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阀.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4759383 上传时间:2018-11-0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29.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80042679.5

申请日:

2011.05.20

公开号:

CN103080622A

公开日:

2013.05.0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16K 31/122申请日:20110520|||公开

IPC分类号:

F16K31/122; F16K7/17

主分类号:

F16K31/122

申请人:

株式会社富士金

发明人:

德田伊知郎; 筱原努

地址:

日本大阪府

优先权:

2010.07.27 JP 2010-168031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代理人:

陈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壳体(4)由相互螺合的上部壳体(22)及下部壳体(21)构成。活塞驱动机构(12)具有安装在上部壳体(22)的顶部的直插式管接头(15)。能够对没有内置直插式管接头的气动阀的上部壳体和安装有直插式管接头的上部壳体进行更换,由此,能够得到带有直插式管接头和不带有直插式管接头的互换性。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气动阀,具有:设有流体通路的主体;设置在主体的上方的壳体;开闭流体通路的阀体;通过上升或下降来使阀体向打开方向或关闭方向移动的阀杆;设置在阀杆上的活塞;和通过操作空气来驱动活塞的活塞驱动机构,所述气动阀的特征在于,
壳体由相互螺合的上部壳体及下部壳体构成,活塞驱动机构具有安装在上部壳体的顶部的直插式管接头。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阀,其特征在于,
在上部壳体的顶壁的中央部设有贯穿孔,贯穿孔由下端侧的小径部、上端侧的大径部及设置在小径部和大径部之间的中间径的内螺纹部构成,直插式管接头的设置在其下端部的外螺纹部与贯穿孔的内螺纹部螺合,直插式管接头以使设置在其上端部的松开衬套露出的方式插入到贯穿孔的大径部中,在贯穿孔的小径部中能够移动地插入有阀杆的上端部。

