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软和可延展的聚丙烯基纺粘无纺织物.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472495 上传时间:2018-02-18 格式:PDF 页数:37 大小:2.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80027988.9

申请日:

2007.05.21

公开号:

CN101495692A

公开日:

2009.07.2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D04H 3/14公开日:20090729|||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D04H3/14; D01F1/10; D01F6/46

主分类号:

D04H3/14

申请人:

陶氏环球技术公司

发明人:

彭 宏; G·J·克拉森; J·J·范邓恩; T·T·阿尔戈伊尔

地址:

美国密歇根州

优先权:

2006.5.25 US 60/808,349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程 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无纺网或无纺布。特别地,本发明涉及具有优异耐磨性和极好柔软特性的无纺网。该无纺材料包含由全同立构聚丙烯和反应器级丙烯基弹性体或塑性体以及100至2500ppm(按纤维重量计)滑爽剂的聚合物共混物制成的纤维。该全同立构聚丙烯可以是均聚物聚丙烯和/或聚丙烯与一种或多种α-烯烃的无规共聚物。该反应器级丙烯基弹性体或塑性体具有小于大约3.5的分子量分布,和小于大约90焦耳/克的熔化热。特别地,该反应器级丙烯基弹性体或塑性体含有3至15重量%乙烯衍生单元和2至200克/10分钟的熔体流动速率。芥酸酰胺是优选的滑爽添加剂。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使用直径为0.1至50旦的纤维制成的纺粘无纺布,其中该纤维包含:
a.50至90%(按纤维重量计)的第一聚合物,其是全同立构聚丙烯均聚物或无规共聚物,和
b.10至50%(按纤维重量计)的第二聚合物,其是熔化热低于大约70焦耳/克的反应器级丙烯基弹性体或塑性体,所述丙烯基弹性体或塑性体,和
c.100至2500ppm(按纤维重量计)的滑爽剂。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粘无纺布,其中该纤维包含150ppm至小于2000ppm的滑爽剂。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粘无纺布,其中该纤维包含200至1500ppm的滑爽剂。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粘无纺布,其中该纤维包含250ppm至小于1000ppm的滑爽剂。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粘无纺布,其中滑爽剂是脂肪酸酰胺。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纺粘无纺布,其中脂肪酸酰胺是芥酸酰胺。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粘无纺布,其中第一聚合物选自均聚物聚丙烯或丙烯与一种或多种α-烯烃的无规共聚物。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纺粘无纺布,其中第一聚合物是丙烯与乙烯的无规共聚物,且乙烯衍生单元占第一聚合物的不多于大约3重量%。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粘无纺布,其中第二聚合物衍生自乙烯共聚单体并含有3至15重量%乙烯共聚单体。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纺粘无纺布,其中第二聚合物衍生自乙烯共聚单体并含有5至13重量%乙烯共聚单体。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纺粘无纺布,其中第二聚合物含有该第二聚合物的9至12重量%乙烯衍生单元。

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粘无纺布,其中第二聚合物具有2至1000克/10分钟的熔体流动速率。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纺粘布,其中第二聚合物具有10至70克/10分钟的熔体流动速率。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纺粘无纺布,其中第二聚合物具有20至40克/10分钟的熔体流动速率。

1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粘无纺布,其中第二聚合物具有小于大约70焦耳/克,但大于大约10焦耳/克的熔化热。

1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粘无纺布,其中第二聚合物占该聚合物共混物的10至25%。

1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粘无纺布,其中第一聚合物具有10至70克/10分钟的熔体流动速率。

1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粘无纺布,其中该纤维进一步包含少于纤维的10重量%的第三聚合物,该第三聚合物选自高密度聚乙烯、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或均匀支化的线型或基本线型聚乙烯。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纺粘无纺布,其中第三聚合物占该聚合物共混物的0.01至5重量%。

2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粘布,其中该布具有10克/平方米(gsm)至30gsm的基重。

21、
  一种改进通过在纺粘法中挤出聚合材料形成纤维来制成的纺粘无纺布的柔软性的方法,其中该聚合材料包含丙烯基树脂,该方法包括在挤出聚合材料之前将占该聚合材料重量的100至2500ppm的滑爽剂加入到该聚合材料中。

22、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滑爽剂是脂肪酸酰胺。

23、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滑爽添加剂以250ppm至小于1000ppm的量加入。

24、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聚合材料包含:
a.50至90%(按纤维重量计)的第一聚合物,其是熔体流动速率为10至70克/10分钟的全同立构聚丙烯均聚物或无规共聚物,和
b.10至50%(按纤维重量计)的第二聚合物,其是熔化热低于大约70焦耳/克的反应器级丙烯基弹性体或塑性体,所述丙烯基弹性体或塑性体具有2至1000克/10分钟的熔体流动速率。

