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玉米的表达盒.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4754543 上传时间:2018-11-06 格式:PDF 页数:281 大小:20.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80027047.7

申请日:

2010.06.08

公开号:

CN102803283A

公开日:

2012.11.2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C12N 15/00申请公布日:20121128|||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7H 21/00申请日:20100608|||公开

IPC分类号:

C07H21/00

主分类号:

C07H21/00

申请人:

先正达参股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M·L·努西奥

地址:

瑞士巴塞尔

优先权:

2009.06.11 US 61/186,038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代理人:

罗菊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包括用于在植物中表达重组基因产物的表达盒,其包含源自靶基因的调控序列,例如来自HSP70、Ubi158和Ubi361基因的调控序列。使用发育表达谱数据来鉴定了几种候选基因,以用于强的组成型表达盒开发。开发了三种表达盒。它们基于ZmHSP70、ZmUbi158和ZmUBI361基因。

权利要求书

1.能够在植物细胞中驱动表达的核酸序列,其中所述核酸序列包含由选自SEQ ID NO:13-33的序列所表示的基因的5’-非翻译区、第一外显子、第一内含子和第二外显子的一部分。2.权利要求1的核酸序列,其中所述核酸序列选自SEQ ID NO:1-3。3.权利要求1的核酸序列,其中所述植物细胞是单子叶植物细胞。4.权利要求1的核酸序列,其中所述植物细胞是玉米细胞。5.权利要求1的核酸序列,其中所述植物细胞是双子叶植物细胞。6.权利要求1的核酸序列,其中所述植物细胞是烟草细胞。7.表达异源基因的方法,其包括:a)构建表达盒,该表达盒包含选自prZmHSP70(SEQ ID NO:1)、prZmUbi158(SEQ ID NO:2)和prZmUbi361(SEQ ID NO:3)的启动子,其中所述表达盒在植物、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中是有功能的;和b)产生包含所述表达盒的植物、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其中所述异源基因得到表达。8.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中所述植物、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属于单子叶植物。9.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中所述植物、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属于玉米。10.植物、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其包含表达盒,该表达盒包含选自prZmHSP70(SEQ ID NO:1)、prZmUbi158(SEQ ID NO:2)和prZmUbi361(SEQ ID NO:3)的启动子。11.权利要求10的植物、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其中所述植物、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属于单子叶植物。12.权利要求10的植物、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其中所述植物、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属于玉米。13.权利要求10的植物、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其中所述植物、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属于双子叶植物。14.权利要求10的植物、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其中所述植物、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属于烟草。15.表达盒,其包含选自prZmHSP70(SEQ ID NO:1)、prZmUbi158(SEQ ID NO:2)和prZmUbi361(SEQ ID NO:3)的启动子。16.通过权利要求7的方法产生的一种植物、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17.权利要求16的植物、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的后代。18.源自权利要求17的后代的种子,其中所述种子包含选自SEQ ID NO:1-3的核酸序列。19.源自权利要求18的种子的谷物,其中所述谷物包含选自SEQ ID NO:1-3的核酸序列。20.能够在植物细胞中驱动表达的核酸序列,其中所述核酸序列包含选自下列的核酸序列:a)与SEQ ID NO:1-3之一至少80%同一的核酸序列;b)为SEQ ID NO:1-3之一的功能性片段的核酸序列;和c)在严格条件下与SEQ ID NO:1-3之一杂交的核酸序列。

说明书

源自玉米的表达盒

对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美国临时申请第61/186,038号(于2009年6月11日提
交)的权益。上述申请通过提及而以其整体合并入本文中。

发明领域

本发明包括用于在植物中表达重组基因产物的表达盒,该表达盒包
含源自靶基因的调控序列,例如来自HSP70、Ubi158和Ubi361基因的
调控序列。

背景

在农业生物技术中,植物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修饰。达到这一目的的
一种方法是通过采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例如,通过将目的基因引入到
植物中,所述植物可以被特异地修饰为表达所希望的表型性状。为此,
最通常地用包含启动子区、编码区和终止区的异源基因来转化植物。当
对异源基因进行基因工程改造以便在植物中表达时,启动子的选择常常
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启动子由对于该启动子的功能来说必需的几个区域构成。这些区域
中的一些是模块化的组件,换句话说,它们可以分开地进行使用以赋予
启动子活动,或者它们可与其他元件装配在一起从而构建出新的启动子
(Komarnytsky和Borisjuk,Genetic Engineering 25:113-141(2003))。这
些启动子区域的第一个区域位于紧接编码序列的上游并形成“核心启动
子区域”,其包含偶联元件,通常紧接转录起始位点的上游的20-70个碱
基对。核心启动子区域常常包含TATA盒和起始子元件以及起始位点。
核心启动子区域的准确长度不是固定的,但通常是可有效识别的。在大
多数启动子中通常存在这样这样的区域,只是有一些变化。位于各种经
充分表征的元件之间的碱基序列似乎是较不重要的。核心启动子区域常
常被称为最小启动子区域,因为它本身是有功能的从而能够促进基础水
平的转录。

核心启动子区域的存在将某一序列定义为启动子:如果该区域不存
在,则该启动子是无功能的。核心区域的作用是将通用转录机吸引至启
动子以进行转录起始。但是,核心启动子区域不足以提供完整的启动子
活动。一系列的调控序列构成了启动子的其余部分。所述调控序列决定
了表达水平、表达的空间和时间模式,以及对于一些启动子,还决定了
在诱导条件下的表达(通过外部因素例如光、温度、化学药品和激素进
行调控)。调控序列可以是6-100碱基对的DNA序列的短区域,其定义
了反式作用因子例如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调控序列也可以是增强子,
能够从远离核心启动子区域之处(有时经过从核心区域开始的几千个碱
基)发挥作用的DNA序列的更长区域。调控序列活性可受到反式作用因
子(包括通用转录机、转录因子和染色质装配因子)的影响。

某些启动子能够在植物的所有组织中指导相对类似水平的RNA合
成。这些启动子称为“组成型启动子”或“不依赖于组织的”启动子。根据
它们指导RNA合成的效力,组成型启动子可以分为强、中等和弱的类别。
由于在许多情况下需要在植物的不同组织中同时表达嵌合基因以便获得
所述基因的所需功能,因而组成型启动子在这方面是特别有用的。虽然
已经从植物和植物病毒中发现了许多组成型启动子并进行了表征,但是
对于分离出更新型的组成型启动子(合成或天然的)仍具有日益增长的
兴趣,这些更新型的组成型启动子能够控制以不同表达水平的嵌合基因
的表达,以及用于基因叠加(gene stacking)的在同一转基因植物中多个
基因的表达。

最常用的启动子包括:胭脂氨酸合酶(NOS)启动子(Ebert等人,Proc.
Natl.Acad.Sci.USA 84:5745-5749(1987));章鱼碱合酶(OCS)启动子;
花椰菜花叶病毒属启动子,例如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19S启动子
(Lawton等人,Plant Mol.Biol.9:315-324(1987))、CaMV 35S启动子
(Odell等人,Nature 313:810-812(1985))和玄参花叶病毒35S启动子
(Sanger等人,Plant Mol.Biol.14,43343(1990));来自核酮糖二磷酸羧
化酶-加氧酶的小亚基的光诱导型启动子(Pellegrineschi等人,Biochem.
Soc.Trans.23(2):247-250(1995));Adh启动子(Walker等人,Proc.Natl.
Acad.Sci.USA 84:6624-66280(1987));蔗糖合酶启动子(Yang等人,Proc.
Natl.Acad.Sci.USA 87:414-44148(1990));R基因复合体启动子
(Chandler等人,Plant Cell 1:1175-1183(1989));叶绿素a/b结合蛋白基
因启动子;等等。

概述

鉴于这些需求,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能够在植物细胞中驱动表达的
核酸,优选地分离的核酸,其中所述核酸序列包含由选自SEQ ID 
NO:13-33的序列所表示的基因的5’-非翻译区、第一外显子、第一内含
子和第二外显子的一部分。本发明还涉及选自SEQ ID NO:1-3的核酸序
列。另一方面,包含所述核酸的所述植物细胞可以是单子叶植物细胞或
双子叶植物细胞。另外一方面,包含所述核酸的所述植物细胞可以是玉
米细胞或烟草细胞。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目标涉及表达异源基因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构建表达盒,该表达盒包含选自prZmHSP70(SEQ ID NO:1)、
prZmUbi158(SEQ ID NO:2)和prZmUbi361(SEQ ID NO:3)的启动
子,其中所述表达盒在植物、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中是有功能
的;和,产生包含所述表达盒的植物、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
其中所述异源基因得到表达。本发明还涉及在植物、植物细胞或植物组
织或其部分中表达异源基因,其中所述植物、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
部分属于单子叶植物。本发明还涉及在植物、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
部分中表达异源基因,其中所述植物、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属
于玉米。本发明还涉及在植物、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中表达异
源基因,其中所述植物、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属于双子叶植物。
本发明还涉及在植物、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中表达异源基因,
其中所述植物、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属于烟草或大豆。

另一方面,本发明也涉及植物、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其
包含表达盒,该表达盒包含选自prZmHSP70(SEQ ID NO:1)、
prZmUbi158(SEQ ID NO:2)和prZmUbi361(SEQ ID NO:3)的启动
子。本发明还涉及包含所述表达盒的植物、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
分,其中所述植物、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属于单子叶植物。本
发明还涉及包含所述表达盒的植物、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其
中所述植物、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属于玉米。本发明还涉及包
含所述表达盒的植物、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其中所述植物、
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属于双子叶植物。本发明还涉及包含所述
表达盒的植物、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其中所述植物、植物细
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属于烟草或大豆。

另外一方面,本发明也涉及表达盒,其包含选自prZmHSP70(SEQ 
ID NO:1)、prZmUbi158(SEQ ID NO:2)和prZmUbi361(SEQ ID NO:3)
的启动子。

另外一方面,本发明涉及通过表达异源基因的方法产生的植物、植
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所述方法包括构建表达盒,该表达盒包含
选自prZmHSP70(SEQ ID NO:1)、prZmUbi158(SEQ ID NO:2)和
prZmUbi361(SEQ ID NO:3)的启动子,其中所述表达盒在植物、植物
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中是有功能的;和,产生包含所述表达盒的植
物、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其中所述异源基因得到表达。本发
明还涉及在植物、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中表达异源基因,其中
所述植物、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属于单子叶植物。本发明还涉
及在植物、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中表达异源基因,其中所述植
物、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属于玉米。本发明还涉及在植物、植
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中表达异源基因,其中所述植物、植物细胞
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属于双子叶植物。本发明还涉及在植物、植物细胞
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中表达异源基因,其中所述植物、植物细胞或植物
组织或其部分选自从烟草和大豆。另一方面,本发明也涉及所述植物、
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的后代,其包含选自prZmHSP70(SEQ ID 
NO:1)、prZmUbi158(SEQ ID NO:2)和prZmUbi361(SEQ ID NO:3)
的启动子。本发明也涉及源自所述植物、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
的所述后代的种子。本发明还涉及源自种子的谷物,所述种子源自所述
植物、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的所述后代。

另外一方面,本发明还涉及能够在植物细胞中驱动表达的核酸序列,
其中所述核酸序列包含选自下列的核酸序列:(a)与SEQ ID NO:1-3之
一至少80%同一的核酸序列;(b)为SEQ ID NO:1-3之一的功能性片段
的核酸序列;和(c)在严格条件下与SEQ ID NO:1-3之一杂交的核酸序
列。

序列表中的序列的简要说明

SEQ ID NO:1是prZmHSP70的核苷酸序列

SEQ ID NO:2是prZmUbi158的核苷酸序列

SEQ ID NO:3是prZmUbi361的核苷酸序列

SEQ ID NO:4是ZmHSP70二元构建体15907的核苷酸序列

SEQ ID NO:5是ZmUbi158二元构建体17239的核苷酸序列

SEQ ID NO:6是ZmUbi361二元构建体17282的核苷酸序列

SEQ ID NO:7是TMV-ω的翻译增强子的核苷酸序列

SEQ ID NO:8是玉米-优化的Kozak序列的核苷酸序列

SEQ ID NO:9是玉米-优化的Kozak序列的核苷酸序列

SEQ ID NO:10是ZmHSP70-GUS表达盒的核苷酸序列

SEQ ID NO:11是ZmUbi158-GUS表达盒的核苷酸序列

SEQ ID NO:12是ZmUbi361-GUS表达盒的核苷酸序列

SEQ ID NO:13是ZmUbi1 CTRL_U29159.1-3_AT探针的核苷酸序

SEQ ID NO:14是ZmHSP70ZM052966_S_AT探针的核苷酸序列

SEQ ID NO:15是ZmUbi158CTRL_ZMU29158-3_AT探针的核苷
酸序列

SEQ ID NO:16是ZmUbi361ZM066361_S_AT探针的核苷酸序列

SEQ ID NO:17是cDNA GenBank登录号X73474的核苷酸序列

SEQ ID NO:18是cDNA TIGR登录号TC279798的核苷酸序列

SEQ ID NO:19是gDNA GenBank登录号AX099713的核苷酸序列

SEQ ID NO:20是gDNA GenBank登录号CL315596.1的核苷酸序列

SEQ ID NO:21是玉米基因组序列重叠群MAGI_102343的核苷酸序

SEQ ID NO:22是天然ZmHSP70基因(AY222837)的核苷酸序列

SEQ ID NO:23是cDNA GenBank登录号Q41751的核苷酸序列

SEQ ID NO:24是gDNA GenBank登录号AC196154的核苷酸序列

SEQ ID NO:25是gDNA GenBank登录号S94466的核苷酸序列

SEQ ID NO:26是玉米基因组序列重叠群MAGI_6372的核苷酸序列

SEQ ID NO:27是天然ZmUbi158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SEQ ID NO:28是共有cDNA TIGR登录号TC369342-cDNA的核苷
酸序列

