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液压子站车.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4718175 上传时间:2018-10-31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52127.7

申请日:

2014.09.05

公开号:

CN104329562A

公开日:

2015.02.0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17C 5/06申请日:20140905|||公开

IPC分类号:

F17C5/06

主分类号:

F17C5/06

申请人:

新兴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汪宇; 赵子建; 武常生; 杨利芬; 姚振龙; 李方威; 陈宝健; 胡永卫; 杨黔; 高晓良; 王晓辉; 李亮亮; 李振合

地址:

056107河北省邯郸市开发区和谐大街9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7

代理人:

刘月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移动液压子站车,属于移动加气技术领域。包括牵引车、发动机取力器、高压油泵、前端高压气路系统、高压油路系统、框架、控制系统、气瓶、加气系统、油箱1、集装箱骨架车、后端高压油路系统、连接软管、出油管阀门、出油管、回油管;发动机取力器安装在牵引车上,高压油泵连接到发动机取力器上,油箱通过出油管、出油管阀门、连接软管与高压油泵连接,8只气瓶在前端连接在一起构成前端高压气路系统,8只气瓶在后端连接在一起构成后端高压油路系统,油箱中的油通过出油管、出油管阀门、连接软管进入高压油泵,高压油泵通过牵引车的发动机取力器带动工作,将高压油通过控制系统、后端高压油路系统打入气瓶,将气瓶中的高压天然气通过控制系统、前端高压气路系统打入加气系统进行售气。操作方便,不需要任何电力设备,可实现在任何地方的加气功能。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移动液压子站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车(1)、发动机取力器(2)、高压油泵(3)、前端高压气路系统(4)、高压油路系统(5)、框架(6)、控制系统(7)、气瓶(8)、加气系统(9)、油箱(10)、集装箱骨架车(11)、后端高压油路系统(12)、连接软管(13)、出油管阀门(14)、出油管(15)、回油管(16);发动机取力器(2)安装在牵引车(1)上,高压油泵(3)连接到发动机取力器(2)上,油箱(10)通过出油管(15)、出油管阀门(14)、连接软管(13)与高压油泵(3)连接,8只气瓶(8)在前端连接在一起构成前端高压气路系统(4),加气系统(9(与前端高压气路系统(4)连接,8只气瓶(8)在后端连接在一起构成后端高压油路系统(12),油箱(10)中的油通过出油管(15)、出油管阀门(14)、连接软管(13)进入高压油泵(3),高压油泵(3)通过牵引车(1)的发动机取力器(2)带动工作,将高压油通过控制系统(7)、后端高压油路系统(12)打入气瓶(8),将气瓶(8)中的高压天然气通过控制系统(7)、前端高压气路系统(4)打入加气系统(9)进行售气,实现在任何地方的加气功能;
气瓶8在与框架6连接时采用了倾斜5°的安装方式。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液压子站车,其特征在于,框架(6)的外形采用标准40英尺集装箱结构,包括角件(17)、前端斜装活动立板(18)、I型气缸门(19)、I处捆绑横梁(20)、II型气缸门(21)、II处捆绑横梁(22)、外贴板(23)、固定油箱横梁(24)、后端斜装固定立板(25),角件(17)安装于框架(6)的8个顶角处,用于起吊和与集装箱骨架车(11)连接,承受起吊时的重力和运输过程中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的惯性力,前端斜装活动立板(18)安装在框架(6)的前部,后端斜装固定立板(25)安装在框架(6)的后部,前端斜装活动立板(18)和后端斜装固定立板(25)安装时都倾斜了5°,与气瓶8中心线保持垂直,前端斜装活动立板(18)与框架(6)采用螺栓连接,I处捆绑横梁(20)和II处捆绑横梁(22)位于框架(6)的中间部分,I处捆绑横梁(20)和II处捆绑横梁(22)是捆绑气瓶的横梁,保证气瓶运输时不会上下颠簸,I型气缸门(19)、II型气缸门(21)位于框架(6)的两侧面,框架(6)的两侧都安装了I型气缸门(19)和II型气缸门(21),外贴板(23)贴与框架(6)的侧面和上面,外贴板(23)有效防止雨水和沙尘进入箱体内部,保护内部的控制系统(7)和加气系统(9),有3根固定油箱横梁(24)位于框架(6)的 三根立柱上,有3根固定油箱横梁(24)支撑油箱(10)中油箱底部固定装置(27)连接,保证油箱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前后和左右窜动,使油箱(10)和框架(6)有机组成一体。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液压子站车,其特征在于,油箱包括油箱体(26)、油箱底部固定装置(27)、油箱防爆人孔(28)、油箱隔板(29)、回油口(30)、液位计(31)、排油口(32)、出油口(33),油箱底部固定装置(27)焊接在油箱体(26)的底板下部,油箱防爆人孔(28)位于油箱体(26)的顶板上,油箱隔板(29)位于油箱体(26)的内部中间位置,回油口(30)、液位计(31)、排油口(32)、出油口(33)均连接在油箱体(26)的右侧板上,油箱隔板(29)将油箱分成2部分,从气瓶回来的高压油通过回油口(30)先回到油箱左部,通过油箱隔板(29)上的孔流到到油箱右部,增加油的流程,有效消除油中的气泡,液位计(31)观察油箱内油的高度,计算油箱内的储油量,当高压油回到油箱后压力没有降下来,通过油箱防爆人孔(28)泄放内部高压,当需要检修时,通过排油口(32)将油箱内的油放干净,油箱中的油通过出油口(33)、出油管(15)、出油管阀门(14)、连接软管(13)进入高压油泵(3),高压油泵3通过牵引车(1)的发动机取力器(2)带动工作,将高压油通过控制系统(7)打入气瓶8,将气瓶(8)中的高压天然气通过控制系统(7)打入加气系统(9)进行售气。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液压子站车,其特征在于,后端高压油路系统包括后端安全装置(34)、手动阀I(35)、气动阀I(36)、焊接三通I(37)、钢管I(38)、焊接弯头I(39)、锥密封焊接弯头I(40)、气动阀用气路管I(41)、放空管I(42)、压力表截止阀43、压力表44、气瓶内部进出油管45、高压油进出管46、后端塞61、螺纹三通(62),弯管I(63),后端安全装置(34)左端与后端塞(61)连接,右端与螺纹三通(62)连接,向上与放空管I(42)连接,手动阀I(35)连接到螺纹三通(62)上,气动阀I(36)连接到手动阀I(35)上,锥密封焊接弯头I(40)一端连接到气动阀I(36)上,一端与焊接弯头I(39)的一端连接,钢管I(38)分别与焊接弯头I(39)和焊接三通I(37)连接,气动阀用气路管I(41)一端连接到气动阀I(36)上,另一端与控制系统(7)连接,压力表截止阀(43)一端连接到螺纹三通(62)上,一端与压力表44连接,气瓶内部进出油管(45)连接到后端塞(61)上伸到气瓶内部,弯管I(63)、焊接三通I(37)连接后与高压油进出管(46)连接,高压油进出管(46)连接到控制系统(7上);当气瓶内的压力超过设定压力值30MPa时,后端安全装置(34)通过放空管I(42)实现泄放高压 气体和高压油的功能,保护气瓶的安全,手动阀I(35)和气动阀I(36)是气瓶进出油的开关装置,手动阀I(35)平常处于全开状态,只有在管路需要维修时才关闭,气动阀I(36)通过气动阀用气路管I(41)实现PLC自动控制,实现8只气瓶的顺序工作,焊接三通I(37)、钢管I(38)、焊接弯头I(39)、锥密封焊接弯头I(40)组成外部的连接管路,通过压力表截止阀(43)的关闭实现压力表(44)的维修和定期校验,同时压力表时时监控气瓶内部的压力,气瓶内部进出油管(45)伸到气瓶的最低点,保证气瓶的油全部回到油箱,高压油进出管(46)是通过高压泵后进气瓶和排完气后会油箱的连接管子。