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绝缘体隔片的电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具有绝缘体隔片的电机.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4708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7.23 CN 103947086 A (21)申请号 201280056829.2 (22)申请日 2012.11.16 13/300,463 2011.11.18 US H02K 3/34(2006.01) (71)申请人 雷米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美国印第安纳州 (72)发明人 C哈默 BD钱伯林 C拉米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127 代理人 汤在彦 (54) 发明名称 具有绝缘体隔片的电机 (57) 摘要 一种用于电机的定子总成, 所述定子总成包 含支撑多个电导体的定。
2、子芯。多个伸长的绝缘体 隔片在导体之间邻近其连接端以相对于所述定子 芯轴向隔开地交织。 (30)优先权数据 (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4.05.19 (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US2012/065569 2012.11.16 (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3/074957 EN 2013.05.23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4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10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4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0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47086 A CN 103947086。
3、 A 1/4 页 2 1. 一种定子总成, 其包含 : 定子芯, 所述定子芯包含围绕纵轴延伸的侧壁 ; 第一导体层, 所述第一导体层包含界定环形环的多个周向隔开的电导体 ; 第二导体层, 所述第二导体层包含界定环形环的多个周向隔开的电导体, 所述第二导 体层从所述第一导体层径向向外放置 ; 第一绝缘体隔片, 所述第一绝缘体隔片由非导电材料形成并且通过在所述第一导体层 的周向邻近的电导体的外表面与内表面之间交替地延伸 , 从而在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 第二导电层之间交织 ; 以及 第二绝缘体隔片, 所述第二绝缘体隔片由非导电材料形成并且通过在所述第二导体层 的周向邻近的电导体的外表面与内表面之间交。
4、替地延伸 , 从而在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 第二导电层之间交织。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定子总成, 其中所述多个电导体包含从所述定子芯轴向向外 放置的对立的转动和连接端部分, 所述第一绝缘体隔片和所述第二绝缘体隔片从所述定子 芯轴向向外放置 , 并邻近所述电导体的所述连接端部分。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定子总成, 其中 : 所述电导体的所述连接端部分是弯曲的以包含内部轴向支腿、 外部轴向支腿, 以及连 接所述内部轴向支腿和所述外部轴向支腿的倾斜部分 ; 并且 所述第一绝缘体隔片和所述第二绝缘体隔片经配置以啮合所述对应的电导体的所述 倾斜部分。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定子总。
