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营养棒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 随着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食品消费观念不断变化,食 品消费趋势应逐渐转向具有合理营养和保健功能的营养保健食品。
从营养学的角度分析,摄取的食物中必须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无 机盐及维生素等物质才能满足人体健康的需要,如果营养不全面,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 损害。 据调查,中国人出门在外经常吃的是方便面或面包和饼干,这些食品一般提供的 是淀粉和蔗糖即碳源,也就是解决了饥饿问题,但人体最需要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等无法 满足人体需要。 在一些职业或岗位上,如军人、旅行者、临时加班工作的人员等,正常 用餐不便,也急需营养合理搭配、方便携带、口味丰富的压缩食品。 此外,根据中国营 养学会制订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量 (DRIs),成年人能量来源的合理分配应为 : 碳水化合物能量占总能量的 55%~ 65%,脂肪占 20%~ 30%,蛋白质占 10%~ 15%。 然而目前我国居民的摄入现状却有巨大差距。 下面就对几种主要营养素的功能和膳食摄 入现状进行介绍 :
碳水化合物 :为人体提供基本能量,是重要的供能营养素,主要来源于谷米 类、麦类面食、薯类、豆类等天然粮食产品。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日应食用谷薯类 250 ~ 400g,约占人体摄取总能量的 60%。 但由于其来源丰富和价格较低,这部分食物 提供的能量在大多数中国人的饮食中的比例较高,特别是落后的农村,有的甚至达到每 餐能量的 90%,这是极为不合理的。 本发明强调适量的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弥补膳食中 碳水化合物摄入过量的不足。
蛋白质 :是人体最重要的组成成分,主要来源于畜禽类肉、奶类、蛋类、豆类 和坚果类制品等。 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特别是大脑的发育,造成 贫血和抵抗力下降,危害健康。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日膳食中,应包括禽肉类 50 ~ 75 克、鱼虾类 50 ~ 100 克、蛋类 25 ~ 50 克、奶类制品 300 克、大豆及坚果类 30-50g,这 种搭配比例是以合理膳食为原则的,而不只是口感舒服,胃感饱了的传统概念。 而大部 分中国人忽视对蛋白的摄入,原因之一是蛋白类食品价格高,人们习惯以米饭和面食等 为全部或主要的蛋白质的食物来源 ;原因之二是许多人认为人体发胖、血脂高、血糖高 是由于摄入蛋白引起的,由此造成对蛋白质摄取有惧怕心理,造成蛋白质摄人偏少。
脂肪 :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人体中各种新陈代谢 反应都需要脂肪的参与,此外还是构成大脑、神经系统的主要成分 ;保护所有的人体脏 器,同时保持体温恒定,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在人体的吸收等。 一般日常的油类来源于植 物油和动物脂肪,不同的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也不同。 营养学会推荐,成人每天脂肪的 摄入量应占全日总能量的 20%~ 30%,其中烹调用油的摄入量约为 25g。 而目前城市消 费者一天的烹调用油油消费量可达到 46 克到 56 克,已经远远超出营养学会和世界卫生组
织推荐的食用油的摄入量,而且中国人一般多使用豆油和菜子油,食用油的种类单一, 同时对橄榄油的摄入也认识不足。 基于该现状,本发明研制开发了符合脂肪合理膳食要 求的营养棒,脂肪提供的能量占营养棒总能量的约 30%。
微量营养素 :包括钙、铁、锌、硒、镁、各种维生素等物质,它们不提供能 量,但对机体的健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钙对骨骼的生长发育极为重要,摄取不足会导 致牙齿、骨骼发育不良和手足抽搐等病症 ;铁是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重要成分,各组 织的氧气输送也离不开铁 ;维生素 C、 E 和元素硒的食物可很好的起到抗氧化作用,减 少疲劳和抗衰老,改善睡眠。 一般成人每天需要摄入钙为 800mg、维生素 C-100mg、维 生素 E 14mg、 Se 50μg,而我国居民在微量营养素摄取上也存在不合理。 例如,我国城 市居民平均每天钙摄入量不足 500mg,甚至低于 400mg。 本发明强调多种营养均衡的理 念,通过营养棒弥补膳食中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的现象。
综上所述,将膳食结构与现代营养的理念相结合,可以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民 族、不同口味等开发营养均衡的系列营养棒,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对于改善我国居民 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非常有意义。
参考文献 :
