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冷散热模块化组件、组装方法及半导体冰箱.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冷散热模块化组件、组装方法及半导体冰箱.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2986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2.04 CN 104329867 A (21)申请号 201410123554.0 (22)申请日 2014.03.28 F25D 19/00(2006.01) F28D 15/02(2006.01) (71)申请人 海尔集团公司 地址 266101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海尔路 1 号海尔工业园 申请人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陶海波 张奎 李鹏 王晶 刘建如 李春阳 戚斐斐 吴淑娟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11391 代理人 薛峰 范晓斌 (54)。
2、 发明名称 传冷散热模块化组件、 组装方法及半导体冰 箱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传冷散热模块化组件、 组 装方法及半导体冰箱。该传冷散热模块化组件包 括 : 处于近侧的热端散热装置、 处于远侧的冷端 传冷装置、 及夹置在热端散热装置与冷端传冷装 置间的半导体制冷片和导热块, 其中, 半导体制 冷片的热端与热端散热装置的传热面接触抵靠, 以通过热端散热装置将热端的热量散发到周围环 境 ; 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与导热块的近侧表面接 触抵靠, 导热块的远侧表面与冷端传冷装置的传 冷面接触抵靠 ; 且传冷散热模块化组件还包括通 过发泡工艺对已组装在一起的冷端传冷装置、 导 热块、 半导体制冷片。
3、和热端散热装置进行发泡从 而形成在冷端传冷装置的传冷面与热端散热装置 的传热面之间的周向上将半导体制冷片和导热块 包围住的保温层。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7 页 附图 7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7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29867 A CN 104329867 A 1/2 页 2 1. 一种用于半导体冰箱的传冷散热模块化组件, 包括 : 处于近侧的热端散热装置、 处 于远侧的冷端传冷装置、 以及夹置在所述热端散热装置与所述冷端传冷装置之间的半导体 制冷片和导热块, 其中, 所述。
4、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与所述热端散热装置的传热面接触抵靠, 以通过所述热端散 热装置将所述热端的热量散发到周围环境 ; 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与所述导热块的近侧表面接触抵靠, 所述导热块的远侧表面 与所述冷端传冷装置的传冷面接触抵靠 ; 而且 所述传冷散热模块化组件还包括通过发泡工艺对已组装在一起的冷端传冷装置、 导热 块、 半导体制冷片和热端散热装置进行发泡从而形成在所述冷端传冷装置的传冷面与所述 热端散热装置的传热面之间的保温层, 所述保温层在周向上将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和所述导 热块包围住。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传冷散热模块化组件, 其中, 所述热端散热装置包括 : 热端基板, 其远侧。
5、表面作为所述热端散热装置的传热面 ; 至少一根热端热管, 每根所述热端热管两端封闭且内部封闭有冷媒, 每根所述热端热 管镶嵌于所述热端基板中 ; 热端翅片, 配置成与所述热端热管热接触 ; 热端风机, 配置成固定在热端翅片上, 对所述热端翅片进行散热 ; 所述冷端传冷装置包括 : 冷端基板, 其近侧表面为所述冷端传冷装置的传冷面 ; 至少一根冷端热管, 每根所述冷端热管两端封闭且内部封闭有冷媒, 每根所述冷端热 管镶嵌于所述冷端基板中 ; 冷端翅片, 配置成与所述冷端热管热接触 ; 冷端风机, 配置成固定在冷端翅片上, 散布所述冷端翅片的冷量。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传冷散热模块化组件。
