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的平坦式会聚透镜.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4727007 上传时间:2018-11-02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460134.2

申请日:

2012.11.15

公开号:

CN103105634A

公开日:

2013.05.1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2B 3/00申请日:20121115|||公开

IPC分类号:

G02B3/00; G02B27/22

主分类号:

G02B3/00

申请人: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发明人:

尹珉郕; 金善宇; 辛旻泳

地址:

韩国首尔

优先权:

2011.11.15 KR 10-2011-0119190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代理人:

吕俊刚;刘久亮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公开涉及一种薄的平坦式会聚透镜。本公开提出的薄的平坦式会聚透镜包括:透明基板;以及膜透镜,其包括附装在该透明基板的一侧上的透明膜和记录在该透明膜上的干涉条纹图案。根据本公开的会聚透镜具有如下优点:即使具有大的对角面积,该会聚透镜仍有薄的厚度和轻的重量,因此容易开发薄的平坦式大面积全息3D显示系统。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薄的平坦式会聚透镜,该薄的平坦式会聚透镜包括:
透明基板;以及
膜透镜,其包括附装在所述透明基板的一侧的透明膜和记录在所述透明膜上的干涉条纹图案。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会聚透镜,其中所述干涉条纹图案由会聚光与垂直入射到所述透明膜的平行直射光之间的干涉产生。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会聚透镜,其中所述平行直射光由记录在母膜上的干涉条纹图案产生,并且所述干涉条纹图案被构造为将以一入射角入射到所述母膜上的倾斜的平行光改变成所述平行直射光。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会聚透镜,其中所述倾斜的平行光的入射角是在与所述母膜的法线成45°±30°的范围内的一个值。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会聚透镜,其中所述会聚光由光学凸透镜产生并聚焦在所述母膜的入射面上,并且接着发散到所述透明膜。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会聚透镜,其中所述膜透镜包括最大厚度为500微米的感光膜。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会聚透镜,其中所述膜透镜包括透明的感光聚合物和透明的凝胶中的一种。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会聚透镜,其中所述透明基板和所述膜透镜具有相同的折射率。

