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V型磁极直线旋转运动转换器.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471040 上传时间:2018-02-1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53864.9

申请日:

2014.09.05

公开号:

CN104184302A

公开日:

2014.12.0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H02K 51/00申请公布日:2014120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2K 51/00申请日:20140905|||公开

IPC分类号:

H02K51/00

主分类号:

H02K51/00

申请人:

东南大学

发明人:

付兴贺; 王标; 林明耀

地址:

211189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东南大学路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代理人:

杨晓玲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V型磁极直线旋转运动转换器,可实现直线运动和旋转运动的相互转换,以及动能的传递。该转换器包括旋转单元、直线单元和调磁机构。所述旋转单元包括转轴、转子铁芯和永磁体;其中,永磁体采用分段式V型结构,粘贴在转子铁芯表面。所述直线单元包括动子轭和永磁体;所述调磁机构由导磁的调磁铁块构成,固定在旋转单元和直线单元之间。本发明的旋转单元采用新型磁极结构,有效降低了转换器的转矩脉动,减小了转换器的抖动和损耗,提高了转换器的稳定性和能量转换效率;同时,V型磁极呈中心对称,使得轴向磁拉力相互抵消,提高了转换器的工作可靠性和运行寿命。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V型磁极直线旋转运动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单元、直线单元和调磁机构,所述调磁机构固定设置在旋转单元和直线单元之间;其中:
所述旋转单元包括转轴(1)、转子铁芯(2)和永磁体,转轴(1)穿过转子铁芯(2)的轴孔,并与转子铁芯(2)紧固在一起,永磁体粘贴在转子铁芯(2)的表面或内嵌在转子铁芯(2)中;其中,所述永磁体包括转子N极永磁体(3)、转子S极永磁体(4);
所述旋转单元的每极永磁体沿所述转子铁芯(2)的圆周设置,形成多级环形永磁转子结构;每极永磁体沿转轴轴向采用分段式结构设置,各段永磁体具有相同的圆心角、内外径及轴向长度,每极永磁体中相邻的两段永磁体错开设置,每极永磁体中的每段永磁体的中心点连线成“V”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型磁极直线旋转运动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N极永磁体(3)和转子S极永磁体(4)为径向充磁的瓦形永磁体。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型磁极直线旋转运动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单元包括动子轭(8)以及沿径向充磁的动子N极永磁体(6)和动子S极永磁体(7),所述动子N极永磁体(6)和动子S极永磁体(7)沿直线单元运动方向互相交错粘贴于动子轭(8)的表面或内嵌在动子轭(8)中。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型磁极直线旋转运动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单元包括动子轭(8)以及沿径向充磁的动子N极永磁体(6)或动子S极永磁体(7),所述动子N极永磁体(6)或动子S极永磁体(7)沿直线单元运动方向粘贴于动子轭(8)的表面或内嵌在动子轭(8)中。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型磁极直线旋转运动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磁机构包括宽度相同并间隔设置的导磁的调磁铁块(5),所有调磁铁块(5)靠近所述旋转单元的一端围绕转子铁芯(2)呈弧形设置,所有调磁铁块(5)的端部与转子铁芯(2)表面的永磁体之间留有内气隙;所述调磁铁块与所述动子轭(8)表面的永磁体之间留有宽度一致的外气隙。

6.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V型磁极直线旋转运动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磁铁块(5)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间隙中填充非导磁介质。