6、, 其中, 所述热端基板与所述冷端基板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以将所述导热块和所述半导体制 冷片夹置于所述热端基板的远侧表面与所述冷端基板的近侧表面之间。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传冷散热模块化组件, 其中, 所述紧固件为紧固螺栓, 所述紧固螺栓穿过所述热端基板与所述冷端基板相连接, 在 进行所述发泡后, 所述紧固螺栓位于所述冷端基板的近侧表面和所述热端基板的远侧表面 之间的部分被发泡形成的所述保温层包围住。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传冷散热模块化组件, 其中, 所述紧固螺栓还设有隔热垫圈, 配制成隔绝所述紧固螺栓与所述冷端基板或所述紧固 螺栓与所述热端基板的接触部位。 6. 根据权。
7、利要求 2 所述的传冷散热模块化组件, 其中, 所述冷端热管穿插于所述冷端翅片中, 并焊接于所述冷端翅片 ; 所述热端热管穿插于所述热端翅片中, 并焊接于所述热端翅片。 7.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传冷散热模块化组件, 其中, 所述传冷面与所述导热块的远侧表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上、 所述冷端与所述导热块的近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329867 A 2 2/2 页 3 侧表面的至少一个面上、 以及所述热端与所述热端散热装置的至少一个面上具有涂覆导热 硅脂形成的导热硅脂层。 8. 一种用于半导体冰箱的传冷散热模块化组件的组装方法, 包括 : 步骤 A, 将冷端传冷装置、 导热块、 半导体制。
8、冷片及热端散热装置依次相互连接组装在 一起 ; 步骤 B, 通过发泡工艺对已组装在一起的冷端传冷装置、 导热块、 半导体制冷片和热端 散热装置进行发泡从而形成在所述冷端传冷装置的传冷面与所述热端散热装置的传热面 之间的保温层, 所述保温层在周向上将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和所述导热块包围住, 所述冷端 传冷装置、 所述导热块、 所述半导体制冷片、 所述热端散热装置及所述保温层形成所述传冷 散热模块化组件。 9.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组装方法, 还包括 : 步骤 C, 在所述半导体冰箱的箱体上开设与大于所述保温层的尺寸或与所述保温层的 尺寸一致的孔洞, 将所述传冷散热模块化组件放置到所述孔洞, 使所。
9、述孔洞容纳所述保温 层 ; 步骤 D, 将所述孔洞与所述保温层的接触面的间隙填充密封。 10. 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组装方法, 其中, 所述热端散热装置包括 : 热端基板, 其远侧表面作为所述热端散热装置的传热面 ; 至少一根热端热管, 每根所述热端热管两端封闭且内部封闭有冷媒, 每根所述热端热 管镶嵌于所述热端基板中 ; 热端翅片, 配置成与所述热端热管热接触 ; 热端风机, 配置成固定在热端翅片上, 对所述热端翅片进行散热 ; 所述冷端传冷装置包括 : 冷端基板, 其近侧表面为所述冷端传冷装置的传冷面 ; 至少一根冷端热管, 每根所述冷端热管两端封闭且内部封闭有冷媒, 每根所述冷端热 。
10、管镶嵌于所述冷端基板中 ; 冷端翅片, 配置成与所述冷端热管热接触 ; 冷端风机, 配置成固定在冷端翅片上, 散布所述冷端翅片的冷量。 11. 根据权利要求 10 所述的组装方法, 其中, 所述步骤 A 包括 : 将紧固螺栓穿过所述热端基板与所述冷端基板相连接, 以将所述导 热块和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夹置于所述热端基板的远侧表面与所述冷端基板的近侧表面之 间。 12. 一种半导体冰箱,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半导体冰箱包括权利要求 1-7 任一项所述的传 冷散热模块化组件。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329867 A 3 1/7 页 4 传冷散热模块化组件、 组装方法及半导体冰箱 技术领域 00。
11、01 本发明涉及制冷技术, 特别是涉及一种传冷散热模块化组件、 组装方法及半导体 冰箱。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中, 冷端传冷装置、 导热块、 半导体制冷片和热端散热装置往往分别设计 且分别单独安装到冰箱中。 这不仅使得冰箱的装配流程过于复杂、 拆卸维修极其不便, 也难 以保证冷端传冷装置、 导热块、 半导体制冷片和热端散热装置的各个接触面进行良好热接 触, 容易产生热损失。 0003 另外, 在现有技术中, 往往将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热端分别与铝制翅片式散热器直 接接触而进行固体间的热传导, 实现将半导体制冷片的冷量传递到冰箱内部、 将其热端的 热量传递到冰箱外部的过程。 该传热方式不仅传。
