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红外电热空调发热模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远红外电热空调发热模块.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6764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6.19 CN 103167648 A *CN103167648A* (21)申请号 201110413534.3 (22)申请日 2011.12.10 H05B 3/28(2006.01) (71)申请人 江阴市霖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14415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祝塘镇祝 璜路 98 号 (72)发明人 陆文昌 (74)专利代理机构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 ( 普 通合伙 ) 32210 代理人 唐纫兰 沈国安 (54) 发明名称 远红外电热空调发热模块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远红外电热空调发热模块,。
2、 所述模块包含有发热模块 (102) , 所述发热模块 (102) 由发热芯片 (101) 和散热片 (5) 相互间隔 叠加而成, 两个基片 (1) 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 个基片 (1) 和导电片 (3) 的粘连层 (4) , 作为下表 层的基片 (1) 的上表面上涂覆有导电油墨层 (2) , 上述导电片 (3)覆盖在导电油墨层 (2)上, 所述 发热芯片 (101) 上设置有贯穿导电油墨层 (2) 和 导电片 (3) 的导电孔 (1.1) , 所述散热片 (5) 上设 置有与安装孔 (1.2) 相对应匹配的连接孔 (5.1) , 所述安装孔 (1.2) 内插有连接管 (7) , 所述导电孔 。
3、(1.1) 内插有导电管 (6) 。本发明远红外电热空调 发热模块, 节能环保且加热不干燥。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8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8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67648 A CN 103167648 A *CN103167648A* 1/1 页 2 1. 一种远红外电热空调发热模块,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模块包含有发热模块 (102) , 所述 发热模块 (102) 由发热芯片 (101) 和散热片 (5) 相互间隔叠加而成, 所述发热芯片 (101) 。
4、包含有作为上表层和下表层的两个基片 (1) , 以及设置于两个基片 (1) 之间的起电极作用 的两个导电片 (3) , 且两个基片 (1) 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个基片 (1) 和导电片 (3) 的粘连 层 (4) , 作为下表层的基片 (1) 的上表面上涂覆有导电油墨层 (2) , 上述导电片 (3) 覆盖在导 电油墨层 (2) 上, 所述发热芯片 (101) 上设置有贯穿导电油墨层 (2) 和导电片 (3) 的导电孔 (1.1) , 且导电片 (3) 在导电孔 (1.1) 处设置有向下的翻边, 所述发热芯片 (101) 上还设置有 四个安装孔 (1.2) ; 所述散热片 (5) 上设置有与安。
5、装孔 (1.2) 相对应匹配的连接孔 (5.1) , 该连接孔 (5.1) 处向下设置有翻边, 且该翻边置于发热芯片 (101) 的安装孔 (1.2) 内, 所述安装孔 (1.2) 内 插有连接管 (7) , 所述导电孔 (1.1) 内插有导电管 (6) , 且导电管 (6) 与散热片 (5) 不相接触, 所述导电管 (6) 与导电片 (3) 经涨管紧密连接, 所述连接管 (7) 与散热片 (5) 经涨管紧密连 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远红外电热空调发热模块,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发热模块 (102) 的周边设置有紧固装置 (8) 。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一种远红外电热空调发热模块。
6、,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紧固装置 (8) 包含有垫板 (8.1) 和 C 型钢 (8.2) , 所述垫板 (8.1) 设置于发热模块 (102) 的上下两端, 所述 C 型钢 (8.2) 置于发热模块 (102) 的左右两端, 所述垫板 (8.1) 上设置有供导电管 (6) 和连 接管 (7) 穿过的通孔, 所述垫板 (8.1) 和 C 型钢 (8.2) 之间通过螺栓相连。 4.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远红外电热空调发热模块,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紧固装置 (8) 包 含有垫板 (8.1) , 所述垫板 (8.1) 设置于发热模块 (102) 的上下两端, 所述垫板 (8.1) 上设置 有供导电管。