(1) 中国营养学会 .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 西藏人民出版社,2007 年 . (2) 杨月欣,王光亚,潘兴昌 . 中国食物成分表 .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2. (3) 杨月欣 . 食品营养成分速查 . 人民日报出版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营养均衡、适合人体所需的新型营养棒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新型营养棒,主要营养成分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微量营 养素,其中所述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提供的能量占所述营养棒总能量的比例分别 为 36 ~ 44%∶ 25 ~ 35%∶ 28 ~ 33%,优选为 40%∶ 30%∶ 30%。
所述碳水化合物可来源于谷类、麦类和其他天然粮食产品,如小麦、水稻、高 粱、玉米等 ;薯类,如土豆、芋头、豆粉、米粉、藕粉等 ;一些除大豆外富含碳水化合 物的豆类,如绿豆、蚕豆等 ;蔬菜类,如根菜、茄果、瓜类、葱蒜、水生蔬菜、花叶菜 等 ;水果类等含有碳水化合物高的食品。
所述蛋白质分为动物性蛋白和植物性蛋白。 动物性蛋白质主要来源于鱼虾、禽 肉、畜肉、蛋类及牛奶等 ;植物性蛋白质主要来源于谷类、豆类、菌藻类、坚果等。
所述脂肪包括植物油和动物油。 植物油主要来源于豆类、芝麻,大枣,各种果 仁,例如杏仁、核桃仁、花生仁、松子仁等 ;动物油主要来源于动物肉类,如猪肉、牛 肉、羊肉、鸡肉、鸡蛋等。
所述微量营养素包括各种维生素、钙、铁、锌、硒、碘、锰以及矿物质中含有 的其他各种人体所需的金属元素。
以下描述本发明的营养棒的成分和能量之间的关系。
制备食品的原料为 100%可食部的重量,计算食品原料中的营养成分的含量可用 以下公式计算 :
X = m×A/100
其中, X 为食品原料中某营养素的含量 ;m 为原料的重量 ;A 为食品成分表中 每 100 克可食部食物中该种营养素的含量,可从食物成分表中获得。
为满足人们无法正常用餐时的营养要求,该营养棒条的能量是一个轻体力劳动 成年男性一天摄入能量的 40%,为 960kcal。 食品的能量为计算值,采用各种产能营养素 (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 含量乘以相应的能量折算系数,再求和而得。 其中,碳水 化合物计算能量时,需先从碳水化合物中减去膳食纤维,再乘以相应的能量折算系数。 营养棒中各产能营养素的能量折算系数如表 1 所示 :
表 1 食物中产能营养素的能量折算系数
碳水化合物
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量可由食物成分表计算获得 :计算食品原料中碳水化合物 的量可用上述 X = m×A/100 的公式求得,计算结果中包括膳食纤维的量,然后再将各原 料中碳水化合物的量求和而得。
蛋白质
食物中蛋白质的量可由食物成分表计算获得 :计算食品原料中蛋白质的量可用 上述 X = m×A/100 的公式求得,然后再将各原料中蛋白质的量求和而得。
脂肪
食物中脂肪的量可由食物成分表计算获得 :计算食品原料中脂肪的量可用上述 X = m×A/100 的公式求得,然后再将各原料中脂肪的量求和而得。
本发明提出新颖的 “高蛋白、适量碳水化合物、多种均衡营养” 的营养配置理 念,提供的营养棒区别于普通的饼干和糕点类产品,同时在产品包装上标示营养棒营养 成分的名称、含量及所含营养成分占营养素参考值 (NRV) 的百分比,让消费者逐渐领会 和遵循营养均衡理念。 营养棒不但满足人们在无法正常用餐时的营养要求,而且可以弥 补人们正常饮食中的营养成分的摄取不均衡和不合理,有益于人体健康,具有巨大的市 场潜力。 我们会在普通人群营养棒的基础上开发特殊人群的营养棒,如运动员、军人、 糖尿病患者、素食者等。
通过选择不同的原料,本发明的所述营养棒可以开发生产各种口味,多种系 列,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例如根据口味,可以制成水果系列、巧克力系列、蔬菜系 列等 ;根据民族习惯,可以制成清真系列、素食系列、普通系列等 ;根据消费者年龄, 可以制成适合儿童、成人、老人食用的营养棒 ;根据消费者健康状况,可以制成低糖或 无糖系列,以适合减肥人群、糖尿病人等的需要,并且能够改善和调解糖尿病患者血糖 水平,预防冠状动脉硬化和心脏病等 ;根据职业,又可制成适合军人、旅行者、办公 员、学生、运动员等不同人群食用的营养棒,以满足不同人群的能量需求。
本发明的营养棒可以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方法制备,包括将原料按 比例混合均匀、静置、成型、烘烤、冷却、包装即得。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选择性地 在静置前或静置后进行半发酵。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以下实施方式可以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特点和优点,但不对本发明的范围 作任何限制。
实施例一
实验例 1 基础营养棒的制备
成分与原料 :碳水化合物,来源于蔗糖、淀粉和纤维素 ;蛋白质,来源于酪蛋 白和奶粉。
将上述材料按照表 2 所示的成分制成不同的基础营养棒配方,分别为营养棒 组 C、 D 和 E,其中折算后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的能量比例分别为 20 ∶ 5,17 ∶ 5 和 30 ∶ 20 ;用生理盐水制备空白对照组 A ;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 B( 普通小鼠饲料 )。
表 2 各组别的成分与比例
