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立小鼠直肠移植瘤的装置.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47309 上传时间:2018-01-1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27.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16546.5

申请日:

2014.08.22

公开号:

CN104173118A

公开日:

2014.12.03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61D 7/00申请公布日:2014120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D 7/00申请日:20140822|||公开

IPC分类号:

A61D7/00

主分类号:

A61D7/00

申请人:

山西省肿瘤研究所

发明人:

李耀平; 任连生; 杨喜花

地址:

030013 山西省太原市职工新街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代理人:

朱源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立小鼠直肠移植瘤的装置,包括一个扩张固定管和微量注射器,扩张固定管上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直线形注射孔,使用时微量注射器的针头插入注射孔,针头长度大于注射孔长度;扩张固定管末端连接一个与扩张固定管具有折弯角的握持部,握持部末端连接气囊,所述的握持部、扩张固定管和管头内部开设有连通的气孔,气孔末端连通气囊,气孔前端出口开设于管头顶面。扩张固定管插入直肠后,捏紧的气囊恢复,产生的负压将直肠吸紧于管头与扩张固定管的结合部位。管头与扩张固定管的结合部位的附近区域形成一个直肠折角,直肠贴紧扩张固定管前端面,使注射器针头能够容易内探到直肠。本发明操作简便,成瘤率高。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建立小鼠直肠移植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扩张固定管(1)和微量注射器(2),扩张固定管(1)前端面下部沿其长度方向凸出形成管头(3),扩张固定管(1)上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直线形注射孔(4),使用时微量注射器的针头插入注射孔(4),针头长度大于注射孔(4)长度,注射孔(4)的内侧端口位于管头上方的扩张固定管(1)前端面、外侧端口位于扩张固定管(1)的外端面;扩张固定管(1)末端连接一个与扩张固定管具有折弯角的握持部(5),握持部(5)末端连接气囊(6),所述的握持部(5)、扩张固定管(1)和管头(3)内部开设有连通的气孔(7),气孔(7)末端连通气囊(6),气孔(7)前端出口开设于管头(3)顶面。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立小鼠直肠移植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注射孔(4)的直径为0.45-0.5mm,长度为8-10mm。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立小鼠直肠移植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微量注射器针头直径为0.35-0.45mm,针头长度为14-16mm。

