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晶显示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pdf(4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5480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6.12 CN 103154809 A *CN103154809A* (21)申请号 201180049767.8 (22)申请日 2011.10.14 2010-231924 2010.10.14 JP 2011-084755 2011.04.06 JP 2011-183796 2011.08.25 JP G02F 1/1337(2006.01) (71)申请人 夏普株式会社 地址 日本大阪府 (72)发明人 三宅敢 宫地弘一 加藤龙郎 柴崎正和 清水雅宏 松本一人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
2、限 公司 11322 代理人 龙淳 (54) 发明名称 液晶显示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形成有具有稳定的取向限制力的 聚合物层的液晶显示装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 置具备液晶单元, 该液晶单元包括 : 一对基板 ; 和 被夹持在该一对基板间的液晶层, 上述一对基板 中的至少一个基板具有 : 电极 ; 在上述电极的液 晶层侧形成的基底膜 ; 和在上述基底膜的液晶层 侧形成, 对接近的液晶分子进行取向控制的聚合 物层, 上述基底膜包含光活性材料, 上述聚合物层 是通过使在上述液晶层中添加的单体聚合而形成 的, 上述液晶层含有在分子结构中包含苯环的共 轭双键以外的多重键。
3、的液晶分子。 (30)优先权数据 (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3.04.15 (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JP2011/073599 2011.10.14 (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2/050177 JA 2012.04.19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3 页 说明书 32 页 附图 8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32页 附图8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54809 A CN 103154809 A *CN103154809A* 1/3 页 2 1.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其特征在。
4、于 : 具备液晶单元, 该液晶单元包括 : 一对基板 ; 和被夹持在该一对基板间的液晶层, 该一对基板中的至少一个基板具有 : 电极 ; 在该电极的液晶层侧形成的基底膜 ; 和在 该基底膜的液晶层侧形成, 对接近的液晶分子进行取向控制的聚合物层, 该基底膜包含光活性材料, 该聚合物层是通过使在该液晶层中添加的单体聚合而形成的, 该液晶层含有在分子结构中包含苯环的共轭双键以外的多重键的液晶分子。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单体的聚合性官能团为丙烯酸酯基、 甲基丙烯酸酯基、 乙烯基、 乙烯氧基或环氧 基。 3.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 其。
5、特征在于 : 所述光活性材料为光取向膜材料。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光取向膜材料含有具有环丁烷骨架的化合物。 5.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光取向膜材料含有具有光异构化型、 光二聚化型或这两种类型的官能团的化合 物。 6.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光异构化型或光二聚化型的官能团为肉桂酸酯基或其衍生物。 7. 如权利要求 1 6 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基底膜为使接近的液晶分子相对于该基底膜表面实质上水平地取向的水平取向 膜。 8. 如权利要求 1 7 中任一项。