组别 空白对照 A 正常对照 B 营养棒 C 营养棒 D 营养棒 E 蔗糖 + 淀粉 g//kcal 0.60//*1.8 0.51//*1.53 0.48//*1.44 纤维素 g//kcal 0.05//*0.1 0.09//*0.18 0.05//*0.1 酪蛋白 g//kcal 0.12//*0.48 0.22/*0.85 0.28/*1.12 生理盐水 g//kcal + -* 按照 FA0/WHO(1973) 折算能量,各营养棒中主要成分的能量比例为 :营养 棒 C ∶碳水化合物∶蛋白= (1.8+0.1) ∶ 0.48 = 20 ∶ 5 ;营养棒 D ∶碳水化合物∶蛋白 = (1.53+0.18) ∶ 0.85 = 20 ∶ 10 ;营养棒 E ∶碳水化合物∶蛋白= (1.44+0.1) ∶ 1.12 = 20 ∶ 15。
注 :由于酪蛋白不溶于水,淀粉微溶于水,所以溶解时先用温水和加入少量奶 粉助溶。
实验例 2 小鼠称重实验
1、检验原理
最直接反应动物的生长情况,间接影响动物的耐力表现。
2、仪器与试剂
电子天平,架盘天平,灌胃器。
3、实验方法
体重 18-22g 的成年小鼠,50 只,推荐使用纯系小鼠,购买的动物先适应环境 3 天,随机分成 5 组,每组 10 只,第一次进行称重。 分别用上述 A ~ E 组的样品以 20ml/
kg BW 灌胃 ( 按照制备的营养棒配方配料,灌胃前用温水溶解营养棒,对倍稀释 :1 克营 养棒加 1ml 水 ),每隔 24h 灌胃一次,每隔 1 周称体重一次 ( 每次先称重后喂食 ),共持 续 3 周,记录观察小鼠的生长情况。
4、数据处理及结果判定
称重结果为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但需按方差分析的程序先进行方差齐性 检验,方差齐,计算 F 值,若受试样品组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可判 定该实验结果阳性。
统计学数据 :本发明所有数据利用 SPSS 统计软件统计均数,标准差,并用 t 检 验法,进行显著性检验,计算 P 值。
实验结果见表 3 ~表 5。
表 3 各组小鼠最后一次称重结果 (g)
注 :-- 表示已死亡 表 4 各组小鼠第一次称重结果 (g) 1 20.1 20.0 19.9 20.7 19.0 2 20.3 22.0 19.7 19.7 20.0 3 21.2 20.5 21.7 20.6 20.8 4 19.1 21.4 20.3 21.1 19.9 5 18.6 20.3 19.7 21.0 20.9 6 20.1 20.2 20.7 20.0 19.9 7 20.2 21.1 20.6 20.8 19.1 8 19.8 20.1 21.1 20.9 21.7 9 20.9 20.8 20.0 19.4 20.2 10 19.8 19.8 21.1 20.1 19.9组别 A B C D E
表 5 各营养组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组别 只数 试验时间 (d) 体重 (g) P7CN 102007952 A说9 10 9 9 10 20 20 20 20 20明书30.18±3.35 28.80±1.15 28.74±1.50 29.53±3.23 38.45±0.81 0.256 -0.93 0.528 0.0476/23 页A B C D E
从表 5 可以看出, E 组体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意义 (P < 0.05)。 与其他各组 相比, E 组的碳水化合物 :蛋白的能量比为 30 ∶ 20,更有助于个体的生长。
实验例 3 小鼠负重游泳实验
1、检验原理
运动耐力的提高是抗疲劳能力加强最直接的表现,游泳时间的长短可以反应动 物运动疲劳的程度。
2、仪器与器材
游泳箱 ( 实验室水槽 ),电子天平,铅皮。
3、实验方法
负重游泳实验与上述小鼠体重实验同步进行。
将实验例 2 中各组小鼠在末次给予营养棒样品 30min 后,分别随机取 2 ~ 3 只置 于水槽中游泳。 水深不少于 30cm,水温 22℃ ±0.5℃,鼠尾根部负荷约 6%体重的铅皮。 记录小鼠自游泳开始至死亡的时间,作为小鼠游泳耐力时间。
4、数据处理及结果判定
游泳时间为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但需按方差分析的程序先进行方差齐性 检验,方差齐,计算 F 值,若受试样品组游泳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 可判定该实验结果阳性。 实验结果见表 6 ~表 7。
表 6 各组小鼠的游泳耐力时间
组别 A A A B B耐力时间 (s) 2403 2400 3624 1440 1380组别 C C D D E8耐力时间 (s) 8940 5040 3780 5180 4860CN 102007952 A说1260 4740明E E书7260 50407/23 页B C
表 7 各组样品对小鼠负重游泳时间的影响 组别 A B C D E 只数 3 3 3 2 3 游泳时间 s 2809.00±705.81 1360.00±91.65 6240.00±2343.07 4480.00±989.95 5720.00±1336.71 P 0.024 -0.023 0.010 0.005从表 7 可以看出,A、C、D、E 组均与对照组产生显著差异 P < 0.05,但 E 组显 著性差异最明显,说明 E 组食品在促进小鼠体重生长的同时,提高了个体的运动耐力, 加强其抗疲劳的能力。
5、注意事项
1) 每一游泳箱一次放入的小鼠不宜太多,否则互相挤靠,影响实验结果。
2) 水温对小鼠的游泳时间有明显的影响,因此要求各组水温控制一致,每一批 小鼠下水之前都应测量水温,水温以 25℃为宜,如果过低可能引起小鼠痉挛,影响实验 结果,过高 (30℃ ) 则游泳时间太长不便于操作。
3) 铅皮缠绕松紧应适宜。
4) 观察者应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使每只小鼠四肢保持运动。 如果小鼠漂浮在水面 四肢不动,可用木棒在其附近搅动。
5) 不同批的小鼠因饲养环境、季节等原因的变化体质上会出现差异。 因此受试 样品组和对照组应采用同一批动物同时进行实验。
实验例 4 血清尿素测定 ( 二乙酰 - 肟法 )
1、实验原理
在加热和强酸条件下,尿素氮与二乙酰缩合成红色的联吖殝称之 Fearon 反应。 根据色泽的深浅可以计算出尿素氮的含量。 尿素氮的水平反映了小鼠体内的营养水平和 能量储存。
