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环境输出减小的能量的纺织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向环境输出减小的能量的纺织机.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7392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6.26 CN 103173927 A *CN103173927A* (21)申请号 201210562301.4 (22)申请日 2012.12.21 102011089476.4 2011.12.21 DE D04B 39/00(2006.01) D04B 35/26(2006.01) (71)申请人 利巴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地址 德国纳伊拉 (72)发明人 克劳斯格茨 (74)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 公司 11021 代理人 吴敬莲 (54) 发明名称 向环境输出减小的能量的纺织机 (57) 。
2、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纺织平面织物和 / 或立体织物的纺织机、 特别是针织机, 具有机床, 所述机床的主体支承在至少两个侧部元件之间, 产生纺织织物的机构与所述机床连接。按照本发 明, 所述主体在其外表面和 / 或内表面上至少局 部地具有 0.5 的热辐射度。 (30)优先权数据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6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6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73927 A CN 103173927 A *CN103173927A* 1/1 页 2 1. 一种用于。
3、制造纺织平面织物和 / 或立体织物 (2) 的纺织机、 特别是针织机, 具有机 床, 所述机床的主体 (1) 支承在至少两个侧部元件 (4) 之间, 产生纺织织物 (2) 的机构 (3) 与所述机床连接,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 (1) 在其外表面和 / 或内表面上至少局部地具有 0.5 的热辐射度。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纺织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床由钢铸件或矿石铸件或石墨或 其组合制成, 所述主体 (1) 在其外表面和 / 或内表面上具有涂层。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纺织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涂层是锌。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纺织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锌涂层在火焰。
4、喷涂过程中被喷涂和 钝化。 5. 如权利要求 1 至 4 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织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 (1) 的外表面和 / 或内表面具有 0.4、 特别是 0.2 的热辐射度。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织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1)中穿过导热介 质管(5), 在所述导热介质管(5)中能够借助于调节的导热介质流从所述主体(1)中输出热 量或向所述主体 (1) 输入热量。 7.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织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1)中穿过导热介 质管 (5), 向所述导热介质管 (5) 输入加热剂流, 通过所述加热剂流能够向所述主体 (1) 输 送热量。 8. 。
