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能源人造龙卷风发电系统.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473990 上传时间:2018-02-1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52.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309341.3

申请日:

2011.10.13

公开号:

CN102345563A

公开日:

2012.02.0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F03D 9/00申请公布日:20120208|||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03D 9/00申请日:20111013|||公开

IPC分类号:

F03D9/00; F03D7/06; F03D11/00

主分类号:

F03D9/00

申请人:

王佰琐

发明人:

王佰琐; 张选; 王临

地址:

727027 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崔家沟监狱家属楼9号楼1单元10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多能源人造龙卷风发电系统,属于发电领域,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塔座内部有涡旋区,一个以上进风道和塔座相连,所述进风道越接近塔座半径越小,所述进风道接近塔座的位置有安全门以及涡轮机和发电机构成的发电系统,还包括加热系统与排风系统。并且可以自动调整加热的温度,机械的运作,多热点多能源加热,灵活方便。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多能源人造龙卷风发电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投资少,成本低,见效快,发电效率高,稳定环保,适宜各种地形,多种能源加热,充分利用剩余能量。

权利要求书

1: 多能源人造龙卷风发电系统, 其特征在于 : 塔座 (2) 内部有涡旋区 (5), 一个以上进 风道 (9) 和塔座 (2) 相连, 所述进风道 (9) 越接近塔座 (2) 半径越小, 所述进风道 (9) 接近 塔座 (2) 的位置有安全门 (8) 以及涡轮机 (10) 和发电机 (11) 构成的发电系统, 还包括加 热系统与排风系统。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多能源人造龙卷风发电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加热系统包含 置于涡旋区 (5) 内部的纳米电阻丝 (7)。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多能源人造龙卷风发电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加热系统包含 包含置于进风道 (9) 的纳米太阳能板 (17) 以及反射面对着进风罩 (15) 的纳米太阳反射镜 (18)。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多能源人造龙卷风发电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加热系统包含 包含置于塔座 (2) 指向其内的燃气喷嘴 (6) 以及与燃气喷嘴 (6) 相连的燃气装置。
5: 如权利要求 1-4 任一所述的多能源人造龙卷风发电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排风装 置包括依地上升异形管 (3), 所述依地上升异形管 (3) 倾斜向上。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多能源人造龙卷风发电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排风装置包含 竖直风塔 (1) 以及置于其上的风帽 (23), 所述风帽 (23) 上有多个出风孔 (24), 所述风帽上 有避雷针 (25)。
7: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多能源人造龙卷风发电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进风道 (9) 与 排风系统内部有多个温度风速表 (13)。
8: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多能源人造龙卷风发电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进风道 (9) 内 部有进风道涡轮机 (19) 与进风道发电机 (20) 组成的进风道发电系统。
9: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多能源人造龙卷风发电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排风系统内部 有出风道涡轮机 (21) 与出风道发电机 (22) 组成的出风道发电系统。
10: 如权利要求 1、 2、 3、 4、 6-9 任一所述的多能源人造龙卷风发电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 述排风系统包括竖直风塔 (1)。

