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控管和微波利用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磁控管和微波利用设备.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7541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8.06 CN 103975412 A (21)申请号 201280059927.1 (22)申请日 2012.12.06 2011-266565 2011.12.06 JP H01J 23/40(2006.01) H01J 23/12(2006.01) (71)申请人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地址 日本大阪府 (72)发明人 半田贵典 桑原渚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127 代理人 吕俊刚 刘久亮 (54) 发明名称 磁控管和微波利用设备 (57) 摘要 磁控管1设置有 : 具有。
2、高频波输出单元(111) 的阳极筒体 (112)、 设置在阳极筒体的两端的永 磁体 (122)、 以及在内部容纳阳极筒体和永磁体 的磁轭 (121)。在磁轭的高频波输出侧设置有多 个切舌部件 (1213), 并且符合高频波输出单元和 切舌部分的金属板 (125) 安装在永磁体和磁轭之 间, 阳极筒体和磁轭藉此相互固定。因此, 能够相 对于磁轭、 微波利用设备等的波导部件牢固地固 定磁控管的高频波输出单元, 而不会使结构和组 装方法复杂化。 (30)优先权数据 (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4.06.05 (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JP2012/007827 201。
3、2.12.06 (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3/084497 JA 2013.06.13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9 页 附图 7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9页 附图7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75412 A CN 103975412 A 1/1 页 2 1. 一种磁控管, 该磁控管包括 : 包括高频波输出单元的阳极筒体 ; 分别布置在所述阳极筒体的两个相对侧的永磁体 ; 以及 在内部容纳所述阳极筒体和所述永磁体容的磁轭, 其中, 所述磁轭的位于高频波输出侧的部分形成有多个切舌。
4、部件, 并且与所述高频波 输出单元及所述切舌部件相匹配的金属板被夹在所述永磁体中的一个与所述磁轭之间, 由 此所述阳极筒体和所述磁轭彼此相对定位并固定。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磁控管, 其中, 微波利用设备的附接所述磁控管的波导单元 形成有切舌部件, 该切舌部件和由所述磁轭中的所述切舌部件所形成的孔相匹配, 并且所 述波导单元的所述切舌部件被装配在所述磁轭的所述孔中, 由此所述磁轭和所述波导单元 彼此相对定位并固定。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磁控管, 其中, 微波利用设备的附接所述磁控管的波导单元 形成有突出部, 所述突出部和由所述磁轭中的所述切舌部件所形成的孔相匹配, 并且所述。
5、 波导单元的所述突出部被装配在所述磁轭的所述孔中, 由此所述磁轭和所述波导单元彼此 相对定位并固定。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磁控管, 其中, 微波利用设备的附接所述磁控管的波导单元 形成有孔, 所述孔和所述磁轭的切舌件相匹配, 并且所述磁轭的所述切舌部件被装配在所 述波导单元的所述孔中, 由此所述磁轭和所述波导单元彼此相对定位并固定。 5. 一种磁控管, 该磁控管包括 : 包括高频波输出单元的阳极筒体 ; 分别布置在所述阳极筒体的两个相对侧的永磁体 ; 以及 在内部容纳所述阳极筒体和所述永磁体的磁轭, 其中, 所述磁轭的位于高频波输出侧的部分形成有多个孔, 与所述高频波输出单元及 所述。