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液压子站车,其特征在于,前端高压气路系统包括前端安全装置(47)、手动阀II(48)、气动阀II(49)、焊接三通II(50)、钢管II(51)、焊接弯头II(52)、锥密封焊接弯头II(53)、气动阀用气路管II(54)、放空管II(55)、右侧放气阀(56)、中间连接阀(57)、左侧放气阀(58)、气瓶内部进出气管(59)、高压气进出管(60)、前端塞(64);前端安全装置(47)右端与前端塞(64)连接,左端与螺纹弯头(65)连接,向上与放空管II(55)连接,手动阀II(48)连接到螺纹弯头(65)上,气动阀II(49)连接到手动阀II(48)上,锥密封焊接弯头II(53)一端连接到气动阀II(49)上,一端与焊接弯头II(52)的一端连接,钢管II(51)分别与焊接弯头II(52)和焊接三通II(50)连接,气动阀用气路管II(54)一端连接到气动阀II(49)上,另一端与控制系统(7)连接,气瓶内部进出气管(59)连接到前端塞(64)上伸到气瓶内部,弯管II(66)、焊接三通II(50)连接后与高压气进出管60连接,高压气进出管60连接到控制系统7上;当气瓶内的压力超过设定压力值30MPa时,前端安全装置(47)通过放空管II(55)实现泄放高压气体和高压油的功能,保护气瓶的安全,手动阀II(48)和气动阀II(49)是气瓶进出气的开关装置,手动阀II(48)平常处于全开状态,只有在管路需要维修时才关闭,气动阀II(49)通过气动阀用气路管II(54)实现PLC自动控制,实现8只气瓶的顺序工作,焊接三通II(50)、钢管II(51)、焊接弯头II(52)、锥密封焊接弯头II(53)组成外部的连接管路,气瓶内部进出气管(59)伸到气瓶的最高点,实现气瓶内气和油的彻底分离,高压气进出管(60)是去母站加气和到子站加气的连接管路。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移动液压子站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移动加气技术领域,特别是提供了一种移动液压子站车。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国家节能降耗、减少环境污染等的要求,CNG加气站的建设已成为清洁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一些大城市,CNG加气站是在原来加油站的基础上扩建的,受到原来加油站的占地面积的限制,没有加气站的地方需要应急加气等,发明一种占地面积小、高度集成的、集运输和加气于一体的移动液压子站车成为市场迫切的需求,为实现运输、加气功能,对移动液压子站车的结构进行了全新的设计,将电器控制、液压油箱、气路控制、高压液压泵等全部布置到车上,既能满足了运气量的需求,又可实现加气站的加气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液压子站车,占地面积小、高度集成的、集运输和加气于一体的移动液压子站车,可放到站上当作加气站设备,又可实现运输气体,首先要解决液压子站车的高压油泵的动力问题,能够实现在没有电力设施的情况下实现在子站的加气功能,其次是气瓶的举升问题,三要实现去母站的加气、运输功能,四是满足在运输过程中的各种惯性力的作用、气瓶的转动、底盘上的载荷传递问题,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新结构移动液压子站车。 
本发明包括牵引车1、发动机取力器2、高压油泵3、前端高压气路系统4、高压油路系统5、框架6、控制系统7、气瓶8、加气系统9、油箱10、集装箱骨架车11、后端高压油路系统12、连接软管13、出油管阀门14、出油管15、回油管16;发动机取力器2安装在牵引车1上,高压油泵3连接到发动机取力器2上,油箱10通过出油管15、出油管阀门14、连接软管13与高压油泵3连接,8只气瓶8在前端连接在一起构成前端高压气路系统4,加气系统9与前端高压气路系统4连接,8只气瓶8在后端连接在一起构成后端高压油路系统12,油箱10中的油通过出油管15、出油管阀门14、连接软管13进入高压油泵3,高压油泵3通过牵引车1的发动机取力器2带动工作,将高压油通过控制系统7、后端高压油路系统12打入气瓶8,将气瓶8中的高压天然气通过控制系统7、前端高压气路系统4打入加气系统9进行售气,操作方便,不需要任何电力设备,可实现在任何地方的加气功能。 
为保证加气过程中油、气的彻底分离,气瓶8在与框架6连接时采用了倾斜5°的安装方式。 
框架6的外形采用标准40英尺集装箱结构,包括角件17、前端斜装活动立板18、I型气缸门19、I处捆绑横梁20、II型气缸门21、II处捆绑横梁22、外贴板23、固定油箱横梁24、后端斜装固定立板25,角件17安装于框架6的8个顶角处,用于起吊和与集装箱骨架车11连接,可承受起吊时的重力和运输过程中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的惯性力,前端斜装活动立板18安装在框架6的前部,后端斜装固定立板25安装在框架6的后部,前端斜装活动立板18和后端斜装固定立板25安装时都倾斜了5°,与气瓶8中心线保持垂直,前端斜装活动立板18与框架6用螺栓连接,便于气瓶定期检验时的拆装,I处捆绑横梁20和II处捆绑横梁22位于框架6的中间部分,I处捆绑横梁20和II处捆绑横梁22是捆绑气瓶的横梁,保证气瓶运输时不会上下颠簸,I型气缸门19、II型气缸门21位于框架6的两侧面,框架6的两侧都安装了I型气缸门19和II型气缸门21,大大方便了加气时的操作,外贴板23贴与框架6的侧面和上面,外贴板23可有效防止雨水和沙尘进入箱体内部,保护内部的控制系统7和加气系统9,有3根固定油箱横梁24位于框架6的三根立柱上,有3根固定油箱横梁24支撑油箱10中油箱底部固定装置27连接,保证油箱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前后和左右窜动,使油箱10和框架6有机组成一体。 
油箱包括油箱体26、油箱底部固定装置27、油箱防爆人孔28、油箱隔板29、回油口30、液位计31、排油口32、出油口33,油箱底部固定装置27与油箱体26的底板连接,油箱防爆人孔28与油箱体26的顶板连接,油箱隔板29与油箱体26的内部连接,回油口30、液位计31、排油口32、出油口33均与油箱体26的右侧板连接。油箱的结构充分利用气瓶的倾斜优势,将底部结构也采用倾斜安装,既保证了油箱的总容积,也保证了油箱的深度,保证高压油泵能可靠工作,油箱隔板29可将油箱分成2部分,从气瓶回来的高压油通过回油口30先回到油箱左部,通过油箱隔板29上的孔流到到油箱右部,从而增加油的流程,可有效消除油中的气泡,液位计31可观察油箱内油的高度,从而计算油箱内的储油量,当高压油回到油箱后压力没有降下来,可通过油箱防爆人孔28泄放内部高压,保证油箱体的安全可靠,当需要检修时,可通过排油口32将油箱内的油放干净,油箱中的油通过出油口33、出油管15、出油管阀门14、连接软管13进入高压油泵3,高压油泵3通过牵引车1的发动机取力器2带动工作,将高压油通过控制系统7打入气瓶8,将气瓶8中的高压天然气通过控制系统7打入加气系统9进行售气,操作方便,不需要电力设备,在任何地方都可实现加气功能。 
后端高压油路系统包括后端安全装置34、手动阀I 35、气动阀I 36、焊接三通I  37、钢管I 38、焊接弯头I 39、锥密封焊接弯头I 40、气动阀用气路管I 41、放空管I 42、压力表截止阀43、压力表44、气瓶内部进出油管45、高压油进出管46、后端塞61、螺纹三通62,弯管I63,后端安全装置34左端与后端塞61连接,右端与螺纹三通62连接,向上与放空管I 42连接,手动阀I 35连接到螺纹三通62上,气动阀I 36连接到手动阀I 35上,锥密封焊接弯头I 40一端连接到气动阀I 36上,一端与焊接弯头I 39的一端连接,钢管I 38分别与焊接弯头I 39和焊接三通I 37连接,气动阀用气路管I 41一端连接到气动阀I 36上,另一端与控制系统7连接,压力表截止阀43一端连接到螺纹三通62上,一端与压力表44连接,气瓶内部进出油管45连接到后端塞61上伸到气瓶内部,弯管I63、焊接三通I 37连接后与高压油进出管46连接,高压油进出管46连接到控制系统7上;当气瓶内的压力超过设定压力值30MPa时,后端安全装置34可通过放空管I 42实现泄放高压气体和高压油的功能,从而保护气瓶的安全,手动阀I 35和气动阀I 36是气瓶进出油的开关装置,手动阀I 35平常处于全开状态,只有在管路需要维修时才关闭,气动阀I 36通过气动阀用气路管I 41实现PLC自动控制,实现8只气瓶的顺序工作,无需人工干预,焊接三通I 37、钢管I 38、焊接弯头I 39、锥密封焊接弯头I 40组成外部的连接管路,通过压力表截止阀43的关闭可实现压力表44的维修和定期校验,同时压力表可时时监控气瓶内部的压力,气瓶内部进出油管45伸到气瓶的最低点,保证气瓶的油全部回到油箱,高压油进出管46是通过高压泵后进气瓶和排完气后会油箱的连接管子。 