12、热效率低, 且需要较大面积的散热铝翅片, 占用了较大空间。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制冷设备的至少一个缺陷, 提供一种可便 捷安装、 拆卸且可保证各个接触面间良好热接触的传冷散热模块化组件、 组装方法及半导 体冰箱。 0005 本发明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升传冷散热模块化组件的传热效率。 0006 为了实现上述一个或多个目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半导体冰箱的传冷散热模 块化组件, 包括 : 处于近侧的热端散热装置、 处于远侧的冷端传冷装置、 以及夹置在所述热 端散热装置与所述冷端传冷装置之间的半导体制冷片和导热块, 其中, 所述半导体制冷片 的热端与所述热端散热。
13、装置的传热面接触抵靠, 以通过所述热端散热装置将所述热端的热 量散发到周围环境 ; 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与所述导热块的近侧表面接触抵靠, 所述导 热块的远侧表面与所述冷端传冷装置的传冷面接触抵靠 ; 而且所述传冷散热模块化组件还 包括通过发泡工艺对已组装在一起的冷端传冷装置、 导热块、 半导体制冷片和热端散热装 置进行发泡从而形成在所述冷端传冷装置的传冷面与所述热端散热装置的传热面之间的 保温层, 所述保温层在周向上将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和所述导热块包围住。 0007 可选地, 所述热端散热装置包括 : 热端基板, 其远侧表面作为所述热端散热装置的 传热面 ; 至少一根热端热管, 每根所述热端热。
14、管两端封闭且内部封闭有冷媒, 每根所述热端 热管镶嵌于所述热端基板中 ; 热端翅片, 配置成与所述热端热管热接触 ; 热端风机, 配置成 固定在热端翅片上, 对所述热端翅片进行散热 ; 所述冷端传冷装置包括 : 冷端基板, 其近侧 表面为所述冷端传冷装置的传冷面 ; 至少一根冷端热管, 每根所述冷端热管两端封闭且内 部封闭有冷媒, 每根所述冷端热管镶嵌于所述冷端基板中 ; 冷端翅片, 配置成与所述冷端热 管热接触 ; 冷端风机, 配置成固定在冷端翅片上, 散布所述冷端翅片的冷量。 0008 可选地, 所述热端基板与所述冷端基板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以将所述导热块和 说 明 书 CN 10432。
15、9867 A 4 2/7 页 5 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夹置于所述热端基板的远侧表面与所述冷端基板的近侧表面之间。 0009 可选地, 所述紧固件为紧固螺栓, 所述紧固螺栓穿过所述热端基板与所述冷端基 板相连接, 在进行所述发泡后, 所述紧固螺栓位于所述冷端基板的近侧表面和所述热端基 板的远侧表面之间的部分被发泡形成的所述保温层包围住。 0010 可选地, 所述紧固螺栓还设有隔热垫圈, 配制成隔绝所述紧固螺栓与所述冷端基 板或所述紧固螺栓与所述热端基板的接触部位。 0011 可选地, 所述冷端热管穿插于所述冷端翅片中, 并焊接于所述冷端翅片 ; 所述热端 热管穿插于所述热端翅片中, 并焊接于所述热端。
16、翅片。 0012 可选地, 所述传冷面与所述导热块的远侧表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上、 所述冷端与所 述导热块的近侧表面的至少一个面上、 以及所述热端与所述热端散热装置的至少一个面上 具有涂覆导热硅脂形成的导热硅脂层。 0013 为了实现上述一个或多个目的,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半导体冰箱的传冷散热 模块化组件的组装方法, 包括 : 步骤 A, 将冷端传冷装置、 导热块、 半导体制冷片及热端散热 装置依次相互连接组装在一起 ; 步骤 B, 通过发泡工艺对已组装在一起的冷端传冷装置、 导 热块、 半导体制冷片和热端散热装置进行发泡从而形成在所述冷端传冷装置的传冷面与所 述热端散热装置的传热面之间的保温。
17、层, 所述保温层在周向上将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和所述 导热块包围住, 所述冷端传冷装置、 所述导热块、 所述半导体制冷片、 所述热端散热装置及 所述保温层形成所述传冷散热模块化组件。 0014 可选地, 所述组装方法还包括 : 步骤 C, 在所述半导体冰箱的箱体上开设与大于所 述保温层的尺寸或与所述保温层的尺寸一致的孔洞, 将所述传冷散热模块化组件放置到所 述孔洞, 使所述孔洞容纳所述保温层 ; 步骤 D, 将所述孔洞与所述保温层的接触面的间隙填 充密封。 0015 可选地, 所述热端散热装置包括 : 热端基板, 其远侧表面作为所述热端散热装置的 传热面 ; 至少一根热端热管, 每根所述热端热管两。