SEQ ID NO:29是gDNA GenBank登录号AC196194的核苷酸序列

SEQ ID NO:30是gDNA GenBank登录号U29162.1的核苷酸序列

SEQ ID NO:31是玉米基因组序列重叠群MAGI_11628的核苷酸序

SEQ ID NO:32是玉米基因组序列重叠群MAGI_56231的核苷酸序

SEQ ID NO:33是天然ZmUbi36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SEQ ID NO:34是ZmHSP70装配构建体15902的核苷酸序列

SEQ ID NO:35是ZmUbi158装配构建体17222的核苷酸序列

SEQ ID NO:36是ZmUbi361装配构建体17267的核苷酸序列

SEQ ID NO:37是pCR2.1的核苷酸序列

SEQ ID NO:38是pNOV6901的核苷酸序列

SEQ ID NO:39是1104bp的ZmHSP70的5’-非转录序列的核苷酸
序列

SEQ ID NO:40是304bp的ZmHSP70的5’-非翻译前导序列的核苷
酸序列

SEQ ID NO:41是1602bp ZmHSP70内含子的核苷酸序列

SEQ ID NO:42是ZmHSP70的459bp 3’-非翻译序列的核苷酸序列

SEQ ID NO:43是3’-非转录ZmHSP70序列的535bp的核苷酸序列

SEQ ID NO:44是源自ZmHSP70的终止子的核苷酸序列

SEQ ID NO:45是1506bp的ZmUbi158的5’-非转录序列的核苷酸
序列

SEQ ID NO:46是163bp的ZmUbi158的5’-非翻译前导序列的核苷
酸序列

SEQ ID NO:47是烟草蚀刻病毒-ω翻译增强子的核苷酸序列

SEQ ID NO:48是2386bp ZmUbi158第一内含子的核苷酸序列

SEQ ID NO:49是ZmUbi158的341bp 3’-非翻译序列的核苷酸序列

SEQ ID NO:50是660bp的3’-非转录ZmUbi158序列的核苷酸序列

SEQ ID NO:51是1501bp的ZmUbi361的5’-非转录序列的核苷酸
序列

SEQ ID NO:52是ZmUbi361的260bp 5’-非翻译前导序列的核苷酸
序列

SEQ ID NO:53是1329bp ZmUbi361内含子的核苷酸序列

SEQ ID NO:54是源自ZmUbi361的终止子的核苷酸序列

SEQ ID NO:55是源自ZmUbi158的终止子的核苷酸序列

SEQ ID NO:56是ZmUbi361的65bp 3’-非翻译序列的核苷酸序列

SEQ ID NO:57是936bp的3’-非转录ZmUbi361序列的核苷酸序列

SEQ ID NO:58是pCR4-TOPO的核苷酸序列

SEQ ID NO:59是载体17680的核苷酸序列

SEQ ID NO:60是载体18271的核苷酸序列

SEQ ID NO:61是载体18272的核苷酸序列

定义

术语“开放阅读框架(ORF)”是指在编码序列的翻译起始密码子和
终止密码子之间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术语“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
子”是指,在编码序列中的分别界定蛋白合成(mRNA翻译)的起始和链
终止的三个相邻核苷酸的单元(‘密码子’)。

术语“非生物胁迫”是指能对植物产生有害影响的非生命环境因素,
例如霜冻、干旱、过热、疾风等。

术语“核酸”是指高分子量的多核苷酸,其可以是单链的或双链的,
由包含糖、磷酸和碱基(其为嘌呤或嘧啶)的单体(核苷酸)组成。“核
酸片段”是指给定核酸分子的一部分。在高等植物中,脱氧核糖核酸
(DNA)是遗传物质,而核糖核酸(RNA)参与把DNA中所含信息转
移到蛋白质中。“基因组”是在生物的每个细胞中所含的遗传物质的整体。
术语“核苷酸序列”是指DNA或RNA的聚合物,其可以是单链的或双链
的,可选地包含能够掺入到DNA或RNA聚合物中的合成的、非天然的
或改变的核苷酸碱基。除非另外指明,否则本发明的具体核酸序列也隐
含地涵盖其经保守修饰的变体(例如简并密码子置换)和互补序列以及
明确指明的序列。特别地,简并密码子置换可以通过产生其中一个或多
个所选(或所有)密码子的第三个位置用混合碱基和/或脱氧肌苷残基置
换的序列来达到(Batzer等人,Nucleic Acid Res.19:5081(1991);Ohtsuka 
等人,J.Biol.Chem.260:2605-2608(1985);和Rossolini等人,Mol.Cell.
Probes 8:91-98(1994))。术语“核酸”与基因、cDNA和由基因编码的
mRNA可互换使用。

“可操作连接”是指核酸序列联合成单个核酸片段,从而一个核酸序
列的功能受到另一个核酸序列的影响。例如,当启动子能够影响编码序
列或功能性RNA的表达时,该启动子与该编码序列或功能性RNA是可
操作连接的(即该编码序列或功能性RNA处于该启动子的转录控制之
下)。可以将以有义或反义方向的编码序列可操作连接至调控序列。

“启动子”是指这样的核苷酸序列,其通过提供关于RNA聚合酶和其
他对于正确转录所需要的因子的识别来控制编码序列的表达。“启动子调
控序列”可以包含近端和更远端的上游元件和/或下游元件。启动子调控
序列影响相关联的编码序列的转录、RNA加工或稳定性、或者翻译。启
动子调控序列包括增强子、非翻译前导序列、内含子、外显子和多腺苷
酸化信号序列。它们包括天然序列和合成序列,以及可以为合成序列和
天然序列的组合的序列。“增强子”是可以刺激启动子活性的核苷酸序列,
并且可以是启动子的固有元件或者被插入以增强启动子的水平或组织特
异性的异源元件。编码序列可以存在于双链DNA分子的任一条链上,并
且即使位于启动子上游或下游均能够发挥功能。术语“启动子”的含义包
括“启动子调控序列”。

“初级转化体”和“T0代”是指与最初被转化的组织属于相同遗传代
的转基因植物(即,自转化以来未经过减数分裂和受精)。“次级转化体”
和“T1、T2、T3等代”是指通过一个或多个减数分裂和受精周期后从初级
转化体来源的转基因植物。它们可以通过初级或次级转化体的自体受精,
或者通过初级或次级转化体与其他转化或未转化的植物的杂交而获得。

“基因”是指表达mRNA、功能性RNA或特定蛋白质的核酸片段,
包括调控序列。术语“天然基因”是指在自然界中发现的基因。术语“嵌合
基因”是指包含下述序列的任何基因:1)不是在自然界中一起发现的
DNA序列,包括调控序列和编码序列;2)编码不是天然邻接的蛋白质的
部分的序列;或3)不是天然邻接的启动子的部分。因此,嵌合基因可包
含源自不同来源的调控序列和编码序列,或者包含源自相同来源但以与
在自然界中所发现的方式不同的方式进行排列的调控序列和编码序列。
“转基因”是指通过转化而引入到基因组中并且稳定维持的基因。例如,
转基因可包括对于待转化的特定植物的基因来说异源的或同源的基因。
此外,转基因可包括插入到非天然生物中的天然基因,或者嵌合基因。
术语“内源基因”是指在生物的基因组中处于其天然位置处的天然基因。
“外源”基因是指在宿主生物中通常不存在的、但通过基因转移而引入到
该生物中的基因。

如在本文中所使用的,“表达盒”,表示能够在合适的宿主细胞中指
导特定核苷酸序列的表达的DNA序列,包含可操作连接至目的核苷酸序
列(其可操作连接至终止信号)的启动子。它也通常包含对于核苷酸序
列的正确翻译来说所需要的序列。编码区通常编码目的蛋白,但也可编
码目的功能性RNA,例如反义RNA或非翻译RNA(以有义或反义方向)。
包含目的核苷酸序列的表达盒可以是嵌合的,这意味着它的至少一个组
分相对于它的至少一个其他组分来说是异源的。

“内含子”是指DNA的间插性部分,它几乎只在真核生物基因中出
现,但它在基因产物中并不翻译成氨基酸序列。内含子通过称为“剪接”
的过程而被从未成熟mRNA上移除,从而形成mRNA,所述称为“剪接”
的过程保持外显子不变。对于本发明,术语“内含子”的定义包括对于源
自靶基因的内含子的核苷酸序列的修饰。

“外显子”是指携带蛋白质或其部分的编码序列的DNA部分。外显子
由间插性非编码序列(内含子)间隔开。对于本发明,术语“外显子”的
定义包括对于源自靶基因的外显子的核苷酸序列的修饰。

基因的表达或过表达涉及基因的转录和mRNA翻译成前体蛋白质或
成熟蛋白质。“反义抑制”是指能够抑制靶蛋白表达的反义RNA转录物的
产生。“过表达”是指在转基因生物中超过了在正常或非转化生物中的产
生水平的基因产物的产生。“共抑制”是指能够抑制相同或基本上类似的
外源或内源基因的表达或转录物积累的有义RNA转录物的产生。共抑制
的机制可以在DNA水平(例如DNA甲基化)上、在转录水平上或在转
录后水平上。

术语“组成型启动子”是指在所有或大多数发育阶段中在植物的所有
或大多数组织中有活性的启动子。如其他分类为组成型的启动子一样,
在不同组织或不同阶段中,绝对表达水平可以存在一些变化。

在本文中,术语“组成型启动子”或“不依赖于组织的启动子”可互换
使用。

“分离的核酸片段”是指核糖核苷酸(RNA)或脱氧核糖核苷酸
(DNA)的聚合物,其是单链的或双链的,可选的包含合成的、非天然
的或改变的核苷酸碱基。以DNA形式存在的分离的核酸片段可包含
cDNA、基因组DNA或合成DNA的一个或多个区段。

在本文中,术语“多核苷酸”、“多核苷酸序列”、“核酸序列”和“核酸
片段”/“分离的核酸片段”可互换使用。这些术语涵盖核苷酸序列等。多
核苷酸可以是RNA或DNA的聚合物,其是单链的或双链的,可选地包
含合成的、非天然的或改变的核苷酸碱基。以DNA聚合物形式存在的多
核苷酸可包含cDNA、基因组DNA、合成DNA或其混合物的一个或多
个区段。核苷酸(通常以其5′-单磷酸形式存在)由如下的单字母名称来
指代:“A”指腺苷酸或脱氧腺苷酸(分别对于RNA或DNA),“C”指胞
苷酸或脱氧胞苷酸,“G”指鸟苷酸或脱氧鸟苷酸,“U”指尿苷酸,“T”指
脱氧胸苷酸,“R”指嘌呤(A或G),“Y”指嘧啶(C或T),“K”指G或
T,“H”指A或C或T,“I”指肌苷,和“N”指任意核苷酸。

“异源核酸片段”是指不与本发明的植物启动子序列一起天然地出现
的序列。虽然这种核苷酸序列对于启动子序列来说是异源的,但它对于
植物宿主来说可以是同源的、或天然的、或异源的、或外源的。但是,
应当认识到,即时启动子可以与它们的天然编码序列一起使用,以便增
加或降低表达,从而导致经转化的种子中表型的变化。

在本文中,术语“在功能上等价的子片段”和“功能等价子片段”可互
换使用。这些术语是指分离的核酸片段的一部分或子序列,其中保留了
改变基因表达或产生某一表型的能力,无论该片段或子片段是否编码活
性酶。例如,该片段或子片段可用于嵌合基因的设计,以便在经转化的
植物中产生所需的表型。可以通过在合适的相对于植物启动子序列的方
向上连接核酸片段或其子片段(无论其是否编码活性酶),来设计嵌合基
因以用于共抑制或反义。

如在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基本上类似”和“基本上相应于”是指这
样的核酸片段,其中一个或多个核苷酸碱基处的变化不影响该核酸片段
介导基因表达或产生某一表型的能力。这些术语也指本发明的核酸片段
的修饰,例如删除或插入一个或多个核苷酸,所述核苷酸基本上不会改
变所得核酸片段的功能性质,相对于初始的未修饰的片段而言。因此,
应当理解,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意识到的,本发明除了特定的示例
性序列外还涵盖其他序列。

“3′-非编码序列”是指位于编码序列下游的DNA序列,并且包括多
腺苷酸化识别序列和其他编码能够影响mRNA加工或基因表达的调控信
号的序列。多腺苷酸化信号的特征通常是影响聚腺苷酸束向mRNA前体
的3′-末端的添加。Ingelbrecht等人,Plant Cell 1:671-680(1989)例示了同
的3′-非编码序列的使用。