说明书

说明书薄的平坦式会聚透镜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薄的平坦式会聚透镜。具体地,本公开涉及在全息3D显示装置中聚焦3D图像的一种薄的平坦式会聚透镜。
背景技术
近来,积极地开发了用于制作和再现3D(三维)图像/视频的多种技术和研究。由于与3D图像/视频相关的媒体是用于虚拟现实的新概念媒体,所以该媒体能更好地改善视觉信息,并且将引领下一代显示面板。传统的2D图像系统仅提供投影到平面图的图像和视频数据,而3D图像系统可向观看者提供完全的实际图像数据。因此,3D图像/视频技术是真实的(True North)图像/视频技术。
典型地,存在再现3D图像/视频的方法:立体法、自动立体法、体积法、全息法和全景成像(integral imaging)法。在这些方法中,全息法使用了激光束,使得能够用裸眼观看3D图像/视频。因为全息法在不给观看者带来任何疲劳的情况下具有出色的视觉立体特性,所以全息法是最理想的方法。
为了在图像中的每个点产生对光波相位的记录,全息术使用与来自场景或物体的光(物体光束)相组合的参考光束。如果这两个光束是相干的,那么参考光束与物体光束之间的光干涉由于光波的叠加产生可记录在标准摄影胶片上的一系列强度条纹。这些条纹在胶片上形成一种衍射光栅,这称为全息图。全息术的中心目标是,当稍后通过替代参考光束照亮所记录的光栅时,原始的物体光束被重构(或再现),从而产生3D图像/视频。
作为以数字方式产生全息干涉图案的方法的计算机产生全息图(或CGH:Computer Generated Hologram)有了新的发展。例如,通过以数字方式计算全息干涉图案并使用合适的相干光源将全息干涉图案印刷在掩模或胶片上以用于随后照亮,可以产生全息图像。通过避开每次必须制造全息干涉图案的“硬拷贝”的需要,全息3D显示器可以使再现全息图像。
计算机产生的全息图具有如下优点:想要显示的物体根本不必具有任何物理实体。如果以光学的方式产生现有的物体的全息数据,但以数字方式记录和处理该数据,并随后将其输入到显示器中,则这也称为CGH。例如,计算机系统产生全息干涉图案,并将该全息干涉图案发送到诸如液晶空间光调制器(LCSML:Liquid Crystal Spatial Light Modulator)的空间光调制器,然后通过向空间光调制器发射基准光束来重建/再现与全息干涉图案相对应的3D图像/视频。图1是示出根据相关技术的使用计算机产生的全息图的数字全息图像/视频显示装置的结构图。
参照图1,计算机10产生要显示的图像/视频的全息干涉图案。产生的全息干涉图案被发送到SLM 20。作为透射式液晶显示装置的SLM 20可呈现全息干涉图案。在SLM 20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产生基准光束的激光源30。为了将基准光束90从激光源30照射在SLM 20的整个表面上,可顺序地设置扩张器(expander)40和透镜系统50。从激光源30输出的基准光束90经过扩张器40和透镜系统50照射到SLM 20的一侧。由于SLM 20是透射式液晶显示装置,所以在SLM 20的另一侧将重构/再现与全息干涉图案相对应的3D图像/视频。
根据图1的全息型3D显示系统包括用于产生基准光90的光源30以及具有相对大的体积的扩张器40和透镜系统50。在构造了这种3D显示系统的情况下,这种3D显示系统可具有大的体积和大的重量。即,用于全息型3D显示系统的常规技术不适合应用于近来需求的薄、轻和便携性的显示系统。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可裸眼地呈现真实3D图像的薄的平坦式全息3D显示系统。
即使将作为用于全息3D显示装置的主要元件之一的SLM配置为薄的平坦式,如果应用了传统的会聚光学透镜(或凸透镜),则整个3D显示系统依然不能成为薄的平坦式。此外,由于全息系统的显示区域越来越大,所以透镜也需具有越来越大的尺寸以与大显示区域相对应。对于凸透镜,随着显示区域的增大,透镜的厚度越来越厚并且重量也越来越重,以至于更难将凸透镜应用于薄的平坦式3D显示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提到的缺陷,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的平坦式会聚透镜,该会聚透镜将具有与光的传播方向平行的入射角的平面波的光会聚到光(传播)轴上的某一点。本公开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应用于薄的平坦式全息3D显示装置(或系统)的薄的平坦式会聚透镜。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薄的平坦式会聚透镜,该薄的平坦式会聚透镜包括:透明基板;以及膜透镜,其包括附装在所述透明基板的一侧上的透明膜和记录在所述透明膜上的干涉条纹图案。
所述干涉条纹图案由会聚光与垂直入射到所述透明膜上的平行直射光之间的干涉产生。
所述平行直射光由记录在母膜(master film)上的干涉条纹图案产生,并且被构造为将以一入射角入射到所述母膜上的倾斜的平行光改变成所述平行直射光。
所述倾斜的平行光的所述入射角是在与所述母膜的法线成45°±30°的范围内的一个值。
所述会聚光由光学凸透镜产生,并且聚焦在所述母膜的入射面上并接着发散到所述透明膜。
所述膜透镜包括厚度最多为500微米的感光膜。
所述膜透镜包括透明的感光聚合物和透明的凝胶中的一种。
所述透明基板和所述膜透镜具有相同的折射率。
根据本公开的会聚透镜包括一个膜式会聚透镜,该膜式会聚透镜中具有干涉条纹图案。因此,为了配置3D显示装置,可以使用薄膜型透镜将3D图像的焦点设置在显示器与观看者之间的空间内的一点处,或者设置在观看者的眼睛(瞳孔或视网膜)上。也就是说,能够将全息3D显示系统制造成薄的平坦式显示器。此外,根据本公开的会聚透镜具有的优点在于:即使该会聚透镜具有大的对角面积,其仍然具有薄的厚度和轻的重量,因此容易开发薄的平坦式大面积的全息3D显示系统。
附图说明
附图被包括在本说明书中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结合到本说明书中且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且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是例示根据相关技术的使用计算机生成的全息图的数字全息图像/视频显示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例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使用透射型液晶显示装置的数字全息图像/视频显示装置的结构图。
图3是例示通过向透明的记录介质同时照射平行直射光和会聚光而在其上记录干涉条纹图案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4是例示由根据图3的薄的平坦式会聚透镜会聚的平行直射光的示意图。
图5是例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薄的平坦式会聚透镜的结构的横截面图。
图6A是例示在大批量生产系统中制造用于产生膜透镜的母膜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6B是例示使用母膜来制造膜透镜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7A是例示代表平行直射光被膜透镜改变为会聚光的光路的横截面图。
图7B是例示代表发散光被膜透镜改变为平行直射光的光路的横截面图。
图8是例示在具有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薄的平坦式会聚透镜的全息3D显示装置中将3D图像聚焦在观看者的眼睛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2至图8,将解释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在整个详细描述中,相同的标号始终表示相同的元件。然而,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方式所限制,而是在不改变技术精神的情况下可应用于各种改变或变型,在下面的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说明而选择了元件的名称,元件的名称可能与实际名称不同。
参照图2,将解释根据本公开第一实施方式的使用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作为空间光调制器的薄的平坦式全息3D显示装置。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使用透射式液晶显示装置的数字全息图像/视频显示装置的结构图。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全息3D显示装置包括由透射式液晶显示面板制成的SLM 200。SLM 200包括上基板SU和下基板SD以及夹在上基板SU与下基板SD之间的液晶层LC,上基板SU和下基板SD由透明玻璃基板制成并彼此相对。SLM 200可通过从计算机或视频处理器(图中未示出)接收与干涉条纹图案相关的数据来呈现干涉条纹图案。上基板SU和下基板可分别具有薄膜晶体管和滤色器以包含液晶显示面板。
在SLM 200的后侧,可设置包括光源300和光纤OF的背光单元BLU。光源300可以是包括红色激光二极管R、绿色激光二极管G和蓝色激光二极管B的一组激光二极管,或者是包括红色LED、绿色LED和蓝色LED的一组准直LED。另外,光源300除了可包括红色光源、绿色光源和蓝色光源之外,还可包括其它颜色光源。或者,光源300可具有例如白色激光二极管或白色准直LED的一个光源。可存在多种类型的光源300。在这些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起见,将光源300解释为包括红色激光二极管、绿色激光二极管和蓝色激光二极管。