18、端封闭且内部封闭有冷媒, 每根所述热端 热管镶嵌于所述热端基板中 ; 热端翅片, 配置成与所述热端热管热接触 ; 热端风机, 配置成 固定在热端翅片上, 对所述热端翅片进行散热 ; 所述冷端传冷装置包括 : 冷端基板, 其近侧 表面为所述冷端传冷装置的传冷面 ; 至少一根冷端热管, 每根所述冷端热管两端封闭且内 部封闭有冷媒, 每根所述冷端热管镶嵌于所述冷端基板中 ; 冷端翅片, 配置成与所述冷端热 管热接触 ; 冷端风机, 配置成固定在冷端翅片上, 散布所述冷端翅片的冷量。 0016 可选地, 所述步骤 A 包括 : 将紧固螺栓穿过所述热端基板与所述冷端基板相连接, 以将所述导热块和所述半导。
19、体制冷片夹置于所述热端基板的远侧表面与所述冷端基板的 近侧表面之间。 0017 为了实现上述一个或多个目的,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半导体冰箱, 所述半导体冰 箱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之一的传冷散热模块化组件。 0018 本发明的传冷散热模块化组件作为一个整体设计制造, 在半导体冰箱组装时, 将 包括冷端传冷装置、 导热块、 半导体制冷片和热端散热装置、 保温层的传冷散热模块化组件 作为一个整体装配好后, 再组装到半导体冰箱中, 这相比于现有技术中, 将冷端传冷装置、 导热块、 半导体制冷片和热端散热装置分别组装到冰箱中的方式, 本发明的传冷散热模块 化组件能减少半导体冰箱组装的工艺流程, 可以便捷安装。
20、和拆卸, 且能够保证各个接触面 说 明 书 CN 104329867 A 5 3/7 页 6 间良好热接触, 从而避免热量损失。 0019 进一步地, 本发明由于使用热管通过相变传热传递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热端的温 度, 因此能够提升传冷散热模块化组件的传热效率。 0020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 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 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0021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 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 这些 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 。
21、0022 图 1 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传冷散热模块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 0023 图2是根据图1所述实施例的传冷散热模块化组件的保温层、 导热块、 半导体制冷 片连接结构示意图 ; 0024 图 3 是根据图 1 所述实施例的传冷散热模块化组件的热端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 图 ; 0025 图 4 是根据图 1 所述实施例的传冷散热模块化组件的冷端传冷装置的结构示意 图 ; 0026 图 5 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传冷散热模块化组件的紧固螺栓与隔热垫圈的 示意性结构图 ; 0027 图 6 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传冷散热模块化组件的安装有隔热垫圈的紧固 螺栓的示意性结构图 ; 0028 。
22、图 7 是安装有本发明实施例的传冷散热模块化组件的半导体冰箱的结构示意图 ; 0029 图 8 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传冷散热模块化组件的组装方法的流程图 ; 0030 附图中使用的附图标记如下 : 0031 热端散热装置 10, 0032 热端基板 11, 0033 热端热管 12, 0034 热端翅片 13, 0035 热端风机 14, 0036 冷端传冷装置 20, 0037 冷端基板 21, 0038 冷端热管 22, 0039 冷端翅片 23, 0040 冷端风机 24, 0041 半导体制冷片 30, 0042 导热块 40, 0043 保温层 50, 0044 紧固螺栓 60,。
