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接续用加热炉.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光纤接续用加热炉.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6359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6.19 CN 103163591 A *CN103163591A* (21)申请号 201110448174.0 (22)申请日 2011.12.19 G02B 6/255(2006.01) G02B 6/38(2006.01) (71)申请人 西安金和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高新四路 丹枫国际 B 座 1501 室 (72)发明人 杜兵 (74)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代理人 谭文琰 (54) 发明名称 一种光纤接续用加热炉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
2、种光纤接续用加热炉, 包括 壳体和加热炉, 导热体下部为凹形的弧面, 在弧面 上固定有发热薄膜, 发热薄膜与壳体内的输出电 源连接 ; 压板一通过铰链与基板一连接, 压板一 和基板一配合构成光纤的夹持装置 ; 压板二通过 铰链与基板二连接, 压板二和基板二配合构成光 纤的夹持装置 ; 盖板通过铰链与竖板一连接, 盖 板、 竖板一、 竖板二和导热体的上表面配合构成加 热腔 ; 还包括控制单元, 控制单元与送风单元连 接并控制后者的开关。该光纤接续用加热炉保证 了热缩套管和记忆合金材料加工的光纤对接装置 的正常使用, 该装置具有成本低、 使用简单方便、 长期稳定性好的特点。 (51)Int.Cl.。
3、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63591 A CN 103163591 A *CN103163591A* 1/1 页 2 1. 一种光纤接续用加热炉, 其特征在于 : 包括壳体 (1) 和安置于壳体 (1) 上的加热炉, 所述的加热炉包括导热体 (18) 以及安置在导热体 (18) 上的基板一 (10)、 基板二 (17)、 竖板一 (14) 和竖板二 (22), 所述的导热体 (18) 下部为凹形的弧面, 弧面的中部距导热体 (18)的上表。
4、面较弧面的两侧距离近, 在弧面上固定有发热薄膜(19), 发热薄膜(19)通过导 线与壳体 (1) 内的输出电源 (7) 连接 ; 压板一 (11) 通过铰链与基板一 (10) 连接, 压板一 (11)和基板一(10)配合构成光纤(9)的夹持装置 ; 压板二(15)通过铰链与基板二(17)连 接, 压板二 (15) 和基板二 (17) 配合构成光纤 (9) 的夹持装置 ; 盖板 (14) 通过铰链与竖板 一 (15) 连接, 盖板 (14)、 竖板一 (15)、 竖板二 (22) 和导热体 (18) 的上表面配合构成加热 腔 ; 在壳体 (1) 内, 还包括控制单元 (3), 控制单元 (3)。
5、 控制升压单元 (6) 将主电源 (4) 的 电力传输给输出电源 (7) ; 所述的控制单元 (3) 与送风单元 (20) 连接并控制后者的开关, 送风单元 (20) 通过通风管 (24) 将风力从送风口 (13) 吹入由盖板 (14)、 竖板一 (15)、 竖板 二 (22) 和导热体 (18) 的上表面构成加热腔内用于冷却。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光纤接续用加热炉,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壳体 (1) 内还 包括电池单元 (2), 电池单元 (2) 与控制单元 (3) 和主电源 (4) 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一种光纤接续用加热炉,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电池单元。
6、 (2) 是可充电电池组。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光纤接续用加热炉, 其特征在于 : 在所述的导热体 (18) 的上表面还包括导热薄膜 (8)。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一种光纤接续用加热炉,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导热薄膜 (8) 是硅树脂薄膜或聚四氟乙烯薄膜。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光纤接续用加热炉,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盖板 (14) 是透 明高分子材料。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一种光纤接续用加热炉,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透明高分子材 料是有机玻璃、 聚碳酸酯。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163591 A 2 1/3 页 3 一种光纤接续用。
