80-120/ 口, 结深为 0.1-0.25m, 磷原子的表面浓度为 1.0x1020cm-3至 10.01020 cm-3。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69405 A 2 1/2 页 3 一种高效浅结太阳能电池的扩散工艺 。

5、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的扩散工艺, 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浅结太阳能电池的扩 散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人类对气候问题的关注, 可再生能源迅速发展。其中光伏作为重要的可再生 能源, 近十年得到跨越式的发展, 是目前发达国家积极开发的新能源, 具有无尽的发展潜 力。 0003 生产太阳能电池的核心步骤是制备 p-n 结, 而目前工业规模化生产太阳电池仍然 是用热扩散法来制结的。热扩散制 p-n 结法是采用加热方法使 V 族杂质掺入 p 型硅或 族杂质掺入 n 型硅中。 杂质元素在高温时由于热扩散运动进入基体, 它在基体中的分布 视杂质元素种类、 初始浓度及扩散温度而异, 。

6、这种分布方式对电池的电性能影响很大。 目前 硅太阳电池中最常用的 V 族杂质元素为磷, III 族杂质元素为硼。 0004 对扩散的要求是获得适合于太阳电池 p-n 结需要的结深和扩散层方块电阻。并 且在扩散中所用的磷源往往超过磷原子在硅中的饱和值, 变成非活性的磷原子存在于发射 极中, 造成严重的复合和比较差的短波响应, 常规扩散工艺造成发射极中非活性 P 原子浓 度比较高, 发射极饱和电流密度比较大, 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提供一种发射极中非活性 P 原子浓度比较低, 发 射极饱和电流密度比较小, 效率高的高效浅结太阳能电池的扩散工艺。 0006 为。

7、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 一种高效浅结太阳 能电池的扩散工艺, 其特征是, 包括以下步骤 : a. 将清洗制绒后的硅片放入管式扩散炉中 ; b.升温至800-860 oC, 通入携带有POCl3的N2和O2, 保持一定的时间 ; c.控制温度在800-860 oC, 停止通入携带有POCl 3的N2, 保持一定的时间 ; d.降低温度至室温, 取出硅片, 扩散完毕。 0007 进一步地, 所述步骤 b 中, 携带 POCl3的 N2和 O2的流量比为 6:1-1:3, 时间为 10-60min。 0008 再进一步地, 所述步骤 c 中时间为 0-60min。 。

8、0009 更进一步地, 所述扩散后的方块电阻为 80-120/ 口, 结深为 0.1-0.25m, 磷 原子的表面浓度为 1.0x1020cm-3至 10.01020 cm-3。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 这种高效浅结太阳能电池的扩散工艺, 通过调整携带有磷源的氮气和氧气之间的流量, 温度和时间, 提高了方块电阻, 大大降低了 发射极中非活性 P 原子的浓度, 从而大大降低了发射极饱和电流密度, 显著提高太阳能电 池的短波响应, 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 0011 具体实施方式 :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说 明 书 CN 10296。

9、9405 A 3 2/2 页 4 0012 实施方案 1 : 硅片经过正常清洗, 在 810oC 下, 通入携带 POCl3的氮气和氧气, 流量比为 6:1, 保持 15min, 将温度升高至 840 oC, 停止通入携带 POCl3的氮气, 保持 15 分钟 ; 降温至室温, 扩散 完毕, 将硅片取出。扩散后方块电阻为 80/ 口, 结深为 0.25m, 磷原子的表面浓度为 4.0x1020cm-3。 0013 实施方案 2 : 硅片经过正常清洗, 在 800oC 下, 通入携带 POCl3的氮气和氧气, 流量比为 5:1, 保持 20min, 保持温度不变, 停止通入携带 POCl3的氮气。

10、, 保持 60 分钟 ; 降温至室温, 扩散完毕, 将 硅片取出。 扩散后方块电阻为85/口, 结深为0.23m, 磷原子的表面浓度为4.5x1020cm-3。 0014 实施方案 3 : 硅片经过正常清洗, 在 830oC 下, 通入携带 POCl3的氮气和氧气, 流量比为 4:1, 保持 10min, 保持温度不变, 停止通入携带 POCl3的氮气, 保持 30 分钟 ; 降温至室温, 扩散完毕, 将 硅片取出。 扩散后方块电阻为90/口, 结深为0.2m, 磷原子的表面浓度为3.5x1020cm-3。 0015 实施方案 4 : 硅片经过正常清洗, 在 840oC 下, 通入携带 POC。

11、l3的氮气和氧气, 流量比为 1:1, 保持 10min, 将温度升高至 860 oC, 停止通入携带 POCl3的氮气, 保持 20 分钟 ; 降温至室温, 扩 散完毕, 将硅片取出。扩散后方块电阻为 95/ 口, 结深为 0.2m, 磷原子的表面浓度为 3.8x1020cm-3。 0016 实施方案 5 : 硅片经过正常清洗, 在 840oC 下, 通入携带 POCl3的氮气和氧气, 流量比为 1:2, 保 持 30min; 降温至室温, 扩散完毕, 将硅片取出。扩散后方块电阻为 100/ 口, 结深为 0.18m, 磷原子的表面浓度为 3.2x1020cm-3。 0017 实施方案 6 。

12、硅片经过正常清洗, 在 860oC 下, 通入携带 POCl3的氮气和氧气, 流量比为 1:3, 保 持 20min; 降温至室温, 扩散完毕, 将硅片取出。扩散后方块电阻为 110/ 口, 结深为 0.15m, 磷原子的表面浓度为 3.0x1020cm-3。 0018 实施方案 7 : 硅片经过正常清洗, 在 830oC 下, 通入携带 POCl3的氮气和氧气, 流量比为 1:3, 保 持 20min; 降温至室温, 扩散完毕, 将硅片取出。扩散后方块电阻为 120/ 口, 结深为 0.10m, 磷原子的表面浓度为 1.0x1020cm-3。 0019 本发明一种高效浅结太阳能电池的扩散工艺与常规工艺相比, 其电池性能数据如 下 : UocIscRsRshFFNCell 高效浅结工艺0.62698.69810.002793.93878.1920.1752 常规工艺0.62218.55620.00287 205.685 77.9470 0.1705 需要强调的是 :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 制, 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 等同变化与修饰, 均仍 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102969405 A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