6、孔相匹配的金属板被夹在所述永磁体中的一个与所述磁轭之间, 并且定位杆被插入相 应的孔中, 由此所述阳极筒体和所述磁轭彼此相对定位并固定。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磁控管, 其中, 微波利用设备的附接所述磁控管的波导单元 形成有孔, 所述孔与所述磁轭的相应孔相匹配, 并且由此所述磁轭和所述波导单元通过所 述定位杆彼此相对定位并固定。 7. 一种微波利用设备, 该微波利用设备包括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6 中任一项所述的磁控 管。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975412 A 2 1/9 页 3 磁控管和微波利用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适合于在诸如微波利用设备的微波振荡设备中使。
7、用的磁控管。 背景技术 0002 磁控管被粗略地划分成真空管部件和外部部件。 真空管部件包括其内壁表面设置 有放射状地延伸的多个叶片的阳极筒体、 具有布置在阳极筒体的中心轴上的阴极结构的输 入单元、 以及高频波输出单元。外部部件包括永磁体、 构成磁路的磁轭以及冷却单元。 0003 存在用于相对于彼此来定位真空管部件和外部部件的各种方法。例如, 如图 10 所 示, 在专利文献 1 中所公开的磁控管中, 环状肋 31 从被布置在高频波输出侧的第一磁轭 3 的内表面突出。如图 9 中所示, 定位板 4 被夹在第一磁轭 3 与永磁体 122 之间, 定位板 4 的 外径与环状肋 31 的内径相匹配以。
8、使得定位板 4 被正好装配在环状肋 3 中, 并且定位板 4 的 内径和高频波输出单元的外径相匹配以使得定位板 4 正好安装在高频波输出单元。真空管 部件和外部部件通过插入在它们中间的定位板 4( 将定位板 4 装配到环状肋 31 中并且装配 高频波输出单元 111) 而相对于彼此定位并相互固定。 0004 如图 9 中所示, 在专利文献 1 中, 冷却单元具有螺旋结构并且定位板具有挡板 41 以便阻碍冷却风流经无效的通风道。 0005 相关技术文献 0006 专利文献 0007 专利文献 1 : JP-A-S59-81834 发明内容 0008 技术问题 0009 然而, 在上述常规配置中,。
9、 因为所述轭形成有肋, 所以肋的突出高度具有限制, 并 且即便在定位板 4 未被装配在环状肋 31 中的状态下组装也是可能的。 0010 此外, 采用定位板 4 具有挡板 41 的结构, 在组装时出现方向性。结果, 组装是复杂 的并且定位板 4 上升到环状肋 31 上的可能性是高的。 0011 更进一步, 形成在轭上的肋仅具有通过插入在真空管部件和外部部件中间的定位 板 4 而使真空管部件和外部部件相对于彼此定位来并固定的功能 ; 未考虑相对于微波利用 设备的波导单元等进行定位。 0012 因此, 在仅使用普通的连接螺钉的情况下, 磁控管相对于波导单元的位置发生变 化, 从而产生在高频波输出单。
10、元与波导单元之间可能出现放电的问题。 0013 针对上述情况做出了本发明, 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磁控管高频波输出单 元, 其能够相对于其磁轭和微波利用设备的波导单元等可靠地定位并且固定到其磁轭和微 波利用设备的波导单元等, 而不使其结构和组装方法复杂化。 0014 技术手段 0015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磁控管, 其包括 : 包括高频波 说 明 书 CN 103975412 A 3 2/9 页 4 输出单元的阳极筒体 ; 分别布置在阳极筒体的两个相对侧的永磁体 ; 以及在内部容纳所述 阳极筒体和所述永磁体的磁轭, 其中, 磁轭的位于高频波输出侧的一部分形成有多个。