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基底膜为利用紫外线、 可见光线或这两者进行了光取向处理的光取向膜。 9. 如权利要求 1 8 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基底膜为利用无偏振光或直线偏振光进行了光取向处理的光取向膜。 10. 如权利要求 1 9 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多重键为双键。 11. 如权利要求 10 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双键包含在酯基中。 12. 如权利要求 10 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双键包含在烯基中。 13. 如权利要求 1 9 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多重。
7、键为三键。 14. 如权利要求 13 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三键包含在氰基中。 15. 如权利要求 1 14 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液晶分子具有两种以上所述多重键。 16. 如权利要求 1 15 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154809 A 2 2/3 页 3 在所述液晶层中添加的单体的相对于构成聚合前的所述液晶层的组合物全体的浓度 为 0.15 重量 % 以上。 17. 如权利要求 1 16 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 其特征在于 : 在所述液晶层中添加的单体的相对于构成聚合前的所述液晶层的组。
8、合物全体的浓度 为 0.6 重量 % 以下。 18. 如权利要求 1 17 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聚合物层是通过热聚合形成的。 19. 如权利要求 1 17 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聚合物层是通过光聚合形成的。 20. 如权利要求 19 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光聚合中使用的光为紫外线、 可见光线或这两者。 21. 如权利要求 20 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光聚合中使用的光为直线偏振光或无偏振光。 22. 如权利要求 1 21 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单体具有的聚合性官能团的数量。
9、为 2 个以上。 23. 如权利要求 1 22 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单体具有的聚合性官能团的数量为 4 个以下。 24. 如权利要求 1 7 和 10 23 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基底膜为通过光取向处理以外的处理进行了取向处理的取向膜。 25. 如权利要求 1 6 和 10 23 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基底膜没有进行取向处理。 26. 如权利要求 1 23 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基底膜为通过从所述液晶单元的外侧照射紫外线而进行了光取向处理的光取向 膜。 27. 如权利要求 1 26。
10、 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电极为透明电极。 28. 如权利要求 1 27 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一对基板中的至少一个基板还具有对基板表面进行平坦化的平坦化层。 29. 如权利要求 1 28 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液晶层的取向型为 IPS 型、 FLC 型、 PDLC 型或蓝相型。 30. 如权利要求 1 28 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液晶层的取向型为 FFS 型。 31. 如权利要求 1 28 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液晶层的取向型为 OCB 型、 TN 型或 。
