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波发生器和使用充电粒子的振荡的比特产生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磁波发生器和使用充电粒子的振荡的比特产生器.pdf(2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380037362.1 (22)申请日 2013.03.08 10-2012-0086940 2012.08.08 KR 10-2013-0009448 2013.01.28 KR H01S 1/00(2006.01) (71)申请人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地址 韩国京畿道 (72)发明人 赵胜来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代理人 钱大勇 (54) 发明名称 电磁波发生器和使用充电粒子的振荡的比特 产生器 (57) 摘要 一种电磁波发生器, 包括 : 彼此相对且彼此分 隔开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 可充电粒。
2、子, 被布 置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 ; 电压源, 在第一 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施加电压 ; 以及天线, 电连 接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一个, 并且由于基 于所施加的电压的感应电流振荡而辐射电磁波。 (30)优先权数据 (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5.01.13 (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KR2013/001909 2013.03.08 (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4/025112 EN 2014.02.13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4页 说明书12页 附图12页 (10)申。
3、请公布号 CN 10448814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4.01 CN 104488145 A 1/4 页 2 1.一种电磁波发生器, 包括 : 第一电极和与第一电极相对且分隔开的第二电极 ; 可充电粒子, 被布置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 ; 电压源, 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施加电压 ; 以及 天线, 电连接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一个, 并且由于基于所施加的电压的感应电 流振荡而辐射电磁波。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磁波发生器, 其中, 电压源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施 加直流 (DC) 电压, 并且 其中, 基于所施加的 DC 电压由于可充电粒子的自持振荡而产生感应。
4、电流振荡。 3.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磁波发生器, 进一步包括 : 腔, 被布置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 极之间, 腔在其中包括真空或被惰性气体充满, 并且可充电粒子被布置在腔中。 4.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电磁波发生器, 其中, 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具有圆柱状 核和圆柱状壳的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电磁波发生器, 其中, 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形成腔的内壁。 6.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电磁波发生器, 其中, 以圆柱形状形成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电磁波发生器, 其中, 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被形成为覆 盖该通孔的上部分和下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电磁波发生。