11、切舌 部件, 并且与高频波输出单元和切舌部件相匹配的金属板被夹在永磁体中的一个和磁轭之 间, 由此阳极筒体和磁轭被彼此相对定位并固定。 0016 采用这种配置, 磁控管的高频波输出单元能够相对于磁轭和微波利用设备的波导 单元可靠地定位, 而不使其结构或组装方法复杂化。 0017 在上述磁控管中, 微波利用设备的附接磁控管的波导单元形成有切舌部件, 所述 切舌部件和由磁轭中的切舌部件形成的孔相匹配, 并且波导单元的切舌部件被装配在磁轭 的孔中, 由此磁轭和波导单元彼此相对定位并固定。 0018 在上述磁控管中, 微波利用设备的附接磁控管的波导单元形成有突出部, 所述突 出部与磁轭中的切舌部件形成。
12、的孔相匹配, 并且波导单元的突出部被装配在磁轭的孔中, 由此磁轭和波导单元彼此相对定位并固定。 0019 在上述磁控管中, 微波利用设备的附接磁控管的波导单元形成有孔, 所述孔与磁 轭的切舌部件相匹配, 并且磁轭的切舌部件被装配在波导单元的孔中, 由此磁轭和波导单 元彼此相对定位并固定。 0020 采用上述结构, 能够自由地设置切舌部件的高度并且因此能够抑制定位金属板的 偏差。 0021 因为形成了所述多个切舌部件, 所以定位金属板不需要具有方向性并且被赋予利 于组装的简单结构。 0022 由于形成在磁轭中的切舌部件被装配在形成在波导单元中的相应的孔中或者切 舌部件或形成在微波利用设备的波导单。
13、元中的突出部被装配在由磁轭中的切舌部件所形 成的相应的孔中的结构, 由此磁轭和波导单元彼此相对定位并固定。 结果, 高频输出单元和 波导单元彼此相对定位并固定, 由此能够抑制高频输出单元与波导单元之间的放电。 0023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磁控管, 其包括 : 包括高频波输出单元的阳极筒体 ; 分别布置 在阳极筒体的两个相对侧的永磁体 ; 以及在内部容纳阳极筒体和永磁体的磁轭, 其中, 磁轭 的位于高频波输出侧的一部分形成有多个孔, 与高频波输出单元和孔相匹配的金属板被夹 在永磁体中的一个和磁轭之间, 并且定位杆被插入相应的孔中, 由此阳极筒体和磁轭彼此 相对定位并固定。 0024 在上述磁控管中。
14、, 微波利用设备的附接磁控管的波导单元形成有孔, 所述孔与磁 轭的相应孔相匹配, 并且磁轭和波导单元通过定位杆而彼此相对定位并固定。 0025 采用上述结构, 能够自由地设置定位杆并因此能够抑制定位金属板与磁轭之间的 偏差。 0026 因为定位杆被插入相应的孔中, 定位金属板不需要具有方向性并且被赋予了利于 组装的简单结构。 0027 金属板、 磁轭以及波导单元通过定位杆而彼此相对定位并固定。 结果, 高频输出单 元和波导单元彼此相对定位并固定, 由此能够抑制高频输出单元与波导单元之间的放电。 0028 通过将上面描述的磁控管应用于微波利用设备, 微波利用设备由此可以在性能方 面更稳定且得到增。
15、强。 0029 有益效果 说 明 书 CN 103975412 A 4 3/9 页 5 0030 根据本发明的磁控管和微波利用设备使得能够相对于磁控管的磁轭和微波利用 设备的波导单元等可靠地定位磁控管的高频波输出单元并且将其固定到磁控管的磁轭和 微波利用设备的波导单元等, 而不使它们的结构和组装方法复杂化。 附图说明 0031 图 1 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磁控管的前视图。 0032 图 2 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磁控管的磁轭和金属板的立体图。 0033 图 3 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具有波导单元的磁控管的部分截面图。 0034 图 4 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磁控管的磁。
