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安全吸收装置.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4724578 上传时间:2018-10-3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628.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287759.9

申请日:

2011.09.26

公开号:

CN103022592A

公开日:

2013.04.0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H01M 10/52申请公布日:2013040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M 10/52申请日:20110926|||公开

IPC分类号:

H01M10/52; H01M2/12

主分类号:

H01M10/52

申请人:

飞毛腿(福建)电子有限公司

发明人:

郭泉增

地址:

350015 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经济技术开发快按延伸区第39、44号地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7

代理人:

娄烨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为了解决锂离子电池内部产生高温、高压下引发的火灾及其它危险而公开一种锂电池被动安全概念的锂离子电池安全吸收装置,包括有电池本体,所述的电池本体为矩形或圆柱形,其内含有电解液;所述电池本体上设有安全阀;所述电池本体上装设有安全吸收装置;安全阀与安全吸收装置相连通。本发明在安全阀打开后,能将电池本体内的高温液体和气体有效吸收,避免由此引发的火灾及其它危险,为此类电池的广泛应用解决了安全性的隐患,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锂离子电池安全吸收装置,包括有电池本体(1),所述的电池本体(1)为矩形或圆柱形,其内含有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本体(1)上设有安全阀(16);所述电池本体(1)上装设有安全吸收装置(2);安全阀(16)与安全吸收装置(2)相连通。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安全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全吸收装置(2)为腔体,其内充填有吸收材料。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锂离子电池安全吸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锂离子电池安全吸收装置。
背景技术
性能优异,循环寿命长,具有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目前已广泛使用在移动通信及数码类产品上;电池内部主要结构有正极电极片、负极电极片及隔膜,隔膜是用于隔离正、负电极片;目前电池在充电或放电的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过充电、过电流而导致电池温度升高压力加大,以致爆炸;电池内的电解液是可燃性液体,在温度大于其燃点时会引起燃烧;故如果电池在使用的过程或当电池内部缺陷引起的内部短路导致高温电解液的流出或喷出,会燃烧;易造成安全事故。
目前为了防止电池在充电或放电的过程中电池内的电解液在高温下发生爆炸,其在电池上设置了安全阀,当电池内的压力达到一定的情况下,安全阀会自动打开,内部压力释放,从而避免发生爆炸;此方法对小型的电池,如手机电池,是可行的,但对于大型的电池,如汽车电池等,当安全阀打开后大量高温的电解液从本体喷出,而电解液是可燃体,故这样很容易发生火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可防止电解液喷出引发火灾、安全的新型的锂离子电池安全吸收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锂离子电池安全吸收装置,包括有电池本体1,所述的电池本体1为矩形或圆柱形,其内含有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本体1上设有安全阀16;所述电池本体1上装设有安全吸收装置2;安全阀16与安全吸收装置2相连通。
所述的安全吸收装置2为腔体,其内充填有吸收材料。
所述的吸收材料可以是固态材料、粉态材料、液态材料、胶态材料、聚合泡沫。
本发明安全吸收装置2可以由金属、耐高温阻燃树脂材料制成的腔体;其内充填有吸收材料,可以吸收电池本体1内喷出的高温可燃液体和气体,防止其外泄,引发火灾。
本发明的安全阀16的作用在于:当锂电池内部压力大于或等于开启值,安全阀16会自动打开,当锂电池内部压力小于开启值,安全阀16会处于关闭状态。
本发明安全吸收装置2内充填有吸收材料,可以有效吸收高温液体及气体,并使其在腔内处于稳定状态。
本发明安全吸收装置2可以装卸。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在安全阀打开后,使得电池本体内的高温液体和气体的有效吸收,避免由此引发的火灾及其它危险,为此类电池的广泛应用解决了安全性的隐患,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为锂离子电池提升了被动安全性能,并且实用的安全吸收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结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详述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锂离子电池安全吸收装置,包括有电池本体1,所述的电池本体1为矩形或圆柱形,其内含有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本体1上设有安全阀16;所述电池本体1上装设有安全吸收装置2;安全阀16与安全吸收装置2相连通。
所述的安全吸收装置2为腔体,其内充填有吸收材料。
所述的吸收材料可以是固态材料、粉态材料、液态材料、胶态材料、聚合泡沫。
本发明安全吸收装置2可以由金属、耐高温阻燃树脂材料制成的腔体;其内充填有吸收材料,可以吸收电池本体1内喷出的高温可燃液体和气体,防止其处泄,引发火灾。
本发明的安全阀16的作用在于:当锂电池内部压力大于或等于开启值,安全阀16会自动打开,当锂电池内部压力小于开启值,安全阀16会处于关闭状态。
本发明安全吸收装置2内充填有吸收材料,可以有效吸收高温液体及气体,并使其在腔内处于稳定状态。
本发明安全吸收装置2可以装卸。
如图2所示,本发明可以由数个电池本体1串联或并联形成一个大型的电池本体,大型的电池本体上装设有组合安全吸收装置2,当某个电池本体1发生电解液的泄漏,而不会影响其他电池本体1。
本发明优先实施例:如图1所示,安全阀16凸设于电池本体1上;便于与安全吸收装置2连接;安全阀16与安全吸收装置2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安全吸收装置2内的吸收材料填充于其内壁,中间形成一空腔22;设于与安全阀16连接处的吸收材料形成锥形21,便于电池本体1内的电解液及高温液体和气体集中收集;吸收材料形成的空腔22便于电解液及高温液体及气体压力的缓冲,从而使得喷出的电解液及高温液体和气体便于吸收材料的吸收。

