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硫低磷甘蔗制糖澄清新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硫低磷甘蔗制糖澄清新工艺.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1415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5.22 CN 103114156 A *CN103114156A* (21)申请号 201310052516.6 (22)申请日 2013.02.18 C13B 50/00(2011.01) C13B 20/00(2011.01) C13B 20/02(2011.01) C13B 20/16(2011.01) C13B 25/00(2011.01) C13B 30/00(2011.01) (71)申请人 广西农垦糖业集团防城精制糖有限 公司 地址 538021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防城 区防城镇白龙路 4 号。
2、 (72)发明人 刘和清 杨宇格 杨汉珉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11369 代理人 李韵 (54) 发明名称 低硫低磷甘蔗制糖澄清新工艺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硫低磷甘蔗制糖澄清新 工艺。该工艺是在甘蔗混合汁中分别加入无机盐 脱色剂、 聚季铵盐、 磷酸二氢锌混凝剂, 经一次加 热、 加石灰乳中和和二次加热后, 混合汁进入沉降 池或气浮池分离出清汁和泥汁。清汁经蒸发、 浓 缩、 煮糖、 结晶、 分蜜得到成品糖。 该工艺与现有的 磷酸 - 亚硫酸澄清法工艺比较, 工艺流程短, 清汁 色值低质量好, 热稳定性好。 该工艺省去了硫熏工 艺。
3、及设备, 节约了石灰、 硫磺、 磷酸资源, 缩短了工 艺流程, 提高了产品质量, 实现了清洁生产。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14156 A CN 103114156 A *CN103114156A* 1/1 页 2 1. 一种低硫低磷甘蔗制糖澄清新工艺, 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A. 甘蔗混合汁加入石灰乳预灰到 PH 在 6.8-7.0 之间 ; B. 甘蔗混合汁中加入聚季铵盐 ; C. 甘蔗混合汁进。
4、行一次加热, 加热温度控制在 60-70之间 ; D. 加热以后再分别向甘蔗混合汁中加入无机盐脱色剂、 磷酸二氢锌混凝剂 ; E. 甘蔗混合汁加石灰乳中和到 PH 在 6.8-8.0 之间 ; F. 再进行二次加热, 加热温度控制在 98-105之间 ; G. 甘蔗混合汁加入聚丙烯酰胺进入沉降池或气浮池分离出清汁和泥汁, 泥汁经过滤机 过滤得到滤清汁, 清汁合并滤清汁经蒸发、 浓缩、 煮糖、 结晶、 分蜜得到成品糖 ; 所述甘蔗混合汁含糖量在 15-17 ; 所述的无机盐脱色剂是由重硫氧、 亚硫酸氢钠中一种或两种组成的脱色剂, 用量对蔗 比为 0.5-1.5kg/ 吨蔗汁 ; 所述磷酸二氢锌混。
5、凝剂是由磷酸和氧化锌反应得到的液体或固体试剂, 或者是由磷 酸、 氧化锌、 硫酸锌和活化聚硅酸反应得到的液体试剂, 对蔗比为 0.1kg-0.5kg/ 吨蔗汁 ; 所述石灰乳浓度 3-6 波美度。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低硫低磷甘蔗制糖澄清新工艺, 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步骤 C 中, 所述一次加热温度为 65。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低硫低磷甘蔗制糖澄清新工艺, 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步骤 F 中, 所述二次加热温度为 100。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低硫低磷甘蔗制糖澄清新工艺, 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步骤 E 中, 所述甘蔗混合汁加石灰乳中和到 PH 7.5。 5. 如权利要求。