5、成, 其中所述绝缘体隔片是由具有基本上圆形的截面 的电绝缘材料的线形成的。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定子总成, 其中所述绝缘体隔片是由具有基本上矩形的截面 的电绝缘材料的条带形成的。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定子总成, 其中所述绝缘体隔片是由玻璃、 聚合物和对位芳 族聚酰胺纤维中的至少一者形成的。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定子总成, 其中所述绝缘体隔片在基本上垂直于所述定子芯 的纵轴延伸的平面内遵循基本上是正弦的路径。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定子总成, 其进一步包括 : 第三导体层, 所述第三导体层包含界定环形环的多个周向隔开的电导体, 所述第三导 体层从所述第二导体。
6、层径向向外放置 ; 第四导体层, 所述第四导体层包含界定环形环的多个周向隔开的电导体, 所述第四导 体层从所述第三导体层径向向外放置 ; 第三绝缘体隔片, 所述第三绝缘体隔片由非导电材料形成并且通过在所述第三导体层 的周向邻近的电导体的外表面与内表面之间交替地延伸 , 从而在所述第三导电层与所述 第四导电层之间交织 ; 以及 第四绝缘体隔片, 所述第四绝缘体隔片由非导电材料形成并且通过在所述第四导体层 的周向邻近的电导体的外表面与内表面之间交替地延伸 , 从而在所述第三导电层与所述 第四导电层之间交织。 9.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定子总成, 其中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947。
7、086 A 2 2/4 页 3 所述第一导体层和所述第二导体层是互连的以界定多相内部绕组集合 ; 并且 所述第三导体层和所述第四导体层是互连的以界定从所述内部绕组集合径向向外放 置的多相外部绕组集合。 10.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定子总成, 其中所述绝缘体隔片包括围绕所述定子芯周向 延伸的无端的环。 11. 一种定子总成, 其包括 : 定子芯 ; 多个电导体, 所述多个电导体被支撑在所述定子芯内并且在对立的第一端部分与第二 端部分之间轴向延伸, 所述第一端部分和所述第二端部分放置在所述定子芯外, 所述多个 导体排列为多个同心层 ; 以及 第一伸长的绝缘体隔片, 所述第一伸长的绝缘体隔片在邻。
8、近所述定子芯外部的所述第 二端的所述多个导体之间以基本上正弦的路径交织, 所述绝缘体隔片是由非导电材料形成 的。 12. 根据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定子总成, 其进一步包括第二伸长的绝缘体隔片, 所述第 二伸长的绝缘体隔片在邻近所述定子芯的所述第二端部分外部的所述多个导体之间以基 本上正弦的路径交织, 所述绝缘体隔片是由非导电材料形成的。 13. 根据权利要求 12 所述的定子总成, 其中所述多个导体的所述多个同心层包含 : 第一导体层, 所述第一导体层包含界定环形环的多个周向隔开的电导体 ; 以及 第二导体层, 所述第二导体层包含界定环形环的多个周向隔开的电导体, 所述第二导 体层从所述第一。
9、导体层径向向外放置。 14. 根据权利要求 12 所述的定子总成, 其中所述第一导体层和所述第二导体层是互连 的以界定多相绕组集合。 15. 根据权利要求 12 所述的定子总成, 其中所述第一伸长的绝缘体隔片和所述第二伸 长的绝缘体隔片在所述导体的对立的外表面与内表面之间交替。 16. 根据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定子总成, 其中 : 所述电导体的所述第二端部分是弯曲的以包含内部轴向支腿、 外部轴向支腿, 以及连 接所述内部轴向支腿和所述外部轴向支腿的倾斜部分 ; 并且 所述绝缘体隔片经配置以啮合所述电导体的所述倾斜部分。 17. 根据权利要求 12 所述的定子总成, 其中所述绝缘体隔片是由具有。
