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定值扭力限制装置.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477318 上传时间:2018-02-18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147178.1

申请日:

2003.07.08

公开号:

CN1565851A

公开日:

2005.01.19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B41J 33/20申请日:20030708授权公告日:20060419终止日期:20140708|||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41J33/20

主分类号:

B41J33/20

申请人:

诚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江奇展

地址:

台湾省台北县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何秀明;李晓舒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定值扭力限制装置,用于衰减一扭力源所提供的输入扭力,以产生一维持定值的输出扭力。该装置包括:具有数个支撑点的切换元件和固定座的摩擦机构、以及具有作用长度的弹性元件,用于弹性地对摩擦机构施加对应于作用长度的垂直力。当移动切换元件使得这些支撑点中的特定一支撑点固定在固定座上时,切换元件与固定座之间具有一特定的相对位置,使得支撑在摩擦机构上的弹性元件具有一特定的作用长度。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可调定值扭力限制装置,用于衰减一扭力源所提供的输入扭力,
以产生一维持定值的输出扭力,该可调定值扭力限制装置包括有:
一摩擦机构,其包含有:
一第一摩擦元件,用于自扭力源输入该输入扭力,该第一摩擦元件具有
至少一第一摩擦面;
一第二摩擦元件,该第二摩擦元件具有至少一第二摩擦面,第二摩擦面
与第一摩擦面相互接触,用于在第二摩擦面和第一摩擦面之间产生一摩擦
力,以产生该输出扭力,第二摩擦元件包含有:
一固定座;以及
一切换元件,包含有数个支撑点,这些支撑点可固定在固定座上;以及
一弹性元件,支撑在第二摩擦元件上,具有一作用长度,用于弹性地对
摩擦机构施加一对应于作用长度的垂直力,其中该摩擦力对应于该垂直力;
其中该切换元件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在第二摩擦元件上,当移动切换元
件以使得这些支撑点中的特定一支撑点固定在固定座上时,切换元件与固定
座之间具有一特定的相对位置,以使支撑在第二摩擦元件上的弹性元件具有
一特定的作用长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一摩擦元件或第二摩擦元件包含有
一摩擦介面材质,用于构成第一摩擦面或第二摩擦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摩擦介面材质以可活动的方式设置在
第一摩擦元件或第二摩擦元件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一摩擦元件与第二摩擦元件共同具
有一旋转轴,并且旋转轴是第一摩擦面与第二摩擦面的旋转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一摩擦面与第二摩擦面彼此平行排
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摩擦机构和弹性元件均具有轴对称的
外形,并且以对称轴共轴的方式排列。
7.一种可调定值扭力限制装置,用于衰减一扭力源所提供的输入扭力,
以产生一维持定值的输出扭力,该可调定值扭力限制装置包括有:
一摩擦机构,其包含有:
一第一摩擦元件,该第一摩擦元件具有至少一第一摩擦面;
一第二摩擦元件,用于自扭力源输入该输入扭力,该第二摩擦元件具有
至少一第二摩擦面,该第二摩擦面与第一摩擦面相互接触,用于在第二摩擦
面和第一摩擦面之间产生一摩擦力,以产生该输出扭力;第二摩擦元件包含
有:
一固定座;以及
一切换元件,包含有数个支撑点,这些支撑点可固定在固定座上;以及
一弹性元件,支撑在第二摩擦元件上,具有一作用长度,用于弹性地对
摩擦机构施加一对应于作用长度的垂直力,其中该摩擦力对应于该垂直力;
其中该切换元件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在第二摩擦元件上,当移动切换元
件以使得这些支撑点中的特定一支撑点固定在固定座上时,切换元件与固定
座之间具有一特定的相对位置,以使得支撑在第二摩擦元件上的弹性元件具
有一特定的作用长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一摩擦元件或第二摩擦元件包含有
一摩擦介面材质,用于构成第一摩擦面或第二摩擦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摩擦介面材质以可活动的方式设置在
第一摩擦元件或第二摩擦元件上。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一摩擦元件与第二摩擦元件共同
具有一旋转轴,并且旋转轴是第一摩擦面与第二摩擦面的旋转轴。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一摩擦面与该第二摩擦面彼此平
行排列。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摩擦机构和弹性元件均具有轴对称
的外形,并且以对称轴共轴的方式排列。