说明书

说明书气动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操作空气的压力来驱动活塞以对流体通路进行开闭的气动阀。
背景技术
作为气动阀,公知有如下气动阀,具有:设有流体通路的主体;设置在主体的上方的壳体;开闭流体通路的阀体;通过上升或下降来使阀体向打开或关闭方向移动的阀杆;设置在阀杆上的活塞;和驱动活塞的活塞驱动机构(例如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4481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这种气动阀中,存在需要使用直插式(one touch)管接头的情况,但该情况下,需要使用具有能够与直插式管接头连接的形状的气动阀来将直插式管接头连接到气动阀上,具有在从没有直插式管接头向有直插式管接头的更换上花费时间这一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于在使用直插式管接头的方式中使用的气动阀。
本发明的气动阀具有:设有流体通路的主体;设置在主体的上方的壳体;开闭流体通路的阀体;通过上升或下降来使阀体向打开方向或关闭方向移动的阀杆;设置在阀杆上的活塞;和通过操作空气来驱动活塞的活塞驱动机构,该气动阀的特征在于,壳体由相互螺合的上部壳体及下部壳体构成,活塞驱动机构具有安装在上部壳体的顶部的直插式管接头。
直插式管接头公知是通过组装在管接头主体内的弹簧筒夹的紧固力来固定管的构件,只要将操作空气导入管插入到管接头主体内就完成其连接,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操作空气导入管的连接作业。当从直插式管接头中拔出操作空气导入管时,能够通过一边用一只手压入直插式管接头的松开衬套、一边用另一只手拔出操作空气导入管而容易地进行,即使在需要频繁地进行操作空气导入管的装拆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进行其装拆。
气动阀是通过操作空气的压力来驱动活塞以对流体通路进行开闭的阀,以往,在这样的阀中没有内置直插式管接头。在此,关于将直插式管接头安装到以往的气动阀中的情况,存在高度增加了直插式管接头的高度这一问题。另外,存在需要分开使用带有直插式管接头的气动阀和不带有直插式管接头的气动阀的情况,例如在拆下不带有直插式管接头的气动阀并置换成带有直插式管接头的气动阀的情况下,拆下的不带有直插式管接头的气动阀的保管或处理成为问题,从而谋求这些阀彼此的互换性高。
在本发明的气动阀中,通过内置直插式管接头,能够降低气动阀整体的高度。另外,例如,当将不带有直插式管接头的气动阀置换成带有直插式管接头的气动阀时,仅将上部壳体置换成具有直插式管接头的上部壳体即可,拆下的只是没有直插式管接头的气动阀的上部壳体,其保管或处理变得容易。而且,在直插式管接头突出到阀上部的情况下,若在进行作业等时从外部对直插式管接头施加冲击,则可能会使直插式管接头在螺纹部折断。
优选的是,在上部壳体的顶壁的中央部设有贯穿孔,贯穿孔由下端侧的小径部、上端侧的大径部及设置在小径部和大径部之间的中间径的内螺纹部构成,直插式管接头的设置在其下端部的外螺纹部与贯穿孔的内螺纹部螺合,直插式管接头以使设置在其上端部的松开衬套露出的方式插入到贯穿孔的大径部中,在贯穿孔的小径部中能够移动地插入有阀杆的上端部。另外,优选的是,在阀杆中设有:从阀杆的上端向下方延伸的轴向通路、以及从轴向通路向径向延伸而通到操作空气导入室的径向通路。
像这样,能够抑制带有直插式管接头的气动阀的高度,并成为不带有直插式管接头的气动阀和带有直插式管接头的气动阀的互换性更高的结构。
活塞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与活塞数量的增加相应地,操作空气导入室的数量增加,从轴向通路向径向延伸而通到操作空气导入室的径向通路的数量也增加。
活塞驱动机构是通过使操作空气作用于活塞来使阀杆移动的构件,可以是使阀杆分别向上方及下方移动的构件,另外,也可以是如下结构:与压缩螺旋弹簧等弹性部件同时使用,通过弹性部件进行弹压以使得阀杆始终位于打开位置或关闭位置,活塞驱动机构抵抗弹性部件的弹压力来使阀杆移动。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上下是指图的上下(将主体侧称作下,将壳体侧称作上),但该上下是为了便于说明,也存在使上下颠倒、或使上下成为左右而使用的情况。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气动阀,壳体由相互螺合的上部壳体及下部壳体构成,活塞驱动机构具有安装在上部壳体的顶部的直插式管接头,因此,只要将管插入到直插式管接头的主体内就能够实现操作空气导入管的连接,布管作业变容易。而且,使其他部件为通用部件,通过更换上部壳体,由此,能够得到带有直插式管接头的气动阀和不带有直插式管接头的气动阀,因此,能够提高带有直插式管接头和不带有直插式管接头的互换性。另外,通过形成将直插式管接头内置于阀的结构,不会使阀的高度增加到必要高度以上,能够将装置小型化。而且,通过将直插式管接头内置,直插式管接头不会从外部受到冲击,能够防止直插式管接头的破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气动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关闭状态的垂直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以下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以下的说明中,上下是指图的上下。