“转化”是指将核酸片段转移到宿主生物的基因组中,从而导致遗传
上稳定的遗传。包含转化的核酸片段的宿主生物称为“转基因”生物。

“瞬时表达”是指在宿主生物的所选择的某些细胞类型中常常为报道
基因(例如β-葡糖醛酸糖苷酶(GUS),荧光蛋白基因GFP、ZS-YELLOW1
N1、AM-CYAN1、DS-RED)的暂时表达,其中通过转化方法暂时引入
转基因基因。

本文中所使用的标准重组DNA和分子克隆方法在本领域中是众所
周知的,并且更全面地描述在下列文献中:Sambrook,J.等人,Molecular 
Cloning:A Laboratory Manual,第2版,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Cold Spring Harbor,N.Y,1989(此后简称为“Sambrook等人,
1989”);或Ausubel,E M.,Brent,R.,Kingston,R.E.,Moore,D.D.,
Seidman,J.G.,Smith,J.A.和Struhl,K.,编辑,Current Protocols in 
Molecular Biology,John Wiley and Sons:New York,1990(此后简称为
“Ausubel等人,1990”)。

“PCR”或“聚合酶链反应”是用于合成大量的特定DNA区段的技术,
其由一系列重复的循环构成(Perkin Elmer Cetus Instruments,Norwalk,
Conn.)。通常,使双链DNA热变性,让与靶区段的3′-边界互补的两个
引物在低温下退火,然后在中等温度下延伸。一组这三个连续步骤构成
一个循环。

如在本文中所使用的,短语“严格杂交条件”是指这样的条件,在该
条件下多核苷酸与其靶子序列杂交(通常在复杂的核酸混合物中),但本
质上不与其他序列杂交。严格条件是序列依赖性的,并且在不同的情况
下可以是不同的。更长的序列通常在更高的温度下特异性地进行杂交。
关于核酸杂交的广泛指导可在Tijssen(1993)中找到。一般地,在确定的
离子强度和pH下,对于特定序列,将严格条件选择为比热解链点(Tm)
低约5-10℃。Tm是在平衡时50%的与靶互补的探针与靶序列杂交(由
于靶序列是过量存在的,因而在Tm时,50%的探针在平衡时被占据)
时的温度(在确定的离子强度、pH和核酸浓度下)。示例性的严格杂交
在65℃,优选地60℃,和最优选地55℃的温度下,在含0.1%SDS的双
倍强度(2X)的柠檬酸盐缓冲盐水(SSC)中进行,随后在相同温度下,
但用具有降低的SSC浓度的缓冲液来漂洗支持物。此类浓度降低的缓冲
液通常为含0.1%SDS的1/10强度的SSC(0.1X SSC),优选地为含0.1%
SDS的0.2X SSC,和最优选地为含0.1%SDS的半强度的SSC(0.5X 
SSC)。

详细说明

本文所公开的启动子核苷酸序列和方法可用于调节任何异源核酸序
列在宿主植物中的表达,以便改变植物的表型。

表型的各种变化是令人感兴趣的,包括但不限于更改植物中的脂肪
酸组成、改变植物的氨基酸组成、改变植物的病原体防御系统、改变植
物对于环境的应答,等等。这些结果可以通过提供在植物中异源产物的
表达或内源产物的增加的表达来达到。备选地,所述结果可以通过提供
在植物中一种或多种内源产物(特别是酶或辅因子)的表达的减少来达
到。这些变化导致经转化的植物的表型的变化。

目的基因反映了在作物开发中所涉及的那些基因的商业市场和利
益。目的作物和市场不断变化,并且由于发展中国家打开世界市场,新
的作物和技术也将出现。此外,由于我们对于农艺学特征和性状(例如
产量和杂种优势)的理解不断增加,用于转化的基因的选择将会相应地
变化。转基因(也称为异源基因)的类别包括但不限于编码重要的农艺
学性状、抗虫性、抗病性、除草剂抗性、不育性、谷物或种子特征和商
业产物的基因。目的基因一般包括在油、淀粉、碳水化合物或营养物代
谢中所涉及的那些基因,以及影响种子大小、植物发育、植物生长调节
和产量改善的那些基因。植物发育和生长的调节也指植物的各种部分(例
如花、种子、根、叶和苗)的发育和生长调节。

其他商业上所希望的性状为赋予冷、热、盐和干旱抗性的基因和蛋
白质。

抗病性和/或抗虫性基因可编码对于具有极大的产量降低效应的有
害生物的抗性,所述有害生物例如为炭疽病、大豆花叶病毒、大豆胞囊
线虫、根结线虫、褐斑病、霜霉病、紫斑病、种子腐烂和幼苗疾病(其
通常由腐霉属物种(Pythium sp.)、疫霉属物种(Phytophthora sp.)、丝
核菌属物种(Rhizoctonia sp.)、间座壳属物种(Diaporthe sp.)这些真菌
引起)。细菌性枯萎病是由细菌丁香假单胞菌大豆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Glycinea)引起的。赋予抗虫性的基因包括,例如苏云金芽
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毒性蛋白基因(美国专利号5,366,892、
5,747,450、5,737,514、5,723,756、5,593,881;和Geiser等人,(1986)Gene
48:109);凝集素(Van Damme等人,(1994)Plant Mol.Biol.24:825);等
等。

除草剂抗性性状可包括编码对于其作用为抑制乙酰乳酸合酶(ALS)
的作用的除草剂的抗性的基因,所述除草剂特别是磺酰脲类型的除草剂
(例如,包含导致此类抗性的突变(特别是S4和/或HRA突变)的乙酰
乳酸合酶ALS基因)。ALS基因突变体编码对于除草剂绿磺隆的抗性。
草甘膦乙酰转移酶(GAT)是来自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
的N-乙酰转移酶,其通过基因改组进行优化以用于广谱除草剂草甘膦的
乙酰化,从而形成在转基因植物中草甘膦耐受性的新机制的基础(Castle 
等人,(2004)Science 304,1151-1154)。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
见可使用其他除草剂抗性性状。

可以修饰本发明的启动子序列,优选地分离的启动子序列,以提供
异源核苷酸序列的一系列组成型表达水平。因此,可利用小于完整的启
动子区域,并且保留驱动编码序列表达的能力。但是,应当认识到,mRNA
的表达水平可随着删除启动子序列的部分而降低。在一些情况下,减少
的表达可能是所希望的。启动子序列的修饰可改变表达的不依赖于组织
的、组成型的性质。因此,与SEQ ID NO:1-380%、81%、82%、83%、
84%、85%、86%、87%、88%、89%、90%、91%、92%、93%、94%、
95%、96%、97%、98%或99%同一的SEQ ID NO:1-3的片段可能仍然
如本说明书所例示的那样发挥功能。

为鉴定适合于表达盒开发的玉米候选基因及其调控序列,为了在所
有样品中表现出最高平均信号的探针,分析了来自发育表达谱系列的玉
米表达谱数据。对于每个探针计算平均信号,然后基于平均信号将每个
探针进行排序。在该分析中,代表ZmUbi1(一种经充分表征的组成型
表达盒)的CTRL U29159.1-3AT探针(SEQ ID NO:13)排名第7位。
该分析是选择用于组成型表达盒构建的3个另外启动子候选物的基础:
ZmHSP70,排名第2位(SEQ ID NO:23);ZmUbi158,排名第3位(SEQ 
ID NO:30);和ZmUbi361,排名第10位(SEQ ID NO:38)。表1中的
数据(前10位,组成型)概括了结果。

表1.组织中的表达的相对信号强度

探针集


表1,续。

探针集


可以构建包含本发明的重组表达盒的质粒载体。质粒载体的选择取
决于将用于转化宿主细胞的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非常清楚在质粒载体
中必须存在以便成功地转化、选择和繁殖包含该嵌合基因的宿主细胞的
遗传元件。

对于单子叶植物(美国专利号6,037,522)、小麦(Cheng等人,Plant 
Cell Rep.15:971-980(1997))和特别是玉米(美国专利号6,051,409),已
公开了用于转化单子叶植物(主要是通过使用根瘤土壤杆菌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和获得转基因植物的方法。尤其是对于
棉花(美国专利号5,004,863、美国专利号5,159,135)、大豆(美国专利
号5,569,834、美国专利号5,416,011)、芸苔属(Brassica)(美国专利号
5,463,174)和花生(Cheng等人,Plant Cell Rep.15:653-657(1996);
McKently等人,Plant Cell Rep.14:699-703(1995)),已公开了用于转化
双子叶植物(主要是通过使用根瘤土壤杆菌)和获得转基因植物的方法。
关于其他常用的植物转化方法的综述,请参见Newell,C.A.,Mol.
Biotechnol.16:53-65(2000)。

存在有各种用于从植物组织中再生出植物的方法。具体的再生方法
将会依赖于起始植物组织和具体的待再生的植物物种。从单个植物原生
质体转化体或从各种经转化的外植体来进行植物的再生、发育和培养在
本领域中是众所周知的(Weissbach和Weissbach,编辑,Methods for 
Plant Molecular Biology,Academic Press,Inc.:San Diego,Calif.,1988)。
该再生和生长过程通常包括下列步骤:选择经转化的细胞;培养那些个
体化的细胞通过常规的胚胎发育阶段或通过生根的小植株阶段。类似地
再生转基因胚和种子。此后,将所得的转基因生根苗种植在合适的植物
生长介质例如土壤中。优选地,使再生出的植物自花传粉,以便提供纯
合的转基因植物。在另外的情况下,将从再生出的植物获得的花粉与农
艺学上重要的品系的以种子培育的植物进行杂交。反过来,将来自这些
重要品系的植物的花粉用于给再生出的植物授粉。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
众所周知的方法来培养包含所需多肽的本发明的转基因植物。

除了上面所讨论的程序外,从业者还熟悉标准的资料材料,它们描
述了关于构建、操作和分离大分子(例如,DNA分子、质粒等),产生
重组DNA片段和重组表达构建体,以及筛选和分离克隆的具体条件和程
序(参见例如:Sambrook,J.等人,Molecular Cloning:A Laboratory 
Manual,第2版,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Cold Spring 
Harbor,N.Y.,1989;Maliga等人,Methods in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Cold Spring Harbor Press,1995;Birren等人,Genome Analysis:
Detecting Genes,1,Cold Spring Harbor:New York,1998;Birren等人,
Genome Analysis:Analyzing DNA,2,Cold Spring Harbor:New York,
1998;Clark,编辑,Plant Molecular Biology:A Laboratory Manual,
Springer:New York,1997)。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将会认识到,不同的独立转化事件将导致嵌合基
因的不同的表达水平和模式(Jones等人,EMBO J.4:2411-2418(1985);
De Almeida等人,Mol.Gen.Genetics 218:78-86(1989))。因此,必须筛选
多个事件,以便获得展示出所需的表达水平和模式的品系。此类筛选可
通过mRNA表达的Northern分析、蛋白质表达的Western分析或者表
型分析来完成。也令人感兴趣的是从展示出所需的基因表达谱的经转化
的植物获得种子。

可以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众所周知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本文中所
描述的方法)来完成转化和选择。

实施例

实施例1:ZmHSP70

将ZmHSP70GeneChip探针即ZM052966_S_AT(SEQ ID NO:14)
用于鉴定基因组数据库中相应的cDNA和gDNA。鉴定出的cDNA包括
GenBank登录号X73474(SEQ ID NO:17)和TIGR登录号TC279798
(SEQ ID NO:18)。gDNA包括GenBank登录号AX099713(SEQ ID 
NO:19)和CL315596.1(SEQ ID NO:20),以及玉米基因组序列重叠群
MAGI_102343(SEQ ID NO:21)。将这些序列用于形成ZmHSP70基因
(SEQ ID NO:22)的碱基水平的注释。ZmHSP70基因包含两个外显子,
它们被一个内含子间隔开。将这些序列数据用于设计表达盒,按照用于
制备OsMADS表达盒的方法,如在美国专利申请公开号US 2007/0006344
(其通过提及而以其整体合并入本文中)中所公开的。在目的基因(GOI)
的上游,所完成的表达盒包含ZmHSP70启动子,该ZmHSP70启动子
包含1104bp的5’-非转录序列(SEQ ID NO:39)、304bp的5’-非翻译前
导序列(SEQ ID NO:40)(其在玉米-优化的Kozak序列(gtaaaccatgg,
SEQ ID NO:9)中终止)和1602bp ZmHSP70内含子(SEQ ID NO:51)。
通过突变翻译起始密码子和改变其他密码子以在经工程改造的翻译起始
密码子(在NcoI处)位点上游插入翻译终止,来使ZmHSP70蛋白编码
序列沉默。在GOI的下游,该表达盒包含源自ZmHSP70基因的终止子
序列(SEQ ID NO:44)。它包含459bp 3’-非翻译序列(SEQ ID NO:42)
(其紧在翻译终止密码子之后开始),加上535bp的3’-非转录ZmHSP70
序列(SEQ ID NO:43)。SEQ ID NO:34和4分别定义了ZmHSP70装配
载体和二元载体。在这两种情况下,ZmHSP70表达盒(SEQ ID NO:10)
均包含β-葡糖醛酸糖苷酶(GUS)报道基因。