10、基本上圆形的截 面的电绝缘材料的线形成的。 18. 根据权利要求 12 所述的定子总成, 其中所述绝缘体隔片是由具有基本上矩形的截 面的电绝缘材料的条带形成的。 19. 根据权利要求 12 所述的定子总成, 其中所述绝缘体隔片是由玻璃、 聚合物和对位 芳族聚酰胺纤维中的至少一者形成的。 20. 根据权利要求 13 所述的定子总成, 其进一步包括 第三导体层, 所述第三导体层包含界定环形环的多个周向隔开的电导体, 所述第三导 体层从所述第二导体层径向向外放置 ; 第四导体层, 所述第四导体层包含界定环形环的多个周向隔开的电导体, 所述第四导 体层从所述第三导体层径向向外放置 ; 权 利 要 求 。
11、书 CN 103947086 A 3 3/4 页 4 第三绝缘体隔片, 所述第三绝缘体隔片由非导电材料形成并且通过在所述第三导体层 的周向邻近的电导体的外表面与内表面之间交替地延伸 , 从而在所述第三导电层与所述 第四导电层之间交织 ; 以及 第四绝缘体隔片, 所述第四绝缘体隔片由非导电材料形成并且通过在所述第四导体层 的周向邻近的电导体的外表面与内表面之间交替地延伸 , 从而在所述第三导电层与所述 第四导电层之间交织。 21. 根据权利要求 20 所述的定子总成, 其中 : 所述第一导体层和所述第二导体层是互连的以界定多相内部绕组集合 ; 并且 所述第三导体层和所述第四导体层是互连的以界定从。
12、所述内部绕组集合径向向外放 置的多相外部绕组集合。 22. 根据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定子总成, 其中所述绝缘体隔片包括围绕所述定子芯周向 延伸的无端的环。 23. 一种形成电机的定子总成的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提供具有在插入端与对立的连接端之间轴向延伸的多个狭槽的定子芯 ; 在所述定子芯的所述狭槽内插入多个电导体 ; 以相对于所述定子芯的轴向隔开地定位绝缘体隔片至邻近所述定子芯的所述连接端, 所述绝缘体隔片由非导电材料形成 ; 对齐所述绝缘体隔片与所述多个电导体中间的空间 ; 并且 朝向所述定子芯的所述连接端移动所述绝缘体隔片, 使得所述绝缘体隔片被推动到所 述多个电导体中间的所。
13、述空间中, 并且在所述电导体之间以基本上正弦的路径交织。 24. 根据权利要求 23 所述的方法, 其进一步包括弯曲邻近所述连接端的所述电导体的 步骤。 25. 根据权利要求 24 所述的方法, 其中 : 所述弯曲步骤包含弯曲邻近所述连接器端的所述电导体以包含内部轴向支腿、 外部轴 向支腿, 以及连接所述内部轴向支腿和所述外部轴向支腿的倾斜部分 ; 以及 所述绝缘体隔片经配置以啮合所述对应的电导体的所述倾斜部分。 26. 根据权利要求 24 所述的方法, 其进一步包括将所述电导体的横向邻近的端部焊接 在一起以形成多相绕组集合的步骤。 27. 根据权利要求 23 所述的方法, 其中 : 所述插入。
14、步骤包含 : 在界定第一导电层的环形环中插入多个周向隔开的电导体 ; 并且 在界定从所述第一导电层径向向外放置的第二导电层的环形环中插入多个周向隔开的电 导体 ; 所述定位步骤包含于邻近所述定子芯的所述连接端提供相对于所述定子芯轴向隔开 的第一绝缘体隔片和第二绝缘体隔片 ; 并且 所述对齐步骤包含 : 对齐所述第一绝缘体以在所述第一导体层的周向邻近的电导体的 外表面与内表面之间交替地延伸, 并且对齐所述第二绝缘体隔片以在所述第二导体层的周 向邻近的电导体的外表面与内表面之间延伸。 28. 根据权利要求 23 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绝缘体隔片是由具有基本上圆形的截面的 电绝缘材料的线形成的。 权。
15、 利 要 求 书 CN 103947086 A 4 4/4 页 5 29. 根据权利要求 23 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绝缘体隔片是由具有基本上矩形的截面的 电绝缘材料的条带形成的。 30. 根据权利要求 23 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绝缘体隔片是由玻璃、 聚合物和对位芳族 聚酰胺纤维中的至少一者形成的。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947086 A 5 1/5 页 6 具有绝缘体隔片的电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基本上涉及电机, 并且更确切地说涉及提供在定子芯上方的导体的连接端 附近的绝缘体隔片。 背景技术 0002 电机可以用于多种应用, 包含与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相关的应用。 举例来说,。