5、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纺织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热介质流被输送到换热器且在所 述换热器中为了冷却或加热所述主体 (1) 与次级循环进行热交换且能够再次被输送到所 述主体 (1)。 9.如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织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热介质管(5)设置在 所述主体 (1) 的填充腔 (6) 中。 10. 如权利要求 1 至 5 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织机,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体 (1) 中在其油 腔中设置油池, 所述油池的油能够被输送到换热器, 在所述换热器中能够向油输送热量或 从油中输出热量。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织机,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体(1)上设置测。
6、 量传感器, 所述测量传感器的信号提供所述主体 (1) 上和 / 或中的温度值。 12. 如权利要求 6 或 8 所述的纺织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热介质流以冷却剂流的形式 提高到一个温度上且如下调节, 所述导热介质流的最大温度至少比正常温度高出 5K。 13. 如权利要求 12 所述的纺织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剂流是油。 14. 如权利要求 13 所述的纺织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填充腔是浇铸的。 15. 如权利要求 6 至 8 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织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热介质管 (5) 设置 所述主体 (1) 的油腔 (7) 中、 特别是设置在所述主体 (1) 的面向油腔 (7)。
7、 的内表面上。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173927 A 2 1/5 页 3 向环境输出减小的能量的纺织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纺织平面织物和 / 或立体织物的纺织机, 借助于该纺织 机能够向环境输出减小的能量。 背景技术 0002 不仅在纺织机制造中普遍的任务是, 减小运行中的机器输出的能量。对于纺织 机、 特别是针织机来说, 不可避免的向环境的能量输出的不利之处在于, 产生纺织品的机构 ( 其必须针对这种纺织品的制造进程运动且由此必须设置在同样可运动的支架上, 支架还 被称作梳栉 ) 与机床连接。此外, 出于能量输出的原因还使得这种支架膨胀, 这在极端情况 下。
8、可能会导致各针织元件在其相对运动中相互碰撞。因此, 出于该原因致力于减小这种纺 织机的能量输出。 0003 原则上可以通过集成到比如机床中的、 用于液体冷却的管道系统实现减小散热。 比如 EP0326688A1 描述了此类系统。根据这种公知的系统, 在机床中使用用于液体冷却的 冷却盘管。将水用作冷却介质, 其中, 针对多种散热的机器部件采用冷却系统。 0004 在公知的纺织机中, 机床还普遍配有彩色涂层。 通常采用的涂料除了制造商的 “公 司标识” 外还优先被用于防止机床 ( 以及其他机器部件 ) 的表面生锈或氧化。但构造元件 的涂料层对减小能量输出的作用不明显。 0005 DE4315377。