通过下述方法来制备ZmHSP70装配载体(SEQ ID NO:34):从玉
米基因组DNA中PCR扩增出HSP70末端(SEQ ID NO:44),并将其克
隆到pNOV6901中(作为SacI/XmaI片段)。使用万
法(Stratagene)来校正一个碱基差异。从玉米基因组DNA中PCR扩增
出HSP70启动子(prZmHSP70),随后将其(Invitrogen)克隆
到pCR2.1(SEQ ID NO:37)中。进一步的-介导的
位点定向诱变删除了在5′-UTR区域中的起始密码子(ATG),使两个SacI
位点失活,并且校正了在内含子中的一个碱基差异。将经修饰的
prZmHSP70作为XhoI/NcoI片段克隆到重组GUS:tZmHSP70
(pNOV6901,SEQ ID NO:38)中。

通过下述方法来制备ZmHSP70二元载体(SEQ ID NO:4):用限制
酶RsrII来使受者载体线性化。用限制酶RsrII和SanDI来消化ZmHSP70
装配载体,从而切除由SEQ ID NO:10定义的表达盒。然后,将该表达
盒在RsrII位点处克隆到受者载体中。

通过土壤杆菌转化(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众所周知的技术)将
ZmHSP70二元载体(SEQ ID NO:4)转化到玉米中。在所产生的46个
事件中,17个事件结籽。通过组织化学定位(所有事件)和酶活性(选
定事件)来分析在完全展开的叶中的GUS酶。

取来自17个T0玉米植物的叶孔片作为样品以用于由ZmHSP70表
达盒驱动的GUS活性的组织化学分析,15个植物显示出阳性GUS表达,
并且所有阳性表达均显示出浅的着色强度。为了证实prZmHSP70-驱动
的GUS表达,我们从几个植物样品中进行了通过4-甲基伞形酮β-D-吡
喃半乳糖苷(MUG)测定法(Armenta等人)的GUS活性分析。在该
情况下,组织化学分析是纯定性的测量。通过由转基因产生的蛋白质的
提取和分析,GUS酶活性测定提供了定量的信息。prZmHSP70-驱动的
GUS在叶表面结构(如“乳头状突起”或“腺毛”或“毛状体”(表皮表面的
突起))中强烈地表达。

事件MZAS2007020377A005A和MZAS2007020377A010A是单拷贝
的、GUS阳性的,并且产生充足的种子。选择它们用于T1分析。分离
现象与T0数据相一致。表2概括了F1幼苗的分析。进行三种分析以检
查在来自每个植物的年幼叶组织中的GUS报道基因活性:组织化学定
位、ELISA和酶活性。基于这些结果,选择植物以用于GUS表达的发
育评估。

表2.prZmHSP70植物表征概括


1ng/mg可溶性蛋白

2pmol/分钟/mg蛋白

用MZAS2007020377A005A幼苗来进行的进一步实验检查了响应于
热激的GUS活性。将2周龄的植物经历在42℃下的热激2小时,然后
通过ELISA和酶测定法来分析GUS活性。结果列在表3中。在对照植
物和经历热激的植物之间,GUS活性没有可辨别的差异。

表3.响应于热激的GUS活性。


1ng/mg总蛋白

2pmol/分钟/mg蛋白

表4提供的数据概括了在ZmHSP70 T1/B1植物生殖组织中的组织
化学定位数据。

表4.关于15907事件的T1/B1组织化学定位结果。


标注

0 阴性

1 非常淡的蓝色

2 淡蓝色

3 蓝色

4 深蓝色

5 非常深的蓝色

ND 无数据

*胚乳和胚为阴性

这里提供的数据显示,prZmHSP70(SEQ ID NO:1)在大多数玉米
植物组织中是有功能的。

实施例2:ZmUbi158

将ZmUbi158 GeneChip探针即CTRL_ZMU29158-3_AT(SEQ ID 
NO:15)用于鉴定基因组数据库中相应的cDNA和gDNA。鉴定出的cDNA
包括GenBank登录号Q41751(SEQ ID NO:23)。gDNA包括GenBank
登录号AC196154(SEQ ID NO:24)和S94466(SEQ ID NO:25),以及
玉米基因组序列重叠群MAGI_6372(SEQ ID NO:26)。将这些序列用于
形成ZmUbi158基因(SEQ ID NO:27)的碱基水平的注释。ZmUbi158
基因包含三个外显子,它们被两个内含子间隔开。将这些序列数据用于
设计表达盒,按照用于制备OsMADS表达盒的方法,如在美国专利申请
公开号US 2007/0006344(其通过提及而以其整体合并入本文中)中所公
开的。在目的基因(GOI)的上游,所完成的表达盒包含ZmUbi158启
动子,该ZmUbi158启动子包含1506bp的5’-非转录序列(SEQ ID 
NO:45)、163bp的5’-非翻译前导序列(SEQ ID NO:46)(其包含烟草
蚀刻病毒ω翻译增强子(SEQ ID NO:47),并且在玉米-优化的Kozak
序列(ataaaccatgg)(SEQ ID NO:8)中终止)和2386bp ZmUbi158第
一内含子(SEQ ID NO:48)。通过突变翻译起始密码子和改变其他密码
子以在经工程改造的翻译起始密码子(在NcoI处)位点上游插入翻译终
止,来使ZmUbi158蛋白编码序列沉默。在GOI的下游,该表达盒包含
源自ZmUbi158基因的终止子序列(SEQ ID NO:55)。它包含341bp 3’-
非翻译序列(SEQ ID NO:49)(其紧在翻译终止密码子之后开始),加上
660bp的3’-非转录ZmUbi158序列(SEQ ID NO:50)。SEQ ID NO:35
和5分别定义了ZmUbi158装配载体和二元载体。在这两种情况下,
ZmUbi158表达盒(SEQ ID NO:11)均包含β-葡糖醛酸糖苷酶(GUS)
报道基因。

如上所描述的来设计prZmUbi158启动子(SEQ ID NO:2)。产物通
过限制性分析和完整序列分析来进行验证。将GUS编码序列组分作为
NcoI/SacI片段克隆到该表达盒中。对克隆连接点进行测序。

从17222中作为RsrII/SanDI片段切出ZmUbi158-GUS表达盒(SEQ 
ID NO:11),并将其连接至受者载体中的RsrII位点。对克隆连接点进行
测序。

通过土壤杆菌转化(这是本领域中众所周知的技术)将ZmUbi158
二元载体(SEQ ID NO:5)转化到玉米中。在所产生的35个事件中,14
个事件结籽。表5概括了关于这些事件的种子产生数据。通过组织化学
定位和ELISA来分析在年幼的叶和完全展开的叶中的GUS酶。T0数据
概括在表5中。

表5.关于T0植物的GUS测定结果。


1GUS,表示为ng/mg来自V6叶组织的可溶性蛋白。

2GUS,表示为ng/mg来自V12叶组织的可溶性蛋白。

3将叶组织于37℃在组织化学染色试剂中温育过夜,然后清洗,并且划分为阳性或阴性。

表6概括了关于包含ZmUbi158-GUS表达盒的植物的组织的T1/B1
GUS测定数据。

表6.关于包含ZmUbi158-GUS表达盒的植物的组织的T1/B1 GUS测定
数据。


表6,续。


表6,续。


标注:0=阴性;1=非常淡的蓝色;2=淡蓝色;3=蓝色;4=深蓝色;5=非常深的
蓝色。

1A表明所有组织在室温下温育7小时;B表明所有组织在37℃下温育16小时;C表明穗
叶、雄花穗叶、苞叶、穗丝、雄花穗在37℃下温育16小时,其他组织在室温下温育5小
时;D表明穗叶、雄花穗叶、苞叶、穗丝、雄花穗在37℃下温育16小时,其他组织在室
温下温育6小时;E表明穗叶、雄花穗叶、苞叶、穗丝、雄花穗在37℃下温育16小时,
其他组织在室温下温育4小时;F表明穗叶、雄花穗叶、苞叶在37℃下温育16小时,其
他组织在室温下温育5小时;G表明稳叶、雄花穗叶、苞叶在37℃下温育16小时,其他
组织在室温下温育7小时。

表6中所呈现的数据显示,prZmUbi158(SEQ ID NO:2)在包含
SEQ ID NO:2的玉米植物组织中是有功能的。

实施例3:ZmUbi361

将ZmUbi361 GeneChip探针即ZM066361_S_AT(SEQ ID NO:16)
用于鉴定基因组数据库中相应的cDNA和gDNA。鉴定出的cDNA包括
TIGR登录号TC369342-cDNA(SEQ ID NO:28)。gDNA包括GenBank
登录号AC196194(SEQ ID NO:29)和U29162.1(SEQ ID NO:30),以
及玉米基因组序列重叠群MAGI_11628(SEQ ID NO:31)和MAGI_56231
(SEQ ID NO:32)。将这些序列用于形成ZmUbi361基因(SEQ ID 
NO:33)的碱基水平的注释。ZmUbi361基因包含两个外显子,它们被一
个内含子间隔开。将这些序列数据用于设计表达盒,按照用于制备
OsMADS表达盒的方法,如在美国专利申请公开号US 2007/0006344(其
通过提及而以其整体合并入本文中)中所公开的。在目的基因(GOI)
的上游,所完成的表达盒包含ZmUbi361启动子,该ZmUbi361启动子
包含1501bp的5’-非转录序列(SEQ ID NO:51)、260bp的5’-非翻译前
导序列(SEQ ID NO:52)(其包含烟草蚀刻病毒ω翻译增强子(SEQ ID 
NO:47),并且在玉米-优化的Kozak序列(ataaaccatgg)(SEQ ID NO:8)
中终止)和1329bp ZmUbi361内含子(SEQ ID NO:53)。通过突变翻译
起始密码子和改变其他密码子以在经工程改造的翻译起始密码子(在
NcoI处)位点上游插入翻译终止,来使ZmUbi361蛋白编码序列沉默。
在GOI的下游,该表达盒包含源自ZmUbi361基因的终止子序列(SEQ 
ID NO:54)。它包含65bp 3’-非翻译序列(SEQ ID NO:56)(其紧在翻译
终止密码子之后开始),加上936bp的3’-非转录ZmUbi361序列(SEQ 
ID NO:57)。SEQ ID NO:36和6分别定义了ZmUbi361装配载体和二元
载体。在这两种情况下,ZmUbi361表达盒(SEQ ID NO:12)均包含β-
葡糖醛酸糖苷酶(GUS)报道基因。

如上来设计prZmUbi361表达盒(SEQ ID NO:12)并合成,将其以
在pCR4-TOPO(SEQ ID NO:58)中的形式来提供。将SEQ ID NO:12
作为SanDI/RsrII片段切出,并连接至SEQ ID NO:35的主链。从
pNOV6901中作为NcoI/SacI片段切出GUS序列,并将其连接至
ZmUbi361表达盒。

从17267中作为SanDI/RsrII片段切出prZmUbi361表达盒(SEQ ID 
NO:12),并将其连接至受者载体中的RsrII位点。

通过本领域中众所周知的转化方法,将ZmUbi361二元载体(SEQ ID 
NO:6)转化到玉米中。在所产生的36个事件中,21个事件结籽。表7
概括了关于这些事件的种子产生和基因分型数据。还在年幼的叶组织中
定量了GUS转录物(mRNA)。通过组织化学定位和ELISA来分析在完
全展开的叶中的GUS酶。T0数据概括在表7中。

表7.关于ZmUbi361的种子产生和GUS组织化学数据。


1相对于内源对照(延伸因子2α)而言的相对表达

2GUS,表示为ng/mg可溶性蛋白

3划分为阳性(+)或阴性(-);“ND”为“无数据”

分析了代表3个事件的T1植物,以确定包含ZmUbi361启动子的盒
的表达盒性能。该实验方法由两项研究构成:幼苗测定法和发育研究。
就GUS蛋白积累,分析了T1/B1幼苗的根和叶组织。

关于包含ZmUbi361的T1/F1幼苗的GUS报道蛋白数据列在表8
中。

表8.