16、 常规的 汽车可以使用电机作为内燃机的启动马达, 或者作为交流发电机以生成电力并且输送动力 到车辆附件和 / 或给车辆的电池充电。还已知的是使用电机作为牵引马达, 例如, 用于混合 动力 / 电动车辆。 0003 在此类电机中已知的是通过使用预制的导体来制造定子总成。为了完成电气电 路, 导体的自由端是弯曲的或扭曲的以便对齐并且随后以特定布置接合在一起。由于导体 的复杂的几何形状和数目, 扭曲过程可以在一个导体与另一导体之间的间隔上引起重要的 变化。各个导体之间的无意的电子接触可能引致定子总成不适当地运行。为了容纳这些尺 寸变化, 导体扭曲的程度可以被最小化, 从而导致马达的长度的增加和 / 。
17、或功率密度的减 小。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涉及在导体被扭曲成形之前 , 伸长的绝缘体隔片在导体的自由端处于各 个导体之间编织 , 以保护导体不与邻近导体发生接触或受到邻近导体损害。因此, 可以减 小马达的总长度, 或者在相同的长度上可以增大功率。 另外, 通过防止邻近导体之间潜在的 损害接触, 此类绝缘体隔片改进了电机的耐久性并且因而增长了寿命。 0005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 定子总成包含定子芯, 所述定子芯包含围绕纵 轴延伸的侧壁。第一导体层包含界定环形环的多个周向隔开的电导体, 并且第二导体层包 含界定环形环的多个周向隔开的电导体, 所述第二导体层是从所述第一导体层径向向。
18、外放 置的。 由非导电材料形成的第一绝缘体隔片通过在第一导体层的周向邻近的电导体的外表 面与内表面之间交替地延伸而在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之间交织。 由非导电材料形成的 第二绝缘体隔片通过在第二导体层的周向邻近的电导体的外表面与内表面之间交替地延 伸而在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之间交织。 0006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意性实施例, 定子总成包含定子芯以及被支撑在所述定子芯 内并且在对立的第一端部分与第二端部分之间轴向延伸的多个电导体, 所述第一端部分和 第二端部分放置在定子芯外, 所述多个导体排列为多个同心层。第一伸长的绝缘体隔片在 邻近定子芯外部的第二端的多个导体之间以基本上正弦的路径交织, 所。
19、述绝缘体隔片是由 非导电材料形成的。 0007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意性实施例 , 形成电机的定子总成的方法包含提供具有在 插入端与对立连接端之间轴向延伸的多个狭槽的定子芯 , 并且在所述定子芯的狭槽内插 入多个电导体的步骤。 所述方法进一步包含于邻近定子芯的连接端以相对于定子芯轴向地 说 明 书 CN 103947086 A 6 2/5 页 7 隔开来定位绝缘体隔片的步骤, 所述绝缘体隔片由非导电材料形成, 并且将绝缘体隔片与 多个电导体中间的空间对齐。所述方法还包含朝向定子芯的连接端移动绝缘体隔片, 使得 绝缘体隔片被推动到多个电导体中间的空间中, 并且在电导体之间以基本上正弦的路径交 织。。
20、 0008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通过仔细考虑下述对说明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来清楚 地了解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 其中所述说明性实施例举例说明了目前公认的实施本发 明的最佳方式。 附图说明 0009 对图式的详细描述具体地涉及附图, 其中 : 0010 图1是说明性总成的透视图,该说明性总成具有插入在定子芯内的单独的导体并 且在自由连接器端的弯曲或扭曲前 ; 0011 图 2 是类似于图 1 的透视图, 示出了交织在邻近导体之间的绝缘体隔片 ; 0012 图 3 是类似于图 2 的透视图, 示出了处于弯曲或扭曲配置的导体的连接器端 ; 0013 图 4 是局部的内部透视图, 示出了在邻近导体之。