说明书

一种V型磁极直线旋转运动转换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V型磁极直线旋转运动转换器,适用于非接触式变速驱动场合,属于动力传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工农业生产、国防、航空、航天等领域,经常需要将旋转运动变成直线运动,或将直线运动变成旋转运动。根据应用场合的不同,人们开发出各种变换装置或设备来满足上述要求,例如齿轮齿条、链条、钢丝绳、传动带、丝杆、曲柄连杆、滑块机构、凸轮顶杆机构等。在这些变换装置中,直线运动部件和旋转运动部件相互接触,带来了摩擦、振动、噪音等问题。
永磁式齿轮齿条是一种非接触式的传动装置,具有可靠性好、传动平稳、寿命长,无摩擦损耗、无需润滑、无油污等特点,逐渐被应用到直线运动和旋转运动相互转换的领域。但是,永磁式齿轮齿条所能传递的转矩密度较小、能量传递效率较低,很难满足工业传动的需要。将磁场调制原理应用于永磁齿轮拓扑结构,可大幅提高永磁齿轮所传递的转矩和效率。在此背景下,以永磁式齿轮齿条结构为基础引入调磁机构,构成了一种新型直线旋转转换器,该转换器主要是通过调磁机构实现气隙磁场的调制,增加了永磁体利用率,提高了转换机构的转矩密度和功率。
采用倾斜永磁体的方法,可消除转换结构的转矩脉动,但永磁体单向倾斜却会引起轴向磁拉力,不平衡的轴向力可能会损坏转轴及设备,降低转换器的适用寿命。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出一种V型磁极直线旋转运动转换器,能够减小转矩脉动的同时,使转子铁芯表面的永磁体所受到的轴向力相互抵消,从而提高转换器的可靠性。
技术方案:一种V型磁极直线旋转运动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单元、直线单元和调磁机构,所述调磁机构固定设置在旋转单元和直线单元之间;其中:
所述旋转单元包括转轴、转子铁芯和永磁体,转轴穿过转子铁芯的轴孔,并与转子铁芯紧固在一起,永磁体粘贴在转子铁芯的表面或内嵌在转子铁芯中;其中,所述永磁体包括转子N极永磁体、转子S极永磁体;
所述旋转单元的每极永磁体沿所述转子铁芯的圆周设置,形成多级环形永磁转子结构;每极永磁体沿转轴轴向采用分段式结构设置,各段永磁体具有相同的圆心角、内外径及轴向长度,每极永磁体中相邻的两段永磁体错开设置,每极永磁体中的每段永磁体的中心点连线成“V”型。
进一步的,所述转子N极永磁体和转子S极永磁体为径向充磁的瓦形永磁体。
进一步的,所述直线单元包括动子轭以及沿径向充磁的动子N极永磁体和动子S极永磁体,所述动子N极永磁体和动子S极永磁体沿直线单元运动方向互相交错粘贴于动子轭的表面或内嵌在动子轭中。
进一步的,所述直线单元包括动子轭以及沿径向充磁的动子N极永磁体或动子S极永磁体,所述动子N极永磁体或动子S极永磁体沿直线单元运动方向粘贴于动子轭的表面或内嵌在动子轭中。
进一步的,所述调磁机构包括宽度相同并间隔设置的导磁的调磁铁块,所有调磁铁块靠近所述旋转单元的一端围绕转子铁芯呈弧形设置,所有调磁铁块的端部与转子铁芯表面的永磁体之间留有内气隙;所述调磁铁块与所述动子轭表面的永磁体之间留有宽度一致的外气隙。
进一步的,所述调磁铁块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间隙中填充非导磁介质。
有益效果:本发明具有传统磁力齿轮的优点:无摩擦损耗使能量传递效率提高,减小噪音和振动使系统的稳定性和舒适性提高;其次该转换器通过引入调磁机构,提高了永磁体的利用率,同时实现气隙磁场的调制,提高转换器的转矩密度和能量转换效率。
转换器的旋转单元永磁体采用分段式结构,“V”型排列,在不影响气隙磁密大小的情况下,进一步优化气隙磁密波形,从而减小转矩脉动和齿槽转矩,避免转换器运行过程中出现大的噪音和振动,提高了转换器运行的稳定性;旋转单元的永磁体采用V型排列,减小转矩脉动的同时,使单向斜极结构所引起的轴向磁拉力相互抵消,从而提高了转换器的运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V型磁极直线旋转运动转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旋转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的直线单元和调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更进一步的解释。