1相对单位

2ng GUS/mg可溶性蛋白

该发育研究证明了在整个植物中GUS蛋白的空间积累。为了进行该
研究,在三个阶段对植物进行取样:早期生殖发育(或R1)(Ritchie等
人,1992)、授粉后(或R2)和晚期生殖发育(R3)。使用组织化学法来
分析几个植物部分。这些数据暗示,相对于营养组织来说,ZmUbi158
在生殖组织中活性较低,但它在花粉中具有活性。

关于携带ZmUbi361表达盒的T1玉米的发育表达的数据列在表
9A-9D中。这些数据表明,相对于叶来说,ZmUbi361在根中活性更高。

ZmUbi361的定量性能为ZmUbi158的2-4倍。在单拷贝幼苗中,在低端
处GUS蛋白积累为可溶性蛋白的0.5%,和在高端处它为可提取的蛋白
的4%。

表9A.处于V8阶段的植物。


表9B.处于授粉前阶段的植物。


表9C.处于授粉后9天的植物。


表9D.处于授粉后17天的植物。


实施例5:在双子叶植物中的启动子功能性

在烟草植物中测试了SEQ ID NO:2和3以确定这些从单子叶植物基
因设计的启动子是否将会作为双子叶植物中的启动子而发挥功能。烟草
是模型生物,并且可用作表达盒在其他双子叶植物例如大豆中将会如何
运行的预测者。

用SanDI和RsrII从质粒17222(SEQ ID NO:35)中限制酶消化出
prZmUbi158-GUS表达盒(SEQ ID NO:11),并随后克隆到二元载体
17680(SEQ ID NO:59)的RsrII位点中,从而产生载体18271(SEQ ID 
NO:60)。通过土壤杆菌-介导的转化,将SEQ ID NO:60转化到烟草中。
在T0烟草植物中prZmUbi158的性能记录在下面的表10中。正如这些
数据所表明的,prZmUbi158不是在烟草中具有高度活性的启动子,尽
管其保留了一些功能。

表10.在T0烟草植物中的prZmUbi158功能性。


表10,续。


1相对单位

2ng GUS/mg可溶性蛋白

用SanDI和RsrII从质粒17267(SEQ ID NO:36)中限制酶消化出
prZmUbi361-GUS表达盒(SEQ ID NO:12),并随后克隆到二元载体
17680(SEQ ID NO:59)的RsrII位点中,从而产生载体18272(SEQ ID 
NO:61)。通过土壤杆菌-介导的转化,将SEQ ID NO:61转化到烟草中。
在T0烟草植物中prZmUbi361的性能记录在下面的表11中。正如这些
数据所表明的,prZmUbi361在烟草中具有高度活性。这些数据显示,
prZmUbi361是用于在双子叶植物以及单子叶植物中使用的所希望的启
动子。

表11.在T0烟草中的prZmUbi361功能性。


表11,续。


1相对单位

2ng GUS/mg可溶性蛋白

实施例6:启动子优化

顺次修饰SEQ ID NO:1-3,以便按每200bp从5’-区域开始删除原
始启动子序列的一部分。所述删除通过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众所周知的
方法(包括PCR、诱变和基因合成)来进行。然后,将系列缺失物分别
连接至用XhoI/NcoI消化的二元载体,以替代原始启动子。使用在美国
临时专利申请号61/186,025(其通过提及而以其整体合并入本文中)中
所描述的瞬时测定法,和通过由根瘤土壤杆菌介导的转化,将新启动子
片段:GUS构建体引入到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中,从而产生转基因植
物。

如上面所描述的,在根和叶组织中,通过活性测定法和组织化学测
定法来分析在这些转基因植物中的GUS表达。通过比较在各种缺失构建
体和原始启动子构建体中的GUS活性,将赋予功能性启动子活性的5’-
片段鉴定为功能性启动子片段,并且基于大小进行分类。由此确定了原
始启动子序列的最小功能性启动子片段。

然后,通过直接化学基因合成,在最小功能性启动子片段中产生一
系列碱基置换。另外,由此使不想要的起始密码子沉默。克隆这些突变
体,从而产生另一组启动子:GUS构建体。测量在转基因植物中这些构建
体的GUS表达,这是通过使用上面所描述的方法来测定的。由此确定了
在最小功能性片段内的必要结构域,其中碱基置换消除了启动子活性。

表达盒也可以通过去除或添加转录和翻译增强子来进行优化。作为
实例而非限制性的,所述表达盒包含选自SEQ ID NO:1、2和3的启动
子。作为进一步的实例,所述表达盒在紧接启动子的上游处进一步包含
转录增强子eFMV(SEQ ID NO:6的核苷酸306-499)和e35S(SEQ ID 
NO:6的核苷酸506-798)。作为进一步的实例,所述表达盒在紧接启动子
的下游处进一步包含TMV-ω翻译增强子(SEQ ID NO:7)。作为进一步
的实例,所述表达盒在紧接目的基因的起始密码子的上游处进一步包含
Kozak序列(SEQ ID NO:8或SEQ ID NO:9)。

结论

鉴于这里提供的结果,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能够在植物细胞中驱动
表达的核酸,优选地分离的核酸,其中所述核酸序列包含由选自SEQ ID 
NO:13-33的序列所表示的基因的5’-非翻译区、第一外显子、第一内含
子和第二外显子的一部分。本发明还涉及选自SEQ ID NO:1-3的核酸序
列。另一方面,包含所述核酸的所述植物细胞可以是单子叶植物细胞或
双子叶植物细胞。另外一方面,包含所述核酸的所述植物细胞可以是玉
米细胞或烟草细胞。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目标涉及表达异源基因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构建表达盒,该表达盒包含选自prZmHSP70(SEQ ID NO:1)、
prZmUbi158(SEQ ID NO:2)和prZmUbi361(SEQ ID NO:3)的启动
子,其中所述表达盒在植物、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中是有功能
的;和,产生包含所述表达盒的植物、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
其中所述异源基因得到表达。本发明还涉及在植物、植物细胞或植物组
织或其部分中表达异源基因,其中所述植物、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
部分属于单子叶植物。本发明还涉及在植物、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
部分中表达异源基因,其中所述植物、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属
于玉米。本发明还涉及在植物、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中表达异
源基因,其中所述植物、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属于双子叶植物。
本发明还涉及在植物、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中表达异源基因,
其中所述植物、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属于烟草或大豆。

本发明也涉及植物、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其包含表达盒,
该表达盒包含选自prZmHSP70(SEQ ID NO:1)、prZmUbi158(SEQ ID 
NO:2)和prZmUbi361(SEQ ID NO:3)的启动子。本发明还涉及包含
所述表达盒的植物、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其中所述植物、植
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属于单子叶植物。本发明还涉及包含所述表
达盒的植物、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其中所述植物、植物细胞
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属于玉米。本发明还涉及包含所述表达盒的植物、
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其中所述植物、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
其部分属于双子叶植物。本发明还涉及包含所述表达盒的植物、植物细
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其中所述植物、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
属于烟草或大豆。

本发明也涉及表达盒,其包含选自prZmHSP70(SEQ ID NO:1)、
prZmUbi158(SEQ ID NO:2)和prZmUbi361(SEQ ID NO:3)的启动
子。

本发明还涉及通过表达异源基因的方法产生的植物、植物细胞或植
物组织或其部分,所述方法包括构建表达盒,该表达盒包含选自
prZmHSP70(SEQ ID NO:1)、prZmUbi158(SEQ ID NO:2)和
prZmUbi361(SEQ ID NO:3)的启动子,其中所述表达盒在植物、植物
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中是有功能的;和,产生包含所述表达盒的植
物、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其中所述异源基因得到表达。本发
明还涉及在植物、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中表达异源基因,其中
所述植物、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属于单子叶植物。本发明还涉
及在植物、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中表达异源基因,其中所述植
物、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属于玉米。本发明还涉及在植物、植
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中表达异源基因,其中所述植物、植物细胞
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属于双子叶植物。本发明还涉及在植物、植物细胞
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中表达异源基因,其中所述植物、植物细胞或植物
组织或其部分选自从烟草和大豆。另一方面,本发明也涉及所述植物、
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的后代,其包含选自prZmHSP70(SEQ ID 
NO:1)、prZmUbi158(SEQ ID NO:2)和prZmUbi361(SEQ ID NO:3)
的启动子。本发明也涉及源自所述植物、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
的所述后代的种子。本发明还涉及源自种子的谷物,所述种子源自所述
植物、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的所述后代。

本发明还涉及能够在植物细胞中驱动表达的核酸序列,其中所述核
酸序列包含选自下列的核酸序列:(a)与SEQ ID NO:1-3之一至少80%
同一的核酸序列;(b)为SEQ ID NO:1-3之一的功能性片段的核酸序列;
和(c)在严格条件下与SEQ ID NO:1-3之一杂交的核酸序列。

参考文献

Iyer M.,Wu L.等人V(2001)Two step transcriptional amplification as a method 
for imaging reporter gene expression using weak promoters PNAS 98(25):
14595-14600.

Larkin,J.C.,Oppenheimer,D.G.,Pollock,S.和Marks,M.D.(1993)Arabidopsis 
GLABROUS1 gene requires downstream sequences for function.Plant Cell.5(12):
1739-1748.

Sieburth,L.E.和Meyerowitz,E.M.(1997)Molecular dissection of the AGAMOUS 
control region shows that cis elements for spatial regulation are located 
intragenically.Plant Cell.9(3):355-365.

Batzer等人(1991)Enhanced evolutionary PCR using oligonucleotides with 
inosine at the 3′-terminus.Nucleic Acid Res.19:5081.

Ohtsuka等人(1985)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deoxyoligonucleotides as 
hybridization probes by insertion of deoxyinosine at ambiguous codon positions.J.
Biol.Chem.260:2605-2608.

Rossolini等人(1994)Use of deoxyinosine-containing primers vs degenerate 
primers fo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based on ambiguous sequence information.
Mol.Cell Probes 8:91-98.

Paszkowski等人(1984).Direct Gene Transfer to Plants.EMBO J 3:2717-2722.
Potrykus等人(1985)Molecular and general genetics of a hybrid foreign gene 
introduced into tobacco by direct gene transfer.Mol.Gen.Genet.199:169-177.
Reich等人(1986)Efficient transformation of alfalfa protoplasts by the 
intranuclear microinjection of Ti-plasmids.Bio/Technology 4:1001-1004.
Klein等人(1987)High velocity microprojectiles for delivering nucleic acids into 
living cells.Nature 327:70-73.

Uknes等人(1993)Regulation of 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1a gene expression 
in tobacco.Plant Cell 5:159-169.

Hofgen,R和Willmitzer,L(1988)Storage of competent cells for Agrobacterium 
transformation.Nucl.Acid Res.16:9877.

Schocher等人(1986)Co-transformation of foreign genes into plants.
Bio/Technology 4:1093-1096.

Gordon-Kamm等人(1990)Transformation of Maize Cells and Regeneration of 
Fertile Transgenic Plants.Plant Cell 2:603-618.

Fromm等人(1990)Inheritance and expression of chimeric genes in the progeny 
of transgenic maize plants.Bio/Technology 8:833-839.

Koziel等人(1993)Field performance of elite transgenic maize plants expressing 
an insecticidal protein derived from Bacillus thuringiensis.Bio/Technology 
11:194-200.

Vasil等人(1992)Herbicide resistant fertile transgenic wheat plants obtained by 
microprojectile bombardment of regenerable embryogenic callus.Bio/Technology 
10:667-674.

Vasil等人(1993)Rapid production of transgenic plants by direct bombardment of 
cultured immature embryos.Bio/Technology 11:1553-1558.

Weeks等人(1993)Rapid Production of Multiple Independent Lines of Fertile 
Transgenic Wheat(Triticum aestivum).Plant Physiol.1102:1077-1084.

Murashiga等人(1962)A revised medium for rapid growth and bio-essays with 
tobacco tissue cultures.Physiologia Plantarum 15:473-497.

Negrotto等人(2000)The use of phosphomannose isomerase as a selectable 
marker to recover transgenic maize plants(Zea mays L.)via Agrobacterium 
transformation.Plant Cell Reports 19:798-803.

Eastmond,P.J.,van Dijken,A.J.H.,Spielman,M.,Kerr,A.,Tissier,A.F.,
Dickinson,H.G.,Jones,J.D.G.,Smeekens,S.C.,Graham,I.A.(2002).

Trehalose-6-phosphate synthase 1,which catalyses the first step in trehalose 
synthesis,is essential for Arabidopsis embryo maturation.Plant J.29,225-235.
Nuccio,M.L.,Russell,B.L.,Nolte,K.D.,Rathinasabapathi,B.,Gage,D.A.,
Hanson,D.A.(1998).The endogenous choline supply limits glycine betaine 
synthesis in transgenic tobacco expressing choline monooxygenase.Plant J.16,
487-496.

Ranocha,P.,McNeil,S.D.,Ziemak,M.J.,Li,C.,Tarczynski,M.C.和Hanson,A.D.
(2001).The S-methylmethionine cycle in angiosperms:ubiquity,antiquity and 
activity.Plant J.25,575-584.

Ritchie,S.W.,Hanway,J.J.,Benson,G.O.(1997).How a Corn Plant Develops.
Special Report No.48.Iowa Stat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operative Extension Service.Ames,Iowa.

Rontein,D.,Dieuaide-Noubhani,M.,Dufourc,E.J.,Raymond,P.,Rolin,D.
(2002b).The metabolic architecture of plant cells.Stability of central metabolism 
and flexibility of anabolic pathways during the growth cycle of tomato cells.J.Biol.
Chem.277,42948-43960.

Vogel,G.,Aeschbacher,R.A.,Müller,J.,Boller,T.和Wiemken,A.(1998).
Trehalose-6-phosphate phosphatases from Arabidopsis thaliana:identification by 
functional complementation of the yeast tps2 mutant.Plant J.13,673-683.

Wingler,A.(2002).The function of trehalose biosynthesis in plants.Phytochem.60,
437-440.

Armenta,R.T.Tarnowski,I.Gibbons和E.F.Ullman(1985)Improved Sensitivity 
in Homogeneous Enzyme Immunoassays using a Fluorogenic Macromolecular 
Substrate:an Assay for Serum Ferritin,Analytical Biochemistry,146:211-219.
Ebert P.,Ha S.,An,G.,Identification of an essential upstream element in the 
nopaline synthase promoter by stable and transient assays.Proc.Natl.Acad.Sci.
USA 84:5745-5749(1987).