说明书


多能源人造龙卷风发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电系统, 尤其涉及多能源人造龙卷风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 核电高成本高风险, 风电成本高, 但是不稳定, 并且存在加热源有限 的问题, 火电污染严重资源有限, 水电资源有限, 新能源的出现成本较高, 可持续发展的各 项新技术中, 成本较高一直是个严重的问题, 因为, 目前急需一种多加热源头, 不受限于单 一加热源头的新技术。
     发明内容 : 发明的目的 : 为了提供多能源加热, 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中的热 源, 噪音小, 环境污染少, 充分利用自然绿色能源的, 可以充分利用剩余能量的多能源人造 龙卷风发电系统。
     为了达到如上目的, 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 塔座内部有涡旋区, 一个以上进风 道和塔座相连, 所述进风道越接近塔座半径越小, 所述进风道接近塔座的位置有安全门以 及涡轮机和发电机构成的发电系统, 还包括加热系统与排风系统。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 所述加热系统包含置于涡旋区内部的纳米电阻 丝。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 所述加热系统包含包含置于进风道的纳米太阳能 板以及反射面对着进风罩的纳米太阳反射镜。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 所述加热系统包含包含置于塔座指向其内的燃气 喷嘴以及与燃气喷嘴相连的燃气装置。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 所述排风装置包括依地上升异形管, 所述依地上 升异形管倾斜向上。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 所述排风装置包含竖直风塔以及置于其上的风 帽, 所述风帽上有多个出风孔, 所述风帽上有避雷针。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 所述进风道与排风系统内部有多个温度风速表。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 所述进风道内部有进风道涡轮机与进风道发电机 组成的进风道发电系统。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 所述排风系统内部有出风道涡轮机与出风道发电 机组成的出风道发电系统。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 所述排风系统包括竖直风塔。
     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多能源人造龙卷风发电系统, 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 投资少, 成 本低, 见效快, 发电效率高, 稳定环保, 适宜各种地形和不同的自然环境, 多种能源加热, 充 分利用剩余能量。
     附图说明 :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进行说明 : 图 1 为本发 明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
     图 2 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结构的俯视图 ;
     图 3 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
     图 4 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进风道的结构示意图 ;
     图 5 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出风道的结构示意图 ;
     图 6 为本发明的风帽结构示意图 ;
     其中 : 1. 竖直风塔 ; 2. 塔座 ; 3. 依地上升异形管 ; 4. 加温区 ; 5. 旋涡区 ; 6. 燃气 喷嘴 ; 7. 纳米电阻丝 ; 8. 安全门 ; 9. 进风道 ; 10. 涡轮机 ; 11. 发电机 ; 12. 涡旋风道 ; 13. 温 度风速表 ; 14. 调控室 ; 15. 进风罩 ; 16. 排水口 ; 17. 纳米太阳能板 ; 18. 纳米太阳反射镜 ; 19. 进风道涡轮机 ; 20. 进风道发电机 ; 21. 出风道涡轮机 ; 22. 出风道发电机 ; 23. 风帽 ; 24. 出风孔 ; 25. 避雷针。
     具体实施方式 : 下面结合图 1- 图 6 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不构成 对本发明的限制 :
     实施例 1 : 结合图 1 以及其他附图 ;
     塔座 2 内部有涡旋区 5, 一个以上进风道 9 和塔座 2 相连, 所述进风道 9 越接近塔 座 2 半径越小, 所述进风道 9 接近塔座 2 的位置有安全门 8 以及涡轮机 10 和发电机 11 构 成的发电系统, 还包括加热系统与排风系统。
     该系统还有调控室 14, 对整个系统的机械和电学系统进行统一调度。
     调度的内容可以包括安全门 8 的开闭程度, 燃气喷嘴 6 的喷气多少 ; 纳米电阻丝 7 的通电量大小, 以及温度高低控制 ; 甚至可以控制涡轮机 10 的风叶叶片的角度, 从而控制 风速, 并对多个温度风速表 13 反馈回来的风速数据, 温度数据进行处理。 调控室 14 可以建设在四周比较合适的地方。
     图示所述的进风道 9 的个数不对本发明造成限制, 其个数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尺寸 进行调整。
     所述涡轮机 10 和发电机 11 同轴构成发电系统。
     实施例 2 : 结合图 2 以及其他附图 ; 基于以上实施例 ;
     所述加热系统包含置于涡旋区 5 内部的纳米电阻丝 7。
     所述加热系统包含包含置于进风道 9 的纳米太阳能板 17 以及反射面对着进风罩 15 的纳米太阳反射镜 18。
     所述加热系统包含包含置于塔座 2 指向其内的燃气喷嘴 6 以及与燃气喷嘴 6 相连 的燃气装置。
     提供了至少三种的加热方式, 电学加热, 太阳能加热以及燃气加热。
     所述燃气加热优选天然气加热, 这样排出物污染较小。
     所述涡旋区其实也就是一个加热区域, 被加热的气体在其被充分加热, 并螺旋上 升, 带动强大抽力, 所述的进风道 9 的形状可以加快风速, 从而产生一定的强大的推动力, 形成局部区域的强大抽力的低压空间。
     所述纳米太阳反射镜 18 为弧形。
     多种能源加热的方式还有优点是多热点加热, 使之加温更快。
     实施例 3 : 结合图 3 以及其他附图 ; 基于以上实施例 ;
     所述排风装置包括依地上升异形管 3, 所述依地上升异形管 3 倾斜向上。
     所述依地上升异形管 3 为中空的管道, 这种管道可以充分利用地形的地温的优越 条件, 并对建筑强度的要求比较低, 一定程度上还节省建材, 具有一定的隐蔽功能。
     比如依托峡谷建设。
     此处的依地上升异形管 3 上部还可以有直管。
     纳米太阳能板 17 以及反射面对着进风罩 15 的纳米太阳反射镜 18 可以充分利用 太阳能。
     实施例 4 : 结合图 6 以及其他附图 ; 基于以上实施例 ;
     所述排风装置包含竖直风塔 1 以及置于其上的风帽 23, 所述风帽 23 上有多个出风 孔 24, 所述风帽上有避雷针 25。
     这种结构可以降低噪音, 防止噪音较多, 分散开进行排放的话, 起到分流作用, 防 止对大自然的影响。另外, 本风帽 23 可以采用碳酸纤维布, 自动收缩, 使用的时候, 可被气 体冲起从而工作。
     所述避雷针 25 有多个多组。
     实施例 5 : 结合图 4-5 以及其他附图 ; 基于以上实施例 ;
     所述进风道 9 与排风系统内部有多个温度风速表 13。
     所述进风道 9 内部有进风道涡轮机 19 与进风道发电机 20 组成的进风道发电系 统。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 所述排风系统内部有出风道涡轮机 21 与出风道 发电机 22 组成的出风道发电系统。
     也就是说, 进风道发电系统与出风道发电系统可以并存也可以单独存在, 这两种 均为二次发电系统。该种类型的系统设置是为了可以在不影响整体风速的情况下, 提高能 量的利用率, 增大发电效率。所述装置外部还可以加上防雨棚, 从而可以防雨。
     最后, 因为本发明描述方式的非穷举, 因此类似的实施方式不对本发明构成限制。