说明书

一种建立小鼠直肠移植瘤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机械,具体而言,是一种建立小鼠直肠移植瘤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立肿瘤动物模型时,大多采用皮下肿瘤细胞注射法。无论是肝癌、胃癌、宫颈癌、肺癌等,均将肿瘤细胞接种于小鼠的皮下或肌肉,形成体表或皮下肿瘤。这样接种形成的肿瘤与临床常见的自然发生的肿瘤在生长环境和病程进展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差异。如果想建立肿瘤原位移植瘤,则多数需要采用手术的方法,比如要建立直肠癌动物模型,需要将腹腔打开,将肿瘤细胞搁于肠壁下,实验难以操作,造成失误较多,且术后护理工作量大,动物死亡率高,也难以建立大量的动物模型供实验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立小鼠直肠移植瘤的装置,该装置具有操作简单的特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建立小鼠直肠移植瘤的装置,包括一个扩张固定管和微量注射器,扩张固定管前端面下部沿其长度方向凸出形成管头,扩张固定管上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直线形注射孔,使用时微量注射器的针头插入注射孔,针头长度大于注射孔长度,注射孔的内侧端口位于管头上方的扩张固定管前端面、外侧端口位于扩张固定管的外端面;扩张固定管末端连接一个与扩张固定管具有折弯角的握持部,握持部末端连接气囊,所述的握持部、扩张固定管和管头内部开设有连通的气孔,气孔末端连通气囊,气孔前端出口开设于管头顶面。
使用时,先将扩张固定管前端涂润滑剂,插入小鼠肛门内并固定,将注射器经注射针孔插入,将细胞悬液注入结肠壁下,退出针头,缓缓拔出护张固定管即可。扩张固定管起到固定直肠的作用。在将扩张固定管插入小鼠肛门之前,捏紧气囊,排出空气,扩张固定管插入直肠后,气囊恢复,产生的负压将直肠吸紧于管头与扩张固定管的结合部位。管头与扩张固定管的结合部位的附近区域形成一个直肠折角,直肠贴紧扩张固定管前端面,使注射器针头能够容易内探到直肠。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注射孔的直径为0.45-0.5mm,长度为8-10mm。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方案,微量注射器针头直径为0.35-0.45mm,针头长度为14-16mm。
采用本发明建立小鼠直肠癌原位移植瘤动物模型具有操作简便,对动物操作小,成瘤率高方便实用的优点,在熟练掌握操作技术的前提下,接种成功率可达100%,手术后不需要进行特殊护理。建成的模型具有与临床常见病例有较高的相似度,对病变局部的病理改变的及转移的观察研究更为直观,是开展结直肠癌防治研究更为适宜的动物模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建立小鼠直肠移植瘤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扩张固定管,2-微量注射器,3-管头,4-注射孔,5-握持部,6-气囊,7-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要求保护的一种建立小鼠直肠移植瘤的装置,包括一个扩张固定管1和微量注射器2,扩张固定管1前端面下部沿其长度方向凸出形成管头3,扩张固定管1上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直线形注射孔4,使用时微量注射器的针头插入注射孔4,针头长度大于注射孔4长度,注射孔4的内侧端口位于管头上方的扩张固定管1前端面、外侧端口位于扩张固定管1的外端面;扩张固定管1末端连接一个与扩张固定管具有折弯角的握持部5,握持部5末端连接气囊6,所述的握持部5、扩张固定管1和管头3内部开设有连通的气孔7,气孔7末端连通气囊6,气孔7前端出口开设于管头3顶面。
注射孔4的直径为0.45-0.5mm,长度为8-10mm。扩张固定管的直径为3-4mm,管头的长度为3-4mm。
微量注射器针头直径为0.35-0.45mm,针头长度为14-16mm,要求能控制注射量在20-50微升之间,也可用普通的一次性无菌注射器代替。针头的长度要求非常精确,其申出固定管的长度为4-6mm。
以下是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建立小鼠直肠移植瘤的装置进行的人结肠癌SW480小鼠原位移植瘤动物模型的建立。
实验动物,SPF级Balb/c裸鼠,雌雄各半,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有限公司,
    细胞株,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HCT-116由澳大利亚Newcastle大学张旭东教授赠送,
液体石蜡,北京中联化工试剂厂;PBS,自行配制。
直肠接种器,按照本发明自制,结构及规格如上所述。
1ml注射器,江西洪达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针头规格,0.45×16.0mm。
试验方法:SW-480细胞株以含10%胎牛血清的RBMI1640培养基培养48小时后,消化收集细胞,PBS洗1次,调整细胞密度至2.5×107/ml,待用。
操作方法:一人固定小鼠使其处于仰卧位,另一人持直肠接种管,捏紧气囊,在扩张固定管管头蘸少许液体石蜡,从肛门处缓缓插入,插入段全部没入肛门,放松气囊。注射器抽取细胞悬液,将注射器针头全部插入注射孔,缓慢注入细胞悬液40微升,轻轻旋转注射器90度,缓慢拔出针头,即可。
    接种后动物常规饲养管理,每日观察动物的活动及采食情况,如果发现动物有死亡,及时解剖,观察记录直肠处是否有肿瘤生长。观察时间为30天,观察期结束,颈椎脱臼处死动物,解剖观察成瘤情况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统计小鼠的肿瘤生成率及淋巴结转移率。
结果,SW480细胞、Mel-CV细胞、 HCT-116细胞各接种动物20只,均成瘤,成瘤率均为100%,各种肿瘤成瘤后均有淋巴转移现象,但淋巴转移率不同。结果见下表。
各种肿瘤细胞成瘤率统计表

