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装置.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4754147 上传时间:2018-11-06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54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367096.6

申请日:

2012.09.28

公开号:

CN103036406A

公开日:

2013.04.1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2M 1/088申请日:20120928|||公开

IPC分类号:

H02M1/088

主分类号:

H02M1/088

申请人: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发明人:

梁小广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11.10.05 JP 2011-221157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代理人:

何欣亭;李浩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的功率元件(Q1)和功率元件(Q2)进行图腾柱连接。驱动电路(1)按照输入信号IN来驱动功率元件(Q2),驱动电路(2)按照输入信号/IN来驱动功率元件(Q1)。驱动电路(1)具有低压端子和与电源连接的高压端子。电阻(R1)的一端与功率元件(Q2)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驱动电路(1)的低压端子连接。开关元件(Q3)连接在驱动电路(1)的高压端子和电阻(R1)的一端之间。开关元件(Q3)按照输入信号IN来进行导通/截止。输入信号IN为截止信号时,驱动电路(1)向功率元件(Q2)的栅极供给低压端子的电压VGND,功率元件(Q2)截止。输入信号IN为截止信号时,开关元件(Q3)导通。从而获得能够利用简单的电路结构防止误动作的半导体装置。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第1功率元件,具有控制端子、第1端子和第2端子;第2功率元件,与所述第1功率元件图腾柱连接;第1驱动电路,具有低压端子和与电源连接的高压端子,按照第1输入信号来驱动所述第1功率元件;第2驱动电路,按照第2输入信号来驱动所述第2功率元件;电阻,一端与所述第1功率元件的所述第2端子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1驱动电路的所述低压端子连接;开关元件,连接在所述第1驱动电路的所述高压端子和所述电阻的所述一端之间,并按照所述第1输入信号或所述第2输入信号来进行导通/截止;当所述第1输入信号为截止信号时,所述第1驱动电路向所述第1功率元件的所述控制端子供给所述低压端子的电压,所述第1功率元件截止;当所述第1输入信号为截止信号或所述第2输入信号为导通信号时,所述开关元件导通。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元件仅在所述第2功率元件的完成打开之前的既定期间导通。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仅在所述第1输入信号为截止信号或所述第2输入信号为导通信号,并且所述第1功率元件的所述控制端子的电压高于所述低压端子的电压时,使所述开关元件导通。 如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与所述电阻并联连接的二极管或齐纳二极管。