2、仪器和试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移液枪,10ml 塑料离心管,1mL( 或 1.5mL) 塑料离心 管,电炉,锅,灌胃器等 ;尿素试剂盒 ( 二乙酰 - 肟法 ) :二乙酰 - 肟应用液、氯化
铁 - 磷酸应用液、尿素标准液 (10mmol/L)。
3、实验方法
将实验例 2 中的各组小鼠在末次给予食物样品 30min 后,分别随机取 2 ~ 3 只,在温度为 22℃的水中不负重游泳 90min,休息 30min 后采血。 小鼠拔眼球采全血约 0.5mL。 置 4℃冰箱约 3h,血凝固后 3000prn/min 离心 15min,取血清备用。 血清中的 尿素在室温下可稳定 24h,在 4 ~ 6℃可稳定 7d 以上。 用二乙酰 - 肟法测定。
按照下表 8 所示,取各组分充分混匀,分别标注为测定管、标准管和空白管, 将其置沸水浴 15min,立即用自来水冷却。 波长 520nm,以空白管调零,读取各管吸光 度 (A 值 )。
尿素含量计算 :尿素 (mmol/L) = Au×10/As ;式中 Au- 测定管吸光度 ;As- 标 准管吸光度。
表 8 各试验管的组成成分
组分 尿素标准液 (ml) 血清 (ml)测定管 -0.05标准管 0.05 -2.50 -2.50空白管 --2.50 0.05 2.50二乙酰肟应用液 (ml) 2.50 蒸馏水 (ml) 酸应用液 (ml)
-2.504、数据处理及结果判定
尿素数据为计量资料,可用方差分析,但需按方差分析的程序先进行方差齐性 检验,方差齐,计算 F 值,若受试样品组的血清尿素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可 判定该实验结果阳性。
实验结果见表 9 ~表 11。
表 9 各组小鼠的血清尿素氮 OD 值
组别 空白管 标准管 AOD 值 0.000 0.067 0.110组别 C C DOD 值 0.153 0.099 0.15610CN 102007952 A说A B B C 0.108 0.073 0.100 0.100明D E E E书0.168 0.051 0.040 0.0509/23 页
表 10 各组别小鼠血清尿素氮的浓度组别 A A B B C C 尿素氮 (mmol/L) 16.42 16.12 10.90 25.07 14.93 22.84 组别 C D D E E E 尿素氮 (mmol/L) 14.78 15.71 16.32 8.58 7.88 8.43
表 11 各组样品对小鼠血清尿素氮的影响组别 A B C D E 只数 2 2 3 2 3 尿素氮 (mmol/L) 16.27±0.21 17.98±10.02 17.52±4.61 15.97±3.68 8.63±0.23 0.047 P 0.831 -0.945从表 11 可以看出, E 组与对照组 A 相比具有显著差异 (P < 0.05)。
机体血尿素氮含量随运动负荷的增加而增加。 身体对负荷的适应性越差,则产 生的尿素氮越多,测定尿素氮的水平可以反映小鼠体内的能量消耗情况。 从该实验可以 看出,与其他各组相比,说明 E 组食品在促进小鼠体重生长的同时,提高了个体的运动 耐力,加强其抗疲劳的能力非常明显。
5、注意事项
1) 为避免色度转移,应在标本加入后 30min 内读出吸光度值。
2) 一般标本测定管反应后应澄清,严重脂血可制备血滤液重新测定。
3) 煮沸时间应准确。
4) 颜色太深时,将样本适当稀释,结果乘以稀释倍数。
实验例 5 血糖测定
1、检验原理
样本中的葡萄糖经葡萄糖氧化酶作用生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后者在过氧化 物酶的作用下,将还原性 -4- 氨基安替比林与酚偶联缩合成可被分光光度计测定的琨类 化合物。
2、仪器与试剂
移液枪,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离心机,弯头镊子,恒温水浴锅,葡萄糖测定试 剂盒 (R1 试剂和 R2 试剂 )
3、实验方法
将实验例 2 中的各组小鼠在末次给予食物样品 30min 后,分别随机取 3 只,禁食 约 12h,小鼠摘眼球采血,收集 0.5ml 以上的全血 ( 尽快从样本管中分离不应溶血,最好 30min 内全部离心,取血清。
将 R1 试剂和 R2 试剂等量混合均匀。 实验条件见表 12 : 表 12 温度 波长 反应时间 37℃ 505nm 900s 样品用量 工作液用量 10μl 1000μl试剂盒操作步骤 :按照下表 13 所示,取各组分充分混匀,分别标注为空白管、 标准管和样品管,置水浴加热 15min,显色后,颜色至多可稳定 2h,在波长 510nm 处, 以空白管调零,读取标准管和样品管的吸光度。 葡萄糖浓度的计算方法 :葡萄糖 (mmol/ L) = ( 样品吸光度 · 5.55mmol/L)/ 标准管吸光度
表 13 试验管的组成成分
组分 工作液 (μl) 蒸馏水 (μl) 标准品 (μl)空白管 1000 10 --标准管 1000 -10样品管 1000 ---12CN 102007952 A说样品 (μl) --明--书1011/23 页
4、数据处理及结果判定
血糖数据为计量资料,可用方差分析,但需按方差分析的程序先进行方差齐性 检验,方差齐,计算 F 值,若受试样品组血糖浓度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可判 定该实验结果阳性。
5、注意事项
抽血后,应迅速将血清与红细胞分离,可以避免糖酵解。
实验结果见表 14 ~表 17。
表 14 各组小鼠的血糖吸光度
组别空白标准 2238A 2365A 2369A 2214B 2169B 2189B 2083OD 值 1873
表 15 各组小鼠的血糖吸光度 空白 1886 标准 2214 C 2269 C 2191 C 2123 D 2144 D 2255 D 2113 E 2068 E 2065 E 2099组别 OD 值
