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隐藏式空气净化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室内隐藏式空气净化机.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551245.3 (22)申请日 2014.10.17 F24F 1/02(2011.01) F24F 13/28(2006.01) (71)申请人 宁波欧格电子有限公司 地址 315191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定 桥路 380 号 (72)发明人 石宏宇 孙朝辉 (74)专利代理机构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 务所 ( 普通合伙 ) 33243 代理人 张向飞 (54) 发明名称 室内隐藏式空气净化机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室内隐藏式空气净化机, 属于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空气净 化机净化效果差、 仅。
2、能直接安装于室内墙壁上, 占 用空间大的问题。本室内隐藏式空气净化机包括 机壳, 在机壳内安装有风道管、 电机及与电机转轴 相连的离心叶轮, 在机壳侧壁上开设有出风口, 在 机壳面朝离心叶轮的一侧具有进风口且在进风口 处嵌入式安装有滤网组件, 在机壳背离离心叶轮 的一侧的边角处安装有吊装件, 风道管呈弧形且 合围在离心叶轮外侧并形成有与出风口及进风口 相通的通风管道。 本发明具有净化效果好、 能安装 于吊顶内的优点。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9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90277 A (43。
3、)申请公布日 2015.03.04 CN 104390277 A 1/1 页 2 1. 一种室内隐藏式空气净化机, 包括机壳, 其特征在于, 在机壳内安装有风道管、 电机 及与电机转轴相连的离心叶轮, 在机壳侧壁上开设有出风口, 在机壳面朝离心叶轮的一侧 具有进风口且在进风口处嵌入式安装有滤网组件, 在机壳背离离心叶轮的一侧的边角处安 装有吊装件, 风道管呈弧形且合围在离心叶轮外侧并形成有与出风口及进风口相通的通风 管道。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室内隐藏式空气净化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网组件由外向 内依次由 HEPA 过滤网、 活性炭过滤网和除臭过滤网叠加而成, 在机壳内安装有滤网。
4、框架且 所述滤网框架构成上述的进风口, 所述的滤网框架两端端面均水平向内延伸形成有挡沿, HEPA 过滤网及除臭过滤网分别抵靠在相对应的挡沿上。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室内隐藏式空气净化机, 其特征在于, 滤网框架的横截面呈 长方形且由两长滤芯壳条和两短滤芯壳条合围组成, 长滤芯壳条的端部与短滤芯壳条的端 部之间通过竖直设置且呈 “L” 型的支撑板相连, 长滤芯壳条和短滤芯壳条均包括上横板、 下 横板和竖板, 所述上横板和下横板平行设置且形成上述的挡沿, 竖板垂直设于上横板和下 横板之间, 上横板及下横板的外侧边上下两端均向外延伸并翻折形成有卡槽, 支撑板的两 端分别插设于位于长滤芯壳。
5、条处的卡槽内及位于短滤芯壳条处的卡槽内。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室内隐藏式空气净化机, 其特征在于, 在机壳内横向固设有 底板框架, 所述底板框架将机壳内部分隔成与进风口相通的过滤腔及与出风口相通的通风 腔, 所述滤网组件及滤网框架均位于过滤腔内, 所述电机、 离心叶轮及风道管均位于通风腔 内, 在底板框架上开设有连通过滤腔及通风腔的风孔, 所述电机及离心叶轮正对风孔。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室内隐藏式空气净化机, 其特征在于, 在底板框架两相对侧 壁上对称开设有若干缺口, 每个缺口内均设有弹性片, 弹性片一端与底板框架连为一体, 另 一端向内凸起形成有能卡设于上述卡槽内的弹性。