5、器, 其中, 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被形成为覆 盖该通孔的上部分和下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磁波发生器, 其中, 可充电粒子包括导电材料或可被电充 电的电离原子。 10.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磁波发生器, 其中, 可充电粒子是不管是否在第一电极和 第二电极之间施加电压都恒定维持在充电状态的粒子, 或者是仅当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之间施加电压时才被充电并且当电压的施加停止时放电的粒子。 11.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磁波发生器, 其中, 如果可充电粒子被正向充电, 则可充 电粒子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阳极附近振荡。 12.根据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电磁波发生器, 其中, 天。
6、线被电连接到阳极。 13.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磁波发生器, 其中, 如果可充电粒子被负向充电, 则可充 电粒子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阴极附近振荡。 14.根据权利要求 13 所述的电磁波发生器, 其中, 天线被电连接到阴极。 15.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磁波发生器, 其中, 天线包括杆状天线、 螺旋状天线或圆 形天线。 16.一种电磁波发生器, 包括 : 第一电极和与第一电极相对且分隔开的第二电极 ; 多个腔, 被布置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 ; 一个或更多个可充电粒子, 被布置在多个腔的每一个中 ; 电压源, 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施加电压 ; 以及 天线, 电连接到第一电极和。
7、第二电极中的一个, 并且由于基于所施加的电压的感应电 流振荡而辐射电磁波。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488145 A 2 2/4 页 3 17.根据权利要求 16 所述的电磁波发生器, 其中, 电压源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 施加直流 (DC) 电压, 并且 其中, 基于所施加的 DC 电压由于一个或多个可充电粒子的自持振荡而产生感应电流 振荡。 18.根据权利要求 16 所述的电磁波发生器, 其中, 多个腔在其中包括真空或被惰性气 体充满。 19.根据权利要求 16 所述的电磁波发生器, 还包括 : 电介质基底, 具有形成多个腔的多 个通孔。 20.根据权利要求 19 所述的电磁波发。
8、生器, 其中, 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被形成在 电介质基底的顶端和底端以覆盖多个通孔。 21.根据权利要求 20 所述的电磁波发生器, 其中, 以圆柱形状形成多个通孔。 22.根据权利要求 16 所述的电磁波发生器, 其中, 一个或更多个可充电粒子中的每一 个是不管是否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施加电压都恒定维持在充电状态的粒子, 或者是 仅当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施加电压时才被充电并且当电压的施加停止时放电的粒 子。 23.根据权利要求 16 所述的电磁波发生器, 其中, 如果一个或更多个可充电粒子被正 向充电, 则一个或更多个可充电粒子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阳极附近振荡。 24.根据权利。
9、要求 23 所述的电磁波发生器, 其中, 天线被电连接到阳极。 25.根据权利要求 16 所述的电磁波发生器, 其中, 如果一个或更多个可充电粒子被负 向充电, 则一个或更多个可充电粒子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阴极附近振荡。 26.根据权利要求 25 所述的电磁波发生器, 其中, 天线被电连接到阴极。 27.根据权利要求 16 所述的电磁波发生器, 其中, 天线包括杆状天线、 螺旋状天线或圆 形天线。 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波发生器, 其中, 可充电粒子按核-壳构成, 其中导电核 被电介质壳所环绕。 29.一种电磁波发生器, 包括 : 一个或更多个可充电粒子 ; 腔结构, 形成其中布置。
10、一个或更多个可充电粒子的内部空间, 并包括在内部空间中形 成电场的电极单元 ; 电源电路单元, 包括向电极单元施加电压以在内部空间中形成电场的电压源 ; 以及 天线, 电连接到电极单元, 并由于基于所施加的电压的感应电流振荡而辐射电磁波。 30.根据权利要求 29 所述的电磁波发生器, 其中, 腔结构包括 : 第一电极和与第一电极相对且分隔开的第二电极 ; 分隔片, 环绕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空间以形成内部空间 ; 以及 线, 被布置为穿过内部空间并且具有穿透分隔片且暴露于外部环境的一端。 31.根据权利要求 30 所述的电磁波发生器, 其中, 电源电路单元被布置为使得第一电 极和第二电极具。