为了将基准光从光源300引导至SLM 200并且为了使基准光分布在SLM 200的后表面的整个区域,优选使用光纤OF。例如,在背光单元BLU的一侧设置红色激光二极管R、绿色激光二极管G和蓝色激光二极管B。使用光纤OF,可以引导从红色激光二极管R、绿色激光二极管G和蓝色激光二极管B发射的激光束,使其达到SLM200的后表面。光纤OF可设置为覆盖作为液晶显示器的SLM 200的整个表面。具体地,通过去除包裹光纤OF的芯的金属保护层的某些部分以便于形成多个光点OUT,可使激光束照射在作为液晶显示面板的SLM 200的整个表面上。此外,为了在SLM200的整个表面上均匀地照射由光纤OF发射并扩张并且是准直光的基准光束,可在SLM 200与光纤OF之间设置多个光学片500。
在本公开中,背光单元BLU是一个示例性的使用光纤OF的示意结构。在包括SLM 200的颜色像素被设置为沿列排列的一种颜色的情况下,与一种颜色相对应的一个光纤OF可设置为与相同颜色列匹配。又例如,背光单元BLU可包括设置在各个颜色像素处的表面发射LED。因为本公开的主要构思不在于背光单元BLU,所以将不涉及背光单元BLU的详细解释。
在SLM 200的前面,在观看者与SLM 200之间的空间中的合适位置处,还可包括用于聚集3D图像的薄的平坦式会聚透镜FL。可按各种方式来设置该平坦式会聚透镜FL的焦点。例如,焦点可设置在SLM 200与观看者之间的最佳位置处。又例如,焦点可直接设置在观看者的眼睛上。在这种情况下,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被分别发送到左眼和右眼。将详细描述作为本公开的主要特征之一的薄的平坦式会聚透镜FL。
此外,可在平坦式透镜FL的前面包括眼动仪ET(eye‑tracker)。当观看者的位置改变时,眼动仪可检测改变后的观看者的位置,针对移动后的观看者计算最佳观看角度,然后根据观看者的新的最佳观看角度偏转3D图像的焦点。例如,眼动仪ET可以是用于根据观看者的位置在水平方向上移动3D图像的焦点的偏转器。尽管图中没有示出,但眼动仪ET还可包括用于检测观看者的位置的位置检测器。因为本公开的主要特征不在于眼动仪ET上,所以将不涉及眼动仪ET的详细解释。
在下文中,我们将详细阐述根据本公开的薄的平坦式会聚透镜。图3是例示通过向透明的记录介质同时照射平行直射光和会聚光而在该透明记录介质上记录干涉条纹图案的方法的示意图。图4是例示由根据图3的薄的平坦式会聚透镜会聚的平行直射光的示意图。参照图3,下面将首先阐述根据本公开的薄的平坦式会聚透镜的基本概念。
为制造薄的平坦式透镜,准备了平膜FI,即,透明的记录介质。从平膜FI的左侧开始,向平膜FI同时照射第一平行直射光B1和会聚光B2。可通过向凸透镜LEN照射第二平行直射光B3来产生会聚光B2。然后,在平膜FI上记录第一平行直射光B1与会聚光B2之间的干涉条纹图案。具有该干涉条纹图案的这一平膜FI将是薄的平坦式会聚透镜FL。
参照图4,将阐述通过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薄的平坦式会聚透镜的光路。从薄的平坦式会聚透镜FL的左侧开始,当向薄的平坦式会聚透镜FL照射平行直射光B1时,在平行直射光B1穿过薄的平坦式会聚透镜FL之后,平行的直射光B1被干涉条纹图案改变为与会聚光B2具有相同的焦点(或聚焦点)f的会聚光B0并被发射。
实际上,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方法难以制造薄的平坦式会聚透镜FL。其原因在于:如图3所示,在第一平行直射光B1的路径中放置了凸透镜LEN,使得第一平行的直射光B1和会聚光B2不能同时照射在平膜FI(即,记录介质)上。
为了解决第一实施方式的问题,第二实施方式提供了实际可行的用于制造薄的平坦式会聚透镜的方法中的一种。图5是例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薄的平坦式会聚透镜的结构的横截面图。
参照图5,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薄的平坦式会聚透镜FL包括透明基板SUB以及附装在透明基板SUB的一侧上的膜透镜PL。透明基板SUB可以是光学透明的玻璃基板和透明膜中的一个。此外,透明基板SUB可优选地由与膜透镜PL具有相同折射率的透明材料构成。
膜透镜PL是一种光栅膜,该光栅模被构造为将相对于光的传播轴具有0°入射角的平行直射光100转变为到焦点f处的会聚光B0。膜透镜PL可以是具有500μm(微米)厚度的感光膜。详细地说,膜透镜PL可包括诸如感光聚合物或凝胶的感光高分子材料。具体地,膜透镜PL优选地包括与透明基板SUB具有相同折射率的材料。
在下文中,参照图6A和图6B,将阐述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膜透镜PL。图6A是例示在大批量生产系统中制造用于产生膜透镜的母膜的方法的示意图。图6B是例示使用母膜来制造膜透镜的方法的示意图。
为了制造薄的平坦式母膜MP,制备了第一平膜FI1,即,透明的光学记录介质。从第一平膜FI1的左侧开始,向第一平膜FI1同时照射平行直射光100和倾斜的平行光300。平行直射光100以与第一平膜FI1的法线成0°±5°的入射角范围入射到第一平膜FI1的表面。倾斜的平行光300以与第一平膜FI1的法线成θ°±5°的入射角范围入射到第一平膜FI1的表面。然后,在第一平膜FI1上,记录平行直射光100与倾斜的平行光300之间的干涉条纹图案。也就是说,具有该干涉条纹图案的第一平膜FI1将是母膜MP。
这里,按照如下方式来选择倾斜的平行光300的入射角θ,即,在不会与用于产生如图3所示的会聚光B2的光学装置产生任何干涉的情况下,可以将倾斜的平行光300完全照射在第一平膜FI1上。此外,该入射角不应影响干涉条纹图案的衍射效应。根据各种经验,倾斜的平行光300的入射角θ优选地与第一平膜FI1的法线成45°±30°。更为优选地,可以选择39°到41°的范围内的任何一个值作为倾斜的平行光300的入射角θ。根据实验和仿真,可以选择39.2°到40.2°中的任何一个角度值作为倾斜的平行光300的入射角θ。在最优化的情况下,倾斜的平行光300的入射角θ为39.8°。
此后,可使用母膜MP来制造膜透镜PL。参照图6B,将阐述通过向母膜MP同时照射倾斜的平行光300和会聚光450来制造膜透镜PL的方法。
为了制造膜透镜PL,制备了第二平膜FI2,即,透明的光学记录介质。母膜MP被设置在第二平膜FI2的左侧。从与第二平膜FI2相反的母膜MP的左侧开始,向母膜MP同时照射会聚光450和倾斜的平行光300。
倾斜的平行光300以与母膜MP的法线成45°±30°的范围内的入射角θ从母膜MP的左侧照射到母膜MP。然后,倾斜的平行光300在穿过母膜MP时被记录在母膜MP上的干涉条纹图案衍射,倾斜的平行光300改变为平行直射光350,然后该平行直射光发射到第二平膜FI2。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向凸透镜LEN照射第二平行直射光400来产生会聚光450。这里,会聚光450的聚焦点f将设置在位于凸透镜LEN与第二平膜FI2之间的空间中的任何点处。更为优选地,应把会聚光450的焦点f设置在会聚光450聚焦在母膜MP的入射面上的点处。由于母膜MP的干涉条纹图案不具有来自会聚光450的任何分量,所以会聚光450可不受母膜MP的干涉条纹图案的任何衍射地穿过母膜MP。也就是说,会聚光450从聚焦点f发散并照射在第二平膜FI2上。
由此,由会聚光450和平行的直射光350产生的干涉条纹图案记录在第二平膜FI2上。具有该干涉条纹图案的第二平膜FI2将是膜透镜PL。就第二平膜FI2方面来说,即就膜透镜PL方面来说,凸透镜LEN的焦点位于–f点处。当平行直射光从第二平膜FI2的左侧照射到第二平膜FI2时,会聚光从第二平膜FI2发射到焦点f(第二平膜FI2的右侧的f位置)。相反,当平行直射光从第二平膜FI2的右侧照射到第二平膜FI2时,会聚光从第二平膜FI2发射到焦点‑f(第二平膜FI2的左侧的f位置)。
参照图7A和图7B,将使用穿过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制造的膜透镜PL的光的路径来阐述关于膜透镜的操作。图7A是例示代表平行直射光被膜透镜改变为会聚光的光路的横截面图。图7B是例示代表发散光被膜透镜改变为平行直射光的光路的横截面图。
当平行的直射光100从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膜透镜PL的左侧照射到膜透镜PL时,如图7A所示,平行直射光在穿过记录在膜透镜PL上的干涉条纹图案之后改变为聚焦到焦点f处的会聚光B0。另一方面,当具有焦点f的会聚光455从膜透镜PL的左侧照射到膜透镜PL时,如图7B所示,该会聚光在穿过记录在膜透镜PL上的干涉条纹图案之后改变为与膜透镜PL的表面的法线的平行直射光150。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薄的平坦式会聚透镜FL可应用于全息3D显示系统。图8是例示在具有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薄的平坦式会聚透镜的全息3D显示装置中将3D图像聚焦在观看者的眼睛处的示意图。参照图8,从背光单元BLU发出的背光BL可通过空间光调制器(SLM)200来表现全息3D图像。全息3D图像可聚焦在薄的平坦式会聚透镜的焦点上。例如,表现全息3D图像的光可会聚在观看者的眼睛上,使得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全息3D图像。
尽管参照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不改变本发明的技术精神或必要特征的情况下,可按其它特定形式来实现本发明。因此,应注意,以上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仅为说明性的,不应该被解释为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而不是由本发明的详细描述限定。在权利要求的意思和范围内做出的所有改变或变型或其等同物应被解释为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
本申请要求于2011年11月15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1‑0119190的优先权,此处为了所有目的以引证的方式并入该韩国专利申请,就如在此进行了完整阐述一样。

