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绝缘封闭式电机引接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超薄绝缘封闭式电机引接线.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0697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5.15 CN 103106971 A *CN103106971A* (21)申请号 201210533290.7 (22)申请日 2012.12.10 H01B 7/17(2006.01) H01B 7/18(2006.01) H01B 7/02(2006.01) H01B 7/04(2006.01) (71)申请人 金捷 地址 300143 天津市河北区狮子林大街米兰 金狮家园 14-84-101 (72)发明人 金捷 (74)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2209 代理人 刘玲 (54) 。
2、发明名称 一种超薄绝缘封闭式电机引接线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薄绝缘封闭式电机引接 线, 其特征在于 : 由导线、 绝缘层、 外编织层组成, 绝缘层包绕在导线外表面, 绝缘层外面编织外编 织层。本超薄绝缘封闭式电机引接线选用材料先 进、 结构设计科学合理, 具有编织层少、 编织层材 料与制冷剂、 润滑油相互影响几率低且具有超柔 韧性、 高防机械损伤性等优点, 是一种具有较高创 新性的超薄绝缘封闭式电机引接线。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
3、0)申请公布号 CN 103106971 A CN 103106971 A *CN103106971A* 1/1 页 2 1. 一种超薄绝缘封闭式电机引接线, 其特征在于 : 由导线、 绝缘层、 外编织层组成, 绝 缘层包绕在导线外表面, 绝缘层外面编织外编织层。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超薄绝缘封闭式电机引接线,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绝缘层为 1-2 层, 材质均为聚酰亚胺薄膜, 包绕角不大于 40-50且当使用单层主绝缘时, 薄膜的厚 度大于 0.025mm 小于 0.035mm, 当使用双层主绝缘时, 内层薄膜的厚度大于 0.020mm 小于 0.030mm, 外层薄膜的厚度大于 。
4、0.015mm 小于 0.025mm。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超薄绝缘封闭式电机引接线,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外编织层, 其 编织角不大于 40-50。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106971 A 2 1/2 页 3 一种超薄绝缘封闭式电机引接线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电缆电线生产设备领域, 特别是一种超薄绝缘封闭式电机引接线。 背景技术 0002 封闭式电机因其结构复杂、 空间狭小而需要引接线直径小而且柔软。在电机载流 量要求引接线规格确定的情况下, 不能减小引线导体的直径, 只能在保证引线电气性能和 绝缘性能的前提下减小绝缘的厚度。 0003 目前的封闭式电机引接线的。
5、结构为导体外面编织内编织层, 而后绕包一层或两层 主绝缘层, 最后在外层编织外编织层。一般情况下, 每一层编织层的厚度为 0.25mm 以上, 则 两层编织层反映在直径上就占有了1.00mm以上的直径。 而主绝缘层的单层厚度在0.025 0.050 之间, 则单层主绝缘对应在直径上就占有了 0.05 0.10mm ; 而两层主绝缘对应在直 径上就占有了 0.10mm 0.20 左右。也就是说, 主绝缘的厚度只有编织层厚度的五分之一 左右。 0004 用于构成封闭式电机引接线编织层的材料与其应用场合的制冷剂和润滑油有相 互作用而导致编织层的材料和制冷剂、 润滑油的性能降低的问题, 因此编织层材料。
6、的用量 多, 就会增加编织层的材料和制冷剂、 润滑油之间的相互影响几率, 降低整机使用寿命和性 能。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编织层少且柔性高、 绝缘层薄 且绝缘性好、 耐磨性优异、 耐刺破性高的超薄绝缘封闭式电机引接线。 0006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 0007 一种超薄绝缘封闭式电机引接线, 其特征在于 : 由导线、 绝缘层、 外编织层组成, 绝 缘层包绕在导线外表面, 绝缘层外面编织外编织层。 0008 而且, 所述绝缘层为 1-2 层, 材质均为聚酰亚胺薄膜, 包绕角不大于 40-50且当 使用单层主绝缘时, 薄膜的。
7、厚度大于 0.025mm 小于 0.035mm, 当使用双层主绝缘时, 内层薄 膜的厚度大于 0.020mm 小于 0.030mm, 外层薄膜的厚度大于 0.015mm 小于 0.025mm。 0009 而且, 所述外编织层, 其编织角不大于 40-50。 0010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 0011 1. 本超薄绝缘封闭式电机引接线编织层少, 可有效降低编织层的材料和制冷剂、 润滑油之间的相互影响几率, 增强电机性能, 延长电机使用寿命。 0012 2. 本超薄绝缘封闭式电机引接线绝缘层采用绝缘性好、 耐磨性优异、 耐刺破性高 聚酰亚胺薄膜且包绕角不大于 50, 外编织层编织角不大于 5。
8、0, 具有超柔韧性、 防机械 损伤性。 0013 3. 本超薄绝缘封闭式电机引接线选用材料先进、 结构设计科学合理, 具有编织层 少、 编织层材料与制冷剂、 润滑油相互影响几率低且具有超柔韧性、 高防机械损伤性等优 说 明 书 CN 103106971 A 3 2/2 页 4 点, 是一种具有较高创新性的超薄绝缘封闭式电机引接线。 附图说明 0014 图 1 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一层绝缘层) ; 0015 图 2 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两层绝缘层) 。 0016 附图标记说明 : 0017 1- 导线、 2- 绝缘层、 3- 外编织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附图、 通过具体实施例。
9、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 的, 不是限定性的, 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19 一种超薄绝缘封闭式电机引接线, 由导线 1、 绝缘层 2、 外编织层 3 组成, 绝缘层包 绕在导线外表面, 绝缘层外面编织外编织层。 0020 绝缘层为 1-2 层, 材质均为聚酰亚胺薄膜, 包绕角不大于 50, 且当使用单层主绝 缘时, 薄膜的厚度大于 0.025mm 小于 0.035mm, 当使用双层主绝缘时, 内层薄膜的厚度大于 0.020mm 小于 0.030mm, 外层薄膜的厚度大于 0.015mm 小于 0.025mm 外编织层, 其编织角不 大于 50。 0021 本超薄。
10、绝缘封闭式电机引接线的工作原理为 : 0022 本发明超薄绝缘封闭式电机引接线绝缘层所使用的聚酰亚胺薄膜具有良好的绝 缘性、 优异的机械性能、 耐磨性和耐刺破性, 这样既可降低层厚增强柔韧性, 又可避免封闭 式电机引接线常用的聚酯薄膜直接包覆在导体外面时由于薄膜对导体的压力导致机械损 伤、 导体可能存在毛刺、 引线弯折时导体与薄膜之间产生摩擦等使薄膜产生损伤进而导致 引线电击穿的损坏 ; 编织层为单层且编织角不大于 50, 加之绝缘层包绕角不大于 50, 既减少了层数、 减少了编织用材料从而降低编织材料与制冷剂、 润滑油相互影响几率, 增强 电机的性能, 延长使用寿命, 同时也大大增强了封闭式电机引接线的柔韧性。 0023 尽管为说明目的公开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和附图, 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 解 : 在不脱离本发明及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 各种替换、 变化和修改都是可能的, 因此, 本发明的范围不局限于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 说 明 书 CN 103106971 A 4 1/1 页 5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06971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