11、有相同的电势并且向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线之间施加电压。 32.根据权利要求 31 所述的电磁波发生器, 其中, 一个或更多个可充电粒子被正向充 电, 并且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488145 A 3 3/4 页 4 其中, 线和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以下述方式被连接到电压源 : 线充当阳极, 并且第一电 极和第二电极充当阴极。 33.根据权利要求 32 所述的电磁波发生器, 其中, 天线具有连接到线的一端。 34.根据权利要求 29 所述的电磁波发生器, 其中, 腔结构包括 : 第一电极和与第一电极相对且分隔开的第二电极 ; 分隔片, 环绕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空间以形成内部空间, 。
12、并且由导电材料形 成 ; 第一绝缘体, 被布置在分隔片与第一电极之间, 以彼此绝缘分隔片和第一电极 ; 第二绝缘体, 被布置在分隔片与第二电极之间, 以彼此绝缘分隔片和第二电极 ; 以及 线, 在内部空间中电连接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35.根据权利要求 34 所述的电磁波发生器, 其中, 电源电路单元被布置为使得第一电 极和第二电极具有相同的电势并且向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分隔片之间施加电压。 36.根据权利要求 35 所述的电磁波发生器, 其中, 一个或更多个可充电粒子被正向充 电, 并且 其中, 线和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以下述方式被连接到电压源 : 线充当阳极, 并且第一电 极和第二电极充当。
13、阴极。 37.根据权利要求 38 所述的电磁波发生器, 其中, 天线具有连接到第一电极或第二电 极的一端。 38.根据权利要求 29 所述的电磁波发生器, 其中, 可充电粒子按核 - 壳构成, 其中导电 核被电介质壳所环绕。 39.一种比特产生器, 包括 : 一个或更多个可充电粒子 ; 腔结构, 形成其中布置一个或更多个可充电粒子的内部空间, 并且包括在内部空间中 形成电场的电极单元 ; 电压源, 向电极单元施加电压, 以在内部空间中形成电场 ; 控制单元, 控制电压源以选择性地向电极单元施加电压 ; 以及 数据存储单元, 存储与是否通过电极单元产生感应电流振荡对应的比特数据。 40.根据权利。
14、要求 39 所述的比特产生器, 其中, 腔结构包括 : 第一电极和与第一电极相对且分隔开的第二电极 ; 以及 分隔片, 环绕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空间以形成内部空间。 41.根据权利要求 40 所述的比特产生器, 其中, 一个或更多个可充电粒子被正向充电, 并且 其中, 数据存储单元被连接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阳极。 42.根据权利要求 40 所述的比特产生器, 其中, 一个或更多个可充电粒子被负向充电, 并且 其中, 数据存储单元被连接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阴极。 43.根据权利要求 39 所述的比特产生器, 其中, 可充电粒子按核 - 壳构成, 其中导电核 被电介质壳所环绕。 44.。
15、一种逻辑电路, 包括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488145 A 4 4/4 页 5 势垒结构, 形成第一内部空间和与第一内部空间分离的第二内部空间 ; 一个或更多个可充电粒子, 被布置在第一内部空间和第二内部空间的每一个中 ; 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形成在势垒结构下面, 分别覆盖第一内部空间的底端部分和第 二内部空间的底端部分 ; 以及 公共电极, 形成在势垒结构之上, 覆盖第一内部空间的顶端部分和第二内部空间的顶 端部分, 其中, 该逻辑电路通过使用来自公共电极的、 根据施加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输入 电压的输出电压而执行逻辑操作。 45.根据权利要求 44 所述的逻辑电路, 进。
16、一步包括 : 电阻器, 连接到公共电极。 46.根据权利要求 45 所述的逻辑电路, 其中, 电阻器被连接到具有固定电压的电压源。 47.根据权利要求 45 所述的逻辑电路, 其中, 电阻器被接地。 48.根据权利要求 44 所述的逻辑电路, 其中, 可充电粒子的数量等于或小于 1 千。 49.一种存储电路, 包括 : 一个或更多个可充电粒子 ; 势垒结构, 形成容纳一个或更多个可充电粒子的内部空间 ; 第一电极, 形成在势垒结构上, 覆盖内部空间的顶端部分 ; 第二电极, 形成在势垒结构的下面, 覆盖内部空间的底端部分 ; 电容器和第一电阻器, 在第一电极上彼此分隔开 ; 以及 第二电阻器,。