6、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室内隐藏式空气净化机, 其特征在于, 在底板框架上开设 有风孔的端面两侧凸起形成有两支撑座, 所述的滤网框架抵靠在支撑座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室内隐藏式空气净化机, 其特征在于, 在机壳内 固设有电路隔板, 所述电路隔板与机壳侧壁之间形成一隔离腔室, 在电路隔板上安装有电 路板, 在机壳侧壁上安装有粉末颗粒传感器和 / 或二氧化碳传感器, 所述电路板和粉末颗 粒传感器和 / 或二氧化碳传感器均位于隔离腔室内。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室内隐藏式空气净化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吊 装件呈 L 型并由连为一体且呈垂直设置的固连部及。
7、安装部组成, 所述的固连部固定于机壳 外侧壁上, 安装部平行于机壳外侧面上且安装部的外侧面与机壳外侧面齐平。 9.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室内隐藏式空气净化机, 其特征在于, 在机壳内安装有电 机安装板, 所述的电机固设于电机安装板上, 离心叶轮和风道管位于电机安装板及底板框 架之间, 在电机安装板背离电机的一侧安装有动力支撑筋且动力支撑筋通过螺钉与风道管 固连。 10. 根据权利要求 4 或 5 所述的室内隐藏式空气净化机, 其特征在于, 在电机安装板上 固连有电机定位筒, 所述的电机安装于电机定位筒内, 在电机定位筒面朝底板框架的一端 均匀环绕开设有若干导热孔。 权 利 要 求 书 CN 。
8、104390277 A 2 1/6 页 3 室内隐藏式空气净化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空气净化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室内隐藏式空气净化机。 背景技术 0002 一般地, 由于在室内空间中生命体的重复呼吸, 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密闭空间, 例如 室内空间中的空气逐渐地被污染, 因此, 有必要使用新鲜的室外空气频繁地替换室内空间 中的污染空气。为此, 通常使用利用全热交换器的通风系统。 0003 现有的通风系统直接安装在墙壁上, 不仅占用室内空间, 给家具的摆放带来许多 不便, 同时受家具阻挡, 或风量不足造成净化气流局部循环, 无法达到室内空气全部循环效 果。而且通风目的只是引入室外新风。
9、, 市面上的能够过滤 pm2.5 的新风系统仅仅增加了过 滤 pm2.5 的滤网, 所以只能强调一次通过净化率, 但对房间内的空气净化基本无效果或者 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 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 可安装于 室内吊顶内、 净化效果好的室内隐藏式空气净化机。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 一种室内隐藏式空气净化机, 包括机 壳, 其特征在于, 在机壳内安装有风道管、 电机及与电机转轴相连的离心叶轮, 在机壳侧壁 上开设有出风口, 在机壳面朝离心叶轮的一侧具有进风口且在进风口处嵌入式安装有滤网 组件, 在机壳背离离心叶轮的一侧。
10、的边角处安装有吊装件, 风道管呈弧形且合围在离心叶 轮外侧并形成有与出风口及进风口相通的通风管道。 0006 在上述的室内隐藏式空气净化机中, 所述滤网组件由外向内依次由 HEPA 过滤网、 活性炭过滤网和除臭过滤网叠加而成, 在机壳内安装有滤网框架且所述滤网框架构成上述 的进风口, 所述的滤网框架两端端面均水平向内延伸形成有挡沿, HEPA 过滤网及除臭过滤 网分别抵靠在相对应的挡沿上。 0007 在上述的室内隐藏式空气净化机中, 滤网框架的横截面呈长方形且由两长滤芯壳 条和两短滤芯壳条合围组成, 长滤芯壳条的端部与短滤芯壳条的端部之间通过竖直设置且 呈 “L” 型的支撑板相连, 长滤芯壳条。