16、轭的立体图。 0035 图 5 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具有波导单元的磁控管的部分截面图。 0036 图 6 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磁控管的前视图。 0037 图 7 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磁控管的杆的立体图。 0038 图 8 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具有波导单元的磁控管的部分截面图。 0039 图 9 是常规磁控管的前视图。 0040 图 10 是常规磁控管的磁轭和定位板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第一发明提供一种磁控管, 其包括 : 包括高频波输出单元的阳极筒体 ; 分别布置 在阳极筒体的两个相对侧的永磁体 ; 以及在内部容纳阳极筒体和永磁体的磁轭, 其中, 。
17、磁 轭的位于高频波输出侧的一部分形成有多个切舌部件, 并且与高频波输出单元及切舌部件 相匹配的金属板被夹在永磁体中的一个和磁轭之间, 由此阳极筒体和磁轭彼此相对定位并 固定。采用这种配置, 磁控管的高频波输出单元能够相对于磁轭和微波利用设备的波导单 元可靠地定位并且固定到磁轭和微波利用设备的波导单元, 而不使其结构和组装方法复杂 化, 并且简单的结构有利于组装。 0042 第二发明提供了第一发明的磁控管, 特别地, 其中, 微波利用设备的附接了磁控管 的波导单元形成有切舌部件, 所述切舌部件和由磁轭中的切舌部件所形成的孔相匹配, 并 且波导单元的切舌部件被装配在磁轭的孔中, 由此磁轭和波导单元。
18、彼此相对定位并固定。 采用这种配置, 能够抑制高频波输出单元和波导单元的相对位置的变化, 并且能够抑制高 频波输出单元与波导单元之间的放电的出现。 0043 第三发明提供第一发明的磁控管, 特别地, 其中, 微波利用设备的附接磁控管的波 导单元形成有突出部, 所述突出部和由磁轭中的切舌部件所形成的孔相匹配, 并且波导单 元的突出部被装配在磁轭的孔中, 由此磁轭和波导单元彼此相对定位并固定。采用这种配 置, 能够抑制高频波输出单元和波导单元的相对位置的变化, 并且能够抑制高频波输出单 元与波导单元之间的放电的出现。 0044 第四发明提供第一发明的磁控管, 特别地, 其中, 微波利用设备的附接了。
19、磁控管的 波导单元形成有孔, 所述孔和磁轭的切舌部件相匹配, 并且磁轭的切舌部件被装配在波导 单元的孔中, 由此磁轭和波导单元彼此相对定位并固定。 采用这种配置, 能够抑制高频波输 出单元和波导单元的相对位置中的变化, 并且能够抑制高频波输出单元与波导单元之间的 放电的出现。 说 明 书 CN 103975412 A 5 4/9 页 6 0045 第五发明提供磁控管, 其包括 : 包括高频波输出单元的阳极筒体 ; 分别布置在阳 极筒体的两个相对侧的永磁体 ; 以及在内部容纳阳极筒体和永磁体的磁轭, 其中, 磁轭的位 于高频波输出侧的一部分形成多个孔, 与高频波输出单元及所述孔相匹配的金属板被夹。
20、在 永磁体中的一个和磁轭之间, 并且定位杆被插入相应的孔中, 由此阳极筒体和磁轭彼此相 对定位并固定。采用这种配置, 磁控管的高频波输出单元能够相对于磁轭和微波利用设备 的波导单元可靠地定位并且固定到磁轭和微波利用设备的波导单元, 而不使其结构和组装 方法复杂化, 并且简单的结构有利于。 0046 第六发明提供第五发明的磁控管, 特别地, 其中, 微波利用设备的附接了磁控管的 波导单元形成有孔, 所述孔和磁轭的相应的孔相匹配, 并且磁轭和波导单元通过定位杆而 彼此相对定位并固定。采用这种配置, 能够抑制高频波输出单元和波导单元的相对位置中 的变化, 并且能够抑制高频波输出单元与波导单元之间的放。
21、电的出现。 0047 第七发明提供包括根据第一至第六发明中的任一个的磁控管的微波利用设备, 其 在性能方面可以更稳定且得到增强。 0048 将参考图在下文中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本发明。 0049 ( 实施方式 1) 0050 图 1 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磁控管的前视图。图 2 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 实施方式的磁控管的磁轭和金属板的立体图。 0051 如图 1 中所示, 磁控管 1 包括真空管部件 11 和外部部件 12。真空管部件 11 包括 阳极筒体 112、 输入单元 ( 未示出 ) 以及高频波输出单元 111。外部部件包括永磁体 122、 构 成磁路的磁轭。