说明书

可调定值扭力限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扭力限制装置,尤其是提供一种可调定值扭力限制装
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相容于个人计算机的各式各样的周边设备不断地出
现。由于传统的相片冲印服务无法满足许多使用者立即冲印的需求,相片
打印机遂成为人们所热爱的一种流行产品;使用者可以将个人计算机或数
字相机所提供的数字影像信息通过相片打印机即时打印相片,有如在家中
或是办公室设立一相片冲印工作间,可以享受即时打印相片的便利,而不
用往返两地以及忍受不必要的等待。

常见的相片打印机中具有一扭力限制装置,用于衰减一扭力源(用于输
出马达动力的齿轮)所提供的输入扭力,以产生一维持定值的输出扭力,使
得该相片打印机的色带从使用之初到使用殆尽均受该维持定值的输出扭力
稳定地拖曳,以维持稳定的相片打印质量。

同时参考图1与图2,图1为一公知的扭力限制装置100的运作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扭力限制装置100的立体示意图。扭力限制装置100是用来
衰减一扭力源所提供的输入扭力,以产生一维持定值的输出扭力,扭力限
制装置100包括有:一摩擦机构,其包含有:一第一摩擦元件,用于自扭
力源输入输入扭力,第一摩擦元件包含有:一第一摩擦元件主件102与摩
擦介面材质104,106,第一摩擦元件主件102为一齿轮(其齿形未显示于图
1和图2中),用于通过其齿与扭力源的咬合输入该输入扭力,摩擦介面材
质104,106分别具有一第一摩擦面130与一第三摩擦面134。

该摩擦机构还包含有:一第二摩擦元件,第二摩擦元件包含有:一第
二摩擦元件主件108与一第二摩擦元件副件110,第二摩擦元件主件108具
有一主轴109,用于贯穿扭力限制装置100,第二摩擦元件副件110与第二
摩擦元件主件108同步转动如同一体;第二摩擦元件主件108具有一第二
摩擦面132,第二摩擦面132与第一摩擦面130相互接触,用于在第二摩擦
面132和第一摩擦面130之间产生一摩擦力,以便产生输出扭力;第二摩
擦元件副件110具有一第四摩擦面136,第四摩擦面136与第三摩擦面134
相互接触,用于在第四摩擦面136和第三摩擦面134之间产生一摩擦力,
以便产生输出扭力;第二摩擦元件还包含有:一固定座142,位于第二摩擦
元件主件108的主轴109末端,以及一固定元件112,固定于固定座142上。

扭力限制装置100还包括有一弹性元件114(公知技术中通常为一弹
簧),支撑在第二摩擦元件上(图1和图2中弹性元件114支撑在第二摩擦
元件副件110和固定元件112之间),其具有一作用长度L,用于弹性地对
摩擦机构施加一对应于作用长度L的垂直力,其中在第二摩擦面132和第
一摩擦面130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对应于该垂直力,在第四摩擦面136和第
三摩擦面134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也对应于该垂直力,并且于第二摩擦面132
和第一摩擦面130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以及在第四摩擦面136和第三摩擦
面134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之和(即这些摩擦力的合力)是对应于该垂直力。

由于摩擦介面材质104,106以可活动(或固定)的方式设置在第一摩擦
元件上,摩擦介面材质104,106也分别具有摩擦面124,128,第一摩擦元
件主件102也具有摩擦面122,126,在此也可以将摩擦介面材质104,106
分别视为以可活动的方式设置在第二摩擦元件主件108与第二摩擦元件副
件110上。因此前面有关摩擦面130,132,134,136的叙述,可以对应地
描述摩擦面122,124,126,128。也就是说摩擦面124与摩擦面122相互
接触,用于在摩擦面124和摩擦面122之间产生一摩擦力,以产生输出扭
力;并且摩擦面128与摩擦面126相互接触,用于在摩擦面128和摩擦面
126之间产生一摩擦力,以产生输出扭力。其中在摩擦面124和摩擦面122
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对应于该垂直力,摩擦面128和摩擦面126之间产生的
摩擦力也对应于该垂直力,并且摩擦面124和摩擦面122之间产生的摩擦
力以及在摩擦面128和摩擦面126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之和(即这些摩擦力的
合力)对应于该垂直力。整体来说摩擦面122,124,126,128,130,132,134,
136产生的摩擦力之和(即这些摩擦力的合力)对应于该垂直力。

