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稳定网笼.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4744933 上传时间:2018-11-0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55.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207638.8

申请日:

2013.05.29

公开号:

CN104207864A

公开日:

2014.12.17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61F 2/44申请公布日:20141217|||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F 2/44申请日:20130529|||公开

IPC分类号:

A61F2/44

主分类号:

A61F2/44

申请人:

天津市威曼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益强

地址:

300384 天津市南开区新技术产业园区华苑产业区物华道2号海泰火炬创业园B座401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动态稳定网笼设有网笼、网笼高度可根据术中病变椎体的高度由医生使用专用工具截取、网笼内设有植骨孔可进行骨质填充,网笼两端设有端盖、端盖与终板结合部位设有固定齿术后能有效防止假体沉陷、位移、脱出等风险,端盖预设角度A从0°~10°与终板结合更可靠,网笼两端之间加入翼板圈、翼板上设有螺钉孔可与上下相邻椎体固、定保证术后稳定性。同时可在端盖上加设固定栓或螺纹孔,固定栓与网笼植骨孔过盈配合、将端盖装入植骨孔后端盖与植骨孔间隙配合,固定栓与网孔组成限位装置保证端盖与网笼之间可产生2mm左右的滑移量,固定栓位置也可设置螺纹孔、端盖装入后通过螺钉固定,螺钉在非拧紧状态下可实现滑移、拧紧时可将端盖固定在网笼上。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动态稳定网笼、其特征在于上述动态稳定网笼由网笼、端盖和翼板圈构成。