Lawton M.,Tierney M,Nakamura I.,Anderson E.,Komeda Y.,Dube P.,Hoffman 
N.,Fraley R.,Beachy R.,Expression of a soybean β-conclycinin gene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Cauliflower Mosaic Virus 35S and 19S promoters in transformed 
petunia tissues.Plant Mol.Biol.9:315-324(1987).

Odell J.,Nagy F.,Chua N.,Identification of DNA sequences required for activity 
of the cauliflower mosaic virus 35S promoter.Nature 313:810-812(1985).

Sanger M.,Daubert S.,Goodman R.,Characteristics of a strong promoter from 
figwort mosaic virus:comparison with the analogous 35S promoter from 
cauliflower mosaic virus and the regulated mannopine synthase promoter.Plant 
Mol.Biol.14,433-43(1990).

Pellegrineschi A.,Kis M.,Dix I.,Kavanagh T.,Dix P.,Expression of horseradish 
peroxidase in transgenic tobacco.Biochem.Soc.Trans.23(2):247-250(1995).

Walker J.,Howard E.,Dennis,E.,Peacock W.,DNA sequences required for 
anaerobic expression of the maize alcohol dehydrogenase 1 gene.Proc.Natl.Acad.
Sci.USA 84:6624-6628(1987).

Yang N.,Russell D.,Maize sucrose synthase-1 promoter directs phloem 
cell-specific expression of Gus gene in transgenic tobacco plants.Proc.Natl.Acad.
Sci.USA 87:4144-8(1990).

Chandler V.,Radicella J.,Robbins T.,Chen J.,Turks D.,Two regulatory genes of 
the maize anthocyanin pathway are homologous :isolation of B utilizing R genomic 
sequences.Plant Cell 1:1175-1183(1989).

Batzer M.,Carlton J.,Deininger P.,Enhanced evolutionary PCR using 
oligonucleotides with inosine at the 3′-terminus.Nucleic Acid Res.19:5081(1991).
Ohtsuka E.,Matsuki S.,Ikehara M.,Takahashi Y.,Matsubara K.,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deoxyoligonucleotides as hybridization probes by insertion of 
deoxyinosine at ambiguous codon positions.J.Biol.Chem.260:2605-2608(1985).

Rossolini G.,Cresti S.,Ingianni A.,Cattani P.,Riccio M.,Satta G.,Use of 
deoxyinosine-containing primers vs.degenerate primers fo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based on ambiguous sequence information.Mol.Cell.Probes 8:91-98
(1994).

Ingelbrecht I.,Herman L.,Dekeyser R.,Van Montagu M.,Depicker A.,Different 3′
end regions strongly influence the level of gene expression in plant cells.Plant Cell 
1:671-680(1989).

Sambrook,J.等人,In Molecular Cloning:A Laboratory Manual;2nd ed.;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Cold Spring Harbor,N.Y.,1989.

Ausubel,F.M.,Brent,R.,Kingston,R.E.,Moore,D.D.,Seidman,J.G.,Smith,J.
A.和Struhl,K.,Eds.;In Current Protocols in Molecular Biology;John Wiley and 
Sons :New York,1990.

Geiser M.,Schweitzer S.,Grimm C.,The hypervariable region in the genes coding 
for entomopathogenic crystal proteins of Bacillus thuringiensis:nucleotide 
sequence of the kurhd1 gene of subsp.kurstaki HD1.(1986)Gene 48:109-118.
Van Damme E.,Smeets K.,Van Leuven F.,Peumans W.,Molecular cloning of 
mannose-binding lectins from Clivia miniata.(1994)Plant Mol.Biol.24:825-830.
Castle L,Siehl D.,Gorton R.,Patten P.,Chen Y.,Bertain S.,Cho H.,Duck N.,
Wong J.,Liu D.,Lassner M.Discovery and directed evolution of a glyphosate 
tolerance gene.(2004)Science 304,1151-1154.

Cheng M.,Jarret R.,Zhijian L.,Xing A.,Demski J.,Production of fertile transgenic 
peanut(Arachis hypogaea L.)plants using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Plant Cell 
Rep.15:653-657(1996).

Cheng M.,Fry J.,Pang S.,Zhou H.,Hironaka C.,Duncan D.,Conner T.,Wan Y.,
Genetic Transformation of Wheat Mediated by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Plant 
Cell Rep.15:971-980(1997).

McKently A.,Moore G.,Doostdar H.,Neidz R.,Agrobacterium-mediated 
transformation of peanut(Arachis hypogaea L.)embryo ax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genic plants.Plant Cell Rep.14:699-703(1995).

Newell,C.A.,Plant Transformation Technology.Mol.Biotechnol.16:53-65
(2000).

Weissbach和Weissbach,Eds.;In Methods for Plant Molecular Biology;Academic 
Press,Inc.:San Diego,Calif.,1988.

Maliga等人,In Methods in Plant Molecular Biology;Cold Spring Harbor Press,
1995.

Birren等人,In Genome Analysis:Detecting Genes,1;Cold Spring Harbor:New 
York,1998.

Birren等人,In Genome Analysis:Analyzing DNA,2;Cold Spring Harbor:New
York,1998.

Clark,Ed.,In Plant Molecular Biology:A Laboratory Manual;Springer:New York,
1997.

Jones J.,Dunsmuir P.,Bedbrook J.,High level expression of introduced chimaeric 
genes in regenerated transformed plants.EMBO J.4:2411-2418(1985).

De Almeida E.,Gossele V.,Muller C.,Dockx J.,Reynaerts A.,Botterman J.,
Krebbers E.,Timko M.,Transgenic expression of two marker genes under the 
control of an Arabidopsis rbcS promoter:Sequences encoding the Rubiscco transit 
peptide increase expression levels.Mol.Gen.Genetics 218:78-86(1989).

Komarnytsky,S.,Boris,N.,Functional analysis of promoter elements in plants.
Genetic Engineering 25:113-141(2003).



















































































































































































































































源自玉米的表达盒.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81页
源自玉米的表达盒.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81页
源自玉米的表达盒.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源自玉米的表达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源自玉米的表达盒.pdf(28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0328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11.28 CN 102803283 A *CN102803283A* (21)申请号 201080027047.7 (22)申请日 2010.06.08 61/186,038 2009.06.11 US C07H 21/00(2006.01) (71)申请人 先正达参股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瑞士巴塞尔 (72)发明人 ML努西奥 (74)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 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代理人 罗菊华 (54) 发明名称 源自玉米的表达盒 (57) 摘要 本发明包括用于在植物中表达重组基因产物 的表。

2、达盒, 其包含源自靶基因的调控序列, 例如来 自 HSP70、 Ubi158 和 Ubi361 基因的调控序列。使 用发育表达谱数据来鉴定了几种候选基因, 以用 于强的组成型表达盒开发。开发了三种表达盒。 它们基于 ZmHSP70、 ZmUbi158 和 ZmUBI361 基因。 (30)优先权数据 (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1.12.19 (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US2010/037683 2010.06.08 (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0/144385 EN 2010.12.16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36 页 序列表。

3、 24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36 页 序列表 242 页 1/2 页 2 1.能够在植物细胞中驱动表达的核酸序列, 其中所述核酸序列包含由选自SEQ ID NO : 13-33 的序列所表示的基因的 5 - 非翻译区、 第一外显子、 第一内含子和第二外显子的一部 分。 2. 权利要求 1 的核酸序列, 其中所述核酸序列选自 SEQ ID NO : 1-3。 3. 权利要求 1 的核酸序列, 其中所述植物细胞是单子叶植物细胞。 4. 权利要求 1 的核酸序列, 其中所述植物细胞是玉米细胞。 5. 权利要求 1 的核酸序列,。

4、 其中所述植物细胞是双子叶植物细胞。 6. 权利要求 1 的核酸序列, 其中所述植物细胞是烟草细胞。 7. 表达异源基因的方法, 其包括 : a)构建表达盒, 该表达盒包含选自prZmHSP70(SEQ ID NO : 1)、 prZmUbi158(SEQ ID NO : 2) 和 prZmUbi361(SEQ ID NO : 3) 的启动子, 其中所述表达盒在植物、 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 中是有功能的 ; 和 b) 产生包含所述表达盒的植物、 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 其中所述异源基因得 到表达。 8. 权利要求 7 的方法, 其中所述植物、 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属于单子叶植物。 9。

5、. 权利要求 8 的方法, 其中所述植物、 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属于玉米。 10. 植物、 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 其包含表达盒, 该表达盒包含选自 prZmHSP70(SEQ ID NO : 1)、 prZmUbi158(SEQ ID NO : 2) 和 prZmUbi361(SEQ ID NO : 3) 的启 动子。 11. 权利要求 10 的植物、 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 其中所述植物、 植物细胞或植 物组织属于单子叶植物。 12. 权利要求 10 的植物、 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 其中所述植物、 植物细胞或植 物组织属于玉米。 13. 权利要求 10 的植物、 。

6、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 其中所述植物、 植物细胞或植 物组织属于双子叶植物。 14. 权利要求 10 的植物、 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 其中所述植物、 植物细胞或植 物组织属于烟草。 15. 表达盒, 其包含选自 prZmHSP70(SEQ ID NO : 1)、 prZmUbi158(SEQ ID NO : 2) 和 prZmUbi361(SEQ ID NO : 3) 的启动子。 16. 通过权利要求 7 的方法产生的一种植物、 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 17. 权利要求 16 的植物、 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的后代。 18. 源自权利要求 17 的后代的种子, 其中所述。

7、种子包含选自 SEQ ID NO : 1-3 的核酸序 列。 19. 源自权利要求 18 的种子的谷物, 其中所述谷物包含选自 SEQ ID NO : 1-3 的核酸序 列。 20. 能够在植物细胞中驱动表达的核酸序列, 其中所述核酸序列包含选自下列的核酸 序列 : a) 与 SEQ ID NO : 1-3 之一至少 80同一的核酸序列 ; b) 为 SEQ ID NO : 1-3 之一的功能性片段的核酸序列 ; 和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803283 A 2 2/2 页 3 c) 在严格条件下与 SEQ ID NO : 1-3 之一杂交的核酸序列。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

8、803283 A 3 1/36 页 4 源自玉米的表达盒 0001 对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 本申请要求美国临时申请第 61/186,038 号 ( 于 2009 年 6 月 11 日提交 ) 的权益。 上述申请通过提及而以其整体合并入本文中。 发明领域 0003 本发明包括用于在植物中表达重组基因产物的表达盒, 该表达盒包含源自靶基因 的调控序列, 例如来自 HSP70、 Ubi158 和 Ubi361 基因的调控序列。 0004 背景 0005 在农业生物技术中, 植物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修饰。达到这一目的的一种方法是通 过采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 例如, 通过将目的基因引入到植物中, 所。

9、述植物可以被特异地修 饰为表达所希望的表型性状。 为此, 最通常地用包含启动子区、 编码区和终止区的异源基因 来转化植物。当对异源基因进行基因工程改造以便在植物中表达时, 启动子的选择常常是 至关重要的因素。 0006 启动子由对于该启动子的功能来说必需的几个区域构成。这些区域中的一些是 模块化的组件, 换句话说, 它们可以分开地进行使用以赋予启动子活动, 或者它们可与其他 元件装配在一起从而构建出新的启动子 (Komarnytsky 和 Borisjuk, Genetic Engineering 25 : 113-141(2003)。这些启动子区域的第一个区域位于紧接编码序列的上游并形成 “。

10、核 心启动子区域” , 其包含偶联元件, 通常紧接转录起始位点的上游的 20-70 个碱基对。核心 启动子区域常常包含 TATA 盒和起始子元件以及起始位点。核心启动子区域的准确长度不 是固定的, 但通常是可有效识别的。 在大多数启动子中通常存在这样这样的区域, 只是有一 些变化。位于各种经充分表征的元件之间的碱基序列似乎是较不重要的。核心启动子区域 常常被称为最小启动子区域, 因为它本身是有功能的从而能够促进基础水平的转录。 0007 核心启动子区域的存在将某一序列定义为启动子 : 如果该区域不存在, 则该启动 子是无功能的。 核心区域的作用是将通用转录机吸引至启动子以进行转录起始。 但是,。

11、 核心 启动子区域不足以提供完整的启动子活动。一系列的调控序列构成了启动子的其余部分。 所述调控序列决定了表达水平、 表达的空间和时间模式, 以及对于一些启动子, 还决定了在 诱导条件下的表达 ( 通过外部因素例如光、 温度、 化学药品和激素进行调控 )。调控序列可 以是6-100碱基对的DNA序列的短区域, 其定义了反式作用因子例如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 调控序列也可以是增强子, 能够从远离核心启动子区域之处 ( 有时经过从核心区域开始的 几千个碱基 ) 发挥作用的 DNA 序列的更长区域。调控序列活性可受到反式作用因子 ( 包括 通用转录机、 转录因子和染色质装配因子 ) 的影响。 0008。