图1表示本发明的气动阀的一个实施方式,气动阀1具有:设有流体流入通路2a及流体流出通路2b的主体2;经由阀盖3而安装在主体2的上方的壳体4;设置在流体流入通路2a的周缘的环状阀座5;按压于环状阀座5或与环状阀座5隔开间隔来开闭流体通路2a的隔膜(阀体)6;将隔膜6向下方按压的隔膜按压件7;配置在壳体4内且通过上升或下降来使隔膜6向打开或关闭方向移动的阀杆8;设置在阀杆8上的上侧及下侧的活塞9、10;向下弹压阀杆8的压缩螺旋弹簧(弹性部件)11;和驱动上侧及下侧的活塞9、10的活塞驱动机构12。
壳体4包括:固定在阀盖3的上端部的下部壳体21、和与下部壳体21螺合的上部壳体22。
阀杆8在下端部具有凸缘部8a,凸缘部8a的下表面与隔膜按压件7抵接。下侧活塞10与阀杆8一体地形成。上侧活塞9通过与阀杆8的上端部螺合而被固定。上侧活塞9具有向上方突出的轴部9a,该轴部9a形成阀杆8的上端部(在本说明书中,“轴部9a”包含于阀杆8。)。
为了使阀杆8向上方移动,活塞驱动机构12使操作空气作用于各活塞9、10,用于使操作空气作用于各活塞9、10的上侧的操作空气导入室26及下侧的操作空气导入室27形成在各活塞9、10的下方。
活塞驱动机构12还具有安装在上部壳体22的顶部的直插式管接头13。
直插式管接头13具有:内置有弹簧筒夹(图示略)的管接头主体15、和设置在管接头主体15上方并使弹簧筒夹松开的松开衬套(release bush)16。根据该直插式管接头13,只要将操作空气导入管插入到管接头主体15的中空部15a中就能够完成其连接,另外,当从直插式管接头13中拔出操作空气导入管时,能够通过一边用一只手压入松开衬套16、一边用另一只手拔出操作空气导入管来容易地进行,即使在需要频繁地进行操作空气导入管的装拆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进行其装拆。
在下部壳体21和上部壳体22的结合部分固定有对面板(counter plate)23,由此,在对面板23的上方及下方分别形成有上侧活塞9及下侧活塞10的移动空间。而且,上侧活塞9以其下表面与对面板23的上表面相对的方式能够上下移动地配置在上部壳体22内,下侧活塞10以其上表面与对面板23的下表面相对的方式能够上下移动地配置在下部壳体21内。
在上侧活塞9的外周与上部壳体22之间设有O型环31,另外,在下侧活塞10的外周与下部壳体21之间也设有O型环32。在对面板23的内周与阀杆8的外周之间、以及对面板23的外周与上部壳体22之间也分别设有O型环33、34。由此,上侧活塞9能够上下移动地配置在上部壳体22内,通过向形成在上侧活塞9与对面板23之间的上侧操作空气导入室26导入操作空气,上侧活塞9受到向上的力,下侧活塞10能够上下移动地配置在下部壳体21内,通过向形成在下侧活塞10与下部壳体21的底壁21a之间的下侧操作空气导入室27导入操作空气,下侧活塞10受到向上的力。
在上部壳体22的顶壁的中央部设有贯穿孔14。贯穿孔14由下端侧的小径部14a、上端侧的大径部14c及设置在小径部14a和大径部14c之间的中间径的内螺纹部14b构成。直插式管接头13的与其管接头主体15下方连接的外螺纹部17与贯穿孔14的内螺纹部14b螺合,直插式管接头13的管接头主体15以使松开衬套16露出的方式插入到贯穿孔14的大径部14c中。
在贯穿孔14的小径部14a中,能够移动地插入有阀杆8的上端部(与上侧活塞9的上表面一体地形成的轴部9a),在阀杆8中形成有:从阀杆8的上端向下方延伸的轴向通路41、从轴向通路41中间部通到上侧操作空气导入室26的径向通路42及从轴向通路41下端部通到下侧操作空气导入室27的径向通路43。这样,直插式管接头13的下端开口与阀杆8的轴向通路41的上端开口相对,由此,操作空气经由直插式管接头13而流入到各操作空气导入室26、27中。
在各操作空气导入室26、27中没有导入操作空气的状态下,阀杆8通过压缩螺旋弹簧11的弹压力而位于关闭位置(下方位置),当向各操作空气导入室26、27导入操作空气时,阀杆8抵抗压缩螺旋弹簧11的弹压力而向上方移动,由此,能够得到打开状态。
上述气动阀1能够通过将没有内置直插式管接头13的气动阀的上部壳体置换成上述上部壳体22(安装有直插式管接头13的上部壳体22)而得到,带有直插式管接头和不带有直插式管接头的互换性高。另外,通过形成将直插式管接头13内置于气动阀的结构,不会使气动阀的高度增加到必要高度以上,从而能够使装置小型化。而且,通过内置直插式管接头13,直插式管接头13不会从外部受到冲击,能够防止直插式管接头13的破损。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作为适于在使用直插式管接头的方式中使用的气动阀,由于能够得到提高了配管作业的容易性、带有直插式管接头和不带有直插式管接头的互换性、装置的小型化、直插式管接头的破损防止等效果,所以能够有助于气动阀的性能提高。

