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茶及其制作工艺.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4758366 上传时间:2018-11-0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46.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047714.3

申请日:

2013.02.06

公开号:

CN103053766A

公开日:

2013.04.2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23F 3/34申请日:20130206|||公开

IPC分类号:

A23F3/34

主分类号:

A23F3/34

申请人:

罗新华

发明人:

罗新华

地址:

626101 四川省泸定县兴隆镇沈村村田坝组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102

代理人:

王德鉴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为解决现有的橄榄茶制作工艺存在的橄榄叶在高温杀青、阳光晒制、用碱泡制过程中营养遭到破坏,泡出的是配料味道,得到的橄榄茶不是优质纯天然的橄榄茶,难以充分发挥橄榄叶独特的保健作用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橄榄茶及其制作工艺。本发明选用油橄榄的老叶、嫩叶或嫩芽制备,制作工艺包括薄摊保湿、洗茶、脱水、蒸焯、成形、烘焙、囤化、扁制、滚压、再次烘焙和筛选步骤。本发明橄榄茶及其制作工艺的有益效果是有效地利用橄榄果树修剪下来的枝并选取老叶、嫩叶或嫩芽,并搭配一定比例的油橄揽花作为原料,变废为宝,增加了企业和种植户的收益;本橄榄茶制作工艺独特,最大限度保留了油橄榄叶中的营养,长期饮用对人体有保健作用。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橄榄茶,其特征在于:采用油橄榄的老叶、嫩叶或嫩芽制备,所述老叶是指生长期为6~12个月,颜色墨绿的油橄榄叶片;所述嫩叶是指生长期为1~3个月,颜色翠绿的油橄榄叶片;所述嫩芽是指生长期为15~20天,颜色嫩绿的油橄榄芽片。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橄榄茶,其特征在于:在油橄榄的老叶、嫩叶或嫩芽中添加油橄榄花制成橄榄花茶,其油橄榄花的添加量为重量比的70%~8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橄榄茶,其特征在于:橄榄茶在制备后添加可饮用干花或养生中药制成养身橄榄茶,所述可饮用干花包括茉莉花和菊花,所述养生中药包括枸杞、大枣、花旗参和杜仲。
一种橄榄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油橄榄的老叶、嫩叶或嫩芽作为原料,所述老叶是指生长期为6~12个月的油橄榄叶片,所述油橄榄嫩叶是指生长期为1~3个月的油橄榄叶片,所述嫩芽是指生长期为15~20天的油橄榄芽片,包括以下步骤: 
S1:薄摊保湿,将采集回来的原料摊开放置在阴凉处,并覆盖薄膜,原料摊开的厚度为0.5~8厘米,其中,老叶的摊开厚度为3‑8厘米,嫩叶或嫩芽的摊开厚度为0.5~5厘米;
S2:洗茶,将原料用清水清洗,去除灰尘,清洗的次数为2~5次;
S3:脱水,用甩干机甩去原料表面附着的水分重量比为60%~80%的水分; 
S4:蒸焯,将脱水后的原料投入到密闭的杀青锅中且不断翻搅,锅底温度为120~160℃,蒸焯时间为100~150秒;
S5:成形,将老叶切制成宽为1~2毫米,长为0.5~1.5厘米的丝条状;嫩叶或嫩芽用揉捻机揉捻成条索形或块状形;
S6:烘焙,将原料放入烘焙机中烘焙,烘焙温度为35~50℃,烘焙时间为6~8小时,烘焙后的含水量保持在重量比10%~12%,烘焙后得到粗制橄榄茶;
S7:囤化:将粗制橄榄茶放入冷藏室中冷藏2~3个月,冷藏温度为0~8℃;
S8:扁制:采用扁茶机将囤化后的粗制橄榄茶扁压成片状;
S9:滚压,采用滚压机将扁制成片状的粗制橄榄茶滚压成直条状或块片状;
S10:再次烘焙,滚压后的粗制橄榄茶放入烘焙机中烘焙,烘焙的温度控制在35~50℃,烘焙时长为2~3小时,烘培后含水量在重量比8%以下;
S11:筛选,用筛子筛制去除细末和粗块,即得到橄榄茶。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橄榄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将经步骤S11处理后的橄榄茶进行炒制得到制香橄榄茶,所述炒制温度控制在70℃以下,炒制时长为2~3小时。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橄榄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橄榄茶制作工艺采用杀青机进行步骤S4的蒸焯处理,所述杀青机的处理量为10~25千克/小时,且在除进、出料处留有小口外其余部分的表面均覆盖薄膜进行密封;杀青机的锅底温度为120~160℃,蒸焯时间为100~150秒,原料以10‑25千克/小时的速度匀速投入到杀青机中,其中,老叶的投料速度为22.5~25千克/小时,嫩叶的投料速度为12.5~17.5千克/小时,嫩芽的投料速度为10~15千克/小时。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橄榄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原料油橄榄的老叶、嫩叶或嫩芽中添加70%~80%的油橄榄花制成橄榄花茶。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橄榄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将橄榄茶制作工艺步骤S11筛选出来的橄榄茶细末与粗块及取部分橄榄茶再切制成的碎块一同混合,用无纺布小袋密封装集起来,制成袋泡橄榄茶。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橄榄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1筛选出来的橄榄茶中添加可饮用干花或养生中药制成养生橄榄茶,所述可饮用干花包括茉莉花和菊花,所述养生中药包括枸杞、大枣、花旗参和杜仲。