薄的平坦式会聚透镜.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薄的平坦式会聚透镜.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薄的平坦式会聚透镜.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薄的平坦式会聚透镜.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薄的平坦式会聚透镜.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0563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5.15 CN 103105634 A *CN103105634A* (21)申请号 201210460134.2 (22)申请日 2012.11.15 10-2011-0119190 2011.11.15 KR G02B 3/00(2006.01) G02B 27/22(2006.01) (71)申请人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地址 韩国首尔 (72)发明人 尹珉郕 金善宇 辛旻泳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127 代理人 吕俊刚 刘久亮 (54) 发明名称 薄的平坦式会聚透镜 (57。

2、) 摘要 本公开涉及一种薄的平坦式会聚透镜。本公 开提出的薄的平坦式会聚透镜包括 : 透明基板 ; 以及膜透镜, 其包括附装在该透明基板的一侧上 的透明膜和记录在该透明膜上的干涉条纹图案。 根据本公开的会聚透镜具有如下优点 : 即使具有 大的对角面积, 该会聚透镜仍有薄的厚度和轻的 重量, 因此容易开发薄的平坦式大面积全息 3D 显 示系统。 (30)优先权数据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6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6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05634 A CN 103。

3、105634 A *CN103105634A* 1/1 页 2 1. 一种薄的平坦式会聚透镜, 该薄的平坦式会聚透镜包括 : 透明基板 ; 以及 膜透镜, 其包括附装在所述透明基板的一侧的透明膜和记录在所述透明膜上的干涉条 纹图案。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会聚透镜, 其中所述干涉条纹图案由会聚光与垂直入射到所 述透明膜的平行直射光之间的干涉产生。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会聚透镜, 其中所述平行直射光由记录在母膜上的干涉条纹 图案产生, 并且所述干涉条纹图案被构造为将以一入射角入射到所述母膜上的倾斜的平行 光改变成所述平行直射光。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会聚透镜, 其中所。

4、述倾斜的平行光的入射角是在与所述母膜 的法线成 45 30的范围内的一个值。 5.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会聚透镜, 其中所述会聚光由光学凸透镜产生并聚焦在所述 母膜的入射面上, 并且接着发散到所述透明膜。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会聚透镜, 其中所述膜透镜包括最大厚度为 500 微米的感光 膜。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会聚透镜, 其中所述膜透镜包括透明的感光聚合物和透明的 凝胶中的一种。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会聚透镜, 其中所述透明基板和所述膜透镜具有相同的折射 率。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105634 A 2 1/6 页 3 薄的平坦式会聚透镜 技术领域。