11、和短滤芯壳条均包括上横板、 下横板和竖板, 所述上横 板和下横板平行设置且形成上述的挡沿, 竖板垂直设于上横板和下横板之间, 上横板及下 横板的外侧边上下两端均向外延伸并翻折形成有卡槽, 支撑板的两端分别插设于位于长滤 芯壳条处的卡槽内及位于短滤芯壳条处的卡槽内。 0008 在上述的室内隐藏式空气净化机中, 在机壳内横向固设有底板框架, 所述底板框 架将机壳内部分隔成与进风口相通的过滤腔及与出风口相通的通风腔, 所述滤网组件及滤 网框架均位于过滤腔内, 所述电机、 离心叶轮及风道管均位于通风腔内, 在底板框架上开设 有连通过滤腔及通风腔的风孔, 所述电机及离心叶轮正对风孔。 0009 在上述的。
12、室内隐藏式空气净化机中, 在底板框架两相对侧壁上对称开设有若干缺 说 明 书 CN 104390277 A 3 2/6 页 4 口, 每个缺口内均设有弹性片, 弹性片一端与底板框架连为一体, 另一端向内凸起形成有能 卡设于上述卡槽内的弹性部。 0010 在上述的室内隐藏式空气净化机中, 在底板框架上开设有风孔的端面两侧凸起形 成有两支撑座, 所述的滤网框架抵靠在支撑座上。 0011 在上述的室内隐藏式空气净化机中, 在机壳内固设有电路隔板, 所述电路隔板与 机壳侧壁之间形成一隔离腔室, 在电路隔板上安装有电路板, 在机壳侧壁上安装有粉末颗 粒传感器和 / 或二氧化碳传感器, 所述电路板和粉末颗。
13、粒传感器和 / 或二氧化碳传感器均 位于隔离腔室内。 0012 在上述的室内隐藏式空气净化机中, 所述的吊装件呈 L 型并由连为一体且呈垂直 设置的固连部及安装部组成, 所述的固连部固定于机壳外侧壁上, 安装部平行于机壳外侧 面上且安装部的外侧面与机壳外侧面齐平。 0013 在上述的室内隐藏式空气净化机中, 在机壳内安装有电机安装板, 所述的电机固 设于电机安装板上, 离心叶轮和风道管位于电机安装板及底板框架之间, 在电机安装板背 离电机的一侧安装有动力支撑筋且动力支撑筋通过螺钉与风道管固连。 0014 在上述的室内隐藏式空气净化机中, 在电机安装板上固连有电机定位筒, 所述的 电机安装于电机。
14、定位筒内, 在电机定位筒面朝底板框架的一端均匀环绕开设有若干导热 孔。 0015 在上述的室内隐藏式空气净化机中, 离心叶轮由呈圆盘状的叶轮底板、 呈圆环状 的上挡圈及多个均匀环绕于叶轮底板与上挡圈之间的叶片组成, 叶轮底板面朝底板框架弧 形向内拱起并形成有呈筒状的定位部, 在定位部顶端安装有连接块且连接块与电机转轴相 连。 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 通过在进风口处安装有由 HEPA 过滤网、 活性炭过滤网和除臭过滤网叠加构成的滤网组件, 使得当室内空气在离心叶轮作用下吸入 至机壳内时, 需先经过滤网组件对空气进行过滤, 将空气内的细小微粒和臭气及大量有害 气体吸附在。
15、滤网组件上, 在离心叶轮的带动下, 新鲜空气途经通风管道并最终从出风口处 吹出。通过离心叶轮的高速旋转, 使室内混浊的空气能不断的经滤网组件过滤空气中含有 的杂质及有害气体, 并形成新鲜空气重新返还至室内, 无需引入外界新鲜空气, 从而也与室 外污染彻底杜绝, 通过不断净化循环室内空气, 保证室内空气始终处于新鲜状态, 提升室内 空气质量, 保障用户身体健康。 附图说明 0017 图 1 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 图 2 是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 图 3 是本发明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0 图 4 是本发明去除滤网框架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 5 是本发明另一视。
16、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 6 是图 4 中 A 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 图 7 是本发明中滤网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 8 是本发明中短滤芯壳条的结构示意图。 说 明 书 CN 104390277 A 4 3/6 页 5 0025 图 9 是本发明中滤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 10 是本发明中局部爆炸图。 0027 图 11 是本发明中电机定位筒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 12 是本发明中离心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中, 1、 机壳 ; 1a、 出风口 ; 1b、 进风口 ; 2、 风道管 ; 3、 电机 ; 4、 离心叶轮 ; 4a、 叶轮 底板 ;。