细胞株动物数接种量(微升)接种细胞量成瘤数成瘤率%淋巴转移率SW-48010401×1061010060HCT-11610401×1061010040

一种建立小鼠直肠移植瘤的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建立小鼠直肠移植瘤的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建立小鼠直肠移植瘤的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建立小鼠直肠移植瘤的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建立小鼠直肠移植瘤的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73118A43申请公布日20141203CN104173118A21申请号201410416546522申请日20140822A61D7/0020060171申请人山西省肿瘤研究所地址030013山西省太原市职工新街3号72发明人李耀平任连生杨喜花74专利代理机构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4100代理人朱源54发明名称一种建立小鼠直肠移植瘤的装置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立小鼠直肠移植瘤的装置,包括一个扩张固定管和微量注射器,扩张固定管上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直线形注射孔,使用时微量注射器的针头插入注射孔,针头长度大于注射孔长度;扩张固定管末端连接一个与扩张固定管具有。

2、折弯角的握持部,握持部末端连接气囊,所述的握持部、扩张固定管和管头内部开设有连通的气孔,气孔末端连通气囊,气孔前端出口开设于管头顶面。扩张固定管插入直肠后,捏紧的气囊恢复,产生的负压将直肠吸紧于管头与扩张固定管的结合部位。管头与扩张固定管的结合部位的附近区域形成一个直肠折角,直肠贴紧扩张固定管前端面,使注射器针头能够容易内探到直肠。本发明操作简便,成瘤率高。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73118ACN104173118A1/1页21一种建立小鼠直肠移植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3、包括一个扩张固定管(1)和微量注射器(2),扩张固定管(1)前端面下部沿其长度方向凸出形成管头(3),扩张固定管(1)上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直线形注射孔(4),使用时微量注射器的针头插入注射孔(4),针头长度大于注射孔(4)长度,注射孔(4)的内侧端口位于管头上方的扩张固定管(1)前端面、外侧端口位于扩张固定管(1)的外端面;扩张固定管(1)末端连接一个与扩张固定管具有折弯角的握持部(5),握持部(5)末端连接气囊(6),所述的握持部(5)、扩张固定管(1)和管头(3)内部开设有连通的气孔(7),气孔(7)末端连通气囊(6),气孔(7)前端出口开设于管头(3)顶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立小。

4、鼠直肠移植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注射孔(4)的直径为04505MM,长度为81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立小鼠直肠移植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微量注射器针头直径为035045MM,针头长度为1416MM。权利要求书CN104173118A1/2页3一种建立小鼠直肠移植瘤的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医疗机械,具体而言,是一种建立小鼠直肠移植瘤的装置。背景技术0002目前在建立肿瘤动物模型时,大多采用皮下肿瘤细胞注射法。无论是肝癌、胃癌、宫颈癌、肺癌等,均将肿瘤细胞接种于小鼠的皮下或肌肉,形成体表或皮下肿瘤。这样接种形成的肿瘤与临床常见的自然发生的肿瘤在生长环境和病程进展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差异。。

5、如果想建立肿瘤原位移植瘤,则多数需要采用手术的方法,比如要建立直肠癌动物模型,需要将腹腔打开,将肿瘤细胞搁于肠壁下,实验难以操作,造成失误较多,且术后护理工作量大,动物死亡率高,也难以建立大量的动物模型供实验使用。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立小鼠直肠移植瘤的装置,该装置具有操作简单的特点。0004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立小鼠直肠移植瘤的装置,包括一个扩张固定管和微量注射器,扩张固定管前端面下部沿其长度方向凸出形成管头,扩张固定管上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直线形注射孔,使用时微量注射器的针头插入注射孔,针头长度大于注射孔长度,注射孔的内侧端口位于管头。

6、上方的扩张固定管前端面、外侧端口位于扩张固定管的外端面;扩张固定管末端连接一个与扩张固定管具有折弯角的握持部,握持部末端连接气囊,所述的握持部、扩张固定管和管头内部开设有连通的气孔,气孔末端连通气囊,气孔前端出口开设于管头顶面。0005使用时,先将扩张固定管前端涂润滑剂,插入小鼠肛门内并固定,将注射器经注射针孔插入,将细胞悬液注入结肠壁下,退出针头,缓缓拔出护张固定管即可。扩张固定管起到固定直肠的作用。在将扩张固定管插入小鼠肛门之前,捏紧气囊,排出空气,扩张固定管插入直肠后,气囊恢复,产生的负压将直肠吸紧于管头与扩张固定管的结合部位。管头与扩张固定管的结合部位的附近区域形成一个直肠折角,直肠贴。