7、加热炉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热炉, 特别是涉及一种光纤接续用加热炉。 背景技术 0002 光纤作为通信线路已广泛应用于全世界各个地区, 而作为新型传感装置也具有巨 大的应用前景。由于目前应用于实际中的大多数光纤是石英光纤, 其芯径一般在 4-80 微米 的范围内, 所以对光纤的接头要求很高, 如单模光纤的芯径一般在 8-10 微米之间, 两根光 纤的接头偏差一微米就会出现较大的损耗。现有的光纤接头以使用熔接机为主, 在光纤接 头处需加热缩套管保护, 在热缩套管加热中, 需防止在裸光纤周围封闭有空气泡, 这对光纤 的寿命有影响, 现有的加热炉的加热膜是平直的, 容易造成热缩套管的。
8、两端首先被封闭, 从 而使空气滞留在热缩套管内。 0003 另一方面, 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 201020519978.6 的 一种光纤对接装置 的文献 中揭示了一种通过记忆合金材料加工的光纤对接装置, 其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具有较好的 应用前景。但在对该接续装置加热时, 也需要接续装置的中部升温快、 首先出现相变变形, 这样才能保证接续质量, 现有的光纤加热炉不能满足这样的条件。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提供一种光纤接续用加热炉。该 光纤接续用加热炉保证了热缩套管和记忆合金材料加工的光纤对接装置的正常使用, 该装 置具有成本低、 使用简单方便、 长期。
9、稳定性好的特点。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光纤接续用加热炉, 其特征在 于 : 包括壳体和安置于壳体上的加热炉, 所述的加热炉包括导热体以及安置在导热体上的 基板一、 基板二、 竖板一和竖板二, 所述的导热体下部为凹形的弧面, 弧面的中部距导热体 的上表面较弧面的两侧距离近, 在弧面上固定有发热薄膜, 发热薄膜通过导线与壳体内的 输出电源连接 ; 压板一通过铰链与基板一连接, 压板一和基板一配合构成光纤的夹持装置 ; 压板二通过铰链与基板二连接, 压板二和基板二配合构成光纤的夹持装置 ; 盖板通过铰链 与竖板一连接, 盖板、 竖板一、 竖板二和导热体的上表面。
10、配合构成加热腔 ; 在壳体内, 还包括 控制单元, 控制单元控制升压单元将主电源的电力传输给输出电源 ; 所述的控制单元与送 风单元连接并控制后者的开关, 送风单元通过通风管将风力从送风口吹入由盖板、 竖板一、 竖板二和导热体的上表面构成加热腔内用于冷却。 0006 上述的一种光纤接续用加热炉,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壳体内还包括电池单元, 电池 单元与控制单元和主电源连接。 0007 上述的一种光纤接续用加热炉,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电池单元是可充电电池组。 0008 上述的一种光纤接续用加热炉, 其特征在于 : 在所述的导热体的上表面还包括导 热薄膜。 0009 上述的一种光纤接续用加热。
11、炉,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导热薄膜是硅树脂薄膜或聚 说 明 书 CN 103163591 A 3 2/3 页 4 四氟乙烯薄膜。 0010 上述的一种光纤接续用加热炉,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盖板是透明高分子材料。 0011 上述的一种光纤接续用加热炉,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透明高分子材料是有机玻璃、 聚碳酸酯。 0012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 0013 1、 本发明装置的导热体底面是弧形, 从而使发热薄膜也成为弧形, 在加热时可以 使热缩套管或记忆合金的接续子的中部温度升温快, 防止出现热缩套管或记忆合金的接续 子内封闭空气泡得现象, 保证接续质量 ; 0014 2、 本。
