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474043 上传时间:2018-02-1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702.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47618.5

申请日:

2014.07.21

公开号:

CN104164053A

公开日:

2014.11.26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C08L 63/00申请公布日:20141126|||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8L 63/00申请日:20140721|||公开

IPC分类号:

C08L63/00; C08L77/10; C08L23/06; C08K7/06; C08K3/04; C08K7/14; C08K7/10; C08J5/04

主分类号:

C08L63/00

申请人: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发明人:

白雪莲; 王磊; 韩成智; 凌辉; 张艺萌; 尚呈元; 张东霞; 臧千; 阙伟婧

地址:

100076 北京市丰台区南大红门路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代理人:

安丽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及其制备方法,分别制备出环氧树脂组分、流变控制组分和固化组分,并将环氧树脂组分与固化组分加入到流变控制组分制备出黏度大于4Pa.s的流动可控环氧树脂体系,最后通过与增强材料复合制备出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其中,环氧树脂组分为单一的环氧树脂或多种环氧树脂的组合物,质量含量为10-90%;流变控制组分为环氧树脂改性剂与环氧树脂的预聚物或者混合物,质量含量为5-60%;固化剂组分为单一固化剂或是多种固化剂组合物或者固化剂和促进剂的组合物,质量含量为2-30%。通过本发明的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实现了在热压罐成型工程中进罐加压和零吸胶工艺控制方式,提高了产品质量。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流动可控环氧树脂体系和增强材料,其中,流动可控环氧树脂体系由环氧树脂组分、流变控制组分和固化组分组成且最低黏度大于4Pa.s;所述环氧树脂组分为单一的环氧树脂或多种环氧树脂的组合物;所述流变控制组分为环氧树脂改性剂与环氧树脂的预聚物或者混合物;所述固化剂组分为单一固化剂或是多种固化剂组合物或者固化剂和促进剂的组合物;其中,环氧树脂组分的含量,按质量百分比为10-90%,流变控制组分的含量为5-60%,固化组分的含量为2-30%。

2.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一种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氧树脂组分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双酚S型环氧树脂、酚醛环氧、溴化环氧、三官能度环氧、四官能度环氧、酚醛清漆型环氧或甲醛清漆型环氧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物。

3.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一种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为多元胺类固化剂、有机酸酐类、聚硫醇类化合物、氨基树脂、异氰酸酯化合物、阴离子聚合固化剂、阳离子聚合固化剂、咪唑类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物;促进剂为尿素化合物、聚脲类化合物、咪唑和咪唑类衍生物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

4.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一种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改性剂为端环氧基橡胶、端羧基橡胶、大分子丁腈橡胶、热塑性树脂、核壳粒子、无机物粒子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物。

5.
  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一种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树脂包括聚醚酮、聚砜、聚醚砜、热塑性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聚碳酸酯、聚苯醚或聚酰亚胺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所述无机物粒子包括SiO2或Sb2O3的一种或两种。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材料为碳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纤维、高分子量聚 乙烯纤维或玄武岩纤维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

7.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按照以下步骤制备:
(1)环氧树脂组分的制备
将环氧树脂放入干燥的容器内加热并搅拌得到熔融的环氧树脂或者环氧树脂混合物;
(2)流变控制组分的制备
将环氧树脂放入干燥容器内加热并搅拌得到环氧树脂;然后加入环氧树脂改性剂进行化学预聚或者热物理混合得到流动可控环氧树脂体系的流变控制组分;
(3)固化剂组分的制备
将液态环氧树脂放入干燥的容器中加热并搅拌得到环氧树脂,在其中加入固化剂组分后搅拌,然后将所得混合物通过研磨得到流动可控环氧树脂固化剂组分;
(4)流动可控环氧树脂体系的制备
将步骤(1)中制备的环氧树脂组分和步骤(3)中制备的固化剂组分加入到步骤(2)制备的流变控制组分中,在真空条件下搅拌,得到流动可控环氧树脂体系。
(5)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的制备
以步骤(4)得到的流动可控环氧树脂为基体材料制备成热熔胶膜,然后与增强材料复合得到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环氧树脂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双酚S型环氧树脂、酚醛环氧、溴化环氧、三官能度环氧、四官能度环氧、酚醛清漆型环氧或甲醛清漆型环氧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物。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的制备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改性剂为端环氧基橡胶、端羧基橡胶、大分子丁腈橡胶、热塑性树脂、核壳粒子、无机物粒子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物。

10.
  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一种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树脂包括聚醚酮、聚砜、聚醚砜、热塑性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聚碳酸酯、聚苯醚或聚酰亚胺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所述无机物粒子包括SiO2或Sb2O3的一种或两种。

11.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组分为单一固化剂或多种固化剂组合物或者固化剂和促进剂的组合物。

12.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为多元胺类固化剂、有机酸酐类、聚硫醇类化合物、氨基树脂、异氰酸酯化合物、阴离子聚合固化剂、阳离子聚合固化剂、咪唑类固化剂;所述促进剂为尿素化合物、聚脲类化合物、咪唑和咪唑类衍生物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

13.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强材料为碳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纤维、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或玄武岩纤维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

14.
  根据权利要求1、7或13所述的一种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强材料为通过拉伸得到的纤维单向带或者通过编制得到的纤维织物。