说明书

柔软和可延展的聚丙烯基纺粘无纺织物
交叉引用声明
本申请要求2006年5月25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0/808,349的权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纺网(nonwoven webs)或布(fabrics)。特别地,本发明涉及具有良好悬垂性(drapeability)、优异耐磨性和极好柔软特性的无纺网。该无纺材料包含由全同立构聚丙烯、反应器级丙烯基弹性体或塑性体和滑爽添加剂的聚合物共混物制成的纤维。
背景技术发明内容
无纺网或布理想地用在多种产品中,例如绷带材料、服装、一次性尿布、和其它个人卫生产品,包括湿纸巾(pre-moistened wipes)。具有高级别强度、软度和耐磨性的无纺网对于一次性吸收服装是理想的,例如尿布、失禁裤、训练尿裤、女性卫生产品和类似物。例如,在一次性尿布中,柔软、强韧的无纺构件,如面层或背层(也称作外覆层)是高度合意的。面层构成尿布的内部与人体接触的部位,其非常需要柔软性。背层获益于布状外观,柔软性增加了消费者偏爱的布状感觉。耐磨性关系到无纺网的耐用性,并以使用中不会损失大量纤维为特征。
耐磨性可以用无纺织物的“起毛(fuzz)”趋势表征,其也可以被称作“掉毛(linting)”或“起球(pilling)”。当纤维或小纤维束被磨掉、拉掉或以其它方式脱离无纺网表面时,发生起毛。起毛会造成纤维留在穿着者或其他人的皮肤或衣服上,以及无纺布完整性的损失,这对使用者而言都是非常不合意的状况。
可以用与赋予强度大致相同的方式控制起毛,也就是,使无纺网中的相邻纤维互相粘合或缠绕。就无纺网的纤维互相粘合或缠绕而言,可以提高强度并控制起毛程度。
可以通过机械后处理无纺织物来改进柔软性。例如,通过1997年5月6日授予Young等人名下的美国专利No.5,626,571中公开的方法逐渐拉伸无纺网,可以使无纺网变得柔软且可延展,同时保持足以用在一次性吸收制品中的强度。Young等人(其经此引用并入本文)教导了通过横-纵向(cross-machine direction)永久拉伸无弹性基础无纺织物来制造柔软强韧的无纺网。但是,此类机械方法被认为会负面地影响在此类无纺网中观察到的起毛程度(或降低耐磨性)。
一种粘合或“固结(consolidating)”无纺网的方法是以间隔开的热点粘(thermal spot bonds)的规则式样(pattern)粘合相邻纤维。在1974年12月17日授予Hansen等人的美国专利No.3,855,046中描述了一种合适的热粘法,该专利经此引用并入本文。Hansen等人教导了具有10-25%粘合面积(本文称作“固结面积”)的热粘式样以使无纺网的表面耐磨。然而,甚至更高的耐磨性以及更高的柔软性进一步有益于无纺网在许多用途中的使用,包括一次性吸收制品,例如尿布、训练尿裤、女性卫生制品,和类似物。
通过提高粘合点的尺寸;或通过降低粘合点之间的距离,使更多纤维粘合,并可以提高耐磨性(可以降低起毛)。然而,无纺织物粘合面积的相应提高也会提高抗弯刚度(即劲度),这与柔软感成反比(即当抗弯刚度提高时,柔软度降低)。换言之,当通过这些已知方法实现时,耐磨性与抗弯刚度成正比。因为耐磨性关系到起毛且抗弯性关系到感觉出的柔软性,无纺织物的已知制造方法需要在无纺织物的起毛和柔软性之间进行折衷。
已经尝试各种方法以便在不损害柔软性的情况下改进无纺材料的耐磨性。例如,均授予Shawyer等人的美国专利No.5,405,682和No.5,425,987教导了用多组分聚合束制成的柔软但耐用的布状无纺布。然而,所公开的多组分纤维在多组分聚合束一面或皮层中包含相对昂贵的弹性体热塑性材料(即KRATONTM)。授予Strack等人的美国专利No.5,336,552公开了类似的方法,其中使用乙烯丙烯酸烷基酯共聚物作为多组分聚烯烃纤维中的耐磨添加剂。授予Stokes的美国专利No.5,545,464描述了式样粘合的组合纤维无纺布,其中用较高熔点聚合物包封(enveloped)较低熔点聚合物。
也已经采用粘合式样在保持或甚至改进柔软性的同时改进无纺织物的强度和耐磨性。已经开发出各种粘合式样从而在不过分负面影响柔软性的情况下实现改进的耐磨性。授予McCormack等人的美国专利No.5,964,742公开了包括具有预定纵横比的元件的热粘式样。该指定粘合形状据报道提供了足够的固定纤维数量以加强布,但不会多到不可接受地提高刚度。授予TsuJiyama等人的美国专利No.6,015,605公开了非常特有的热压粘部分以产生强度、手感和耐磨性。然而,在所有的粘合式样解决方案中,都认为仍然必须在粘合面积和柔软性之间进行折衷。
另一种在不损害柔软性的情况下改进无纺材料耐磨性的方法是优化用于制造无纺材料的纤维的聚合物含量。多种纤维和布已经用热塑性材料制成,例如聚丙烯、通常以高压聚合法制成的多支链低密度聚乙烯(LDPE)、线型不均匀支化聚乙烯(例如使用齐格勒催化法制成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和线型不均匀支化聚乙烯的共混物、线型不均匀支化聚乙烯和乙烯/乙烯基醇共聚物的共混物。
在已知可挤成纤维的各种聚合物中,多支链LDPE尚未成功熔纺成细旦数纤维。如USP 4,076,698(Anderson等人)(其公开的内容经此引用并入本文)中所述,已经将线型不均匀支化聚乙烯制成单丝。如USP 4,644,045(Fowells)、USP 4,830,907(Sawyer等人)、USP4,909,975(Sawyer等人)和USP 4,578,414(Sawyer等人)(它们公开的内容经此引用并入本文)中所公开,也已经成功地将线型不均匀支化聚乙烯制成细旦数纤维。如USP 4,842,922(Krupp等人)、USP4,990,204(Krupp等人)和USP 5,112,686(Krupp等人)(它们公开的内容均经此引用并入本文)中所公开,也已经成功地将这类不均匀支化聚乙烯的共混物制成细旦数纤维和布。USP 5,068,141(Kubo等人)还公开了由具有指定熔化热的某种不均匀支化LLDPE的连续热粘长丝制造无纺布。尽管不均匀支化聚合物的共混物的使用制成改进的布,但这些聚合物更难在纤维不断裂的情况下纺丝。
美国专利5,549,867(Gessner等人)描述了在分子量(Mz)为400,000至580,000的聚烯烃中加入低分子量聚烯烃以改进纺丝。Gessner等人所举的实施例涉及10至30重量%较低分子量金属茂聚丙烯与70至90重量%使用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制成的较高分子量聚丙烯的共混物。
WO 95/32091(Stahl等人)公开了使用由具有不同熔点的聚丙烯树脂制成的纤维以及通过不同的纤维制造方法制成的纤维(例如熔喷和纺粘纤维)的共混物来降低粘合温度。Stahl等人公开了包含全同立构丙烯共聚物与较高熔点的热塑性聚合物的共混物的纤维。然而,尽管Stahl等人提供了关于使用不同纤维的共混物操纵粘合温度的一些教导,但Stahl等人没有对由具有相同熔点的纤维制成的布的布强度的改进方式提供指导。
在Lai、Knight、Chum和Markovich名下的美国专利5,677,383(经此引用并入本文)公开了基本线型乙烯聚合物与不均匀支化乙烯聚合物的共混物,和这种共混物在各种最终应用(包括纤维)中的用途。所公开的组合物优选包含密度为至少0.89克/立方厘米的基本线型乙烯聚合物。然而,Lai等人公开了仅高于165℃的粘合温度。相反,为了保持纤维完整性,布通常在较低温度下粘合,这样并非所有结晶材料都在熔融之前或熔融过程中熔化。
欧洲专利公开(EP)340,982公开了包含第一组分芯层和第二组分皮层的双组分纤维,其中第二组分进一步包含无定形聚合物与至少部分结晶聚合物的共混物。无定形聚合物与结晶聚合物所公开的范围是15∶85至00[原文如此,应为90]∶10。优选地,第二组分包含与第一组分具有相同普通聚合类型的结晶和无定形聚合物,聚酯是优选的。例如,实施例公开了使用无定形和结晶聚酯作为第二组分。EP 340,982在表I和II中指出,随着无定形聚合物的熔体指数降低,织网强度也不利地降低。现有聚合物组合物包括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和熔体指数通常为0.7至200克/10分钟的高密度聚乙烯。
美国专利6,015,617和6,270,891教导,在具有最佳熔体指数的较高熔点聚合物中包含低熔点均相聚合物可以有用地提供具有改进的粘合性能的压延布,同时保持充足的纤维纺丝性能。
