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长效冷却液.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472079 上传时间:2018-02-1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84.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58332.7

申请日:

2014.07.26

公开号:

CN104087256A

公开日:

2014.10.08

当前法律状态:

公开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C09K5/20

主分类号:

C09K5/20

申请人:

司徒建辉

发明人:

司徒建辉

地址:

529000 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市三埠街道办事处祥龙中路17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代理人:

伦荣彪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长效冷却液,由以下份数的原料配方组分组成:20-25份甲醇、18-22份新戊二醇、10-15份丙三醇、12-15份季戊四醇、5-6份季戊四醇硬脂酸酯、3-5份三羟甲基丙烷、6-8份1,2-丙二醇、20-25份纳米碳酸钙、23-26份纳米二氧化硅、26-28份纳米二氧化钛、25-28份纳米氧化锌、1-3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1-2份六偏磷酸钠、3-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3份山梨酸钾、2-5份磷酸氢二钠、2-4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60-75份去离子水。该纳米长效冷却液的导热系数大,系统热传递效率提高,避免了现有冷却液在使用车辆高温现象的产生,同时大大减少电子扇工作次数和工作时间,并可大幅缩小散热器的面积,减小冷却系统体积,节省电力,减少油耗。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纳米长效冷却液,其特征在于,由以下份数的原料配方组分组成:20-25份甲醇、18-22份新戊二醇、10-15份丙三醇、12-15份季戊四醇、5-6份季戊四醇硬脂酸酯、3-5份三羟甲基丙烷、6-8份1,2-丙二醇、20-25份纳米碳酸钙、23-26份纳米二氧化硅、26-28份纳米二氧化钛、25-28份纳米氧化锌、1-3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1-2份六偏磷酸钠、3-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3份山梨酸钾、2-5份磷酸氢二钠、2-4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60-75份去离子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长效冷却液,其特征在于,各原料配方组分为:20份甲醇、18份新戊二醇、10份丙三醇、12份季戊四醇、5份季戊四醇硬脂酸酯、3份三羟甲基丙烷、6份1,2-丙二醇、20份纳米碳酸钙、23份纳米二氧化硅、26份纳米二氧化钛、25份纳米氧化锌、1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1份六偏磷酸钠、3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份山梨酸钾、2份磷酸氢二钠、2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60份去离子水。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长效冷却液,其特征在于,各原料配方组分为:25份甲醇、22份新戊二醇、15份丙三醇、15份季戊四醇、6份季戊四醇硬脂酸酯、5份三羟甲基丙烷、8份1,2-丙二醇、25份纳米碳酸钙、26份纳米二氧化硅、28份纳米二氧化钛、28份纳米氧化锌、3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2份六偏磷酸钠、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份山梨酸钾、5份磷酸氢二钠、4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75份去离子水。