11、STN 型。 32. 如权利要求 29 31 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一对基板中的至少一个基板具有多畴结构。 33.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具有 : 在一对基板中的至少一个基板上形成水平取向膜的工序 ; 在该一对基板间填充含有单体的液晶组合物的工序 ; 和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154809 A 3 3/3 页 4 对该单体进行光照射, 在该水平取向膜上形成聚合物层的工序, 对该单体的光照射为直线偏振光的照射。 34. 如权利要求 33 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对单体的光照射中使用的直线偏振光, 在相对于该液。
12、晶组合物中的液晶分子的取 向方位大致垂直的方位具有偏振方向。 35. 如权利要求 33 或 34 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形成水平取向膜的工序包含对光取向膜材料进行光取向处理的工序。 36. 如权利要求 35 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光取向处理使用直线偏振光进行, 所述对单体的光照射中使用的直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与该光取向处理中使用的直线 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大致一致。 37. 如权利要求 35 或 36 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光取向膜材料含有具有环丁烷骨架的化合物。 38. 如权利要求 35 或 36 所述的液晶。
13、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光取向膜材料含有具有光异构化型、 光二聚化型或这两种类型的官能团的化合 物。 39. 如权利要求 38 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光异构化型或光二聚化型的官能团为肉桂酸酯基或其衍生物。 40. 如权利要求 33 39 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液晶组合物含有在分子结构中包含苯环的共轭双键以外的多重键的液晶分子。 41. 如权利要求 40 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多重键为双键。 42. 如权利要求 41 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双键包含在烯。
14、基中。 43. 如权利要求 33 42 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取向模式为 IPS 型。 44. 如权利要求 33 42 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取向模式为 FFS 型。 45. 如权利要求 33 44 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单体的聚合性官能团含有丙烯酸酯基和甲基丙烯酸酯基中的至少一个。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154809 A 4 1/32 页 5 液晶显示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
15、方法。更详细而言, 涉及在取向 膜等基底膜上形成有用于改善特性的聚合物层的液晶显示装置和该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 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液晶显示装置 (LC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为通过控制具有双折射性的液晶 分子的取向来控制光的透射/遮断 (显示的开/关) 的显示装置。 作为LCD的显示方式, 可列 举 : 使具有负的介电常数各向异性的液晶分子相对于基板表面垂直取向的垂直取向 (VA : Vertical Alignment) 模式、 使具有正或负的介电常数各向异性的液晶分子相对于基板表 面水平取向而对液晶层施加横向电场的面内开关 (IPS : In-Pla。