9、A1 针对绝缘较好的、 用于有待加热的纱线的加热器的加热元件描述了 一种具有双层壁的、 抽真空的容器的加热腔, 该加热腔的内壁具有散热度较低的涂层。 该涂 层被用于有目的性地将能量引到穿过加热器引导的纱线上且将向相反方向的散热保持得 尽可能小。 0006 因此, 在纺织机制造中总是对加热进程的控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除了由空间、 操 作人员和热辐射造成的外部的热量影响外还需避免内部的热源。这里, 机床占据了主导地 位, 因为机床在体积上属于最紧凑和最重以及最大的构件, 其此外还承载产生纺织品的机 构, 这种机构在另一方面由于其大小还具有不利之处在于热辐射的热存储效应。 0007 期刊 Indu。
10、strieanzeiger 2005年第16期的特刊中的专业文章 “通过注入智能实 现零变形” 描述了设置用于机床的所谓适配性的附加装置 (Ansatz)。机床还配备有集成的 传感技术、 动作技术以及调节技术, 由此使得机床从矿石铸件变为自主的系统, 其能够适应 性地对变化的热学上的运行状态和环境条件做出反应。矿石铸件材料 ( 特别是用于机床 ) 的优点在于, 这些材料的最大温度为 45 -50, 其中, 仅产生最小的冷却应力和较小的收 缩。由于这种特性, 可以将电子构件直接注入机床中。通过这种系统能够不必后续地去均 衡由热造成的变形, 而是在根本上防止其发生。 因此, 可以使得结构独立且自主。
11、地与变化的 边界条件相匹配。此类智能机床的缺点在于相对较高的匹配成本。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提出一种用于制造纺织平面织物和 / 或立体织物的纺织机、 说 明 书 CN 103173927 A 3 2/5 页 4 特别是针织机, 其主体相对于传统的主体设计具有明显更小的热辐射。 0009 该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 1 的特征的纺织机实现。 0010 有利的改进在从属权利要求中限定。 0011 按照本发明, 用于制造纺织平面织物和 / 或立体织物 ( 即纺织织物 ) 的纺织机、 优 选针织机具有机床, 该机床的主体支承在至少两个侧部元件之间且产生纺织织物的机构与 该机床连接。 按。
12、照本发明, 主体至少在其外表面上至少局部地具有0.5的热辐射度。 出人 意料地显示出, 存在一些表面设计, 通过这些表面设计能够决定性地影响热辐射度。 正常的 粗糙的、 平坦的铁或钢表面、 未加工的铸铁、 石墨表面、 彩色的塑料漆、 油漆、 镍铬层具有位 于 0.9 至将近 1( 黑色 ) 的较高的热辐射度, 而存在表面特性, 其能够大大减小热辐射, 即 其热辐射度0.5。 优选在主体上涂上锌涂层, 这种锌涂层优选通过火焰喷涂涂敷且随后进 行钝化。但还可以通过铝涂层实现类似的效果。但不必非得在主体的表面上实施涂层。还 可以使得主体材料本身如下被处理, 即产生较低的辐射度。这可以比如通过电解或电。
13、镀地 处理铁或钢结合随后的高抛光实现。单单抛光后的铸铁就具有为未处理的铸铁的大约 1/5 的热辐射度。当应该采用较低的热辐射度时, 铜与金一样也可以被用于表面涂层。但这些 金属出于成本上的考虑不被推荐用于实际应用。成本低廉的特别是锌涂层。 0012 按照本发明的机床外表面的表面设计被用于减小机器的能量需求、 向生产车间的 散热以及构件的由热造成的膨胀或这种膨胀的稳定性以及用于改进的总能量平衡的冷却 剂的有目的性的温度提高。 0013 按照本发明的机床内表面的表面设计还被用于减小主体本身由热造成的膨胀。 为 此的额外的辅助措施是冷却剂流或加热剂流, 具有或不具有换热器。 0014 在本发明的范畴。
14、内, 纺织平面织物或立体织物首先被理解为正常的织物和针织品 以及间隔针织物。 在间隔针织物中, 制造过程由此在具有两个机床的机器上实现, 因为两个 机身原则上背靠背地设置。因此, 在这种机器中也存在两个驱动轴。同样存在两个构造, 即 产生纺织织物的机构在每一个单个的机床上存在且与各另一个系统面对地设置。 “机床” 为 此还被理解为一种机床构造, 其被用于双针座针织机。在此类双针座针织机的两个机床之 间, 在工作区域中自由空间 ( 间隔针织物穿过该自由空间延伸 ) 在下沿上折转且在机床下 向前向织物卷辊引导。 0015 按照本发明的、 机床的主体在至少两个侧部元件之间的的设置方式的结构原理在 本。
15、申请的范畴中表示, 既被理解为具有焊接的侧部件的主体 ( 其对应于标准结构 ), 也被 理解为根据比如 DE202011002743U1 的具有法兰连接的立柱的主体以及还被理解为根据 DE202010014672U1 的纵向分开的主体。 0016 根据改进方案, 机床由钢铸件或矿石铸件或者由石墨或其组合制成, 其中, 主体优 选在其外表面上具有涂层。该涂层优选是具有按照本发明的 0.5、 优选 0.4 且再优选 0.2 的低热辐射度的涂层。矿石铸件的主要优点在于其较高的温度稳定性。这样, 矿石 铸件相对于钢或灰铸铁具有因子小 50 的导热性。矿石铸件是抗短时温度影响的, 因此, 按 照本发明的。