说明书

说明书橄榄茶及其制作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饮用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橄榄茶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油橄榄——又名齐墩果,木樨科,常绿乔木或灌木,世界著名木本油料树。长期以来,人们对油橄榄的利用都限于其果实,而忽视了橄榄叶巨大的价值。油橄榄叶中含有胆碱、茶多酚、芦丁、甜菊糖甙、多种蛋白质、多种维生素(A、C、D、E、K、B1、B12、H、β—胡萝卜素等)、多种微量元素(钠、铁、锌、铜、钙、磷、锰、铬、钼、碘、硒等),油橄榄叶含天然抗氧化物,是橄榄油含量的130‑300倍。橄榄叶中还含一种特殊成份—列环烯醚萜,又名橄榄苦甙, 具广普抗菌、抗病毒作用,对人体具有抗肿瘤、延缓衰老、增强心血管功能,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增强免疫力、调节内分泌系统,护肝抗炎、抗过敏、抑菌、抗病毒等重要生理保健功效。
现有技术橄榄茶制作工艺通常都需要在油橄榄叶中添加一些其他的配料,如蜂蜜、菊花、金银花等来掩盖其苦涩味,增加其香味。而采用高温杀制、阳光晒制、用碱泡制等操作将严重破坏油橄榄叶中的营养,没有真正的实现油橄榄叶的价值。现有技术橄榄茶制备工艺不精良,未充分了解油橄榄树橄榄叶的植物特性,制备橄榄茶的理论不足,不够科学,未发挥油橄榄的特色。总之,现有技术橄榄茶制作工艺存在着橄榄叶在高温杀青、阳光晒制、用碱泡制过程中营养遭到破坏,泡出的是配料味道,得到的橄榄茶不是优质纯天然的橄榄茶,难以充分发挥橄榄叶独特的保健作用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的橄榄茶制作工艺存在的橄榄叶在高温杀青、阳光晒制、用碱泡制过程中营养遭到破坏,泡出的是配料味道,得到的橄榄茶不是优质纯天然的橄榄茶,难以充分发挥橄榄叶独特的保健作用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橄榄茶及其制作工艺。
一种橄榄茶,采用油橄榄的老叶、嫩叶或嫩芽制备,所述老叶是指生长期为6~12个月,颜色墨绿的油橄榄叶片;所述嫩叶是指生长期为1~3个月,颜色翠绿的油橄榄叶片;所述嫩芽是指生长期为15~20天,颜色嫩绿的油橄榄芽片。
进一步的,在油橄榄的老叶、嫩叶或嫩芽中添加油橄榄花制成橄榄花茶,其油橄榄花的添加量为重量比的70%~80%。
进一步的,在筛选出来的橄榄茶中添加可饮用干花或养生中药制成养生橄榄茶,所述可饮用干花包括茉莉花和菊花,所述养生中药包括枸杞、大枣、花旗参和杜仲。
一种橄榄茶制作工艺,采用油橄榄的老叶、嫩叶或嫩芽作为原料,所述老叶是指生长期为6~12个月的油橄榄叶片,所述油橄榄嫩叶是指生长期为1~3个月的油橄榄叶片,所述嫩芽是指生长期为15~20天的油橄榄芽片,包括以下步骤: 
S1:薄摊保湿,将采集回来的原料摊开放置在阴凉处,并覆盖薄膜,原料摊开的厚度为0.5~8cm,其中,老叶的摊开厚度为3‑8cm,嫩叶或嫩芽的摊开厚度为0.5~5cm;
S2:洗茶,将原料用清水清洗,去除灰尘,清洗的次数为2~5次;
S3:脱水,用甩干机甩去原料表面附着的水分重量比为60%~80%的水分; 
S4:蒸焯,将脱水后的原料投入到密闭的杀青锅中且不断翻搅,锅底温度为120~160℃,蒸焯时间为100~150秒;
S5:成形,将老叶切制成宽为1~2mm,长为0.5~1.5cm的丝条状;嫩叶或嫩芽用揉捻机揉捻成条索形或块状形;