说明书

一种纳米长效冷却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液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各种发动机的纳米长效冷却液。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发动机使用的冷却液绝大多数基本上是乙二醇-水(EG-H2O)型冷却液,在人体内,EG的产物是羧基、乙酸、草酸,容易使人身体酸碱平衡失调,对肾脏产生破坏;在使用中,EG还会随水蒸发到空气中,在更换冷却液时绝大多数的EG都洒落在地面上,造成环境和空气污染,对人和动物造成危害。再有,使用EG的混合液的导热系数低,影响车辆冷却系统散热,故有部分使用该产品的车辆出现高温现象;最后,其成本高,价格高昂,不利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纳米长效冷却液,该纳米长效冷却液的导热系数大,系统热传递效率提高,避免了现有冷却液在使用车辆高温现象的产生,同时大大减少电子扇工作次数和工作时间,并可大幅缩小散热器的面积,减小冷却系统体积,节省电力,减少油耗。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纳米长效冷却液,由以下份数的原料配方组分组成:20-25份甲醇、18-22份新戊二醇、10-15份丙三醇、12-15份季戊四醇、5-6份季戊四醇硬脂酸酯、3-5份三羟甲基丙烷、6-8份1,2-丙二醇、20-25份纳米碳酸钙、23-26份纳米二氧化硅、26-28份纳米二氧化钛、25-28份纳米氧化锌、1-3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1-2份六偏磷酸钠、3-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3份山梨酸钾、2-5份磷酸氢二钠、2-4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60-75份去离子水。
进一步的,各原料配方组分为:20份甲醇、18份新戊二醇、10份丙三醇、12份季戊四醇、5份季戊四醇硬脂酸酯、3份三羟甲基丙烷、6份1,2-丙二醇、20份纳米碳酸钙、23份纳米二氧化硅、26份纳米二氧化钛、25份纳米氧化锌、1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1份六偏磷酸钠、3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份山梨酸钾、2份磷酸氢二钠、2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60份去离子水。
或者是,各原料配方组分为:25份甲醇、22份新戊二醇、15份丙三醇、15份季戊四醇、6份季戊四醇硬脂酸酯、5份三羟甲基丙烷、8份1,2-丙二醇、25份纳米碳酸钙、26份纳米二氧化硅、28份纳米二氧化钛、28份纳米氧化锌、3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2份六偏磷酸钠、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份山梨酸钾、5份磷酸氢二钠、4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75份去离子水。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纳米长效冷却液的导热系数大,系统热传递效率提高,避免了现有冷却液在使用车辆高温现象的产生,同时大大减少电子扇工作次数和工作时间,并可大幅缩小散热器的面积,减小冷却系统体积,节省电力,减少油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1所描述的一种纳米长效冷却液,由以下份数的原料配方组分组成: 20份甲醇、18份新戊二醇、10份丙三醇、12份季戊四醇、5份季戊四醇硬脂酸酯、3份三羟甲基丙烷、6份1,2-丙二醇、20份纳米碳酸钙、23份纳米二氧化硅、26份纳米二氧化钛、25份纳米氧化锌、1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1份六偏磷酸钠、3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份山梨酸钾、2份磷酸氢二钠、2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60份去离子水。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所描述的一种纳米长效冷却液,由以下份数的原料配方组分组成: 25份甲醇、22份新戊二醇、15份丙三醇、15份季戊四醇、6份季戊四醇硬脂酸酯、5份三羟甲基丙烷、8份1,2-丙二醇、25份纳米碳酸钙、26份纳米二氧化硅、28份纳米二氧化钛、28份纳米氧化锌、3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2份六偏磷酸钠、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份山梨酸钾、5份磷酸氢二钠、4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75份去离子水。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原理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一种纳米长效冷却液.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纳米长效冷却液.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纳米长效冷却液.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纳米长效冷却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纳米长效冷却液.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87256A43申请公布日20141008CN104087256A21申请号201410358332722申请日20140726C09K5/2020060171申请人司徒建辉地址529000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市三埠街道办事处祥龙中路17号72发明人司徒建辉74专利代理机构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代理人伦荣彪54发明名称一种纳米长效冷却液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长效冷却液,由以下份数的原料配方组分组成2025份甲醇、1822份新戊二醇、1015份丙三醇、1215份季戊四醇、56份季戊四醇硬脂酸酯、35份三羟甲基丙烷、68份1,2丙二醇、2025份纳米碳酸。

2、钙、2326份纳米二氧化硅、2628份纳米二氧化钛、2528份纳米氧化锌、13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12份六偏磷酸钠、3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3份山梨酸钾、25份磷酸氢二钠、24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6075份去离子水。该纳米长效冷却液的导热系数大,系统热传递效率提高,避免了现有冷却液在使用车辆高温现象的产生,同时大大减少电子扇工作次数和工作时间,并可大幅缩小散热器的面积,减小冷却系统体积,节省电力,减少油耗。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87256ACN104087256A1/1页21。

3、一种纳米长效冷却液,其特征在于,由以下份数的原料配方组分组成2025份甲醇、1822份新戊二醇、1015份丙三醇、1215份季戊四醇、56份季戊四醇硬脂酸酯、35份三羟甲基丙烷、68份1,2丙二醇、2025份纳米碳酸钙、2326份纳米二氧化硅、2628份纳米二氧化钛、2528份纳米氧化锌、13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12份六偏磷酸钠、3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3份山梨酸钾、25份磷酸氢二钠、24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6075份去离子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长效冷却液,其特征在于,各原料配方组分为20份甲醇、18份新戊二醇、10份丙三醇、12份季戊四醇、5份季戊四醇硬脂酸酯、3份三羟甲基。