美国专利5,804,286教导,难以将LLDPE长丝粘合到具有可接受的耐磨性的纺粘网上,因为观察到可接受的粘结(tie down)时的温度与长丝熔化并粘着到压延机上的温度几乎相同。该参考文献推断,这解释了为什么纺粘LLDPE无纺织物尚未获得广泛商业认可。
WO 2005/111282教导了由包含全同立构聚丙烯与反应器级丙烯基塑性体或弹性体的共混物的纤维制成的无纺布。尽管这些材料表现出对现有商业材料的改进,但需要在不牺牲物理性质如韧性和耐磨性的情况下具有甚至更好的柔软性。
尽管这些聚合物已经在纤维应用市场上获得很大的成功,但由这些聚合物制成的纤维仍可获益于挠性和粘合强度的改进,这产生柔软耐磨的布,并因此对无纺布和制品制造商以及对最终消费者而言获得增加的价值。然而,柔软性、粘合强度和耐磨性的任何受益不能以不利地降低可纺性或不利地提高纤维或布在加工过程中与设备的粘着性为代价。
US 2003/0157859教导了聚烯烃基无纺布,其特征在于含有脂肪酸酰胺化合物,并在于具有0.1至0.4的静摩擦系数。该参考文献教导,使用最高1%含量的脂肪酸酰胺化合物会提供具有良好手感和触感的布。本发明的发明人已经发现,这种含量导致模头堵塞(die build up),这损害了此类材料在纺粘法中的可纺性,并产生具有油腻感的布,这在世界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有害的。在不损害纤维可纺性或造成过度油腻感的情况下具有良好手感和触感是合意的。
因此,仍然需要在保持可纺性和耐磨性的同时具有更高柔软性和伸长的无纺织物。
此外,仍然需要适合用作一次性吸收制品中的组分的低起毛柔软无纺织物。
此外,仍然需要具有相对较高耐磨性的柔软可延展无纺网。
进一步,仍然需要加工无纺织物以便在几乎或完全不降低柔软性的情况下实现耐磨性的方法。
还需要具有更宽粘合界限(window)、提高的粘合强度和耐磨性、改进的柔软性和良好可纺性的纤维,特别是纺粘纤维。
一方面,本发明是使用直径为0.1至50旦的纤维制成的纺粘无纺布,其中该纤维包含:
a.大约50至大约90%(按纤维重量计)的第一聚合物,其是熔体流动速率为大约10至大约70克/10分钟的全同立构聚丙烯均聚物或无规共聚物,和
b.大约10至大约50%(按纤维重量计)的第二聚合物,其是熔化热低于大约70焦耳/克的反应器级丙烯基弹性体或塑性体,所述丙烯基弹性体或塑性体具有大约2至大约1000克/10分钟的熔体流动速率,和
c.大约100至大约2500ppm(按纤维重量计)的滑爽剂。
当乙烯用作反应器级丙烯基弹性体或塑性体中的共聚单体时,该材料含有大约5至大约20%(按组分b的重量计)的乙烯。
另一方面,本发明是使用直径为0.1至50旦的纤维制成的熔喷无纺布,纤维包含聚合物共混物,其中聚合物共混物包含:
a.大约50至大约90%(按聚合物共混物的重量计)的第一聚合物,其是熔体流动速率为大约100至大约2000克/10分钟的全同立构聚丙烯均聚物或无规共聚物,和
b.大约10至大约50%(按聚合物共混物的重量计)的第二聚合物,其是熔化热低于大约70焦耳/克的反应器级丙烯基弹性体或塑性体,所述丙烯基弹性体或塑性体具有大约100至大约2000克/10分钟的熔体流动速率,和
c.大约100至大约2500ppm的滑爽剂。
当乙烯用作反应器级丙烯基弹性体或塑性体中的共聚单体时,该材料含有大约5至大约20%(按组分b的重量计)的乙烯。
另一方面,本发明是一种纤维,其中该纤维具有大于大约7的旦数,且其中该纤维包含聚合物共混物,该聚合物共混物包含:
a.占聚合物共混物重量的大约50至大约90%的第一聚合物,其是熔体流动速率为大约2至大约40克/10分钟的全同立构聚丙烯,
b.占聚合物共混物重量的大约10至大约50%的第二聚合物,其是分子量分布低于大约3.5的反应器级丙烯基弹性体或塑性体,其中所述第二聚合物具有低于大约90焦耳/克的熔化热,且其中所述第二聚合物具有大约0.5至大约40克/10分钟的熔体流动速率,和
c.大约100至大约2500ppm的滑爽剂,且
其中该聚合物共混物含有少于大约5重量%的乙烯衍生单元。
当乙烯用作反应器级丙烯基弹性体或塑性体中的共聚单体时,该材料含有大约5至大约20%(按组分b的重量计)的乙烯。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具有小于0.5毫克/平方厘米的起毛/磨损和小于或等于0.043*基重-0.657mN.cm的抗弯刚度的无纺材料。这方面中的无纺材料优选具有大于10克/平方米的基重、大于25N/5cm的纵向(MD)拉伸强度(在20GSM的基重下)和小于25%的固结面积。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由本发明的无纺材料制造的制成品。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所用的术语“无纺网”是指具有交叉成网(interlaid)(但不以任何规则的重复方式)的各纤维或丝线结构的网。无纺网过去通过多种方法形成,例如气流成网法、熔喷法、纺粘法和梳理法,包括粘合梳理网法。
本文所用的术语“微纤维”是指平均直径不大于大约100微米的小直径纤维。本发明中使用的纤维,特别是纺粘纤维可以是微纤维,或更具体地,它们可以是具有大约15-30微米平均直径并具有大约1.5-3.0旦数的纤维。
本文所用的术语“熔喷纤维”是指通过将熔融热塑性材料以熔融线或长丝形式经多个细的,通常环形的,模头毛细管挤出到高速气(例如空气)流中而形成的纤维,该气流使熔融热塑性材料的长丝变细以降低其直径,其可以降至微纤维直径。此后,熔喷纤维由该高速气流携带并沉积在收集表面上以形成无规分散的熔喷纤维网。
本文所用的术语“纺粘纤维”是指如下形成的小直径纤维:将熔融热塑性材料以长丝形式从喷丝头的多个具有挤出长丝直径的细的通常环形的毛细管中挤出,然后通过拉伸迅速变细。
本文所用的术语“固结”和“固结的”是指与未固结网相比,使无纺网的至少一部分纤维一起更靠近以形成用于提高无纺织物抗外力(例如磨损和拉伸力)性的位点。“固结的”是指已经例如通过热点粘合法加工以使纤维的至少一部分更靠近的整个无纺网。这种网可以被视为“固结网”。在另一层含义上,纤维的靠得近的特定分立区域(例如独立的热粘点)可以被描述为“固结的”。
固结可以通过对纤维网施加热和/或压力的方法实现,例如热点(spot)(即点(point))粘合法。热点(point)粘合法可以通过如授予Hansen等人的前述美国专利No.3,855,046中所述使纤维网通过由两个辊(其中之一被加热并在其表面上含有多个凸点)形成的压力辊隙(pressure nip)来实现。固结方法还可以包括超声粘合、穿流(through-air)粘合和水力缠结。水力缠结通常包括在需要固结的区域用高压水射流处理纤维网以经由机械纤维缠结(摩擦力)使网固结,在纤维缠结区域中形成点(sites)。纤维可以如1977年5月3日授予Kalwaites的美国专利No.4,021,284和1977年5月24日授予Contrator等人的No.4,024,612(两者均经此引用并入本文)中所教导进行水力缠结。在目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案中,通过点粘合(有时称作“部分固结”,因为多个分立的间隔开的粘合点)使无纺织物的聚合纤维固结。
本文所用的术语“聚合物”通常包括,但不限于,均聚物、共聚物,例如嵌段、接枝、无规和交替共聚物、三元共聚物等等,和它们的共混物和变体。此外,除非明确地另行限定,术语“聚合物”应该包括该材料的所有可能的几何构型。这些构型包括但不限于全同立构、间同立构和无规对称。
本文所用的术语“聚丙烯塑性体”包括熔化热为大约100焦耳/克至大约40焦耳/克且MWD<3.5的反应器级丙烯共聚物。丙烯塑性体的实例包括含有大约3重量%至大约10重量%乙烯且MWD<3.5的反应器级丙烯-乙烯共聚物。
本文所用的术语“聚丙烯弹性体”包括熔化热小于大约40焦耳/克且MWD<3.5的反应器级丙烯共聚物。丙烯弹性体的实例包括含有大约10重量%至大约15重量%乙烯且MWD<3.5的反应器级丙烯-乙烯共聚物。
本文所用的术语“可延展的”是指在施加偏压力时可伸长至至少大约50%,更优选至少大约70%且不会经受灾难性破坏的任何材料。
除非另行指明,本文指明的所有百分比都是重量百分比。