在生产相片打印机的过程中,摩擦介面材质104,106(通常为非织布或
羊毛毡)和与其相接触的各摩擦面需要先进行时效处理,才能使扭力限制装
置100的输出扭力达到一稳定的定值,也就是说在扭力限制装置100组装
完成后,必须于一特定时段内持续输入一特定输入扭力至扭力限制装置
100,以使得摩擦面122,124,126,128,130,132,134,136通过持续
地摩擦达到一稳定状态。一旦扭力限制装置100被拆卸,该稳定状态即遭
破坏,必须在扭力限制装置100再度组装完成后再度进行时效处理,才能
使扭力限制装置100的输出扭力达到一稳定的定值。

由上述可知,在公知的扭力限制装置100中,作用长度L为单一定值,
扭力限制装置100所能产生的输出扭力也是单一定值,然而当输出扭力因
为特定因素(如摩擦介面材质的材料特性、表面变化、或制造公差......等)
改变而无法符合设计者决定的设计值时,就必须拆卸扭力限制装置100,于
是稳定状态即遭破坏,必须在扭力限制装置100再度组装完成后再度进行
时效处理才能使扭力限制装置100的输出扭力达到一稳定的定值。上述的
生产流程因为必须拆卸扭力限制装置100、再度组装扭力限制装置100、以
及再度进行时效处理,因而耗力费时,此外,在再度进行时效处理后如果
输出扭力未能符合设计初始预定的范围,又必须再度拆卸扭力限制装置
100、三度组装扭力限制装置100、以及三度进行时效处理,使得生产者无
法有效控制材料、人力等相关成本,因此有待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定值扭力限制装置,以解决
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可调定值扭力限制装置,用于衰减一
扭力源所提供的输入扭力,以产生一维持定值的输出扭力,该可调定值扭
力限制装置包括有:一摩擦机构,其包含有:一第一摩擦元件,用于自扭
力源输入该输入扭力,第一摩擦元件具有至少一第一摩擦面;摩擦机构还
包含有:一第二摩擦元件,该第二摩擦元件具有至少一第二摩擦面,第二
摩擦面与第一摩擦面相互接触,用于在第二摩擦面和第一摩擦面之间产生
一摩擦力,以产生输出扭力;第二摩擦元件包含有:一固定座;以及一切
换元件,其包含有数个支撑点,这些支撑点可固定在固定座上;可调定值
扭力限制装置还包含有:一弹性元件,支撑在第二摩擦元件上,其具有一(可
改变的)作用长度,用于弹性地对摩擦机构施加一对应于作用长度的垂直
力,其中摩擦力对应于该垂直力;切换元件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于第二摩
擦元件上,当移动切换元件以使得这些支撑点中的特定一支撑点固定在固
定座上时,切换元件与固定座之间具有一特定的相对位置,以使得支撑在
第二摩擦元件上的弹性元件具有一特定的作用长度。于是切换元件与固定
座之间相对位置的改变量也等于弹性元件的作用长度的改变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调定值扭力限制装置,用于衰减一扭力源所提供
的输入扭力,以产生一维持定值的输出扭力,该可调定值扭力限制装置包
括有:一摩擦机构,其包含有:一第一摩擦元件,该第一摩擦元件具有至
少一第一摩擦面;摩擦机构还包含有:一第二摩擦元件,用于自扭力源输
入该输入扭力,该第二摩擦元件具有至少一第二摩擦面,第二摩擦面与第
一摩擦面相互接触,用于在第二摩擦面和第一摩擦面之间产生一摩擦力,
以产生输出扭力;第二摩擦元件包含有:一固定座;以及一切换元件,其
包含有数个支撑点,这些支撑点可固定于固定座上;可调定值扭力限制装
置还包含有:一弹性元件,支撑在第二摩擦元件上,其具有一作用长度,
用于弹性地对摩擦机构施加一对应于作用长度的垂直力,其中摩擦力对应
于该垂直力;切换元件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在第二摩擦元件上,当移动切
换元件使得这些支撑点中的特定一支撑点固定在固定座上时,切换元件与
固定座之间具有一特定的相对位置,以使得支撑在第二摩擦元件上的弹性
元件具有一特定的作用长度。

