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椎治疗仪.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椎治疗仪.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4311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6.12 CN 103143118 A *CN103143118A* (21)申请号 201310104526.X (22)申请日 2013.03.28 A61N 2/00(2006.01) A61F 7/00(2006.01) (71)申请人 史德智 地址 250004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建设路 99-6号济南日报社宿舍(2号楼4-202) (72)发明人 史德智 (74)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 限公司 37105 代理人 王汝银 (54) 发明名称 三椎治疗仪 (57) 摘要 一种三椎治疗仪,。
2、 包括容器体、 保温袋、 保温 袋束紧部分、 加热机构、 安全阀机构、 温度传感器、 介质加入机构、 磁源和电控制器。 其通过磁热相结 合作用, 促使, 颈椎、 胸椎或者腰椎处的血液循环, 祛除肌肉疲劳应力, 使肌肉恢复自然状态, 增强肌 肉强度, 从而牵引颈椎、 胸椎或者腰椎恢复其生理 曲度, 消除关节增生, 结构简单, 解决了携带使用 不便, 以及现有技术中治疗效果不明显的问题。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431。
3、18 A CN 103143118 A *CN103143118A* 1/1 页 2 1. 一种三椎治疗仪, 其特征是 : - 包括容器体 (1) 、 保温袋 (2) 、 保温袋束紧部分 (3) 、 加热机构 (4) 、 安全阀机构 (5) 、 温度传感器 (6) 、 介质加入机构 (7)、 磁源 (8) 和电控制器 (9) ; - 所述保温袋 (2) 套装在所述容器体 (1) 的外面, 所述保温袋束紧部分 (3) 设置在所 述保温袋 (2) 的开口处 ; - 所述容器体包括上盖 (10) 、 下盖 (11) 和侧壁, 在所述容器体 (1) 的侧壁内侧均匀分 布有磁源 (8) , 所述容器体 。
4、(1) 的上盖 (10) 上设置有所述加热机构 (4) 、 安全阀机构 (5) 、 温 度传感器 (6) 、 介质加入机构 (7) ; - 所述电控制器 (9) 通过接头分别连接到所述加热机构 (4) 和所述电控制器 (6) 上 ; - 所述电控制器 (9) 用于对所述容器体 (1) 内的温度, 以及对所述加热机构 (4) 的加 热时间进行设定。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三椎治疗仪, 其特征是 : 在所述容器体 (1) 的上盖 (10) 的上 端面设置手柄 (12) 。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三椎治疗仪, 其特征是 : 在所述容器体 (1) 的侧壁的外侧设 置支架 (13)。 权。
5、 利 要 求 书 CN 103143118 A 2 1/3 页 3 三椎治疗仪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颈椎、 胸椎、 腰椎, 即三椎为 一体的磁场热能治疗仪。 背景技术 0002 三椎是人体的主干, 现在人们的工作愈来愈繁重, 患颈椎病、 胸椎病及腰椎病的人 口数量逐年增加, 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目前治疗颈椎病、 腰椎病的治疗床、 治疗椅、 治疗 仪, 种类繁多, 形式多样, 大多数均有一定的疗效, 但是其结构复杂, 疗效不明显, 并需要长 期抽出一定的时间用于治疗, 使用不方便, 对有繁重工作的人来说, 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0003 现有的垂。
6、直牵引疗法, 主要作用是增加椎间隙, 放松肌肉, 松解神经根压迫, 其治 疗效果并不明显。 主要原因是, 颈椎、 胸椎或者腰椎类疾病治疗的根本原则是促使其恢复正 常的生理曲度, 牵引疗法在解除骨骼间盘压迫的同时, 破坏了正常的生理曲度。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携带使用方便的三椎治疗仪, 其通过磁热相结合作用, 并结合药物共同作用于患处, 来促使颈椎、 胸椎或者腰椎处的血液 循环, 祛除肌肉疲劳应力, 使肌肉恢复自然状态, 从而牵引颈椎、 胸椎或者腰椎恢复其生理 曲度, 增强肌肉强度, 消除关节增生, 若同时在颈椎、 胸椎或者腰椎处涂以相应药物, 可以。
7、促 进药物的渗透吸收循环, 加快对病变位置的治疗速度, 改善疗效。 0005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三椎治疗仪, 包括容器体、 保温 袋、 保温袋束紧部分、 加热机构、 安全阀机构、 温度传感器、 介质加入机构、 磁源和电控制器。 0006 所述保温袋套装在所述容器体的外面, 所述保温袋束紧部分设置在所述保温袋的 开口处, 所述容器体包括上盖、 下盖和侧壁, 在所述容器体的侧壁内侧均匀分布有磁源, 所 述容器体的上盖上设置有所述加热机构、 安全阀机构、 温度传感器、 介质加入机构 ; 所述电 控制器通过接头分别连接到所述加热机构和所述温度传感器上, 所述电控制器用于设。