15.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步骤(3)中研磨的机械为三辊研磨机;用于步骤(5)中制备热熔胶膜的设备为胶膜机,用于步骤(5)中所述热熔胶膜与所述增强材料混合的设备为预浸机。

说明书

一种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热压罐成型工艺是航空航天高性能树脂基复合材料结构件常用的制造工艺之一,其用于制造结构复杂、整体尺寸较大的树脂基复合材料结构件。
传统的树脂体系在采用热压罐成型工艺制备树脂基复合材料时,需根据树脂流变特性确定成型过程中的升温速率、保温台阶、加压点以及吸胶工艺过程。复合材料成型过程中的加压点和吸胶工艺过程的设定需根据复合材料制件的尺寸、厚度以及模具结构形式进行变化,对工艺经验依赖较大,常常导致复合材料制件质量的波动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能够在热压罐成型工程中实现进罐加压和零吸胶工艺控制方式的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体系,解决了加压点控制和吸胶工艺带来的复合材料制件质量波动性大和成型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包括流动可控环氧树脂体系和增强材料,其中,流动可控环氧树脂体系由环氧树脂组分、流变控制组分和固化组分组成且最低黏度大于4Pa.s;所述环氧树脂组分为单一的环氧树脂或多种环氧树脂的组合物;所述流变控制组分为环氧树脂改性剂与环氧树脂的预聚物或者混合物;所述固化剂组分为单一固化剂或是多种固化剂组合物或者固化剂和促进剂的组合物;其中,环氧树脂组分的质量含量为10-90%,流变控制组分的质量含量为5-60%,固化组分的质量含量为2-30%。
所述的环氧树脂组分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双酚S型 环氧树脂、酚醛环氧、溴化环氧、三官能度环氧、四官能度环氧、酚醛清漆型环氧或甲醛清漆型环氧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物。
所述固化剂为多元胺类固化剂、有机酸酐类、聚硫醇类化合物、氨基树脂、异氰酸酯化合物、阴离子聚合固化剂、阳离子聚合固化剂、咪唑类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物;促进剂为尿素化合物、聚脲类化合物、咪唑和咪唑类衍生物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
所述环氧树脂改性剂为端环氧基橡胶、端羧基橡胶、大分子丁腈橡胶、热塑性树脂、核壳粒子、无机物粒子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物。
所述热塑性树脂包括聚醚酮、聚砜、聚醚砜、热塑性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聚碳酸酯、聚苯醚或聚酰亚胺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所述无机物粒子包括SiO2或Sb2O3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增强材料为碳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纤维、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或玄武岩纤维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
所述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按照以下步骤制备:
(1)环氧树脂组分的制备
将固态、半固态或者液态的环氧树脂放入干燥的容器内加热并搅拌得到熔融的环氧树脂或者环氧树脂混合物;
(2)流变控制组分的制备
将固态、半固态或者液态的环氧树脂放入干燥容器内加热并搅拌得到流动性较好的环氧树脂;然后加入环氧树脂改性剂进行化学预聚或者热物理混合得到流动可控环氧树脂体系的流变控制组分;
(3)固化剂组分的制备
将液态环氧树脂放入干燥的容器中加热并搅拌得到低黏度环氧树脂,在其中加入固化剂组分后搅拌,然后将所得混合物通过研磨得到流动可控环氧树脂固化剂组分;
(4)流动可控环氧树脂体系的制备
将步骤(1)中制备的环氧树脂组分和步骤(3)中制备的固化剂组分加入到步骤(2)制备的流变控制组分中,在真空条件下搅拌,得到流动可控环氧树脂体系。
(5)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的制备
以步骤(4)得到的流动可控环氧树脂为基体材料制备成热熔胶膜,然后与增强材料复合得到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
所述环氧树脂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双酚S型环氧树脂、酚醛环氧、溴化环氧、三官能度环氧、四官能度环氧、酚醛清漆型环氧和甲醛清漆型环氧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物。
所述环氧树脂改性剂为端环氧基橡胶、端羧基橡胶、大分子丁腈橡胶、热塑性树脂、核壳粒子、无机物粒子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物。
所述热塑性树脂包括聚醚酮、聚砜、聚醚砜、热塑性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聚碳酸酯、聚苯醚或聚酰亚胺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所述无机物粒子包括SiO2或Sb2O3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固化剂组分为单一固化剂或多种固化剂组合物或者固化剂和促进剂的组合物。
所述固化剂为多元胺类固化剂、有机酸酐类、聚硫醇类化合物、氨基树脂、异氰酸酯化合物、阴离子聚合固化剂、阳离子聚合固化剂、咪唑类固化剂;所述促进剂为尿素化合物、聚脲类化合物、咪唑和咪唑类衍生物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
所述的增强材料为碳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纤维、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或玄武岩纤维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
所述的增强材料为通过拉伸得到的纤维单向带或者通过编制得到的纤维织物。
用于步骤(3)中研磨的机械为三辊研磨机。用于步骤(5)中制备热熔胶膜的设备为一种胶膜机,用于步骤(5)中所述热熔胶膜与所述增强材料混合的 设备为一种预浸机。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制得的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实现了对环氧树脂基体的流变控制,从而使树脂体系在整个成型过程均具有与成型压力相匹配的黏度,能够在热压罐成型过程中实现进罐加压和零吸胶的工艺控制方式,解决了加压点控制和吸胶工艺带来的复合材料制件质量波动性大和成型效率低的问题。
(2)本发明制得的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实现了同一种环氧树脂预浸料的不同尺寸,不同结构的复合材料制件的同炉固化,成型过程中无需吸胶,简化了工艺过程,降低了复合材料的制造成本,具有良好的商业应用前景。
(3)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采用了将最终产物流动可控环氧树脂的各组分分别制备,使得各组分能更好的发挥各自作用,流变控制组分可以更好的控制体系的流动性,固化组分由于预先与环氧树脂形成混合物,而使其与最终产物的相容性增强,进而最终获得性能优良的流动可控的环氧树脂体系。
(4)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由于可选的环氧树脂、改性剂、固化剂、促进剂以及增强材料种类很多,实际使用时,可根据最终产品要求进行选择,因此,在诸多领域都有广阔的用途。
(5)本发明制得的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可应用于航空航天以及民用领域的超大尺寸和结构复杂的复合材料构件的制备,进一步降低了制备风险。
(6)本发明制得的流动可控环氧树脂体系最低黏度大于4Pa.s,在室温下的贮存期大于3个月,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制备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注:以下所用原料的含量均为质量含量。
实施例一:一种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是由F-46环氧树脂、CYD-011环氧树脂、端羧基丁腈橡胶、DYD-128环氧树脂和固化剂双氰胺组成的流动可控环氧树脂体系浸透增强材料而成。制备步骤为:(1)将F-46环氧树脂和CYD-011环氧树脂在50-100℃和200-1000r/min的转速下搅拌0.5-1h混合均匀,其中F-46环氧树脂的含量为25%,CYD-011环氧树脂的含量为15%;(2)将端羧基丁腈橡胶与CYD-011环氧树脂在催化剂三苯基膦的作用下在100-150℃和200-1000r/min的转速下搅拌预聚1-3h,制备出流变控制组分;其中CYD-011环氧树脂的含量为30%,端羧基丁腈橡胶的含量为8%,三苯基膦的含量为0.1%;(3)将DYD-128环氧树脂放入干燥的搅拌釜中在40-50℃和200-1000r/min的转速下搅拌0.5-2h得到低黏度的DYD-128环氧树脂,加入双氰胺固化剂在200-1000r/min的转速下搅拌0.5-1h,然后在三辊研磨机上研磨1-5遍;其中DYD-128型环氧树脂的含量为10%,双氰胺的含量为12%;(4)将步骤(1)中制备的混合环氧树脂组分和步骤(3)中的固化组分加入步骤(2)的流变控制组分中,在真空搅拌釜中混合均匀,搅拌速率为200-1000r/min,搅拌时间为0.1-0.5h;(5)将步骤(4)中制备的流动可控环氧树脂体系在60-70℃下利用胶膜机制备成热熔胶膜,然后与增强材料在70-90℃的温度下在预浸机上复合制得流动可控环氧树脂热熔预浸料。
经过以上步骤制备的流动可控环氧树脂体系的最低黏度为6.5Pa.s,以MT300-6k碳纤维单向带为增强材料制备的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在室温下具有较好的黏性,铺覆性好,预浸料的流动度为14%。
采用制备的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利用进罐加压和零吸胶的工艺方式制备了复合材料,所制备的复合材料质量完好,性能均满足使用要求,具体性能如表1所示。