6、 1 所述的低硫低磷甘蔗制糖澄清新工艺, 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步骤 A 中, 所述甘蔗混合汁加入石灰乳预灰到 PH 6.9。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低硫低磷甘蔗制糖澄清新工艺, 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步骤 B 中, 所述聚季铵盐为阳离子聚季铵盐, 所述的阳离子聚季铵盐是由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单 体、 丙烯酰胺单体经聚合反应得到的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或二种单体的共聚物, 用量 对蔗比为 0.25-0.5kg/ 吨蔗汁。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114156 A 2 1/3 页 3 低硫低磷甘蔗制糖澄清新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是一种低硫低磷甘蔗制糖澄清新工艺。 背景技术。
7、 0002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蔗糖生产与消费大国, 有 21 个省 ( 自治区 ) 生产蔗糖, 超过 90的糖厂采用磷酸 - 亚硫酸法工艺生产蔗糖, 不足 10的糖厂采用碳酸法工艺生产蔗 糖。 碳酸法生产蔗糖产品质量优于亚硫酸法, 但生产成本高, 碳酸滤泥引起的污染问题难以 解决, 导致碳法工艺难以推广。亚硫酸法生产蔗糖的质量比碳酸法差, 主要问题是色值和 SO2含量偏高, 我国从 2006 年起规定一级白糖色值低于 150IU, SO2含量不高于 30mg.kg-1, 因此, 亚硫酸法生产蔗糖质量面临严峻的挑战。研究新的澄清工艺对蔗糖生产具有相当重 要的作用。 0003 传统的磷酸-亚硫酸法。
8、澄清工艺是将甘蔗混合汁经预灰一次加热(55-65) 加磷酸、 通二氧化硫气体加石灰乳中和到 pH 6.8-7.2 二次加热 (98-102 ) 沉降 池清汁与泥汁分离清汁蒸发、 浓缩、 煮糖、 结晶、 分蜜后得到产品白砂糖。 这种澄清工艺 的缺点依赖于二氧化硫的脱色作用, 当二氧化硫燃烧不稳定, 甘蔗榨量不稳定, 二氧化硫用 量大, 就会严重影响清汁质量和白砂糖质量。 有时二氧化硫气体泄漏造成严重环境污染, 危 害工人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硫低磷甘蔗制糖澄清新工艺, 该工艺的包括以下步骤 : 0005 A. 甘蔗混合汁加入石灰乳预灰到 PH 在 6.8-7.0 之间。
9、 ; 0006 B. 甘蔗混合汁中加入聚季铵盐 ; 0007 C. 甘蔗混合汁进行一次加热, 加热温度控制在 60-70之间 ; 0008 D. 加热以后再分别向甘蔗混合汁中加入无机盐脱色剂、 磷酸二氢锌混凝剂 ; 0009 E. 甘蔗混合汁加石灰乳中和到 PH 在 6.8-8.0 之间 ; 0010 F. 再进行二次加热, 加热温度控制在 98-105之间 ; 0011 G. 甘蔗混合汁加入聚丙烯酰胺进入沉降池或气浮池分离出清汁和泥汁, 泥汁经过 滤机过滤得到滤清汁, 清汁合并滤清汁经蒸发、 浓缩、 煮糖、 结晶、 分蜜得到成品糖 ; 0012 所述甘蔗混合汁含糖量在 15-17 ; 001。
10、3 所述的无机盐脱色剂是由重硫氧、 亚硫酸氢钠中一种或两种组成的脱色剂, 用量 对蔗比为 0.5-1.5kg/ 吨蔗汁 ; 0014 所述磷酸二氢锌混凝剂是由磷酸和氧化锌反应得到的液体或固体试剂, 或者是由 磷酸、 氧化锌、 硫酸锌和活化聚硅酸反应得到的液体试剂, 对蔗比为 0.1kg-0.5kg/ 吨蔗汁 ; 0015 所述石灰乳浓度 3-6 波美度。 0016 优选的是, 在上述步骤 C 中, 所述一次加热温度为 65。 0017 优选的是, 在上述步骤 F 中, 所述二次加热温度为 100。 说 明 书 CN 103114156 A 3 2/3 页 4 0018 优选的是, 在上述步骤 。
11、E 中, 所述甘蔗混合汁加石灰乳中和到 PH 7.5。 0019 优选的是, 在上述步骤 A 中, 所述甘蔗混合汁加入石灰乳预灰到 PH 6.9。 0020 优选的是, 在上述步骤 B 中, 所述聚季铵盐为阳离子聚季铵盐, 所述的阳 0021 离子聚季铵盐是由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单体、 丙烯酰胺单体经聚合反应得到的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或二种单体的共聚物, 用量对蔗比为 0.25-0.5kg/ 吨蔗汁。 0022 这种低硫低磷甘蔗制糖澄清新工艺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聚季铵盐、 重硫氧或亚硫酸 氢钠、 磷酸二氢锌混凝剂组成高效脱色体系取代气体二氧化硫实现对甘蔗混合汁的脱色, 与甘蔗中的色素生成难溶性。
12、盐沉淀。 通过磷酸二氢锌混凝剂和聚丙烯酰胺对甘蔗混合汁中 的有机非糖分和无机非糖分进行有效絮凝使之形成絮凝沉淀面除去。 0023 该工艺与传统的磷酸 - 亚硫酸澄清法工艺比较, 工艺流程短, 清汁热稳定性好, 色 值低质量好, 达到碳酸法清汁的质量。 该工艺省去了硫熏工艺及设备, 节约了石灰、 硫磺、 磷 酸资源, 实现了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提升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0024 图 1 是本发明沉降法低硫低磷甘蔗制糖澄清新工艺流程图 ; 0025 图 2 是本发明气浮法低硫低磷甘蔗制糖澄清新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以令本领域。
