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儿包被及其织造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婴儿包被及其织造工艺.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1498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4.03 CN 103014988 A *CN103014988A* (21)申请号 201210591287.0 (22)申请日 2012.12.29 D03D 11/00(2006.01) D03D 15/00(2006.01) D03D 13/00(2006.01) A41B 13/06(2006.01) D06C 9/02(2006.01) D06L 3/02(2006.01) D06M 15/643(2006.01) (71)申请人 孚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261500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孚日街 1。
2、 号 (72)发明人 韩东 吴春英 李泽舸 杨彦智 (74)专利代理机构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代理人 王伟霞 (54) 发明名称 一种婴儿包被及其织造工艺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婴儿包被及其织造工艺, 其采用 40S精梳纱作为经纱, 采用 32 S甲克素纤 维与棉混纺纱、 32S合股棉以及 7 S棉作为纬纱, 织 造成具有六层组织的坯布, 所述坯布从上到下, 第 一、 六层的纬纱为 32S甲克素纤维与棉混纺纱, 第 二、 五层的纬纱为 32S合股棉, 第三、 四层的纬纱 为 7S棉, 所述六层组织的层与层之间用接结点进 行接结, 防止层与层之间出现脱节、 分离。本发明 产。
3、品有良好的柔软舒适性能、 优异的吸湿排汗性 能、 保留了甲壳素天然的抑菌保健功能, 比其它棉 制品手感柔软舒适, 同时提高了婴幼儿的身体免 疫力 ; 而工艺简单可靠, 便于实行, 具有显著的效 果。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1/1 页 2 1. 一种婴儿包被, 其特征在于 : 采用 40S精梳纱作为经纱, 采用 32S甲克素纤维与棉混 纺纱、 32S合股棉以及 7S棉作为纬纱, 织造成具有六层组织的坯布, 所述坯布从上到下, 第 一、 六层的纬纱为32s甲克素纤维。
4、与棉混纺纱, 第二、 五层的纬纱为32S合股棉, 第三、 四层的 纬纱为 7S棉, 所述六层组织的层与层之间用接结点进行接结, 防止层与层之间出现脱节、 分 离。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婴儿包被, 其特征在于 : 所述 32S甲克素纤维与棉混纺纱 中, 甲克素纤维与棉混纺比为 5/95。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婴儿包被,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坯布从上到下的六层组织的 经纱密度比例为 3 : 2 : 1 : 1 : 2 : 3, 纬纱密度比例为 3 : 2 : 1 : 1 : 2 : 3。 4. 如权利要求 1 3 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婴儿包被的织造工艺, 其特征在于 : 包括如。