性能测试值00拉伸强度/MPa174000拉伸模量/GPa13800弯曲强度/MPa132000弯曲模量/GPa106层剪剪切强度/MPa78.1纤维体积含量/%58.0孔隙率含量/%未检测出

实施例二:一种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是由638s环氧树脂、830环氧树脂、聚醚砜、DYD-128环氧树脂和固化剂二氨基二苯甲烷组成的流动可控环氧树脂体系浸透增强材料而成。制备步骤为:(1)将638s环氧树脂和830环氧树脂在50-100℃和200-1000r/min的转速下搅拌0.5-1h混合均匀,其中638s环氧树脂的含量为15%,830环氧树脂的含量为10%;(2)将聚醚砜与830环氧树脂在100-150℃和200-1000r/min的转速下预聚1-3h,制备出流变控制组分;其中830环氧树脂的含量为30%,热塑性树脂的含量为25%;(3)将DYD-128环氧树脂放入干燥的搅拌釜中在40-50℃和200-1000r/min的转速下搅拌0.5-2h得到低黏度的DYD-128环氧树脂,加入二氨基二苯甲烷固化剂在200-1000r/min的转速下搅拌0.5-1h,然后在三辊研磨机上研磨1-5遍;其中DYD-128环氧树脂的含量为5%,二氨基二苯甲烷的含量为15%;(4)将步骤(1)中的混合环氧树脂与步骤(3)中的固化组分加入步骤(2)的流变控制组分中,在真空搅拌釜中混合均匀,搅拌速率为200-1000r/min,搅拌时间为0.1-0.5h;(5)将步骤(4)中制备的流动可控环氧树脂体系在70-80℃利用胶膜机制备成热熔胶膜,然后与增强材料在90-110℃的温度下在预浸机上复合制得流动可控环氧树脂热熔预浸料
经过以上步骤制备的流动可控环氧树脂体系的最低黏度为16.8Pa.s,以T700S-12k碳纤维单向带为增强材料制备的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在室温下具有较好的黏性,铺覆性好,预浸料的流动度为11.5%。
采用制备的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利用进罐加压和零吸胶的工艺方式制备了复合材料,所制备的复合材料质量完好,性能均满足使用要求,具体性 能如表2所示。
性能测试值00拉伸强度/MPa245000拉伸模量/GPa12700压缩强度/MPa111000压缩模量/GPa12700弯曲强度/MPa146000弯曲模量/GPa102层剪剪切强度/MPa80.2纤维体积含量/%61.6孔隙率含量/%未检测出