说明书

说明书半导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利用简单的电路结构防止误动作的半导体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动机等负载的电力控制中,使用电桥电路、三相交流反相器电路等半导体装置。这些半导体装置具有在电源电位和接地电位之间图腾柱连接(totem‑pole‑connect)的两个功率元件和驱动它们的驱动电路。两个功率元件的中点与负载连接,控制两个功率元件的导通/截止,从而控制负载(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图12是示出现有的半导体装置的电路图。功率元件Q1打开时,向功率元件Q2的集电极/发射极间施加dV/dt。此时,对功率元件Q2的栅极/集电极间的寄生电容Cres充电的电流流动,所以功率元件Q2的栅极电压上升(栅极浮动)。当由于该栅极浮动导致功率元件Q2的栅极电压超过阈值电压时,功率元件Q2会误导通,短路电流流动。
因此,在功率元件Q2截止时,使用负电压用电源向功率元件Q2的栅极施加负电压V‑。由此,由于功率元件Q2的栅极电压低于发射极电压(GND),所以即使产生栅极浮动,功率元件Q2的栅极电压也难以上升到阈值电压。
专利文献1:特开2010-178579号公报。
发明内容
现有的半导体装置需要多个电源,存在着电路结构复杂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获得能够利用简单的电路结构防止误动作的半导体装置。
本发明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第1功率元件,具有控制端子、第1端子和第2端子;第2功率元件,与所述第1功率元件图腾柱连接;第1驱动电路,具有低压端子和与电源连接的高压端子,按照第1输入信号来驱动所述第1功率元件;第2驱动电路,按照第2输入信号来驱动所述第2功率元件;电阻,一端与所述第1功率元件的所述第2端子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1驱动电路的所述低压端子连接;开关元件,连接在所述第1驱动电路的所述高压端子和所述电阻的所述一端之间,按照所述第1输入信号或所述第2输入信号来进行导通/截止;当所述第1输入信号为截止信号时,所述第1驱动电路向所述第1功率元件的所述控制端子供给所述低压端子的电压,所述第1功率元件截止;当所述第1输入信号为截止信号或所述第2输入信号为导通信号时,所述开关元件导通。
依据本发明,能够利用简单的电路结构防止误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电路图。
图2是示出图1的半导体装置的动作的时间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电路图。
图4是示出图3的半导体装置的动作的时间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电路图。
图6是示出图 5的半导体装置的动作的时间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电路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电路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电路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电路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电路图。
图12是示出现有的半导体装置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进行说明。有时对相同或对应的结构要素赋予相同符号,并省略说明的重复。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电路图。功率元件Q1和功率元件Q2在电源电位和接地电位之间图腾柱连接。驱动电路1按照输入信号IN来驱动功率元件Q2,驱动电路2按照输入信号/IN来驱动功率元件Q1。
驱动电路1具有与电源连接的高压端子以及接地的低压端子。反相器INV将输入信号IN翻转并输出,驱动电路1将该输出信号翻转并放大,供给功率元件Q2的栅极。
电阻R1的一端与功率元件Q2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驱动电路1的低压端子连接。开关元件Q3在驱动电路1的高压端子和电阻R1的一端之间连接。向该开关元件Q3的栅极供给反相器INV的输出信号,开关元件Q3按照输入信号IN而进行导通/截止。
图2是示出图 1的半导体装置的动作的时间图。参照该时间图对图1的半导体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输入信号/IN是对输入信号IN进行翻转的信号,两者之间存在空载时间(dead time)。
当输入信号IN为截止信号时,驱动电路1向驱动功率元件Q2的栅极供给低压端子的电压VGND,功率元件Q2截止。此时,因为输入信号/IN为导通信号,所以驱动电路2向功率元件Q1的栅极供给高电压,功率元件Q1导通。
另一方面,当输入信号IN为导通信号时,驱动电路1向功率元件Q2的栅极供给高压端子的电压,功率元件Q2导通。此时,因为输入信号/IN为截止信号,所以驱动电路2向功率元件Q1的栅极供给低电压,功率元件Q1截止。
输入信号IN为截止信号时,开关元件Q3导通,电流流入电阻R1。由此,驱动电路1的低压端子的电压VGND比功率元件Q2的发射极电压VE低电阻R1的电压下降的量。因此,由于相对于发射极电压VE,功率元件Q2截止时的栅极电压VG为负电压,所以即使产生栅极浮动,功率元件Q2的栅极电压也难以上升到阈值电压。因此,能够利用不需要负电压用电源的简单的电路结构防止误动作。
实施方式2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电路图。单触发电路(one shot circuit)3在输入信号IN关闭时,向开关元件Q3的栅极供给脉冲信号。
图4是示出图3的半导体装置的动作的时间图。利用来自单触发电路3的脉冲信号,开关元件Q3仅在功率元件Q1完成打开之前的既定期间导通。因此,与实施方式1相比,开关元件Q3的导通期间变短,所以能够减少电源的功耗。