本文所用的“无纺织物”或“无纺布”或“无纺材料”是指例如通过机械互联或通过使至少一部分纤维熔化而以无规网形式固定在一起的纤维组合。无纺布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制造,包括如USP 3,485,706(Evans)和USP 4,939,016(Radwanski等人)中所公开的水刺(spunlaced)(或水力缠结)布,这两个专利的公开内容经此引用并入本文;通过将短纤维梳理和热粘合;通过以一个连续操作纺粘连续纤维;或通过将纤维熔喷成布并随后将所得网压延或热粘。这些各种无纺布制造技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本发明的纤维特别适用于制造纺粘无纺材料。
与树脂一起使用的润滑剂通常分类为内部润滑剂或外部润滑剂。内部润滑剂通常用于改进塑性熔体的生产和成型,或影响流变性状,而外部润滑剂用于在成品部件表面上赋予良好的滑动性。如本领域公知的那样,内部和外部润滑剂之间的差异在于它们在树脂中的溶解度(参见,例如I.Quijada-Garrido,M.Wilhelm,H.W.Spiess和J.M.Barrales-Rienda,″Solid-State NMR Studies of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Erucamide/Isotactic Poly(Propylene)Blends″,Macromol.Chem.Phys.,第199卷,第985-995页(1998))。内部润滑剂通常被认为在树脂中相容并可溶的,但外部润滑剂被定义为在树脂中不相容且通常不可溶。通常相信,外部润滑剂的作用被解释为在熔体与金属表面之间形成的脱模薄膜(release film)。对于非极性聚烯烃树脂,例如烃蜡易溶于聚乙烯中,而极性酯是不相容的,并因此被视为外部润滑剂(参见R.Gachter和H.Muller,″Plastic Additives Handbook-Stabilizers,Processing Aids,Plasticizers,Fillers,Reinforcements,Colorants for Thermoplastics″,第三版,Hanser Publishers,New York,1990,第426-429页)。
本文中所用的“滑爽添加剂”或“滑爽剂”是指外部润滑剂。该滑爽剂当与树脂熔混时,在冷却过程中或在制成后逐步渗出或迁移到表面上,由此形成均匀、不可见的薄涂层,从而产生持久润滑效果。
本发明的主要方面是用直径为0.1至50旦的纤维制成的纺粘无纺布,其中该纤维包含:
a.大约50至大约90%(按纤维的重量计)的第一聚合物,其是熔体流动速率为大约10至大约70克/10分钟的全同立构聚丙烯均聚物或无规共聚物,和
b.大约10至大约50%(按纤维的重量计)的第二聚合物,其是熔化热低于大约70焦耳/克的反应器级丙烯基弹性体或塑性体,所述丙烯基弹性体或塑性体具有大约2至大约1000克/10分钟的熔体流动速率,和
c.大约100至大约2500ppm的滑爽剂。
组分a和b优选一起包含低于5重量%的乙烯。
该纤维的第一组分是通过ASTM D-1238,条件230℃/2.16千克(之前称作“条件L”)确定的熔体流动速率(MFR)为大约10至大约70克/10分钟的全同立构聚丙烯均聚物或无规共聚物聚丙烯。
聚合物共混物的第一聚合物是通过ASTM D-1238,条件230℃/2.16千克(之前称作“条件L”)确定的熔体流动速率(MFR)为大约10至大约2000克/10分钟,优选大约15至200克/10分钟,更优选大约25至40克/10分钟的全同立构聚丙烯均聚物或无规共聚物。可选择用于第一聚合物的材料的合适实例包括均聚物聚丙烯和丙烯与α-烯烃的无规共聚物。
适合用作第一聚合物的均聚物聚丙烯可以以本领域已知的任何方式制造。以本领域已知的任何方式制成的丙烯与α-烯烃的无规共聚物也可以用作本发明的第一聚合物的全部或一部分。乙烯是优选的α-烯烃。第一聚合物中的共聚单体含量必须使得第一聚合物具有大于90焦耳/克,优选大于100焦耳/克的熔化热,并因此通常少于乙烯共聚物的大约3重量%,优选少于乙烯的1重量%。如下所述使用与ASTMD3417-97类似的方法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确定熔化热。
将5-10毫克重的聚合物样品在DSC中迅速加热(大约100℃/分钟)至230℃,并在此保持3分钟以消除所有热历史(thermal history)。将样品以10℃/分钟冷却速率冷却至-60℃,并在此保持3分钟。然后将样品以10℃/分钟加热至230℃(二次加热)。使用软件确定熔化热以使用直线基线积分二次熔化曲线下的面积。注意DSC需要使用本领域已知的方法充分校准以获得直线基线、定量熔化热和精确的熔化/结晶温度。
聚合物共混物的第二聚合物是MWD<3.5且熔化热小于大约90焦耳/克,优选小于大约70焦耳/克,更优选小于大约50焦耳/克的反应器级丙烯基弹性体或塑性体。当使用乙烯作共聚单体时,反应器级丙烯基弹性体或塑性体含有占该丙烯基弹性体或塑性体重量的大约3至大约15%(按组分b的重量计)的乙烯,优选大约5至大约14%的乙烯,更优选大约9至12%的乙烯。在WO03/040442(其全文经此引用并入本文)中教导了合适的丙烯基弹性体和/或塑性体。
希望术语“反应器级”如美国专利6,010,588中所定义,并通常是指分子量分布(MWD)或多分散性在聚合后基本不改变的聚烯烃树脂。
尽管丙烯共聚物的剩余单元衍生自至少一种如乙烯、C4-20α-烯烃、C4-20二烯、苯乙烯化合物之类的共聚单体,但该共聚单体优选是乙烯和C4-12α-烯烃(例如1-己烯或1-辛烯)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共聚物的剩余单元仅衍生自乙烯。
丙烯基弹性体或塑性体中乙烯以外的共聚单体的量至少部分取决于共聚单体和共聚物的所需熔化热。如果共聚单体是乙烯,则该共聚单体衍生的单元通常占共聚物的不超过大约15重量%。乙烯衍生单元的最低量通常为共聚物重量的至少大约3,优选至少大约5,更优选至少大约9重量%。
本发明的丙烯基弹性体或塑性体可以通过任何方法制成,并包括通过齐格勒-纳塔、CGC(受限几何构型催化剂)、金属茂和非金属茂、金属居中的杂芳基配体催化法制成的共聚物。这些共聚物包括无规、嵌段和接枝共聚物,尽管共聚物优选具有无规构型。示例性丙烯共聚物包括Exxon-Mobil VISTAMAXX聚合物和The Dow ChemicalCompany的丙烯/乙烯共聚物。
本发明的丙烯基弹性体或塑性体的密度通常为至少大约0.850,可以为至少大约0.860,并也可以为至少大约0.865克/立方厘米(g/cm3)。
本发明的丙烯基弹性体或塑性体的重均分子量(Mw)可以相差很大,但通常为大约10,000至1,000,000(要理解的是,对最小或最大Mw的唯一限制是由实践考虑因素设定的)。对于熔喷布制造中使用的均聚物和共聚物,最小Mw优选为大约20,000,更优选大约25,000。
本发明的丙烯基弹性体或塑性体通常具有至少大约1的MFR,可以为至少大约5,也可以为至少大约10,也可以为至少大约15,也可以为至少大约25。最大MFR通常不超过大约2,000,优选不超过大约1000,更优选不超过大约500,再更优选不超过大约200且最优选不超过大约70。按照ASTM D-1238,条件L(2.16千克,230℃)测量丙烯与乙烯和/或一种或多种C4-C20α-烯烃的共聚物的MFR。
本发明的丙烯基弹性体或塑性体的多分散性通常为大约2至大约3.5。“窄多分散性”、“窄分子量分布”、“窄MWD”和类似术语是指重均分子量(Mw)与数均分子量(Mn)的比率(Mw/Mn)小于大约3.5,可以小于大约3.0,也可以小于大约2.8,也可以小于大约2.5,还可以小于大约2.3。用在纤维应用中的聚合物通常具有窄多分散性。包含两种或多种本发明的聚合物的共混物,或包含至少一种本发明的共聚物和至少一种其它聚合物的共混物可以具有大于4的多分散性,尽管对于纺丝而言,这种共混物的多分散性仍优选为大约2至大约4。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具体实施方案中,丙烯基弹性体或塑性体进一步以具有至少一个下列性质为特征:(i)在大约14.6至大约15.7ppm的与区域-误差(regio-error)对应的13C NMR峰,这些峰具有大致相同的强度,(ii)具有当共聚物中共聚单体量(即乙烯和/或不饱和共聚单体衍生单元)提高时基本保持相同的Tme和降低的Tmax的DSC曲线,和(iii)与用齐格勒-纳塔(Z-N)催化剂制成的相似共聚物相比,当样品缓慢冷却时报告更多γ-形晶体的X-射线衍射图。通常,本实施方案的共聚物以至少两个,优选所有三个这些性质为特征。在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案中,这些共聚物的特征进一步在于还具有(iv)大于大约-1.20的偏斜指数,Six。这些性质的每一种和它们的各自测量方法详细描述在2002年5月5日提交的USSN 10/139,786(WO02/003040442)中,其用WO2005/111282补充,它们经此引用并入本文。