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一种V型磁极直线旋转运动转换器,包括旋转单元、直线单元和调磁机构,调磁机构固定设置在旋转单元和直线单元之间。
如图2所示,旋转单元包括转轴1、转子铁芯2和永磁体。转轴1穿过转子铁芯2的轴孔,并与转子铁芯2紧固在一起,永磁体粘贴在转子铁芯2的表面。其中,永磁体包括转子N极永磁体3、转子S极永磁体4,转子N极永磁体3和转子S极永磁体4为径向充磁的瓦形永磁体。旋转单元的每极永磁体沿转子铁芯2的圆周设置,形成多级环形永磁转子结构。每极永磁体沿转轴轴向采用分段式结构设置,各段永磁体具有相同的圆心角、内外径及轴向长度,每极永磁体中各段永磁体依次错开1.5度粘贴在转子铁芯2的表面,每极永磁体中的每段永磁体的中心点连线成“V”型。本实施例中永磁体包括两对极永磁体,极弧系数取0.6。
如图3所示,直线单元包括动子轭8以及沿径向充磁的动子N极永磁体6和动子S极永磁体7,动子N极永磁体6和动子S极永磁体7沿直线单元运动方向互相交错粘贴于动子轭8的表面。调磁机构包括宽度相同并间隔设置的导磁的调磁铁块5,所有调磁铁块5靠近旋转单元的一端围绕转子铁芯2呈弧形设置。调磁铁块靠近直线单元的一端与动子轭8表面永磁体平行,所有调磁铁块5的端部与转子铁芯2表面的永磁体之间留有气隙,该气隙称为内气隙;调磁铁块与所述动子轭8表面的永磁体之间留有宽度一致的气隙,该气隙称为外气隙。调磁铁块5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中填充非导磁介质。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旋转单元中的永磁体内嵌在转子铁芯2中。直线单元包括动子轭8和沿径向充磁的动子N极永磁体6;动子N极永磁体6沿直线单元运动方向粘贴于动子轭8的表面。直线单元中的动子N极永磁体6和动子S极永磁体7沿直线单元运动方向互相交错内嵌在动子轭8中。此外,动子轭8中的动子N极永磁体6还可以沿直线单元运动方向内嵌在动子轭8中。
此外,动子轭8中的动子N极永磁体6还可以用动子S极永磁体7代替。
该直线旋转运动转换器由旋转单元上的永磁体产生的磁力线经过内气隙进入调磁铁块中,再穿过调磁铁块和外气隙,到达直线单元的永磁体,最后再次经过调磁铁块回到旋转单元的永磁体,从而形成闭合回路。旋转单元和直线单元之间的调磁机构实现了内外气隙磁场的调制,进而充分利用气隙磁场谐波,实现机械能量在磁极数不相等的运动单元之间的传递。表贴在转子铁芯表面或内嵌在转子铁芯中的永磁体的受力方向与永 磁体的倾斜方向垂直,在旋转过程中的永磁体会受到轴向的拉力。本发明避开了一般永磁转子为减小转矩脉动而采用的方法:斜永磁体,采用“V”型磁极,在减小转矩脉动的同时,使单向斜极结构所引起的轴向磁拉力相互抵消。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V型磁极直线旋转运动转换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V型磁极直线旋转运动转换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V型磁极直线旋转运动转换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V型磁极直线旋转运动转换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V型磁极直线旋转运动转换器.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84302A43申请公布日20141203CN104184302A21申请号201410453864922申请日20140905H02K51/0020060171申请人东南大学地址211189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东南大学路2号72发明人付兴贺王标林明耀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9代理人杨晓玲54发明名称一种V型磁极直线旋转运动转换器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V型磁极直线旋转运动转换器,可实现直线运动和旋转运动的相互转换,以及动能的传递。该转换器包括旋转单元、直线单元和调磁机构。所述旋转单元包括转轴、转子铁芯和永磁体;其中,永磁体采用分段式V型结。