气动阀.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气动阀.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气动阀.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动阀.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动阀.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8062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5.01 CN 103080622 A *CN103080622A* (21)申请号 201180042679.5 (22)申请日 2011.05.20 2010-168031 2010.07.27 JP F16K 31/122(2006.01) F16K 7/17(2006.01) (71)申请人 株式会社富士金 地址 日本大阪府 (72)发明人 德田伊知郎 筱原努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代理人 陈伟 (54) 发明名称 气动阀 (57) 摘要 壳体(4)由相互螺合的上部壳体(。

2、22)及下部 壳体 (21) 构成。活塞驱动机构 (12) 具有安装在 上部壳体(22)的顶部的直插式管接头(15)。 能够 对没有内置直插式管接头的气动阀的上部壳体和 安装有直插式管接头的上部壳体进行更换, 由此, 能够得到带有直插式管接头和不带有直插式管接 头的互换性。 (30)优先权数据 (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3.03.04 (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JP2011/061648 2011.05.20 (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2/014557 JA 2012.02.02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1 页 。

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80622 A CN 103080622 A *CN103080622A* 1/1 页 2 1. 一种气动阀, 具有 : 设有流体通路的主体 ; 设置在主体的上方的壳体 ; 开闭流体通路 的阀体 ; 通过上升或下降来使阀体向打开方向或关闭方向移动的阀杆 ; 设置在阀杆上的活 塞 ; 和通过操作空气来驱动活塞的活塞驱动机构, 所述气动阀的特征在于, 壳体由相互螺合的上部壳体及下部壳体构成, 活塞驱动机构具有安装在上部壳体的顶 部的直插式管接头。 2. 如权利要求 1。

4、 所述的气动阀, 其特征在于, 在上部壳体的顶壁的中央部设有贯穿孔, 贯穿孔由下端侧的小径部、 上端侧的大径部 及设置在小径部和大径部之间的中间径的内螺纹部构成, 直插式管接头的设置在其下端部 的外螺纹部与贯穿孔的内螺纹部螺合, 直插式管接头以使设置在其上端部的松开衬套露出 的方式插入到贯穿孔的大径部中, 在贯穿孔的小径部中能够移动地插入有阀杆的上端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080622 A 2 1/5 页 3 气动阀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通过操作空气的压力来驱动活塞以对流体通路进行开闭的气动阀。 背景技术 0002 作为气动阀, 公知有如下气动阀, 具有 : 设有流体通。

5、路的主体 ; 设置在主体的上方 的壳体 ; 开闭流体通路的阀体 ; 通过上升或下降来使阀体向打开或关闭方向移动的阀杆 ; 设置在阀杆上的活塞 ; 和驱动活塞的活塞驱动机构 ( 例如专利文献 1)。 0003 现有技术文献 0004 专利文献 0005 专利文献 1 : 日本特开 2008-144819 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 在这种气动阀中, 存在需要使用直插式 (one touch) 管接头的情况, 但该情况下, 需要使用具有能够与直插式管接头连接的形状的气动阀来将直插式管接头连接到气动阀 上, 具有在从没有直插式管接头向有直插式管接头的更换上花费时间这一问题。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在。