2.  上述动态稳定网笼中网笼内置植骨孔、术中可进行骨质填充,网笼高度可根据术中病变椎体的高度由医生使用专用工具截取。

3.  上述动态稳定网笼中端盖预设角度A从0°~10°符合终板的生理形态、与终板相接处设有固定齿使固定更加稳定。

4.  上述动态稳定网笼中翼板圈可加工成单孔、多孔的翼板,满足术中不同需求。

5.  上述动态稳定网笼中端盖设有固定栓或螺纹孔与网孔装配后端盖与网笼上下各2mm以下的滑移,端盖上螺纹孔结构可用螺钉与网笼锁紧限制滑移。

说明书

说明书动态稳定网笼
技术领域
该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脊柱肿瘤或创伤导致的椎体塌陷、破坏和不稳用于取代椎体或椎间盘为脊柱提供动态稳定的器械-动态稳定网笼。
背景技术
脊柱椎间疾病在我国发病率较为普遍,椎体退行性滑脱、节段性不稳、椎间盘源性疾病、外伤性椎体滑脱所致椎体失稳引起的疼痛、肢体运动感觉障碍,对非手术治疗无效者一般都需要进行椎体固定融合术。这种稳定手术依赖于前柱支撑和前路辅助器械的固定。采用网笼状融合器作为前柱的支撑是近年来较为普遍的融合技术,网笼作为椎体的替代物,主要被用来稳定脊柱前柱。该器械使用时需要联合额外的内固定器械以负担张力、对抗扭矩、屈曲和后伸等运动。传统撑开型网笼基本呈圆管状、管壁上带孔呈网状、所以整体似网笼。术中根据高度和终板倾角的不同可将网笼截取成不同高度和倾角、网笼内部可进行骨质填充。
随着临床运用的不断增加,传统网笼的一些不足之处也逐步体现,在前路重建中为了提高整体稳定性常与前路钢板配合使用,但由于钢板与网笼彼此独立,不成一整体,故存在术后存在网笼沉陷、位移、脱出的风险,严重影响手术效果,甚至危及生命。同时两者均属于坚强内固定器,术后必定产生应力遮挡效应,妨碍骨愈合,从而影响重建效果,且应力遮挡会加速邻近节段的退变。多种内固定器的使用也是的手术过程复杂、手术创伤面增大,从而增加了术后并 发症的风险。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简单易行既能为前柱提供动态稳定又能防止术后应力遮挡、假体沉陷、脱出的动态稳定网笼,上述动态稳定网笼使用灵活、术中操作简便,可独立使用、能为前柱的重建提供动态稳定。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动态稳定网笼,上述动态稳定网笼是通过对传统网笼在临床中显露出的不足而做的重新研发。上述动态稳定网笼设有网笼、网笼高度可根据术中病变椎体的高度由医生使用专用工具截取、网笼内设有植骨孔可进行骨质填充,网笼两端设有端盖、端盖与终板结合部位设有固定齿能有效防止术后假体沉陷、位移、脱出等风险,端盖预设角度A从0°~10°与终板结合更可靠,网笼两端之间加入翼板圈、翼板上设有螺钉孔可与上下相邻椎体固定、保证术后稳定性。同时可在端盖上加设固定栓或螺纹孔,固定栓与网笼植骨孔过盈配合、将端盖装入植骨孔后端盖与植骨孔间隙配合,固定栓与网孔组成限位装置保证端盖与网笼之间可产生2mm左右的滑移量,固定栓位置也可设置螺纹孔、端盖装入后通过螺钉固定,螺钉在非拧紧状态下可实现滑移、拧紧时可将端盖固定在网笼上。
上述动态稳定网笼各部件结构简单、加工易实现,术中操作简单、植入时可采用微创手术、对患者创伤更小,同时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可适用于颈椎、胸椎、腰椎代替由于肿瘤或创伤导致的椎体塌陷、破坏和不稳等脊柱病症,相比传统网笼可有效防止假体植入后的出现沉陷、位移和脱出,同时无需配合其他内固定器使用,翼板与椎体的固定灵活方便、上下翼板可同时固定在前方或侧方以利于手术操作和固定效果,两端盖预留滑移量为术后提供动态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动态稳定网笼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动态稳定网笼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动态稳定网笼中网笼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动态稳定网笼中翼板圈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动态稳定网笼中翼板圈实例1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动态稳定网笼中端盖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动态稳定网笼术中固定实例1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动态稳定网笼术中固定实例2示意图。
本发明动态稳定网笼图中:
1、网笼               2、端盖              3、翼板圈
4、网孔               5、固定齿            6、固定栓
7、翼板实例1          8、翼板实例2         9、螺钉孔
10、螺纹孔            11、植骨孔           12、终板
13、椎体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动态稳定网笼的结构加以说明。
如附图所示,本发明动态稳定网笼由网笼(1)、端盖(2)、翼板圈(3)组成,网笼(1)设有植骨孔(11)和网孔(4)术中植骨孔(11)可进行骨质填充,根据手术需求可将网笼(1)截取不同的高度B。端盖(2)可预设角度A从0°~10°结合固定齿(5)与终板(12)贴服更可靠、设置固定栓(6)术中端盖(2)与网孔(1)装配后固定栓(6)受到网孔(4)的限制可是端盖(2)和网笼(1)在术后产生2mm左右的滑移,同时也可将固定栓(6)结构设计成螺 纹孔(10)将端盖(2)与网笼(1)装配后安装螺钉,螺钉在非锁紧状态下可使网笼(1)和端盖(2)预留滑移量、螺钉在锁紧状态时可将网笼(1)和端盖(2)固定。预装在网笼(1)与端盖(2)之间的翼板圈(3)可通过翼板固定在上下相邻椎体(13)上,图中给出翼板实例1(7)和翼板实例2(8)、翼板上设有1个或多个螺钉孔(9)可通过专用螺钉与椎体(13)固定,并且根据需要在术中翼板圈(3)转动不同的位置与椎体(13)固定如图7、图8。
本发明动态稳定网笼是这样实现的:
请配合参阅图7、图8(图示椎体为腰椎)所示,以T1和T2椎体切除后的前路重建手术为例、术中患者取仰卧位、通过经典的经左侧入路(行或不行胸骨切开)显露颈胸交界部。通过术前模板测量决定所需使用的内植入物高度、截取网笼高度后选择合适的翼板圈和端盖装配成动态稳定网笼以备手术。根据需要进行部分或全椎体切除术,并切除椎间盘组织和邻近椎体终板表面软骨、植入动态稳定网笼在其植骨孔内和周围经行碎骨回植。根据需要将翼板与椎体固定。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的实例揭露如上,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动态稳定网笼.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动态稳定网笼.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动态稳定网笼.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态稳定网笼.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态稳定网笼.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0786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12.17 CN 104207864 A (21)申请号 201310207638.8 (22)申请日 2013.05.29 A61F 2/44(2006.01) (71)申请人 天津市威曼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地址 300384 天津市南开区新技术产业园区 华苑产业区物华道 2 号海泰火炬创业 园 B 座 401 室 (72)发明人 刘益强 (54) 发明名称 动态稳定网笼 (57) 摘要 本发明动态稳定网笼设有网笼、 网笼高度可 根据术中病变椎体的高度由医生使用专用工具截 取、 网笼内设有植骨孔可进行骨质填充, 网。