实施例三:一种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是由EX-40环氧树脂、F-46环氧树脂、830环氧树脂、无规羧基丁腈橡胶、Sb2O3粒子、双氰胺和敌草隆组成的流动可控环氧树脂体系浸透增强材料而成。制备步骤为:(1)将EX-40环氧树脂放入干燥的容器内,在50-100℃下以200-1000r/min的速率搅拌0.1-3h,得到低黏度的EX-40环氧树脂;其中EX-40环氧树脂的含量为20%;(2)将F-46环氧树脂与无规羧基丁腈橡胶在100-150℃,200-1000r/min的转速搅拌下预聚1-3h,得到流变控制组分A;其中F-46环氧树脂的含量为25%,无规羧基丁腈橡胶的含量为10%;(3)将Sb2O3粒子和830环氧树脂50-100℃,200-1000r/min的转速搅拌0.5-1h混合均匀,然后在三辊研磨机上研磨1-5遍,得到流变控制组分B;其中Sb2O3的含量为13%,830环氧树脂的含量为10%;(4)将830环氧树脂放入干燥的搅拌釜中在40-50℃和200-1000r/min的转速下搅拌0.5-2h得到低黏度的830环氧树脂,加入双氰胺和敌草隆在200-1000r/min的转速下搅拌0.5-1h,然后在三辊研磨机上研磨1-5遍;其中830环氧树脂的含量为8%,双氰胺的含量为10%,敌草隆的含量为4%;(5)将步骤(1)中制备的熔融EX-40环氧树脂、步骤(3)中制备的流变控制组分B与步骤(4)中的固化组分加入步骤(2)的流变控制组分A中,真空搅拌釜中混合均匀,搅拌速率为200-1000r/min,搅拌时间为0.1-0.5h;(6)将步骤(5)中制备的流动可控环氧树脂体系在60-70℃的温度下利用胶膜机制备成热熔胶膜,然后与增强材料在50-90℃的温度下在预浸机上复合制得流动可控环氧树脂热熔预浸料
经过以上步骤制备的流动可控环氧树脂体系的最低黏度为8.9Pa.s,以EC1200玻璃纤维单向带为增强材料制备的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在室温下具有较好的黏性,铺覆性好,预浸料的流动度为13.9%。
采用制备的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利用进罐加压和零吸胶的工艺过程制备了复合材料,所制备的复合材料质量完好,性能均满足使用要求,具体性能如表3所示。
性能测试值00弯曲强度/MPa143000弯曲模量/GPa39.0层剪剪切强度/MPa79.4孔隙率含量/%未检测出

实施例四:一种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是AG-80环氧树脂、TDE-85环氧树脂、聚醚酮和二氨基二苯砜组成的流动可控环氧树脂体系浸透增强材料而成。制备步骤为:(1)将AG-80环氧树脂放入干燥的容器内,在50-100℃下以200-1000r/min的速率搅拌0.1-3h,得到熔融的AG-80环氧树脂;其中AG-80环氧树脂的含量为20%;(2)将AG-80环氧树脂和聚醚酮在50-100℃,200-1000r/min的转速下搅拌预聚1-3h混合均匀,制备流变控制组分;其中AG-80环氧树脂的含量为25%,聚醚酮的含量为10%;(3)将TDE-85环氧树脂放入干燥的搅拌釜中在40-50℃和200-1000r/min的转速下搅拌0.5-2h得到低黏度的TDE-85环氧树脂,加入二氨基二苯砜在200-1000r/min的转速下搅拌0.5-1h,然后在三辊研磨机上研磨1-5遍;其中TDE-85环氧树脂的含量为15%,二氨基二苯砜的含量为30%;(4)将步骤(1)中制备的低黏度AG-80环氧树脂与步骤(3)中的固化组分加入步骤(2)中的流变控制组分中,真空搅拌釜中混合均匀,搅拌速率为200-1000r/min,搅拌时间为0.1-0.5h;(5)将步骤(4)中制备的流动可控环氧树脂体系在70-80℃的温度下利用胶膜机制备成热熔胶膜,然后与增强材料在90-110℃的温度下在预浸机上复合制得流动可控环氧树脂热熔预浸料。
经过以上步骤制备的流动可控环氧树脂体系的最低黏度为15.6Pa.s,以 SW280F-90a玻璃纤维编织布为增强材料制备的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在室温下具有较好的黏性,铺覆性好,预浸料的流动度为10%。
采用制备的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利用进罐加压和零吸胶的工艺方式制备了复合材料,所制备的复合材料质量完好,性能均满足使用要求,具体性能如表4所示。
性能测试值纵向弯曲强度/MPa971纵向弯曲模量/GPa24.7层剪剪切强度/MPa85.0孔隙率含量/%未检测出