6、于提供一种适于在使用直插式管接头的方式中使用的气动阀。 0008 本发明的气动阀具有 : 设有流体通路的主体 ; 设置在主体的上方的壳体 ; 开闭流 体通路的阀体 ; 通过上升或下降来使阀体向打开方向或关闭方向移动的阀杆 ; 设置在阀杆 上的活塞 ; 和通过操作空气来驱动活塞的活塞驱动机构, 该气动阀的特征在于, 壳体由相互 螺合的上部壳体及下部壳体构成, 活塞驱动机构具有安装在上部壳体的顶部的直插式管接 头。 0009 直插式管接头公知是通过组装在管接头主体内的弹簧筒夹的紧固力来固定管的 构件, 只要将操作空气导入管插入到管接头主体内就完成其连接, 因此, 能够容易地进行操 作空气导入管的连。

7、接作业。当从直插式管接头中拔出操作空气导入管时, 能够通过一边用 一只手压入直插式管接头的松开衬套、 一边用另一只手拔出操作空气导入管而容易地进 行, 即使在需要频繁地进行操作空气导入管的装拆的情况下, 也能够容易地进行其装拆。 0010 气动阀是通过操作空气的压力来驱动活塞以对流体通路进行开闭的阀, 以往, 在 这样的阀中没有内置直插式管接头。在此, 关于将直插式管接头安装到以往的气动阀中的 情况, 存在高度增加了直插式管接头的高度这一问题。 另外, 存在需要分开使用带有直插式 管接头的气动阀和不带有直插式管接头的气动阀的情况, 例如在拆下不带有直插式管接头 的气动阀并置换成带有直插式管接头。

8、的气动阀的情况下, 拆下的不带有直插式管接头的气 动阀的保管或处理成为问题, 从而谋求这些阀彼此的互换性高。 0011 在本发明的气动阀中, 通过内置直插式管接头, 能够降低气动阀整体的高度。另 外, 例如, 当将不带有直插式管接头的气动阀置换成带有直插式管接头的气动阀时, 仅将上 部壳体置换成具有直插式管接头的上部壳体即可, 拆下的只是没有直插式管接头的气动阀 的上部壳体, 其保管或处理变得容易。而且, 在直插式管接头突出到阀上部的情况下, 若在 说 明 书 CN 103080622 A 3 2/5 页 4 进行作业等时从外部对直插式管接头施加冲击, 则可能会使直插式管接头在螺纹部折断。 0。

9、012 优选的是, 在上部壳体的顶壁的中央部设有贯穿孔, 贯穿孔由下端侧的小径部、 上 端侧的大径部及设置在小径部和大径部之间的中间径的内螺纹部构成, 直插式管接头的设 置在其下端部的外螺纹部与贯穿孔的内螺纹部螺合, 直插式管接头以使设置在其上端部的 松开衬套露出的方式插入到贯穿孔的大径部中, 在贯穿孔的小径部中能够移动地插入有阀 杆的上端部。 另外, 优选的是, 在阀杆中设有 : 从阀杆的上端向下方延伸的轴向通路、 以及从 轴向通路向径向延伸而通到操作空气导入室的径向通路。 0013 像这样, 能够抑制带有直插式管接头的气动阀的高度, 并成为不带有直插式管接 头的气动阀和带有直插式管接头的气。

10、动阀的互换性更高的结构。 0014 活塞的数量可以为一个, 也可以为多个。 与活塞数量的增加相应地, 操作空气导入 室的数量增加, 从轴向通路向径向延伸而通到操作空气导入室的径向通路的数量也增加。 0015 活塞驱动机构是通过使操作空气作用于活塞来使阀杆移动的构件, 可以是使阀杆 分别向上方及下方移动的构件, 另外, 也可以是如下结构 : 与压缩螺旋弹簧等弹性部件同时 使用, 通过弹性部件进行弹压以使得阀杆始终位于打开位置或关闭位置, 活塞驱动机构抵 抗弹性部件的弹压力来使阀杆移动。 0016 此外, 在本说明书中, 上下是指图的上下 ( 将主体侧称作下, 将壳体侧称作上 ), 但 该上下是为。