前端高压气路系统包括前端安全装置47、手动阀II 48、气动阀II 49、焊接三通II 50、钢管II 51、焊接弯头II 52、锥密封焊接弯头II 53、气动阀用气路管II 54、放空管II 55、右侧放气阀56、中间连接阀57、左侧放气阀58、气瓶内部进出气管59、高压气进出管60、前端塞64,前端安全装置47右端与前端塞64连接,左端与螺纹弯头65连接,向上与放空管II 55连接,手动阀II 48连接到螺纹弯头65上,气动阀II 49连接到手动阀II 48上,锥密封焊接弯头II 53一端连接到气动阀II 49上,一端与焊接弯头II 52的一端连接,钢管II 51分别与焊接弯头II 52和焊接三通II 50连接,气动阀用气路管II 54一端连接到气动阀II 49上,另一端与控制系统7连接,气瓶内部进出气管59连接到前端塞64上伸到气瓶内部,弯管II 66、焊接三通II 50连接后与高压气进出管60连接,高压气进出管60连接到控制系统7上,当气瓶内的压力超过设定压力值30MPa时,前端安全装置47可通过放空管II 55实现泄放高压气体和高压油的功能,从而保护气瓶的安全,手动阀II 48和气动阀II 49是气瓶进出气的开关装置,手动阀II 48平常处于全开状态,只有在管路需要维修时才关闭,气动阀II 49通过气动阀用气路管II 54实现PLC自动控制,实现8只气瓶的顺序工作, 无需人工干预,焊接三通II 50、钢管II 51、焊接弯头II 52、锥密封焊接弯头II 53组成外部的连接管路,气瓶内部进出气管59伸到气瓶的最高点,实现气瓶内气和油的彻底分离,高压气进出管60是去母站加气和到子站加气的连接管路。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集气体运输、加气功能于1体,可以实现运输气体的功能,同时放到站上和任何需要加气的地方进行加气。 
2、气瓶采用倾斜安装的方式,加气操作时可实现油气的彻底分离,省去了举升液压缸的费用,节约能源,同时前下部空间可充分布置各种控制设备,后上部空间布置油箱,真正实现气体运输、加气、自动控制的高度集成。 
3、利用牵引车取力器带动高压油泵工作,不需要任何外部电力设备,可到任意的地方去加气,可实现应急救援。 
4、减少建站的投资,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 
5、充分利用气瓶倾斜的空间,将油箱安装在框架的后上部,并且底部结构也采用倾斜安装,在不超过标准要求高度的情况下,将油箱容积做到最大,既保证了液压油回到油箱后有充分释放压力的空间,也保证了油的深度,即保证进泵需要的静压头,从而保证高压油泵能可靠工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示例所提供的移动液压子站车的主视图。其中,牵引车1、发动机取力器2、高压油泵3、前端高压气路系统4、高压油路系统5、框架6、控制系统7、气瓶8、加气系统9、油箱10、集装箱骨架车11、后端高压油路系统12、连接软管13、油管阀门14、出油管15、回油管16。 
图2是本发明示例所提供的框架结构示意图。其中,角件17、前端斜装活动立板18、I型气缸门19、I处捆绑横梁20、II型气缸门21、II处捆绑横梁22、外贴板23、固定油箱横梁24、后端斜装固定立板25。 
图3是本发明示例所提供的油箱结构的主视图。其中,油箱体26、油箱底部固定装置27、油箱防爆人孔28、油箱隔板29、回油口30、液位计31、排油口32、出油口33。 
图4是本发明示例所提供的油箱结构的左视图。 
图5是本发明示例所提供的后端高压油路系统的主视图。其中,后端安全装置34、手动阀I 35、气动阀I 36、焊接三通I 37、钢管I 38、焊接弯头I 39、锥密封焊接弯头I 40、气动阀用气路管I 41、放空管I 42、弯管I63。 
图6是本发明示例所提供的后端高压油路系统的侧视图。其中,压力表截止阀43、压力表44、气瓶内部进出油管45、气瓶外部进出油管46、后端塞61、螺纹三通62。 
图7是本发明示例所提供前端高压气路系统主视图。其中,前端安全装置47、手动阀II 48、气动阀II 49、焊接三通II 50、钢管II 51、焊接弯头II 52、锥密封焊接弯头II 53、气动阀用气路管II 54、放空管II 55、右侧放气阀56、中间连接阀57、左侧放气阀58、弯管II 66。 
图8是本发明示例所提供前端高压气路系统侧视图。其中,内部进出气管59、高压气进出管60、前端塞64、螺纹弯头65。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8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包括本发明包括牵引车1、发动机取力器2、高压油泵3、前端高压气路系统4、高压油路系统5、框架6、控制系统7、气瓶8、加气系统9、油箱10、集装箱骨架车11、后端高压油路系统12、连接软管13、出油管阀门14、出油管15、回油管16、角件17、前端斜装活动立板18、I型气缸门19、I处捆绑横梁20、II型气缸门21、II处捆绑横梁22、外贴板23、固定油箱横梁24、后端斜装固定立板25、油箱体26、油箱底部固定装置27、油箱防爆人孔28、油箱隔板29、回油口30、液位计31、排油口32、出油口33、后端安全装置34、手动阀35、气动阀36、焊接三通37、钢管38、焊接弯头39、锥密封焊接弯头40、气动阀用气路管41、放空管42、压力表截止阀43、压力表44、气瓶内部进出油管45、气瓶外部进出油管46、前端安全装置47、手动阀48、气动阀49、焊接三通50、钢管51、焊接弯头52、锥密封焊接弯头53、气动阀用气路管54、放空管55、右侧放气阀56、中间连接阀57、左侧放气阀58、内部进出气管59、高压气进出管60、后端塞61、螺纹三通62、弯管I63、前端塞64、螺纹弯头65、弯管II 66。 
油箱10中的油通过出油口33、出油管15、出油管阀门14、连接软管13进入高压油泵3,高压油泵3通过牵引车1的发动机取力器2带动工作,将高压油通过控制系统7打入气瓶8,将气瓶8中的高压天然气通过控制系统7打入加气系统9进行售气。 
为保证加气过程中油、气的彻底分离,气瓶8在与框架6连接时采用了倾斜5°的安装方式。 
角件17可与集装箱骨架车11连接,承受运输过程中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的惯性力,前端斜装活动立板18和后端斜装固定立板25安装时都倾斜了5°,与气瓶中心线保持垂直,前端斜装活动立板18采用活动连接方式,便于气瓶定期检验时的拆装,I 处捆绑横梁20和II处捆绑横梁22是捆绑气瓶的横梁,保证气瓶运输时不会上下颠簸,框架的两侧都安装了I型气缸门19和II型气缸门21,大大方便了加气时的操作,外贴板23可有效防止雨水和沙尘进入箱体内部,保护内部的控制系统7和加气系统9,有3根固定油箱横梁24支撑油箱10中油箱底部固定装置27连接,保证油箱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前后和左右窜动,使油箱10和框架6有机组成一体。 
油箱隔板29可将油箱分成2部分,从气瓶回来的高压油通过回油口30先回到油箱左部,通过油箱隔板29上的孔流到到油箱右部,从而增加油的流程,可有效消除油中的气泡,液位计31可观察油箱内油的高度,从而计算油箱内的储油量,当高压油回到油箱后压力没有降下来,可通过油箱防爆人孔28泄放内部高压,保证油箱体的安全可靠,当需要检修时,可通过排油口32将油箱内的油放干净。 
当气瓶内的压力超过设定压力值30MPa时,后端安全装置34可通过放空管I 42实现泄放高压气体和高压油的功能,从而保护气瓶的安全,手动阀I 35和气动阀I 36是气瓶进出油的开关装置,手动阀I 35平常处于全开状态,只有在管路需要维修时才关闭,气动阀I 36通过气动阀用气路管I 41实现PLC自动控制,实现8只气瓶的顺序工作,无需人工干预,焊接三通I 37、钢管I 38、焊接弯头I 39、锥密封焊接弯头I 40组成外部的连接管路,通过压力表截止阀43的关闭可实现压力表44的维修和定期校验,同时压力表可时时监控气瓶内部的压力,气瓶内部进出油管45伸到气瓶的最低点,保证气瓶的油全部回到油箱,高压油进出管46是通过高压泵后进气瓶和排完气后会油箱的连接管子。 
当气瓶内的压力超过设定压力值30MPa时,前端安全装置47可通过放空管II 55实现泄放高压气体和高压油的功能,从而保护气瓶的安全,手动阀II 48和气动阀II 49是气瓶进出气的开关装置,手动阀II 48平常处于全开状态,只有在管路需要维修时才关闭,气动阀II 49通过气动阀用气路管II 54实现PLC自动控制,实现8只气瓶的顺序工作,无需人工干预,焊接三通II 50、钢管II 51、焊接弯头II 52、锥密封焊接弯头II 53组成外部的连接管路,气瓶内部进出气管59伸到气瓶的最高点,实现气瓶内气和油的彻底分离,高压气进出管60是去母站加气和到子站加气的连接管路。 