17、 4b、 上挡圈 ; 4c、 叶片 ; 4d、 定位部 ; 4e、 通孔 ; 5、 滤网组件 ; 5a、 HEPA 过滤网 ; 5b、 活性炭 过滤网 ; 5c、 除臭过滤网 ; 6、 吊装件 ; 6a、 固连部 ; 6b、 安装部 ; 7、 滤网框架 ; 7a、 长滤芯壳条 ; 7b、 短滤芯壳条 ; 7c、 支撑板 ; 7d、 上横板 ; 7e、 下横板 ; 7f、 竖板 ; 7g、 卡槽 ; 8、 底板框架 ; 8a、 风孔 ; 8b、 弹性片 ; 8c、 弹性部 ; 8d、 支撑座 ; 9、 电路隔板 ; 10、 电路板 ; 11、 粉末颗粒传感器和 / 或二氧化碳传感器 ; 12、 。
18、电机安装板 ; 13、 电机定位筒 ; 13a、 导热孔 ; 14、 动力支撑筋 ; 15、 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 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31 如图 1 至图 12 所示, 本室内隐藏式空气净化机主要用于安装在室内的吊顶内, 包 括机壳 1, 在机壳 1 内安装有风道管 2、 电机 3 及与电机转轴相连的离心叶轮 4, 在机壳 1 侧 壁上开设有出风口 1a, 在机壳 1 面朝离心叶轮 4 的一侧具有进风口 1b 且在进风口 1b 处嵌 入式安装有滤网组件 5, 在机壳 1 背离离心叶轮 4 的一。
19、侧的边角处安装有吊装件 6, 风道管 2 呈弧形且合围在离心叶轮 4 外侧并形成有与出风口 1a 及进风口 1b 相通的通风管道。 0032 通过吊装件 6 将本净化机安装于室内的吊顶内, 避免了像普通室内空气净化器一 样安放占用室内空间, 给家具的摆放带来更多自由, 另外, 以 “藏” 为美的安装方式可以和室 内装饰装潢很好的融合, 提升房间装修效果和档次。 0033 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和场地来安装本净化机, 主要安装方式有两种, 由于机壳 1 的两相对侧面分别用于安装吊装件 6 及开设进风口 1b 并安装有滤网组件 5, 同时出风口 1a 开设在机壳 1 的侧壁上, 第一种安装方式 : 将。
20、本净化机悬挂在吊顶内顶部, 形成 “下进侧出” 的通风循环模式, 该模式能快速的将室内混浊空气吸入至机壳1内并由侧部的出风口1a吹 出 ; 第二种安装方式 : 将本净化机悬挂在吊顶内侧壁, 形成 “侧进下出” 的通风循环模式, 该 模式能保证出风口 1a 的开口朝向垂直向下, 保证外界杂质不会从出风口 1a 进入至机壳 1 内, 保证机壳 1 内的干净整洁, 不影响本净化机的正常使用。 0034 本净化机可单独放置在室内使用, 无需与其他净化系统配合使用, 因此不要求室 内具备与室外相通的通风孔, 无需打孔, 满足用户对装修的各种要求。本净化机在工作时, 电机 3 带动离心叶轮 4 旋转, 通。
21、过离心叶轮 4 产生的吸力将外界的空气吸入至机壳 1 内, 外 界原本混浊的空气从进风口 1b 内进入并经过滤网组件 5 后形成新鲜空气, 在离心叶轮 4 的 带动下, 新鲜空气途经通风管道并最终从出风口 1a 处吹出。通过离心叶轮 4 的高速旋转, 使室内混浊的空气能不断的经滤网组件 5 过滤空气中含有的杂质及有害气体, 并形成新鲜 空气重新返还至室内, 无需引入外界新鲜空气, 从而也与室外污染彻底杜绝, 通过不断净化 循环室内空气, 保证室内空气始终处于新鲜状态, 提升室内空气质量, 保障用户身体健康。 0035 当室内空气在不流通的情况下, 空气孔极易混杂有大量的细小微粒及有害气体, 说。