13、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 字能够据以实施。 0027 图 1 可以看到, 该工艺由石灰乳、 聚季铵盐、 无机盐脱色剂、 磷酸二氢锌混凝剂、 聚 丙烯酰胺组成脱色澄清体系。 首先将甘蔗混合汁预灰到PH6.0-7.0, 接着加入聚季铵盐, 经一次加热到 60-70, 然后加入无机盐脱色剂、 接着加入磷酸二氢锌混凝剂, 用石灰乳中 和到 PH 6.8-8.0, 再二次加热到 98-105, 最后加入聚丙烯酰胺并进入快速沉降池或气 浮池分离出清汁, 泥汁经过滤机过滤得到滤清汁。清汁合并滤清汁经蒸发、 浓缩、 煮糖、 结 晶、 分蜜后得到产品白砂糖。图 2 除了分离设备采用气浮池以外, 其他方法与图 1 相。
14、同。 0028 下面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低硫低磷甘蔗制糖澄清新工艺。 0029 实施例一 : 0030 取甘蔗混合汁1000mL, 加石灰乳预灰到pH6.4, 接着加1.0聚二甲基二烯丙基 氯化铵 5mL, 经一次加热到 60-70后, 加入重硫氧固体 1.2g, 加入 10磷酸二氢锌混凝剂 4mL, 再用石灰乳中和到 pH 7.8, 再二次加热到 98-105, 最后加入聚丙烯酰胺 1.5mg, 倒 入 1000mL 量筒中于 98-100恒温静置 15 分钟后分离出清汁。清汁经分析简纯度差提高 4.5 个百分点, 脱色率 78.5, 除浊率 99。 0031 实施例二 : 0032 取甘蔗混。
15、合汁1000mL, 加石灰乳预灰到pH6.8, 接着加1.0聚二甲基二烯丙基 氯化铵 7mL, 经一次加热到 60-70后, 加入亚硫酸氢钠固体 2.0g, 加入 10磷酸二氢锌混 凝剂 3mL, 再用石灰乳中和到 pH 8, 再二次加热到 98-105, 最后加入聚丙烯酰胺 1.0mg, 倒入1000mL量筒中于98-100恒温静置15分钟后分离出清汁。 清汁经分析简纯度差提高 3 个百分点, 脱色率 80, 除浊率 98。 说 明 书 CN 103114156 A 4 3/3 页 5 0033 实施例三 : 0034 取甘蔗混合汁1000mL, 加石灰乳预灰到pH7.0, 接着加1.0聚二。
16、甲基二烯丙基 氯化铵 4.5mL, 经一次加热到 60-70后, 加入重硫氧固体 1.5g, 加入 10磷酸二氢锌混凝 剂 2mL, 再用石灰乳中和到 pH 7.8, 再二次加热到 98-105, 最后加入聚丙烯酰胺 1.5mg, 倒入1000mL量筒中于98-100恒温静置15分钟后分离出清汁。 清汁经分析简纯度差提高 4.5 个百分点, 脱色率 85, 除浊率 99。 0035 实施例四 : 0036 取甘蔗混合汁1000mL, 加石灰乳预灰到pH7.2, 接着加1.0聚二甲基二烯丙基 氯化铵 8mL, 经一次加热到 60-70后, 加入重硫氧固体 1.3g, 加入 10磷酸二氢锌混凝剂 。
17、2mL, 再用石灰乳中和到 pH 8, 再二次加热到 98-105, 最后加入聚丙烯酰胺 1.5mg, 倒入 1000mL 量筒中于 98-100恒温静置 15 分钟后分离出清汁。清汁经分析简纯度差提高 3.5 个百分点, 脱色率 80, 除浊率 98。 0037 实施例五 : 0038 取台糖 22 号甘蔗混合汁 1000mL, 加石灰乳预灰到 pH 7.2, 接着加 1.0聚二甲 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5mL, 经一次加热到 60-70后, 加入重硫氧固体 1.5g, 加入 10磷酸二 氢锌混凝剂 2mL, 再用石灰乳中和到 pH 7.8, 再二次加热到 98-105, 最后加入聚丙烯酰 胺 。
18、1.5mg, 倒入 1000mL 量筒中于 98-100恒温静置 15 分钟后分离出清汁。清汁经分析简 纯度差提高 4 个百分点, 脱色率 80, 除浊率 99.5。 0039 实施例六 : 0040 取台糖 22 号甘蔗混合汁 1000mL, 加石灰乳预灰到 pH 6.8, 接着加 1.0聚二甲 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5mL, 经一次加热到 60-70后, 加入亚硫酸氢钠固体 2.0g, 加入 10磷 酸二氢锌混凝剂 4mL, 再用石灰乳中和到 pH 8, 再二次加热到 98-105, 最后加入聚丙烯 酰胺 1.5mg, 倒入 1000mL 量筒中于 98-100恒温静置 15 分钟后分离出清汁, 清汁经分析简 纯度差提高 3 个百分点, 脱色率 80, 除浊率 98。 说 明 书 CN 103114156 A 5 1/1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14156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