本发明的优点之一是,在本发明的可调定值扭力限制装置中,通过调
整切换元件与固定座的相对位置而能够对应地改变弹性元件的作用长度。
因此弹性元件的作用长度具有数个定值可供选择,可调定值扭力限制装置
所能产生的输出扭力也具有数个定值可供选择,当输出扭力因为特定因素
(如摩擦介面材质的材料特性、表面变化、或制造公差......等)改变而无法
符合设计者决定的设计值时,通过从数个定值的输出扭力当中选取其中一
定值的输出扭力,就不必拆卸可调定值扭力限制装置,因此摩擦面的稳定
状态不会遭到破坏,因而不必再度进行时效处理。如此可简易地调整输出
扭力而不必反覆地拆卸与组装可调定值扭力限制装置,并且不必反覆进行
时效处理,从而节省许多时间,使生产者可以有效地控制材料、人力等相
关成本。

本发明的另一优点,当可调定值扭力限制装置运转时,不会改变弹性
元件的作用长度,可调定值扭力限制装置的输出扭力也得以维持定值,因
此本发明的作用长度调整结构不但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也不会增加
额外的困扰。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公知的扭力限制装置的运作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扭力限制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可调定值扭力限制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切换元件的示意图;

图5为图3的可调定值扭力限制装置的运作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可调定值扭力限制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图3的可调定值扭力限制装置的运作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可调定值扭力限制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图3的可调定值扭力限制装置的运作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可调定值扭力限制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同时参考图3与图4,图3为本发明的可调定值扭力限制装置300的分
解示意图,图4为图3的切换元件312的示意图。可调定值扭力限制装置
300用于衰减一扭力源所提供的输入扭力,以产生一维持定值的输出扭力,
可调定值扭力限制装置300包括有:一摩擦机构,其包含有:一第一摩擦
元件,用于自扭力源输入该输入扭力,第一摩擦元件包含有:一第一摩擦
元件主件302和摩擦介面材质304。第一摩擦元件具有至少一第一摩擦面
330、32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摩擦面330位于摩擦介面材质304上,而
第一摩擦面326则位于第一摩擦元件主件302上,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
例中,第一摩擦元件主件302为一塑胶材质的齿轮(其齿并未显示于图3
中),用于通过齿与扭力源的咬合输入该输入扭力,摩擦介面材质304为非
织布。(本发明的摩擦介面材质304并不限定为非织布,在本发明的另一实
施例中,摩擦介面材质304也可以是一羊毛毡或其它适用的材质。)

摩擦机构还包括有:一第二摩擦元件,第二摩擦元件包含有:一第二
摩擦元件主件308、一第二摩擦元件副件310与摩擦介面材质306,第二摩
擦元件主件308具有一主轴309,贯穿可调定值扭力限制装置300,并且第
二摩擦元件副件310与第二摩擦元件主件308同步转动如同一体。第二摩
擦元件具有至少一第二摩擦面332、328,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摩擦面332
位于第二摩擦元件主件308上,第二摩擦面332与第一摩擦面330相互接
触,用于在第二摩擦面332和第一摩擦面330之间产生一摩擦力,以产生
输出扭力;而第二摩擦面328则位于摩擦介面材质306上,第二摩擦面328
与第一摩擦面326相互接触,用于在第二摩擦面328和第一摩擦面326之
间产生一摩擦力,以产生该输出扭力。

第二摩擦元件还包括有:至少一固定座342、344,位于第二摩擦元件
主件308的主轴309末端;以及一切换元件312,包含有数个支撑点402,404,
406,408,410,412,其中支撑点412在图4中未显示,下面进行解释,
另外支撑点402,404,406,408,410,412可固定在固定座342,344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组支撑点402,408具有相同高度,第一组支撑点402,408
可固定在固定座342,344上,第二组支撑点404,410具有相同高度,第
二组支撑点404,410可固定在固定座342,344上,第三组支撑点406,412
具有相同高度,第三组支撑点406,412可固定在固定座342,344上,其
中支撑点412如同其它支撑点402,404,406,408,410一样排列在切换
元件312内侧,并与支撑点406对称,支撑点412位于支撑点410,402之
间对应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摩擦元件主件308、第二摩擦元件副件
310与切换元件312为塑胶材质构成。