22、 121、 包括多个冷却片的冷却单元 123 以及用于向输入单元供电的过滤器单 元 124。 0052 磁轭 121 包括布置在高频波输出侧的第一磁轭 1211 和布置在过滤器侧的第二磁 轭 1212, 第一磁轭 1211 和第二磁轭 1212 通过填隙 (caulking) 相互连接。 0053 金属板 125 的厚度约为磁轭 121 的厚度的 30, 并且被夹在永磁体 122 与第一磁 轭 1211 之间。垫圈 126 被保持并且要从高频波输出单元 111 输出的无线电波的泄漏被防 止。 0054 如图 2 中所示, 第一磁轭 1211 形成有四个切舌部件 1213, 所述四个切舌部件 1。
23、213 在冷却风的无效通风道部分处具有约为磁轭 121 的厚度三倍的高度, 以便朝磁轭的内侧突 出并且被放射状地且对称地布置以便不具有方向性。切舌部件 1213 被形成以便正好符合 金属板 125, 金属板 125 的外径近似地等于与切舌部件 1213 的端面内接的圆的直径。 0055 金属板125被以这样的方式形成 : 其内径近似地等于真空管部件11的高频波输出 单元 111 的外径, 使得金属板 125 正好符合高频波输出单元 111。 0056 采用上述结构, 真空管部件 111 被相对于第一磁轭 1211 定位, 其中金属板 125 插 入在真空管部件 111 与第一磁轭 1211 之。
24、间, 因为金属板 125 的内侧部分 ( 在径向方向上 ) 安装有高频波输出单元 111 并且金属板 125 的外侧部分 ( 在径向方向上 ) 被装配在与第一 磁轭 1211 的切舌 (cut and raised) 部件 1213 的端面内接的圆中。 0057 作为形成各个切舌部件 1213 的结果, 第一磁轭 1211 具有孔 1214。 0058 图 3 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具有波导单元的磁控管的部分截面图。 0059 如图 3 中所示, 波导单元 2 的要附连磁控管 1 的一部分形成有四个切舌部件 21, 说 明 书 CN 103975412 A 6 5/9 页 7 所述四个切。
25、舌部件 21 在用于装配到由第一磁轭 1211 的切舌部件 1213 所形成的相应的孔 1214 中的位置处具有约为磁轭 121 的厚度两倍的高度, 以便朝波导单元 2 的外侧突出。波 导单元 2 的切舌部件 21 被部分地装配在由第一磁轭 1211 的切舌部件 1213 所形成的相应 的孔 1214 中。 0060 采用这种结构, 磁控管 1 和波导单元 2 彼此相对定位, 并且第一磁轭 1211 和波导 单元 2 通过螺钉彼此固定。 0061 下面将描述上面配置的磁控管如何工作。 0062 首先, 形状像圆盘的金属板 125 没有方向性并且使得能实现简单的组装。因为切 舌部件 1213 的。
26、高度充分地大于金属板 125 的厚度, 所以金属板 125 不会上升到切舌部件 1213 上。 0063 因为磁控管 1 的真空管部件 11 相对于第一磁轭 1211 定位, 其中金属板 125 插入 在在真空管部件11和第一磁轭1211之间, 所以能够减少组装时所牵涉的构件的位置变化, 并且在磁控管 1 经受振动或冲击时能够抑制偏差。 0064 此外, 因为磁控管 1 相对于波导单元 2 定位并且固定到波导单元 2, 所以在很大程 度上能够抑制高频波输出单元 111 相对于波导单元 2 的偏差, 藉此能够抑制高频波输出单 元 111 与波导单元 2 之间的放电的出现并且能够可靠地引导无线电波。
27、。 0065 更进一步, 因为切舌部件 1213 被形成在冷却风的无效通风道部分处, 所以它们还 用作挡板, 使得能够高效地将冷却风施加到冷却片。 0066 在击中切舌部件 1213 之后, 部分冷却风流经由切舌部件 1213 所形成的孔 1214 并 且通过由波导单元 2 的切舌部件 21 所形成的孔 22 流入波导单元, 以便在波导单元中产生 对流性气流。因此预期能够进一步抑制高频波输出单元 111 与波导单元 2 之间的放电的出 现。 0067 优选地, 对称地布置偶数个切舌部件以不具有方向性。然而, 切舌部件的数量、 尺 寸、 位置、 形状、 方向以及角度根本不受限制, 只要它们使得能。