11、了便于说明, 也存在使上下颠倒、 或使上下成为左右而使用的情况。 0017 发明效果 0018 根据本发明的气动阀, 壳体由相互螺合的上部壳体及下部壳体构成, 活塞驱动机 构具有安装在上部壳体的顶部的直插式管接头, 因此, 只要将管插入到直插式管接头的主 体内就能够实现操作空气导入管的连接, 布管作业变容易。而且, 使其他部件为通用部件, 通过更换上部壳体, 由此, 能够得到带有直插式管接头的气动阀和不带有直插式管接头的 气动阀, 因此, 能够提高带有直插式管接头和不带有直插式管接头的互换性。另外, 通过形 成将直插式管接头内置于阀的结构, 不会使阀的高度增加到必要高度以上, 能够将装置小 型。

12、化。而且, 通过将直插式管接头内置, 直插式管接头不会从外部受到冲击, 能够防止直插 式管接头的破损。 附图说明 0019 图 1 是表示本发明的气动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关闭状态的垂直剖视图。 0020 附图标记说明 0021 说 明 书 CN 103080622 A 4 3/5 页 5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参照以下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以下的说明中, 上下是指图的上下。 0023 图 1 表示本发明的气动阀的一个实施方式, 气动阀 1 具有 : 设有流体流入通路 2a 及流体流出通路2b的主体2 ; 经由阀盖3而安装在主体2的上方的壳体4 ; 设置在流体流入 通路 2a 的周缘的环状。

13、阀座 5 ; 按压于环状阀座 5 或与环状阀座 5 隔开间隔来开闭流体通路 2a 的隔膜 ( 阀体 )6 ; 将隔膜 6 向下方按压的隔膜按压件 7 ; 配置在壳体 4 内且通过上升或 下降来使隔膜 6 向打开或关闭方向移动的阀杆 8 ; 设置在阀杆 8 上的上侧及下侧的活塞 9、 10 ; 向下弹压阀杆 8 的压缩螺旋弹簧 ( 弹性部件 )11 ; 和驱动上侧及下侧的活塞 9、 10 的活 塞驱动机构 12。 0024 壳体 4 包括 : 固定在阀盖 3 的上端部的下部壳体 21、 和与下部壳体 21 螺合的上部 壳体 22。 0025 阀杆 8 在下端部具有凸缘部 8a, 凸缘部 8a 的。

14、下表面与隔膜按压件 7 抵接。下侧活 塞 10 与阀杆 8 一体地形成。上侧活塞 9 通过与阀杆 8 的上端部螺合而被固定。上侧活塞 9 具有向上方突出的轴部 9a, 该轴部 9a 形成阀杆 8 的上端部 ( 在本说明书中,“轴部 9a” 包 说 明 书 CN 103080622 A 5 4/5 页 6 含于阀杆 8。)。 0026 为了使阀杆 8 向上方移动, 活塞驱动机构 12 使操作空气作用于各活塞 9、 10, 用于 使操作空气作用于各活塞 9、 10 的上侧的操作空气导入室 26 及下侧的操作空气导入室 27 形成在各活塞 9、 10 的下方。 0027 活塞驱动机构 12 还具有安。

15、装在上部壳体 22 的顶部的直插式管接头 13。 0028 直插式管接头 13 具有 : 内置有弹簧筒夹 ( 图示略 ) 的管接头主体 15、 和设置在管 接头主体 15 上方并使弹簧筒夹松开的松开衬套 (release bush)16。根据该直插式管接头 13, 只要将操作空气导入管插入到管接头主体15的中空部15a中就能够完成其连接, 另外, 当从直插式管接头 13 中拔出操作空气导入管时, 能够通过一边用一只手压入松开衬套 16、 一边用另一只手拔出操作空气导入管来容易地进行, 即使在需要频繁地进行操作空气导入 管的装拆的情况下, 也能够容易地进行其装拆。 0029 在下部壳体 21 和。