多能源人造龙卷风发电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多能源人造龙卷风发电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多能源人造龙卷风发电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能源人造龙卷风发电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能源人造龙卷风发电系统.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45563A43申请公布日20120208CN102345563ACN102345563A21申请号201110309341322申请日20111013F03D9/00200601F03D7/06200601F03D11/0020060171申请人王佰琐地址727027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崔家沟监狱家属楼9号楼1单元101号72发明人王佰琐张选王临54发明名称多能源人造龙卷风发电系统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多能源人造龙卷风发电系统,属于发电领域,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塔座内部有涡旋区,一个以上进风道和塔座相连,所述进风道越接近塔座半径越小,所述进风道接近塔座的位置有安全门以。

2、及涡轮机和发电机构成的发电系统,还包括加热系统与排风系统。并且可以自动调整加热的温度,机械的运作,多热点多能源加热,灵活方便。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多能源人造龙卷风发电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投资少,成本低,见效快,发电效率高,稳定环保,适宜各种地形,多种能源加热,充分利用剩余能量。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5页CN102345583A1/1页21多能源人造龙卷风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塔座2内部有涡旋区5,一个以上进风道9和塔座2相连,所述进风道9越接近塔座2半径越小,所述进风道9接近塔座2的位置有安全门8以及涡轮机10和发电机11构成的。