5、 0001 本公开涉及一种薄的平坦式会聚透镜。具体地, 本公开涉及在全息 3D 显示装置中 聚焦 3D 图像的一种薄的平坦式会聚透镜。 背景技术 0002 近来, 积极地开发了用于制作和再现 3D (三维) 图像 / 视频的多种技术和研究。由 于与3D图像/视频相关的媒体是用于虚拟现实的新概念媒体, 所以该媒体能更好地改善视 觉信息, 并且将引领下一代显示面板。传统的 2D 图像系统仅提供投影到平面图的图像和视 频数据, 而 3D 图像系统可向观看者提供完全的实际图像数据。因此, 3D 图像 / 视频技术是 真实的 (True North) 图像 / 视频技术。 0003 典型地, 存在再现3。

6、D图像/视频的方法 : 立体法、 自动立体法、 体积法、 全息法和全 景成像 (integral imaging) 法。在这些方法中, 全息法使用了激光束, 使得能够用裸眼观 看 3D 图像 / 视频。因为全息法在不给观看者带来任何疲劳的情况下具有出色的视觉立体 特性, 所以全息法是最理想的方法。 0004 为了在图像中的每个点产生对光波相位的记录, 全息术使用与来自场景或物体的 光 (物体光束) 相组合的参考光束。如果这两个光束是相干的, 那么参考光束与物体光束之 间的光干涉由于光波的叠加产生可记录在标准摄影胶片上的一系列强度条纹。 这些条纹在 胶片上形成一种衍射光栅, 这称为全息图。 全息。

7、术的中心目标是, 当稍后通过替代参考光束 照亮所记录的光栅时, 原始的物体光束被重构 (或再现) , 从而产生 3D 图像 / 视频。 0005 作为以数字方式产生全息干涉图案的方法的计算机产生全息图 (或CGH : Computer Generated Hologram) 有了新的发展。 例如, 通过以数字方式计算全息干涉图案并使用合适 的相干光源将全息干涉图案印刷在掩模或胶片上以用于随后照亮, 可以产生全息图像。通 过避开每次必须制造全息干涉图案的 “硬拷贝” 的需要, 全息 3D 显示器可以使再现全息图 像。 0006 计算机产生的全息图具有如下优点 : 想要显示的物体根本不必具有任何物。

8、理实 体。如果以光学的方式产生现有的物体的全息数据, 但以数字方式记录和处理该数据, 并 随后将其输入到显示器中, 则这也称为 CGH。例如, 计算机系统产生全息干涉图案, 并将 该全息干涉图案发送到诸如液晶空间光调制器 (LCSML:Liquid Crystal Spatial Light Modulator) 的空间光调制器, 然后通过向空间光调制器发射基准光束来重建 / 再现与全息 干涉图案相对应的 3D 图像 / 视频。图 1 是示出根据相关技术的使用计算机产生的全息图 的数字全息图像 / 视频显示装置的结构图。 0007 参照图 1, 计算机 10 产生要显示的图像 / 视频的全息干。

9、涉图案。产生的全息干涉 图案被发送到 SLM 20。作为透射式液晶显示装置的 SLM 20 可呈现全息干涉图案。在 SLM 20 的一侧, 设置有用于产生基准光束的激光源 30。为了将基准光束 90 从激光源 30 照射在 SLM 20 的整个表面上, 可顺序地设置扩张器 (expander) 40 和透镜系统 50。从激光源 30 输 出的基准光束 90 经过扩张器 40 和透镜系统 50 照射到 SLM 20 的一侧。由于 SLM 20 是透 说 明 书 CN 103105634 A 3 2/6 页 4 射式液晶显示装置, 所以在 SLM 20 的另一侧将重构 / 再现与全息干涉图案相对应。

10、的 3D 图 像 / 视频。 0008 根据图 1 的全息型 3D 显示系统包括用于产生基准光 90 的光源 30 以及具有相对 大的体积的扩张器 40 和透镜系统 50。在构造了这种 3D 显示系统的情况下, 这种 3D 显示系 统可具有大的体积和大的重量。即, 用于全息型 3D 显示系统的常规技术不适合应用于近来 需求的薄、 轻和便携性的显示系统。因此, 需要开发一种可裸眼地呈现真实 3D 图像的薄的 平坦式全息 3D 显示系统。 0009 即使将作为用于全息3D显示装置的主要元件之一的SLM配置为薄的平坦式, 如果 应用了传统的会聚光学透镜 (或凸透镜) , 则整个 3D 显示系统依然不。

11、能成为薄的平坦式。此 外, 由于全息系统的显示区域越来越大, 所以透镜也需具有越来越大的尺寸以与大显示区 域相对应。对于凸透镜, 随着显示区域的增大, 透镜的厚度越来越厚并且重量也越来越重, 以至于更难将凸透镜应用于薄的平坦式 3D 显示装置。 发明内容 0010 为了克服以上提到的缺陷,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的平坦式会聚透镜, 该 会聚透镜将具有与光的传播方向平行的入射角的平面波的光会聚到光 (传播) 轴上的某一 点。本公开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应用于薄的平坦式全息 3D 显示装置 (或系统) 的薄的 平坦式会聚透镜。 0011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薄的平坦式会聚透镜,。