21、间交织的圆形线配置中的绝缘体 隔片 ; 0014 图 5 是类似于图 4 的内部透视图, 示出了在邻近导体之间交织并以平坦条带配置 的绝缘体隔片 ; 0015 图 6A 是图 2 的局部俯视平面图 ; 0016 图 6B 是类似于图 6A 的局部俯视平面图, 示出了以另一交织布置的绝缘体隔片 ; 0017 图 7 是图 4 的内部层的局部分解透视图, 示出了内部层的邻近导体之间的绝缘体 隔片的交织布置 ; 0018 图 8 是沿图 6 的线 8-8 截取的局部截面视图, 示出了相对于内部层的一对导体而 定位的线绝缘体隔片 ; 以及 0019 图 9 是类似图 8 的局部截面视图, 示出了相对于。
22、内部层的一对导体而定位的条带 绝缘体隔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本文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意图是彻底的或将本发明限于所揭示的精确 形式。事实上, 所选择作描述的实施例以使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本发明。 0021 先参看图 1, 示出了在最后装配之前的电机 11 的说明性的定子总成 10。定子总成 10 包含插入端 14 和对立的连接端 12。当用作马达 ( 例如, 启动马达或牵引马达 ) 时电机 11 包含通过磁场可操作地耦接到转子 ( 未图示 ) 的定子总成 10, 以便将电能转化为机械 能。以类似方式, 电机 11 也可以用作交流发电机或发电机以通过磁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来发。
23、电并且输送动力到 ( 例如 ) 车辆附件和 / 或给车辆的电池充电。 0022 定子总成 10 说明性地包含定子芯或堆叠 20 以及多个电导体或绕组 30。定子芯 20 包含圆柱形侧壁 22, 所述侧壁围绕纵轴 23 延伸并且界定开口的中心部分 24。轴向方向 A 延伸穿过定子总成 10 的插入端 14 与对立或连接端 12 之间的开口中心部分 24, 并且径向 方向 R 远离纵轴 23 垂直于轴向方向 A 延伸以朝向侧壁 22。在某些示意性实施例中, 圆柱形 说 明 书 CN 103947086 A 7 3/5 页 8 侧壁 22 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层压堆叠或层 ( 未图示 )。在某些说明性。
24、实施例中, 圆柱形侧 壁 22 可以由硅钢组成, 它可以减少电机 11 的操作期间的磁滞和涡电流损失。或者, 圆柱形 侧壁 22 可以由粉状固体金属体组成。另外, 定子芯 20 可以包含金属 ( 例如, 钢 ) 框架 ( 未 图示 )。 0023 定子芯 20 的圆柱形侧壁 22 在圆周内表面 32 与圆周外表面 34 之间延伸, 并且说 明性地包含多个沿圆周隔开的轴向延伸的狭槽 36( 图 6A), 通过所述狭槽接收导体 30。图 1 到图 3 的说明性的定子芯 20 包含 60( 六十 ) 个狭槽 36。到定子狭槽 36 的开口是说明性 地通过定子芯 20 的内表面 32, 以及定子芯 2。
25、0 的插入端 14 和连接端 12 提供的。 0024 说明性地, 每个狭槽36支撑布置在电枢绕组集合中的导体30的至少一部分, 分别 包含第一 ( 或内部 ) 绕组集合 38 和第二 ( 或外部 ) 绕组集合 40。更确切地说, 每个狭槽 36 说明性地包含这两个绕组集合的一部分, 包含第一绕组集合 38 和第二绕组集合 40。每 个狭槽36中的第一绕组集合38包含一个相的两个导体30, 并且每个狭槽36中的第二绕组 集合 40 包含另一相的两个导体 30。类似地, 示意性实施例中的其它狭槽 36 中的每一个也 包括一个相的两个导体30和另一相的两个导体30。 在其他示意性实施例中, 还可能。
26、的是每 个狭槽 36 具有含相同相的所有四个导体 30。本文中所揭示的说明性绕组布置是包含相 A、 B 和 C 的三相绕组布置。然而, 应了解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其他多相绕组布置。 0025 导体 30 是说明性地由导电材料 ( 例如, 铜 ) 形成的, 具有矩形截面, 并且是用于形 成电枢绕组集合 38 和 40 的。参考图 1 至图 6A, 导体 30 说明性地布置在四个同心环或层 中, 其中第一层 42 最接近于定子芯 20 的内表面 32 放置, 随后是从第一层 42 径向向外放置 的第二层 44、 从第二层 44 径向向外放置的第三层 46, 以及从第三层 46 径向向外放置并且 最接近。