本发明的纤维还含有足以赋予纤维所需触觉的量的滑爽添加剂。在本发明的聚丙烯基纤维用途中,已经发现,重要的是选择正确的溶解度或迁移速率以避免制造过程中的问题或不合意的纤维性质,如油腻感、降低的粘结强度等。也已经发现,重要的是选择具有适当分子量的滑爽剂。在室温下为固体形式的滑爽剂(更高分子量)通常优于液体形式的滑爽剂,因为前者更缓慢地释放到制品表面,由此提供更持久的滑爽效果(参见美国专利5,969,026)。
滑爽剂优选为快速粉化滑爽剂,并可以是具有一个或多个选自氢氧根、芳基和取代芳基、卤素、烷氧基、羧酸根、酯、碳不饱和、丙烯酸根、氧、氮、羧基、硫酸根或磷酸根的官能团的烃。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该滑爽剂是芳族或脂族烃油的盐衍生物,尤其是脂肪酸的金属盐,包括链长为7至26个碳原子、优选10至22个碳原子的脂族饱和或不饱和的羧酸、硫酸和磷酸的金属盐。合适的脂肪酸的实例包括单羧酸月桂酸、硬脂酸、琥珀酸、硬脂酰基乳酸、乳酸、邻苯二甲酸、苯甲酸、羟基硬脂酸、蓖麻油酸、环烷酸、油酸、棕榈酸、芥酸等等,以及相应的硫酸和磷酸。合适的金属包括Li、Na、Mg、Ca、Sr、Ba、Zn、Cd、Al、Sn、Pb等等。代表性盐包括例如硬脂酸镁、硬脂酸钙、硬脂酸钠、硬脂酸锌、油酸钙、油酸锌、油酸镁等等,和相应的金属较高级烷基硫酸盐和较高级烷基磷酸金属酯。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该滑爽剂是非离子官能化化合物。合适的官能化化合物包括:(a)包括芳族或脂族烃油的油的酯、酰胺、醇和酸,例如矿物油、环烷油、石蜡油;天然油,如蓖麻油、玉米油、棉籽油、橄榄油、菜籽油、豆油、向日葵油、其它植物和动物油,等等。这些油的代表性官能化衍生物包括例如单羧酸的多元醇酯,如单硬脂酸甘油酯、季戊四醇单油酸酯等等,饱和和不饱和的脂肪酸酰胺或亚乙基双(酰胺),如油酰胺、芥酸酰胺、亚油酰胺及其混合物,甘醇、聚醚多元醇,如Carbowax,和己二酸、癸二酸等等;(b)蜡,如巴西棕榈蜡、微晶蜡、聚烯烃蜡,例如聚乙烯蜡;(c)含氟聚合物,如聚四氟乙烯、氟油、氟蜡等等;和(d)硅化合物,如硅烷和硅氧烷聚合物,包括硅油、聚二甲基硅氧烷、氨基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等等。
本发明中可用的脂肪酰胺如下式所示:
RC(O)NHR1
其中R为具有7至26个碳原子、优选10至22个碳原子的饱和或不饱和烷基,且R1独立地为氢或具有7至26个碳原子、优选10至22个碳原子的饱和或不饱和烷基。此结构的化合物包括例如棕榈酸酰胺、硬脂酰胺、花生酸酰胺、山嵛酸酰胺、油酸酰胺、芥酸酰胺、亚油酸酰胺、硬脂酰基硬脂酰胺、棕榈酰基棕榈酸酰胺、硬脂酰基花生酸酰胺及其混合物。
本发明中可用的亚乙基双(酰胺)如下式所示:
RC(O)NHCH2CH2NHC(O)R
其中各个R独立地为具有7至26个碳原子、优选10至22个碳原子的饱和或不饱和烷基。此结构的化合物包括例如硬脂酰胺基乙基硬脂酰胺、硬脂酰胺基乙基棕榈酸酰胺、棕榈酸酰胺基乙基硬脂酰胺、亚乙基双硬脂酰胺、亚乙基双油酸酰胺、硬脂酰基芥酸酰胺、芥酸酰胺基乙基芥酸酰胺、油酰胺基乙基油酰胺、芥酸酰胺基乙基油酰胺、油酰胺基乙基芥酸酰胺、硬脂酰胺基乙基芥酸酰胺、芥酸酰胺基乙基棕榈酸酰胺、棕榈酸酰胺基乙基油酰胺及其混合物。
脂肪酰胺的市售实例包括Ampacet 10061,其在聚乙烯中包含5%的芥酸与硬脂酸的伯胺的50∶50混合物;Elvax 3170,其在18%乙酸乙烯酯树脂和82%聚乙烯的共混物中包含芥酸与硬脂酸的酰胺的类似共混物。这些滑爽剂可获自DuPont。滑爽剂也可获自Croda Universal,包括Crodamide OR(油酰胺)、Crodamide SR(硬脂酰胺)、CrodamideER(芥酸酰胺)和Crodamide BR(山嵛酸酰胺);和获自Crompton,包括Kemamide S(硬脂酰胺)、Kemamide B(山嵛酸酰胺)、KemamideO(油酰胺)、Kemamide E(芥酸酰胺)和Kemamide(N,N′-亚乙基双硬脂酰胺)。其它市售滑爽剂包括Erucamid ER芥酸酰胺。
已经发现,与本发明的聚丙烯基纤维一起使用的优选滑爽添加剂是脂肪酸酰胺。优选的脂肪酸酰胺包括硬脂酰胺、油酰胺和芥酸酰胺,芥酸酰胺对于聚丙烯体系是最优选的。
如本领域中公知,滑爽添加剂方便地以预混母料的形式添加到树脂中。对于本发明的PP纤维,低密度聚乙烯(“LDPE”),包括LDPE蜡(Mw<[0000)优选作为制造该滑爽剂母料用的载体树脂(carrierresin)。这是因为,当以少量使用时,LDPE蜡可以分类为用于聚丙烯(“PP”)纤维的内部润滑剂(参见WO 2004/005601)。PP,尤其是PP蜡也可用作载体树脂,但它们更昂贵。
在本发明的纤维中,滑爽添加剂优选以100至2500ppm、优选至少150ppm至低于2000ppm、更优选200至1500ppm、再更优选250ppm至低于1000ppm的量存在。在添加滑爽添加剂的优选方式中(即以预混母料形式),该滑爽剂可以占该母料的0.1至50重量%、优选占母料的1至10重量%,最优选占母料的5至10%。
本发明的纤维非常适用在纺粘无纺布中。本发明的无纺材料优选具有10克/平方米(gsm)至300gsm的基重(每单位面积的重量)。在某些具体实施方案中,该无纺材料优选具有10至30gsm的基重。该基重也可以是15gsm至60gsm,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可以是大约20gsm。合适的基础无纺网可以具有0.10至10的平均长丝旦数(averagefilament denier)。例如可以使用可分裂纤维技术实现极低旦数。通常,减少长丝旦数往往制得更柔软的网,0.10至2.0旦的低旦数微纤维可用于甚至更大的柔软度。
固结程度可以表示为固结的网的总表面积的百分数。当粘合剂均匀涂布在无纺织物表面上时,或当双组分纤维充分加热以便将几乎每条纤维粘接到每条相邻纤维上时,固结是基本完全的。但是,通常固结优选是部分的,如在点粘结法中,例如热点粘结。
通过点粘结,如热点粘结形成的分立的、间隔开的粘结点仅粘结在局部能量输入区域中的无纺织物的纤维。远离该局部能量输入的纤维或纤维部分仍基本未粘结到相邻纤维上。
类似地,对于超声或水力缠结法,可以形成分立的、间隔开的粘结点以制造部分固结的无纺网。当通过这些方法固结时,固结面积是指每单位面积被通过将纤维粘结到粘结点而形成的局部位点(localizedsites)(或称为“粘结位点(bond sites)”)占据的面积,通常表示为总单位面积的百分数。下面详细描述确定固结面积的方法。
固结面积可以借助图像分析软件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像确定。可以在20×放大率下在无纺网样品上从不同位置获取一幅或优选更多幅SEM图像。这些图像可以数字化保存,并输入分析用的Image-Pro PlusO软件中。随后追踪粘结区域,并基于SEM图像的总面积计算这些区域的面积百分比。该图像的平均值可取作该样品的固结面积。
在机械后处理(若有的话)之前,本发明的网优选表现出低于大约25%的固结面积百分比,更优选低于大约20%。
本发明的网的特征在于高耐磨性和高柔软性,该性质分别通过该网的起毛和弯曲趋势或抗弯刚度来量化。起毛程度(或“起毛/磨损”)和抗弯刚度根据WO02/31245(其全文经此引用并入本文)的试验方法部分中列出的方法确定。
起毛程度、拉伸强度和抗弯刚度部分取决于该无纺织物的基重,以及该纤维是由单组分还是双组分长丝制成。对本发明而言,“单组分”纤维是指其中横截面相对均匀的纤维。应当理解的是,横截面可以包含超过一种聚合物的共混物,但是其将不包括如皮芯型、并列型、海岛型等“双组分”结构。通常,在其它一些相等的情况下,越重的布(即具有更高基重的布)具有越高的起毛程度。相似地,越重的布倾向于具有越高的韧性与抗弯刚度值,和越低的根据如S.Woekner,″Softness and Touch-Important aspects of Non-wovens″,EDANAInternational Nonwovens Symposium,Rome Italy June(2003)中所述的柔软度评审试验(panel test)确定的柔软度值。
