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模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扇模组.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4997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6.12 CN 103149971 A *CN103149971A* (21)申请号 201110400480.7 (22)申请日 2011.12.06 G06F 1/16(2006.01) G06F 1/20(2006.01) (71)申请人 鸿富锦精密工业 ( 武汉 ) 有限公司 地址 430205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 区光谷二路特一号富士康科技园 申请人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曾彪 张祥 张治国 陶恒 (54) 发明名称 风扇模组 (57) 摘要 一种风扇模组, 包括一风扇支架和。
2、一安装于 所述风扇支架上的风扇本体, 所述风扇本体包括 一风扇框和若干安装于所述风扇框内的扇叶, 所 述风扇框包括相对的一第一边框和一第二边框, 所述扇叶包括一邻近第一边框的第一边缘和一邻 近第二边框的第二边缘, 所述风扇支架上凸设一 凸出部, 所述凸出部的高度大于第一边缘到所述 第一边框的距离, 且所述凸出部的高度小于第二 边缘到所述第二边框的距离。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49971 A CN 10314997。
3、1 A *CN103149971A* 1/1 页 2 1. 一种风扇模组, 包括一风扇支架和一安装于所述风扇支架上的风扇本体, 所述风扇 本体包括一风扇框和若干安装于所述风扇框内的扇叶, 所述风扇框包括相对的一第一边框 和一第二边框, 所述扇叶包括一邻近第一边框的第一边缘和一邻近第二边框的第二边缘,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风扇支架上凸设一凸出部, 所述凸出部的高度大于第一边缘到所述第一 边框的距离, 且所述凸出部的高度小于第二边缘到所述第二边框的距离。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风扇模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边框上开设一进风开口, 所述 第二边框上开设一出风开口, 风流由所述进风开口流入。
4、风扇模组并依次经由所述扇叶和出 风开口流出。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风扇模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风扇框上开设至少一定位孔, 所述 风扇支架上相应于定位孔凸设至少一定位柱, 所述定位孔和定位柱相配合从而将所述风扇 本体定位于风扇支架上。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风扇模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风扇支架上设有至少一卡扣部, 所 述卡扣部包括自风扇支架垂直延伸出的一连接臂和自所述连接臂水平延伸出的一卡钩, 所 述风扇本体定位于风扇支架上时, 所述卡钩与风扇本体的一侧边缘相抵。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风扇模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风扇本体定位于风扇支架上时, 所 述第二边框与风扇。
5、支架相贴合, 所述卡钩与第一边框的一侧边缘相抵。 6. 如权利要求 2 至 5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风扇模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风扇支架上设有 四支撑肋及连接于所述支撑肋之间的若干连接肋, 所述支撑肋和若干连接肋之间形成若干 通风口, 所述通风口与出风开口相对。 7. 如权利要求 4 或 5 所述的风扇模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风扇支架上设有若干条状的 抵挡部, 所述风扇本体定位于风扇支架上时, 所述抵挡部与风扇本体的另一侧边缘相抵。 8.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风扇模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凸出部凸设于其中一支撑肋上。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149971 A 2 1/2 页 3。