27、于定子芯 20 外表面 34 放置的第四层 48。第一层 42 和第二层 44 界定第一绕组集 合 38, 而第三层 46 和第四层 48 界定第二绕组集合 40。虽然可以采用矩形截面导体 30 以 便具有高狭槽填充比 (SFR) 的半闭合或完全闭合的电枢狭槽的优势, 但是也可以用其他导 体 ( 例如, 圆形截面 ) 对其进行替代。 0026 参考图 6A 到图 9, 每个导体 30 说明性地包含径向内表面 52 和径向外表面 54。对 立的圆周侧表面56和58连接内表面52和外表面54, 界定基本上矩形的截面。 每个导体30 包含邻近于插入端 14 以放置到定子芯 20 外部的第一或转动端部。
28、分 59, 以及邻近连接端 12 以放置到定子芯20外部的对立的第二连接或焊接端部分60。 如本文中进一步详细描述, 焊 接端部分 60 提供选定的导体 30 之间的电连通以界定绕组集合 38 和 40。 0027 多个电气绝缘体隔片 62、 64、 66 和 68 说明性地支撑在导体 30 的连接端附近, 以基 本上平行的路径在平面内延伸, 该平面基本上垂直于定子芯 20 的纵轴 23 放置。如本文中 进一步详细描述, 绝缘体隔片 62、 64、 66 和 68 是说明性地在导体层 42、 44、 46、 48 之间交织 的, 以将每个电导体 30 的连接器端部分 60 与每个径向和圆周向邻。
29、近的导体 30 电绝缘。 0028 在图 6A 中所示的示意性实施例中, 第一绝缘体隔片 62 由非导电材料形成 , 并且 是通过在第一导体层 42 的周向邻近的电导体 30 的内表面 52 与外表面 54 之间交替地延 伸 , 而在第一导电层 42 与第二导电层 44 之间交织。由导电材料形成的第二绝缘体隔片 64 通过在第二导体层 44 的周向邻近的电导体的内表面 52 与外表面 54 之间交替地延伸而在 第一导电层 42 与第二导电层 44 之间并且在第二导电层 44 与第三导电层 46 之间交织。由 非导电材料形成的第三绝缘体隔片 66 通过在第三导体层 46 的周向邻近的电导体 30。
30、 的内 说 明 书 CN 103947086 A 8 4/5 页 9 表面 52 与外表面 54 之间交替地延伸而在第二导电层 44 与第三导电层 46 之间并且在第三 导电层 46 与第四导电层 48 之间交织。最后, 由非导电材料形成的第四绝缘体隔片 68 通过 在第四导体层 48 的周向邻近的电导体 30 的内表面 52 与外表面 54 之间交替地延伸而在第 三导电层 46 与第四导电层 48 之间交织。 0029 进一步参考图 6 和图 7, 多个绝缘体隔片 62、 64、 66、 68 在每个邻近导体 30 之间在 径向和周向方向上提供电气绝缘间隔。更确切地说, 每个绝缘体隔片 62。
31、、 64、 66、 68 分别在 特定的层42、 44、 46、 48的电导体30之间交织。 在所述示意性实施例中, 每个绝缘体隔片62、 64、 66、 68遵循Z形和说明性地特定层42、 44、 46、 48的周向邻近的电导体30的内表面52与 外表面 54 之间是正弦路径。每个绝缘体隔片 62、 64、 66、 68 的第一部分 70 形成径向绝缘部 件, 而每个绝缘体隔片 62、 64、 66、 68 的第二部分 72 形成周向绝缘体部件 ( 图 6)。 0030 进一步参考图 6A 到图 6B, 绝缘体隔片 62、 64、 66、 68 可以按多种方式在导体 30 之 间交织。举例来。
32、说, 每个绝缘体隔片 62、 64、 66、 68 可以在其编织式样的单个循环的周向和 / 或径向方向上跨越一个或多个导体。举例来说, 第一绝缘体隔片 62 可以分别在第一导体 层 42 和第二导体层 44 的周向邻近的电导体 30 的内表面 52 与外表面 54 之间交替地延伸。 在图 6B 中所示的示意性实施例中, 绝缘体隔片 63、 65、 67、 69 可以与绝缘体隔片 62、 64、 66、 68 十字交叉。换句话说, 绝缘体隔片 62 和 63 可以替代第一层 42 的导体 30 的内表面 52 与 外表面 54 之间的路径, 并且绝缘体隔片 64 和 65 可以替代第二层 44 。