3、发电系统,还包括加热系统与排风系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能源人造龙卷风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系统包含置于涡旋区5内部的纳米电阻丝7。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能源人造龙卷风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系统包含包含置于进风道9的纳米太阳能板17以及反射面对着进风罩15的纳米太阳反射镜18。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能源人造龙卷风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系统包含包含置于塔座2指向其内的燃气喷嘴6以及与燃气喷嘴6相连的燃气装置。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多能源人造龙卷风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装置包括依地上升异形管3,所述依地上升异形管3倾斜向上。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能源人造龙卷风发电系统。

4、,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装置包含竖直风塔1以及置于其上的风帽23,所述风帽23上有多个出风孔24,所述风帽上有避雷针25。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能源人造龙卷风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道9与排风系统内部有多个温度风速表13。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能源人造龙卷风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道9内部有进风道涡轮机19与进风道发电机20组成的进风道发电系统。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能源人造龙卷风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系统内部有出风道涡轮机21与出风道发电机22组成的出风道发电系统。10如权利要求1、2、3、4、69任一所述的多能源人造龙卷风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系统包括竖直风塔1。权利要求书。

5、CN102345563ACN102345583A1/3页3多能源人造龙卷风发电系统0001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发电系统,尤其涉及多能源人造龙卷风发电系统。0002背景技术核电高成本高风险,风电成本高,但是不稳定,并且存在加热源有限的问题,火电污染严重资源有限,水电资源有限,新能源的出现成本较高,可持续发展的各项新技术中,成本较高一直是个严重的问题,因为,目前急需一种多加热源头,不受限于单一加热源头的新技术。0003发明内容发明的目的为了提供多能源加热,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中的热源,噪音小,环境污染少,充分利用自然绿色能源的,可以充分利用剩余能量的多能源人造龙卷风发电系统。0004为了达到如上目的。

6、,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塔座内部有涡旋区,一个以上进风道和塔座相连,所述进风道越接近塔座半径越小,所述进风道接近塔座的位置有安全门以及涡轮机和发电机构成的发电系统,还包括加热系统与排风系统。0005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加热系统包含置于涡旋区内部的纳米电阻丝。0006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加热系统包含包含置于进风道的纳米太阳能板以及反射面对着进风罩的纳米太阳反射镜。0007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加热系统包含包含置于塔座指向其内的燃气喷嘴以及与燃气喷嘴相连的燃气装置。0008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排风装置包括依地上升异形管,所述依地上升异形管倾斜向上。0009本发。

7、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排风装置包含竖直风塔以及置于其上的风帽,所述风帽上有多个出风孔,所述风帽上有避雷针。0010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进风道与排风系统内部有多个温度风速表。0011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进风道内部有进风道涡轮机与进风道发电机组成的进风道发电系统。0012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排风系统内部有出风道涡轮机与出风道发电机组成的出风道发电系统。0013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排风系统包括竖直风塔。0014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多能源人造龙卷风发电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投资少,成本低,见效快,发电效率高,稳定环保,适宜各种地形和不同的自然环境,多种能源加热。

8、,充分利用剩余能量。0015附图说明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进行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0016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结构的俯视图;0017图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0018图4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进风道的结构示意图;0019图5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出风道的结构示意图;说明书CN102345563ACN102345583A2/3页40020图6为本发明的风帽结构示意图;0021其中1竖直风塔;2塔座;3依地上升异形管;4加温区;5旋涡区;6燃气喷嘴;7纳米电阻丝;8安全门;9进风道;10涡轮机;11发电机;12涡旋风道;13温度风速表;14调控室;1。

9、5进风罩;16排水口;17纳米太阳能板;18纳米太阳反射镜;19进风道涡轮机;20进风道发电机;21出风道涡轮机;22出风道发电机;23风帽;24出风孔;25避雷针。002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图6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0023实施例1结合图1以及其他附图;0024塔座2内部有涡旋区5,一个以上进风道9和塔座2相连,所述进风道9越接近塔座2半径越小,所述进风道9接近塔座2的位置有安全门8以及涡轮机10和发电机11构成的发电系统,还包括加热系统与排风系统。0025该系统还有调控室14,对整个系统的机械和电学系统进行统一调度。0026调度的内容可以包括安全门8的开。