一种移动液压子站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种移动液压子站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种移动液压子站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移动液压子站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移动液压子站车.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2956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2.04 CN 104329562 A (21)申请号 201410452127.7 (22)申请日 2014.09.05 F17C 5/06(2006.01) (71)申请人 新兴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056107 河北省邯郸市开发区和谐大街 99 号 (72)发明人 汪宇 赵子建 武常生 杨利芬 姚振龙 李方威 陈宝健 胡永卫 杨黔 高晓良 王晓辉 李亮亮 李振合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07 代理人 刘月娥 (54) 发明名称 一种移动液压子站车 (57) 摘要 一。

2、种移动液压子站车, 属于移动加气技术领 域。包括牵引车、 发动机取力器、 高压油泵、 前端 高压气路系统、 高压油路系统、 框架、 控制系统、 气 瓶、 加气系统、 油箱 1、 集装箱骨架车、 后端高压油 路系统、 连接软管、 出油管阀门、 出油管、 回油管 ; 发动机取力器安装在牵引车上, 高压油泵连接到 发动机取力器上, 油箱通过出油管、 出油管阀门、 连接软管与高压油泵连接, 8 只气瓶在前端连接 在一起构成前端高压气路系统, 8 只气瓶在后端 连接在一起构成后端高压油路系统, 油箱中的油 通过出油管、 出油管阀门、 连接软管进入高压油 泵, 高压油泵通过牵引车的发动机取力器带动工 作,。

3、 将高压油通过控制系统、 后端高压油路系统打 入气瓶, 将气瓶中的高压天然气通过控制系统、 前 端高压气路系统打入加气系统进行售气。操作方 便, 不需要任何电力设备, 可实现在任何地方的加 气功能。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29562 A CN 104329562 A 1/2 页 2 1. 一种移动液压子站车, 其特征在于, 包括牵引车 (1)、 发动机取力器 (2)、 高压油泵 (3)、 前端高压气路系统 (4)。

4、、 高压油路系统 (5)、 框架 (6)、 控制系统 (7)、 气瓶 (8)、 加气系 统 (9)、 油箱 (10)、 集装箱骨架车 (11)、 后端高压油路系统 (12)、 连接软管 (13)、 出油管阀 门 (14)、 出油管 (15)、 回油管 (16) ; 发动机取力器 (2) 安装在牵引车 (1) 上, 高压油泵 (3) 连接到发动机取力器 (2) 上, 油箱 (10) 通过出油管 (15)、 出油管阀门 (14)、 连接软管 (13) 与高压油泵 (3) 连接, 8 只气瓶 (8) 在前端连接在一起构成前端高压气路系统 (4), 加气系 统(9(与前端高压气路系统(4)连接, 8只。

