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4758839 上传时间:2018-11-0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96.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325631.7

申请日:

2011.10.24

公开号:

CN103062671A

公开日:

2013.04.2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G02F 1/13357申请公布日:20130424|||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G02F 1/13357登记生效日:20160706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中山市云创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油松第十工业区东环二路2号变更后权利人:528437 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发区祥兴路6号数贸大厦北翼222房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1S 8/00申请日:20111024|||公开

IPC分类号:

F21S8/00; F21V8/00; F21V23/00; F21Y101/02(2006.01)N

主分类号:

F21S8/00

申请人: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余泰成; 林大为

地址: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油松第十工业区东环二路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一光源组件及一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包括一入光面。所述光源组件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正对设置。所述光源组件包括一基板及多个光源。所述多个光源均为蓝光LED光源排布在所述基板上。所述背光模组进一步包括一透明胶层及一光扩散元件。所述透明胶层包括一第一表面及一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沾设在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上。所述光扩散元件为含有黄色荧光粉的荧光板,其对应所述多个蓝光LED光源设置并连续地分布在所述透明胶层的第二表面上,用于将所述光源组件发出的点光源转化为面光源。本发明的背光模组的亮度均匀性高。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一光源组件及一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包括一入光面,所述光源组件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正对设置,所述光源组件包括一基板及多个光源,所述多个光源均为蓝光LED光源排布在所述基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进一步包括一透明胶层及一光扩散元件,所述透明胶层包括一第一表面及一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沾设在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上,所述光扩散元件为含有黄色荧光粉的荧光板,其对应所述多个蓝光LED光源设置并连续地分布在所述透明胶层的第二表面上,用于将所述光源组件发出的点光源转化为面光源。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面与出光面的形状及尺寸与所述基板的形状及尺寸相对应。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为一正方体结构。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个光源包括一电连接部及一发光部,所述电连接部承载在所述基板上且与所述基板电性连接,所述发光部用于发光。

说明书

说明书背光模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LED具有有较省电,整体模组厚度薄,无汞污染,可区域调光等优点,因此,现有的液晶显示屏的背光模组已由LED(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逐渐取代传统的CCFL(冷阴极管)当作光源。
LED为点光源,应用时需将多颗点光源LED排列为一直线仿真线光源。然而,此种排布方式会造成LED正前方的导光板中的区域亮度过亮,而两颗LED中间区域的亮度过暗,造成亮度分布不均匀,导光板入光侧有明显之亮‑暗‑亮‑暗交错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亮度均匀的背光模组。
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一光源组件及一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包括一入光面。所述光源组件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正对设置。所述光源组件包括一基板及多个光源。所述多个光源均为蓝光LED光源排布在所述基板上。所述背光模组进一步包括一透明胶层及一光扩散元件。所述透明胶层包括一第一表面及一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沾设在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上。所述光扩散元件为含有黄色荧光粉的荧光板,其对应所述多个蓝光LED光源设置并连续地分布在所述透明胶层的第二表面上,用于将所述光源组件发出的点光源转化为面光源。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背光模组的所述光扩散元件将所述光源发出的点光源转化成面光源,从而提高了亮度均匀性。同时,由于所述透明胶层直接沾设在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上,而光扩散元件均匀地分布在所述透明胶层,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可直接耦合进入导光板内而无空气介面反射及散射的光线损失。另外,所述光源的发光部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正对,光线转换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图1中的背光模组的导光板、透明胶层及光扩散元件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背光模组100光源组件10导光板20透明胶层30光扩散元件40基板11光源12电连接部121发光部122入光面201出光面202第一表面31第二表面32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请一并参阅图1与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背光模组100,其包括一光源组件10、一导光板20、一透明胶层30及一光扩散元件40。所述光源组件10与所述光扩散元件30正对设置,所述导光板20固设在所述导光板20上。
所述光源组件10包括一基板11及多个光源12。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板11为一正方体结构。所述多个光源12均为蓝光LED光源且阵列式排布在所述基板11上。每个光源12包括一电连接部121及一发光部122。所述电连接部121承载在所述基板11上且与所述基板11电性连接。所述发光部122用于发光。
所述导光板20包括一靠近所述基板11的入光面201及一远离所述基板11的出光面202。所述入光面201与出光面202相对设置。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入光面201与出光面202的形状及尺寸与所述基板11的形状及尺寸相对应。
所述透明胶层30为一透明的双面胶,其包括一第一表面31及一与所述第一表面31相对的第二表面32。所述第一表面31沾设在所述导光板20的入光面201上。且第二表面32与所述光源组件10相对。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扩散元件40为采用远端荧光粉技术(Remote phosphor技术)制作的含有黄色荧光粉的荧光板,其对应所述多个蓝光LED光源设置并连续均匀地分布在所述透明胶层30的第二表面32上。所述光扩散元件40沾设在透明胶层30的第二表面32上。
使用时,所述多个光源12的发光部122均发出蓝光,并激发所述光扩散元件40的黄色荧光粉产生黄色光,再与所述多个光源12的发光部122发出的蓝光混合,从而得到白色光,进入所述导光板20的入光面201。最后经所述导光板20的出光面202投射出所述导光板20。
本发明的背光模组100,所述光扩散元件40将所述光源12发出的点光源转化成面光源,从而提高了亮度均匀性。同时,由于所述透明胶层30直接沾设在所述导光板20的入光面201上,而光扩散元件40均匀地分布在所述透明胶层30,所述光源12发出的光线可直接耦合进入导光板20内而无空气介面反射及散射的光线损失。另外,所述光源12的发光部122与所述导光板20的入光面201正对,光线转换率高。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与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与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背光模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背光模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背光模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背光模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背光模组.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一光源组件及一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包括一入光面。所述光源组件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正对设置。所述光源组件包括一基板及多个光源。所述多个光源均为蓝光LED光源排布在所述基板上。所述背光模组进一步包括一透明胶层及一光扩散元件。所述透明胶层包括一第一表面及一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沾设在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上。所述光扩散元件为含有黄色荧光粉的荧光板,其对应所述多个蓝光L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照明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