本发明的无纺材料优选表现出低于大约0.5毫克/平方厘米、更优选低于大约0.3毫克/平方厘米的起毛/磨损。应该理解的是,起毛/磨损部分取决于该无纺织物的基重,因为在测试规程中,越重的布自然会产生更多的起毛。
在本发明的某些具体实施方案中,该聚合物共混物任选还含有乙烯聚合物,例如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和/或均相乙烯/α-烯烃塑性体或弹性体,优选具有10至50的熔体指数(如通过ASTM D-1238,条件190℃/2.16千克(正式称为“条件(E)”,也称为I2)确定)和如通过ASTM D-792确定的0.855克/立方厘米至0.95克/立方厘米、最优选低于大约0.9的密度。合适的均相乙烯α-烯烃塑性体或弹性体包括线型和基本线型乙烯聚合物。该均匀支化共聚体优选是如美国专利No.5,272,236中所述的均匀支化的基本线型乙烯/α-烯烃共聚体。该均匀支化的乙烯/α-烯烃共聚体也可以是如美国专利No.3,645,992(Elston)中所述的线型乙烯α-烯烃共聚体。
上述基本线型乙烯α-烯烃共聚体不是如用于描述线型低密度聚乙烯(例如,齐格勒聚合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术语传统意义上的“线型”聚合物,它们也不是如用于描述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高支化聚合物。适用在本发明中的基本线型乙烯α-烯烃共聚体在本文中如美国专利No.5,272,236和美国专利No.5,278,272中所定义。此类基本线型乙烯/α-烯烃共聚体通常是乙烯与至少一种C3-C20α-烯烃和/或C4-C18二烯烃的共聚体。乙烯和1-辛烯的共聚物尤其优选。
其它添加剂,如抗氧化剂(例如,受阻酚,例如Ciba-Geigy Corp.制造的1010)、亚磷酸盐(例如,Ciba-Geigy Corp.制造的168)、粘着添加剂(例如,聚异丁烯(PIB))、聚合的加工助剂(如来自Dyneon Corporation的DynamarTM 5911和来自GeneralElectric的SilquestTM PA-1)、抗粘连添加剂、颜料,也可以在不妨碍申请人发现的提高的纤维与布性质的程度上包括在可用于制造本发明的纤维和布的第一聚合物、第二聚合物或整个聚合物组合物中。
优选地,第一聚合物(全同立构聚丙烯均聚物或无规共聚物)占该聚合物共混物重量的至少50、更优选60和最优选至少大约70%,最高大约95%。第二聚合物(丙烯基弹性体或塑性体)占该共混物重量的至少大约5%、更优选至少大约10%、最高占该聚合物共混物重量的大约50%、更优选40%、最优选30%。任选的第三聚合物(均相乙烯/α-烯烃弹性体或塑性体),如果存在,其可以占该聚合物共混物重量的最高大约10%、更优选最高大约5%。
本文中公开的组合物可以通过任何方便的方法形成,包括干混各组分,并随后熔体混合,或者在单独的挤出机(例如,班伯里密炼机、Haake密炼机、Brabender内部混合器或双螺杆挤出机)或在双反应器中通过预熔体混合。
原位制造该组合物的另一技术公开在美国专利No.5,844,045中,其公开内容全文经此引用并入本文。该参考文献尤其描述了在至少一个反应器中使用均相催化剂和在至少另一反应器中使用非均相催化剂使乙烯和C3-C20α-烯烃共聚。该反应器可以顺序或并联操作。
本发明的无纺布可以包括单组分和/或双组分纤维。“双组分纤维”是指具有两个或多个不同聚合物区域或畴的纤维。双组分纤维也称作共轭或多组分纤维。该聚合物通常彼此不同,尽管两种或多种组分可以包含相同的聚合物。这些聚合物被布置在沿双组分纤维横截面上的基本不同的区域中,并通常沿双组分纤维的长度连续延伸。双组分纤维的构造可以是例如皮/芯型布置(其中一种聚合物被另一种环绕)、并列型布置、馅饼型布置(pie arrangement)或“海岛型”布置。双组分纤维进一步描述在USP 6,225,243、6,140,442、5,382,400、5,336,552和5,108,820中。
在皮芯型双组分纤维中,本发明的聚合物共混物优选构成芯层。皮层可以有利地由聚乙烯均聚物和/或共聚物,包括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和基本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构成。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无纺布可由连续或不连续的纤维(如短纤维)构成。此外,应理解的是,除上述无纺材料外,该纤维可用于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其它纤维用途,如粘合纤维和地毯纤维中。对粘合纤维中所用的皮芯型纤维而言,本发明的聚合物共混物可以有利地构成皮层,芯层为聚乙烯(包括高密度聚乙烯和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包括均聚物或无规共聚物,优选含有该无规共聚物重量的不超过大约3%的乙烯)或聚酯,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改进纺粘无纺布的柔软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A)选择一种聚合物,其包含i)50至90%(按纤维的重量计)的第一聚合物,其是熔体流动速率为10至70克/10分钟的全同立构聚丙烯均聚物或无规共聚物,和ii)10至50%(按纤维的重量计)的第二聚合物,其是熔化热低于大约70焦耳/克的反应器级丙烯基弹性体或塑性体,所述丙烯基弹性体或塑性体具有2至1000克/10分钟的熔体流动速率,B)加入足量滑爽剂以赋予该纤维所需柔软性;和C)由A中的聚合物和B中的滑爽剂形成纺粘熔喷布。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滑爽剂用于改进丙烯基纺粘无纺布柔软性的用途。用于该用途的优选滑爽剂是芥酸酰胺,其优选占该无纺织物重量的100ppm至2500ppm、优选至少150ppm至低于2000ppm、更优选200至1500ppm,再更优选250ppm至低于1000ppm。
实施例
测试方法
抗弯劲度:
通过从布中心切下1英寸宽×6英寸长条带,获得用于抗弯劲度的试样,其中该条带长轴与布的纵向(MD)平行排列。MD被定义为在布形成过程中与收集器运动或传送带运动平行的布的方向。对于各样品,通过将用分析天平(型号AE200,Mettler-Toledo,Columbus,Ohio)测得的样品重量除以面积(6平方英寸),确定基重(以克/平方米计)。根据ASTM D 5732-95测量布样品的抗弯劲度(G)。G使用公式1计算。
G=9.8m×C310-3(mN cm)   (1)
其中G是试验件(test piece)的以毫牛顿厘米计的每单位宽度平均抗弯劲度(flexural rigidity),m是以克/平方米计测得的样品基重,且C是以厘米计的弯曲长度。对于所有测量,指示器与水平面呈41.50度倾斜。
无纺布的拉伸测试:
通过如上文对抗弯劲度所述在纵向(MD)上从网中心切下1英寸宽×6英寸长条带,获得无纺织物测量用试样。对于各样品,如上文对抗弯劲度所述确定以克/平方米计的基重。然后将样品与十字头位移MD平行地装载到配有100N测力计(load cell)(校准和平衡的)和具有2英寸初始间距的气动线接触夹具(平端夹具面用橡胶包覆)的Instron 5564中。这通过首先将样品插入上方夹具并使上方夹具咬合以夹住距样品窄边大约1英寸处来完成。使样品底部悬摆并挂在底部夹具的抓取面之间。将3.2克夹子连接到样品底部,以使样品被夹具重量保持抓住(held taught),且该夹子悬挂在下方夹具的抓取面下方。小心确保该夹子不与下方夹具的任何部分接触。然后使下方夹具咬合以仅夹住无纺样品。咬合夹具上的压力保持足以防止滑动(通常50-100psi)。然后以10英寸/分钟的十字头速度牵拉样品以致断裂。每0.254毫米十字头位移记录载荷和伸长(0.5%应变增量)。
通过将十字头位移除以2英寸并乘以100,计算应变。通过将以克(gf)计测得的力除以上述1英寸宽样品的基重,计算折合载荷(gf/gsm/l英寸宽)。根据公式2定义致断伸长:

其中Lo是2英寸初始长度,且L断裂是致断长度。拉伸强度被定义为折合的致断载荷。这通常相当于最大折合载荷。有时最大折合载荷不相当于致断伸长。通常,这相当于样品的部分断裂。在这种情况下,最大折合载荷被取作拉伸强度,且其相应伸长被取作致断伸长。
耐磨性
使用Sutherland 2000摩擦测试机摩擦无纺布或层压件以确定起毛程度。需要较低起毛程度,这意味着该布具有较高耐磨性。用砂纸摩擦11.0厘米×4.0厘米无纺布块,这造成松散纤维积聚在布的顶部。使用胶带收集松散纤维并用重量法测量。然后以松散纤维总重量(以克计)除以布试样的表面积(44.0平方厘米)确定起毛程度。
COF测量
布的COF试验采纳自薄膜的改性COF测量。其在Test Machine,Inc.制造的COF测试机型号32-06上进行。使用双面胶带将2”×2”的正方形布试样粘合到金属平台上。使用金属与布之间的表面接触代替布与布的接触。如下定义试验条件:载荷为200克,移动速度为6”/分钟。该设备记录最后5英寸的平均动态COF,其被取作布样品的COF。对于各样品,通过将来自5个试样的结果平均化,确定COF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
手感测量
由触觉评审小组根据如S.Woekner,″Softness and Touch-Importantaspects of Non-wovens″,edana Intenational Nonwovens Symposium,Rome Italy June(2003)中所述的BBA柔软度评审试验来测试概念布(concept fabrics)。在用一层布覆盖的一叠棉纸上测试与表面特性相关的属性。在单张布上感觉柔性-刚性(pliable stiffness)。
使评审成员接触但看不见样品。让他们将样品分级成1至4,其中4是样品总数,1代表最不合意的感觉,4代表最合意的感觉。不允许粘结。三种属性被确定为是手感中的最重要参数;棉质感、光滑度和柔性(柔软度)。这些属性描述在表1中。需要最少20个评审成员以获得统计意义的比较。使用ANOVA(方差分析)技术分析平均和标准偏差数据,并使用Tukey-Kramer方法比较样品之间统计差异的显著性,将α设定为5%。使用JMPTM统计软件进行手感数据的实际分析。
表1手感试验的属性描述