23、 0045 隔热垫圈 61, 说 明 书 CN 104329867 A 6 4/7 页 7 0046 传冷散热模块化组件 100, 0047 箱体 200, 0048 801 至 804 为组装方法的各个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0049 图 1 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传冷散热模块化组件 100 的结构示意图。需要说 明的是, 在图1及下文的实施例中, 靠近热端散热装置10的方向为近侧, 靠近冷端散热装置 的方向为远侧。在图 1 所示的实施例中, 该用于半导体冰箱的传冷散热模块化组件 100 可 以包括 : 处于近侧的热端散热装置 10、 处于远侧的冷端传冷装置 20、 以及夹置在热端散热 装置。
24、 10 与冷端传冷装置 20 之间的半导体制冷片 30 和导热块 40。由图 1 可以看出, 半导 体制冷片 30 的热端与热端散热装置 10 的传热面接触抵靠, 以通过热端散热装置 10 将热端 的热量散发到周围环境 ; 半导体制冷片30的冷端与导热块40的近侧表面接触抵靠, 导热块 40 的远侧表面与冷端传冷装置 20 的传冷面接触抵靠。 0050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 传冷散热模块化组件 100 的各个传热接触面上需要涂 抹导热硅脂等材料以加强传热。具体地, 传冷面与导热块 40 的远侧表面中的至少一个面 上、 冷端与导热块40的近侧表面的至少一个面上、 以及热端与热端散热装置10的。
25、至少一个 面上具有涂覆导热硅脂形成的导热硅脂层。导热硅脂层一方面能起到传递热量的作用, 另 一方面也能起到粘接固定作用。 0051 图 2 是根据图 1 实施例的传冷散热模块化组件 100 的保温层 50、 导热块 40、 半导 体制冷片 30 连接结构示意图。由图 2 可以看出, 传冷散热模块化组件 100 还可包括在周向 上将半导体制冷片 30 和导热块 40 包围住的保温层 50。该保温层 50 一般通过发泡工艺对 已组装在一起的冷端传冷装置 20、 导热块 40、 半导体制冷片 30 和热端散热装置 10 进行发 泡而形成。其可以位于冷端传冷装置 20 的传冷面与热端散热装置 10 的。
26、传热面之间。保温 层 50 主要起绝热和连接固定作用。 0052 图 3 是根据图 1 实施例的传冷散热模块化组件 100 的热端散热装置 10 的结构示 意图。在图 3 的实施例中, 热端散热装置 10 包括 : 热端基板 11、 至少一根热端热管 12、 热 端翅片 13、 热端风机 14。热端基板 11 的远侧表面作为热端散热装置 10 的传热面。每根热 端热管 12 两端封闭且内部封闭有冷媒且镶嵌于热端基板 11 中, 热端热管 12 通过制冷剂相 变传递半导体制冷片 30 的热端产生的热量, 相对于将半导体制冷片 30 的热端直接与散热 器接触, 这样能够提高传热效率。热端翅片 13。
27、 与热端热管 12 热接触, 热端风机 14 固定在 热端翅片 13 上以对热端翅片 13 进行散热。在热端翅片 13 上配合热端风机 14 进行强制对 流, 可以加速将半导体制冷片30的热端传递到热端翅片13的热量散发到周围环境, 增加换 热效果。 0053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 热端基板 11 可以采用铜、 铝等传热性能较好的金属 材料, 热端热管12嵌入到热端基板11后通过焊接或者其他的机械固定, 保证二者之间良好 的接触和尽可能大的接触面, 其接触面可涂抹导热硅脂等材料加强传热。 0054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 热端热管 12 可以穿插于热端翅片 13 中, 热端热管 12 。
28、可以通过锡焊或者其他方式焊接于热端翅片13。 这样使热端翅片13和热端热管12具有良 好的接触, 从而保证热端热管 12 的热量能够传到热端翅片 13 中去。 说 明 书 CN 104329867 A 7 5/7 页 8 0055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 热端基板11与冷端基板21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以将 导热块 40 和半导体制冷片 30 夹置于热端基板 11 的远侧表面与冷端基板 21 的近侧表面之 间, 以便本发明实施例的传冷散热模块化组件 100 被固定好后进行发泡。具体地, 紧固件可 以为紧固螺栓60, 紧固螺栓60穿过热端基板11与冷端基板21相连接, 在进行发泡后, 紧固 螺。
29、栓 60 位于冷端基板 21 的近侧表面和热端基板 11 的远侧表面之间的部分被发泡形成的 保温层 50 包围住。 0056 需要理解的是, 在图 3 所示的实施例中, 热端热管 12 从与热端基板 11 的接触端向 上延伸到达与热端翅片 13 接触的另一端, 热端散热装置 10 除了热端基板 11 的其他部件位 于冷端散热装置的上部, 其仅仅为本发明的一个范例, 并不对本发明的传冷散热模块化组 件 100 构成限制,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 该热端散热装置 10 除了热端基板 11 的其他部 件可位于冷端散热装置的其他部位, 例如位于其下部或与其平齐。 0057 图 4 是根据图 1 实施。