7、 (6) 和连接管 (7) 穿过的通孔, 且所述安装孔 (1.2) 内壳插入两根连接管 (7) 。 5.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远红外电热空调发热模块,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紧固装置 (8) 包 含有垫板 (8.1) 和连接条 (8.3) , 所述垫板 (8.1) 设置于发热模块 (102) 的上下两端, 所述垫 板 (8.1) 之间通过连接条 (8.3) 相连。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167648 A 2 1/4 页 3 远红外电热空调发热模块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热模块,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远红外电热空调上的发热模块, 属于空调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
8、人们在冬天普遍需要使用空调对房间内进行制热加温, 尤其是在北方地区, 家家需要通入暖气以御寒, 每年每户花在取暖上的费用就高达数千元, 此外暖气是使用煤 加热产生蒸汽, 使用石化燃料不但污染环境, 不利于节能环保, 而且在暖气的传输过程中, 容易产生较多的损耗。而对于常规的空调来说, 其加热主要有两种方式 : 第一种制热原理就像某些电暖器的发热原理。就是通过电热管的加热, 直接将电能转 化为热能, 电热管加热后通过热传递将附近空气温度提高, 这种加热方式效率较高, 但一般 用于柜机等功率较大的单体空调上, 这种加热方式的空调机一般称为电辅热型空调机 ; 第二种制热原理与制冷原理一样, 其制热的。
9、原理可以简单理解为从外界吸收热量然后 再通过空调机转移到室内, 我们叫这种空调机为热泵型空调机。 但也因此, 当室外的温度过 低, 吸收热量就很有限, 以致室内制热效果较差。在零下温度后, 热泵型空调机发挥的作用 就比较差了。 0003 可见采用第一种方式, 耗能较大, 而采用第二种方式其效果不够明显。 且上述两种 加热方式, 其在工作过程中均会导致室内湿度降低, 使得用户感到极为干燥。 0004 而自 1800 年德国科学家哈逊在研究太阳光谱时发现了红外线以来, 红外线相关 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 医学诊断、 检测、 治疗和预防保健上 ; 根据生物学特点可将医 用红外线分为近红外线、 中。
10、红外线和远红外线。远红外线是指波长在 3-1000 微米的红外 线, 其中波长 4-20 微米这一波段的红外线对人类的生存与生物的生长极为重要, 远红外线 对人体作用主要由远线外线的三个主要特性所决定 (一是放射、 二是强烈的渗透力, 三是吸 收、 共振和共鸣) 。人体表面接受远红外线, 并由表及里传导渗透, 被吸收产生温热效应, 与 体内组织细胞产生共振、 共鸣, 促进了活性。 并且由于产生温热效应, 使人体微血管扩张, 自 律性加强, 血液循环加快, 加速了细胞与血液的物质交换, 从而促进了机体的新陈代谢。同 时, 远红外线提高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 有利于慢性炎症的吸收、 消散, 适用于治。
11、疗各种类 型的慢性炎症, 如神经炎、 肌炎、 关节炎及内脏的一些慢性炎症。热能可降低感觉神经的兴 奋性, 并通过缓解肌肉痉挛、 消肿、 消炎和改善血液循环而治疗各种疼痛, 如神经痛以及痉 挛痛、 炎症性和缺血性疼痛等。因此, 远红外线在医学上被专家称为 “生育光线” ; 为此, 本发明人在空调领域引入远红外线加热方式, 替换传统的空调。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 提供一种节能环保且加热不干燥的远红外电热 空调发热模块。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 一种远红外电热空调发热模块, 所述模块包含有发 说 明 书 CN 103167648 A 3 2/4 页 4 。
12、热模块, 所述发热模块由发热芯片和散热片相互间隔叠加而成, 所述发热芯片包含有作为 上表层和下表层的两个基片, 以及设置于两个基片之间的起电极作用的两个导电片, 且两 个基片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个基片和导电片的粘连层, 作为下表层的基片的上表面上涂 覆有导电油墨层, 上述导电片覆盖在导电油墨层上, 所述发热芯片上设置有贯穿导电油墨 层和导电片的导电孔, 且导电片在导电孔处设置有向下的翻边, 所述发热芯片上还设置有 四个安装孔 ; 所述散热片上设置有与安装孔相对应匹配的连接孔, 该连接孔处向下设置有翻边, 且 该翻边置于发热芯片的安装孔内, 所述安装孔内插有连接管, 所述导电孔内插有导电管, 且。
13、 导电管与散热片不相接触, 所述导电管与导电片经涨管紧密连接, 所述连接管与散热片经 涨管紧密连接。 0007 本发明远红外电热空调发热模块, 所述发热模块的周边设置有紧固装置。 0008 本发明远红外电热空调发热模块, 所述紧固装置包含有垫板和 C 型钢, 所述垫板 设置于发热模块的上下两端, 所述 C 型钢置于发热模块的左右两端, 所述垫板上设置有供 导电管和连接管穿过的通孔, 所述垫板和 C 型钢之间通过螺栓相连。 0009 本发明远红外电热空调发热模块, 所述紧固装置包含有垫板, 所述垫板设置于发 热模块的上下两端, 所述垫板上设置有供导电管和连接管穿过的通孔, 且所述安装孔内壳 插入。
14、两根连接管。 0010 本发明远红外电热空调发热模块, 所述紧固装置包含有垫板和连接条, 所述垫板 设置于发热模块的上下两端, 所述垫板之间通过连接条相连。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采用本发明远红外电热空调发热模块制造而成的空调, 相比于传统的空调制热方式, 发热效率更高, 具有节能环保的效益 ; 同时, 由于使用远红外进行加热, 相比于传统空调的 电加热方式, 采用本发明发热模块制成的电热空调, 能够保持室内的湿度, 用户使用更为舒 适 ; 且远红外具有理疗功能, 在保持室内温度的同时, 对用户的身体健康更具有积极效果, 能够起到辅助治疗 保健的功效。 附图说明 。