2、笼两端 设有端盖、 端盖与终板结合部位设有固定齿术后 能有效防止假体沉陷、 位移、 脱出等风险, 端盖预 设角度A从010与终板结合更可靠, 网笼两 端之间加入翼板圈、 翼板上设有螺钉孔可与上下 相邻椎体固、 定保证术后稳定性。 同时可在端盖上 加设固定栓或螺纹孔, 固定栓与网笼植骨孔过盈 配合、 将端盖装入植骨孔后端盖与植骨孔间隙配 合, 固定栓与网孔组成限位装置保证端盖与网笼 之间可产生 2mm 左右的滑移量, 固定栓位置也可 设置螺纹孔、 端盖装入后通过螺钉固定, 螺钉在非 拧紧状态下可实现滑移、 拧紧时可将端盖固定在 网笼上。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3、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07864 A CN 104207864 A 1/1 页 2 1. 一种动态稳定网笼、 其特征在于上述动态稳定网笼由网笼、 端盖和翼板圈构成。 2. 上述动态稳定网笼中网笼内置植骨孔、 术中可进行骨质填充, 网笼高度可根据术中 病变椎体的高度由医生使用专用工具截取。 3. 上述动态稳定网笼中端盖预设角度 A 从 0 10符合终板的生理形态、 与终板相 接处设有固定齿使固定更加稳定。 4. 上述动态稳定网笼中翼板圈可加工成单孔、 多孔的翼板, 满足术。

4、中不同需求。 5. 上述动态稳定网笼中端盖设有固定栓或螺纹孔与网孔装配后端盖与网笼上下各 2mm 以下的滑移, 端盖上螺纹孔结构可用螺钉与网笼锁紧限制滑移。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207864 A 2 1/3 页 3 动态稳定网笼 技术领域 0001 该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脊柱肿瘤或创伤导致的椎 体塌陷、 破坏和不稳用于取代椎体或椎间盘为脊柱提供动态稳定的器械 - 动态稳定网笼。 背景技术 0002 脊柱椎间疾病在我国发病率较为普遍, 椎体退行性滑脱、 节段性不稳、 椎间盘源性 疾病、 外伤性椎体滑脱所致椎体失稳引起的疼痛、 肢体运动感觉障碍, 对非手术治。

5、疗无效者 一般都需要进行椎体固定融合术。这种稳定手术依赖于前柱支撑和前路辅助器械的固定。 采用网笼状融合器作为前柱的支撑是近年来较为普遍的融合技术, 网笼作为椎体的替代 物, 主要被用来稳定脊柱前柱。 该器械使用时需要联合额外的内固定器械以负担张力、 对抗 扭矩、 屈曲和后伸等运动。传统撑开型网笼基本呈圆管状、 管壁上带孔呈网状、 所以整体似 网笼。术中根据高度和终板倾角的不同可将网笼截取成不同高度和倾角、 网笼内部可进行 骨质填充。 0003 随着临床运用的不断增加, 传统网笼的一些不足之处也逐步体现, 在前路重建中 为了提高整体稳定性常与前路钢板配合使用, 但由于钢板与网笼彼此独立, 不成。

6、一整体, 故 存在术后存在网笼沉陷、 位移、 脱出的风险, 严重影响手术效果, 甚至危及生命。 同时两者均 属于坚强内固定器, 术后必定产生应力遮挡效应, 妨碍骨愈合, 从而影响重建效果, 且应力 遮挡会加速邻近节段的退变。 多种内固定器的使用也是的手术过程复杂、 手术创伤面增大, 从而增加了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发明内容 0004 为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简单易行既能为前柱提供动态稳定又能防 止术后应力遮挡、 假体沉陷、 脱出的动态稳定网笼, 上述动态稳定网笼使用灵活、 术中操作 简便, 可独立使用、 能为前柱的重建提供动态稳定。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

7、供一种动态稳定网笼, 上述动态稳定 网笼是通过对传统网笼在临床中显露出的不足而做的重新研发。 上述动态稳定网笼设有网 笼、 网笼高度可根据术中病变椎体的高度由医生使用专用工具截取、 网笼内设有植骨孔可 进行骨质填充, 网笼两端设有端盖、 端盖与终板结合部位设有固定齿能有效防止术后假体 沉陷、 位移、 脱出等风险, 端盖预设角度A从010与终板结合更可靠, 网笼两端之间加 入翼板圈、 翼板上设有螺钉孔可与上下相邻椎体固定、 保证术后稳定性。 同时可在端盖上加 设固定栓或螺纹孔, 固定栓与网笼植骨孔过盈配合、 将端盖装入植骨孔后端盖与植骨孔间 隙配合, 固定栓与网孔组成限位装置保证端盖与网笼之间可。