12、 某些启动子能够在植物的所有组织中指导相对类似水平的 RNA 合成。这些启动子 称为 “组成型启动子” 或 “不依赖于组织的” 启动子。根据它们指导 RNA 合成的效力, 组成型 启动子可以分为强、 中等和弱的类别。由于在许多情况下需要在植物的不同组织中同时表 达嵌合基因以便获得所述基因的所需功能, 因而组成型启动子在这方面是特别有用的。虽 然已经从植物和植物病毒中发现了许多组成型启动子并进行了表征, 但是对于分离出更新 说 明 书 CN 102803283 A 4 2/36 页 5 型的组成型启动子 ( 合成或天然的 ) 仍具有日益增长的兴趣, 这些更新型的组成型启动子 能够控制以不同表达水。

13、平的嵌合基因的表达, 以及用于基因叠加 (gene stacking) 的在同 一转基因植物中多个基因的表达。 0009 最常用的启动子包括 : 胭脂氨酸合酶 (NOS) 启动子 (Ebert 等人, Proc.Natl. Acad.Sci.USA 84 : 5745-5749(1987) ; 章鱼碱合酶 (OCS) 启动子 ; 花椰菜花叶病毒属 启动子, 例如花椰菜花叶病毒 (CaMV)19S 启动子 (Lawton 等人, Plant Mol.Biol.9 : 315-324(1987)、 CaMV 35S 启 动 子 (Odell 等 人, Nature 313 : 810-812(19。

14、85) 和 玄 参 花叶病毒 35S 启动子 (Sanger 等人, Plant Mol.Biol.14, 43343(1990) ; 来自核酮糖 二磷酸羧化酶 - 加氧酶的小亚基的光诱导型启动子 (Pellegrineschi 等人, Biochem. Soc.Trans.23(2) : 247-250(1995) ; Adh 启 动 子 (Walker 等 人, Proc.Natl.Acad.Sci. USA 84 : 6624-66280(1987) ; 蔗 糖 合 酶 启 动 子 (Yang 等 人, Proc.Natl.Acad.Sci. USA 87 : 414-44148(199。

15、0) ; R 基 因 复 合 体 启 动 子 (Chandler 等 人, Plant Cell 1 : 1175-1183(1989) ; 叶绿素 a/b 结合蛋白基因启动子 ; 等等。 0010 概述 0011 鉴于这些需求, 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能够在植物细胞中驱动表达的核酸, 优选 地分离的核酸, 其中所述核酸序列包含由选自 SEQ ID NO : 13-33 的序列所表示的基因的 5 - 非翻译区、 第一外显子、 第一内含子和第二外显子的一部分。本发明还涉及选自 SEQ ID NO : 1-3 的核酸序列。另一方面, 包含所述核酸的所述植物细胞可以是单子叶植物细胞或双 子叶植物细胞。另。

16、外一方面, 包含所述核酸的所述植物细胞可以是玉米细胞或烟草细胞。 0012 另一方面, 本发明的目标涉及表达异源基因的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构建表达盒, 该 表达盒包含选自prZmHSP70(SEQ ID NO : 1)、 prZmUbi158(SEQ ID NO : 2)和prZmUbi361(SEQ ID NO : 3)的启动子, 其中所述表达盒在植物、 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中是有功能的 ; 和, 产生包含所述表达盒的植物、 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 其中所述异源基因得到表 达。本发明还涉及在植物、 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中表达异源基因, 其中所述植物、 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

17、部分属于单子叶植物。本发明还涉及在植物、 植物细胞或植物组 织或其部分中表达异源基因, 其中所述植物、 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属于玉米。 本发 明还涉及在植物、 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中表达异源基因, 其中所述植物、 植物细胞 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属于双子叶植物。本发明还涉及在植物、 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 分中表达异源基因, 其中所述植物、 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属于烟草或大豆。 0013 另一方面, 本发明也涉及植物、 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 其包含表达盒, 该 表达盒包含选自prZmHSP70(SEQ ID NO : 1)、 prZmUbi158(SEQ ID NO :。

18、 2)和prZmUbi361(SEQ ID NO : 3)的启动子。 本发明还涉及包含所述表达盒的植物、 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 其中所述植物、 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属于单子叶植物。本发明还涉及包含所述表 达盒的植物、 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 其中所述植物、 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 属于玉米。 本发明还涉及包含所述表达盒的植物、 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 其中所述 植物、 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属于双子叶植物。本发明还涉及包含所述表达盒的植 物、 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 其中所述植物、 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属于烟草 或大豆。 0014 另外一方面, 本。

19、发明也涉及表达盒, 其包含选自 prZmHSP70(SEQ ID NO : 1)、 说 明 书 CN 102803283 A 5 3/36 页 6 prZmUbi158(SEQ ID NO : 2) 和 prZmUbi361(SEQ ID NO : 3) 的启动子。 0015 另外一方面, 本发明涉及通过表达异源基因的方法产生的植物、 植物细胞或植物 组织或其部分, 所述方法包括构建表达盒, 该表达盒包含选自 prZmHSP70(SEQ ID NO : 1)、 prZmUbi158(SEQ ID NO : 2) 和 prZmUbi361(SEQ ID NO : 3) 的启动子, 其中所述表达盒。

20、在植 物、 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中是有功能的 ; 和, 产生包含所述表达盒的植物、 植物细 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 其中所述异源基因得到表达。 本发明还涉及在植物、 植物细胞或植 物组织或其部分中表达异源基因, 其中所述植物、 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属于单子 叶植物。 本发明还涉及在植物、 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中表达异源基因, 其中所述植 物、 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属于玉米。 本发明还涉及在植物、 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 其部分中表达异源基因, 其中所述植物、 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属于双子叶植物。 本 发明还涉及在植物、 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中表达异源基因, 其。

21、中所述植物、 植物细 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选自从烟草和大豆。 另一方面, 本发明也涉及所述植物、 植物细胞或 植物组织或其部分的后代, 其包含选自prZmHSP70(SEQ ID NO : 1)、 prZmUbi158(SEQ ID NO : 2) 和 prZmUbi361(SEQ ID NO : 3) 的启动子。本发明也涉及源自所述植物、 植物细胞或植物 组织或其部分的所述后代的种子。 本发明还涉及源自种子的谷物, 所述种子源自所述植物、 植物细胞或植物组织或其部分的所述后代。 0016 另外一方面, 本发明还涉及能够在植物细胞中驱动表达的核酸序列, 其中所述核 酸序列包含选自下列的核酸序列。

22、 : (a) 与 SEQ ID NO : 1-3 之一至少 80同一的核酸序列 ; (b) 为 SEQ ID NO : 1-3 之一的功能性片段的核酸序列 ; 和 (c) 在严格条件下与 SEQ ID NO : 1-3 之一杂交的核酸序列。 0017 序列表中的序列的简要说明 0018 SEQ ID NO : 1 是 prZmHSP70 的核苷酸序列 0019 SEQ ID NO : 2 是 prZmUbi158 的核苷酸序列 0020 SEQ ID NO : 3 是 prZmUbi361 的核苷酸序列 0021 SEQ ID NO : 4 是 ZmHSP70 二元构建体 15907 的核苷酸。

23、序列 0022 SEQ ID NO : 5 是 ZmUbi158 二元构建体 17239 的核苷酸序列 0023 SEQ ID NO : 6 是 ZmUbi361 二元构建体 17282 的核苷酸序列 0024 SEQ ID NO : 7 是 TMV- 的翻译增强子的核苷酸序列 0025 SEQ ID NO : 8 是玉米 - 优化的 Kozak 序列的核苷酸序列 0026 SEQ ID NO : 9 是玉米 - 优化的 Kozak 序列的核苷酸序列 0027 SEQ ID NO : 10 是 ZmHSP70-GUS 表达盒的核苷酸序列 0028 SEQ ID NO : 11 是 ZmUbi1。

24、58-GUS 表达盒的核苷酸序列 0029 SEQ ID NO : 12 是 ZmUbi361-GUS 表达盒的核苷酸序列 0030 SEQ ID NO : 13 是 ZmUbi1 CTRL_U29159.1-3_AT 探针的核苷酸序列 0031 SEQ ID NO : 14 是 ZmHSP70ZM052966_S_AT 探针的核苷酸序列 0032 SEQ ID NO : 15 是 ZmUbi158CTRL_ZMU29158-3_AT 探针的核苷酸序列 0033 SEQ ID NO : 16 是 ZmUbi361ZM066361_S_AT 探针的核苷酸序列 0034 SEQ ID NO : 1。

25、7 是 cDNA GenBank 登录号 X73474 的核苷酸序列 0035 SEQ ID NO : 18 是 cDNA TIGR 登录号 TC279798 的核苷酸序列 说 明 书 CN 102803283 A 6 4/36 页 7 0036 SEQ ID NO : 19 是 gDNA GenBank 登录号 AX099713 的核苷酸序列 0037 SEQ ID NO : 20 是 gDNA GenBank 登录号 CL315596.1 的核苷酸序列 0038 SEQ ID NO : 21 是玉米基因组序列重叠群 MAGI_102343 的核苷酸序列 0039 SEQ ID NO : 2。

26、2 是天然 ZmHSP70 基因 (AY222837) 的核苷酸序列 0040 SEQ ID NO : 23 是 cDNA GenBank 登录号 Q41751 的核苷酸序列 0041 SEQ ID NO : 24 是 gDNA GenBank 登录号 AC196154 的核苷酸序列 0042 SEQ ID NO : 25 是 gDNA GenBank 登录号 S94466 的核苷酸序列 0043 SEQ ID NO : 26 是玉米基因组序列重叠群 MAGI_6372 的核苷酸序列 0044 SEQ ID NO : 27 是天然 ZmUbi158 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0045 SEQ ID N。

27、O : 28 是共有 cDNA TIGR 登录号 TC369342-cDNA 的核苷酸序列 0046 SEQ ID NO : 29 是 gDNA GenBank 登录号 AC196194 的核苷酸序列 0047 SEQ ID NO : 30 是 gDNA GenBank 登录号 U29162.1 的核苷酸序列 0048 SEQ ID NO : 31 是玉米基因组序列重叠群 MAGI_11628 的核苷酸序列 0049 SEQ ID NO : 32 是玉米基因组序列重叠群 MAGI_56231 的核苷酸序列 0050 SEQ ID NO : 33 是天然 ZmUbi361 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00。

28、51 SEQ ID NO : 34 是 ZmHSP70 装配构建体 15902 的核苷酸序列 0052 SEQ ID NO : 35 是 ZmUbi158 装配构建体 17222 的核苷酸序列 0053 SEQ ID NO : 36 是 ZmUbi361 装配构建体 17267 的核苷酸序列 0054 SEQ ID NO : 37 是 pCR2.1 的核苷酸序列 0055 SEQ ID NO : 38 是 pNOV6901 的核苷酸序列 0056 SEQ ID NO : 39 是 1104bp 的 ZmHSP70 的 5 - 非转录序列的核苷酸序列 0057 SEQ ID NO : 40 是 。

29、304bp 的 ZmHSP70 的 5 - 非翻译前导序列的核苷酸序列 0058 SEQ ID NO : 41 是 1602bp ZmHSP70 内含子的核苷酸序列 0059 SEQ ID NO : 42 是 ZmHSP70 的 459bp 3 - 非翻译序列的核苷酸序列 0060 SEQ ID NO : 43 是 3 - 非转录 ZmHSP70 序列的 535bp 的核苷酸序列 0061 SEQ ID NO : 44 是源自 ZmHSP70 的终止子的核苷酸序列 0062 SEQ ID NO : 45 是 1506bp 的 ZmUbi158 的 5 - 非转录序列的核苷酸序列 0063 SE。

30、Q ID NO : 46 是 163bp 的 ZmUbi158 的 5 - 非翻译前导序列的核苷酸序列 0064 SEQ ID NO : 47 是烟草蚀刻病毒 - 翻译增强子的核苷酸序列 0065 SEQ ID NO : 48 是 2386bp ZmUbi158 第一内含子的核苷酸序列 0066 SEQ ID NO : 49 是 ZmUbi158 的 341bp 3 - 非翻译序列的核苷酸序列 0067 SEQ ID NO : 50 是 660bp 的 3 - 非转录 ZmUbi158 序列的核苷酸序列 0068 SEQ ID NO : 51 是 1501bp 的 ZmUbi361 的 5 -。

31、 非转录序列的核苷酸序列 0069 SEQ ID NO : 52 是 ZmUbi361 的 260bp 5 - 非翻译前导序列的核苷酸序列 0070 SEQ ID NO : 53 是 1329bp ZmUbi361 内含子的核苷酸序列 0071 SEQ ID NO : 54 是源自 ZmUbi361 的终止子的核苷酸序列 0072 SEQ ID NO : 55 是源自 ZmUbi158 的终止子的核苷酸序列 0073 SEQ ID NO : 56 是 ZmUbi361 的 65bp 3 - 非翻译序列的核苷酸序列 0074 SEQ ID NO : 57 是 936bp 的 3 - 非转录 Zm。