2、构,粘贴在转子铁芯表面。所述直线单元包括动子轭和永磁体;所述调磁机构由导磁的调磁铁块构成,固定在旋转单元和直线单元之间。本发明的旋转单元采用新型磁极结构,有效降低了转换器的转矩脉动,减小了转换器的抖动和损耗,提高了转换器的稳定性和能量转换效率;同时,V型磁极呈中心对称,使得轴向磁拉力相互抵消,提高了转换器的工作可靠性和运行寿命。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84302ACN104184302A1/1页21一种V型磁极直线旋转运动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单元、直线单元和调磁。

3、机构,所述调磁机构固定设置在旋转单元和直线单元之间;其中所述旋转单元包括转轴1、转子铁芯2和永磁体,转轴1穿过转子铁芯2的轴孔,并与转子铁芯2紧固在一起,永磁体粘贴在转子铁芯2的表面或内嵌在转子铁芯2中;其中,所述永磁体包括转子N极永磁体3、转子S极永磁体4;所述旋转单元的每极永磁体沿所述转子铁芯2的圆周设置,形成多级环形永磁转子结构;每极永磁体沿转轴轴向采用分段式结构设置,各段永磁体具有相同的圆心角、内外径及轴向长度,每极永磁体中相邻的两段永磁体错开设置,每极永磁体中的每段永磁体的中心点连线成“V”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型磁极直线旋转运动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N极永磁体3和转子。

4、S极永磁体4为径向充磁的瓦形永磁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型磁极直线旋转运动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单元包括动子轭8以及沿径向充磁的动子N极永磁体6和动子S极永磁体7,所述动子N极永磁体6和动子S极永磁体7沿直线单元运动方向互相交错粘贴于动子轭8的表面或内嵌在动子轭8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型磁极直线旋转运动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单元包括动子轭8以及沿径向充磁的动子N极永磁体6或动子S极永磁体7,所述动子N极永磁体6或动子S极永磁体7沿直线单元运动方向粘贴于动子轭8的表面或内嵌在动子轭8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型磁极直线旋转运动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磁机构包括宽度。

5、相同并间隔设置的导磁的调磁铁块5,所有调磁铁块5靠近所述旋转单元的一端围绕转子铁芯2呈弧形设置,所有调磁铁块5的端部与转子铁芯2表面的永磁体之间留有内气隙;所述调磁铁块与所述动子轭8表面的永磁体之间留有宽度一致的外气隙。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V型磁极直线旋转运动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磁铁块5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间隙中填充非导磁介质。权利要求书CN104184302A1/3页3一种V型磁极直线旋转运动转换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V型磁极直线旋转运动转换器,适用于非接触式变速驱动场合,属于动力传动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在工农业生产、国防、航空、航天等领域,经常需要将旋转运动变成。

6、直线运动,或将直线运动变成旋转运动。根据应用场合的不同,人们开发出各种变换装置或设备来满足上述要求,例如齿轮齿条、链条、钢丝绳、传动带、丝杆、曲柄连杆、滑块机构、凸轮顶杆机构等。在这些变换装置中,直线运动部件和旋转运动部件相互接触,带来了摩擦、振动、噪音等问题。0003永磁式齿轮齿条是一种非接触式的传动装置,具有可靠性好、传动平稳、寿命长,无摩擦损耗、无需润滑、无油污等特点,逐渐被应用到直线运动和旋转运动相互转换的领域。但是,永磁式齿轮齿条所能传递的转矩密度较小、能量传递效率较低,很难满足工业传动的需要。将磁场调制原理应用于永磁齿轮拓扑结构,可大幅提高永磁齿轮所传递的转矩和效率。在此背景下,以。

7、永磁式齿轮齿条结构为基础引入调磁机构,构成了一种新型直线旋转转换器,该转换器主要是通过调磁机构实现气隙磁场的调制,增加了永磁体利用率,提高了转换机构的转矩密度和功率。0004采用倾斜永磁体的方法,可消除转换结构的转矩脉动,但永磁体单向倾斜却会引起轴向磁拉力,不平衡的轴向力可能会损坏转轴及设备,降低转换器的适用寿命。发明内容0005发明目的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出一种V型磁极直线旋转运动转换器,能够减小转矩脉动的同时,使转子铁芯表面的永磁体所受到的轴向力相互抵消,从而提高转换器的可靠性。0006技术方案一种V型磁极直线旋转运动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单元、直线单元和调磁机构,所述调磁机构固定设置。