可调定值扭力限制装置300还包含有一弹性元件314(在本实施例中为
一弹簧),支撑在第二摩擦元件上(图3中弹性元件314支撑在第二摩擦元
件副件310和切换元件312之间),其具有一作用长度L,用于弹性地对摩
擦机构施以一对应于作用长度L的垂直力,其中在第二摩擦面332和第一
摩擦面330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对应于该垂直力,在第二摩擦面328和第一
摩擦面326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也对应于该垂直力,并且在第二摩擦面332
和第一摩擦面330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以及在第二摩擦面328和第一摩擦面
326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之和(即这些摩擦力的合力),也对应于该垂直力。

切换元件312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在第二摩擦元件上,当移动切换元
件312使得支撑点402,404,406,408,410,412中的特定的至少一支撑
点固定在固定座342,344上时,切换元件312与固定座342,344之间具
有一特定的相对位置,使得支撑在第二摩擦元件上的弹性元件314具有一
特定的作用长度L。

弹性元件314所具有的作用长度L对应于数个支撑点(支撑点402,404,
406,408,410,412)中数个固定值中的一定值,在本实施例中作用长度L
有三定值L1,L2,L3可以选择,作用长度L1对应于第一组支撑点402,408
固定在固定座342,344上的固定方式,作用长度L2对应于第二组支撑点
404,410固定在固定座342,344上的固定方式,作用长度L3对应于第三
组支撑点406,412固定在固定座342,344上的固定方式。由前面所述得
知,输出扭力由上述的摩擦力所产生,该摩擦力对应于该垂直力,而该垂
直力对应于作用长度L,因此本发明的可调定值扭力限制装置300的输出扭
力为对应于作用长度L的定值,而作用长度L有三定值L1,L2,L3可以选
择,所以输出扭力也有对应的三定值T1,T2,T3可以选择,其中L1<L2<L3,
同时T1>T2>T3。

同时参考图5与图6,图5为图3的可调定值扭力限制装置300的运作
示意图,图6为图5的可调定值扭力限制装置300的立体示意图。由上述
得知,图5所示的作用长度L1对应于第一组支撑点402,408固定在固定
座342,344上的固定方式。同时由上述得知,弹性元件314支撑在第二摩
擦元件上(图5与图6中弹性元件314支撑在第二摩擦元件副件310和切换
元件312之间),并且弹性元件314具有一作用长度L1,用于弹性地对摩擦
机构施加一对应于作用长度L1的垂直力,其中在第二摩擦面332和第一摩
擦面330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对应于该垂直力,在第二摩擦面328和第一摩
擦面326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也对应于该垂直力,并且在第二摩擦面332和
第一摩擦面330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以及在第二摩擦面328和第一摩擦面326
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之和(即这些摩擦力的合力),也对应于该垂直力。因此
图5的可调定值扭力限制装置300的输出扭力为对应于作用长度L1的定值
T1。

同时参考图7与图8,图7为图3的可调定值扭力限制装置300的运作
示意图,图8为图7的可调定值扭力限制装置300的立体示意图。由上述
得知,图7所示的作用长度L2对应于第二组支撑点404,410固定在固定
座342,344上的固定方式。由前面所述也得知,弹性元件314支撑在第二
摩擦元件上(图7与图8中弹性元件314支撑在第二摩擦元件副件310和切
换元件312之间),并且弹性元件34具有一作用长度L2,用于弹性地对摩
擦机构施加一对应于作用长度L2的垂直力,其中在第二摩擦面332和第一
摩擦面330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对应于该垂直力,在第二摩擦面328和第一
摩擦面326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也对应于该垂直力,并且在第二摩擦面332
和第一摩擦面330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以及在第二摩擦面328和第一摩擦面
326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之和(即这些摩擦力的合力),也对应于该垂直力。因
此图7的可调定值扭力限制装置300的输出扭力为对应于作用长度L2的定
值T2。