一种锂离子电池安全吸收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锂离子电池安全吸收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锂离子电池安全吸收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锂离子电池安全吸收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锂离子电池安全吸收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2259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4.03 CN 103022592 A *CN103022592A* (21)申请号 201110287759.9 (22)申请日 2011.09.26 H01M 10/52(2006.01) H01M 2/12(2006.01) (71)申请人 飞毛腿 (福建) 电子有限公司 地址 350015 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经济技术 开发快按延伸区第 39、 44 号地 (72)发明人 郭泉增 (74)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 ( 普通 合伙 ) 35207 代理人 娄烨明 (54) 发明名称 一种锂离子电池安全。

2、吸收装置 (57) 摘要 本发明为了解决锂离子电池内部产生高温、 高压下引发的火灾及其它危险而公开一种锂电池 被动安全概念的锂离子电池安全吸收装置, 包括 有电池本体, 所述的电池本体为矩形或圆柱形, 其 内含有电解液 ; 所述电池本体上设有安全阀 ; 所 述电池本体上装设有安全吸收装置 ; 安全阀与安 全吸收装置相连通。 本发明在安全阀打开后, 能将 电池本体内的高温液体和气体有效吸收, 避免由 此引发的火灾及其它危险, 为此类电池的广泛应 用解决了安全性的隐患, 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

3、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2 页 1/1 页 2 1.一种锂离子电池安全吸收装置, 包括有电池本体(1), 所述的电池本体(1)为矩形或 圆柱形, 其内含有电解液 ;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电池本体 (1) 上设有安全阀 (16) ; 所述电池本 体 (1) 上装设有安全吸收装置 (2) ; 安全阀 (16) 与安全吸收装置 (2) 相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安全吸收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安全吸 收装置 (2) 为腔体, 其内充填有吸收材料。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022592 A 2 1/2 页 3 一种。

4、锂离子电池安全吸收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池领域, 尤其涉及到一种锂离子电池安全吸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性能优异, 循环寿命长, 具有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 目前已广泛使用在移动通 信及数码类产品上 ; 电池内部主要结构有正极电极片、 负极电极片及隔膜, 隔膜是用于隔离 正、 负电极片 ; 目前电池在充电或放电的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过充电、 过电流而导致电池温度 升高压力加大, 以致爆炸 ; 电池内的电解液是可燃性液体, 在温度大于其燃点时会引起燃 烧 ; 故如果电池在使用的过程或当电池内部缺陷引起的内部短路导致高温电解液的流出或 喷出, 会燃烧 ; 易造成安全事故。 00。

5、03 目前为了防止电池在充电或放电的过程中电池内的电解液在高温下发生爆炸, 其 在电池上设置了安全阀, 当电池内的压力达到一定的情况下, 安全阀会自动打开, 内部压力 释放, 从而避免发生爆炸 ; 此方法对小型的电池, 如手机电池, 是可行的, 但对于大型的电 池, 如汽车电池等, 当安全阀打开后大量高温的电解液从本体喷出, 而电解液是可燃体, 故 这样很容易发生火灾。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实用、 可防止电解液喷出引发火灾、 安全的新型的锂离子电池安全吸收装置。 0005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 : 0006 一种锂离子电池。