22、 明 书 CN 104390277 A 5 4/6 页 6 因此在本净化机循环净化室内空气时, 需同时能将空气中的细小颗粒及有害气体吸附走。 为此, 滤网组件 5 由外向内依次由 HEPA 过滤网 5A、 活性炭过滤网 5b 和除臭过滤网 5c 叠加 而成, 总共构成三层过滤防护层, 其中 : 0036 HEPA过滤网5A对直径为0.3微米(头发直径的1/200)以上的微粒去除效率可达 到99.97以上, 是烟雾、 灰尘以及细菌等污染物最有效的过滤媒介, HEPA过滤网5A的特别 之处是空气可以通过, 但细小的微粒却无法通过, 具有风阻小, 容尘量大, 过滤精度高的特 点, 因此将HEPA过滤。
23、网5A设计在最外层能事先将空气中的细小微粒全部吸附住, 防止细小 微粒进入至滤网组件 5 的下一层过滤网中 ; 0037 活性炭过滤网 5b 专用于处理空气中的异味及有害气体, 特别是对空气中的甲醛、 苯系物、 TVOC、 CO( 一氧化碳 )、 NH3( 氨气 )、 O3( 臭氧 )Cl2( 氯气 ) 等有独特的吸附净化及 催化的能力。 要想提高活性炭的吸附性能, 只有尽可能多地在活性炭上制造孔隙结构, 孔隙 越多, 活性炭越酥松, 相对密度也就会越轻, 只有具备大量孔径略大于有毒有害气体分子直 径的活性炭, 才有极强的吸附能力, 因此为了保证活性炭过滤网 5b 能有效吸附空气中的有 害气体。
24、, 需要保证在途径活性炭过滤网 5b 的空气不含有细小颗粒, 以免细小颗粒堵塞活性 炭过滤网 5b 的孔径而造成吸附能力下降的情况, 因此将活性炭过滤网 5b 设计为滤网组件 5 的第二层, 并将 HEPA 过滤网 5A 作为第一层的目的正是在于在活性炭过滤网 5b 吸附空气 中的有害气体前, 由HEPA过滤网5A将空气中的细小微粒全部吸附住, 保证活性炭过滤网5b 能正常使用 ; 0038 在经过 HEPA 过滤网 5A 和活性炭过滤网 5b 后的空气, 为了保证空气中的臭气能最 大程度上的消除掉, 在活性炭过滤网5b后再放置一层除臭过滤网5c, 除臭过滤网5c的作用 与活性炭过滤网 5b 。
25、的作用相似, 主要用于去除空气中的臭气和有害气体, 进一步保证经过 滤网组件 5 后的空气能从混浊的有害气体转换成新鲜有氧气体, 同时还起到在活性炭过滤 网 5b 吸附饱和的情况下, 通过除臭过滤网 5c 能继续对空气中的臭气及有害气体进行吸附 工作, 起到二重吸附作用。 0039 以此同时, 在机壳1内安装有滤网框架7且滤网框架7构成上述的进风口1b, 滤网 框架 7 两端端面均水平向内延伸形成有挡沿, HEPA 过滤网 5A 及除臭过滤网 5c 分别抵靠在 相对应的挡沿上, 滤网框架 7 的作用不仅在于便于放置滤网组件 5 及在安装时避免对滤网 组件 5 造成损坏, 而且由滤网框架 7 构。
26、成的进风口 1b, 使得空气在进入进风口 1b 时能第一 时间内且全部与滤网组件 5 接触, 而且也增加了进风口 1b 的口径及滤网组件 5 的面积, 保 证了本净化机的循环净化空气时能快速大量的过滤室内混浊空气。 0040 滤网框架 7 的横截面呈长方形且由两长滤芯壳条 7a 和两短滤芯壳条 7b 合围组 成, 长滤芯壳条 7a 的端部与短滤芯壳条 7b 的端部之间通过竖直设置且呈 “L” 型的支撑板 7c 相连, 长滤芯壳条 7a 和短滤芯壳条 7b 均包括上横板 7d、 下横板 7e 和竖板 7f, 所述上横 板 7d 和下横板 7e 平行设置且形成上述的挡沿, 竖板 7f 垂直设于上横。
27、板 7d 和下横板 7e 之 间, 上横板 7d 及下横板 7e 的外侧边上下两端均向外延伸并翻折形成有卡槽 7g, 支撑板 7c 的两端分别插设于位于长滤芯壳条7a处的卡槽7g内及位于短滤芯壳条7b处的卡槽7g内。 滤网框架 7 采用组装式结构, 采用插设的方式将长滤芯壳条 7a 和短滤芯壳条 7b 连接在一 起, 无需其他零件固定, 不仅便于生产及安装, 成本低, 而且拆装方便, 便于更换滤网框架 7 内的滤网组件 5。 说 明 书 CN 104390277 A 6 5/6 页 7 0041 在机壳 1 内横向固设有底板框架 8, 底板框架 8 将机壳 1 内部分隔成与进风口 1b 相通的。
28、过滤腔及与出风口 1a 相通的通风腔, 滤网组件 5 及滤网框架 7 均位于过滤腔内, 电 机 3、 离心叶轮 4 及风道管 2 均位于通风腔内, 在底板框架 8 上开设有连通过滤腔及通风腔 的风孔 8a, 电机 3 及离心叶轮 4 正对风孔 8a。 0042 通过底板框架 8 将机壳 1 一分为二分成过滤腔和通风腔, 并在过滤腔和通风腔内 分别放置不同的部件, 其中滤网组件5和滤网框架7构成过滤系统, 电机3、 离心叶轮4及风 道管 2 构成动力通风系统, 将两个系统分开设置, 不仅便于管理安装, 而且由于两系统互不 干涉, 可以分开更换和维护, 使用方便。同时电机 3 及离心叶轮 4 正对。