5、气瓶(8)在后端连接在一起构成后端高压油路系 统(12), 油箱(10)中的油通过出油管(15)、 出油管阀门(14)、 连接软管(13)进入高压油泵 (3), 高压油泵 (3) 通过牵引车 (1) 的发动机取力器 (2) 带动工作, 将高压油通过控制系统 (7)、 后端高压油路系统 (12) 打入气瓶 (8), 将气瓶 (8) 中的高压天然气通过控制系统 (7)、 前端高压气路系统 (4) 打入加气系统 (9) 进行售气, 实现在任何地方的加气功能 ; 气瓶 8 在与框架 6 连接时采用了倾斜 5的安装方式。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移动液压子站车, 其特征在于, 框架 (6) 的外形。

6、采用标准 40 英尺集装箱结构, 包括角件 (17)、 前端斜装活动立板 (18)、 I 型气缸门 (19)、 I 处捆绑横梁 (20)、 II 型气缸门 (21)、 II 处捆绑横梁 (22)、 外贴板 (23)、 固定油箱横梁 (24)、 后端斜装 固定立板 (25), 角件 (17) 安装于框架 (6) 的 8 个顶角处, 用于起吊和与集装箱骨架车 (11) 连接, 承受起吊时的重力和运输过程中的前后方向、 左右方向的惯性力, 前端斜装活动立板 (18) 安装在框架 (6) 的前部, 后端斜装固定立板 (25) 安装在框架 (6) 的后部, 前端斜装活 动立板 (18) 和后端斜装固定立。

7、板 (25) 安装时都倾斜了 5, 与气瓶 8 中心线保持垂直, 前 端斜装活动立板 (18) 与框架 (6) 采用螺栓连接, I 处捆绑横梁 (20) 和 II 处捆绑横梁 (22) 位于框架(6)的中间部分, I处捆绑横梁(20)和II处捆绑横梁(22)是捆绑气瓶的横梁, 保 证气瓶运输时不会上下颠簸, I 型气缸门 (19)、 II 型气缸门 (21) 位于框架 (6) 的两侧面, 框架 (6) 的两侧都安装了 I 型气缸门 (19) 和 II 型气缸门 (21), 外贴板 (23) 贴与框架 (6) 的侧面和上面, 外贴板 (23) 有效防止雨水和沙尘进入箱体内部, 保护内部的控制系统。

8、 (7) 和加气系统(9), 有3根固定油箱横梁(24)位于框架(6)的三根立柱上, 有3根固定油箱横 梁 (24) 支撑油箱 (10) 中油箱底部固定装置 (27) 连接, 保证油箱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前后和 左右窜动, 使油箱 (10) 和框架 (6) 有机组成一体。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移动液压子站车, 其特征在于, 油箱包括油箱体 (26)、 油箱 底部固定装置 (27)、 油箱防爆人孔 (28)、 油箱隔板 (29)、 回油口 (30)、 液位计 (31)、 排油口 (32)、 出油口 (33), 油箱底部固定装置 (27) 焊接在油箱体 (26) 的底板下部, 油箱防爆人孔 。

9、(28) 位于油箱体 (26) 的顶板上, 油箱隔板 (29) 位于油箱体 (26) 的内部中间位置, 回油口 (30)、 液位计 (31)、 排油口 (32)、 出油口 (33) 均连接在油箱体 (26) 的右侧板上, 油箱隔板 (29) 将油箱分成 2 部分, 从气瓶回来的高压油通过回油口 (30) 先回到油箱左部, 通过油箱 隔板 (29) 上的孔流到到油箱右部, 增加油的流程, 有效消除油中的气泡, 液位计 (31) 观察 油箱内油的高度, 计算油箱内的储油量, 当高压油回到油箱后压力没有降下来, 通过油箱防 爆人孔 (28) 泄放内部高压, 当需要检修时, 通过排油口 (32) 将油。

10、箱内的油放干净, 油箱中 的油通过出油口 (33)、 出油管 (15)、 出油管阀门 (14)、 连接软管 (13) 进入高压油泵 (3), 高 压油泵 3 通过牵引车 (1) 的发动机取力器 (2) 带动工作, 将高压油通过控制系统 (7) 打入 气瓶 8, 将气瓶 (8) 中的高压天然气通过控制系统 (7) 打入加气系统 (9) 进行售气。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329562 A 2 2/2 页 3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移动液压子站车, 其特征在于, 后端高压油路系统包括后端 安全装置 (34)、 手动阀 I(35)、 气动阀 I(36)、 焊接三通 I(37)、 钢管。

11、 I(38)、 焊接弯头 I(39)、 锥密封焊接弯头I(40)、 气动阀用气路管I(41)、 放空管I(42)、 压力表截止阀43、 压力表44、 气瓶内部进出油管45、 高压油进出管46、 后端塞61、 螺纹三通(62), 弯管I(63), 后端安全装 置 (34) 左端与后端塞 (61) 连接, 右端与螺纹三通 (62) 连接, 向上与放空管 I(42) 连接, 手 动阀 I(35) 连接到螺纹三通 (62) 上, 气动阀 I(36) 连接到手动阀 I(35) 上, 锥密封焊接弯 头 I(40) 一端连接到气动阀 I(36) 上, 一端与焊接弯头 I(39) 的一端连接, 钢管 I(38。

12、) 分别 与焊接弯头I(39)和焊接三通I(37)连接, 气动阀用气路管I(41)一端连接到气动阀I(36) 上, 另一端与控制系统 (7) 连接, 压力表截止阀 (43) 一端连接到螺纹三通 (62) 上, 一端与 压力表 44 连接, 气瓶内部进出油管 (45) 连接到后端塞 (61) 上伸到气瓶内部, 弯管 I(63)、 焊接三通 I(37) 连接后与高压油进出管 (46) 连接, 高压油进出管 (46) 连接到控制系统 (7 上 ) ; 当气瓶内的压力超过设定压力值 30MPa 时, 后端安全装置 (34) 通过放空管 I(42) 实 现泄放高压气体和高压油的功能, 保护气瓶的安全, 。

13、手动阀I(35)和气动阀I(36)是气瓶进 出油的开关装置, 手动阀 I(35) 平常处于全开状态, 只有在管路需要维修时才关闭, 气动阀 I(36) 通过气动阀用气路管 I(41) 实现 PLC 自动控制, 实现 8 只气瓶的顺序工作, 焊接三通 I(37)、 钢管I(38)、 焊接弯头I(39)、 锥密封焊接弯头I(40)组成外部的连接管路, 通过压力 表截止阀 (43) 的关闭实现压力表 (44) 的维修和定期校验, 同时压力表时时监控气瓶内部 的压力, 气瓶内部进出油管 (45) 伸到气瓶的最低点, 保证气瓶的油全部回到油箱, 高压油 进出管 (46) 是通过高压泵后进气瓶和排完气后会。

14、油箱的连接管子。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移动液压子站车, 其特征在于, 前端高压气路系统包括前 端安全装置 (47)、 手动阀 II(48)、 气动阀 II(49)、 焊接三通 II(50)、 钢管 II(51)、 焊接弯 头 II(52)、 锥密封焊接弯头 II(53)、 气动阀用气路管 II(54)、 放空管 II(55)、 右侧放气阀 (56)、 中间连接阀 (57)、 左侧放气阀 (58)、 气瓶内部进出气管 (59)、 高压气进出管 (60)、 前 端塞(64) ; 前端安全装置(47)右端与前端塞(64)连接, 左端与螺纹弯头(65)连接, 向上与 放空管 II(55) 连。