5、下 步骤 : (1) 将精梳长绒棉纱和甲壳素纤维纱用并纱机并合后卷绕成筒子, 喂入倍捻机加捻制 成32S甲克素纤维与棉混纺纱 ; 将长绒棉纤维经过开松、 梳理、 并条、 牵伸、 加捻制成40S精梳 纱、 32S合股棉和 7S棉, 再将加捻后的 32S甲克素纤维与棉混纺纱、 40S精梳纱、 32S合股棉和 7S棉绕成筒纱 ; (2) 将 40S精梳纱作为经纱, 将 32S甲克素纤维与棉混纺纱作为第一、 六层的纬纱, 将 32S合股棉作为第二、 五层的纬纱, 将 7S棉作为第三、 四层的纬纱, 织造成具有六层组织的坯 布 ; (3) 将所述坯布通过烧毛、 煮漂、 加白、 加软烘干和缝纫, 制成所述。
6、婴儿包被。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一种婴儿包被的织造工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烧毛工艺中, 烧毛 机的火口一正一反, 且火口压力 9 11mbar, 车速 95 105m/min。 6.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一种婴儿包被的织造工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煮漂工艺中, 使 用的煮漂液中火碱浓度为 55 65ml/L、 双氧水 15 25ml/L、 表面活性剂 3 7ml/L、 稳定 剂 5 9ml/L、 络合剂 0.5 3.5ml/L, 采用的煮漂温度为 99 101 , 采用的煮漂时间为 39 41 分钟。 7.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一种婴儿包被的织造工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表。
7、面活性剂为 CSA ; 所述稳定剂为稳定剂 F-PL ; 所述络合剂为 MSD。 8.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一种婴儿包被的织造工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加软烘干工艺在 松式震荡烘干机上进行, 采用的烘干温度为 110 130, 采用的车速为 15 25m/min。 9. 如权利要求 8 所述的一种婴儿包被的织造工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加软烘干工艺中, 使用的柔软剂配方为 : 柔软剂硅油 25 35g/L, 柔软剂 15 25g/L, 利用中和酸调节织物 pH 值为 4.5 7.5。 10. 如权利要求 9 所述的一种婴儿包被的织造工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柔软剂硅油为 FRD-5, 。
8、所述柔软剂为 AQG-01EZ。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014988 A 2 1/5 页 3 一种婴儿包被及其织造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婴儿包被及其织造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被子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十分密切, 现有的被子多数由被芯和被面组成, 被芯种类 繁多, 但是多数采用棉被芯。但是婴儿在使用棉被时, 很容易将其弄湿, 导致棉被的透气性 变差, 产生异味, 细菌繁生。因此也出现了一种甲壳素保健被。 0003 现有的棉被制造工艺过程包括 : 将原棉通过常规工序开清棉、 梳棉、 并条、 粗纱、 细 纱、 络筒、 染纱、 翻筒、 分条整经、 浆。
9、纱、 织造半坯、 烧毛、 退煮漂、 丝光、 染色、 皂洗、 柔软、 烘干 和缝纫以制成纯棉家纺产品。上述工艺技术对采用普通纱线织造的单层家纺产品非常适 用, 但如果用来生产和处理含有甲壳素纤维的多层家纺产品, 则制得的产品会出现手感差、 不蓬松、 产品的使用寿命不长等缺点。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婴儿包被及其织造工艺, 其生产的婴儿包 被蓬松柔软, 手感较好, 从而消除上述背景技术中缺陷。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 0006 一种婴儿包被, 其采用 40S精梳纱作为经纱, 采用 32S甲克素纤维与棉混纺纱、 32S 合股棉以及 7S。