同时参考图9与图10,图9为图3的可调定值扭力限制装置300的运
作示意图,图10为图9的可调定值扭力限制装置300的立体示意图。由上
述得知,图9所示的作用长度L3对应于第三组支撑点406,412固定在固
定座342,344上的固定方式。由前述也得知,弹性元件314支撑在第二摩
擦元件上(图9与图10中弹性元件314支撑在第二摩擦元件副件310和切
换元件312之间),并且弹性元件314具有一作用长度L3,用于弹性地对摩
擦机构施加一对应于作用长度L3的垂直力,其中在第二摩擦面332和第一
摩擦面330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对应于该垂直力,在第二摩擦面328和第一
摩擦面326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也对应于该垂直力,并且在第二摩擦面332
和第一摩擦面330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以及在第二摩擦面328和第一摩擦面
326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之和(即这些摩擦力的合力),也对应于该垂直力。因
此图9的可调定值扭力限制装置300的输出扭力为对应于作用长度L3的定
值T3。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可调定值扭力限制装置300在生产相片打印机的过
程中的使用方法。图7与图8所示的固定方式是可调定值扭力限制装置300
预设的固定方式,其对应的输出扭力T2也是设计初所决定,一旦输出扭力
T2因为特定因素(如摩擦介面材质304,306的材料特性)改变而无法符合设
计初预定的范围,生产者还有输出扭力T1,T3可以选择。通过设计初的规
划或是设计变更赋予作用长度L合理的值L1,L3,也就是说利用事先计算
弹性元件314的作用长度L的改变量与对应的输出扭力T的变化,则因对
应这些特定因素而改变后的输出扭力T1或输出扭力T3,即可符合设计初预
定的范围,生产者就不必拆卸可调定值扭力限制装置300,因此这些摩擦面
的稳定状态不会遭到破坏而不必再度进行时效处理。这样可简易地调整输
出扭力而不必反覆地拆卸和组装可调定值扭力限制装置,并且不必反覆进
行时效处理,因而节省许多时间,使得生产者得以有效控制材料、人力等
相关成本。虽然在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中,作用长度L可选用的值L1、L2、
L3是依次由小到大的三个值,这并不是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在本发明的另
一实施例中,作用长度L可选用的值的数量可以通过增加这些支撑点的数
量而增加,并且作用长度L的值不必具有特定的顺序或大小的关系。

以下将依照各元件在前面提及的顺序逐一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变
化。如上所述,第一摩擦元件用于自扭力源输入该输入扭力(并且第二摩擦
元件用于输出该输出扭力),这些是实施方式的选择,如果将扭力传输方向
改为逆向,本发明也得以实施,也就是说可调定值扭力限制装置300具有
输入方向与输出方向的对称性。对运作方式的观点来说,可调定值扭力限
制装置300还包括一运作方式:第二摩擦元件用于自扭力源输入该输入扭
力,并且第一摩擦元件用于输出该输出扭力。从另一个观点来说明实施方
式的变化,第一摩擦元件与第二摩擦元件名称定义具有可互换性,也就是
说固定座与切换元件的设置位置为实施方式的选择;如果第一摩擦元件与
第二摩擦元件名称定义互换,则固定座与切换元件设置在第一摩擦元件而
不是设置在第二摩擦元件,其中第一摩擦元件用于自扭力源输入输入扭力,
并且第二摩擦元件用于输出该输出扭力。所以由名称定义的可互换性的观
点来说,不论固定座与切换元件设置在第一摩擦元件还是设置在第二摩擦
元件都为实施方式的选择,无论选择哪一种实施方式,本发明都得以实施。
因此无论由哪一种观点来检视以上所述的变化,这些变化都是本发明专利
的保护范围。

在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中,摩擦介面材质304,306分别以固定方式设
置在第一摩擦元件和第二摩擦元件,也就是说摩擦介面材质304,306分别
固定在第一摩擦元件主件302和第二摩擦元件副件310上。然而摩擦介面
材质304,306也可分别以可活动的方式设置在第一摩擦元件和第二摩擦元
件,这时摩擦介面材质304,306另外分别具有摩擦面324,334,第一摩擦
元件主件302与第二摩擦元件副件310也分别具有摩擦面322、336,如图
3所示。其中摩擦面324与摩擦面322相互接触,用于在摩擦面324、322
之间产生一摩擦力,以产生输出扭力;并且摩擦面336与摩擦面334相互
接触,用于在摩擦面336、334之间产生一摩擦力,以产生输出扭力。在摩
擦面324和摩擦面322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也对应于垂直力,在摩擦面336
和摩擦面334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也对应于垂直力,因此摩擦面324、322之
间产生的摩擦力以及在摩擦面336、334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之和(即这些摩
擦力的合力),对应于垂直力。整体来说摩擦面322,324,326,328,330,
332,334,336产生的摩擦力之和(即这些摩擦力的合力),对应于垂直力。