16、上部壳体 22 的结合部分固定有对面板 (counter plate)23, 由 此, 在对面板 23 的上方及下方分别形成有上侧活塞 9 及下侧活塞 10 的移动空间。而且, 上 侧活塞 9 以其下表面与对面板 23 的上表面相对的方式能够上下移动地配置在上部壳体 22 内, 下侧活塞 10 以其上表面与对面板 23 的下表面相对的方式能够上下移动地配置在下部 壳体 21 内。 0030 在上侧活塞9的外周与上部壳体22之间设有O型环31, 另外, 在下侧活塞10的外 周与下部壳体 21 之间也设有 O 型环 32。在对面板 23 的内周与阀杆 8 的外周之间、 以及对 面板 23 的外周与。

17、上部壳体 22 之间也分别设有 O 型环 33、 34。由此, 上侧活塞 9 能够上下移 动地配置在上部壳体 22 内, 通过向形成在上侧活塞 9 与对面板 23 之间的上侧操作空气导 入室 26 导入操作空气, 上侧活塞 9 受到向上的力, 下侧活塞 10 能够上下移动地配置在下部 壳体 21 内, 通过向形成在下侧活塞 10 与下部壳体 21 的底壁 21a 之间的下侧操作空气导入 室 27 导入操作空气, 下侧活塞 10 受到向上的力。 0031 在上部壳体22的顶壁的中央部设有贯穿孔14。 贯穿孔14由下端侧的小径部14a、 上端侧的大径部 14c 及设置在小径部 14a 和大径部 1。

18、4c 之间的中间径的内螺纹部 14b 构 成。直插式管接头 13 的与其管接头主体 15 下方连接的外螺纹部 17 与贯穿孔 14 的内螺纹 部 14b 螺合, 直插式管接头 13 的管接头主体 15 以使松开衬套 16 露出的方式插入到贯穿孔 14 的大径部 14c 中。 0032 在贯穿孔 14 的小径部 14a 中, 能够移动地插入有阀杆 8 的上端部 ( 与上侧活塞 9 的上表面一体地形成的轴部 9a), 在阀杆 8 中形成有 : 从阀杆 8 的上端向下方延伸的轴向通 路 41、 从轴向通路 41 中间部通到上侧操作空气导入室 26 的径向通路 42 及从轴向通路 41 下端部通到下侧。

19、操作空气导入室 27 的径向通路 43。这样, 直插式管接头 13 的下端开口与 阀杆 8 的轴向通路 41 的上端开口相对, 由此, 操作空气经由直插式管接头 13 而流入到各操 作空气导入室 26、 27 中。 0033 在各操作空气导入室 26、 27 中没有导入操作空气的状态下, 阀杆 8 通过压缩螺旋 弹簧 11 的弹压力而位于关闭位置 ( 下方位置 ), 当向各操作空气导入室 26、 27 导入操作空 气时, 阀杆 8 抵抗压缩螺旋弹簧 11 的弹压力而向上方移动, 由此, 能够得到打开状态。 0034 上述气动阀 1 能够通过将没有内置直插式管接头 13 的气动阀的上部壳体置换成。

20、 上述上部壳体 22( 安装有直插式管接头 13 的上部壳体 22) 而得到, 带有直插式管接头和不 说 明 书 CN 103080622 A 6 5/5 页 7 带有直插式管接头的互换性高。另外, 通过形成将直插式管接头 13 内置于气动阀的结构, 不会使气动阀的高度增加到必要高度以上, 从而能够使装置小型化。 而且, 通过内置直插式 管接头 13, 直插式管接头 13 不会从外部受到冲击, 能够防止直插式管接头 13 的破损。 0035 工业实用性 0036 根据本发明, 作为适于在使用直插式管接头的方式中使用的气动阀, 由于能够得 到提高了配管作业的容易性、 带有直插式管接头和不带有直插式管接头的互换性、 装置的 小型化、 直插式管接头的破损防止等效果, 所以能够有助于气动阀的性能提高。 说 明 书 CN 103080622 A 7 1/1 页 8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80622 A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工程元件或部件;为产生和保持机器或设备的有效运行的一般措施;一般绝热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