4、丙烷、6份1,2丙二醇、20份纳米碳酸钙、23份纳米二氧化硅、26份纳米二氧化钛、25份纳米氧化锌、1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1份六偏磷酸钠、3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份山梨酸钾、2份磷酸氢二钠、2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60份去离子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长效冷却液,其特征在于,各原料配方组分为25份甲醇、22份新戊二醇、15份丙三醇、15份季戊四醇、6份季戊四醇硬脂酸酯、5份三羟甲基丙烷、8份1,2丙二醇、25份纳米碳酸钙、26份纳米二氧化硅、28份纳米二氧化钛、28份纳米氧化锌、3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2份六偏磷酸钠、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份山梨酸钾、5份磷酸氢二钠、4份乙二胺四。

5、乙酸二钠、75份去离子水。权利要求书CN104087256A1/2页3一种纳米长效冷却液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液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各种发动机的纳米长效冷却液。背景技术0002目前市场上的发动机使用的冷却液绝大多数基本上是乙二醇水(EGH2O)型冷却液,在人体内,EG的产物是羧基、乙酸、草酸,容易使人身体酸碱平衡失调,对肾脏产生破坏;在使用中,EG还会随水蒸发到空气中,在更换冷却液时绝大多数的EG都洒落在地面上,造成环境和空气污染,对人和动物造成危害。再有,使用EG的混合液的导热系数低,影响车辆冷却系统散热,故有部分使用该产品的车辆出现高温现象;最后,其成本高,价格高昂,。

6、不利推广。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纳米长效冷却液,该纳米长效冷却液的导热系数大,系统热传递效率提高,避免了现有冷却液在使用车辆高温现象的产生,同时大大减少电子扇工作次数和工作时间,并可大幅缩小散热器的面积,减小冷却系统体积,节省电力,减少油耗。000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纳米长效冷却液,由以下份数的原料配方组分组成2025份甲醇、1822份新戊二醇、1015份丙三醇、1215份季戊四醇、56份季戊四醇硬脂酸酯、35份三羟甲基丙烷、68份1,2丙二醇、2025份纳米碳酸钙、2326份纳米二氧化硅、2628份纳米二氧化钛、2528份纳。

7、米氧化锌、13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12份六偏磷酸钠、3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3份山梨酸钾、25份磷酸氢二钠、24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6075份去离子水。0005进一步的,各原料配方组分为20份甲醇、18份新戊二醇、10份丙三醇、12份季戊四醇、5份季戊四醇硬脂酸酯、3份三羟甲基丙烷、6份1,2丙二醇、20份纳米碳酸钙、23份纳米二氧化硅、26份纳米二氧化钛、25份纳米氧化锌、1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1份六偏磷酸钠、3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份山梨酸钾、2份磷酸氢二钠、2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60份去离子水。0006或者是,各原料配方组分为25份甲醇、22份新戊二醇、15份丙三醇、15份季戊。

8、四醇、6份季戊四醇硬脂酸酯、5份三羟甲基丙烷、8份1,2丙二醇、25份纳米碳酸钙、26份纳米二氧化硅、28份纳米二氧化钛、28份纳米氧化锌、3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2份六偏磷酸钠、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份山梨酸钾、5份磷酸氢二钠、4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75份去离子水。0007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纳米长效冷却液的导热系数大,系统热传递效率提高,避免了现有冷却液在使用车辆高温现象的产生,同时大大减少电子扇工作次数和工作时间,并可大幅缩小散热器的面积,减小冷却系统体积,节省电力,减少油耗。说明书CN104087256A2/2页4具体实施方式0008实施例1本实施例1所描述的一种纳。

9、米长效冷却液,由以下份数的原料配方组分组成20份甲醇、18份新戊二醇、10份丙三醇、12份季戊四醇、5份季戊四醇硬脂酸酯、3份三羟甲基丙烷、6份1,2丙二醇、20份纳米碳酸钙、23份纳米二氧化硅、26份纳米二氧化钛、25份纳米氧化锌、1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1份六偏磷酸钠、3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份山梨酸钾、2份磷酸氢二钠、2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60份去离子水。0009实施例2本实施例2所描述的一种纳米长效冷却液,由以下份数的原料配方组分组成25份甲醇、22份新戊二醇、15份丙三醇、15份季戊四醇、6份季戊四醇硬脂酸酯、5份三羟甲基丙烷、8份1,2丙二醇、25份纳米碳酸钙、26份纳米二氧化硅、28份纳米二氧化钛、28份纳米氧化锌、3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2份六偏磷酸钠、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份山梨酸钾、5份磷酸氢二钠、4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75份去离子水。0010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原理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说明书CN104087256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染料;涂料;抛光剂;天然树脂;黏合剂;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组合物;其他类目不包含的材料的应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