以上所述有关摩擦面322,324,326,328,330,332,334,336的设
置是实施方式的选择。例如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摩擦介面材质304,306
均包含在第一摩擦元件,并且将摩擦介面材质304,306以固定方式设置在
第一摩擦元件上,也就是说将摩擦介面材质304,306固定在第一摩擦元件
主件302上,在这种实施变化中用于产生输出扭力的摩擦力是由摩擦面330、
332之间的摩擦力以及摩擦面334、336之间的摩擦力所提供。又例如在本
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摩擦介面材质304,306包含在第二摩擦元件,并且
将摩擦介面材质304,306以固定方式设置于第二摩擦元件上,也就是说将
摩擦介面材质304,306分别固定在第二摩擦元件主件308与第二摩擦元件
副件310上,在这种实施变化中用于产生输出扭力的摩擦力是由摩擦面322、
324之间的摩擦力以及摩擦面326、328之间的摩擦力所提供。

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可调定值扭力限制装置300也可不包含摩擦
介面材质304,306,在这种实施变化中用于产生输出扭力的摩擦力是由摩
擦面322、332之间的摩擦力以及摩擦面326、336之间的摩擦力所提供。
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中,也可选择性地在这些摩擦面之间加入润滑油,以
适当地调整这些摩擦面所产生的摩擦力。在不影响本发明的实施的情况下,
摩擦面322,324,326,328,330,332,334,336的选用以及对应的各种
设置方式是实施方式的选择,这些变化都在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中,固定座342,344包含有固定座342与固定
座344,并且切换元件312具有对应于固定座342,344的分组的支撑点,
以上都是实施方式的选择。即使每一组支撑点只包含一支撑点也在本发明
专利的保护范围。即使第二摩擦元件仅包含一固定座(固定座342或固定座
344)也是在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

在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中,第一摩擦元件与第二摩擦元件共同具有一
旋转轴,并且该旋转轴是第一摩擦面330与第二摩擦面332的旋转轴,同
时该旋转轴也是第一摩擦面326与第二摩擦面328的旋转轴;其中该旋转
轴也是图3所示全部元件的对称轴。虽然在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中,摩擦
机构和弹性元件314(即图3所示的全部元件)均具有轴对称的外形,并且以
对称轴共轴的方式排列,然而摩擦机构和弹性元件314的外形可以有多样
的变化,而且不具备轴对称的外形,同时也没有对应的对称轴,然而该旋
转轴仍然可独立地存在。

另外可调定值扭力限制装置300还具备下列特性,即实施方式的选择。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摩擦面322,324,326,328,330,332,334,336
彼此平行排列,如图3所示,然而在不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情况下,其他能
够达到相同目的的实施方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相对于公知技术,本发明的可调定值扭力限制装置中,弹性元件的作
用长度具有数个定值可供选择,可调定值扭力限制装置所能产生的输出扭
力也具有数个定值可供选择,当输出扭力因为特定因素(如摩擦介面材质的
材料特性、表面变化、或制造公差......等)改变而无法符合设计初的预定范
围时,通过自数个定值的输出扭力当中选取其中一定值的输出扭力,就不
必拆卸该可调定值扭力限制装置,因此摩擦面的稳定状态不会遭到破坏而
且不必再度进行时效处理。这样可简易地调整输出扭力而不必反覆地拆卸
和组装该可调定值扭力限制装置,并且不必反覆进行时效处理,从而可以
节省许多时间,使生产者得以有效控制材料、人力等相关成本。

本发明的另一优点是,当可调定值扭力限制装置运转时,不会改变弹
性元件的作用长度,可调定值扭力限制装置的输出扭力也得以维持定值,
因此本发明的作用长度调整结构不但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也不会增
加额外的困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照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做出的
等同变化与修饰,都应属于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

可调定值扭力限制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可调定值扭力限制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可调定值扭力限制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调定值扭力限制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调定值扭力限制装置.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定值扭力限制装置,用于衰减一扭力源所提供的输入扭力,以产生一维持定值的输出扭力。该装置包括:具有数个支撑点的切换元件和固定座的摩擦机构、以及具有作用长度的弹性元件,用于弹性地对摩擦机构施加对应于作用长度的垂直力。当移动切换元件使得这些支撑点中的特定一支撑点固定在固定座上时,切换元件与固定座之间具有一特定的相对位置,使得支撑在摩擦机构上的弹性元件具有一特定的作用长度。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印刷;排版机;打字机;模印机〔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