15、接, 手动阀 II(48) 连接到螺纹弯头 (65) 上, 气动阀 II(49) 连接到手动阀 II(48) 上, 锥密封焊接弯头 II(53) 一端连接到气动阀 II(49) 上, 一端与焊接弯头 II(52) 的一端连接, 钢管 II(51) 分别与焊接弯头 II(52) 和焊接三通 II(50) 连接, 气动阀用气路 管 II(54) 一端连接到气动阀 II(49) 上, 另一端与控制系统 (7) 连接, 气瓶内部进出气管 (59) 连接到前端塞 (64) 上伸到气瓶内部, 弯管 II(66)、 焊接三通 II(50) 连接后与高压气 进出管 60 连接, 高压气进出管 60 连接到控制。

16、系统 7 上 ; 当气瓶内的压力超过设定压力值 30MPa 时, 前端安全装置 (47) 通过放空管 II(55) 实现泄放高压气体和高压油的功能, 保 护气瓶的安全, 手动阀 II(48) 和气动阀 II(49) 是气瓶进出气的开关装置, 手动阀 II(48) 平常处于全开状态, 只有在管路需要维修时才关闭, 气动阀 II(49) 通过气动阀用气路管 II(54) 实现 PLC 自动控制, 实现 8 只气瓶的顺序工作, 焊接三通 II(50)、 钢管 II(51)、 焊接 弯头II(52)、 锥密封焊接弯头II(53)组成外部的连接管路, 气瓶内部进出气管(59)伸到气 瓶的最高点, 实现气。

17、瓶内气和油的彻底分离, 高压气进出管 (60) 是去母站加气和到子站加 气的连接管路。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329562 A 3 1/5 页 4 一种移动液压子站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移动加气技术领域, 特别是提供了一种移动液压子站车。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随着国家节能降耗、 减少环境污染等的要求, CNG 加气站的建设已成为清洁能 源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是在一些大城市, CNG 加气站是在原来加油站的基础上扩建的, 受到 原来加油站的占地面积的限制, 没有加气站的地方需要应急加气等, 发明一种占地面积小、 高度集成的、 集运输和加气于一体的移动液压子站车成为市场迫。

18、切的需求, 为实现运输、 加 气功能, 对移动液压子站车的结构进行了全新的设计, 将电器控制、 液压油箱、 气路控制、 高 压液压泵等全部布置到车上, 既能满足了运气量的需求, 又可实现加气站的加气功能。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液压子站车, 占地面积小、 高度集成的、 集运输和 加气于一体的移动液压子站车, 可放到站上当作加气站设备, 又可实现运输气体, 首先要解 决液压子站车的高压油泵的动力问题, 能够实现在没有电力设施的情况下实现在子站的加 气功能, 其次是气瓶的举升问题, 三要实现去母站的加气、 运输功能, 四是满足在运输过程 中的各种惯性力的作用、 气瓶的转动。

19、、 底盘上的载荷传递问题, 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新结构 移动液压子站车。 0004 本发明包括牵引车1、 发动机取力器2、 高压油泵3、 前端高压气路系统4、 高压油路 系统 5、 框架 6、 控制系统 7、 气瓶 8、 加气系统 9、 油箱 10、 集装箱骨架车 11、 后端高压油路系 统 12、 连接软管 13、 出油管阀门 14、 出油管 15、 回油管 16 ; 发动机取力器 2 安装在牵引车 1 上, 高压油泵 3 连接到发动机取力器 2 上, 油箱 10 通过出油管 15、 出油管阀门 14、 连接软管 13 与高压油泵 3 连接, 8 只气瓶 8 在前端连接在一起构成前端高压气路系。

20、统 4, 加气系统 9 与前端高压气路系统 4 连接, 8 只气瓶 8 在后端连接在一起构成后端高压油路系统 12, 油箱 10 中的油通过出油管 15、 出油管阀门 14、 连接软管 13 进入高压油泵 3, 高压油泵 3 通过牵 引车1的发动机取力器2带动工作, 将高压油通过控制系统7、 后端高压油路系统12打入气 瓶 8, 将气瓶 8 中的高压天然气通过控制系统 7、 前端高压气路系统 4 打入加气系统 9 进行 售气, 操作方便, 不需要任何电力设备, 可实现在任何地方的加气功能。 0005 为保证加气过程中油、 气的彻底分离, 气瓶 8 在与框架 6 连接时采用了倾斜 5的 安装方式。

21、。 0006 框架 6 的外形采用标准 40 英尺集装箱结构, 包括角件 17、 前端斜装活动立板 18、 I 型气缸门 19、 I 处捆绑横梁 20、 II 型气缸门 21、 II 处捆绑横梁 22、 外贴板 23、 固定油箱横梁 24、 后端斜装固定立板25, 角件17安装于框架6的8个顶角处, 用于起吊和与集装箱骨架车 11 连接, 可承受起吊时的重力和运输过程中的前后方向、 左右方向的惯性力, 前端斜装活动 立板 18 安装在框架 6 的前部, 后端斜装固定立板 25 安装在框架 6 的后部, 前端斜装活动立 板 18 和后端斜装固定立板 25 安装时都倾斜了 5, 与气瓶 8 中心线。

22、保持垂直, 前端斜装活 说 明 书 CN 104329562 A 4 2/5 页 5 动立板18与框架6用螺栓连接, 便于气瓶定期检验时的拆装, I处捆绑横梁20和II处捆绑 横梁 22 位于框架 6 的中间部分, I 处捆绑横梁 20 和 II 处捆绑横梁 22 是捆绑气瓶的横梁, 保证气瓶运输时不会上下颠簸, I 型气缸门 19、 II 型气缸门 21 位于框架 6 的两侧面, 框架 6 的两侧都安装了 I 型气缸门 19 和 II 型气缸门 21, 大大方便了加气时的操作, 外贴板 23 贴 与框架 6 的侧面和上面, 外贴板 23 可有效防止雨水和沙尘进入箱体内部, 保护内部的控制 系。

23、统 7 和加气系统 9, 有 3 根固定油箱横梁 24 位于框架 6 的三根立柱上, 有 3 根固定油箱横 梁 24 支撑油箱 10 中油箱底部固定装置 27 连接, 保证油箱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前后和左右窜 动, 使油箱 10 和框架 6 有机组成一体。 0007 油箱包括油箱体26、 油箱底部固定装置27、 油箱防爆人孔28、 油箱隔板29、 回油口 30、 液位计 31、 排油口 32、 出油口 33, 油箱底部固定装置 27 与油箱体 26 的底板连接, 油箱 防爆人孔 28 与油箱体 26 的顶板连接, 油箱隔板 29 与油箱体 26 的内部连接, 回油口 30、 液 位计 31、 排油。

24、口 32、 出油口 33 均与油箱体 26 的右侧板连接。油箱的结构充分利用气瓶的 倾斜优势, 将底部结构也采用倾斜安装, 既保证了油箱的总容积, 也保证了油箱的深度, 保 证高压油泵能可靠工作, 油箱隔板 29 可将油箱分成 2 部分, 从气瓶回来的高压油通过回油 口 30 先回到油箱左部, 通过油箱隔板 29 上的孔流到到油箱右部, 从而增加油的流程, 可有 效消除油中的气泡, 液位计 31 可观察油箱内油的高度, 从而计算油箱内的储油量, 当高压 油回到油箱后压力没有降下来, 可通过油箱防爆人孔 28 泄放内部高压, 保证油箱体的安全 可靠, 当需要检修时, 可通过排油口 32 将油箱内。