30、例的传冷散热模块化组件 100 的冷端传冷装置 20 的结构示 意图。在图 4 所示的实施例中, 冷端传冷装置 20 包括 : 冷端基板 21、 至少一根冷端热管 22、 冷端翅片 23、 冷端风机 24。冷端基板 21 的近侧表面为冷端传冷装置 20 的传冷面。每根冷 端热管 22 两端封闭且内部封闭有冷媒且镶嵌于冷端基板 21 中, 冷端热管 22 通过制冷剂相 变传递半导体制冷片 30 的冷端产生的热量, 相对于将半导体制冷片 30 的冷端直接与散热 器接触, 这样能够提高传热效率。冷端翅片 23 与冷端热管 22 热接触, 冷端风机 24 固定在 冷端翅片 23 上以散布冷端翅片 23。
31、 的冷量。在冷端翅片 23 上配合冷端风机 24 进行强制对 流, 可以使得将传冷散热模块化组件 100 安装在冰箱箱体 200 后, 将半导体制冷片 30 的冷 端传递到冷端翅片 23 的冷量在冰箱的制冷间室内均匀分布。 0058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 冷端基板 21 可以采用铜、 铝等传热性能较好的金属材 料, 冷端热管22嵌入到冷端基板21后通过焊接或者其他的机械固定, 保证二者之间良好的 接触和尽可能大的接触面, 其接触面可涂抹导热硅脂等材料加强传热。 0059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 冷端热管22可以穿插于冷端翅片23中, 冷端热管22 可以通过锡焊或者其他方式焊接于冷端翅片。
32、23。 这样使冷端翅片23和冷端热管22具有良 好的接触, 从而保证冷端热管 22 的冷量能够传到冷端翅片 23 中去。 0060 需要理解的是, 在图 4 所示的实施例中, 冷端热管 22 呈 U 形, 其仅仅为本发明的一 个优选实施例, 能够起到节约冰箱空间、 便于安装的作用, 并不对本发明的传冷散热模块化 组件 100 构成限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 其可以为其他形状, 例如冷端热管 22 可以 为直管。 0061 图 5 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传冷散热模块化组件 100 的紧固螺栓 60 与隔热 垫圈 61 的示意性结构图。图 6 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传冷散热模块化组件 10。
33、0 的安 装有隔热垫圈 61 的紧固螺栓 60 的示意性结构图。由图 5、 图 6 可以看出, 紧固螺栓 60 还可 以设有隔热垫圈 61。该隔热垫圈 61 用于隔绝紧固螺栓 60 与热端基板 11 的接触部位。在 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 还可以设置隔绝紧固螺栓 60 与冷端基板 21 的接触部位的隔热垫 圈 61。这样可防止冷热端的热量通过紧固螺栓 60 进行传递。 0062 在上述实施例中, 当传冷散热模块化组件 100 工作时, 半导体制冷片 30 的热端产 生的热量传递给热端基板11和嵌入到热端基板11中的热端热管12, 再通过热端热管12传 递到热端翅片 13 中, 再通过热端风机 。
34、14 将热量排至外部空间 ; 半导体制冷片 30 的冷端产 说 明 书 CN 104329867 A 8 6/7 页 9 生的冷量先通过导热块40传递给冷端基板21和嵌入到冷端基板21中的冷端热管22, 再通 过冷端热管22传递到冷端翅片23, 再通过冷端风机24将冷量散热至冰箱内部, 从而实现冰 箱制冷。 0063 图 7 是安装本发明实施例的传冷散热模块化组件 100 的半导体冰箱的结构示意 图。在进行装配时, 可以先将冷端传冷装置 20、 导热块 40、 半导体制冷片 30 和热端散热装 置 10 固定连接后, 进行发泡, 形成一个整体装配好的传冷散热模块化组件 100, 然后将此传 冷。
35、散热模块化组件 100 作为一个整体组装到半导体冰箱中。具体地, 可以在半导体冰箱的 箱体 200 上提前预留孔洞, 孔洞的尺寸与保温层 50 尺寸一致或略大于保温层 50 尺寸。在 将传冷散热模块化组件 100 往冰箱上装配时, 将其直接放置进入箱体 200 上的预留孔洞即 可。如图 7 所示, 在放置完毕后, 可以使得保温层 50 与箱体 200 接触。放置完毕之后, 将传 冷散热模块化组件100与箱体200的接触面密封 (或者说, 保温层50与箱体200的接触面) , 可以通过在该接触面填充密封胶的方式将保温层 50 与箱体 200 的间隙填充密封。 0064 由图 7 还可以看出, 本。