本发明未详细说明的部分属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常识。

一种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及其制备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64053A43申请公布日20141126CN104164053A21申请号201410347618522申请日20140721C08L63/00200601C08L77/10200601C08L23/06200601C08K7/06200601C08K3/04200601C08K7/14200601C08K7/10200601C08J5/0420060171申请人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地址100076北京市丰台区南大红门路1号申请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72发明人白雪莲王磊韩成智凌辉张艺萌尚呈元张东霞臧千阙伟婧74专利代理机构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11009代理人安丽5。

2、4发明名称一种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一种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及其制备方法,分别制备出环氧树脂组分、流变控制组分和固化组分,并将环氧树脂组分与固化组分加入到流变控制组分制备出黏度大于4PAS的流动可控环氧树脂体系,最后通过与增强材料复合制备出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其中,环氧树脂组分为单一的环氧树脂或多种环氧树脂的组合物,质量含量为1090;流变控制组分为环氧树脂改性剂与环氧树脂的预聚物或者混合物,质量含量为560;固化剂组分为单一固化剂或是多种固化剂组合物或者固化剂和促进剂的组合物,质量含量为230。通过本发明的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实现了在热压罐成型工程中进罐加压和零。

3、吸胶工艺控制方式,提高了产品质量。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6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6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64053ACN104164053A1/2页21一种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流动可控环氧树脂体系和增强材料,其中,流动可控环氧树脂体系由环氧树脂组分、流变控制组分和固化组分组成且最低黏度大于4PAS;所述环氧树脂组分为单一的环氧树脂或多种环氧树脂的组合物;所述流变控制组分为环氧树脂改性剂与环氧树脂的预聚物或者混合物;所述固化剂组分为单一固化剂或是多种固化剂组合物或者固化剂和促进剂的组合物;其中,环。

4、氧树脂组分的含量,按质量百分比为1090,流变控制组分的含量为560,固化组分的含量为230。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一种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氧树脂组分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双酚S型环氧树脂、酚醛环氧、溴化环氧、三官能度环氧、四官能度环氧、酚醛清漆型环氧或甲醛清漆型环氧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一种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为多元胺类固化剂、有机酸酐类、聚硫醇类化合物、氨基树脂、异氰酸酯化合物、阴离子聚合固化剂、阳离子聚合固化剂、咪唑类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物;促进剂为尿素化合物、聚脲类化合物、咪唑和咪唑类衍生物的一种或。

5、几种的组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一种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改性剂为端环氧基橡胶、端羧基橡胶、大分子丁腈橡胶、热塑性树脂、核壳粒子、无机物粒子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一种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树脂包括聚醚酮、聚砜、聚醚砜、热塑性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聚碳酸酯、聚苯醚或聚酰亚胺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所述无机物粒子包括SIO2或SB2O3的一种或两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材料为碳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纤维、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或玄武岩纤维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7根。

6、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按照以下步骤制备1环氧树脂组分的制备将环氧树脂放入干燥的容器内加热并搅拌得到熔融的环氧树脂或者环氧树脂混合物;2流变控制组分的制备将环氧树脂放入干燥容器内加热并搅拌得到环氧树脂;然后加入环氧树脂改性剂进行化学预聚或者热物理混合得到流动可控环氧树脂体系的流变控制组分;3固化剂组分的制备将液态环氧树脂放入干燥的容器中加热并搅拌得到环氧树脂,在其中加入固化剂组分后搅拌,然后将所得混合物通过研磨得到流动可控环氧树脂固化剂组分;4流动可控环氧树脂体系的制备将步骤1中制备的环氧树脂组分和步骤3中制备的固化剂组分加入到步骤2。

7、制备的流变控制组分中,在真空条件下搅拌,得到流动可控环氧树脂体系。5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的制备以步骤4得到的流动可控环氧树脂为基体材料制备成热熔胶膜,然后与增强材料复权利要求书CN104164053A2/2页3合得到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环氧树脂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双酚S型环氧树脂、酚醛环氧、溴化环氧、三官能度环氧、四官能度环氧、酚醛清漆型环氧或甲醛清漆型环氧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物。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改性剂为端环氧基橡胶、端羧基橡胶、大。

8、分子丁腈橡胶、热塑性树脂、核壳粒子、无机物粒子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物。10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一种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树脂包括聚醚酮、聚砜、聚醚砜、热塑性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聚碳酸酯、聚苯醚或聚酰亚胺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所述无机物粒子包括SIO2或SB2O3的一种或两种。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组分为单一固化剂或多种固化剂组合物或者固化剂和促进剂的组合物。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为多元胺类固化剂、有机酸酐类、聚硫醇类化合物、氨基树脂、异氰酸酯化合物、。

9、阴离子聚合固化剂、阳离子聚合固化剂、咪唑类固化剂;所述促进剂为尿素化合物、聚脲类化合物、咪唑和咪唑类衍生物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强材料为碳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纤维、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或玄武岩纤维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14根据权利要求1、7或13所述的一种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强材料为通过拉伸得到的纤维单向带或者通过编制得到的纤维织物。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步骤3中研磨的机械为三辊研磨机;用于步骤5中制备热熔胶膜的。