17、 形成在第二电极上。 50.根据权利要求 49 所述的存储电路, 其中, 可充电粒子的数量等于或小于 1 千。 51.一种辐射产生设备, 包括 : 腔 ; 充电粒子, 被布置在腔中, 根据施加到腔的电场而振荡 ; 以及 天线, 辐射基于充电粒子的振荡的电磁波, 其中, 充电粒子的振荡是基于所施加的电场的自持振荡, 并且 其中, 基于施加到腔的电场来确定由天线辐射的电磁波的波长。 52.根据权利要求 51 所述的辐射产生设备, 进一步包括 : 第一电极, 被布置在腔的第一端处 ; 第二电极, 被布置在腔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处 ; 以及 电压源, 连接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18、之间施加电压, 从而向腔 施加电场。 53.根据权利要求 51 所述的辐射产生设备, 其中, 电磁波包括具有大约 0.1 至大约 10 太赫 (THz) 的频率的太赫 (THz) 波。 54.根据权利要求 52 所述的辐射产生设备, 其中, 基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位置和 电势、 以及根据充电粒子的表面电荷密度确定的边界条件来确定充电粒子的振荡。 55.根据权利要求 51 所述的辐射产生设备, 其中, 充电粒子包括铝。 56.根据权利要求 51 所述的辐射产生设备, 其中, 振荡的频率基于腔内部的压力。 57.根据权利要求 51 所述的辐射产生设备, 其中, 充电粒子包括导电材料或电离原子。 。
19、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488145 A 5 1/12 页 6 电磁波发生器和使用充电粒子的振荡的比特产生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要求于 2012 年 8 月 8 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 No.10-2012-0086940 和于 2013 年 1 月 28 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 No.10-2013-0009448 的权益, 其公开在这里通过整体引用而被合并于此。 0002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磁波发生器和比特产生器。 背景技术 0003 通常, 术语太赫电磁波 ( 此后, 也被称为太赫波 ) 指具有频带为大约 0.1 至大约 10THz的电磁波。 太。
20、赫波可以容易地通过微波或光波不能通过其来传送的材料而传送, 并且 可以容易地被潮气吸收。 这样, 太赫波在诸如医药科学、 化工、 军用、 安全、 生物工业、 环境和 信息通信的各种技术领域被高度关注。然而, 还未开发出能够可靠产生太赫波段的电磁波 的装置, 并且正在仅仅进行研究以开发新的太赫发生器。 0004 例如, 当前正在开发使用具有非线性晶体的固态激光的太赫发生器和使用利用线 圈或磁铁的电磁感应方法的太赫发生器。然而, 当前开发的太赫发生器可以输出仅某一波 长的太赫波, 或者可能具有较窄的输出太赫波的可用波段, 并且因而就对于各种领域的应 用性而言可能受到限制。例如, 虽然需要不同波长的。
21、太赫波来获得人体中不同组织 ( 心脏、 血管、 胃等 ) 的 X 线断层图像, 但是现有的具有小带宽的太赫发生器可能不能满足上述需 求。同样, 由于太赫发生器的操作原理, 太赫发生器可能具有较大的功耗。 发明内容 0005 解决方案 0006 提供一种电磁波发生器和比特产生器。 0007 将在下面的说明书中部分地阐述其他方法, 并且部分地将从说明中是显而易见 的, 或者可以通过对所呈现的示范性实施例的实践而学习到。 0008 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一个方面, 一种电磁波发生器包括 : 第一电极和与第一电极 相对且分隔开的第二电极 ; 可充电粒子, 被布置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 ; 电压源, 在第。
22、 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施加电压 ; 以及天线, 电连接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一个, 并且 由于基于所施加的电压的感应电流振荡而辐射电磁波。 0009 电压源可以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施加直流 (DC) 电压, 并且可以由于基于 所施加的 DC 电压的可充电粒子的自持振荡而产生感应电流振荡。 0010 电磁波发生器可以进一步包括 : 腔, 被布置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 腔在其中 包括真空或被惰性气体充满, 并且可充电粒子可以被布置在腔中。 0011 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可以分别具有圆柱状核和圆柱状壳的形状。在这种情况下, 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可以形成腔的内壁。 0012 腔可以被形成为于电介。
23、质结构中形成的通孔, 可以以圆柱形状形成通孔, 并且第 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可以被分别形成为覆盖该通孔的上部分和下部分。 说 明 书 CN 104488145 A 6 2/12 页 7 0013 可充电粒子可以包括导电材料或可被电充电的电离原子。 0014 可充电粒子可以是不管是否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施加电压都恒定维持在 充电状态的粒子, 或者是仅当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施加电压时才被充电并且当电压 的施加停止时放电的粒子。 0015 如果可充电粒子被正向充电, 则可充电粒子可以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阳极 附近振荡。在这种情况下, 天线可以被电连接到阳极。 0016 如果可充电粒子被负向充。