12、 该薄的平坦式会聚 透镜包括 : 透明基板 ; 以及膜透镜, 其包括附装在所述透明基板的一侧上的透明膜和记录 在所述透明膜上的干涉条纹图案。 0012 所述干涉条纹图案由会聚光与垂直入射到所述透明膜上的平行直射光之间的干 涉产生。 0013 所述平行直射光由记录在母膜 (master film) 上的干涉条纹图案产生, 并且被构 造为将以一入射角入射到所述母膜上的倾斜的平行光改变成所述平行直射光。 0014 所述倾斜的平行光的所述入射角是在与所述母膜的法线成 45 30的范围内 的一个值。 0015 所述会聚光由光学凸透镜产生, 并且聚焦在所述母膜的入射面上并接着发散到所 述透明膜。 0016。

13、 所述膜透镜包括厚度最多为 500 微米的感光膜。 0017 所述膜透镜包括透明的感光聚合物和透明的凝胶中的一种。 0018 所述透明基板和所述膜透镜具有相同的折射率。 0019 根据本公开的会聚透镜包括一个膜式会聚透镜, 该膜式会聚透镜中具有干涉条纹 图案。因此, 为了配置 3D 显示装置, 可以使用薄膜型透镜将 3D 图像的焦点设置在显示器与 观看者之间的空间内的一点处, 或者设置在观看者的眼睛 (瞳孔或视网膜) 上。也就是说, 能 够将全息 3D 显示系统制造成薄的平坦式显示器。此外, 根据本公开的会聚透镜具有的优点 在于 : 即使该会聚透镜具有大的对角面积, 其仍然具有薄的厚度和轻的重。

14、量, 因此容易开发 薄的平坦式大面积的全息 3D 显示系统。 说 明 书 CN 103105634 A 4 3/6 页 5 附图说明 0020 附图被包括在本说明书中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 并结合到本说明书中且 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且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 的原理。在附图中 : 0021 图1是例示根据相关技术的使用计算机生成的全息图的数字全息图像/视频显示 装置的结构图。 0022 图 2 是例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使用透射型液晶显示装置的数字全息 图像 / 视频显示装置的结构图。 0023 图 3 是例示通过向透明的记录介质同时照射平行直射。

15、光和会聚光而在其上记录 干涉条纹图案的方法的示意图。 0024 图 4 是例示由根据图 3 的薄的平坦式会聚透镜会聚的平行直射光的示意图。 0025 图 5 是例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薄的平坦式会聚透镜的结构的横截面 图。 0026 图 6A 是例示在大批量生产系统中制造用于产生膜透镜的母膜的方法的示意图。 0027 图 6B 是例示使用母膜来制造膜透镜的方法的示意图。 0028 图 7A 是例示代表平行直射光被膜透镜改变为会聚光的光路的横截面图。 0029 图 7B 是例示代表发散光被膜透镜改变为平行直射光的光路的横截面图。 0030 图 8 是例示在具有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薄的。

16、平坦式会聚透镜的全息 3D 显示装置中将 3D 图像聚焦在观看者的眼睛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参照附图 2 至图 8, 将解释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在整个详细描述中, 相同的标 号始终表示相同的元件。 然而, 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方式所限制, 而是在不改变技术精神的 情况下可应用于各种改变或变型, 在下面的实施方式中, 为了便于说明而选择了元件的名 称, 元件的名称可能与实际名称不同。 0032 参照图 2, 将解释根据本公开第一实施方式的使用透射式液晶显示器作为空间光 调制器的薄的平坦式全息 3D 显示装置。图 2 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使用透 射式液晶显示装置的数字全。

17、息图像 / 视频显示装置的结构图。 0033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全息 3D 显示装置包括由透射式液晶显示面板制成 的 SLM 200。SLM 200 包括上基板 SU 和下基板 SD 以及夹在上基板 SU 与下基板 SD 之间的 液晶层 LC, 上基板 SU 和下基板 SD 由透明玻璃基板制成并彼此相对。SLM 200 可通过从计 算机或视频处理器 (图中未示出) 接收与干涉条纹图案相关的数据来呈现干涉条纹图案。上 基板 SU 和下基板可分别具有薄膜晶体管和滤色器以包含液晶显示面板。 0034 在 SLM 200 的后侧, 可设置包括光源 300 和光纤 OF 的背光单元 BLU。光源。

18、 300 可 以是包括红色激光二极管 R、 绿色激光二极管 G 和蓝色激光二极管 B 的一组激光二极管, 或 者是包括红色LED、 绿色LED和蓝色LED的一组准直LED。 另外, 光源300除了可包括红色光 源、 绿色光源和蓝色光源之外, 还可包括其它颜色光源。或者, 光源 300 可具有例如白色激 光二极管或白色准直 LED 的一个光源。可存在多种类型的光源 300。在这些实施方式中, 为 了方便起见, 将光源 300 解释为包括红色激光二极管、 绿色激光二极管和蓝色激光二极管。 说 明 书 CN 103105634 A 5 4/6 页 6 0035 为了将基准光从光源 300 引导至 S。

19、LM 200 并且为了使基准光分布在 SLM 200 的后 表面的整个区域, 优选使用光纤 OF。例如, 在背光单元 BLU 的一侧设置红色激光二极管 R、 绿色激光二极管 G 和蓝色激光二极管 B。使用光纤 OF, 可以引导从红色激光二极管 R、 绿色 激光二极管 G 和蓝色激光二极管 B 发射的激光束, 使其达到 SLM200 的后表面。光纤 OF 可 设置为覆盖作为液晶显示器的 SLM 200 的整个表面。具体地, 通过去除包裹光纤 OF 的芯的 金属保护层的某些部分以便于形成多个光点 OUT, 可使激光束照射在作为液晶显示面板的 SLM 200的整个表面上。 此外, 为了在SLM200。