S6:烘焙,将原料放入烘焙机中烘焙,烘焙温度为35~50℃,烘焙时间为6~8小时,烘焙后的含水量保持在重量比10%~12%,烘焙后得到粗制橄榄茶;
S7:囤化:将粗制橄榄茶放入冷藏室中冷藏2~3个月,冷藏温度为0~8℃;
S8:扁制:采用扁茶机将囤化后的粗制橄榄茶扁压成片状;
S9:滚压,采用滚压机将扁制成片状的粗制橄榄茶滚压成直条状或块片状;
S10:再次烘焙,滚压后的粗制橄榄茶放入烘焙机中烘焙,烘焙的温度控制在35~50℃,烘焙时长为2~3小时,烘培后含水量在重量比8%以下;
S11:筛选,用筛子筛制去除细末和粗块,即得到橄榄茶。
进一步的,将经步骤S11处理后的橄榄茶进行炒制得到制香橄榄茶,所述炒制温度控制在70℃以下,炒制时长为2~3小时。
进一步的,橄榄茶制作工艺采用杀青机进行步骤S4的蒸焯处理,所述杀青机的处理量为10~25千克/小时,且在除进、出料处留有小口外其余部分的表面均覆盖薄膜进行密封;杀青机的锅底温度为120~160℃,蒸焯时间为100~150秒,原料以10‑25千克/小时的速度匀速投入到杀青机中,其中,老叶的投料速度为22.5~25千克/小时,嫩叶的投料速度为12.5~17.5千克/小时,嫩芽的投料速度为10~15千克/小时。
进一步的,在原料油橄榄的老叶、嫩叶或嫩芽中添加70%~80%的油橄榄花制成橄榄花茶。
进一步的,将橄榄茶制作工艺步骤S11筛选出来的橄榄茶细末与粗块及取部分橄榄茶再切制成的碎块一同混合,用无纺布小袋密封装集起来,制成袋泡橄榄茶。
进一步的,在步骤S11筛选出来橄榄茶中添加可饮用干花或养生中药制成养生橄榄茶,所述可饮用干花包括茉莉花和菊花,所述养生中药包括枸杞、大枣、花旗参和杜仲。
    本发明橄榄茶及其制作工艺的有益效果是有效地利用橄榄果树修剪下来的枝并选取老叶、嫩叶或嫩芽,并搭配一定比例的油橄揽花作为原料,变废为宝,增加了企业和种植户的收益;本橄榄茶制作工艺独特,最大限度保留了油橄榄叶中的营养,长期饮用对人体有保健作用;加工工艺简单,可大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橄榄茶制作工艺的流程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1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橄榄茶及其制作工艺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以修剪下来的油橄榄枝中选取老叶作为原料,所述老叶是指生长期为6~12个月,颜色墨绿的叶片;薄摊保湿,由于大量堆放老叶会导致内部叶片发霉发热,外表叶片的水分会流失,颜色也会发黄发黑,丧失大量营养,因此需摊开放置在阴凉处,并在其表面覆盖上薄膜保湿保鲜,老叶摊开的厚度为8cm;洗茶,老叶在生长过程中沾染了一些灰尘,为了保证饮食卫生,需要将老叶用清水清洗,清洗的次数为5次,应尽量避免过多次数的清洗,以免叶片变色或损坏;脱水,在清洗过程中老叶表面附着了许多的水分,用甩干机甩去老叶表面附着的水分重量比为80%的水分,保留20%的水分适应下一步骤;蒸焯,在一个水蒸汽充分的高恒温环境中,用水蒸气的热量将叶片蒸焯,实现叶片保青酶化的作用,蒸焯步骤用到的是杀青机,所述杀青机的处理量为10~25千克/小时,且杀青机除进、出料口留有小口外在其余部分的表面覆盖薄膜进行密封,具体操作是将老叶以每小时25千克的速度匀速投入到杀青机中,杀青机的锅底温度为160℃,杀青机处理时长为120秒;成形,用切丝机将老叶切制成宽为1~2mm,长为0.5~1.5cm的丝条状;烘焙,用烘焙机将丝状老叶以40℃烘焙,烘焙时长为8小时,烘焙后的叶片的含水量为10%,即制成粗制橄榄茶;囤化,将烘焙后的丝状老叶放入冷藏室冷藏3个月,冷藏温度为8℃,使其在保鲜的同时缓慢氧化,降低老叶中的苦涩味;扁制,采用扁茶机将囤化后的粗制橄榄茶扁压成片状;滚压,采用滚压机将扁制成片状的粗制橄榄茶滚压成直条状或块片状;再次烘焙,滚压后的粗制橄榄茶放入烘焙机中烘焙,烘焙的温度控制在40℃,烘焙时长为3小时,烘培后含水量在重量比8%以下;筛选,去除细毫、细末和粗块成为橄榄老叶茶,将其包装后即可投入市场销售。