10、棉作为纬纱, 织造成具有六层组织的坯布, 所述坯布从上到下, 第一、 六层的 纬纱为 32S甲克素纤维与棉混纺纱, 第二、 五层的纬纱为 32S合股棉, 第三、 四层的纬纱为 7S 棉, 所述六层组织的层与层之间用接结点进行接结, 防止层与层之间出现脱节、 分离。 0007 作为一种改进, 所述 32S甲克素纤维与棉混纺纱中, 甲克素纤维与棉混纺比为 5/95。 0008 作为一种改进, 所述坯布从上到下的六层组织的经纱密度比例为 3 : 2 : 1 : 1 : 2 : 3, 纬纱密度比例为 3 : 2 : 1 : 1 : 2 : 3。 0009 一种婴儿包被的织造工艺, 包括如下步骤 : 0。
11、010 (1) 将精梳长绒棉纱和甲壳素纤维纱用并纱机并合后卷绕成筒子, 喂入倍捻机加 捻制成32S甲克素纤维与棉混纺纱 ; 将长绒棉纤维经过开松、 梳理、 并条、 牵伸、 加捻制成40S 精梳纱、 32S合股棉和 7S棉, 再将加捻后的 32S甲克素纤维与棉混纺纱、 40S精梳纱、 32S合股 棉和 7S棉绕成筒纱 ; 0011 (2) 将 40S精梳纱作为经纱, 将 32S甲克素纤维与棉混纺纱作为第一、 六层的纬纱, 将32S合股棉作为第二、 五层的纬纱, 将7s棉作为第三、 四层的纬纱, 织造成具有六层组织的 坯布 ; 0012 (3) 将所述坯布通过烧毛、 煮漂、 加白、 加软烘干和缝纫。
12、, 制成所述婴儿包被。 0013 本发明中, 所述开松、 梳理、 并条、 牵伸、 加捻的详细步骤如下 : 原棉经过混合后, 用 开棉机进行开松和除杂, 用清棉机继续开松和去杂, 并将原棉制成一定规格的棉卷或棉层 ; 说 明 书 CN 103014988 A 3 2/5 页 4 将制成的棉卷或棉层喂入梳棉机进行细致彻底的分梳, 使束纤维分离成单纤维状态, 并使 纤维部分伸直, 制成一定密度的均匀椭圆形梳棉生条, 并有规律的圈放在棉条筒内, 以及将 梳棉机生产的梳棉生条经过初步定向、 伸直, 具备纱条的初步形态 ; 将梳棉生条喂入粗纱机 抽长拉细, 并使纤维进一步伸直平行成粗纱, 将加捻后的粗纱卷。
13、绕在筒管上, 制成一定形状 和大小的卷装 ; 将粗纱喂入细纱机均匀的拉长抽细到所要求的线密度的细纱, 将纺成的细 纱按一定成型要求卷绕在筒管上, 作成筒纱。 0014 作为一种改进, 所述烧毛工艺中, 烧毛机的火口一正一反, 且火口压力 9 11mbar, 车速 95 105m/min。 0015 作为一种改进, 所述煮漂工艺中, 使用的煮漂液中含有42wt%火碱溶液5565ml/ L、 30wt% 双氧水 15 25ml/L、 表面活性剂 3 7ml/L、 稳定剂 5 9ml/L、 络合剂 0.5 3.5ml/L, 采用的煮漂温度为 99 101 , 采用的煮漂时间为 39 41 分钟。 0。
14、016 上述, 表面活性剂可以采用巴斯夫公司生产的阴离子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CSA ; 稳定剂可以采用巴斯夫公司产的稳定剂 F-PL ; 络合剂可以采用巴斯夫公司生产的络合剂 MSD。 0017 由于传统的锡林烘干后产品布面较平, 为了体现 6 层包被的蓬松度, 作为一种改 进, 所述加软烘干工艺在松式震荡烘干机上进行, 使用的柔软剂配方为 : 柔软剂硅油 25 35g/L, 柔软剂 15 25g/L, 利用中和酸调节织物 pH 值为 4.5 7.5, 采用的烘干温度为 110 130, 采用的车速为 15 25m/min。 0018 上述, 柔软剂硅油可以采用欧诺思公司生产的超级完美柔软剂硅。