7、紧扩张固定管前端面,使注射器针头能够容易内探到直肠。0006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注射孔的直径为04505MM,长度为810MM。0007作为另一种优选的方案,微量注射器针头直径为035045MM,针头长度为1416MM。0008采用本发明建立小鼠直肠癌原位移植瘤动物模型具有操作简便,对动物操作小,成瘤率高方便实用的优点,在熟练掌握操作技术的前提下,接种成功率可达100,手术后不需要进行特殊护理。建成的模型具有与临床常见病例有较高的相似度,对病变局部的病理改变的及转移的观察研究更为直观,是开展结直肠癌防治研究更为适宜的动物模型。0009说明书CN104173118A2/2页4附图说明0010图1。

8、是本发明建立小鼠直肠移植瘤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11图中,1扩张固定管,2微量注射器,3管头,4注射孔,5握持部,6气囊,7气孔。具体实施方式0012如图1所示,本发明要求保护的一种建立小鼠直肠移植瘤的装置,包括一个扩张固定管1和微量注射器2,扩张固定管1前端面下部沿其长度方向凸出形成管头3,扩张固定管1上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直线形注射孔4,使用时微量注射器的针头插入注射孔4,针头长度大于注射孔4长度,注射孔4的内侧端口位于管头上方的扩张固定管1前端面、外侧端口位于扩张固定管1的外端面;扩张固定管1末端连接一个与扩张固定管具有折弯角的握持部5,握持部5末端连接气囊6,所述的握持部5、扩张固定。

9、管1和管头3内部开设有连通的气孔7,气孔7末端连通气囊6,气孔7前端出口开设于管头3顶面。0013注射孔4的直径为04505MM,长度为810MM。扩张固定管的直径为34MM,管头的长度为34MM。0014微量注射器针头直径为035045MM,针头长度为1416MM,要求能控制注射量在2050微升之间,也可用普通的一次性无菌注射器代替。针头的长度要求非常精确,其申出固定管的长度为46MM。0015以下是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建立小鼠直肠移植瘤的装置进行的人结肠癌SW480小鼠原位移植瘤动物模型的建立。0016实验动物,SPF级BALB/C裸鼠,雌雄各半,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有限公司,细胞株,人结。

10、肠癌细胞株SW480,HCT116由澳大利亚NEWCASTLE大学张旭东教授赠送,液体石蜡,北京中联化工试剂厂;PBS,自行配制。0017直肠接种器,按照本发明自制,结构及规格如上所述。00181ML注射器,江西洪达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针头规格,045160MM。0019试验方法SW480细胞株以含10胎牛血清的RBMI1640培养基培养48小时后,消化收集细胞,PBS洗1次,调整细胞密度至25107/ML,待用。0020操作方法一人固定小鼠使其处于仰卧位,另一人持直肠接种管,捏紧气囊,在扩张固定管管头蘸少许液体石蜡,从肛门处缓缓插入,插入段全部没入肛门,放松气囊。注射器抽取细胞悬液,将注射。

11、器针头全部插入注射孔,缓慢注入细胞悬液40微升,轻轻旋转注射器90度,缓慢拔出针头,即可。0021接种后动物常规饲养管理,每日观察动物的活动及采食情况,如果发现动物有死亡,及时解剖,观察记录直肠处是否有肿瘤生长。观察时间为30天,观察期结束,颈椎脱臼处死动物,解剖观察成瘤情况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统计小鼠的肿瘤生成率及淋巴结转移率。0022结果,SW480细胞、MELCV细胞、HCT116细胞各接种动物20只,均成瘤,成瘤率均为100,各种肿瘤成瘤后均有淋巴转移现象,但淋巴转移率不同。结果见下表。0023各种肿瘤细胞成瘤率统计表细胞株动物数接种量(微升)接种细胞量成瘤数成瘤率淋巴转移率SW480104011061010060HCT116104011061010040说明书CN104173118A1/1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4173118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