  属性  描述  棉质感  棉布应该有的感觉  棉质感→非棉质感  光滑度  样品表面中的磨粒量  粗糙→光滑  柔性-柔软度  柔性布应该有的感觉  刚性→柔性

纺粘布的制造
使用Reicofil 3纺粘技术进行试验。对于该生产线,两个挤出机运行到喷丝头组(spinnerette block)(复合-纤维(bico-fiber)构造)。这两个挤出机具有不同输出,并也经过具有不同输出的两个纺丝泵。但是,对于这些试验,各纺丝泵的输出相等,并且实现0.5ghm至0.67ghm的总输出,从而以100米/分钟至150米/分钟的线速度以20gsm制造布,该纤维具有2至3dpf。对于该试验,压花压延辊和光滑辊是相同的油温。
下面列出试验过程中所用的树脂:
树脂A是均聚物聚丙烯,25MFR
树脂B是丙烯基弹性体,12重量%乙烯,25MFR
Ampacet 10090-滑爽剂母料,5%芥酸酰胺在LDPE中
实施例1是:68.5(重量%)树脂A/30%树脂B/1.5%Ampacet 10090(LDPE作为母料的聚合物载体,相当于750ppm芥酸酰胺)。
也制备三种对比性树脂或树脂共混物:
实施例2(对比)98.5%树脂A/1.5%Ampacet 10090
实施例3(对比)70%树脂A/30%树脂B
实施例4(对比)100%树脂A
如表2中报道的基于125℃至155℃的压延辊温度和50至70N/mm的压延辊压力产生粘合曲线。纺粘(“SB”)布样品列在表2中。


表中报道的温度是油温。对于所用特定设备,辊的温度低大约7℃。
结果论述
图1显示了表2中的布样品的拉伸强度(断裂载荷)。其表明该新型配方在MD上具有极宽粘合界限(window)。相反,hPP样品在大约145度以下没有表现出良好的成网。
图2表明,对于最高140℃的压延辊温度,该新型配方表现出良好的CD致断伸长。其也表明,该新型配方(50N/mm)与hPP、70/30共混物,以及hPP/芥酸酰胺相比,表现出改进的CD致断伸长。一般而言,较低的压延辊压力(50对70N/mm)正面地影响致断伸长。
图3表明,该新型配方与hPP和hPP/芥酸酰胺纺粘布相比具有低得多的抗弯劲度。也应该注意,一般而言,较高油温如预期的那样制成较硬的纺粘布。尽管高的辊压力对hPP/芥酸酰胺而言制成硬得多的布,但出乎意料地,辊压力对该新型配方没有影响。
在图4中,该新型配方表现出与70/30hPP/DE4300共混物类似的极好的耐磨性,仅与hPP/芥酸酰胺相比改进极大。该新型配方在较低辊压力(50对70N/mm)下表现出甚至更好的耐磨性,这是意料外的。这表明该新型配方的辊温度和压力的极宽粘合界限。
图5显示了布COF结果的比较。可以看出,该新型配方与70/30hPP/PBE共混物相比表现出COF的改进。
使用分级法进行手感试验。在用一层布覆盖的一叠棉纸上测试与表面特性(棉质感和光滑度)相关的属性。在单张的各布上感觉柔软度(柔性)。20至24个评审成员参与该试验。对于棉质感、光滑度和柔软度,结果分别显示在表3和图6、7和8中。较高的等级数代表优选的感觉,可以看出,该新型配方在所有三个属性中,尤其是在“柔软度(柔性)”属性中都被感觉为最佳布。
表3:手感结果
  评测的样品 粘合辊 温度,C  压延辊压  力,N/mm  棉质感  等级  光滑度  等级  柔软度  等级   1  200401113-28-4(68.5/30/1.5  hPP/DF4300/芥酸酰胺MB) 140  70  3.30  3.00  4.00   2  200401113-28-16(98.5/1.5  hPP/芥酸酰胺MB) 140  70  2.35  2.90  2.13   3  200401113-29-26(70/30  hPP/DE4300) 140  70  2.35  1.85  2.79  4  200401113-29-29(hPP) 145  70  2.00  2.25  1.08

柔软和可延展的聚丙烯基纺粘无纺织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柔软和可延展的聚丙烯基纺粘无纺织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柔软和可延展的聚丙烯基纺粘无纺织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柔软和可延展的聚丙烯基纺粘无纺织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柔软和可延展的聚丙烯基纺粘无纺织物.pdf(3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无纺网或无纺布。特别地,本发明涉及具有优异耐磨性和极好柔软特性的无纺网。该无纺材料包含由全同立构聚丙烯和反应器级丙烯基弹性体或塑性体以及100至2500ppm(按纤维重量计)滑爽剂的聚合物共混物制成的纤维。该全同立构聚丙烯可以是均聚物聚丙烯和/或聚丙烯与一种或多种-烯烃的无规共聚物。该反应器级丙烯基弹性体或塑性体具有小于大约3.5的分子量分布,和小于大约90焦耳/克的熔化热。特别地,该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编织;花边制作;针织;饰带;非织造布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