15、油 FRD-5 以及日 华公司生产的柔软剂 AQG-01EZ。 0019 作为一种改进, 所述加白工艺的流程为 : 在 80下进行加白 30min, 然后在 60下 水洗 10min, 再在 40下水洗 10min, 最后出缸。 0020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0021 本发明提供的婴儿包被, 其采用 40S精梳纱作为经纱, 采用 32S甲克素纤维与棉混 纺纱、 32S合股棉以及 7S棉作为纬纱, 织造成具有六层组织的坯布, 所述坯布从上到下, 第 一、 六层的纬纱为32S甲克素纤维与棉混纺纱, 第二、 五层的纬纱为32S合股棉, 第三、 四层的 纬纱为 7S棉, 。
16、所述六层组织的层与层之间用接结点进行接结, 防止层与层之间出现脱节、 分 离, 基于以上结构, 婴儿包被的两个外层具有了甲克素纤维, 保留了甲壳素天然的抑菌保健 功能, 提高了婴幼儿的身体免疫力, 而且采用六层组织结构的坯布, 而且内层的纬纱采用 7S 低支纱, 纱支比较粗, 使得内部更加疏松, 具有优异的吸湿排汗性能, 整体的舒适性更好。 0022 本发明提供的婴儿包被中, 所述 32S甲克素纤维与棉混纺纱中, 甲克素纤维与棉混 纺比为 5/95, 坯布从上到下的六层组织的经纱密度比例为 3 : 2 : 1 : 1 : 2 : 3, 纬纱密度比例为 3 : 2 : 1 : 1 : 2 : 3。
17、。以上参数经过发明人大量反复的实验得出, 其中采用的甲克素纤维与棉混 纺比为 5/95 时, 能够保留了甲壳素天然的抑菌保健功能, 提高了婴幼儿的身体免疫力, 而 如果甲克素纤维与棉混纺比大于 5/95, 则很容易会造成婴幼儿的身体不适, 婴儿包被的舒 适性也会大大降低 ; 坯布的六层组织经纱密度和纬纱密度均是内层小于外层, 这使得包被 从外面看来致密, 而内部松软, 吸湿排汗性能优良, 利于婴幼儿的身体健康。 0023 本发明提供的婴儿包被的织造方法, 与本发明提供的甲克素纤维六层婴儿包被相 适应, 采用以上织造方法时, 织造得到的婴儿包被手感好、 蓬松、 产品的使用寿命较长 ; 织造 说 。
18、明 书 CN 103014988 A 4 3/5 页 5 方法中提及的各类参数以及试剂, 经过发明人的反复试验筛选得出, 在处理本发明提供的 甲克素纤维六层婴儿包被时, 起到了非常显著的效果。 0024 总之, 本发明产品有良好的柔软舒适性能、 优异的吸湿排汗性能、 保留了甲壳素天 然的抑菌保健功能, 比其它棉制品手感柔软舒适, 同时提高了婴幼儿的身体免疫力 ; 而工艺 简单可靠, 便于实行, 具有显著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 创作特征、 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 下面结 合具体实施例, 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26 一种婴儿包被, 其采用 40S精梳。
19、纱作为经纱, 采用 32S甲克素纤维与棉混纺纱、 32S 合股棉以及 7S棉作为纬纱, 织造成具有六层组织的坯布, 所述坯布从上到下, 第一、 六层的 纬纱为 32S甲克素纤维与棉混纺纱, 第二、 五层的纬纱为 32S合股棉, 第三、 四层的纬纱为 7S 棉, 所述六层组织的层与层之间用接结点进行接结, 防止层与层之间出现脱节、 分离。 0027 其中, 所述 32S甲克素纤维与棉混纺纱中, 甲克素纤维与棉混纺比为 5/95。所述坯 布从上到下的六层组织的经纱密度比例为 3 : 2 : 1 : 1 : 2 : 3, 纬纱密度比例为 3 : 2 : 1 : 1 : 2 : 3。 0028 以下为。
20、制备婴儿包被的几个具体实施例。 0029 实施例 1 0030 一种婴儿包被的织造工艺, 包括如下步骤 : 0031 (1) 将精梳长绒棉纱和甲壳素纤维纱用并纱机并合后卷绕成筒子, 喂入倍捻机加 捻制成 32S甲克素纤维与棉混纺纱 ; 原棉经过混合后, 用开棉机进行开松和除杂, 用清棉机 继续开松和去杂, 并将原棉制成一定规格的棉卷或棉层 ; 将制成的棉卷或棉层喂入梳棉机 进行细致彻底的分梳, 使束纤维分离成单纤维状态, 并使纤维部分伸直, 制成一定密度的均 匀椭圆形梳棉生条, 并有规律的圈放在棉条筒内, 以及将梳棉机生产的梳棉生条经过初步 定向、 伸直, 具备纱条的初步形态 ; 将梳棉生条喂。