6、安全吸收装置, 包括有电池本体 1, 所述的电池本体 1 为矩形或圆 柱形, 其内含有电解液 ;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电池本体 1 上设有安全阀 16 ; 所述电池本体 1 上 装设有安全吸收装置 2 ; 安全阀 16 与安全吸收装置 2 相连通。 0007 所述的安全吸收装置 2 为腔体, 其内充填有吸收材料。 0008 所述的吸收材料可以是固态材料、 粉态材料、 液态材料、 胶态材料、 聚合泡沫。 0009 本发明安全吸收装置 2 可以由金属、 耐高温阻燃树脂材料制成的腔体 ; 其内充填 有吸收材料, 可以吸收电池本体 1 内喷出的高温可燃液体和气体, 防止其外泄, 引发火灾。 0010 。

7、本发明的安全阀 16 的作用在于 : 当锂电池内部压力大于或等于开启值, 安全阀 16 会自动打开, 当锂电池内部压力小于开启值, 安全阀 16 会处于关闭状态。 0011 本发明安全吸收装置 2 内充填有吸收材料, 可以有效吸收高温液体及气体, 并使 其在腔内处于稳定状态。 0012 本发明安全吸收装置 2 可以装卸。 0013 综上所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安全、 在安全阀打开后, 使得电池 本体内的高温液体和气体的有效吸收, 避免由此引发的火灾及其它危险, 为此类电池的广 泛应用解决了安全性的隐患, 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 为锂离子电池提升了被动安全性能, 并 且实用。

8、的安全吸收装置。 说 明 书 CN 103022592 A 3 2/2 页 4 附图说明 0014 图 1 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 0015 图 2 本发明结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现结合附图, 详述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 0017 如图1所示, 一种锂离子电池安全吸收装置, 包括有电池本体1, 所述的电池本体1 为矩形或圆柱形, 其内含有电解液 ;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电池本体 1 上设有安全阀 16 ; 所述电 池本体 1 上装设有安全吸收装置 2 ; 安全阀 16 与安全吸收装置 2 相连通。 0018 所述的安全吸收装置 2 为腔体, 其内充填有吸收材料。 0019 所述。

9、的吸收材料可以是固态材料、 粉态材料、 液态材料、 胶态材料、 聚合泡沫。 0020 本发明安全吸收装置 2 可以由金属、 耐高温阻燃树脂材料制成的腔体 ; 其内充填 有吸收材料, 可以吸收电池本体 1 内喷出的高温可燃液体和气体, 防止其处泄, 引发火灾。 0021 本发明的安全阀 16 的作用在于 : 当锂电池内部压力大于或等于开启值, 安全阀 16 会自动打开, 当锂电池内部压力小于开启值, 安全阀 16 会处于关闭状态。 0022 本发明安全吸收装置 2 内充填有吸收材料, 可以有效吸收高温液体及气体, 并使 其在腔内处于稳定状态。 0023 本发明安全吸收装置 2 可以装卸。 002。

10、4 如图2所示, 本发明可以由数个电池本体1串联或并联形成一个大型的电池本体, 大型的电池本体上装设有组合安全吸收装置 2, 当某个电池本体 1 发生电解液的泄漏, 而不 会影响其他电池本体 1。 0025 本发明优先实施例 : 如图1所示, 安全阀16凸设于电池本体1上 ; 便于与安全吸收 装置 2 连接 ; 安全阀 16 与安全吸收装置 2 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 ; 安全吸收装置 2 内的吸收 材料填充于其内壁, 中间形成一空腔 22 ; 设于与安全阀 16 连接处的吸收材料形成锥形 21, 便于电池本体1内的电解液及高温液体和气体集中收集 ; 吸收材料形成的空腔22便于电解 液及高温液体及气体压力的缓冲, 从而使得喷出的电解液及高温液体和气体便于吸收材料 的吸收。 说 明 书 CN 103022592 A 4 1/2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22592 A 5 2/2 页 6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22592 A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