15、0012 图 1 为本发明远红外电热空调发热模块的第一种紧固方式结构示意图。 0013 图 2 为本发明远红外电热空调发热模块图 1 的 局部放大图。 0014 图 3 为本发明远红外电热空调发热模块的第二种紧固方式结构示意图。 0015 图 4 为本发明远红外电热空调发热模块图 3 的局部放大图。 0016 图 5 为本发明远红外电热空调发热模块的第三种紧固方式结构示意图。 0017 图 6 为本发明远红电热空调发热模块的发热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 7 为本发明远红外电热空调发热模块图 6 的局部放大图。 0019 图 8 为本发明远红外电热空调发热模块中基片上印刷导电油墨层后的结。
16、构示意 图 (图中的阴影部分即表示导电油墨层的形状) 。 说 明 书 CN 103167648 A 4 3/4 页 5 0020 图 9 为本发明远红远红外电热空调发热模块中一个发热芯片和一个散热片叠加 后的状态示意图。 0021 图 10 为本发明远红外电热空调发热模块图 9 的局部放大图。 0022 图 11 为本发明远红外电热空调发热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其中 : 基片 1、 导电油墨层 2、 导电片 3、 粘连层 4、 散热片 5、 导电管 6、 连接管 7、 紧固装置 8 ; 发热芯片 101、 发热模块 102 ; 导电孔 1.1、 安装孔 1.2 ; 连接孔 5.1 ; 。
17、垫板 8.1、 C 型钢 8.2、 连接条 8.3。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参见图 111,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远红外电热空调发热模块, 所述模块包含有发热 模块 102 ; 所述发热模块 102 由发热芯片 101 和散热片 5 相互间隔叠加而成, 叠加时, 发热 芯片 101 和散热片 5 的具体数量可由装机时的额定功率决定 ; 所述发热芯片101包含有作为上表层和下表层的两个基片1, 以及设置于两个基片1之 间的起电极作用的两个导电片 3, 且两个基片 1 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个基片 1 和导电片 3 的粘连层 4, 作为下表层的基片 1 的上表面上涂覆有导电油墨层 2(如图 8 所示)。
18、 , 所述导电 油墨层 2 可根据需求设置成线状结构或面状结构, 线状结构应用于小功率状态下, 面状结 构应用于大功率状态下, 上述导电片 3 覆盖在导电油墨层 2 上, 所述发热芯片 101 上设置有 贯穿导电油墨层2和导电片3的导电孔1.1, 且导电片3在导电孔1.1处设置有向下的翻边 (如图 6 和图 7 所示) , 所述发热芯片 101 上还设置有四个安装孔 1.2 ; 所述散热片5上设置有与安装孔1.2相对应匹配的连接孔5.1, 该连接孔5.1处向下设 置有翻边, 且该翻边置于发热芯片 101 的安装孔 1.2 内 (如图 9 和图 10 所示) , 所述安装孔 1.2 内插有连接管。
19、 7, 所述导电孔 1.1 内插有导电管 6, 且导电管 6 与散热片 5 不相接触, 所 述导电管 6 作为引入电极负责引入电流, 所述导电管 6 与导电片 3 经涨管紧密连接, 所述连 接管 7 与散热片 5 经涨管紧密连接 (如图 11 所示) ; 所述发热模块 102 的周边设置有紧固装置 8, 该紧固装置 8 有三种实现结构 : 第一种实现结构为 : 所述紧固装置 8 包含有垫板 8.1 和 C 型钢 8.2, 所述垫板 8.1 设置 于发热模块 102 的上下两端, 所述 C 型钢 8.2 置于发热模块 102 的左右两端, 所述垫板 8.1 上设置有供导电管 6 和连接管 7 穿。
20、过的通孔, 所述垫板 8.1 和 C 型钢 8.2 之间通过螺栓相 连 (如图 1 和图 2 所示) ; 第二种实现结构为 : 所述紧固装置 8 包含有垫板 8.1, 所述垫板 8.1 设置于发热模块 102 的上下两端, 所述垫板 8.1 上设置有供导电管 6 和连接管 7 穿过的通孔, 且所述安装孔 1.2 内壳插入两根连接管 7, 以加强连接的牢固度 (如图 3 和图 4 所示) ; 第二种实现结构为 : 所述紧固装置 8 包含有垫板 8.1 和连接条 8.3, 所述垫板 8.1 设置 于发热模块 102 的上下两端, 所述垫板 8.1 之间通过连接条 8.3 相连 (如图 5 所示) 。
21、; 说 明 书 CN 103167648 A 5 4/4 页 6 使用时, 发热芯片 101 上的导电油墨层 2 发出的远红外线传导至散热片 5 后可发射至 室内进行加温操作 ; 同时组装成空调时可通过加装风扇以加块热循环。 说 明 书 CN 103167648 A 6 1/8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67648 A 7 2/8 页 8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67648 A 8 3/8 页 9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67648 A 9 4/8 页 10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67648 A 10 5/8 页 11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67648 A 11 6/8 页 12 图 7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67648 A 12 7/8 页 13 图 9 图 10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67648 A 13 8/8 页 14 图 1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67648 A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