24、电, 则可充电粒子可以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阴极 附近振荡。在这种情况下, 天线可以被电连接到阴极。 0017 天线可以包括杆状天线、 螺旋状天线或圆形天线。 0018 一个或更多个可充电粒子可以按核 - 壳构成, 其中导电核被电介质壳所环绕。 0019 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另一方面, 一种电磁波发生器包括 : 第一电极和与第一电极 相对且分隔开的第二电极 ; 多个腔, 被布置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 ; 一个或更多个可 充电粒子, 被布置在多个腔的每一个中 ; 电压源, 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施加电压 ; 以 及天线, 电连接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一个, 并且由于基于所施加的电压的感应电。
25、流 振荡而辐射电磁波。 0020 多个腔可以被形成为电介质基底中的多个通孔, 并且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可以分 别被形成在电介质基底的顶端和底端以覆盖多个通孔。 0021 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另一方面, 电磁波发生器包括 : 一个或更多个可充电粒子 ; 腔结构, 形成其中布置一个或更多个可充电粒子的内部空间, 并包括在内部空间中形成电 场的电极单元 ; 电源电路单元, 包括向电极单元施加电压以在内部空间中形成电场的电压 源 ; 以及天线, 电连接到电极单元, 并由于基于所施加的电压的感应电流振荡而辐射电磁 波。 0022 腔结构可以包括 : 第一电极和与第一电极相对且分隔开的第二电极 ; 分隔片, 。
26、环 绕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空间以形成内部空间 ; 以及线, 被布置为穿过内部空间并且 具有穿透分隔片且暴露于外部环境的一端。 0023 电源电路单元可以被布置为使得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具有相同的电势并且向第 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线之间施加电压。 0024 一个或更多个可充电粒子可以被正向充电, 并且线和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可以以 下述方式被连接到电压源 : 线充当阳极, 并且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充当阴极。在这种情况 下, 天线可以具有连接到线的一端。 0025 可替换地, 腔结构可以具有 : 第一电极和与第一电极相对且分隔开的第二电极 ; 分隔片, 环绕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空间以形成内部空间。
27、, 并且由导电材料形成 ; 第一 绝缘体, 被布置在分隔片与第一电极之间, 以使分隔片和第一电极彼此绝缘 ; 第二绝缘体, 被布置在分隔片与第二电极之间, 以使分隔片和第二电极彼此绝缘 ; 以及线, 在内部空间中 电连接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0026 电源电路单元可以被布置为使得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具有相同的电势并且向第 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分隔片之间施加电压。 0027 一个或更多个可充电粒子可以被正向充电, 并且线和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可以以 下述方式被连接到电压源 : 线充当阳极, 并且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充当阴极。在这种情况 说 明 书 CN 104488145 A 7 3/12 页 8 下。
28、, 天线可以具有连接到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的一端。 0028 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另一方面, 一种比特产生器包括 : 一个或更多个可充电粒子 ; 腔结构, 形成其中布置一个或更多个可充电粒子的内部空间, 并且包括在内部空间中形成 电场的电极单元 ; 电压源, 向电极单元施加电压, 以在内部空间中形成电场 ; 控制单元, 控 制电压源以选择性地向电极单元施加电压 ; 以及数据存储单元, 存储与是否通过电极单元 产生感应电流振荡对应的比特数据。 0029 腔结构可以包括 : 第一电极和与第一电极相对且分隔开的第二电极 ; 以及分隔 片, 环绕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空间以形成内部空间。 0030 一个。