12、发明的加热腔中部有送气孔, 冷却空气从中部导入后向两侧扩散, 使热缩套 管或记忆合金的接续子的中部先冷却, 防止或减小热缩套管或记忆合金的接续子内的光纤 轴向上的应力, 保证光纤接续点的长期稳定。 0015 综上所述, 本发明装置具有结构简单、 设计合理、 价格低廉、 长期稳定性好、 体积小 操作方便、 使用效果好, 具有广阔的使用前景。 0016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 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17 图 1 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 2 为图 1 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9 附图标记说明 : 0020 1- 壳体 ; 2- 电池单元 。
13、; 3- 控制单元 ; 0021 4- 主电源 ; 5- 电源接口 ; 6- 升压单元 ; 0022 7- 输出电源 ; 8- 升压单元 ; 9- 光纤 ; 0023 10- 基板一 ; 11- 压板一 ; 12- 热缩套管或记忆合金接续子 ; 0024 13- 送风口 ; 14- 盖板 ; 15- 竖板一 ; 0025 16- 压板二 ; 17- 基板二 ; 18- 导热体 ; 0026 19- 发热薄膜 ; 20- 送风单元 ; 21- 壳板 ; 0027 22- 竖板二 ; 24- 通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如图 1 和图 2 所示的一种光纤接续用加热炉, 包括壳体 1 和安置于。
14、壳体 1 上的加 热炉, 所述的加热炉包括导热体 18 以及安置在导热体 18 上的基板一 10、 基板二 17、 竖板一 14 和竖板二 22, 所述的导热体 18 下部为凹形的弧面, 弧面的中部距导热体 18 的上表面较 弧面的两侧距离近, 在弧面上固定有发热薄膜 19, 发热薄膜 19 通过导线与壳体 1 内的输出 电源 7 连接 ; 压板一 11 通过铰链与基板一 10 连接, 压板一 11 和基板一 10 配合构成光纤 9 的夹持装置 ; 压板二 16 通过铰链与基板二 17 连接, 压板二 16 和基板二 17 配合构成光纤 9 的夹持装置 ; 盖板14通过铰链与竖板一15连接, 。
15、盖板14、 竖板一15、 竖板二22和导热体18 的上表面配合构成加热腔 ; 在壳体 1 内, 还包括控制单元 3, 控制单元 3 控制升压单元 6 将 主电源 4 的电力传输给输出电源 7 ; 所述的控制单元 3 与送风单元 20 连接并控制后者的开 关, 送风单元 20 通过通风管 24 将风力从送风口 13 吹入由盖板 14、 竖板一 15、 竖板二 22 和 说 明 书 CN 103163591 A 4 3/3 页 5 导热体 18 的上表面构成加热腔内用于冷却。 0029 操作过程 : 将接续好或对接的光纤9套装有热缩套管或记忆合金接续子12内并放 置在由盖板 14、 竖板一 15、。
16、 竖板二 22 和导热体 18 的上表面构成加热腔内, 控制单元 3 控制 升压单元 6 将主电源 4 的电力传输给输出电源 7, 使发热薄膜 19 发热, 该热量通过导热体 18传递给热缩套管或记忆合金接续子12, 由于导热体18下部为凹形的弧面, 则发热薄膜19 也为弧面, 且中部距导热体 18 上表面较两侧的距离近, 从而在升温过程中, 使导热体 18 中 部的温度高于导热体 18 两侧, 这样, 热缩套管或记忆合金接续子 12 的中部首先收缩, 使热 缩套管或记忆合金接续子12内部不易滞留空气泡, 保证了接续质量 ; 然后, 控制单元3控制 送风单元 20 通过通风管 24 将冷却空气。
17、在加热腔中部的送气孔 13 送出, 冷却空气从中部导 入后向两侧扩散, 使热缩套管或记忆合金的接续子 12 的中部先冷却, 防止或减小热缩套管 或记忆合金的接续子 12 内的光纤 9 轴向上的应力, 保证光纤 6 接续点的长期稳定。 0030 优选的, 所述的壳体 1 内还包括电池单元 2, 电池单元 2 与控制单元 3 和主电源 4 连接。 0031 优选的, 所述的电池单元 2 是可充电电池组。 0032 优选的, 在所述的导热体18的上表面还包括导热薄膜8。 进一步的, 所述的导热薄 膜 8 是硅树脂薄膜或聚四氟乙烯薄膜。 0033 优选的, 所述的盖板 14 是透明高分子材料。 0034 优选的, 所述的透明高分子材料是有机玻璃、 聚碳酸酯。 0035 以上所述, 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 凡是根据本发明 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 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 均仍属于本发明技 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103163591 A 5 1/1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63591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