29、风孔 8a, 使得离心叶 轮 4 在旋转时所产生吸力能最大化, 从而使得室内混浊空气经滤网组件 5 过滤后并通过通 风管道由出风口 1a 返回至室内。 0043 在底板框架 8 两相对侧壁上对称开设有多个缺口, 每个缺口内均设有弹性片 8b, 弹性片 8b 一端与底板框架 8 连为一体, 另一端向内凸起形成有能卡设于上述卡槽 7g 内的 弹性部 8c。当将本净化机悬挂在吊顶内顶部时, 滤网框架 7 具有一向下的坠力, 通过弹性 片 8b 上的弹性部 8c 卡设在滤网框架 7 上的卡槽 7g 内, 从而对滤网框架 7 施加一阻力, 使 得滤网框架 7 不会从底板框架 8 脱离出来, 该方式可以不。
30、借助其他固定零件即可方便的将 滤网框架 7 安装在底板框架 8 上, 同时需要更换滤网框架 7 内的滤网组件 5 时, 只需将底板 框架 8 从机壳 1 上拆卸下来, 再将滤网框架 7 从底板框架 8 脱离出来即可, 降低人工强度。 0044 在底板框架8上开设有风孔8a的端面两侧凸起形成有两支撑座8d, 所述的滤网框 架 7 抵靠在支撑座 8d 上。该结构设计使得当滤网框架 7 搁搭在支撑座 8d 上时, 滤网框架 7 与底板框架 8 上开设有风孔 8a 的端面之间形成有间隙, 该间隙不仅保证了滤网框架 7 内 的滤网组件 5 不会与底板框架 8 直接接触, 使得在安装过程中不会对滤网组件 。
31、5 造成损坏, 而且该间隙所形成的空间可作为缓冲区, 在经滤网组件 5 过滤后的室内混浊空气聚集在该 缓冲区中后, 再通过风孔8a进入至通风腔内, 保证了经过滤后的空气能全部通过风孔8a并 在离心叶轮 4 的作用下从出风口 1a 返回至室内。 0045 在机壳 1 内固设有电路隔板 9, 所述电路隔板 9 与机壳 1 侧壁之间形成一隔离腔 室, 在电路隔板9上安装有电路板10, 在机壳1侧壁上安装有粉末颗粒传感器和/或二氧化 碳传感器 11, 所述电路板 10 和粉末颗粒传感器和 / 或二氧化碳传感器 11 均位于隔离腔室 内。通过电路隔板 9 将电路板 10 及粉末颗粒传感器和 / 或二氧化。
32、碳传感器 11 与过滤腔和 通风腔隔离开, 保证了粉末颗粒传感器和/或二氧化碳传感器11不会受过滤腔和通风腔处 的空气影响, 从而使得粉末颗粒传感器和/或二氧化碳传感器11能精确的探知室内空气中 的粉末颗粒含量和/或二氧化碳含量, 从而发送信号给控制系统, 由控制系统控制电机3是 否需要开启工作, 无需人工操作, 从而实现自动循环净化的功能。 0046 吊装件 6 呈 L 型并由连为一体且呈垂直设置的固连部 6a 及安装部 6b 组成, 固连 部 6a 固定于机壳 1 外侧壁上, 安装部 6b 平行于机壳 1 外侧面上且安装部 6b 的外侧面与机 壳 1 外侧面齐平。安装部 6b 的外侧面与机。
33、壳 1 外侧面齐平, 使得将本净化机安装于吊顶内 时, 机壳 1 外侧面能紧贴于吊顶的墙面上, 保证了安装后净化机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0047 在机壳 1 内安装有电机安装板 12, 所述的电机 3 固设于电机安装板 12 上, 离心叶 轮4和风道管2位于电机安装板12及底板框架8之间, 在电机安装板12背离电机3的一侧 安装有动力支撑筋 14 且动力支撑筋 14 通过螺钉与风道管 2 固连。将了缩小净化机的体积 说 明 书 CN 104390277 A 7 6/6 页 8 及降低成本, 电机安装板12采用一韧性以及弹性极佳的不锈钢薄钢板, 电机安装板12与机 壳 1 之间的固连方式为将电机安。
34、装板 12 的周边缘通过螺钉固定在机壳 1 上, 而电机 3 则固 定在电机安装板12中部, 在长时间使用后, 电机3在高速运转时会出现晃动现象, 而电机安 装板 12 也受此影响会出现晃动, 从而产生噪音, 并且在长时间晃动的情况下极易出现用于 固连电机安装板 12 和机壳 1 的螺钉松懈的情况, 造成电机安装板 12 脱落的现象, 通过动力 支撑筋 14 将电机安装板 12 与风道管 2 固连在一起, 从而增强电机安装板 12 的抗震强度, 消除电机安装板 12 振动时产生的噪音, 并且即使在螺钉松懈的情况下, 通过风道管 2 依旧 能将电机安装板 12 固设于机壳 1 内。 0048 在。