16、ne Switching) 模式、 条纹状 电场开关 (FFS : Fringe Field Switching(边缘场开关) ) 模式等。 0003 其中, 关于使用具有负的介电常数各向异性的液晶分子、 设置有堤坝 (肋) 或电极 的除去部 (狭缝) 作为取向限制用构造物的 MVA(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 : 多畴 垂直取向) 模式, 即使不对取向膜实施摩擦处理, 也能够将施加电压时的液晶取向方位控制 为多个方位, 视角特性优异。但是, 在以往的 MVA-LCD 中, 有突起上方或狭缝上方成为液晶 分子的取向分割的边界, 白显示时的透射率降低, 在显示。
17、中看到暗线的情况, 因此, 有改善 的余地。 0004 因此, 作为得到高亮度并且能够高速响应的 LCD 的方法, 提出了采用使用聚合物 的取向稳定化技术 (以下, 也称为 PS(Polymer Sustained : 聚合物稳定) 技术。 ) (例如参 照专利文献 1 8。 ) 。其中, 在使用聚合物的预倾角赋予技术 (以下, 也称为 PSA(Polymer Sustained Alignment : 聚合物稳定取向) 技术。 ) 中, 将混合有具有聚合性的单体、 低聚物等 聚合性成分的液晶组合物封入基板间, 在向基板间施加电压而使液晶分子倾斜的状态下使 单体聚合, 形成聚合物。由此, 可得。
18、到即使在解除了电压施加之后, 也以规定的预倾角倾斜 的液晶分子, 能够将液晶分子的取向方位规定在一定方向。 作为单体, 选择通过热、 光 (紫外 线) 等进行聚合的材料。另外, 还有在液晶组合物中混入用于引发单体的聚合反应的聚合引 发剂的情况 (例如参照专利文献 4。 ) 。 0005 作为使用聚合性单体的其它液晶显示元件, 可列举例如 PDLC (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 : 聚合物分散液晶) 和 PNLC(Polymer Network Liquid Crystal : 聚合物 网络液晶) (例如参照专利文献 9。 ) 。这些液晶显示元件具备在液晶中。
19、加入聚合性单体、 通 过照射紫外线等而形成的聚合物, 利用液晶与聚合物的折射率匹配不匹配来进行光散射的 开关。另外, 作为其它液晶显示元件, 还可列举高分子稳定化蓝相 (Blue Phase) (例如参 照非专利文献 1 和专利文献 10。 ) 、 高分子稳定化强介电性 (FLC(Ferroelectrics Liquid Crystal : 强介电性液晶) ) 液晶相 (例如参照专利文献 11。 ) 、 高分子稳定化 OCB(Optically Compensated Bend : 光学补偿弯曲) (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 2。 ) 等。 0006 另一方面, 作为得到优异的视角特性的技术, 研。
20、究了即使不对取向膜实施摩擦处 说 明 书 CN 103154809 A 5 2/32 页 6 理也能够将施加电压时的液晶取向方位控制为多个方位、 能够得到优异的视角特性的光取 向技术。光取向技术为使用对光具有活性的材料作为取向膜的材料, 通过对形成的膜照射 紫外线等光线而使取向膜产生取向限制力的技术。由此, 能够通过非接触的方式对膜表面 进行取向处理, 因此, 能够抑制取向处理中的污染、 尘埃等的产生, 与摩擦不同, 也能够应用 于大型尺寸的面板。 0007 最近, 研究发表了对将光取向技术与使用上述聚合物的高分子稳定化技术组合时 的迟滞的产生进行抑制的方法 (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 3。 ) 。。
21、在非专利文献 3 中, 研究了在对 一个基板进行了摩擦处理、 且对另一个基板进行了光取向处理的 IPS 模式单元中调整与液 晶混合的单体的浓度。 0008 现有技术文献 0009 专利文献 0010 专利文献 1: 日本专利第 4175826 号说明书 0011 专利文献 2: 日本专利第 4237977 号说明书 0012 专利文献 3: 日本特开 2005-181582 号公报 0013 专利文献 4: 日本特开 2004-286984 号公报 0014 专利文献 5: 日本特开 2009-102639 号公报 0015 专利文献 6: 日本特开 2009-132718 号公报 0016 。
22、专利文献 7: 日本特开 2010-33093 号公报 0017 专利文献 8: 美国专利第 6177972 号说明书 0018 专利文献 9: 日本特开 2004-70185 号公报 0019 专利文献 10: 日本特开 2006-348227 号公报 0020 专利文献 11: 日本特开 2007-92000 号公报 0021 非专利文献 0022 非专利文献 1:H.Kikuchi,et al.,Nature Materials,1,64-68,2002 0023 非专利文献 2: 電子情報通信学会技術研究報告、 Vol.95(EID95-17) 、 pp.43-48、 1995(电子信。