33、的导体 30 的内表面 52 与外表面 54 之间的路径。类似地, 绝缘体隔片 66 和 67 可以替代第三层 46 的导体 30 的内 表面 52 与外表面 54 之间的路径, 而绝缘体隔片 68 和 69 可以替代第四层 48 的导体 30 的 内表面 52 与外表面 54 之间的路径。 0031 如上文所述, 多个电导体 30 包含从定子芯 20 轴向向外放置的对立的端部分 59 和 60。绝缘体隔片 62、 64、 66、 68 是邻近电导体 30 的焊接端部分 60 从定子芯 20 轴向向外放 置的。参考图 7, 电导体 30 的焊接端部分 60 是弯曲的以包含内部轴向支腿 74、 。
34、外部轴向支 腿 76, 以及连接内部轴向支腿 74 和外部轴向支腿 76 的倾斜部分 78。每个绝缘体隔片 62、 64、 66、 68 经配置以啮合对应的电导体 30 的倾斜部分 78。 0032 说明性地, 第一绝缘体隔片 62、 第二绝缘体隔片 64、 第三绝缘体隔片 66 和第四绝 缘体隔片 68 中的每一个可以包含上部绝缘体隔片和下部绝缘体隔片。参考图 2、 图 3 和图 7, 上部第一绝缘体隔片 62a 放置在下部第一绝缘体隔片 62b 上方, 这两者经配置以啮合第 一层 42 的导体的倾斜部分 78。上部第二绝缘体隔片 64a 放置在下部第二绝缘体隔片 64b 上方, 这两者经配。
35、置以啮合第二层44的导体30的倾斜部分78。 类似地, 上部第三绝缘体隔 片 66a 放置在下部第三绝缘体隔片 66b 上方, 这两者经配置以啮合第三层 46 的导体 30 的 倾斜部分 78。最后, 上部第四绝缘体隔片 68a 放置在下部第四绝缘体隔片 68b 上方, 这两 者经配置以啮合第四层 48 的导体 30 的倾斜部分 78。说明性地, 上部绝缘体隔片 62a、 64a、 66a、 68a 放置在共用的上部平面内, 而下部绝缘体隔片 62b、 64b、 66b、 68b 放置在共用的下 部平面内。 0033 参考图 8 和图 9, 绝缘体隔片 62、 64、 66、 68 可以采用不。
36、同的形式或配置。在说明 性的配置中, 绝缘体隔片 62、 64、 66、 68 是由邻近定子芯 20 的连接端 12 的 , 以 360 度周向 延伸的无端的环形成的。图 8 说明了每一个都由具有圆形截面的交织的圆形线形成的绝缘 体隔片 62、 64、 66、 68, 而图 9 说明了每一都由具有矩形截面的平坦条带形成的绝缘体隔片 说 明 书 CN 103947086 A 9 5/5 页 10 62、 64、 66、 68。在这两个配置中, 绝缘体隔片 62、 64、 66、 68 可以通过常规的制造工艺 ( 机器 加工、 模制、 挤压等 ) 由任何非导电材料或绝缘材料形成。在某些实施例中, 。
37、电绝缘纤维, 例如, 玻璃、 聚合物或芳族聚酰胺 ( 聚芳酰胺 ) 纤维, 编织在一起从而形成所需的截面形状 ( 例如, 圆形线或矩形条带 )。芳族聚酰胺纤维可以包含间位芳族聚酰胺 () 和 / 或对位芳族聚酰胺 () 纤维。 0034 形成本文中详细描述的定子总成 10 的一个说明性方法包含提供具有在对立的插 入端 12 和连接端 14 之间轴向延伸的多个狭槽 36 的定子芯 20 的步骤。多个电导体 30 插 入在定子芯 20 的狭槽 36 内以形成图 1 中所示的总成。所述插入步骤说明性地包含 : 在界 定第一导电层 42 的环形环中插入多个周向隔开的电导体 30 ; 在界定从第一导电层。
38、 42 径向 向外放置的第二导电层 44 的环形环中插入多个周向隔开的电导体 30 ; 在界定从第二导电 层 44 径向向外放置的第三导电层 46 的环形环中插入多个周向隔开的电导体 30 ; 以及在界 定从第三导电层46径向向外放置的第四导电层48的环形环中插入多个周向隔开的电导体 30。 0035 接下来, 固持工具 80 按相对于邻近连接端 12 的定子芯 20 轴向隔开地接收和定位 多个绝缘体隔片 62、 64、 66、 68。固持工具 80 随后对齐绝缘体隔片 62、 64、 66、 68 与多个电 导体 30 中间的空间, 以界定本文中详细描述的多个平行正弦路径。所述对齐步骤进一步。