表 16 各组小鼠的血糖浓度 组别 A A A B B B C 血糖浓度 mmol/L 组别 5.176 5.262 5.184 5.376 5.180 5.166 5.688 C D D D E E E 血糖浓度 mmol/L 5.322 5.375 5.653 5.312 5.407 5.568 5.61313CN 102007952 A说C 5.492明书12/23 页
表 17 各组样品对小鼠血糖的影响 组别 A B C D E 只数 3 3 3 3 3 血糖浓度 (mmol/L) P 5.20±0.48 5.24±0.12 5.50±0.18 5.45±0.18 5.53±0.11 0.672 -0.107 0.174 0.035从表 17 可以看出,E 组与对照组 A 比较有显著意义 (P < 0.05)。 与其他各组相 比, E 组的血糖量最高,说明 E 组小鼠的体能最好。 因为糖与运动有密切关系,体内糖 的水平越高说明靠自身能量储备所维持的运动时间越长,也就有助于维持血糖水平并延 缓疲劳的发生。
通过以上实施例一中各实验结果表明,营养棒 C、 D、和 E 组样品的综合比较 中,各种指标以 E 组样品更为理想,其中 E 组样品中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提供的能量比例 为 30 ∶ 20,与其他两组样品相比,由蛋白质提供的能量比例更高。
实施例二
实验例 6 营养棒的制备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按照碳水化合物 + 蛋白质 + 脂肪为营养棒的主要营养成 分,设立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不同能量比例的食品棒组 ( 占总能量的百分比 ) :F 组 (47.82 ∶ 4.98 ∶ 47.20) ;G 组 (53.44 ∶ 6.69 ∶ 39.87) ;H 组 (15 ∶ 35 ∶ 50) ;I 组 (43.6 ∶ 28.4 ∶ 27.9)。 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 A( 生理盐水 ) 和正常对照组 B( 普通小鼠饲 料 ),测定各组食品棒的功能。
制备的不同营养棒的配料和对应的成分提供的能量和换算结果见表 18-1、 18-2、18-3。
表 18-1 各营养棒组的原料配比和能量换算
组别 F(g) G(g)黄油 40 31.4低筋面粉 70 72.8蛋清 10 30白砂糖 40 42.1生理盐水14CN 102007952 A说37.0 31.6 106 72.8 -明书39.0 42.1 +13/23 页H(g) I(g) A(g)
248 546表 18-2 各营养棒组的能量换算
表 18-3 各营养棒组的能量比例* 能量换算系数 :碳水化合物为 4 ;蛋白质为 4 ;脂肪为 9
实验例 7 小鼠负重游泳实验
本实验的仪器和方法与实施例 1 相同。 每组 6 只小鼠,游泳测试耐力的实验结 果见表 19 和表 20。
表 19 各组别小鼠负重游泳时间 (min)
组别12345615CN 102007952 A说F G H I A 14.1 32.4 9.8 45.6 14.3 270.6 146.6 22.3 259.7 16.4明245.7 256.0 27.5 270.6 70.6书255.8 270.2 137.6 360.1 120.6 203.6 300.3 340.8 420.4 210.7 450.0 390.0 260.9 505.8 294.914/23 页
A 组为对照组 ( 生理盐水 )。 表 20 各营养组对小鼠负重游泳的影响 组别 F G H I A 只数 6 6 6 6 6 游泳时间 (min) 239.96±139.77 232.58±125.53 140.09±140.09 310.37±159.39 121.25±112.39 P 0.136 0.137 0.874 0.039 --从表 20 的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组 F、G、H 三组与对照组 A 均无显著意义 (P > 0.05),实验组 I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意义 (P < 0.05)。
实验例 8 小鼠血清尿素氮测定
本实验的仪器和方法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验结果见表 21 ~表 23。
表 21 小鼠血清尿素氮测定 OD 值
表 22 小鼠血清尿素氮测定含量
表 23 各组样品对小鼠血清尿素氮的影响 组别 F G H I A 只数 6 6 6 6 6 尿素氮 mmol/L P 10.97±5.28 10.41±1.35 10.66±4.42 8.71±1.58 13.48±4.12170.38 0.113 0.281 0.025 --CN 102007952 A
说明书16/23 页从表 23 的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组 F、 G、 H 三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意义 (P > 0.05), I 组与对照组 A 比较有显著意义 (P < 0.05)。
实验例 9 血糖测定实验
本实验的仪器和方法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验结果见表 24 ~表 26。
表 24 各组小鼠的血糖吸光度
表 25 各组小鼠的血糖浓度
表 26 各组样品对血糖浓度的影响组别 F G H I A 只数 6 6 6 6 6 血糖浓度 (mmol/L) 5.58±0.24 5.35±0.17 5.46±0.16 5.53±0.10 5.36±0.16 P 0.093 0.876 0.334 0.048 --
从表 26 可以看出, F、 G、 H 三组与对照组 A 比较无明显意义 (P > 0.05), F、G、H 三组有升高疲劳小鼠血糖含量的趋势,I 组与对照组 A 比较有显著意义 (P < 0.05)。
综合上述的三组实验结果统计数据可知,只有 I 组都得出阳性结果,符合两项生 化指标和一项行为指标,从此功效实验结果说明营养棒设计是成功的,符合营养均衡理 论,提供了制备营养棒的重要理论基础,为下一步实验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分析