28、实现相对于金属板和波导单 元定位即可。 0068 可以单独地形成用于金属板的定位的切舌部件和用于波导单元的定位的那些切 舌部件。 0069 尽管优选地使金属板具有这样的简单结构以不具有方向性, 但是金属板就可以具 有任何结构, 只要它能够相对于轭被定位。 0070 ( 实施方式 2) 0071 图 4 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磁控管的磁轭的立体图。图 5 是根据相同实 施方式的具有波导单元的磁控管的部分截面图。 0072 如图 4 中所示, 第一磁轭 1215 形成有四个第一切舌部件 1216, 所述四个第一切舌 部件 1216 在冷却风的无效通风道部分处具有约为磁轭的厚度三倍的高度以便朝。
29、磁轭的内 侧突出并且被放射性地且对称地布置以便没有方向性。第一切舌部件 1216 被形成正好符 合金属板125, 金属板125的外径近似地等于与第一切舌部件1216的端面内接的圆的直径。 0073 第一磁轭 1215 形成有两个第二切舌部件 1217, 所述两个第二切舌部件 1217 具有 约为磁轭的厚度两倍的高度以便朝磁轭的外侧突出并被放射性地且对称地布置以便没有 方向性。 说 明 书 CN 103975412 A 7 6/9 页 8 0074 作为形成各个第一切舌部件 1216 的结果, 第一磁轭 1215 具有孔 1214。 0075 除了第一磁轭 1215 以外, 磁控管被按照与在第一。
30、实施方式中相同的方式配置。 0076 采用上述结构, 真空管部件 11 相对于第一磁轭 1215 定位, 其中金属板 125 插入在 真空管部件 11 与第一磁轭 1215 之间, 因为金属板 125 的内侧部分 ( 在径向方向上 ) 安装 有高频波输出单元 111 并且金属板 125 的外侧部分 ( 在径向方向上 ) 被装配在与第一磁轭 1215 的切舌部件 1216 的端面内接的圆中。 0077 如图 5 中所示, 波导单元 2 的要附接磁控管 1 的部分在将符合第一磁轭 1215 的相 应的第二切舌部件 1217 的位置处形成有第一孔 23。 0078 此外, 波导单元 2 的要附接磁控。
31、管 1 的部分在与由第一磁轭 1215 的第一切舌部件 1216 所形成的相应的孔 1214 相同的位置处形成有第二孔 24。第一磁轭 1215 的第二切舌 部件 1217 被部分地装配在波导单元 2 的相应的第一孔 23 中。 0079 采用这种结构, 磁控管 1 和波导单元 2 彼此相对定位, 并且第一磁轭 1215 和波导 单元 2 通过螺钉相互固定。 0080 下面将描述上面配置的磁控管如何工作。 0081 首先, 形状像圆盘的金属板 125 没有方向性并且使得能实现简单的组装。 0082 因为第一切舌部件 1216 的高度充分地大于金属板 125 的厚度, 所以金属板 125 不 会。
32、上升到第一切舌部件 1216 上。 0083 因为磁控管 1 的真空管部件 11 相对于第一磁轭 1215 定位, 其中金属板 125 插入 在真空管 11 和第一磁轭 1215 之间, 所以能够减少在组装时所牵涉的构件的位置变化并且 在磁控管 1 经受振动或冲击时能够抑制偏差。 0084 此外, 因为磁控管 1 相对于波导单元 2 定位并且固定到波导单元 2, 所以在很大程 度上能够抑制高频波输出单元 111 相对于波导单元 2 的偏差, 藉此能够抑制高频波输出单 元 111 与波导单元 2 之间的放电的出现并且能够可靠地引导无线电波。 0085 更进一步, 因为第一切舌部件 1216 被形。
33、成在冷却风的无效通风道部分处, 所以它 们还用作挡板, 使得能够高效地将冷却风施加到冷却片。 0086 在击中第一切舌部件 1216 之后, 部分冷却风流经由第一切舌部件 1216 所形成的 孔 1214 并且通过波导单元 2 的第二孔 24 流入波导单元, 以便在波导单元中产生对流性气 流。因此预期能够进一步抑制高频波输出单元 111 与波导单元 2 之间的放电的出现。 0087 优选地, 对称地布置偶数个切舌部件被以不具有方向性。然而, 切舌部件的数量、 尺寸、 位置、 形状、 方向以及角度根本不受限制, 只要它们使得能实现相对于金属板和波导 单元定位即可。 0088 虽然优选地使金属板具。