16、机床表面特性特别具有吸引力。 0017 根据按照本发明的纺织机的优选的设计方式, 主体中穿过导热介质管, 在这些导 热介质管中额外借助于调节的导热介质流从主体中导出热量或将热量导入主体。 通过这种 措施确保了减小的热辐射不会导致在具有前述缺点的主体中过量的能量存储。 说 明 书 CN 103173927 A 4 3/5 页 5 0018 在导热介质流是冷却剂流的情况下, 通过借助于冷却剂流存在的激活的冷却系统 有目的性地且可调地将主体中产生的能量输出。 由此确保了总体上相对于根据现有技术的 纺织机从纺织机向环境输出更少的热量。借助于冷却剂流导出的能量优选输送到换热器, 该换热器将接收到的能量输。
17、出到次级循环, 从而将通过这种能量输出被冷却的冷却剂流输 送到主体, 用于主体的冷却。 由此可以从机床中输出定义的能量, 从而确保了相对于公知的 纺织机将较少的能量从机床或其主体导入产生纺织织物的机构。 0019 还可以借助于所采用的导热介质 ( 以加热剂流的形式, 优选为油 ) 加热机器。这 主要在机器闲置期间或在启动之前是有益的。 为此, 可以利用生产厂房中的空气, 其比如通 过工作区中的气候条件或通过其他机器和设备的运行给出。 0020 为了理想的调节, 在主体上优选设置测量传感器, 其信号提供主体上和 / 或中的 温度值且输送到控制装置, 控制装置评价这些信号且输送到用于调节冷却剂流的。
18、质量流的 调节机构。 0021 优选冷却剂流是油且相对于其在大约 40的公知纺织机中的正常温度提高到上 升的温度上且其调节方式为, 冷却剂流的最大温度至少高出正常温度 5K。这种提高了的温 度的优点在于, 确定将冷却剂流从机床的主体向冷却剂流(油)的热传递的温度差较高, 但 还是或恰恰由于较高的温差造成的改进的热传递有目的性地进一步减小了机床的主体向 环境的热输出。 在可能的情况下, 比如导热介质的油温可以提高到60-65。 提高了的油温 可以比如具有较小的轴承摩擦值, 其后果在于减小了主轴电机的负荷。 0022 优选冷却剂管设置、 优选铸入到主体的填充腔中, 从而使得从机床的主体的储存 热量。
19、的区域中输出热量。 0023 根据另一个设计方式, 冷却管优选设置在主体的油腔中, 且特别是设置在其面向 油腔的内表面上。冷却管在油腔中的布置方式的优点在于, 接收能量的油量能够在主体中 直接被冷却且由此确保了在主体中存在的油的改进的冷却, 从而使更少的能量在主体本身 或机床中储存。 0024 但还可以使得冷却剂管既设置在主体的填充腔中也设置在其油腔中。 冷却剂管可 以铸入主体的填充腔内、 特别是在矿石铸件的情况下 ; 冷却剂管还可以包围在颗粒材料、 松 散材料、 沙子或铁屑、 金属屑的填充腔中。这些材料主要还被用于吸附噪音和振动。 附图说明 0025 下面借助于附图详细阐述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和。
20、实施方式。其中, 0026 图 1 示出了穿过用于制造立体织物、 所谓间隔针织物的双针座针织机的横截面的 原理图 ; 0027 图 2 示出了具有侧部件之间的主体的纺织机的结构原理的 a) 主视图和 b) 侧视 图 ; 0028 图 3 示出了具有两个立柱之间的主体的纺织机的结构原理的 a) 主视图和 b) 侧视 图 ; 0029 图 4 示出了沿纺织机的被分成两部分的主体的原理图的 a) 主视图和 b) 侧视图 ; 以及 0030 图 5a 至 d) 示出了穿过被划分成油腔和填充腔的主体 ( 无盖件 ) 的横截面, 主体 说 明 书 CN 103173927 A 5 4/5 页 6 分别配有。
21、冷却剂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图 1 示出了双针座针织机的横截面的原理图, 在该双针座针织机中, 两个针织区 域相互背靠背地接合在机器上, 其中, 各产生纺织织物 2 的机构 3 设置在两个机床上。机床 的这种双结构也属于根据权利要求 1 的本发明的主题。由于此类双针座针织机的构造原理 是公知的, 仅标记如下主要部件 : 机床的主体 1、 纺织织物 2 以及产生纺织织物的机构 3。 0032 根据图 2a) 在主视图中示出了设置在焊接的侧部件 4.1 之间的、 按照本发明的纺 织机的主体 1。出于简化的原因未示出产生纺织织物 2 的机构 3。在图 2b) 中示出了原理 侧视图。 0033。