10、设备为胶膜机,用于步骤5中所述热熔胶膜与所述增强材料混合的设备为预浸机。权利要求书CN104164053A1/6页4一种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热压罐成型工艺是航空航天高性能树脂基复合材料结构件常用的制造工艺之一,其用于制造结构复杂、整体尺寸较大的树脂基复合材料结构件。0003传统的树脂体系在采用热压罐成型工艺制备树脂基复合材料时,需根据树脂流变特性确定成型过程中的升温速率、保温台阶、加压点以及吸胶工艺过程。复合材料成型过程中的加压点和吸胶工艺过程的设定需根据复合材料制件的尺寸、厚。

11、度以及模具结构形式进行变化,对工艺经验依赖较大,常常导致复合材料制件质量的波动较大。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能够在热压罐成型工程中实现进罐加压和零吸胶工艺控制方式的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体系,解决了加压点控制和吸胶工艺带来的复合材料制件质量波动性大和成型效率低的问题。0005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包括流动可控环氧树脂体系和增强材料,其中,流动可控环氧树脂体系由环氧树脂组分、流变控制组分和固化组分组成且最低黏度大于4PAS;所述环氧树脂组分为单一的环氧树脂或多种环氧树脂的组合物;所述流变控制组分为环氧树脂改性剂与环氧树脂的预聚物或者混合物;所述。

12、固化剂组分为单一固化剂或是多种固化剂组合物或者固化剂和促进剂的组合物;其中,环氧树脂组分的质量含量为1090,流变控制组分的质量含量为560,固化组分的质量含量为230。0006所述的环氧树脂组分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双酚S型环氧树脂、酚醛环氧、溴化环氧、三官能度环氧、四官能度环氧、酚醛清漆型环氧或甲醛清漆型环氧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物。0007所述固化剂为多元胺类固化剂、有机酸酐类、聚硫醇类化合物、氨基树脂、异氰酸酯化合物、阴离子聚合固化剂、阳离子聚合固化剂、咪唑类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物;促进剂为尿素化合物、聚脲类化合物、咪唑和咪唑类衍生物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0008所述环。

13、氧树脂改性剂为端环氧基橡胶、端羧基橡胶、大分子丁腈橡胶、热塑性树脂、核壳粒子、无机物粒子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物。0009所述热塑性树脂包括聚醚酮、聚砜、聚醚砜、热塑性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聚碳酸酯、聚苯醚或聚酰亚胺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所述无机物粒子包括SIO2或SB2O3的一种或两种。0010所述增强材料为碳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纤维、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或玄武岩纤维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说明书CN104164053A2/6页50011所述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按照以下步骤制备00121环氧树脂组分的制备0013将固态、半固态或者液态的环氧树脂放入干燥的容器内加热并搅拌得到。

14、熔融的环氧树脂或者环氧树脂混合物;00142流变控制组分的制备0015将固态、半固态或者液态的环氧树脂放入干燥容器内加热并搅拌得到流动性较好的环氧树脂;然后加入环氧树脂改性剂进行化学预聚或者热物理混合得到流动可控环氧树脂体系的流变控制组分;00163固化剂组分的制备0017将液态环氧树脂放入干燥的容器中加热并搅拌得到低黏度环氧树脂,在其中加入固化剂组分后搅拌,然后将所得混合物通过研磨得到流动可控环氧树脂固化剂组分;00184流动可控环氧树脂体系的制备0019将步骤1中制备的环氧树脂组分和步骤3中制备的固化剂组分加入到步骤2制备的流变控制组分中,在真空条件下搅拌,得到流动可控环氧树脂体系。002。

15、05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的制备0021以步骤4得到的流动可控环氧树脂为基体材料制备成热熔胶膜,然后与增强材料复合得到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0022所述环氧树脂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双酚S型环氧树脂、酚醛环氧、溴化环氧、三官能度环氧、四官能度环氧、酚醛清漆型环氧和甲醛清漆型环氧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物。0023所述环氧树脂改性剂为端环氧基橡胶、端羧基橡胶、大分子丁腈橡胶、热塑性树脂、核壳粒子、无机物粒子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物。0024所述热塑性树脂包括聚醚酮、聚砜、聚醚砜、热塑性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聚碳酸酯、聚苯醚或聚酰亚胺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所述无机物粒子包括SIO2或。

16、SB2O3的一种或两种。0025所述固化剂组分为单一固化剂或多种固化剂组合物或者固化剂和促进剂的组合物。0026所述固化剂为多元胺类固化剂、有机酸酐类、聚硫醇类化合物、氨基树脂、异氰酸酯化合物、阴离子聚合固化剂、阳离子聚合固化剂、咪唑类固化剂;所述促进剂为尿素化合物、聚脲类化合物、咪唑和咪唑类衍生物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0027所述的增强材料为碳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纤维、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或玄武岩纤维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0028所述的增强材料为通过拉伸得到的纤维单向带或者通过编制得到的纤维织物。0029用于步骤3中研磨的机械为三辊研磨机。用于步骤5中制备热熔胶膜的设备为一。