10、闭程度,燃气喷嘴6的喷气多少;纳米电阻丝7的通电量大小,以及温度高低控制;甚至可以控制涡轮机10的风叶叶片的角度,从而控制风速,并对多个温度风速表13反馈回来的风速数据,温度数据进行处理。0027调控室14可以建设在四周比较合适的地方。0028图示所述的进风道9的个数不对本发明造成限制,其个数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尺寸进行调整。0029所述涡轮机10和发电机11同轴构成发电系统。0030实施例2结合图2以及其他附图;基于以上实施例;0031所述加热系统包含置于涡旋区5内部的纳米电阻丝7。0032所述加热系统包含包含置于进风道9的纳米太阳能板17以及反射面对着进风罩15的纳米太阳反射镜18。0033所。

11、述加热系统包含包含置于塔座2指向其内的燃气喷嘴6以及与燃气喷嘴6相连的燃气装置。0034提供了至少三种的加热方式,电学加热,太阳能加热以及燃气加热。0035所述燃气加热优选天然气加热,这样排出物污染较小。0036所述涡旋区其实也就是一个加热区域,被加热的气体在其被充分加热,并螺旋上升,带动强大抽力,所述的进风道9的形状可以加快风速,从而产生一定的强大的推动力,形成局部区域的强大抽力的低压空间。0037所述纳米太阳反射镜18为弧形。0038多种能源加热的方式还有优点是多热点加热,使之加温更快。0039实施例3结合图3以及其他附图;基于以上实施例;0040所述排风装置包括依地上升异形管3,所述依地。

12、上升异形管3倾斜向上。0041所述依地上升异形管3为中空的管道,这种管道可以充分利用地形的地温的优越条件,并对建筑强度的要求比较低,一定程度上还节省建材,具有一定的隐蔽功能。0042比如依托峡谷建设。0043此处的依地上升异形管3上部还可以有直管。说明书CN102345563ACN102345583A3/3页50044纳米太阳能板17以及反射面对着进风罩15的纳米太阳反射镜18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0045实施例4结合图6以及其他附图;基于以上实施例;0046所述排风装置包含竖直风塔1以及置于其上的风帽23,所述风帽23上有多个出风孔24,所述风帽上有避雷针25。0047这种结构可以降低噪音,防。

13、止噪音较多,分散开进行排放的话,起到分流作用,防止对大自然的影响。另外,本风帽23可以采用碳酸纤维布,自动收缩,使用的时候,可被气体冲起从而工作。0048所述避雷针25有多个多组。0049实施例5结合图45以及其他附图;基于以上实施例;0050所述进风道9与排风系统内部有多个温度风速表13。0051所述进风道9内部有进风道涡轮机19与进风道发电机20组成的进风道发电系统。0052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排风系统内部有出风道涡轮机21与出风道发电机22组成的出风道发电系统。0053也就是说,进风道发电系统与出风道发电系统可以并存也可以单独存在,这两种均为二次发电系统。该种类型的系统设置是为了可以在不影响整体风速的情况下,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增大发电效率。所述装置外部还可以加上防雨棚,从而可以防雨。0054最后,因为本发明描述方式的非穷举,因此类似的实施方式不对本发明构成限制。说明书CN102345563ACN102345583A1/5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2345563ACN102345583A2/5页7图2说明书附图CN102345563ACN102345583A3/5页8图3说明书附图CN102345563ACN102345583A4/5页9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2345563ACN102345583A5/5页10图6说明书附图CN102345563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液力机械或液力发动机;风力、弹力或重力发动机;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产生机械动力或反推力的发动机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