1、关于小鼠的负重游泳研究 :在负重游泳实验中,小鼠落水后由本能驱使挣扎 使其鼻孔露出水面呼吸,直至体力不支而下沉溺毙。 记录自小鼠落水到头部全部沉入水 中持续 8s 不能浮出水面为止的时间为小鼠的游泳时间。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 比,各营养组均能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同时,我们还发现如果按照文献所述给小鼠 负体重 5%的重物后,大部分小鼠的游泳时间都很长,甚至有超过 8h 都不下沉的,而负 体重 12%的重物后小鼠将很快沉入水底,因此我们在实验中给小鼠负体重 7%的重物以 期望减小数据的标准差,但是所得结果各组之间仍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原因可 能是本实验受动物行为的影响比较大。 有研究证实,动物当其生存受到威胁时将采取两 种应付方式 :主动应付和被动应付。 前者反抗性和攻击性增强,而后者没有攻击行为, 主要表现为无望或顺从。 例如在本实验中就发现,将小鼠放到水里,某些小鼠在水里先 是游泳后是挣扎,以保护自己免于沉溺,这是主动应付的行为。 而被动应付的小鼠则既 不游泳也不挣扎,任其漂浮,从而引起数据的标准差较大。
2、运动时的供能物质有糖、脂肪和蛋白质。 一般运动时间不超过 30min 时, 蛋白质较少参与供能,血尿素氮变化不明显 ;较长时间运动后,当机体长时间不能通过 糖、脂肪分解代谢获得足够的能量时,蛋白质与氨基酸分解代谢加强,血尿素氮才明显 增加。 机体血尿素氮含量随运动负荷的增加而增加。 身体对负荷的适应性越差,则产生 的尿素氮越多。 且蛋白质分解代谢加强不仅发生在不适应的运动时,还会延续到运动后 的休息期,血中尿素氮可在运动后较长时间持续升高。
3、糖与运动有密切关系,靠自身能量储备所维持的运动时间越长,也就有助于 维持血糖水平并延缓疲劳的发生。 而当肌糖原被大量消耗血糖水平降低时,肝糖原则加 速分解葡萄糖进入血液以维持血糖恒定,如果肝糖原储备充足,也能长时间维持血糖水 平并延缓疲劳的发生。
实施例三巧克力核桃营养棒的制备
1、原料和配比 ( 以下原料均为 100%可食部的重量 )
配方 1 :小麦粉 885kg、核桃仁 32kg、黄油 120kg、糖粉 280kg、亚硫酸氢钠 0.4kg、碳酸氢钠 7kg、奶粉 1600kg、豆油 135kg、柠檬酸 0.4kg、水 300kg、碳酸氢铵 5kg、食盐 5kg、磷脂油 15kg、鸡蛋 2220kg。 其中碳水化合物 1821kg、蛋白质 720kg、脂 肪 811kg ;提供的能量比例为 41.7%∶ 26.5%∶ 31.8%。
配方 2 :小麦粉 885kg、核桃仁 20kg、黄油 130kg、糖粉 280kg、亚硫酸氢钠 0.4kg、碳酸氢钠 7kg、奶粉 45kg、豆油 150kg、柠檬酸 0.4kg、水 300kg、碳酸氢铵 5kg、 食盐 5kg、磷脂油 15kg、鸡蛋 130kg ;蛋白粉 590kg。 其中碳水化合物 960kg、蛋白质 720kg、脂肪 320kg ;提供的能量比例为 36%∶ 33%∶ 31%。 2、制作方法
1) 第一次调粉 :用总面粉量的 30 ~ 60%的面粉,加入预先用水溶化的酵母、用 量为 0.5 ~ 0.8%,再加入适量温水,在卧式调粉机中调粉 5 ~ 8min。2) 半发酵 :面团在约 28℃发酵 3 ~ 6h,发酵完毕时 pH 值为 4.5 ~ 5。
3) 第二次调粉 :将发酵好的面团和其余 40 ~ 70%的面粉及全部原辅料混合在约 25 ~ 30℃调制 5min。
4) 静置 :调好的面团如果弹性过大,可静置 10 ~ 20min,以降低弹性。
5) 辊压 :将面团通过辊压定型,使营养棒呈长方体,面片厚薄一致,形态完 整,层次结构清晰。
6) 成型 :由于营养棒不同于一般的饼干,具有一定的黏度,所以采用冲切成型 方法。
7) 烘烤 :烘烤采用四个温区,分别控制底火到面火的温度和时间为 300℃ 3 分 钟,250℃ 2 分钟,200℃ 3 分钟,150℃ 2 分钟。 底火温度逐渐降低,以防底部色泽 “过 老” ;上火温度逐渐升高,使营养棒逐步脱水、上色。 判断气味出炉。
8) 巧克力外表面 :可选择地将上述出炉的营养棒冷却到约 50℃,在熔融的巧克 力浆液中浸 5 秒钟,提出后冷却包装。
3、营养棒的具体组成和配方设计中主要原料的比例关系
表 27
4、关于本实施例的讨论
1) 半发酵法生产
传统的韧性饼干生产不经发酵,完全靠配方中所加的化学膨松剂及油、糖、 蛋、奶等来达到产品的酥松度。 传统的苏打饼干生产多经过两次发酵、靠生物发酵过程 中产生的醇香物质及产气量并辅以适量化学膨松剂而使产品松脆可口,醇香浓郁。 这两 种传统生产工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快速生产高档和功能性饼干。 如 不经发酵,虽然生产周期缩短,但缺乏生物发酵特有的醇香味和层次分明的特征。 但如 采取两次发酵,虽然有生物发酵的特殊香味,使产品结构层次分明,但生产周期过长, 工艺流程复杂,质量不易控制。 综合这两类工艺生产方法,本方法采取一种独特的工艺 生产方法、即半发酵法,结果表明 :用半发酵法生产的营养产品质量总测定结果明显优 于未经发酵的和一次发酵的 ;与两次发酵法接近。 但半发酵的生产工艺过程却比两次 发酵法简单得多,生产周期可缩短 15 ~ 20h。 半发酵法生产饼干虽然比未经发酵法生 产饼干增加 2 ~ 4h 的发酵时间,但对提高产品的松脆度,增加产品的醇香味都有很大益 处。 用半发酵法生产营养棒,去除了传统一次或两次发酵法由于糖油的加入给发酵带来 的不利弊病,克服了长时间的发酵造成的面团酸度升高和营养成分因为时间过长功能损
失等,大大缩短发酵时间,简化了工艺操作,产品质量稳定。
2) 发酵温度