23、息通信学会技术研究报告, Vol.95(EID95-17) , pp.43-48, 1995) 0024 非专利文献 3: 長竹他、 液晶討論会 2010 予稿集、高分子安定化技術用光 配向 LCD 特性改善研究 、 2010.9(长竹他、 液晶讨论会 2010 预稿集、“使 用高分子稳定化技术的光取向 LCD 的迟滞特性改善的研究” 、 2010.9) 发明内容 0025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26 目前的光取向技术主要作为VA模式等使用垂直取向膜的类型的TV的量产用途被 导入, 在IPS模式等使用水平取向膜的类型的TV的量产用途中还没有导入。 其理由是因为, 通过使用水平取向膜, 在液。
24、晶显示中会严重地产生影像残留。 影像残留是指 : 在对液晶单元 的一部分连续施加相同电压一定时间, 然后将显示整体改变为其它的显示时, 在连续施加 电压的部分和没有施加电压的部分, 明亮度看起来不同的现象。 0027 图 12 是表示本发明人进行光取向处理而制作的 IPS 模式的液晶单元的影像残留 的情形的示意图。如图 12 所示, 可知 : 在电压 (AC) 施加部和电压 (AC) 未施加部, 明亮度有 说 明 书 CN 103154809 A 6 3/32 页 7 很大不同, 在电压 (AC) 施加部严重地发生了影像残留。为了减少影像残留的产生, 需要利 用 PS 技术形成稳定的聚合物层,。
25、 因此, 需要促进用于 PS 化的聚合反应。 0028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状而做出的, 其目的是提供形成有具有稳定的取向限制力的 聚合物层的液晶显示装置。 0029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0030 因此, 本发明人进行了在制作使用光取向处理的 IPS 模式的液晶单元时导入高分 子稳定化 (PS) 工序的研究, 上述高分子稳定化 (PS) 工序在液晶中添加聚合性单体, 通过热 或光使聚合性单体聚合而在构成与液晶层的界面的表面上形成聚合物层。图 13 是表示本 发明人导入光取向处理、 并且采用PS工序制作出的IPS模式的液晶单元的影像残留的情形 的示意图。如图 13 所示, 可知 : 在电压 (。
26、AC) 施加部和电压 (AC) 未施加部, 明亮度几乎没有 变化, 电压 (AC) 施加部的影像残留得到改善。这样, 通过对以往的方法加入 PS 工序, 影像 残留被大大地改善。 0031 本发明人对在 IPS 模式的液晶单元中特别严重地产生影像残留的原因进行了各 种研究, 结果发现, 在IPS模式的液晶单元和VA模式的液晶单元中, 影像残留的产生的机理 不同。根据本发明人的研究, 影像残留的产生, 在 VA 模式中, 在于极角方向的倾斜残存 (记 忆) 这一点, 而在 IPS 模式中, 在于方位角方向的取向残存 (记忆) 、 并且形成电双层这一点。 另外, 根据进一步研究, 得知这些现象是由。
27、光取向膜中使用的材料引起的。 0032 另外, 本发明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结果得知 : 由 PS 工序产生的改善效果在使用 包含具有光活性的材料的取向膜时特别有效, 例如, 在用包含非光活性的材料的取向膜进 行利用摩擦法的处理时、 或不进行取向处理自身时, 不能得到由 PS 工序产生的改善效果。 0033 根据本发明人的考察, 优选包含具有光活性的材料的取向膜与 PS 工序的组合的 理由如以下所述。图 14 是对用包含非光活性的材料的取向膜进行了 PS 工序时的聚合性单 体的聚合的情形进行比较的示意图, 图 15 是对将包含具有光活性的材料的取向膜与 PS 工 序组合时的聚合性单体的聚合的情。
28、形进行比较的示意图。如图 14 和图 15 所示, 在 PS 工序 中, 对一对基板和被填充在该一对基板间的液晶组合物进行紫外线等的光照射, 液晶层内 的聚合性单体 33、 43 引发自由基聚合等连锁聚合, 其聚合物堆积在取向膜 32、 42 的液晶层 30 侧的表面上而形成液晶分子的取向控制用的聚合物层 (以下, 也称为 PS 层。 ) 。 0034 在取向膜42相对于光为非活性的情况下, 如图14所示, 通过光照射进行激发的液 晶层 30 中的聚合性单体 43a 在液晶层 30 中均匀地产生。然后, 激发的聚合性单体 43b 产 生光聚合, 在取向膜 42 与液晶层 30 的界面通过相分离。
29、形成聚合物层。即, 在 PS 工序中, 存 在在主体中激发的聚合性单体 43b 光聚合后, 向取向膜 42 与液晶层 30 的界面移动的过程。 0035 另一方面, 在取向膜 32 相对于光为活性的情况下, 如图 15 所示, 激发状态的聚合 性单体 33b 更多地形成。这是因为在取向膜 32 中通过光照射发生光吸收、 其激发能量被传 递给聚合性单体 33a 的缘故, 接近光取向膜 32 的聚合性单体 33a 接受激发能量而容易变化 为激发状态的聚合性单体33b。 即, 通过光照射进行激发的液晶层中的聚合性单体33a偏向 取向膜 32 与液晶层 30 的界面附近, 并且更大量地存在。因此, 在。