29、或更多个可充电粒子可以被正向充电, 并且数据存储单元可以被连接到第一 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阳极。 0031 一个或更多个可充电粒子可以被负向充电, 并且数据存储单元可以被连接到第一 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阴极。 0032 一个或更多个可充电粒子可以按核 - 壳构成, 其中导电核被电介质壳所环绕。 0033 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另一方面, 一种逻辑电路包括 : 势垒结构, 形成第一内部空间 和与第一内部空间分离的第二内部空间 ; 一个或更多个可充电粒子, 被布置在第一内部空 间和第二内部空间的每一个中 ; 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形成在势垒结构下面, 分别覆盖第一 内部空间和第二内部空间的底端部分 ; 以。
30、及公共电极, 形成在势垒结构之上, 覆盖第一内部 空间和第二内部空间的顶端部分, 其中, 该逻辑电路通过使用来自公共电极的、 根据施加到 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输入电压的输出电压而执行逻辑操作。 0034 该逻辑电路可以进一步包括 : 电阻器, 连接到公共电极。 0035 电阻器可以被连接到具有固定电压的电压源, 或者可以被接地。 0036 可充电粒子的数量可以等于或小于 1 千。 0037 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另一方面, 一种存储电路包括 : 一个或更多个可充电粒子 ; 势垒结构, 形成容纳一个或更多个可充电粒子的内部空间 ; 第一电极, 形成在势垒结构上, 覆盖内部空间的顶端部分 ; 第二电极。
31、, 形成在势垒结构的下面, 覆盖内部空间的底端部分 ; 电容器和第一电阻器, 在第一电极上彼此分隔开 ; 以及第二电阻器, 形成在第二电极上。 0038 有益效果 0039 如上所述, 根据上述示范性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电磁波发生器可以使用由于 DC 电压被充电的粒子的自持振荡, 并且可以包括使用由于自持振荡而产生的感应电流振荡 作为电磁波的源的天线结构, 以便有效地传送所产生的电磁波。 0040 因为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电磁波发生器不需要电子在阴极和阳极之间运动以产 生电磁波, 所以功耗可以较低, 从而增加了产生电磁波的效率。 0041 此外, 所产生的电磁波的频率可以基于施加在阴极和阳极之。
32、间的电压而容易地调 节。 0042 根据上述示范性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的比特产生器可以使用由于 DC 电压而充 电的粒子的自持振荡, 并且可以根据是否发生感应电流振荡而产生比特数据。 0043 比特产生器相较于典型的基于晶体管的比特发生器而言可以具有非常小的结构, 并且可以被用在微机中。 0044 此外, 根据上述示范性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的逻辑电路或存储电路可以通过使 说 明 书 CN 104488145 A 8 4/12 页 9 用充电粒子的振荡而形成, 并且相较于使用氖灯的传统配置而言可以具有非常高的操作速 度。 0045 应当明白, 应当仅仅从说明性的意义来考虑这里描述的示范性实施例,。
33、 而并非为 了限制的目的。 每个示范性实施例中的特征或方面的描述通常应当被认为是可用于在其他 示范性实施例中的其他类似的特征或方面。 附图说明 0046 本公开涉及电磁波发生器和比特产生器。 0047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示范性实施例进行的描述, 这些和 / 或其他方法将变得显而 易见和更加易于理解, 在附图中 : 0048 图 1 是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电磁波发生器的概念视图 ; 0049 图 2A 至图 2C 是可在图 1 中图示的电磁波发生器中采用的示范性天线单元的结构 视图 ; 0050 图 3A 和图 3B 是用于描述在图 1 中图示的电磁波发生器中的充电粒子的自持振荡 的概念视图 ; 。
34、0051 图4是示意性示出在图1中图示的电磁波发生器中当可充电粒子被正向充电和负 向充电时振荡的轨迹的概念视图 ; 0052 图 5 示出用于检查在图 1 中图示的电磁波发生器中的充电粒子的振荡的经验设 置 ; 0053 图6A至图6D以及图7A至图7D是示出在图5图示的经验设置中在调节偏置电压、 腔中的压力和其他因素的同时测量的感应电压的波形的图 ; 0054 图 8A 和图 8B 是可在图 1 中图示的电磁波发生器中采用的示范性自持振荡形成单 元的透视图和俯视图 ; 0055 图 9A 是可在图 1 中图示的电磁波发生器中采用的另一示范性自持振荡形成单元 的剖面图 ; 0056 图 9B 。