通过对发酵温度的试验研究发现,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上升,发酵时间 相应缩短,面团酸度则迅速上升,发酵体积先增后减,随着面团酸度增加,出现塌陷跑 气现象。 这主要是由酶的活性和酵母的活力引起的。 本实施例所用酵母的最适宜生长温 度为 25 ~ 28℃,如低于 25℃,酵母生长活动缓慢,发酵周期长发酵体积增长缓慢,易造 成面团发酵不足,影响成品质量。 如温度高于 28℃,虽然发酵时间缩短,但由于面团中 酶及其它杂菌 ( 如醋酸菌、乳酸菌等 ) 迅速繁殖生长,排气产酸量多,引起面团酸度急剧 上升,结果是发酵过头,酸度过大,造成饼干质地僵硬,饼色变浅。 从本实施例的结果 来看,面团发酵的最通温度为 28℃左右,最高不超过 32℃,发酵时间为 2 ~ 6h,过长过 短均影响发酵效果。
3) 加糖量与发酵速度和发酵体积的关系
糖是形成饼干风味及质地的主要原料之一,糖在发酵中的主要作用是作为酵母 繁殖的碳源。 因为面粉本身所含糖分不多,适当地补加一定量的糖 ( 单糖或双糖 ),对于 加快发酵速度,形成营养棒的颜色及风味都是有利的。 但过量的糖会对发酵产生不利影 响,因为糖浓度大会产生很大渗透压,迫使酵母质壁分离,影响其正常发酵活性。 在一 定加糖量范围内,发酵速度明显增加,但至一定量后,发酵速度则不再增加 ;发酵体积 在低糖量时,影响不大,随着加糖量增加,面团则变得十分粘重,不易起发,其发酵体 积也随之下降。
实施四牛肉营养棒的制备
1、原料和配比
配方 1 :面粉 900kg、牛肉 3100kg、黄糖 270kg、饴糖 30kg、小苏打 8kg、磷脂 8kg、菜油 100kg、酥油 100kg、橄榄油 100kg、食盐 0.13kg。 其中碳水化合物 1017kg、 蛋白质 720kg、脂肪 450kg ;提供的能量比例为 37%∶ 26.2%∶ 36.8%。
配方 2 :面粉 1250kg、牛肉 71kg、黄糖 37kg、蛋白粉 560kg、饴糖 3kg、小苏打 8kg、磷脂 8kg、菜油 100kg、酥油 100kg、橄榄油 100kg、食盐 0.13kg。 其中碳水化合物 970kg、蛋白质 716kg、脂肪 320kg ;提供的能量比例为 40%∶ 30%∶ 30%。
2、制作方法
将上述辅料小苏打、磷脂、菜油、酥油和橄榄油、食盐混合搅拌均匀约 3min, 加面粉搅拌 3min,加入切碎的牛肉块 ( 大小约 5×5×5mm) 搅拌 20min 后,静置 20min, 经成型机轧辊成型,依次于 210℃、250℃、200℃下烘烤 3 分钟、3 分钟、4 分钟,使其成 微酱色,放置冷却至 38℃~ 40℃,可选择地在巧克力溶液中浸蘸 3 秒钟,取出冷却至室 温后包装。
3、关于本实施例的讨论
1) 政府审查机构通过大量严格试验指出 :平均直径在 110Lm 以下的动物颗粒, 在与人体胃液相同的 pH 下是可溶的。 也就是说,肉块中的矿物质元素能否被人体更多的 吸收,取决于肉块的质量和加工工艺。 牛肉营养棒中的具有大量的钙、磷、铁等具有生 物活性的元素,可被机体消化吸收利用,补充人体这些元素。
2) 牛肉在营养棒中的添加量对产品的营养成分有较大影响,由下表 28 可见。 表中说明,添加 10%的牛肉可以达到强化钙磷的目的。
表 28 营养棒主要原料的营养成分表
品名 牛肉 面粉 营养棒 (10% )
水分 (% ) 64 13.7 4.1蛋白质 (% ) 18 9.1 9.2脂肪 (% ) 16.4 0.9 8.0Ca(mg% ) P(mg% ) Fe(mg% ) 40 24 78 130 69 127 1.9 4.2 3.0实施例五巧克力皮大豆蛋白食品棒的制备
1、原料和配比
配方 1 :面粉 860kg、大豆蛋白 1800kg、精炼植物油 270kg、黄砂糖 280kg、小 苏打 0.8kg、碳酸氢铵 0.6kg、8- 葡萄糖酸内酯 1.6kg、单甘油酯 0.6kg、食盐 0.4kg、水 0.16kg 和天然玫瑰香料 0.16kg。 其中碳水化合物 1514kg、蛋白质 720kg、脂肪 564kg ; 提供的能量为 43%∶ 25.5%∶ 30.5%。
配方 2 :面粉 860kg、大豆蛋白 568kg、精炼植物油 280kg、黄砂糖 290kg、小 苏打 0.8kg、碳酸氢铵 0.6kg、8- 葡萄糖酸内酯 1.6kg、单甘油酯 0.6kg、食盐 0.4kg、水 0.16kg 和香精 0.16kg。 其中碳水化合物 970kg,蛋白质 557kg、脂肪 320kg ;提供的能量 为 40%∶ 30%∶ 30%。
2、制备方法
1) 超滤法
取脱脂大豆粕 18kg,粉碎过 65 目筛,用水调节豆粉,然后进行超滤。 超滤的操 作条件为 :pH 为 8 ~ 9 左右 ;操作温度为 50℃,压力为 0.25MPa,超滤时乳液即大豆浸 提液的浓度控制在 12 ~ 14%。
2) 挤压法
i) 取脱脂大豆粕 18kg 粉碎过 65 目筛,用调粉机以 110r/min 搅拌均匀,使调粉 后的物料含水量为 35% ( 水分 :参照 AACC 方法 44-15A),然后于 150℃挤压该物料, 500℃鼓风干燥后,粉碎过 80 目筛,得到挤压蒸煮后豆粕,即大豆蛋白。
ii) 调粉 :先将辅料 ( 精炼植物油,黄砂糖,小苏打,碳酸氢铵,8- 葡萄糖酸内 酯,单甘油酯,食盐,水和香精 ) 搅拌均匀,然后加入面粉搅拌约 3min,加入挤压蒸煮 后的豆粕,搅拌约 20min。
iii) 静置、挤压成型 :调制好的面团静置 20min,经成型机轧辊成型。
iv) 烘烤 :温度分三段 :210℃~ 190℃~ 130℃,每个温度段控制时间为 :5 分 钟、5 分钟、3 分钟调整好温度以及面火与底火的加热比例,使其成酱红色。 营养棒出炉 后冷却至 38 ~ 40℃。
v) 浸蘸 :可选择地将营养棒在巧克力溶液中浸 3 秒,提出、冷却后包装。
3、关于本实施例的讨论 :
1) 挤压成型 :分成型和干燥两个部分 ;成型分为挤浆成型和挤条成型,对于半流体的面团采用挤浆成型,多用粘稠液体泵将胡状面团间断挤出滴加在烘烤炉的载体上 进行一次成型 ;挤条成型是利用挤条成型机械将面团从成型孔中挤出形成条状,再用切 割机切成规定长度的营养棒坯。
2) 烘烤是采用较低的温度和较长的时间,营养棒不同于普通的其他饼干类的烘 烤,水分和温度的变化只有吸湿升温和烘烤两个阶段,不需要着色阶段。 因调治面团过 程中用水相对多,搅拌时间长。 淀粉和蛋白质吸水比较充分,这样面筋的形成量较多。 在烘烤的最初阶段下火温度升高快些,待下火上升到 250 ℃以后,上火才开始渐渐升到 250℃,此后进入定型阶段,下火温度应保持比上火低一些。