30、取向膜 32 相对于光为活 性的情况下, 激发的聚合性单体 33b 光聚合后向取向膜 32 与液晶层 30 的界面移动的过程 能够忽视。 因此, 聚合反应和聚合物层的形成速度提高, 能够形成具有稳定的取向限制力的 PS 层。 说 明 书 CN 103154809 A 7 4/32 页 8 0036 另外, 本发明人进行了研究, 结果得知 : 由 PS 层产生的减少影像残留的效果, 对水 平取向膜比对垂直取向膜有效。其理由可认为是以下理由。图 16 是表示对于垂直取向膜 使聚合性单体聚合时的情形的示意图。图 17 是表示对于水平取向膜使聚合性单体聚合时 的情形的示意图。 0037 如图 16 所。
31、示, 在取向膜为垂直取向膜的情况下, 构成垂直取向膜的光活性基团 52 经由疏水基 55 间接地与液晶分子 54 和聚合性单体 53 接触, 难以发生从光活性基团 52 向 聚合性单体 53 的激发能量的转移。 0038 另一方面, 如图 17 所示, 在取向膜为水平取向膜的情况下, 构成水平取向膜的光 活性基团 62 与液晶分子 64 或聚合性单体 63 直接地接触, 因此, 容易发生从光活性基团 62 向聚合性单体 63 的激发能量的转移。因此, 聚合反应和聚合物层的形成速度提高, 能够形 成具有稳定的取向限制力的 PS 层。 0039 因此, PS 工序对包含光活性材料的取向膜进行、 并。
32、且在该取向膜为水平取向膜的 情况下进行, 由此, 激发能量的转移飞跃性地提高, 能够更大地减少影像残留的产生。 0040 由以上的说明可知 : 为了使 PS 层的形成速度提高以改善影像残留, 进行光取向处 理不是必须的, 使用具有光活性的材料才是必须的。 另外, 就取向膜与聚合性单体的激发能 量的授受而言, 作为光取向的机理的光异构化或光交联不是必须的, 能够进行光激发是必 须的条件。 0041 另外, 本发明人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 进一步进行了潜心研究, 结果发现, 通过在 作为液晶材料的分子的结构中加入具有烯基等多重键的官能团, 能够进一步促进 PS 化反 应的进行。这第一可认为是因为液晶。
33、分子自身的多重键能够通过光被活化, 第二可认为是 因为能够成为能够进行活化能量、 自由基等的授受的输送体 (载体) 。即, 可认为 : 不仅在作 为取向膜的基底膜中使用光活性的材料, 而且使液晶分子为光活性的或为传送自由基等的 输送体 (载体) , 由此, 聚合性单体的反应速度和PS层的形成速度进一步提高, 形成具有稳定 的取向限制力的 PS 层。 0042 这样, 本发明人想到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现了本发明。 0043 即, 本发明的一方面为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其具备液晶单元, 该液晶单元包括 : 一 对基板 ; 和被夹持在该一对基板间的液晶层, 上述一对基板中的至少一个基板具有。
34、 : 电极 ; 在上述电极的液晶层侧形成的基底膜 ; 和在上述基底膜的液晶层侧形成, 对接近的液晶分 子进行取向控制的聚合物层, 上述基底膜包含光活性材料, 上述聚合物层是通过使在上述 液晶层中添加的单体聚合而形成的, 上述液晶层含有在分子结构中包含苯环的共轭双键以 外的多重键的液晶分子。 0044 作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 只要以这样的构成要素作为必须构成要素而 形成, 就不受其它构成要素特别限定。以下, 对本发明和本发明的优选的方式进行详细叙 述。此外, 将 2 个以上的在以下记载的本发明的各个优选的方式组合而成的方式也为本发 明的优选的方式。 0045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具备的。
35、一对基板为用于夹持液晶层的基板, 例如通过以玻 璃、 树脂等的绝缘基板为母体, 在上述绝缘基板上制造配线、 电极、 彩色滤光片等来形成。 0046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具备的一对基板中的至少一个基板具有 : 电极 ; 在上述电 极的液晶层侧形成的基底膜 ; 和在上述基底膜的液晶层侧形成, 对接近的液晶分子进行取 说 明 书 CN 103154809 A 8 5/32 页 9 向控制的聚合物层。此外, 优选上述一对基板均具有上述基底膜。在本发明中, 基底膜不仅 包含具有使接近的液晶分子在一定方向取向的特性的取向膜, 而且也包含没有进行取向处 理等而不具有取向特性的膜。 即,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 :。