34、有这样的简单结构以不具有方向性, 但是它可以具有任何 结构, 只要它能够相对于轭被定位。 0089 优选地, 出于空气对流的目的, 波导单元 2 形成有除用于相对定位的那些孔以外 的其它孔。然而, 孔的数量、 位置以及形状根本不受限制, 只要它们使得有可能相对于磁控 管来定位波导单元。 0090 ( 实施方式 3) 0091 图 6 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磁控管的前视图。图 7 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 实施方式的磁控管的杆的立体图。 说 明 书 CN 103975412 A 8 7/9 页 9 0092 如图 6 所示, 第一磁轭 1218 在靠近金属板 125 的位于冷却风的无效通风道部分。
35、处 的外圆周长上形成有四个孔 1219, 使所述孔 1219 放射性地且对称地布置以便没有方向性。 0093 杆 127 通过第一磁轭 1218 的四个相应的孔 1219 被插入以向内和向外突出大约相 同的长度。 0094 如图7所示, 每个杆127都具有半圆柱形状并且具有约为磁轭的厚度五倍的长度。 杆 127 被压入配合在第一磁轭 1218 的相应的孔 1219 中。 0095 杆 127 由铝制成。 0096 金属板 125 被装配在与四个杆 127 的圆弧内接的圆中, 并由此相对于第一磁轭 1218 定位。 0097 除了第一磁轭1218和杆127以外, 磁控管按照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相同。
36、的方式配 置。 0098 采用上述结构, 真空管部件 11 相对于第一磁轭 1218 定位, 其中金属板 125 插入在 真空管 11 和第一磁轭 1218 之间, 因为金属板 125 的内侧部分 ( 在径向方向上 ) 安装有高 频波输出单元 111 并且金属板 125 的外侧部分 ( 在径向方向上 ) 被装配在与被压入配合在 第一磁轭 1218 中的杆 127 的圆弧内接的圆中。 0099 图 8 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具有波导单元的磁控管的部分截面图。 0100 如图 8 所示, 波导单元 2 的要附接磁控管 1 的部分在用于装配被压入配合在第一 磁轭 1218 中的相应的杆 127。
37、 的位置处形成有孔 25。杆 127 被装配在波导单元 2 的相应的 孔 25 中。 0101 采用这种结构, 磁控管 1 和波导单元 2 彼此相对定位, 并且第一磁轭 1215 和波导 单元 2 通过螺钉相互固定。 0102 下面将描述上面配置的磁控管如何工作。 0103 首先, 形状像圆盘的金属板 125 没有方向性并且使得能实现简单的组装。因为杆 127 的高度充分地大于金属板 125 的厚度, 所以金属板 125 不会上升到杆 127 上。 0104 因为杆 127 不是磁性的, 所以能够抑制磁损耗。因为磁控管 1 的真空管部件 11 经 由金属板 125 和杆 127 相对于第一磁轭。
38、 1218 定位, 所以能够减少在组装时所牵涉的构件的 位置变化并且在磁控管 1 经受振动或冲击时能够抑制偏差。 0105 此外, 因为磁控管 1 相对于波导单元 2 定位并且固定到波导单元 2, 所以在很大程 度上能够抑制高频波输出单元 111 相对于波导单元 2 的偏差, 藉此能够抑制高频波输出单 元 111 与波导单元 2 之间的放电的出现并且能够可靠地引导无线电波。 0106 更进一步, 因为杆 127 在冷却风的无效通风道部分处突出, 所以它们还用作挡板, 使得能够高效地将冷却风施加到冷却片。 0107 而且, 因为杆 127 具有半圆柱形状, 所以在击中杆 127 之后, 部分冷却。
39、风流经由孔 1219 和杆 127 所限定的孔并且通过由波导单元 2 的孔 25 和杆 127 所限定的孔流入波导单 元, 以在波导单元中产生对流性气流。因此预期能够进一步抑制高频波输出单元 111 与波 导单元 2 之间的放电的出现。 0108 优选地, 对称地布置偶数个杆以便没有方向性。然而, 杆的数量、 尺寸、 位置、 形状 以及方向根本不受限制, 只要它们使得能实现相对于金属板和波导单元定位即可。 0109 杆 127 不需要被压入配合, 只要它们使得能实现相对于金属板和波导单元定位。 说 明 书 CN 103975412 A 9 8/9 页 10 0110 尽管优选地使金属板具有这样。