6、 风扇模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扇组合, 特别是指一种具有防呆结构的风扇模组。 背景技术 0002 在电脑及服务器等电子装置中, 都安装有用于散热的风扇模组。该风扇模组通常 都包括有风扇本体及安装在风扇本体上的风扇支架。由于风扇本体通常为对称结构, 在组 装过程中容易将其反装于风扇支架上。通常风扇模组对风流方向具有严格的要求, 因此其 扇叶须按照设计的方向旋转。一旦风扇本体反装于风扇支架上, 会造成风扇转速和风流大 小达不到设计要求, 进而导致风扇模组失效而影响散热。 发明内容 0003 鉴于以上内容, 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防呆结构的风扇模组。 0004 一种风扇模组, 包括一风。
7、扇支架和一安装于所述风扇支架上的风扇本体, 所述风 扇本体包括一风扇框和若干安装于所述风扇框内的扇叶, 所述风扇框包括相对的一第一 边框和一第二边框, 所述扇叶包括一邻近第一边框的第一边缘和一邻近第二边框的第二边 缘, 所述风扇支架上凸设一凸出部, 所述凸出部的高度大于第一边缘到所述第一边框的距 离, 且所述凸出部的高度小于第二边缘到所述第二边框的距离。 0005 相较于现有技术, 上述风扇模组通过在所述风扇支架上凸设凸出部, 所述凸出部 的高度大于第一边缘到所述第一边框的距离, 且所述凸出部的高度小于第二边缘到所述第 二边框的距离, 当所述风扇本体反装于风扇支架上时, 所述扇叶在旋转过程中与。
8、凸出部相 抵从而提醒用户。 附图说明 0006 图 1 是本发明风扇模组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0007 图 2 是图 1 的组装图。 0008 图 3 是图 2 沿 III-III 方向的剖视图。 0009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风扇支架10 定位柱11 卡扣部12 连接臂121 卡钩122 抵挡部13 支撑肋14 连接肋15 通风口16 凸出部17 风扇本体20 风扇框21 说 明 书 CN 103149971 A 3 2/2 页 4 第一边框211 第二边框212 定位孔213 进风开口214 出风开口215 扇叶22 第一边缘221 第二边缘222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
9、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请参阅图 1 和图 2, 本发明风扇模组的一较佳实施例包括一风扇支架 10 和一安装 于所述风扇支架 10 上的风扇本体 20。 0011 所述风扇本体 20 包括一风扇框 21 和若干安装于所述风扇框 21 内的扇叶 22。所 述风扇框 21 包括相对的一第一边框 211 和一第二边框 212, 所述风扇框 21 四角上分别开 设一定位孔 213。所述第一边框 211 上开设一进风开口 214, 所述第二边框 212 上开设一出 风开口 215。所述扇叶 22 包括一邻近第一边框 211 的第一边缘 221 和一邻近第二边框 212 的第二边缘 222。 。
10、0012 所述风扇支架 10 上相应于定位孔 213 凸设至少两定位柱 11。所述风扇支架 10 上 设有两卡扣部 12 和两条状的抵挡部 13。每一卡扣部 12 包括自风扇支架 10 垂直延伸出的 一连接臂 121 和自所述连接臂 121 水平延伸出的一卡钩 122。所述风扇支架 10 上设有四支 撑肋 14 及连接于所述支撑肋 14 之间的若干连接肋 15。所述支撑肋 14 和若干连接肋 15 之 间形成若干通风口 16, 所述通风口 16 与出风开口 215 相对。所述风扇支架 10 于其中一支 撑肋 14 上凸设一凸出部 17。所述凸出部 17 的高度大于第一边缘 221 到所述第一边。
11、框 211 的距离, 且所述凸出部 17 的高度小于第二边缘 222 到所述第二边框 212 的距离。 0013 安装时, 将所述风扇支架 10 上的定位柱 11 与相应的定位孔 213 相对, 所述出风开 口 215 与通风口 16 相对。所述风扇本体 20 向风扇支架 10 移动直至所述第二边框 212 与 风扇支架 10 相贴合, 此时所述定位柱 11 收容于相应的定位孔 213 内, 同时所述卡钩 122 与 风扇本体 20 的一侧边缘相抵, 从而将所述风扇本体 20 定位于风扇支架 10 上。所述抵挡部 13 与风扇本体 20 的另一侧边缘相抵从而限制所述风扇本体 20 在风扇支架 。
12、10 上晃动。 0014 请参阅图 3, 当所述风扇本体 20 以正确的方安装于风扇支架 10 上时, 由于所述凸 出部 17 的高度大于第一边缘 221 到所述第一边框 211 的距离, 所述扇叶 22 在旋转过程中 不会与凸出部 17 相抵而正常运行。而当所述风扇本体 20 反装于风扇支架 10 上时, 所述扇 叶 22 在旋转过程中与凸出部 17 相抵从而提醒用户。 0015 本发明风扇模组通过在所述风扇支架 10 上凸设凸出部 17, 所述凸出部 17 的高度 大于第一边缘 221 到所述第一边框 211 的距离, 且所述凸出部 17 的高度小于第二边缘 222 到所述第二边框 212 的距离, 当所述风扇本体 20 反装于风扇支架 10 上时, 所述扇叶 22 在 旋转过程中与凸出部 17 相抵从而提醒用户。 说 明 书 CN 103149971 A 4 1/2 页 5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49971 A 5 2/2 页 6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49971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