36、 用于对本来不需要取向处理的高分子 稳定化蓝相 (BP) 型显示装置扩大 BP 温度范围的高分子稳定化处理、 在 PDLC 型显示装置中 将液晶层部分地进行高分子化的处理、 形成微细电极图案利用其电场将已取向的液晶的取 向或预倾斜固定化的 PSA 处理、 在用肋和狭缝进行液晶取向的 MVA 方式、 PVA(Patterned Vertical Alignment : 构型垂直取向) 方式等显示装置中为了改善残留电荷特性而进行的 PS 处理等多方面。即, 不仅改善影像残留的目的, 本发明能够应用, 只要是需要在液晶层中 由聚合性单体形成高分子的用途, 本发明就能够应用。作为实施取向处理的情况下的。
37、取向 处理的手段, 可列举摩擦处理、 光取向处理等。在容易得到优异的视角特性方面, 优选光取 向处理, 但也可以通过例如摩擦处理等光取向处理以外的处理进行取向处理。 0047 上述基底膜包含光活性材料。 通过在基底膜材料中使用光活性材料, 例如, 在对单 体进行光聚合时, 基底膜材料激发, 相对于单体产生激发能量或自由基的转移, 因此, 能够 使形成 PS 层的反应性提高。另外, 能够通过照射一定条件的光来实施赋予取向特性的光取 向处理。以下, 将具有能够通过光取向处理来控制液晶的取向的性质的高分子膜也称为光 取向膜。 0048 作为上述光活性材料, 可列举光致变色化合物材料、 色素材料、 荧。
38、光材料、 磷光材 料、 光取向膜材料等。 另外, 上述光活性材料更优选含有选自三联苯衍生物、 萘衍生物、 菲衍 生物、 并四苯衍生物、 螺吡喃衍生物、 螺萘嵌间二氮杂苯衍生物、 紫精衍生物、 二芳基乙烯衍 生物、 蒽醌衍生物、 偶氮苯衍生物、 肉桂酰衍生物、 查尔酮衍生物、 肉桂酸酯衍生物、 香豆素 衍生物、 茋衍生物和蒽衍生物中的至少一个的化学结构。 此外, 这些衍生物中含有的苯环可 以为杂环。 在此,“衍生物” 是指 : 原来的化学结构的一部分被特定的原子或官能团取代而得 到的物质、 和不仅作为 1 价的官能团而且作为 2 价以上的官能团被导入到分子结构中的物 质。这些衍生物不论是存在于聚。
39、合物主链的分子结构中、 还是存在于聚合物侧链的分子结 构中, 是单体、 还是低聚物, 都可以。在这些具有光活性官能团的单体或低聚物包含在基底 膜材料中 (优选 3 重量 % 以上) 的情况下, 构成基底膜的聚合物自身可以为非光活性的。构 成基底膜的聚合物, 从耐热性的观点出发, 优选聚硅氧烷、 聚酰胺酸或聚酰亚胺。 另外, 构成 上述基底膜的聚合物可以含有环丁烷骨架。 0049 上述光活性材料更优选为光取向膜材料。 光取向膜为具有通过偏振光或无偏振光 的照射而在膜中产生各向异性、 对液晶产生取向限制力的性质的高分子膜。光取向膜材料 只要具有上述的性质, 不论是单一的高分子, 还是进一步含有其它。
40、分子的混合物都可以。 例 如, 可以为在含有能够进行光取向的官能团的高分子中含有添加剂等其它低分子或非光活 性的其它高分子的方式。例如, 可以为在非光活性的高分子中混合有含有能够进行光取向 的官能团的添加剂的方式。光取向膜材料可选择产生光分解反应、 光异构化反应或光二聚 化反应的材料。与光分解反应相比, 光异构化反应和光二聚化反应一般以长波长并且少的 照射量能够进行取向, 因此, 量产性优异。 产生光分解反应的代表性的材料为含有具有环丁 烷骨架的化合物的材料。 0050 即, 形成上述光取向膜的材料优选含有具有光异构化型、 光二聚化型或这两种类 型的官能团的化合物。产生光异构化反应或光二聚化反。
41、应的代表性的材料为偶氮苯衍生 说 明 书 CN 103154809 A 9 6/32 页 10 物、 肉桂酰衍生物、 查尔酮衍生物、 肉桂酸酯衍生物、 香豆素衍生物、 二芳基乙烯衍生物、 茋 衍生物和蒽衍生物。 0051 另外, 上述光异构化型或光二聚化型的官能团更优选为肉桂酸酯基或其衍生物。 这些官能团反应性特别优异。这些官能团中含有的苯环可以为杂环。 0052 上述基底膜优选为利用紫外线、 可见光线或这两者进行了光取向处理的光取向 膜。通过形成 PS 层, 取向被固定, 因此, 在制造工序后, 不需要防止紫外线或可见光线入射 到液晶层, 制造工序的选择宽度扩大。 另外, 上述基底膜优选为利。
42、用偏振光或无偏振光进行 了光取向处理的光取向膜。利用光取向膜赋予液晶分子的预倾角的大小, 能够根据光的种 类、 光的照射时间、 光的照射强度、 光官能团的种类等进行调节。 0053 上述聚合物层是通过使在上述液晶层中添加的单体聚合而形成的, 对接近的液晶 分子进行取向控制。上述单体的聚合性官能团优选为丙烯酸酯基、 甲基丙烯酸酯基、 乙烯 基、 乙烯氧基或环氧基。特别优选丙烯酸酯基或甲基丙烯酸酯基。丙烯酸酯基或甲基丙烯 酸酯基, 生成自由基的概率高, 对制造上的节拍缩短是有效的。另外, 上述单体优选为通过 光的照射引发聚合反应 (光聚合) 的单体、 或通过加热引发聚合反应 (热聚合) 的单体。 。