17、种胶膜机,用于步骤5中所述热熔胶膜与所述增强材料混合的设备为一种预浸机。0030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00311本发明制得的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实现了对环氧树脂基体的流变控制,从而使树脂体系在整个成型过程均具有与成型压力相匹配的黏度,能够在热压罐成型过程中实现进罐加压和零吸胶的工艺控制方式,解决了加压点控制和吸胶工艺带来的复合材料说明书CN104164053A3/6页6制件质量波动性大和成型效率低的问题。00322本发明制得的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实现了同一种环氧树脂预浸料的不同尺寸,不同结构的复合材料制件的同炉固化,成型过程中无需吸胶,简化了工艺过程,降低了复合材料的制造成本,具有。

18、良好的商业应用前景。00333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采用了将最终产物流动可控环氧树脂的各组分分别制备,使得各组分能更好的发挥各自作用,流变控制组分可以更好的控制体系的流动性,固化组分由于预先与环氧树脂形成混合物,而使其与最终产物的相容性增强,进而最终获得性能优良的流动可控的环氧树脂体系。00344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由于可选的环氧树脂、改性剂、固化剂、促进剂以及增强材料种类很多,实际使用时,可根据最终产品要求进行选择,因此,在诸多领域都有广阔的用途。00355本发明制得的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可应用于航空航天以及民用领域的超大尺寸和结构复杂的复合材料构件的制备,进一步降低了制备风险。00366本发明制。

19、得的流动可控环氧树脂体系最低黏度大于4PAS,在室温下的贮存期大于3个月,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附图说明0037图1为本发明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制备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0038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0039注以下所用原料的含量均为质量含量。0040实施例一一种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是由F46环氧树脂、CYD011环氧树脂、端羧基丁腈橡胶、DYD128环氧树脂和固化剂双氰胺组成的流动可控环氧树脂体系浸透增强材料而成。制备步骤为1将F46环氧树脂和CYD011环氧树脂在50100和2001000R/MIN的转速下搅拌051H混合均匀,其中F46环氧树脂的含量为25,CYD01。

20、1环氧树脂的含量为15;2将端羧基丁腈橡胶与CYD011环氧树脂在催化剂三苯基膦的作用下在100150和2001000R/MIN的转速下搅拌预聚13H,制备出流变控制组分;其中CYD011环氧树脂的含量为30,端羧基丁腈橡胶的含量为8,三苯基膦的含量为01;3将DYD128环氧树脂放入干燥的搅拌釜中在4050和2001000R/MIN的转速下搅拌052H得到低黏度的DYD128环氧树脂,加入双氰胺固化剂在2001000R/MIN的转速下搅拌051H,然后在三辊研磨机上研磨15遍;其中DYD128型环氧树脂的含量为10,双氰胺的含量为12;4将步骤1中制备的混合环氧树脂组分和步骤3中的固化组分加。

21、入步骤2的流变控制组分中,在真空搅拌釜中混合均匀,搅拌速率为2001000R/MIN,搅拌时间为0105H;5将步骤4中制备的流动可控环氧树脂体系在6070下利用胶膜机制备成热熔胶膜,然后与增强材料在7090的温度下在预浸机上复合制得流动可控环氧树脂热熔预浸料。0041经过以上步骤制备的流动可控环氧树脂体系的最低黏度为65PAS,以MT3006K碳纤维单向带为增强材料制备的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在室温下具有较好的黏性,铺覆说明书CN104164053A4/6页7性好,预浸料的流动度为14。0042采用制备的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利用进罐加压和零吸胶的工艺方式制备了复合材料,所制备的复合材料质。

22、量完好,性能均满足使用要求,具体性能如表1所示。0043性能测试值00拉伸强度/MPA174000拉伸模量/GPA13800弯曲强度/MPA132000弯曲模量/GPA106层剪剪切强度/MPA781纤维体积含量/580孔隙率含量/未检测出0044实施例二一种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是由638S环氧树脂、830环氧树脂、聚醚砜、DYD128环氧树脂和固化剂二氨基二苯甲烷组成的流动可控环氧树脂体系浸透增强材料而成。制备步骤为1将638S环氧树脂和830环氧树脂在50100和2001000R/MIN的转速下搅拌051H混合均匀,其中638S环氧树脂的含量为15,830环氧树脂的含量为10;2将聚醚砜。

23、与830环氧树脂在100150和2001000R/MIN的转速下预聚13H,制备出流变控制组分;其中830环氧树脂的含量为30,热塑性树脂的含量为25;3将DYD128环氧树脂放入干燥的搅拌釜中在4050和2001000R/MIN的转速下搅拌052H得到低黏度的DYD128环氧树脂,加入二氨基二苯甲烷固化剂在2001000R/MIN的转速下搅拌051H,然后在三辊研磨机上研磨15遍;其中DYD128环氧树脂的含量为5,二氨基二苯甲烷的含量为15;4将步骤1中的混合环氧树脂与步骤3中的固化组分加入步骤2的流变控制组分中,在真空搅拌釜中混合均匀,搅拌速率为2001000R/MIN,搅拌时间为010。