3) 大豆蛋白中富含人体所必需 8 种氨基酸,且氨基酸的比例接近动物蛋白,是 取代动物蛋白最好植物蛋白之一。 特别是大豆蛋白中赖氨酸含量高于其它谷类制品,将 其应用于面制品中,不仅提高了营养棒的蛋白质含量,而且根据氨基酸互补原则,还提 高了营养棒的蛋白质质量。 挤压蒸煮技术是多学科交叉所产生一门高新技术,作为一种 高温短时加工方法,能将输送、压缩、混合、变性、脱水、杀菌、膨化、成型等多种操 作单元同时完成,对于制备大豆蛋白营养棒是很好的技术。
4) 脱脂大豆粕在挤压蒸煮后,水分、粗蛋白、粗纤维含量略有降低,脲酶活性 显著降低,粗脂肪、有效赖氨酸含量变化不大,蛋白质消化率显著提高,脱脂大豆粕营 养品质得到有效改善。
3、通过该超滤工艺得到的大豆蛋白再进行大豆营养棒的制备,这种方法避免了 碱提酸沉淀法中的酸碱逆变过程,可得到 NSI 很高的蛋白 (95% ),同时超滤的有效分离 及洗滤过程也可使蛋白质纯度达到 93%。
实施例六巧克力皮花生蛋白食品棒的制备
1、原料和配比
配 方 : 黄 油 301.4 克, 鸡 蛋 4783.5 克, 泡 打 粉 5 克, 花 生 30 克, 细 糖 粉 474 克, 低 筋 面 粉 644 克。 其 中 碳 水 化 合 物、 蛋 白 质、 脂 肪 提 供 的 能 量 分 别 为 31.3%∶ 20.7%∶ 48%。
2、制作方法
将面粉、泡打粉混合均匀后过筛备用。 巧克力采用水溶法熔化后备用。 再将黄 油和糖粉混合搅打膨松呈绒毛状,再分 5 次加入鸡蛋,继续搅拌至蛋液与油脂融合为一 体。然后将过筛后的粉料加入到打发的油脂中,慢速 (80r/min) 搅匀,再将桃仁加入搅拌 均匀。 将调好的面团滚成大的圆柱形,然后放 -20℃中冷冻 4 小时以上。 将面团取出, 在切型机上切成规格的长方体,烘烤,上火温度为 180℃,下火温度为 160℃,取出冷却 至约 50℃,在巧克力液中浸蘸 3 分钟,放置冷凝后包装。
实施例七茶叶瓜子食品棒的制备
1、原料和配比
黄油 229.1g,食盐 15g,鸡蛋 778.2g,泡打粉 5g,瓜子仁 23g,糖粉 285.7g,中 筋面粉 557.9g,绿茶茶叶粉 50g,脱脂奶粉 70g。 其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提供的 能量分别为 43.8%∶ 15%∶ 41.2%。
2、制作方法 :
将面粉、泡打粉、茶叶粉、食盐混合均匀后过筛备用。 再将黄油软化后和糖粉混合搅打膨松呈绒毛状,再分 5 次加入鸡蛋,继续搅拌至蛋液与油脂融合为一体。 然后 将过筛后的粉料加入到打发的油脂中,慢速 (80 转 / 分 ) 搅匀,再将瓜子仁加入搅拌均 匀。 将调好的面团在切型机上切成规格的长方体,然后进行烘烤 10 分钟,上火温度为 160℃,下火温度为 160℃,取出冷却至约 50℃。 可选择地,进一步在奶油液中浸蘸约 3 分钟,放置冷凝后包装。
实施例八奶油草莓食品棒的制备
1、原料和配比
黄油 286g,蛋清 4897g,泡打粉 5g,燕麦片 416g,草莓干 200g,糖粉 166g,蛋 黄 50g,苏打粉 1g,低筋面粉 693g,樱桃利口酒少许。 其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 提供的能量分别为 42.8%∶ 27.8%∶ 29.3%。
2、制作方法
将面粉、泡打粉、苏打粉混合均匀过筛后与燕麦片搅拌约 10 分钟备用,另将草 莓干切碎后用樱桃利口酒浸泡备用。 将黄油软化后加入细砂糖搅打蓬松,加入蛋清和蛋 黄拌匀。 将浸泡好的草莓干加入搅打蓬松的黄油中搅拌匀,然后将过筛后的粉料加入, 拌匀调成面团。 将面团分成大小均匀的小块,用模型压小圆饼即成饼胚,放入烤箱中, 以上火 160℃,下火 150℃的温度烤约 15 分钟至脆酥,取出冷却至 50℃。 可选择地,进 一步在奶油液中浸蘸约 3 分钟,放置冷凝后包装。
实施例九奶油香橙食品棒的制备
1、原料与配比
配 方 1 :黄 油 300kg, 橙 汁 240kg, 低 筋 面 粉 730kg, 蛋 清 5500kg, 细 砂 糖 420kg,橙皮 120kg。
配 方 2 :黄 油 315kg, 橙 汁 240kg, 低 筋 面 粉 730kg, 蛋 清 300kg, 蛋 白 粉 500kg、细砂糖 420kg,橙皮 120kg。其中碳水化合物 967kg,蛋白质 621kg、脂肪 320kg ; 提供的能量为 40%∶ 30%∶ 30%。
2、制作方法 :
将面粉过筛备用,橙皮洗净切碎备用。 将黄油软化后,加入细砂糖搅拌打至膨 发,加入过筛后面粉、橙汁以及切碎的橙皮,拌匀形成面团。 将面团制成成粗细均匀的 圆柱状,刷上蛋清,粘裹上粗砂糖,用保鲜膜包好,放入冰箱 3 小时冻硬。 将冻硬的面 团取出,切成 0.5cm 厚的片,四周刷蛋清后沾上粗砂糖,摆放在烤盘中。 将饼胚放入烤 箱中,以上火 160℃,下火 160℃的温度烤 15 分钟至脆酥,取出冷却到 50℃,然后在奶油 液中浸蘸 5 分钟,放置冷凝后包装。
实施例十奶油海苔食品棒的制备
1、原料和配比
配方 1 :黄油 307kg,泡打粉 10kg,低筋面粉 800kg,海苔粉 105kg,细砂糖 320kg,苏打粉 5kg,鸡蛋 2600kg。其中碳水化合物 1438kg、蛋白质 720kg、脂肪 554kg ; 提供的能量比例为 42%∶ 25%∶ 33%。
配方 2 :黄油 300kg,泡打粉 10kg,低筋面粉 800kg,蛋白粉 378kg,,海苔粉 108kg,细砂糖 315kg,苏打粉 5kg,鸡蛋 140kg。其中碳水化合物 956kg、蛋白质 520kg、 脂肪 320kg,提供的能量比例为 40%∶ 30%∶ 30%。2、制作方法
将面粉、泡打粉、苏打粉混合均匀过筛后与海苔粉 (75 克 ) 拌匀,得到粉料备 用。 将黄油软化后加入细砂糖搅打蓬松后,分 5 次加入鸡蛋拌匀,然后添加上述的粉 料,搅拌 5 ~ 8 分钟,形成饼干面团,然后将面团制成圆柱状,表面粘裹海苔粉 25 克后 用保鲜膜包好放入冰箱中 4 小时冻硬。 将冷冻后的面团取出,切成 0.5cm 厚的薄片,摆 放在烤盘中。 将饼胚放入烤箱中,以上火 150℃,下火 150℃的温度烤至脆酥,取出冷却 到 50℃,然后在奶油液中浸蘸 3 分钟,放置冷凝后包装。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