实施例2
以修剪下来的油橄榄枝中选取嫩叶作为原料,所述嫩叶是指生长期为1~3个月,颜色翠绿的叶片;薄摊保湿,将嫩叶摊开放置在阴凉处,并在其表面覆盖上薄膜保湿保鲜,嫩叶摊开的厚度为5cm;洗茶,将嫩叶用清水清洗,清洗的次数为4次;脱水,在清洗过程中嫩叶表面附着了许多的水分,用甩干机甩去嫩叶表面附着的水分重量比为80%的水分,保留20%的水分适应下一步骤;蒸焯,在一个水蒸汽充分的高恒温环境中,用水蒸气的热量将叶片蒸焯,实现叶片保青酶化的作用,蒸焯步骤用到的是杀青机,所述杀青机的处理量为10~25千克/小时,且杀青机除进、出料口留有小口外在其余部分的表面覆盖薄膜进行密封,具体操作是将老叶以15千克/小时的速度匀速投入到杀青机中,杀青机的锅底温度为150℃,杀青机处理时长为110秒;成形,用揉捻机将嫩叶揉捻成条索形或块状形;烘焙,用烘焙机将成形的嫩叶以40℃烘焙,烘焙时长为7小时,烘焙后的叶片的含水量为10%,即制成粗制橄榄茶;囤化,将烘焙后的丝状老叶放入冷藏室冷藏2个月,冷藏温度为8℃,使其在保鲜的同时缓慢氧化,降低老叶中的苦涩味;扁制,采用扁茶机将囤化后的粗制橄榄茶扁压成片状;滚压,采用滚压机将扁制成片状的粗制橄榄茶滚压成直条状或块片状;再次烘焙,滚压后的粗制橄榄茶放入烘焙机中烘焙,烘焙的温度控制在40℃,烘焙时长为2小时,烘培后含水量在重量比8%以下;筛选,去除细毫、细末和粗块成为橄榄嫩叶茶,将其包装后即可投入市场销售。
实施例3
以修剪下来的油橄榄枝中选取嫩芽作为原料,所述嫩芽是指生长期为15~20天,颜色嫩绿的油橄榄芽片;薄摊保湿,将嫩芽摊开放置在阴凉处,并在其表面覆盖上薄膜保湿保鲜,嫩芽摊开的厚度为3cm;洗茶,将嫩芽用清水清洗,清洗的次数为3次;脱水,在清洗过程中嫩芽表面附着了许多的水分,用甩干机甩去嫩叶表面附着的水分重量比为80%的水分,保留20%的水分适应下一步骤;蒸焯,在一个水蒸汽充分的高恒温环境中,用水蒸气的热量将叶片蒸焯,实现叶片保青酶化的作用,蒸焯步骤用到的是杀青机,所述杀青机的处理量为10~25千克/小时,且杀青机除进、出料口留有小口外在其余部分的表面覆盖薄膜进行密封,具体操作是将嫩芽以15千克/小时的速度匀速投入到杀青机中,杀青机的锅底温度为140℃,杀青机处理时长为100秒;成形,用揉捻机将嫩叶揉捻成条索形或块状形;烘焙,用烘焙机将成形的嫩叶以40℃烘焙,烘焙时长为6小时,烘焙后的叶片的含水量为10%,即制成粗制橄榄茶;囤化,将烘焙后的丝状老叶放入冷藏室冷藏2个月,冷藏温度为8℃,使其在保鲜的同时缓慢氧化,降低老叶中的苦涩味;扁制,采用扁茶机将囤化后的粗制橄榄茶扁压成片状;滚压,采用滚压机将扁制成片状的粗制橄榄茶滚压成直条状或块片状;再次烘焙,滚压后的粗制橄榄茶放入烘焙机中烘焙,烘焙的温度控制在40℃,烘焙时长为2小时,烘培后含水量在重量比8%以下;筛选,去除细毫、细末和粗块成为橄榄嫩芽茶,将其包装后即可投入市场销售。
在上述实施例中得到的橄榄茶可以进一步进行炒制,温度控制在70℃以下,炒制的时长为2~3小时,具体炒制时长以锅温和茶量及翻炒速度而定,炒制后得到制香橄榄茶。炒制过程会一定程度的破坏橄榄叶中的营养,但是炒制后的橄榄茶会充分散发出独特的香味。