20、的整个表面上均匀地照射由光纤OF发射并扩 张并且是准直光的基准光束, 可在 SLM 200 与光纤 OF 之间设置多个光学片 500。 0036 在本公开中, 背光单元 BLU 是一个示例性的使用光纤 OF 的示意结构。在包括 SLM 200 的颜色像素被设置为沿列排列的一种颜色的情况下, 与一种颜色相对应的一个光纤 OF 可设置为与相同颜色列匹配。又例如, 背光单元 BLU 可包括设置在各个颜色像素处的表面 发射 LED。因为本公开的主要构思不在于背光单元 BLU, 所以将不涉及背光单元 BLU 的详细 解释。 0037 在SLM 200的前面, 在观看者与SLM 200之间的空间中的合适位。

21、置处, 还可包括用 于聚集3D图像的薄的平坦式会聚透镜FL。 可按各种方式来设置该平坦式会聚透镜FL的焦 点。例如, 焦点可设置在 SLM 200 与观看者之间的最佳位置处。又例如, 焦点可直接设置在 观看者的眼睛上。在这种情况下, 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被分别发送到左眼和右眼。将详细 描述作为本公开的主要特征之一的薄的平坦式会聚透镜 FL。 0038 此外, 可在平坦式透镜 FL 的前面包括眼动仪 ET(eye-tracker) 。当观看者的位 置改变时, 眼动仪可检测改变后的观看者的位置, 针对移动后的观看者计算最佳观看角度, 然后根据观看者的新的最佳观看角度偏转 3D 图像的焦点。例如, 眼。

22、动仪 ET 可以是用于根 据观看者的位置在水平方向上移动 3D 图像的焦点的偏转器。尽管图中没有示出, 但眼动仪 ET 还可包括用于检测观看者的位置的位置检测器。因为本公开的主要特征不在于眼动仪 ET 上, 所以将不涉及眼动仪 ET 的详细解释。 0039 在下文中, 我们将详细阐述根据本公开的薄的平坦式会聚透镜。图 3 是例示通过 向透明的记录介质同时照射平行直射光和会聚光而在该透明记录介质上记录干涉条纹图 案的方法的示意图。图 4 是例示由根据图 3 的薄的平坦式会聚透镜会聚的平行直射光的示 意图。参照图 3, 下面将首先阐述根据本公开的薄的平坦式会聚透镜的基本概念。 0040 为制造薄的。

23、平坦式透镜, 准备了平膜FI, 即, 透明的记录介质。 从平膜FI的左侧开 始, 向平膜 FI 同时照射第一平行直射光 B1 和会聚光 B2。可通过向凸透镜 LEN 照射第二平 行直射光 B3 来产生会聚光 B2。然后, 在平膜 FI 上记录第一平行直射光 B1 与会聚光 B2 之 间的干涉条纹图案。具有该干涉条纹图案的这一平膜 FI 将是薄的平坦式会聚透镜 FL。 0041 参照图 4, 将阐述通过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薄的平坦式会聚透镜的光路。 从薄的平坦式会聚透镜 FL 的左侧开始, 当向薄的平坦式会聚透镜 FL 照射平行直射光 B1 时, 在平行直射光 B1 穿过薄的平坦式会聚透镜。

24、 FL 之后, 平行的直射光 B1 被干涉条纹图案 改变为与会聚光 B2 具有相同的焦点 (或聚焦点) f 的会聚光 B0 并被发射。 0042 实际上,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方法难以制造薄的平坦式会聚透镜 FL。其 原因在于 : 如图 3 所示, 在第一平行直射光 B1 的路径中放置了凸透镜 LEN, 使得第一平行的 直射光 B1 和会聚光 B2 不能同时照射在平膜 FI(即, 记录介质) 上。 说 明 书 CN 103105634 A 6 5/6 页 7 0043 为了解决第一实施方式的问题, 第二实施方式提供了实际可行的用于制造薄的平 坦式会聚透镜的方法中的一种。图 5 是例示根据。

25、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薄的平坦式会聚 透镜的结构的横截面图。 0044 参照图 5,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薄的平坦式会聚透镜 FL 包括透明基板 SUB 以及附装在透明基板 SUB 的一侧上的膜透镜 PL。透明基板 SUB 可以是光学透明的玻璃 基板和透明膜中的一个。此外, 透明基板 SUB 可优选地由与膜透镜 PL 具有相同折射率的透 明材料构成。 0045 膜透镜 PL 是一种光栅膜, 该光栅模被构造为将相对于光的传播轴具有 0入射角 的平行直射光 100 转变为到焦点 f 处的会聚光 B0。膜透镜 PL 可以是具有 500m(微米) 厚度的感光膜。详细地说, 膜透镜 PL 可包括诸。

26、如感光聚合物或凝胶的感光高分子材料。具 体地, 膜透镜 PL 优选地包括与透明基板 SUB 具有相同折射率的材料。 0046 在下文中, 参照图 6A 和图 6B, 将阐述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膜透镜 PL。图 6A 是例示在大批量生产系统中制造用于产生膜透镜的母膜的方法的示意图。图 6B 是例示 使用母膜来制造膜透镜的方法的示意图。 0047 为了制造薄的平坦式母膜 MP, 制备了第一平膜 FI1, 即, 透明的光学记录介质。从 第一平膜 FI1 的左侧开始, 向第一平膜 FI1 同时照射平行直射光 100 和倾斜的平行光 300。 平行直射光 100 以与第一平膜 FI1 的法线成 0。

27、 5的入射角范围入射到第一平膜 FI1 的表面。倾斜的平行光 300 以与第一平膜 FI1 的法线成 5的入射角范围入射到第 一平膜 FI1 的表面。然后, 在第一平膜 FI1 上, 记录平行直射光 100 与倾斜的平行光 300 之 间的干涉条纹图案。也就是说, 具有该干涉条纹图案的第一平膜 FI1 将是母膜 MP。 0048 这里, 按照如下方式来选择倾斜的平行光 300 的入射角 , 即, 在不会与用于产生 如图 3 所示的会聚光 B2 的光学装置产生任何干涉的情况下, 可以将倾斜的平行光 300 完全 照射在第一平膜 FI1 上。此外, 该入射角不应影响干涉条纹图案的衍射效应。根据各种。