24、5H;5将步骤4中制备的流动可控环氧树脂体系在7080利用胶膜机制备成热熔胶膜,然后与增强材料在90110的温度下在预浸机上复合制得流动可控环氧树脂热熔预浸料0045经过以上步骤制备的流动可控环氧树脂体系的最低黏度为168PAS,以T700S12K碳纤维单向带为增强材料制备的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在室温下具有较好的黏性,铺覆性好,预浸料的流动度为115。0046采用制备的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利用进罐加压和零吸胶的工艺方式制备了复合材料,所制备的复合材料质量完好,性能均满足使用要求,具体性能如表2所示。0047性能测试值说明书CN104164053A5/6页800拉伸强度/MPA245000。

25、拉伸模量/GPA12700压缩强度/MPA111000压缩模量/GPA12700弯曲强度/MPA146000弯曲模量/GPA102层剪剪切强度/MPA802纤维体积含量/616孔隙率含量/未检测出0048实施例三一种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是由EX40环氧树脂、F46环氧树脂、830环氧树脂、无规羧基丁腈橡胶、SB2O3粒子、双氰胺和敌草隆组成的流动可控环氧树脂体系浸透增强材料而成。制备步骤为1将EX40环氧树脂放入干燥的容器内,在50100下以2001000R/MIN的速率搅拌013H,得到低黏度的EX40环氧树脂;其中EX40环氧树脂的含量为20;2将F46环氧树脂与无规羧基丁腈橡胶在100。

26、150,2001000R/MIN的转速搅拌下预聚13H,得到流变控制组分A;其中F46环氧树脂的含量为25,无规羧基丁腈橡胶的含量为10;3将SB2O3粒子和830环氧树脂50100,2001000R/MIN的转速搅拌051H混合均匀,然后在三辊研磨机上研磨15遍,得到流变控制组分B;其中SB2O3的含量为13,830环氧树脂的含量为10;4将830环氧树脂放入干燥的搅拌釜中在4050和2001000R/MIN的转速下搅拌052H得到低黏度的830环氧树脂,加入双氰胺和敌草隆在2001000R/MIN的转速下搅拌051H,然后在三辊研磨机上研磨15遍;其中830环氧树脂的含量为8,双氰胺的含量。

27、为10,敌草隆的含量为4;5将步骤1中制备的熔融EX40环氧树脂、步骤3中制备的流变控制组分B与步骤4中的固化组分加入步骤2的流变控制组分A中,真空搅拌釜中混合均匀,搅拌速率为2001000R/MIN,搅拌时间为0105H;6将步骤5中制备的流动可控环氧树脂体系在6070的温度下利用胶膜机制备成热熔胶膜,然后与增强材料在5090的温度下在预浸机上复合制得流动可控环氧树脂热熔预浸料0049经过以上步骤制备的流动可控环氧树脂体系的最低黏度为89PAS,以EC1200玻璃纤维单向带为增强材料制备的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在室温下具有较好的黏性,铺覆性好,预浸料的流动度为139。0050采用制备的流动可。

28、控环氧树脂预浸料利用进罐加压和零吸胶的工艺过程制备了复合材料,所制备的复合材料质量完好,性能均满足使用要求,具体性能如表3所示。0051性能测试值说明书CN104164053A6/6页900弯曲强度/MPA143000弯曲模量/GPA390层剪剪切强度/MPA794孔隙率含量/未检测出0052实施例四一种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是AG80环氧树脂、TDE85环氧树脂、聚醚酮和二氨基二苯砜组成的流动可控环氧树脂体系浸透增强材料而成。制备步骤为1将AG80环氧树脂放入干燥的容器内,在50100下以2001000R/MIN的速率搅拌013H,得到熔融的AG80环氧树脂;其中AG80环氧树脂的含量为20。

29、;2将AG80环氧树脂和聚醚酮在50100,2001000R/MIN的转速下搅拌预聚13H混合均匀,制备流变控制组分;其中AG80环氧树脂的含量为25,聚醚酮的含量为10;3将TDE85环氧树脂放入干燥的搅拌釜中在4050和2001000R/MIN的转速下搅拌052H得到低黏度的TDE85环氧树脂,加入二氨基二苯砜在2001000R/MIN的转速下搅拌051H,然后在三辊研磨机上研磨15遍;其中TDE85环氧树脂的含量为15,二氨基二苯砜的含量为30;4将步骤1中制备的低黏度AG80环氧树脂与步骤3中的固化组分加入步骤2中的流变控制组分中,真空搅拌釜中混合均匀,搅拌速率为2001000R/MI。

30、N,搅拌时间为0105H;5将步骤4中制备的流动可控环氧树脂体系在7080的温度下利用胶膜机制备成热熔胶膜,然后与增强材料在90110的温度下在预浸机上复合制得流动可控环氧树脂热熔预浸料。0053经过以上步骤制备的流动可控环氧树脂体系的最低黏度为156PAS,以SW280F90A玻璃纤维编织布为增强材料制备的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在室温下具有较好的黏性,铺覆性好,预浸料的流动度为10。0054采用制备的流动可控环氧树脂预浸料利用进罐加压和零吸胶的工艺方式制备了复合材料,所制备的复合材料质量完好,性能均满足使用要求,具体性能如表4所示。0055性能测试值纵向弯曲强度/MPA971纵向弯曲模量/GPA247层剪剪切强度/MPA850孔隙率含量/未检测出0056本发明未详细说明的部分属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常识。说明书CN104164053A1/1页10图1说明书附图CN104164053A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制备或化学加工;以其为基料的组合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