43、0054 即, 上述聚合物层优选通过光聚合形成、 或通过热聚合形成。特别优选光聚合, 由 此, 能够在常温下并且容易地引发聚合反应。 光聚合中使用的光优选为紫外线、 可见光线或 这两者。另外, 光聚合中使用的光优选为无偏振光或直线偏振光。在照射光为无偏振光的 情况下, 不需要偏振片等高价的部件, 因此, 能够用廉价的装置曝光, 能削减实际制造中的 投资金额。另外, 由于照度大, 因此具有能够缩短节拍时间的优点。另一方面, 在无偏振光 照射中, 例如在使用取向处理完成的光取向膜的情况下会使光取向膜的取向度降低, 存在 招致稍微的对比度降低的缺点。 因此, 通过在光聚合中使用直线偏振光进行照射, 。
44、能够在维 持光取向膜的取向度的同时提高聚合物的取向性, 能够进行对比度的提高。另一方面, 存 在如下缺点 : 为了制作直线偏振光, 需要偏振片等高价的部件, 另外, 照度成为一半左右, 因 此, 节拍时间变长。这样, 在光聚合中使用无偏振光还是使用直线偏振光, 应该根据性能和 成本哪一个优先来适当选择。 0055 上述单体具有的聚合性官能团的数量优选为 2 个以上。越增加聚合性官能团的数 量, 反应效率越升高, 因此, 能够通过短时间内的光照射进行聚合。 但是, 在单体中的聚合性 官能团的数量过多的情况下, 当考虑分子量变大而难以溶解在液晶中的方面时, 更优选上 述单体具有的聚合性官能团的数量。
45、为 4 个以下。 0056 本发明中用于形成 PS 层的聚合反应没有特别限定, 包含 : 二官能性的单体在形成 新的键合的同时分阶段地进行高分子量化的 “逐步聚合” ; 和单体依次地与由少量的催化剂 (例如引发剂) 产生的活性种键合、 连锁地生长的 “连锁聚合” 。作为上述逐步聚合, 可列举缩 聚、 加聚等。作为上述连锁聚合, 可列举自由基聚合、 离子聚合 (阴离子聚合、 阳离子聚合等) 等。 0057 上述聚合物层形成在进行了取向处理的基底膜、 即取向膜上, 由此, 能够使取向膜 的取向限制力提高。其结果, 能够大大地减少显示的影像残留的产生, 大大地改善显示品 质。另外, 在对液晶层施加阈。
46、值以上的电压、 液晶分子预倾斜取向的状态下使单体聚合、 形 成聚合物层的情况下, 上述聚合物层以具有使液晶分子预倾斜取向的结构的形式形成。 0058 在上述液晶层中添加的单体的相对于构成聚合前的上述液晶层的组合物全体的 说 明 书 CN 103154809 A 10 7/32 页 11 浓度优选为 0.15 重量 % 以上。更优选为 0.2 重量 % 以上。如后所述, 根据本发明人的研 究, 在单体浓度低于 0.15 重量 % 的情况下, 由 PS 工序产生的减少影像残留的效果小, 另一 方面, 以 0.15 重量 % 为界限, 进一步以 0.2 重量 % 为界限, 在其以上的浓度的情况下, 。
47、可看 到更显著的影像残留的改善效果。 此外, 在上述单体存在多种的情况下, 将它们加在一起的 单体的总量作为浓度的基准。 0059 在上述液晶层中添加的单体的相对于构成聚合前的上述液晶层的组合物全体的 浓度优选为 0.6 重量 % 以下。如后所述, 根据本发明人的研究, 在单体浓度为 0.6 重量 % 以 上的情况下, 有以下情况 : 通过PS工序后的面板检査光、 照明等, 在PS工序中未反应完的很 少的单体发生聚合反应, 通过进一步加热等, 聚合反应被加速, 形成微小的聚合物, 在像素 区域中产生多个小的亮点。或者, 有以下情况 : 通过在 PS 工序中未反应完的很少的单体的 聚合反应形成具。
48、有不均匀的膜厚的聚合物, 液晶的取向紊乱而成为漏光的原因, 在黑显示 时显示会产生不光滑。而且, 这些现象会成为引起对比度的降低的原因。此外, 在上述单体 存在多种的情况下, 将它们加在一起的单体的总量作为浓度的基准。 0060 优选上述基底膜为使接近的液晶分子相对于上述基底膜表面实质上水平地取向 的水平取向膜。对光活性材料进行光照射时从取向膜向单体的激发能量的转移, 在水平取 向膜中比在垂直取向膜中更有效地进行, 因此, 能够形成更稳定的 PS 层。另外, 与其相伴, 上述液晶层的取向型优选为能够使用水平取向膜的 IPS 型、 FFS 型、 OCB 型、 TN(Twisted Nematic。
49、 : 扭转向列) 型、 STN(Super Twisted Nematic : 超扭转向列) 型、 FLC 型、 PDLC 型或 PNLC 型。另外, 也适合于不需要形成取向膜的蓝相型。优选为 IPS 型、 FFS 型、 FLC 型、 PDLC 型或蓝相型, 能够通过从基板正面的 1 次偏振光照射实现期望的取向, 因此, 工艺简便且量 产性优异。OCB 型、 TN 型和 STN 型, 在用后述的实施例的方法表现出预倾斜的情况下, 需要 从基板正面的第一次偏振光照射、 和使第一次的偏振面旋转 90而从倾斜方向进行的第二 次偏振光照射总计 2 阶段的照射。 0061 更优选为 FFS 型。FFS 型除梳齿电极以外还具有平板状的电极 (整面电极 (连续无 间隙地形成的电极) ) , 因此, 例如在使用静电吸盘进行基板的贴合的情况下, 能够将上述整 面电极作为防御对液晶层施加的高电压的遮蔽壁利用, 因此, 制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