35、是在图 9A 中图示的腔的详细透视图 ; 0057 图 10A 和图 10B 是根据另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电磁波发生器的透视图和剖面图 ; 0058 图 11A 和图 11B 是根据另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电磁波发生器的透视图和剖面图 ; 0059 图 12 是根据另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电磁波发生器的透视图 ; 0060 图 13 是根据另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电磁波发生器的透视图 ; 0061 图 14 是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比特产生器的剖面图 ; 0062 图 15A 是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 AND 门的剖面图 ; 0063 图 15B 是图 15A 的等效电路图 ; 0064 图 16A 是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 。
36、OR 门的剖面图 ; 0065 图 16B 是图 16A 的等效电路图 ; 0066 图 17A 是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存储电路的剖面图 ; 并且 0067 图 17B 是图 17A 的等效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说 明 书 CN 104488145 A 9 5/12 页 10 0068 现在将对示范性实施例进行详细参考, 在附图中示出了其示例, 其中通篇中相似 的参考数字指示相似的元素。 为此, 当前示范性实施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形式, 并且不应当被 认为是局限于这里所阐述的描述。 因此, 下面仅仅通过参照附图来描述示范性实施例, 以解 释本说明的各方面。 0069 图 1 是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电。
37、磁波发生器 200 的概念视图。图 2A 至图 2C 是可在 图 1 中图示的电磁波发生器 200 中采用的示范性天线单元的结构视图。 0070 电磁波发生器 200 包括 : 彼此相对且彼此分隔开的第一电极 110 和第二电极 120 ; 可充电粒子140, 被布置在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120之间 ; 电压源250, 用于在第一电极 110和第二电极120之间施加电压 ; 以及天线单元280(例如, 天线), 电连接到第一电极110 和第二电极 120 中的一个, 并且用于辐射由于感应电流振荡 Iind而产生的电磁波 ( 例如, 太 赫波 )。 0071 电磁波发生器200具有下述结构,。
38、 其中 : 当电压源250向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 120之间施加直流(DC)电压时, 发生可充电粒子140的自持振荡, 并且因而产生感应电流振 荡 Iind。 0072 腔 160 例如可以是真空的或者可以被充满惰性气体, 可以进一步被布置在第一电 极 110 和第二电极 120 之间, 并且可充电粒子 140 可以被布置在腔 160 中。 0073 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120、 腔160以及可充电粒子140形成自持振荡形成单元 100, 并且下面将描述根据电极结构或腔 160 的各种修改的自持振荡形成单元 100 的示例。 0074 腔 160 与第一电极 110 和第二电极 120。
39、 一起提供其中可充电粒子 140 被布置且振 荡的空间。腔 160 除了可充电粒子 140 之外可以不具有任何充电粒子或气体。为了实现 该配置, 腔 160 可以将其内部空间 20 保持为真空。可选地, 腔 160 可以被例如氦 (He)、 氖 (Ne)、 氩 (Ar)、 氪 (Kr) 或氙 (Xe) 的惰性气体或者例如六氟化硫 (SF6) 的用于抑制可充电粒 子 140 的电放电的气体所充满。 0075 可充电粒子 140 可以包括导电材料或可被电充电的电离原子。可充电粒子 140 可 以按核 - 壳构成, 其中导电核被电解质壳所环绕。如果电压源 250 向第一电极 110 和第二 电极 1。
40、20 之间施加电压, 则在第一电极 110 和第二电极 120 之间形成电场 E, 并且在电场 E 中发生充电粒子的振荡。可充电粒子 140 可以充当在被正向或负向充电后在电场 E 中振荡 的充电粒子, 可以是已经被充电并且不管在第一电极 110 和第二电极 120 之间是否施加电 压都恒定维持在充电状态的粒子, 或者可以是仅当在第一电极 110 和第二电极 120 之间施 加电压时被充电且当电压的施加停止时被放电的粒子。 0076 可充电粒子 140 的振荡以变为电磁波的源的感应电流振荡 Iind的形式而发生。提 供天线单元 280 以向外传送由于感应电流振荡 Iind而产生的电磁波。 00。
41、77 如图 2A 至图 2C 中所示, 天线单元 280 可以是但不限于杆状天线 281、 螺旋状天线 282 或圆形天线 283。电磁波发生器 200 产生具有与可充电粒子 140 的振荡周期对应的频 率的电磁波, 并且在该情况下, 该频率与电压源 250 在第一电极 110 和第二电极 120 之间施 加的电压有关。也就是说, 可以考虑到电磁波的电压和频率而将天线单元 280 的形状确定 为有效地辐射由于电压源 250 在第一电极 110 和第二电极 120 之间施加的电压而产生的电 磁波。 0078 虽然在图1中天线单元280电连接到第一电极110, 但是天线单元280的电连接不 说 明。
