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镜片及使用该棱镜片的液晶显示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棱镜片及使用该棱镜片的液晶显示装置.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4961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6.12 CN 103149611 A *CN103149611A* (21)申请号 201310073877.9 (22)申请日 2013.01.02 201310000604.1 2013.01.02 G02B 5/04(2006.01) G02F 1/13357(2006.01) (71)申请人 深超光电 ( 深圳 ) 有限公司 地址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街道 办民清路深超光电科技园 A 栋 (72)发明人 王明宗 李宏远 (54) 发明名称 棱镜片及使用该棱镜片的液晶显示装置 (57) 摘。
2、要 一种棱镜片, 其用于对光线进行调制。 所述棱 镜片包括一主体部及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上的多行 棱镜。所述主体部包括主体第一侧及与之相对的 主体第二侧。所述多行棱镜沿所述主体第一侧至 主体第二侧并排排列在所述主体部上, 且靠近所 述主体第一侧的棱镜在主体部上单位面积的密度 比靠近所述主体第二侧的棱镜在主体部上单位面 积的密度低。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使用该棱镜片 的液晶显示装置。本发明的优点是可以向特定方 向光予以补偿, 能够产生渐变式的聚光效果, 以及 提供一种广视角的液晶显示装置。 (62)分案原申请数据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4 页 (19)中华人民。
3、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49611 A CN 103149611 A *CN103149611A* 1/1 页 2 1. 一种棱镜片, 其用于对光线进行调制, 所述棱镜片包括一主体部及设置在所述主体 部上的多行棱镜, 所述主体部包括主体第一侧及与之相对的主体第二侧, 所述多行棱镜沿 所述主体第一侧至主体第二侧并行排列在所述主体部上, 且靠近所述主体第一侧的棱镜在 主体部上单位面积的排布密度比靠近所述主体第二侧的棱镜在主体部上单位面积的排布 密度低。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棱镜片, 其特征在于 : 。
4、所述棱镜在所述主体部上的排布密度由 主体第一侧至主体第二侧逐渐增大。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棱镜片,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主体部包括由所述主体第一侧至所 述主体第二侧划分成面积比为 2:1 的主体第一区域及主体第二区域, 靠近主体第一侧的主 体第一区域面积是靠近主体第二侧的主体第二区域面积的两倍, 所述主体第二区域上棱镜 排布密度是所述主体第一区域上棱镜排布密度的三倍。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棱镜片,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棱镜为三棱镜。 5.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包括依次层叠放置的液晶显示面板, 光控制装置, 以及背光模 组, 所述光控制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 1-4 中任一项所述的棱。
5、镜片, 所述背光模组发出的光 线经过棱镜片调制后射入液晶显示面板, 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相对的面板第一侧及面板 第二侧, 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对应所述面板第一侧的透光率高于对应所述面板第二侧的透光 率, 所述棱镜片的主体第一侧与所述面板第一侧对应设置, 所述棱镜片的主体第二侧与所 述面板第二侧对应设置。 6.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面板第一侧为液晶显示面板 显示图像时沿竖直方向的顶端, 所述面板第二侧为液晶显示面板显示图像时沿竖直方向的 底端。 7.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透光率由所 述面板第一侧至所述面板第二侧。
6、逐渐减小。 8.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棱镜片的主体第一侧与所述 面板第一侧相对齐, 所述棱镜片的主体第二侧与所述面板第二侧对相对齐。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149611 A 2 1/3 页 3 棱镜片及使用该棱镜片的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棱镜片及使用该棱镜片的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液晶显示器通过液晶分子的转动来控制透光率从而显示信息, 现最常见的 TN 型 液晶技术最成熟, 适用范围最广, 但其存在可视角度偏小的不足。由于 TN 型液晶扭转的特 点, 一般的 TN 型液晶显示器在施加电压后, 从屏幕上方观看。
7、屏幕时, 容易看到液晶分子的 长轴, 透光量大, 屏幕会过亮而发白, 对比度低 ; 从屏幕下方观看屏幕时, 容易看到液晶分子 的短轴, 透光量小, 屏幕会过暗, 导致透光率不均, 显示效果不佳。同时, 透光率不均会导致 灰阶反转现象, 即容易看到液晶分子长轴的方向显示低灰阶的灰度比高灰阶的灰度高, 从 而导致从容易看到液晶分子长轴的方向观看屏幕时, 原本应该显示黑色的显示区在人眼看 来会变亮, 而原本应该显示白色的显示区在人眼看来会变暗, 画面严重失真。 常见的方法是 在屏幕面板外贴上一层光学补偿膜, 可以使可视角度增大一些, 但需要添加额外成本, 且无 法改善灰阶反转现象。 0003 为改善。
8、 TN 型液晶可视角度不足的问题, 人们开始在背光组件的棱镜片上面做文 章。在专利 CN200410095781 中揭露了一种液晶显示器的背光组件, 其中棱镜片包括多个 棱镜, 每一个都被成形为不等边三角形棱镜的形式, 每个突出都具有彼此不等的两个底角, 以调节液晶显示器视角。但以不等边三角形棱镜设计会造成透光量无法控制, 无法针对 TN 型液晶视角较差的区域做补偿, 并且其光导向只往同一方向, 如此会造成其它视角颜色不 均, 同时会使面板的亮度对比度比大幅下降, 而被人眼查觉。在专利 CN200880000121 中揭 露了一种液晶显示器背光组件的, 其中棱镜片包括用于射入光的第一棱镜面以及。