实施方式3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电路图。延迟电路4使反相器INV的输出信号延迟。将功率元件Q2的栅极电压输入与(AND)电路5的a端子,将延迟电路4的输出电压输入b端子。开关元件Q3按照与电路5的输出信号来进行导通/截止。
图6是示出图5的半导体装置的动作的时间图。与电路5仅在输入信号IN为截止信号并且功率元件Q2的栅极电压高于低压端子的电压VGND时(栅极浮动期间),使开关元件Q3导通。这样,因为开关元件Q3的导通时间变得更短,所以能够大幅减少电源的功耗。另外,保护期间变长。
另外,在功率元件Q2关闭期间,功率元件Q2的栅极电压为高电压。因此,设置延迟电路4,以便在功率元件Q2的关闭期间不进行保护动作。
实施方式4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电路图。与实施方式1不同,向开关元件Q3的栅极供给输入信号/IN,开关元件Q3按照输入信号/IN来进行导通/截止。当输入信号/IN为导通信号时,开关元件Q3导通。由此,由于在空载时间开关元件Q3不导通,所以与实施方式1相比,能够减少电源的功耗。此外能够获得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效果。
实施方式5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电路图。该半导体装置在实施方式4的半导体装置中追加了单触发电路3。单触发电路3在输入信号/IN为打开时,向开关元件Q3的栅极供给脉冲信号。由此,开关元件Q3仅在功率元件Q1完成打开之前的既定期间导通。而且,开关元件Q3的导通期间比实施方式2短。其结果是,能够大幅减少电源的功耗。
实施方式6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电路图。将功率元件Q2的栅极电压输入与电路5的a端子,将输入信号/IN输入b端子。与电路5仅在输入信号/IN为导通信号并且功率元件Q2的栅极电压VG高于低压端子的电压VGND时(栅极浮动期间),使开关元件Q3导通。由此,能够获得与实施方式3同样的效果。
另外,由于输入与电路5的b端子的输入信号/IN仅从输入信号IN关闭起延迟空载时间打开,所以不需要实施方式3的延迟电路4。
实施方式7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电路图。二极管Z1与电阻R1并联连接。其它结构与实施方式1同样。
在实施方式1中,由于功率元件Q2的栅极的放电电流流过电阻R1,所以放电速度变慢。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功率元件Q2的栅极的放电电流流过二极管Z1,所以放电速度变快。此外,在实施方式2~6的结构中追加二极管Z1,也能够获得同样的效果。
实施方式8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电路图。齐纳二极管Z2与电阻R1并联连接。其它结构与实施方式1同样。由于齐纳二极管Z2对负电压进行钳位,所以能够防止过度的负电压。此外,在实施方式2~6的结构中追加齐纳二极管Z2,也能够获得同样的效果。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5中,对使N侧的功率元件Q2的栅极电压为负电压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使P侧的功率元件Q1的栅极电压为负电压的情况下,也能够适用本发明。
另外,功率元件Q1、Q2及开关元件Q3是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晶体管),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功率MOSFET(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等功率开关元件。
另外,功率元件Q1、Q2及开关元件Q3不限于用硅形成,也可以用带隙比硅大的宽带隙半导体形成。宽带隙半导体例如为碳化硅、氮化镓类材料或金刚石。利用这种宽带隙半导体形成的功率半导体元件,由于耐压性及容许电流密度高,所以能够小型化。通过使用该小型化的元件,装入了该元件的半导体模块也能够小型化。另外,由于元件的耐热性高,所以能够将散热器的散热片小型化,能够对水冷部进行空气冷却,从而能够将半导体模块进一步小型化。另外,由于元件的功率损失低、效率高,所以能够使半导体模块高效率化。
标号的说明
1 驱动电路(第1驱动电路)
2 驱动电路(第2驱动电路)
5 与电路(控制电路)
IN 输入信号(第1输入信号)
/IN 输入信号(第2输入信号)
Q1 功率元件(第2功率元件)
Q2 功率元件(第1功率元件)
Q3 开关元件
R1 电阻
Z1 二极管
Z2 齐纳二极管。

半导体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半导体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半导体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半导体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半导体装置.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的功率元件(Q1)和功率元件(Q2)进行图腾柱连接。驱动电路(1)按照输入信号IN来驱动功率元件(Q2),驱动电路(2)按照输入信号/IN来驱动功率元件(Q1)。驱动电路(1)具有低压端子和与电源连接的高压端子。电阻(R1)的一端与功率元件(Q2)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驱动电路(1)的低压端子连接。开关元件(Q3)连接在驱动电路(1)的高压端子和电阻(R1)的一端之间。开关元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发电、变电或配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