42、 书 CN 104488145 A 10 6/12 页 11 限于此。如果可充电粒子 140 被正向充电, 则可充电粒子 140 可以在第一电极 110 和第二 电极120之中的阳极附近振荡, 并且在该情况下, 天线单元280可以电连接到可以充当阳极 的第一电极 110。另一方面, 如果可充电粒子 140 被负向充电, 则可充电粒子 140 可以在第 一电极 110 和第二电极 120 之中的阴极附近振荡, 并且在该情况下, 天线单元 280 可以电连 接到充当阴极的第二电极 120。 0079 现在将简要描述在电磁波发生器 200 中发生充电粒子的自持振荡的原理。 0080 图 3A 和图 。
43、3B 是用于描述在图 1 中图示的电磁波发生器 200 中的充电粒子的自持 振荡的概念视图。图 4 是示意性地示出当在图 1 中图示的电磁波发生器 200 中可充电粒子 140 被正向充电和负向充电时振荡的轨迹的概念视图。 0081 在电压被施加到第一电极 110 和第二电极 120 之间以前, 可充电粒子 140 可以沿 重力方向处于第一电极 110 的表面、 第二电极 120 的表面或腔 160 的底端表面。在该情况 下, 可充电粒子 140 可以处于未充电状态。因此, 为了当电磁波发生器 200 开始操作时对可 充电粒子 140 进行充电, 在第一电极 110 和第二电极 120 之间施。
44、加初始电压。例如, 当可充 电粒子 140 由铝材料形成时, 如果在第一电极 110 和第二电极 120 之间施加电压以形成等 于或大于大约 700V/mm 的电场, 则电子从形成可充电粒子 140 的每个铝原子中迸出并通过 第一电极 110 流出, 并且可充电粒子 140 被正向 (+) 充电。如果可充电粒子 140 已经被充 电且不管是否在第一电极 110 和第二电极 120 之间施加电压都恒定维持充电状态, 则可以 不需要上述初始化过程。然而, 如果可充电粒子 140 仅当在第一电极 110 和第二电极 120 之间施加电压时才被充电而当电压的施加停止时被放电, 则可以需要上述初始化过程。
45、。 0082 然后, 如果根据所希望的电磁波的波长在第一电极 110 和第二电极 120 之间施加 适当的 DC 电压, 则可以沿从第一电极 110 朝向第二电极 120 的方向产生电场, 并且被充电 的可充电粒子 140 可以振荡以在第一电极 110 和第二电极 120 之间往复运动。 0083 可以根据拉普拉斯 (Laplace) 等式、 第一电极 110 和第二电极 120 的位置和电势 以及基于充电或可充电粒子 140 的表面电荷密度而确定的边界条件来从数学上预测可充 电粒子 140 的振荡。因为在第一电极 110 和第二电极 120 的表面上感应的表面电荷密度根 据可充电粒子 140。
46、 的位置而变化, 所以引力或斥力主要作用在可充电粒子 140 上。例如, 如 果第一电极 110 的电势 VT大于第二电极 120 的电势 V L, 使得电场 Ep 的方向是从第一电极 110 朝向第二电极 120, 并且可充电粒子 140 被正向 (+) 充电, 则由于退极化场, 负电荷分布 在可充电粒子 140 的上半球上而正电荷分布在可充电粒子 140 的下半球上, 并且上半球和 下半球上的电荷之和为正 (+)。此外, 负电荷也分布在第一电极 110 的表面上。如果可充电 粒子 140 的位置远离第一电极 110 则在第一电极 110 的表面上感应的电荷密度降低, 并且 如果可充电粒子 。
47、140 的位置靠近第一电极 110 则在第一电极 110 的表面上感应的电荷密度 增加。 0084 因此, 如图 3A 中所示, 可充电粒子 140 的位置远离第一电极 110 的距离等于或大 于某一距离 ( 区域 B), 并且在可充电粒子 140 的总体电荷 (q0) 与第一电极 110 之间引力 是主要的。 因此, 可充电粒子140朝向第一电极110移动。 如果可充电粒子140到达第一电 极 110 并且从而在第一电极 110 的某一距离 ( 区域 A) 之内移动, 则在第一电极 110 的表面 上感应的负电荷的密度增加, 并且如图 3B 所示, 由于在第一电极 110 的表面上感应的负电。
48、 荷和在可充电粒子 140 的上半球上分布的负电荷, 斥力变为主要的。结果, 可充电粒子 140 说 明 书 CN 104488145 A 11 7/12 页 12 远离第一电极 110 移动。根据上述原理, 可充电粒子 140 在区域 A 和 B 之间振荡。 0085 图 3A 和图 3B 示意性地示出当可充电粒子 140 被正向充电且在可以充当阳极的第 一电极 110 附近振荡时的情况。然而, 如果可充电粒子 140 被负向充电, 则可充电粒子 140 在可以充当阴极的第二电极 120 附近振荡。也就是说, 如图 4 所示, 被正向充电的可充电粒 子 140 沿路径 1 振荡, 且被负向充。
49、电的可充电粒子 140 沿路径 2 振荡, 路径 1 重复地靠近然 后远离作为阳极的第一电极 110 而移动, 并且路径 2 重复地靠近然后远离作为阴极的第二 电极 120 而移动。对于图 4 中的路径 1 和 2, 纵轴表示自电极起的距离, 且横轴表示时间。 0086 在本发明人的论文中详细描述了关于充电粒子的振荡的数学计算。参见 “Phys. Plasmas 19,033506(2012),doi:10.1063/1.3690104” ; 也请参见 “Phys.Plasmas 19,07211 3(2012),doi:10.1063/1.4737189” 。 0087 图 5 示出用于检查在图 1 中图示的电磁波发生器 200 中的充电或可充电粒子 140 的振荡的经验设置。 0088 按圆柱壳的形状来形成阴极, 在阴极的中央按圆柱核的形状来形成阳极, 并且充 电的 Ar( 氩 ) 原子被用作充电粒子。如果在阴极和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