9、第二棱镜 面, 第一棱镜面是直线状, 第二棱镜面是圆弧状, 以调节视角, 但其光导向只往同一方向, 如 此会造成其它视角颜色不均, 同时会使面板的亮度对比度比大幅下降, 而被人眼查觉。 发明 内容 0004 鉴于此, 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向特定方向光予以补偿的棱镜片及使用该棱镜片的 液晶显示装置。 0005 一种棱镜片, 其用于对光线进行调制。所述棱镜片包括一主体部及设置在所述主 体部上的多行棱镜。所述主体部包括主体第一侧及与之相对的主体第二侧。所述多行棱镜 沿所述主体第一侧至主体第二侧并排排列在所述主体部上, 且靠近所述主体第一侧的棱镜 在主体部上单位面积的密度比靠近所述主体第二侧的棱镜在主体。
10、部上单位面积的密度低。 0006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包括依次层叠放置的一液晶显示面板, 一光控制装置, 以及一 背光模组, 所述光控制装置包括所述棱镜片。所述背光模组发出的光线经过棱镜片调制后 射入液晶显示面板, 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相对的面板第一侧及面板第二侧, 所述液晶显 示面板对应所述面板第一侧的透光率高于对应所述面板第二侧的透光率。 所述棱镜片的主 体第一侧与所述面板第一侧对应设置, 所述棱镜片的主体第二侧与所述面板第二侧对应设 置。 说 明 书 CN 103149611 A 3 2/3 页 4 0007 本发明的优点是提供了一种棱镜片, 可以向特定方向光予以补偿, 能够产生渐变 式。
11、的聚光效果, 以及提供一种广视角的液晶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0008 图 1 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09 图 2 为图 1 中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0010 图 3 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棱镜片上棱镜的分布透视图。 0011 图 4 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棱镜片上棱镜的分布透视图。 0012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13 液晶显示装置1 液晶显示面板10 光控制装置20 背光模组30 面板第一侧14 面板第二侧15 主体第一侧16 主体第二侧17 上扩散片21 棱镜片22 下扩散片23 主体部222 主体第一区域222a 主体第二区域222b 棱。
12、镜224 0014 0015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所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如图 1 所示,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 1 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层叠的液 说 明 书 CN 103149611 A 4 3/3 页 5 晶显示面板 10, 光控制装置 20, 以及背光模组 30。所述光控制装置 20 包括一棱镜片 22 以 及分别设置在棱镜片 22 两侧的上扩散片 21 与下扩散片 23。可以理解的是, 所述光控制装 置 20 中还可以包括其他光控制元件如透镜等。所述棱镜片 22 包括一主体部 222 及设置在 所述主体部 222 上的多行棱镜 224。所述背光模组。
13、 30 提供一面光源, 以为所述液晶显示面 板 10 提供背光。 0017 所述液晶显示面板 10 通过施加电压来扭转液晶分子以控制透光率从而显示图 像。如图 2 所示, 所述液晶显示面板 10 包括相对的面板第一侧 14 及面板第二侧 15, 所述液 晶显示面板 10 的透光率由所述面板第一侧 14 至所述面板第二侧 15 逐渐减小。在本实施 方式中, 所述面板第一侧14为液晶显示面板10显示图像时沿竖直方向的顶端, 所述面板第 二侧 15 为液晶显示面板 10 显示图像时沿竖直方向的底端。 0018 如图 3 所示, 所述主体部 222 包括相对的主体第一侧 16 及主体第二侧 17, 所。
14、述多 行棱镜 224 沿所述主体第一侧 16 至主体第二侧 17 并行排列在所述主体部 222 上, 且靠近 所述主体第一侧 16 的棱镜 224 排布密度比靠近所述主体第二侧 17 的棱镜 224 排布密度 低。在本实施方式中, 棱镜 224 在主体部 222 上的排布密度由主体第一侧 16 至主体第二侧 17 逐渐增大, 同时将所述主体第一侧 16 与液晶显示面板 10 的面板第一侧 14 对应设置, 将 所述主体第二侧 17 与液晶显示面板 10 的面板第二侧 15 对应设置。 0019 所以, 将棱镜片 22 上所述棱镜 224 密度较低的主体第一侧 16 与液晶显示面板 10 透光率。
15、较高的面板第一侧 14 对应设置, 而将棱镜片 22 上所述棱镜 224 密度较高的主体第 二侧与液晶显示面板 10 透光率较低的面板第二侧 15 对应设置, 则可以补偿原本由液晶显 示面板 10 不同部位透光率不同而造成的从不同视角看出现亮度不均以及由于亮度不均所 导致的灰阶反转现象, 从而达到广视角的效果。 0020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 如图 4 所示, 将主体部 222 由所述主体第一侧 16 至所述主 体第二侧 17 划分成面积比为 2:1 的主体第一区域 222a 及主体第二区域 222b, 靠近主体第 一侧16的主体第一区域222a面积是靠近主体第二侧17的主体第二区域222b面。
16、积的两倍, 所述主体第二区域 222b 上棱镜 224 排布密度是所述主体第一区域 222a 上棱镜 224 排布密 度的三倍。 0021 在本发明中, 所述棱镜 224 可以是但不限于三棱镜, 只要满足靠近所述主体第一 侧 16 的棱镜 244 在主体部 222 上单位面积的排布密度比靠近所述主体第二侧 17 的棱镜 224 在主体部 222 上单位面积的排布密度低, 同时将所述主体第一侧 16 与液晶显示面板 10 相对透光率较高的面板第一侧 14 相对齐, 将所述主体第二侧 17 与液晶显示面板 10 相对透 光率较低的面板第二侧 15 相对齐的实施方式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2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 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 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之内, 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 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103149611 A 5 1/4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49611 A 6 2/4 页 7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49611 A 7 3/4 页 8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49611 A 8 4/4 页 9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49611 A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