橄榄茶的制备过程中,在原料中添加70%~80%的油橄榄花制作出来的橄榄花茶,可以增加橄榄茶的特殊香韵味,此橄榄花茶成为橄榄茶中珍品。
袋泡橄榄茶并不是一个独立原料的茶品,而是将橄榄老叶茶、橄榄嫩叶茶、橄榄嫩芽茶和橄榄花茶,通过其中的一种或多种在筛制后所得的细末和粗块及取部分橄榄茶再切制成的碎块一同混合,用无纺布小袋密封装集起来,制成袋泡橄榄茶,本茶韵味多彩。
在筛选出来的橄榄茶中添加可饮用干花或养生中药制成养生橄榄茶,所述可饮用干花包括茉莉花和菊花,所述养生中药包括枸杞、大枣、花旗参或杜仲,养生橄榄茶的保健功能更佳。本发明橄榄茶可以长期密封保存,在不发霉的情况下,橄榄茶存放的时间越长味道越香醇。
    本发明橄榄茶与传统茶相比有着以下几个优势。其一,传统茶属于微碱性,对人体胃酸会有一定破坏,而且大多数药物也是酸性,服药的人通常不能饮茶;但是本发明纯天然橄榄茶属微酸性,对人体胃酸不会有太大影响,不会对酸性药物有抑制作用。其二,传统茶中含咖啡碱,老人儿童或失眠者晚上不能饮用;本发明纯天然橄榄茶中所含的是胆碱,而不是咖啡碱,不会对人体神经造成兴奋作用。相反,能益智健脑,对睡眠有障碍者没什么影响,且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三,传统茶含氟,长期饮用牙齿会变黑;本发明纯天然橄榄茶不仅不会因长期饮用导至牙齿变黑,且对口腔炎、咽喉炎有抑制和治疗作用。其四,传统茶中有大量柔酸,饭后不能饮用浓茶,否则会形成蛋白柔酸石,形成结石;橄榄茶中不仅不含柔酸,而且还含有独特的橄榄苦甙,橄榄苦甙具有抗氧化和抗病毒作用,而且还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有效地预防心血管疾病等。 
本发明橄榄茶是纯天然饮品,风味独特,虽然在口味上有些苦涩,但不失茶的口味,确保留了橄榄叶中独特的营养成分,长期饮用本发明纯天然橄榄茶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橄榄茶因含ppo茶黄素,从鲜茶到老茶,汤色从绿亮、黄亮到红亮豪不逊色;橄榄茶因含甜菊糖甙口感天然回甘。橄榄叶因天生苦涩、辛辣,抗菌、抗病毒,不长蚜和螨,固能做到不施农药。无农残污染,因此本橄榄茶不失为人间新型美味的绿色保健佳饮。

橄榄茶及其制作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橄榄茶及其制作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橄榄茶及其制作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橄榄茶及其制作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橄榄茶及其制作工艺.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为解决现有的橄榄茶制作工艺存在的橄榄叶在高温杀青、阳光晒制、用碱泡制过程中营养遭到破坏,泡出的是配料味道,得到的橄榄茶不是优质纯天然的橄榄茶,难以充分发挥橄榄叶独特的保健作用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橄榄茶及其制作工艺。本发明选用油橄榄的老叶、嫩叶或嫩芽制备,制作工艺包括薄摊保湿、洗茶、脱水、蒸焯、成形、烘焙、囤化、扁制、滚压、再次烘焙和筛选步骤。本发明橄榄茶及其制作工艺的有益效果是有效地利用橄榄果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