21、入粗纱机抽长拉细, 并使纤维进一步伸直 平行成粗纱, 将加捻后的粗纱卷绕在筒管上, 制成一定形状和大小的卷装 ; 将粗纱喂入细 纱机均匀的拉长抽细到所要求的线密度的细纱, 将纺成的细纱按一定成型要求卷绕在筒管 上, 作成 40S精梳纱、 32S合股棉和 7S棉的筒纱 ; 0032 (2) 将 40S精梳纱作为经纱, 将 32S甲克素纤维与棉混纺纱作为第一、 六层的纬纱, 将32S合股棉作为第二、 五层的纬纱, 将7S棉作为第三、 四层的纬纱, 织造成具有六层组织的 坯布, 六层组织的层与层之间利用接结点连接成整体产品, 其具体结构以第二层和第三层 之间的接结点为例 : 织第三层时, 第一第二层。
22、的经纱全部处于第三层纬纱的上面, 即第一层 和第二层的所有经纱从织造开始的第一纬至最后一纬全部为经组织点, 将处于第二层的任 意一根经纱的任意一纬改为纬组织点, 便实现了第二层与第三层连接, 接结点 ; 即为同理可 实现第四层与第五层、 第五与第六层的连接 ; 0033 (3) 将所述坯布依序进行烧毛, 烧毛工艺中, 烧毛机的火口一正一反, 且火口压 力 9mbar, 车速 95m/min ; 煮漂, 煮漂工艺中, 使用的煮漂液中含有 42wt% 火碱溶液 55ml/L、 30wt% 双氧水 15ml/L、 巴斯夫公司生产的阴离子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CSA3ml/L、 巴斯夫公 司产的稳定剂F。
23、-PL5ml/L、 巴斯夫公司生产的络合剂MSD0.5ml/L, 采用的煮漂温度为99, 采用的煮漂时间为39分钟 ; 加白, 加白工艺为 : 在80下进行加白30min, 然后在60下水 说 明 书 CN 103014988 A 5 4/5 页 6 洗 10min, 再在 40下水洗 10min, 最后出缸 ; 加软烘干, 所述加软烘干工艺在松式震荡烘干 机上进行, 使用的柔软剂配方为 : 欧诺思公司生产的超级完美柔软剂硅油 FRD-525g/L, 日 华公司生产的柔软剂AQG-01EZ15g/L, 利用中和酸调节织物pH值为4.5, 采用的烘干温度为 110, 采用的车速为 15m/min。
24、 ; 最后进行缝纫, 制成所述婴儿包被。 0034 实施例 2 0035 一种婴儿包被的织造工艺, 包括如下步骤 : 0036 (1) 将精梳长绒棉纱和甲壳素纤维纱用并纱机并合后卷绕成筒子, 喂入倍捻机加 捻制成 32S甲克素纤维与棉混纺纱 ; 0037 原棉经过混合后, 用开棉机进行开松和除杂, 用清棉机继续开松和去杂, 并将原棉 制成一定规格的棉卷或棉层 ; 将制成的棉卷或棉层喂入梳棉机进行细致彻底的分梳, 使束 纤维分离成单纤维状态, 并使纤维部分伸直, 制成一定密度的均匀椭圆形梳棉生条, 并有规 律的圈放在棉条筒内, 以及将梳棉机生产的梳棉生条经过初步定向、 伸直, 具备纱条的初步 形。
25、态 ; 将梳棉生条喂入粗纱机抽长拉细, 并使纤维进一步伸直平行成粗纱, 将加捻后的粗纱 卷绕在筒管上, 制成一定形状和大小的卷装 ; 将粗纱喂入细纱机均匀的拉长抽细到所要求 的线密度的细纱, 将纺成的细纱按一定成型要求卷绕在筒管上, 作成 40S精梳纱、 32S合股棉 和 7S棉的筒纱 ; 0038 (2) 将 40S精梳纱作为经纱, 将 32S甲克素纤维与棉混纺纱作为第一、 六层的纬纱, 将32S合股棉作为第二、 五层的纬纱, 将7S棉作为第三、 四层的纬纱, 织造成具有六层组织的 坯布, 六层组织的层与层之间利用接结点连接成整体产品, 其具体结构以第二层和第三层 之间的接结点为例 : 织第。
26、三层时, 第一第二层的经纱全部处于第三层纬纱的上面, 即第一层 和第二层的所有经纱从织造开始的第一纬至最后一纬全部为经组织点, 将处于第二层的任 意一根经纱的任意一纬改为纬组织点, 便实现了第二层与第三层连接, 接结点 ; 即为同理可 实现第四层与第五层、 第五与第六层的连接 ; 0039 (3) 将所述坯布依序进行烧毛, 烧毛工艺中, 烧毛机的火口一正一反, 且火口压力 11mbar, 车速 105m/min ; 煮漂, 煮漂工艺中, 使用的煮漂液中含有 42wt% 火碱溶液 65ml/L、 30wt% 双氧水 25ml/L、 表面活性剂 CSA7ml/L、 稳定剂 F-PL9ml/L、 络。