8、产生 2mm 左右的滑移量, 固定 栓位置也可设置螺纹孔、 端盖装入后通过螺钉固定, 螺钉在非拧紧状态下可实现滑移、 拧紧 时可将端盖固定在网笼上。 0006 上述动态稳定网笼各部件结构简单、 加工易实现, 术中操作简单、 植入时可采用微 创手术、 对患者创伤更小, 同时缩短手术时间、 降低手术风险。可适用于颈椎、 胸椎、 腰椎代 说 明 书 CN 104207864 A 3 2/3 页 4 替由于肿瘤或创伤导致的椎体塌陷、 破坏和不稳等脊柱病症, 相比传统网笼可有效防止假 体植入后的出现沉陷、 位移和脱出, 同时无需配合其他内固定器使用, 翼板与椎体的固定灵 活方便、 上下翼板可同时固定在前。

9、方或侧方以利于手术操作和固定效果, 两端盖预留滑移 量为术后提供动态稳定。 附图说明 0007 图 1 是本发明动态稳定网笼的结构示意图 ; 0008 图 2 是本发明动态稳定网笼侧视结构示意图 ; 0009 图 3 是本发明动态稳定网笼中网笼结构示意图 ; 0010 图 4 是本发明动态稳定网笼中翼板圈结构示意图 ; 0011 图 5 是本发明动态稳定网笼中翼板圈实例 1 结构示意图 ; 0012 图 6 是本发明动态稳定网笼中端盖结构示意图 ; 0013 图 7 是本发明动态稳定网笼术中固定实例 1 示意图 ; 0014 图 8 是本发明动态稳定网笼术中固定实例 2 示意图。 0015 本。

10、发明动态稳定网笼图中 : 0016 1、 网笼 2、 端盖 3、 翼板圈 0017 4、 网孔 5、 固定齿 6、 固定栓 0018 7、 翼板实例 1 8、 翼板实例 2 9、 螺钉孔 0019 10、 螺纹孔 11、 植骨孔 12、 终板 0020 13、 椎体 具体实施方式 : 0021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动态稳定网笼的结构加以说明。 0022 如附图所示, 本发明动态稳定网笼由网笼(1)、 端盖(2)、 翼板圈(3)组成, 网笼(1) 设有植骨孔(11)和网孔(4)术中植骨孔(11)可进行骨质填充, 根据手术需求可将网笼(1) 截取不同的高度 B。端盖 (2) 可预设角度 A 从 0 1。

11、0结合固定齿 (5) 与终板 (12) 贴 服更可靠、 设置固定栓 (6) 术中端盖 (2) 与网孔 (1) 装配后固定栓 (6) 受到网孔 (4) 的限 制可是端盖 (2) 和网笼 (1) 在术后产生 2mm 左右的滑移, 同时也可将固定栓 (6) 结构设计 成螺纹孔 (10) 将端盖 (2) 与网笼 (1) 装配后安装螺钉, 螺钉在非锁紧状态下可使网笼 (1) 和端盖 (2) 预留滑移量、 螺钉在锁紧状态时可将网笼 (1) 和端盖 (2) 固定。预装在网笼 (1) 与端盖 (2) 之间的翼板圈 (3) 可通过翼板固定在上下相邻椎体 (13) 上, 图中给出翼板实例 1(7) 和翼板实例 2。

12、(8)、 翼板上设有 1 个或多个螺钉孔 (9) 可通过专用螺钉与椎体 (13) 固 定, 并且根据需要在术中翼板圈 (3) 转动不同的位置与椎体 (13) 固定如图 7、 图 8。 0023 本发明动态稳定网笼是这样实现的 : 0024 请配合参阅图7、 图8(图示椎体为腰椎)所示, 以T1和T2椎体切除后的前路重建 手术为例、 术中患者取仰卧位、 通过经典的经左侧入路(行或不行胸骨切开)显露颈胸交界 部。通过术前模板测量决定所需使用的内植入物高度、 截取网笼高度后选择合适的翼板圈 和端盖装配成动态稳定网笼以备手术。根据需要进行部分或全椎体切除术, 并切除椎间盘 组织和邻近椎体终板表面软骨、。

13、 植入动态稳定网笼在其植骨孔内和周围经行碎骨回植。根 说 明 书 CN 104207864 A 4 3/3 页 5 据需要将翼板与椎体固定。 0025 以上所述, 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例而已, 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 虽然 本发明已以较佳的实例揭露如上, 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 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 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 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104207864 A 5 1/2 页 6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207864 A 6 2/2 页 7 图 5 图 6 图 7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207864 A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