35、电机安装板12上固连有电机定位筒13, 所述的电机3安装于电机定位筒13内, 在电机定位筒 13 面朝底板框架 8 的一端均匀环绕开设有多个导热孔 13a。电机定位筒 13 的作用不仅在于用于放置并固定电机 3, 而且还起到保护作用, 在电机 3 受损或烧毁时, 电 机3也只会滞留在电机定位筒13内, 而不会对其他部件造成损坏, 降低了危险性, 消除了因 电机 3 烧毁直接造成本净化机的安全隐患, 而导热孔 13a 的作用在于电机 3 工作时所散发 出来的热量经导热孔 13a 传递至通风腔处, 由通风腔内的空气将其热量带走, 这样当本净 化机在循环净化空气的同时, 也能对电机 3 进行散热工作。
36、, 延长电机 3 的使用寿命, 保证电 机 3 工作时的稳定性。 0049 离心叶轮4由呈圆盘状的叶轮底板4a、 呈圆环状的上挡圈4b及多个均匀环绕于叶 轮底板 4a 与上挡圈 4b 之间的叶片 4c 组成, 叶轮底板 4a 面朝底板框架 8 弧形向内拱起并 形成有呈筒状的定位部 4d, 在定位部 4d 顶端安装有连接块 15 且连接块 15 与电机转轴相 连。 0050 由于本净化机主要安装于室内的吊顶内, 而室内的吊顶高度受设计所限, 其空间 较狭窄, 高度较低, 在将本净化机安装于室内时, 必须要保证净化机的体积较小, 这样才能 将本净化机安装在吊顶内, 因此, 在离心叶轮 4 上具有一。
37、面朝底板框架 8 拱起的定位部 4d, 将放置有电机3的电机定位筒13安装于定位部4d内, 从而在充分利用离心叶轮4自身的高 度情况下, 将电机 3 及电机定位筒 13 在机壳 1 内所需占用的空间与离心叶轮 4 结合起来, 在机壳 1 内只需满足离心叶轮 4 所占用的空间即可满足电机 3 及电机定位筒 13 的占用空 间, 从而大大缩小了本净化机整体的体积。 0051 在定位部 4d 外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均匀环绕的通孔 4e, 定位部 4d 内径大于电机定 位筒 13 的外径, 该结构设计使得定位部 4d 与电机定位筒 13 之间形成有间隙, 通过该间隙 可以使得离心叶轮 4 在吸入外界空气时。
38、, 部分空气通过定位部 4d 上的通孔 4e 进入至该空 隙内, 再由电机定位筒13上的导热孔13a流向电机3, 从而带走电机3在工作时所产生的热 量, 起到降温作用, 这样当本净化机在循环净化空气的同时, 也能对电机 3 进行散热工作, 延长电机 3 的使用寿命, 保证电机 3 工作时的稳定性。 0052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 本发明所属技术领 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 代, 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说 明 书 CN 104390277 A 8 1/9 页 9 图 1 。
39、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390277 A 9 2/9 页 10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390277 A 10 3/9 页 11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390277 A 11 4/9 页 12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390277 A 12 5/9 页 13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390277 A 13 6/9 页 14 图 6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390277 A 14 7/9 页 15 图 8 图 9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390277 A 15 8/9 页 16 图 10 图 1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390277 A 16 9/9 页 17 图 1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390277 A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