8、定所 述容器体内的温度及设定所述加热机构的加热时间。 0007 进一步, 在所述容器体的上盖的上端面设置手柄, 方便对三椎治疗仪的携带、 旋转 以及拆卸保温袋。 0008 进一步, 在所述容器体的侧壁的外侧设置支架, 对所述三椎治疗仪进行固定, 方便 使用。 000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通过磁场热能相结合, 并结合药物共同作用于患处, 来促 使颈椎、 胸椎或者腰椎处的血液循环, 祛除肌肉疲劳应力, 使肌肉恢复自然状态, 从而牵引 颈椎、 胸椎或者腰椎恢复其生理曲度, 增强肌肉强度, 减少疼痛, 消除关节增生, 而且结构简 单、 携带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说 明 书 CN 10314311。
9、8 A 3 2/3 页 4 0010 图 1 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 0011 图 2 为容器体上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 0012 图中 : 1容器体 ; 2保温袋 ; 3保温袋束紧部分 ; 4加热机构 ; 5安全阀机构 ; 6温度传 感器 ; 7 介质加入机构 ; 8 磁源 ; 9 电控制器 ; 10 上盖 ; 11 下盖 ; 12 手柄 ; 13 支架 ; 14 锁扣座 ; 15 螺钉 ; 16 安全阀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如图 1、 图 2 所示, 一种三椎治疗仪, 包括容器体 1、 保温袋 2、 保温袋束紧部分 3、 加 热机构4、 安全阀机构5、 温度传感器6、 介质加入。
10、机构7、 磁源8和电控制器9, 所述保温袋套 2 装在所述容器体 1 的外面, 所述保温袋束紧部分 3 设置在所述保温袋 2 的开口处, 所述容 器体 1 包括上盖 10、 下盖 11 和侧壁, 在所述容器体的侧壁内测均匀分布有磁源 8, 所述容器 体 1 的上盖 10 上设置有所述加热机构 4、 安全阀机构 5、 温度传感器 6、 介质加入机构 7 ; 所 述电控制器 9 通过接头分别连接到所述加热机构 4 和所述温度传感器 6 上, 所述电控制器 9 用于设定所述容器体 1 内的压力及设定所述加热机构 4 的加热时间。 0014 所述保温袋束紧部分3是在所述保温袋2的开口, 沿其开口的周向。
11、穿过一条绳子, 绳子的两端穿过一锁扣座, 当把保温袋2束紧后, 由于锁扣座14的锁紧作用, 使得绳子不能 够自由抽动, 要打开保温袋 2 时, 按住锁扣座 14 即解除锁扣座 14 的锁紧作用, 将绳子由锁 扣座 14 的开口抽出。 0015 所述加热机构4是在所述容器体1的上盖10上, 通过支座安装加热机构4的插头。 插头下方, 在容器体1的内部连接有加热管, 加热管为U型结构, 当然也可以是环形、 螺旋型 等其它的结构。 0016 所述介质加入机构7是在所述容器体1的上盖10上通过一支座设置一螺钉15, 支 座沿轴向的中心为通孔, 螺钉 15 拧紧在该通孔内, 在支座与螺钉 15 之间设置。
12、密封圈。 0017 所述安全阀机构 5 包括安全阀支座 16, 所述安全阀支座 16 的下端有一通孔, 将一 沿其轴线方向并以轴线为中心设置有通孔的螺栓安装所述安全阀支座 16 上, 在所述螺栓 的下端与所述安全阀支座 16 的下端之间设置有安全阀垫, 在所述安全阀支座 16 上端与所 述螺栓的上端的接触处设置有密封圈 ; 所述安全阀机构 5 也可以设置成为如现有的高压锅 的安全阀一样的结构。当所述容器体 1 内的压力过大时, 安全阀机构 5 会被顶开, 从而对所 述容器体 1 进行减压, 放置所述容器体 1 内的压力过大, 造成危险。 0018 在所述容器体 1 的上盖 10 的上端面设置手。
13、柄 12, 以方便对三椎治疗仪的携带 ; 在 所述容器体 1 的侧壁的外侧设置支架 13, 对所述三椎治疗仪进行固定, 方便使用。 0019 使用时, 放松所述保温袋束紧部分 3, 打开保温袋 2, 使得所述容器体 1 的上盖 10 露出, 拧下螺钉 15 即打开所述介质加入机构 7, 向所述容器体 1 内加入加热介质后拧紧所 述螺钉 15 ; 然后将所述电控制器 9 连接到所述加热机构 4 的插头上以及所述温度传感器 6 上, 将所述电控制器 9 插上电源并打开电控制器 9, 对所述容器体 1 内的温度以及加热机构 4 对加热介质的加热时间进行设定, 所述温度传感器 6 将温度传感信号传送至所述电控制 器 9, 当达到设定的温度及时间时, 所述电控制器 9 自动关闭 ; 最后收紧所述保温袋束紧部 分 3, 封闭保温袋 2, 轻轻晃动所述容器体 1, 使所述磁源 8 与热源充分接触后使用。如果需 要借助药物进行辅助治疗, 应事先将药物涂抹于患处。 说 明 书 CN 103143118 A 4 3/3 页 5 0020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 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说 明 书 CN 103143118 A 5 1/2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43118 A 6 2/2 页 7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43118 A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