40、的简单结构以不具有方向性, 但是它可以具有任何 结构, 只要它能够相对于轭被定位。 0111 为了抑制磁损耗, 优选地由非磁性材料制成杆。然而, 杆可以由任何材料制成, 只 要它们使得能实现相对于金属板和波导单元定位。 0112 尽管已经通过参考特定实施方式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 但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 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 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各种改变和修改是可能的。 0113 本申请基于2011年12月6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 2011-266565, 其公开内容 通过引用结合在本文中。 0114 工业适用性 0115 根据本发明的磁控管和微波利用设备使得能够相对于磁控管的。
41、磁轭和微波利用 设备的波导单元等可靠地定位磁控管的高频波输出单元并且将其固定到磁控管的磁轭和 微波利用设备的波导单元等, 以抑制高频波输出单元与波导单元之间的放电, 可靠地引导 无线电波, 而不使它们的结构和组装方法复杂化。 同样地, 它们能够被应用于或用作诸如微 波炉的微波利用设备。 0116 附图标记描述 0117 1 : 磁控管 0118 11 : 真空管部件 0119 111 : 高频波输出单元 0120 112 : 阳极筒体 0121 12 : 外部部件 0122 121 : 磁轭 0123 1211 : 第一磁轭 0124 1212 : 第二磁轭 0125 1213 : 切舌部件 。
42、0126 1214 : 孔 0127 1215 : 第一磁轭 0128 1216 : 第一切舌部件 0129 1217 : 第二切舌部件 0130 1218 : 第一磁轭 0131 1219 : 孔 0132 122 : 永磁体 0133 123 : 冷却单元 0134 124 : 过滤器单元 0135 125 : 金属板 0136 126 : 垫圈 0137 127 : 杆 0138 2 : 波导单元 0139 21 : 切舌部件 0140 22 : 孔 说 明 书 CN 103975412 A 10 9/9 页 11 0141 23 : 第一孔 0142 24 : 第二孔 0143 25 。
43、: 孔 0144 3 : 第一磁轭 0145 31 : 环状肋 0146 4 : 定位板 0147 41 : 挡板 说 明 书 CN 103975412 A 11 1/7 页 12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975412 A 12 2/7 页 13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975412 A 13 3/7 页 14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975412 A 14 4/7 页 15 图 6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975412 A 15 5/7 页 16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975412 A 16 6/7 页 17 图 9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975412 A 17 7/7 页 18 图 10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975412 A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