39、包 含 : 对齐第一绝缘体隔片 62 以在第一导电层 42 的周向邻近的电导体 30 的内表面 52 与外 表面54之间交替地延伸 ; 对齐第二绝缘体隔片64以在第二导电层44的周向邻近的电导体 30 的内表面 52 与外表面 54 之间延伸 ; 对齐第三绝缘体隔片 66 以在第三导电层 46 的周向 邻近的电导体 30 的内表面 52 与外表面 54 之间延伸 ; 以及对齐第四绝缘体隔片 68 以在第 四导电层 48 的周向邻近的电导体 30 的内表面 52 与外表面 54 之间延伸。 0036 固持工具 80 接下来朝向定子芯 20 的连接端 12 移动绝缘体隔片 62、 64、 66、 。
40、68, 使 得绝缘体隔片62、 64、 66、 68被推动到多个电导体30中间的空间(交替的周向和径向空间) 中, 并且交织到电导体 30 之间的基本上正弦的路径中。固持工具 80 说明性地在适合的深 度处定位多个绝缘体隔片 62、 64、 66、 68, 使得绝缘体隔片 62、 64、 66、 68 接触对应的电导体 30 的倾斜部分 78。 0037 接下来, 如图2中所示的成型工具82可以在子总成的上方对齐用于弯曲或扭曲电 导体 30 的连接器端部分 60。所述弯曲步骤包含弯曲或扭曲电导体 30 的连接器端部分 60, 使得它们包含内部轴向支腿 74、 外部轴向支腿 76 和倾斜部分 7。
41、8。如上文所示, 绝缘体隔片 62、 64、 66、 68 已经被预设使得它们与对应的电导体 30 的倾斜部分 78 对齐。 0038 第一导电层 42 和第二导电层 44 的电导体 30 的径向邻近的连接端部分 60 是说明 性地电连接在一起的, 并且第三导体层 46 和第四导体层 48 的电导体 30 的径向邻近的连接 端部分 60 是说明性地电连接在一起的。此类电气连接通常是通过焊接工艺形成的。其他 常规的耦接方法可以取代焊接, 例如, 低温焊接或卷边。举例来说, 焊接炬 84, 例如, 电浆炬 或用于熔化和焊接金属的其他常规的加热装置, 可以邻近放置在将要焊接在一起的导体 30 的连接。
42、端部分60。 可以采用固持装置(未图示)以在焊接工艺期间固持邻近的连接端部分 60。炬 84 将导体 30 的端部分 60 焊接在一起以便形成所需的焊接接头。 0039 尽管已参考某些优选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本发明, 但在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描述和 界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存在变化和修改。 说 明 书 CN 103947086 A 10 1/10 页 11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947086 A 11 2/10 页 12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947086 A 12 3/10 页 13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947086 A 13 4/10 页 14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947086 A 14 5/10 页 15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947086 A 15 6/10 页 16 图 6A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947086 A 16 7/10 页 17 图 6B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947086 A 17 8/10 页 18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947086 A 18 9/10 页 19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947086 A 19 10/10 页 20 图 9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947086 A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