22、 接着在图 3a) 中示出了具有法兰连接的立柱 4.2( 作为侧部元件 4) 的、 按照本发 明的针织机的机床的主体 1 的主视图。图 3b) 示出了其原理侧视图。 0034 在图4a)中示出了具有在纵向上设置的、 机床的主体1划分的纺织机的主视图 ; 图 4b) 示出了其侧视图。主体 1 根据图 4a) 具有在左侧的、 基本上单独的部分以及在右侧的、 同样基本上单独的部分。其结构原理与根据图 1 至图 3 的结构原理是相同的 ; 仅主体的构 造分别不同。 0035 按照本发明, 针对主体的表面将表面设计成实现 0.5 的热辐射度。 0036 通过锌涂层实现了成本特别低廉、 但还具有位于大约 。
23、0.2 的范围中的较低的热辐 射度的表面。这种锌涂层优选通过火焰喷涂实现。接下来对镀锌表面的钝化实现了持久耐 用且有利于较低的热辐射度。因此, 长时间地保持较低的热辐射度。在火焰喷涂中, 可以采 用线材火焰喷涂、 冷火焰喷涂、 高速火焰喷涂、 爆炸喷涂、 光弧喷涂、 等离子喷涂以及激光喷 涂。 出于成本上的考虑以及为了避免大量地向机床、 即其主体输入能量, 特别优选冷火焰喷 涂。 但也可以采用粉末火焰喷涂, 按照该工艺, 粉末状的喷涂附加物在可燃气体或氧气火焰 中熔融且借助于膨胀的燃烧后的气体被甩到准备好的工件表面上。 0037 在图 5 中根据 a) 至 d) 示出了在上侧面上敞开示出的主体。
24、的各种横截面。主体的 开口可以根据应用情况的不同闭合。为了使得有待制造的针织织物不会暴露在油蒸汽下, 优选封闭地制造机床的主体。主体或者在上面或者在侧面敞开或被打开, 由此可以置入主 轴、 轴承和传动装置。 其他中间空隙以盖板封闭, 从而防止进入油喷溅物、 油雾或油蒸汽, 而 且也避免了外界的污染且减小了噪音和热辐射。这里, 这种主体可以完全以矿石铸件来浇 铸制成, 但也可以被划分成容纳油的油腔和所谓的填充腔 6, 该填充腔 6 优选是浇铸制成。 填充腔 6 根据图 5a) 可以位于主体 1 的下部区域中, 其中, 在填充腔 6 中也铸入导热介质管 5, 用以引入或引出保存的主体材料中的相应的。
25、热量。 0038 根据图 5b) 减小了油腔 7, 为此, 填充腔 6 在侧面上同样被向上拉且通过矿石铸件 来浇铸。同样, 也向矿石铸件中铸入导热介质管 5。 0039 在图 5c) 和 5d 中示出了相应于图 5a) 和 5b) 的主体横截面, 但区别在于, 导热介 质管 5 没有被铸入填充腔 6 中, 而是位于主体 1 的内壁上。这种设置方式的优点在于, 从导 热介质、 优选油中直接输出热量, 无需将较大的能量保存在主体1的填充腔6中或向该填充 腔 6 输入热量。如果主体 1 向上敞开, 可以与完全封闭的主体一样地进行设置, 从而能够同 样在内表面上设置按照本发明的 0.5 的热辐射度, 。
26、且或者通过涂层或者通过特殊的表面 说 明 书 CN 103173927 A 6 5/5 页 7 处理实现, 其确保了按照本发明的较低的热辐射度。 0040 本发明的主要优点在于, 利用相对简单的表面设计手段能够减小向环境且由此还 向产生纺织织物的机构散发的热量且由此减小了这些机构的热膨胀, 从而能够实现总体上 可靠的纺织机运行。此外, 纺织机可以更经济地运行, 这也有利于环境保护。 0041 附图标记列表 0042 1 主体 0043 2 纺织织物 0044 3 产生纺织织物的机构 0045 4 侧部元件 0046 4.1 侧部件 0047 4.2 立柱 0048 5 导热介质管 0049 6 填充腔 0050 7 油腔 说 明 书 CN 103173927 A 7 1/6 页 8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73927 A 8 2/6 页 9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73927 A 9 3/6 页 10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73927 A 10 4/6 页 11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73927 A 11 5/6 页 12 图 5a 图 5b 图 5c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73927 A 12 6/6 页 13 图 5d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73927 A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