28、经 验, 倾斜的平行光 300 的入射角 优选地与第一平膜 FI1 的法线成 45 30。更为优 选地, 可以选择39到41的范围内的任何一个值作为倾斜的平行光300的入射角。 根 据实验和仿真, 可以选择39.2到40.2中的任何一个角度值作为倾斜的平行光300的入 射角 。在最优化的情况下, 倾斜的平行光 300 的入射角 为 39.8。 0049 此后, 可使用母膜 MP 来制造膜透镜 PL。参照图 6B, 将阐述通过向母膜 MP 同时照 射倾斜的平行光 300 和会聚光 450 来制造膜透镜 PL 的方法。 0050 为了制造膜透镜 PL, 制备了第二平膜 FI2, 即, 透明的光学记。

29、录介质。母膜 MP 被设 置在第二平膜 FI2 的左侧。从与第二平膜 FI2 相反的母膜 MP 的左侧开始, 向母膜 MP 同时 照射会聚光 450 和倾斜的平行光 300。 0051 倾斜的平行光 300 以与母膜 MP 的法线成 45 30的范围内的入射角 从母 膜 MP 的左侧照射到母膜 MP。然后, 倾斜的平行光 300 在穿过母膜 MP 时被记录在母膜 MP 上 的干涉条纹图案衍射, 倾斜的平行光 300 改变为平行直射光 350, 然后该平行直射光发射到 第二平膜 FI2。 0052 另一方面, 可以通过向凸透镜LEN照射第二平行直射光400来产生会聚光450。 这 里, 会聚光 。

30、450 的聚焦点 f 将设置在位于凸透镜 LEN 与第二平膜 FI2 之间的空间中的任何 点处。更为优选地, 应把会聚光 450 的焦点 f 设置在会聚光 450 聚焦在母膜 MP 的入射面上 说 明 书 CN 103105634 A 7 6/6 页 8 的点处。由于母膜 MP 的干涉条纹图案不具有来自会聚光 450 的任何分量, 所以会聚光 450 可不受母膜MP的干涉条纹图案的任何衍射地穿过母膜MP。 也就是说, 会聚光450从聚焦点 f 发散并照射在第二平膜 FI2 上。 0053 由此, 由会聚光450和平行的直射光350产生的干涉条纹图案记录在第二平膜FI2 上。具有该干涉条纹图案的。

31、第二平膜 FI2 将是膜透镜 PL。就第二平膜 FI2 方面来说, 即就 膜透镜 PL 方面来说, 凸透镜 LEN 的焦点位于 f 点处。当平行直射光从第二平膜 FI2 的左 侧照射到第二平膜 FI2 时, 会聚光从第二平膜 FI2 发射到焦点 f(第二平膜 FI2 的右侧的 f 位置) 。相反, 当平行直射光从第二平膜 FI2 的右侧照射到第二平膜 FI2 时, 会聚光从第二 平膜 FI2 发射到焦点 -f(第二平膜 FI2 的左侧的 f 位置) 。 0054 参照图 7A 和图 7B, 将使用穿过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制造的膜透镜 PL 的光 的路径来阐述关于膜透镜的操作。图 7A 是例。

32、示代表平行直射光被膜透镜改变为会聚光的 光路的横截面图。图 7B 是例示代表发散光被膜透镜改变为平行直射光的光路的横截面图。 0055 当平行的直射光 100 从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膜透镜 PL 的左侧照射到膜 透镜 PL 时, 如图 7A 所示, 平行直射光在穿过记录在膜透镜 PL 上的干涉条纹图案之后改变 为聚焦到焦点 f 处的会聚光 B0。另一方面, 当具有焦点 f 的会聚光 455 从膜透镜 PL 的左侧 照射到膜透镜 PL 时, 如图 7B 所示, 该会聚光在穿过记录在膜透镜 PL 上的干涉条纹图案之 后改变为与膜透镜 PL 的表面的法线的平行直射光 150。 0056 根据本。

33、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薄的平坦式会聚透镜 FL 可应用于全息 3D 显示系 统。图 8 是例示在具有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薄的平坦式会聚透镜的全息 3D 显示 装置中将 3D 图像聚焦在观看者的眼睛处的示意图。参照图 8, 从背光单元 BLU 发出的背光 BL 可通过空间光调制器 (SLM) 200 来表现全息 3D 图像。全息 3D 图像可聚焦在薄的平坦式 会聚透镜的焦点上。例如, 表现全息 3D 图像的光可会聚在观看者的眼睛上, 使得能够提供 高质量的全息 3D 图像。 0057 尽管参照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 在不 改变本发明的技术精神或必要特征的。

34、情况下, 可按其它特定形式来实现本发明。 因此, 应注 意, 以上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仅为说明性的, 不应该被解释为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的范围由 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而不是由本发明的详细描述限定。在权利要求的意思和范围内做出的 所有改变或变型或其等同物应被解释为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 0058 本申请要求于 2011 年 11 月 15 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 No.10-2011-0119190 的优 先权, 此处为了所有目的以引证的方式并入该韩国专利申请, 就如在此进行了完整阐述一 样。 说 明 书 CN 103105634 A 8 1/6 页 9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05634 A 9 2/6 页 10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05634 A 10 3/6 页 11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05634 A 11 4/6 页 12 图 5 图 6A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05634 A 12 5/6 页 13 图 6B 图 7A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05634 A 13 6/6 页 14 图 7B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05634 A 1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光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