27、合剂 MSD3.5ml/L, 采用 的煮漂温度为 101 , 采用的煮漂时间为 41 分钟 ; 加白, 加白工艺为 : 在 80下进行加白 30min, 然后在60下水洗10min, 再在40下水洗10min, 最后出缸 ; 加软烘干, 所述加软烘 干工艺在松式震荡烘干机上进行, 使用的柔软剂配方为 : 柔软剂硅油 FRD-535g/L, 柔软剂 AQG-01EZ25g/L, 利用中和酸调节织物pH值为7.5, 采用的烘干温度为130, 采用的车速为 25m/min ; 最后进行缝纫, 制成所述婴儿包被。 0040 实施例 3 0041 一种婴儿包被的织造工艺, 包括如下步骤 : 0042 (。
28、1) 将精梳长绒棉纱和甲壳素纤维纱用并纱机并合后卷绕成筒子, 喂入倍捻机加 捻制成 32S甲克素纤维与棉混纺纱 ; 0043 原棉经过混合后, 用开棉机进行开松和除杂, 用清棉机继续开松和去杂, 并将原棉 制成一定规格的棉卷或棉层 ; 将制成的棉卷或棉层喂入梳棉机进行细致彻底的分梳, 使束 纤维分离成单纤维状态, 并使纤维部分伸直, 制成一定密度的均匀椭圆形梳棉生条, 并有规 律的圈放在棉条筒内, 以及将梳棉机生产的梳棉生条经过初步定向、 伸直, 具备纱条的初步 说 明 书 CN 103014988 A 6 5/5 页 7 形态 ; 将梳棉生条喂入粗纱机抽长拉细, 并使纤维进一步伸直平行成粗纱。
29、, 将加捻后的粗纱 卷绕在筒管上, 制成一定形状和大小的卷装 ; 将粗纱喂入细纱机均匀的拉长抽细到所要求 的线密度的细纱, 将纺成的细纱按一定成型要求卷绕在筒管上, 作成 40S精梳纱、 32S合股棉 和 7S棉的筒纱 ; 0044 (2) 将 40S精梳纱作为经纱, 将 32S甲克素纤维与棉混纺纱作为第一、 六层的纬纱, 将32S合股棉作为第二、 五层的纬纱, 将7S棉作为第三、 四层的纬纱, 织造成具有六层组织的 坯布, 六层组织的层与层之间利用接结点连接成整体产品, 其具体结构以第二层和第三层 之间的接结点为例 : 织第三层时, 第一第二层的经纱全部处于第三层纬纱的上面, 即第一层 和第。
30、二层的所有经纱从织造开始的第一纬至最后一纬全部为经组织点, 将处于第二层的任 意一根经纱的任意一纬改为纬组织点, 便实现了第二层与第三层连接, 接结点 ; 即为同理可 实现第四层与第五层、 第五与第六层的连接 ; 0045 (3) 将所述坯布依序进行烧毛, 烧毛工艺中, 烧毛机的火口一正一反, 且火口压 力 10mbar, 车速 100m/min ; 煮漂, 煮漂工艺中, 使用的煮漂液中含有 42wt% 火碱溶液 60ml/ L、 30wt% 双氧水 20ml/L、 巴斯夫公司生产的阴离子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CSA5ml/L、 巴斯 夫公司产的稳定剂 F-PL7ml/L、 巴斯夫公司生产的络合。
31、剂 MSD2.0ml/L, 采用的煮漂温度 为 100 , 采用的煮漂时间为 40 分钟 ; 加白, 加白工艺为 : 在 80下进行加白 30min, 然 后在 60下水洗 10min, 再在 40下水洗 10min, 最后出缸 ; 加软烘干, 所述加软烘干工艺 在松式震荡烘干机上进行, 使用的柔软剂配方为 : 欧诺思公司生产的超级完美柔软剂硅油 FRD-530g/L, 日华公司生产的柔软剂 AQG-01EZ20g/L, 利用中和酸调节织物 pH 值为 6.0, 采 用的烘干温度为 120, 采用的车速为 20m/min ; 最后进行缝纫, 制成所述婴儿包被。 0046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一切基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 所作出的结构 上的改进, 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说 明 书 CN 103014988 A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