36、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导体冰箱, 该半导体冰箱安装有上述实 施例的传冷散热模块化组件 100。 0065 图 8 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传冷散热模块化组件 100 的组装方法的流程图。 在图 8 的实施例中, 用于半导体冰箱的传冷散热模块化组件 100 的组装方法, 包括 : 0066 步骤 801, 将冷端传冷装置 20、 导热块 40、 半导体制冷片 30 及热端散热装置 10 依 次相互连接组装在一起 ; 0067 步骤 802, 通过发泡工艺对已组装在一起的冷端传冷装置 20、 导热块 40、 半导体制 冷片 30 和热端散热装置 10 进行发泡从而形成在冷端传冷装置 20 的传冷面与热端。
37、散热装 置 10 的传热面之间的保温层 50, 保温层 50 在周向上将半导体制冷片 30 和导热块 40 包围 住, 冷端传冷装置 20、 导热块 40、 半导体制冷片 30、 热端散热装置 10 及保温层 50 形成传冷 散热模块化组件 100 ; 0068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 该组装方法还可以包括 : 0069 步骤 803, 在半导体冰箱的箱体 200 上开设与大于保温层 50 的尺寸或与保温层 50 的尺寸一致的孔洞, 将传冷散热模块化组件 100 放置到孔洞, 使孔洞容纳保温层 50 ; 0070 步骤 804, 将孔洞与保温层 50 的接触面的间隙填充密封。 0071 需。
38、要说明的是,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组装方法中提到的热端散热装置 10 和冷端传 冷装置 20 可以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的传冷散热模块化组件 100 相同。或者说, 在本发明 实施例的组装方法中, 热端散热装置10可包括 : 热端基板11、 至少一根热端热管12、 热端翅 片13、 热端风机14 ; 冷端传冷装置20可包括 : 冷端基板21、 至少一根冷端热管22、 冷端翅片 23、 冷端风机 24。其中, 热端基板 11 的远侧表面作为热端散热装置 10 的传热面, 每根热端 热管 12 两端封闭且内部封闭有冷媒且镶嵌于热端基板 11 中, 热端翅片 13 与热端热管 12 热接触, 热端风机 1。
39、4 固定在热端翅片 13 上以对热端翅片 13 进行散热 ; 冷端基板 21 的近侧 表面为冷端传冷装置 20 的传冷面, 每根冷端热管 22 两端封闭且内部封闭有冷媒且镶嵌于 冷端基板 21 中, 冷端翅片 23 与冷端热管 22 热接触, 冷端风机 24 固定在冷端翅片 23 上以 散布冷端翅片 23 的冷量。 0072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 步骤801可包括 : 将紧固螺栓60穿过热端基板11与冷 端基板 21 相连接, 以将导热块 40 和半导体制冷片 30 夹置于热端基板 11 的远侧表面与冷 说 明 书 CN 104329867 A 9 7/7 页 10 端基板 21 的近侧表。
40、面之间。 0073 至此,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 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 例性实施例, 但是, 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 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 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 例如对热端热管 12 或冷端热管 22 的形状的改变。因此, 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说 明 书 CN 104329867 A 10 1/7 页 11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329867 A 11 2/7 页 12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329867 A 12 3/7 页 1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329867 A 13 4/7 页 14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329867 A 14 5/7 页 1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329867 A 15 6/7 页 16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329867 A 16 7/7 页 17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329867 A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