32、Ubi361 序列的核苷酸序列 说 明 书 CN 102803283 A 7 5/36 页 8 0075 SEQ ID NO : 58 是 pCR4-TOPO 的核苷酸序列 0076 SEQ ID NO : 59 是载体 17680 的核苷酸序列 0077 SEQ ID NO : 60 是载体 18271 的核苷酸序列 0078 SEQ ID NO : 61 是载体 18272 的核苷酸序列 0079 定义 0080 术语 “开放阅读框架(ORF)” 是指在编码序列的翻译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之间 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术语 “起始密码子” 和 “终止密码子” 是指, 在编码序列中的分别界 定蛋。

33、白合成 (mRNA 翻译 ) 的起始和链终止的三个相邻核苷酸的单元 (密码子 )。 0081 术语 “非生物胁迫” 是指能对植物产生有害影响的非生命环境因素, 例如霜冻、 干 旱、 过热、 疾风等。 0082 术语 “核酸” 是指高分子量的多核苷酸, 其可以是单链的或双链的, 由包含糖、 磷酸 和碱基 ( 其为嘌呤或嘧啶 ) 的单体 ( 核苷酸 ) 组成。 “核酸片段” 是指给定核酸分子的一 部分。在高等植物中, 脱氧核糖核酸 (DNA) 是遗传物质, 而核糖核酸 (RNA) 参与把 DNA 中所 含信息转移到蛋白质中。 “基因组” 是在生物的每个细胞中所含的遗传物质的整体。术语 “核苷酸序列。

34、” 是指 DNA 或 RNA 的聚合物, 其可以是单链的或双链的, 可选地包含能够掺入到 DNA 或 RNA 聚合物中的合成的、 非天然的或改变的核苷酸碱基。除非另外指明, 否则本发明 的具体核酸序列也隐含地涵盖其经保守修饰的变体(例如简并密码子置换)和互补序列以 及明确指明的序列。 特别地, 简并密码子置换可以通过产生其中一个或多个所选(或所有) 密码子的第三个位置用混合碱基和 / 或脱氧肌苷残基置换的序列来达到 (Batzer 等人, Nucleic Acid Res.19 : 5081(1991) ; Ohtsuka 等人, J.Biol.Chem.260 : 2605-2608(198。

35、5) ; 和 Rossolini 等人, Mol.Cell.Probes 8 : 91-98(1994)。术语 “核酸” 与基因、 cDNA 和由基 因编码的 mRNA 可互换使用。 0083 “可操作连接” 是指核酸序列联合成单个核酸片段, 从而一个核酸序列的功能受到 另一个核酸序列的影响。例如, 当启动子能够影响编码序列或功能性 RNA 的表达时, 该启动 子与该编码序列或功能性 RNA 是可操作连接的 ( 即该编码序列或功能性 RNA 处于该启动子 的转录控制之下 )。可以将以有义或反义方向的编码序列可操作连接至调控序列。 0084 “启动子” 是指这样的核苷酸序列, 其通过提供关于 R。

36、NA 聚合酶和其他对于正确转 录所需要的因子的识别来控制编码序列的表达。 “启动子调控序列” 可以包含近端和更远端 的上游元件和 / 或下游元件。启动子调控序列影响相关联的编码序列的转录、 RNA 加工或 稳定性、 或者翻译。 启动子调控序列包括增强子、 非翻译前导序列、 内含子、 外显子和多腺苷 酸化信号序列。它们包括天然序列和合成序列, 以及可以为合成序列和天然序列的组合的 序列。 “增强子” 是可以刺激启动子活性的核苷酸序列, 并且可以是启动子的固有元件或者 被插入以增强启动子的水平或组织特异性的异源元件。编码序列可以存在于双链 DNA 分子 的任一条链上, 并且即使位于启动子上游或下游。

37、均能够发挥功能。术语 “启动子” 的含义包 括 “启动子调控序列” 。 0085 “初级转化体” 和 “T0 代” 是指与最初被转化的组织属于相同遗传代的转基因植物 ( 即, 自转化以来未经过减数分裂和受精 )。 “次级转化体” 和 “T1、 T2、 T3 等代” 是指通过一 个或多个减数分裂和受精周期后从初级转化体来源的转基因植物。 它们可以通过初级或次 级转化体的自体受精, 或者通过初级或次级转化体与其他转化或未转化的植物的杂交而获 说 明 书 CN 102803283 A 8 6/36 页 9 得。 0086 “基因” 是指表达mRNA、 功能性RNA或特定蛋白质的核酸片段, 包括调控序。

38、列。 术语 “天然基因” 是指在自然界中发现的基因。术语 “嵌合基因” 是指包含下述序列的任何基因 : 1) 不是在自然界中一起发现的 DNA 序列, 包括调控序列和编码序列 ; 2) 编码不是天然邻接 的蛋白质的部分的序列 ; 或 3) 不是天然邻接的启动子的部分。因此, 嵌合基因可包含源自 不同来源的调控序列和编码序列, 或者包含源自相同来源但以与在自然界中所发现的方式 不同的方式进行排列的调控序列和编码序列。 “转基因” 是指通过转化而引入到基因组中并 且稳定维持的基因。例如, 转基因可包括对于待转化的特定植物的基因来说异源的或同源 的基因。此外, 转基因可包括插入到非天然生物中的天然基。

39、因, 或者嵌合基因。术语 “内源 基因” 是指在生物的基因组中处于其天然位置处的天然基因。 “外源” 基因是指在宿主生物 中通常不存在的、 但通过基因转移而引入到该生物中的基因。 0087 如在本文中所使用的,“表达盒” , 表示能够在合适的宿主细胞中指导特定核苷酸 序列的表达的 DNA 序列, 包含可操作连接至目的核苷酸序列 ( 其可操作连接至终止信号 ) 的启动子。它也通常包含对于核苷酸序列的正确翻译来说所需要的序列。编码区通常编码 目的蛋白, 但也可编码目的功能性 RNA, 例如反义 RNA 或非翻译 RNA( 以有义或反义方向 )。 包含目的核苷酸序列的表达盒可以是嵌合的, 这意味着它。

40、的至少一个组分相对于它的至少 一个其他组分来说是异源的。 0088 “内含子” 是指DNA的间插性部分, 它几乎只在真核生物基因中出现, 但它在基因产 物中并不翻译成氨基酸序列。内含子通过称为 “剪接” 的过程而被从未成熟 mRNA 上移除, 从而形成 mRNA, 所述称为 “剪接” 的过程保持外显子不变。对于本发明, 术语 “内含子” 的定 义包括对于源自靶基因的内含子的核苷酸序列的修饰。 0089 “外显子” 是指携带蛋白质或其部分的编码序列的 DNA 部分。外显子由间插性非编 码序列 ( 内含子 ) 间隔开。对于本发明, 术语 “外显子” 的定义包括对于源自靶基因的外显 子的核苷酸序列的。

41、修饰。 0090 基因的表达或过表达涉及基因的转录和 mRNA 翻译成前体蛋白质或成熟蛋白质。 “反义抑制” 是指能够抑制靶蛋白表达的反义 RNA 转录物的产生。 “过表达” 是指在转基因 生物中超过了在正常或非转化生物中的产生水平的基因产物的产生。 “共抑制” 是指能够抑 制相同或基本上类似的外源或内源基因的表达或转录物积累的有义 RNA 转录物的产生。共 抑制的机制可以在 DNA 水平 ( 例如 DNA 甲基化 ) 上、 在转录水平上或在转录后水平上。 0091 术语 “组成型启动子” 是指在所有或大多数发育阶段中在植物的所有或大多数组 织中有活性的启动子。 如其他分类为组成型的启动子一样。

42、, 在不同组织或不同阶段中, 绝对 表达水平可以存在一些变化。 0092 在本文中, 术语 “组成型启动子” 或 “不依赖于组织的启动子” 可互换使用。 0093 “分离的核酸片段” 是指核糖核苷酸 (RNA) 或脱氧核糖核苷酸 (DNA) 的聚合物, 其 是单链的或双链的, 可选的包含合成的、 非天然的或改变的核苷酸碱基。以 DNA 形式存在的 分离的核酸片段可包含 cDNA、 基因组 DNA 或合成 DNA 的一个或多个区段。 0094 在本文中, 术语 “多核苷酸” 、“多核苷酸序列” 、“核酸序列” 和 “核酸片段” /“分离 的核酸片段” 可互换使用。这些术语涵盖核苷酸序列等。多核苷。

43、酸可以是 RNA 或 DNA 的聚 合物, 其是单链的或双链的, 可选地包含合成的、 非天然的或改变的核苷酸碱基。以 DNA 聚 说 明 书 CN 102803283 A 9 7/36 页 10 合物形式存在的多核苷酸可包含 cDNA、 基因组 DNA、 合成 DNA 或其混合物的一个或多个区 段。核苷酸 ( 通常以其 5 - 单磷酸形式存在 ) 由如下的单字母名称来指代 :“A” 指腺苷酸 或脱氧腺苷酸 ( 分别对于 RNA 或 DNA),“C” 指胞苷酸或脱氧胞苷酸,“G” 指鸟苷酸或脱氧鸟 苷酸,“U” 指尿苷酸,“T” 指脱氧胸苷酸,“R” 指嘌呤 (A 或 G),“Y” 指嘧啶 (C。

44、 或 T),“K” 指 G 或 T,“H” 指 A 或 C 或 T,“I” 指肌苷, 和 “N” 指任意核苷酸。 0095 “异源核酸片段” 是指不与本发明的植物启动子序列一起天然地出现的序列。虽然 这种核苷酸序列对于启动子序列来说是异源的, 但它对于植物宿主来说可以是同源的、 或 天然的、 或异源的、 或外源的。 但是, 应当认识到, 即时启动子可以与它们的天然编码序列一 起使用, 以便增加或降低表达, 从而导致经转化的种子中表型的变化。 0096 在本文中, 术语 “在功能上等价的子片段” 和 “功能等价子片段” 可互换使用。这 些术语是指分离的核酸片段的一部分或子序列, 其中保留了改变基。

45、因表达或产生某一表型 的能力, 无论该片段或子片段是否编码活性酶。 例如, 该片段或子片段可用于嵌合基因的设 计, 以便在经转化的植物中产生所需的表型。可以通过在合适的相对于植物启动子序列的 方向上连接核酸片段或其子片段 ( 无论其是否编码活性酶 ), 来设计嵌合基因以用于共抑 制或反义。 0097 如在本文中所使用的, 术语 “基本上类似” 和 “基本上相应于” 是指这样的核酸片 段, 其中一个或多个核苷酸碱基处的变化不影响该核酸片段介导基因表达或产生某一表型 的能力。 这些术语也指本发明的核酸片段的修饰, 例如删除或插入一个或多个核苷酸, 所述 核苷酸基本上不会改变所得核酸片段的功能性质,。

46、 相对于初始的未修饰的片段而言。 因此, 应当理解, 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意识到的, 本发明除了特定的示例性序列外还涵盖其 他序列。 0098 “3 - 非编码序列” 是指位于编码序列下游的 DNA 序列, 并且包括多腺苷酸化识 别序列和其他编码能够影响 mRNA 加工或基因表达的调控信号的序列。多腺苷酸化信号的 特征通常是影响聚腺苷酸束向 mRNA 前体的 3 - 末端的添加。Ingelbrecht 等人, Plant Cell 1 : 671-680(1989) 例示了同的 3 - 非编码序列的使用。 0099 “转化” 是指将核酸片段转移到宿主生物的基因组中, 从而导致遗传上稳定的遗 。

47、传。包含转化的核酸片段的宿主生物称为 “转基因” 生物。 0100 “瞬时表达” 是指在宿主生物的所选择的某些细胞类型中常常为报道基因 ( 例如 - 葡糖醛酸糖苷酶 (GUS), 荧光蛋白基因 GFP、 ZS-YELLOW1N1、 AM-CYAN1、 DS-RED) 的暂时 表达, 其中通过转化方法暂时引入转基因基因。 0101 本文中所使用的标准重组 DNA 和分子克隆方法在本领域中是众所周知的, 并且更 全面地描述在下列文献中 : Sambrook, J.等人, Molecular Cloning : A Laboratory Manual, 第 2 版, Cold Spring Harb。

48、or Laboratory Press : Cold Spring Harbor, N.Y, 1989( 此后 简称为 “Sambrook 等人, 1989” ) ; 或 Ausubel, E M., Brent, R., Kingston, R.E., Moore, D.D., Seidman, J.G., Smith, J.A. 和 Struhl, K., 编辑, Current Protocols in Molecular Biology, John Wiley and Sons : New York, 1990( 此后简称为 “Ausubel 等人, 1990” )。 0102 “PC。

49、R” 或 “聚合酶链反应” 是用于合成大量的特定 DNA 区段的技术, 其由一系列重 复的循环构成 (Perkin Elmer Cetus Instruments, Norwalk, Conn.)。通常, 使双链 DNA 热 变性, 让与靶区段的 3 - 边界互补的两个引物在低温下退火, 然后在中等温度下延伸。一 说 明 书 CN 102803283 A 10 8/36 页 11 组这三个连续步骤构成一个循环。 0103 如在本文中所使用的, 短语 “严格杂交条件” 是指这样的条件, 在该条件下多核苷 酸与其靶子序列杂交 ( 通常在复杂的核酸混合物中 ), 但本质上不与其他序列杂交。严格 条件是序列依赖性的, 并且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是不同的。更长的序列通常在更高的温度 下特异性地进行杂交。关于核酸杂交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