25、的油放干净, 油箱中的油通过出油口 33、 出 油管15、 出油管阀门14、 连接软管13进入高压油泵3, 高压油泵3通过牵引车1的发动机取 力器 2 带动工作, 将高压油通过控制系统 7 打入气瓶 8, 将气瓶 8 中的高压天然气通过控制 系统 7 打入加气系统 9 进行售气, 操作方便, 不需要电力设备, 在任何地方都可实现加气功 能。 0008 后端高压油路系统包括后端安全装置 34、 手动阀 I 35、 气动阀 I 36、 焊接三通 I 37、 钢管 I 38、 焊接弯头 I 39、 锥密封焊接弯头 I 40、 气动阀用气路管 I 41、 放空管 I 42、 压力表截止阀 43、 压力。

26、表 44、 气瓶内部进出油管 45、 高压油进出管 46、 后端塞 61、 螺纹三通 62, 弯管I63, 后端安全装置34左端与后端塞61连接, 右端与螺纹三通62连接, 向上与放空 管 I 42 连接, 手动阀 I 35 连接到螺纹三通 62 上, 气动阀 I 36 连接到手动阀 I 35 上, 锥密 封焊接弯头 I 40 一端连接到气动阀 I 36 上, 一端与焊接弯头 I 39 的一端连接, 钢管 I 38 分别与焊接弯头I 39和焊接三通I 37连接, 气动阀用气路管I 41一端连接到气动阀I 36 上, 另一端与控制系统 7 连接, 压力表截止阀 43 一端连接到螺纹三通 62 上。

27、, 一端与压力表 44 连接, 气瓶内部进出油管 45 连接到后端塞 61 上伸到气瓶内部, 弯管 I63、 焊接三通 I 37 连接后与高压油进出管46连接, 高压油进出管46连接到控制系统7上 ; 当气瓶内的压力超 过设定压力值 30MPa 时, 后端安全装置 34 可通过放空管 I 42 实现泄放高压气体和高压油 的功能, 从而保护气瓶的安全, 手动阀 I 35 和气动阀 I 36 是气瓶进出油的开关装置, 手动 阀I 35平常处于全开状态, 只有在管路需要维修时才关闭, 气动阀I 36通过气动阀用气路 管 I 41 实现 PLC 自动控制, 实现 8 只气瓶的顺序工作, 无需人工干预,。

28、 焊接三通 I 37、 钢管 I 38、 焊接弯头 I 39、 锥密封焊接弯头 I 40 组成外部的连接管路, 通过压力表截止阀 43 的 关闭可实现压力表 44 的维修和定期校验, 同时压力表可时时监控气瓶内部的压力, 气瓶内 部进出油管45伸到气瓶的最低点, 保证气瓶的油全部回到油箱, 高压油进出管46是通过高 说 明 书 CN 104329562 A 5 3/5 页 6 压泵后进气瓶和排完气后会油箱的连接管子。 0009 前端高压气路系统包括前端安全装置 47、 手动阀 II 48、 气动阀 II 49、 焊接三通 II 50、 钢管II 51、 焊接弯头II 52、 锥密封焊接弯头II。

29、 53、 气动阀用气路管II 54、 放空管 II 55、 右侧放气阀56、 中间连接阀57、 左侧放气阀58、 气瓶内部进出气管59、 高压气进出管 60、 前端塞 64, 前端安全装置 47 右端与前端塞 64 连接, 左端与螺纹弯头 65 连接, 向上与放 空管 II 55 连接, 手动阀 II 48 连接到螺纹弯头 65 上, 气动阀 II 49 连接到手动阀 II 48 上, 锥密封焊接弯头 II 53 一端连接到气动阀 II 49 上, 一端与焊接弯头 II 52 的一端连 接, 钢管 II 51 分别与焊接弯头 II 52 和焊接三通 II 50 连接, 气动阀用气路管 II 5。

30、4 一端 连接到气动阀 II 49 上, 另一端与控制系统 7 连接, 气瓶内部进出气管 59 连接到前端塞 64 上伸到气瓶内部, 弯管 II 66、 焊接三通 II 50 连接后与高压气进出管 60 连接, 高压气进出 管 60 连接到控制系统 7 上, 当气瓶内的压力超过设定压力值 30MPa 时, 前端安全装置 47 可 通过放空管 II 55 实现泄放高压气体和高压油的功能, 从而保护气瓶的安全, 手动阀 II 48 和气动阀II 49是气瓶进出气的开关装置, 手动阀II 48平常处于全开状态, 只有在管路需 要维修时才关闭, 气动阀 II 49 通过气动阀用气路管 II 54 实现。

31、 PLC 自动控制, 实现 8 只气 瓶的顺序工作, 无需人工干预, 焊接三通 II 50、 钢管 II 51、 焊接弯头 II 52、 锥密封焊接 弯头 II 53 组成外部的连接管路, 气瓶内部进出气管 59 伸到气瓶的最高点, 实现气瓶内气 和油的彻底分离, 高压气进出管 60 是去母站加气和到子站加气的连接管路。 0010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 0011 1、 集气体运输、 加气功能于 1 体, 可以实现运输气体的功能, 同时放到站上和任何 需要加气的地方进行加气。 0012 2、 气瓶采用倾斜安装的方式, 加气操作时可实现油气的彻底分离, 省去了举升液 压缸的费用, 节约能源, 同。

32、时前下部空间可充分布置各种控制设备, 后上部空间布置油箱, 真正实现气体运输、 加气、 自动控制的高度集成。 0013 3、 利用牵引车取力器带动高压油泵工作, 不需要任何外部电力设备, 可到任意的 地方去加气, 可实现应急救援。 0014 4、 减少建站的投资, 占地面积小, 操作方便。 0015 5、 充分利用气瓶倾斜的空间, 将油箱安装在框架的后上部, 并且底部结构也采用 倾斜安装, 在不超过标准要求高度的情况下, 将油箱容积做到最大, 既保证了液压油回到油 箱后有充分释放压力的空间, 也保证了油的深度, 即保证进泵需要的静压头, 从而保证高压 油泵能可靠工作。 附图说明 0016 下面。

33、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17 图 1 是本发明示例所提供的移动液压子站车的主视图。其中, 牵引车 1、 发动机取 力器 2、 高压油泵 3、 前端高压气路系统 4、 高压油路系统 5、 框架 6、 控制系统 7、 气瓶 8、 加气 系统 9、 油箱 10、 集装箱骨架车 11、 后端高压油路系统 12、 连接软管 13、 油管阀门 14、 出油管 15、 回油管 16。 0018 图 2 是本发明示例所提供的框架结构示意图。其中, 角件 17、 前端斜装活动立板 18、 I 型气缸门 19、 I 处捆绑横梁 20、 II 型气缸门 21、 II 处捆绑横梁 22、 外贴板 2。

34、3、 固定油 说 明 书 CN 104329562 A 6 4/5 页 7 箱横梁 24、 后端斜装固定立板 25。 0019 图3是本发明示例所提供的油箱结构的主视图。 其中, 油箱体26、 油箱底部固定装 置 27、 油箱防爆人孔 28、 油箱隔板 29、 回油口 30、 液位计 31、 排油口 32、 出油口 33。 0020 图 4 是本发明示例所提供的油箱结构的左视图。 0021 图 5 是本发明示例所提供的后端高压油路系统的主视图。其中, 后端安全装置 34、 手动阀 I 35、 气动阀 I 36、 焊接三通 I 37、 钢管 I 38、 焊接弯头 I 39、 锥密封焊接弯头 I 。

35、40、 气动阀用气路管 I 41、 放空管 I 42、 弯管 I63。 0022 图6是本发明示例所提供的后端高压油路系统的侧视图。 其中, 压力表截止阀43、 压力表 44、 气瓶内部进出油管 45、 气瓶外部进出油管 46、 后端塞 61、 螺纹三通 62。 0023 图7是本发明示例所提供前端高压气路系统主视图。 其中, 前端安全装置47、 手动 阀 II 48、 气动阀 II 49、 焊接三通 II 50、 钢管 II 51、 焊接弯头 II 52、 锥密封焊接弯头 II 53、 气动阀用气路管II 54、 放空管II 55、 右侧放气阀56、 中间连接阀57、 左侧放气阀58、 弯 。

36、管 II 66。 0024 图8是本发明示例所提供前端高压气路系统侧视图。 其中, 内部进出气管59、 高压 气进出管 60、 前端塞 64、 螺纹弯头 65。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图 1 图 8 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0026 本发明包括本发明包括牵引车 1、 发动机取力器 2、 高压油泵 3、 前端高压气路系统 4、 高压油路系统 5、 框架 6、 控制系统 7、 气瓶 8、 加气系统 9、 油箱 10、 集装箱骨架车 11、 后端 高压油路系统 12、 连接软管 13、 出油管阀门 14、 出油管 15、 回油管 16、 角件 17、 前端斜装活 动立板 18、 I 型气缸门。

37、 19、 I 处捆绑横梁 20、 II 型气缸门 21、 II 处捆绑横梁 22、 外贴板 23、 固定油箱横梁 24、 后端斜装固定立板 25、 油箱体 26、 油箱底部固定装置 27、 油箱防爆人孔 28、 油箱隔板 29、 回油口 30、 液位计 31、 排油口 32、 出油口 33、 后端安全装置 34、 手动阀 35、 气动阀 36、 焊接三通 37、 钢管 38、 焊接弯头 39、 锥密封焊接弯头 40、 气动阀用气路管 41、 放 空管 42、 压力表截止阀 43、 压力表 44、 气瓶内部进出油管 45、 气瓶外部进出油管 46、 前端安 全装置 47、 手动阀 48、 气动阀。

38、 49、 焊接三通 50、 钢管 51、 焊接弯头 52、 锥密封焊接弯头 53、 气动阀用气路管 54、 放空管 55、 右侧放气阀 56、 中间连接阀 57、 左侧放气阀 58、 内部进出气 管 59、 高压气进出管 60、 后端塞 61、 螺纹三通 62、 弯管 I63、 前端塞 64、 螺纹弯头 65、 弯管 II 66。 0027 油箱10中的油通过出油口33、 出油管15、 出油管阀门14、 连接软管13进入高压油 泵 3, 高压油泵 3 通过牵引车 1 的发动机取力器 2 带动工作, 将高压油通过控制系统 7 打入 气瓶 8, 将气瓶 8 中的高压天然气通过控制系统 7 打入加气。

39、系统 9 进行售气。 0028 为保证加气过程中油、 气的彻底分离, 气瓶 8 在与框架 6 连接时采用了倾斜 5的 安装方式。 0029 角件17可与集装箱骨架车11连接, 承受运输过程中的前后方向、 左右方向的惯性 力, 前端斜装活动立板 18 和后端斜装固定立板 25 安装时都倾斜了 5, 与气瓶中心线保持 垂直, 前端斜装活动立板 18 采用活动连接方式, 便于气瓶定期检验时的拆装, I 处捆绑横 梁 20 和 II 处捆绑横梁 22 是捆绑气瓶的横梁, 保证气瓶运输时不会上下颠簸, 框架的两侧 说 明 书 CN 104329562 A 7 5/5 页 8 都安装了 I 型气缸门 19。

40、 和 II 型气缸门 21, 大大方便了加气时的操作, 外贴板 23 可有效防 止雨水和沙尘进入箱体内部, 保护内部的控制系统 7 和加气系统 9, 有 3 根固定油箱横梁 24 支撑油箱10中油箱底部固定装置27连接, 保证油箱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前后和左右窜动, 使 油箱 10 和框架 6 有机组成一体。 0030 油箱隔板 29 可将油箱分成 2 部分, 从气瓶回来的高压油通过回油口 30 先回到油 箱左部, 通过油箱隔板 29 上的孔流到到油箱右部, 从而增加油的流程, 可有效消除油中的 气泡, 液位计 31 可观察油箱内油的高度, 从而计算油箱内的储油量, 当高压油回到油箱后 压力没有降。

41、下来, 可通过油箱防爆人孔 28 泄放内部高压, 保证油箱体的安全可靠, 当需要 检修时, 可通过排油口 32 将油箱内的油放干净。 0031 当气瓶内的压力超过设定压力值 30MPa 时, 后端安全装置 34 可通过放空管 I 42 实现泄放高压气体和高压油的功能, 从而保护气瓶的安全, 手动阀I 35和气动阀I 36是气 瓶进出油的开关装置, 手动阀 I 35 平常处于全开状态, 只有在管路需要维修时才关闭, 气 动阀 I 36 通过气动阀用气路管 I 41 实现 PLC 自动控制, 实现 8 只气瓶的顺序工作, 无需人 工干预, 焊接三通 I 37、 钢管 I 38、 焊接弯头 I 39。

42、、 锥密封焊接弯头 I 40 组成外部的连接 管路, 通过压力表截止阀43的关闭可实现压力表44的维修和定期校验, 同时压力表可时时 监控气瓶内部的压力, 气瓶内部进出油管 45 伸到气瓶的最低点, 保证气瓶的油全部回到油 箱, 高压油进出管 46 是通过高压泵后进气瓶和排完气后会油箱的连接管子。 0032 当气瓶内的压力超过设定压力值 30MPa 时, 前端安全装置 47 可通过放空管 II 55 实现泄放高压气体和高压油的功能, 从而保护气瓶的安全, 手动阀II 48和气动阀II 49是 气瓶进出气的开关装置, 手动阀 II 48 平常处于全开状态, 只有在管路需要维修时才关闭, 气动阀 。

43、II 49 通过气动阀用气路管 II 54 实现 PLC 自动控制, 实现 8 只气瓶的顺序工作, 无 需人工干预, 焊接三通II 50、 钢管II 51、 焊接弯头II 52、 锥密封焊接弯头II 53组成外部 的连接管路, 气瓶内部进出气管 59 伸到气瓶的最高点, 实现气瓶内气和油的彻底分离, 高 压气进出管 60 是去母站加气和到子站加气的连接管路。 说 明 书 CN 104329562 A 8 1/3 页 9 图 1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329562 A 9 2/3 页 10 图 4 图 5 图 6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329562 A 10 3/3 页 11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329562 A 1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气体或液体的贮存或分配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