8、在旋转单元和直线单元之间;其中0007所述旋转单元包括转轴、转子铁芯和永磁体,转轴穿过转子铁芯的轴孔,并与转子铁芯紧固在一起,永磁体粘贴在转子铁芯的表面或内嵌在转子铁芯中;其中,所述永磁体包括转子N极永磁体、转子S极永磁体;0008所述旋转单元的每极永磁体沿所述转子铁芯的圆周设置,形成多级环形永磁转子结构;每极永磁体沿转轴轴向采用分段式结构设置,各段永磁体具有相同的圆心角、内外径及轴向长度,每极永磁体中相邻的两段永磁体错开设置,每极永磁体中的每段永磁体的中心点连线成“V”型。0009进一步的,所述转子N极永磁体和转子S极永磁体为径向充磁的瓦形永磁体。0010进一步的,所述直线单元包括动子轭以及。

9、沿径向充磁的动子N极永磁体和动子S极永磁体,所述动子N极永磁体和动子S极永磁体沿直线单元运动方向互相交错粘贴于动说明书CN104184302A2/3页4子轭的表面或内嵌在动子轭中。0011进一步的,所述直线单元包括动子轭以及沿径向充磁的动子N极永磁体或动子S极永磁体,所述动子N极永磁体或动子S极永磁体沿直线单元运动方向粘贴于动子轭的表面或内嵌在动子轭中。0012进一步的,所述调磁机构包括宽度相同并间隔设置的导磁的调磁铁块,所有调磁铁块靠近所述旋转单元的一端围绕转子铁芯呈弧形设置,所有调磁铁块的端部与转子铁芯表面的永磁体之间留有内气隙;所述调磁铁块与所述动子轭表面的永磁体之间留有宽度一致的外气隙。

10、。0013进一步的,所述调磁铁块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间隙中填充非导磁介质。0014有益效果本发明具有传统磁力齿轮的优点无摩擦损耗使能量传递效率提高,减小噪音和振动使系统的稳定性和舒适性提高;其次该转换器通过引入调磁机构,提高了永磁体的利用率,同时实现气隙磁场的调制,提高转换器的转矩密度和能量转换效率。0015转换器的旋转单元永磁体采用分段式结构,“V”型排列,在不影响气隙磁密大小的情况下,进一步优化气隙磁密波形,从而减小转矩脉动和齿槽转矩,避免转换器运行过程中出现大的噪音和振动,提高了转换器运行的稳定性;旋转单元的永磁体采用V型排列,减小转矩脉动的同时,使单向斜极结构所引起的轴向磁拉力相互抵消,。

11、从而提高了转换器的运行可靠性。附图说明0016图1为V型磁极直线旋转运动转换器的结构示意图;0017图2为实施例1的旋转单元的结构示意图;0018图3为实施例1的直线单元和调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更进一步的解释。0020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一种V型磁极直线旋转运动转换器,包括旋转单元、直线单元和调磁机构,调磁机构固定设置在旋转单元和直线单元之间。0021如图2所示,旋转单元包括转轴1、转子铁芯2和永磁体。转轴1穿过转子铁芯2的轴孔,并与转子铁芯2紧固在一起,永磁体粘贴在转子铁芯2的表面。其中,永磁体包括转子N极永磁体3、转子S极永磁体4,转子N极永磁体3。

12、和转子S极永磁体4为径向充磁的瓦形永磁体。旋转单元的每极永磁体沿转子铁芯2的圆周设置,形成多级环形永磁转子结构。每极永磁体沿转轴轴向采用分段式结构设置,各段永磁体具有相同的圆心角、内外径及轴向长度,每极永磁体中各段永磁体依次错开15度粘贴在转子铁芯2的表面,每极永磁体中的每段永磁体的中心点连线成“V”型。本实施例中永磁体包括两对极永磁体,极弧系数取06。0022如图3所示,直线单元包括动子轭8以及沿径向充磁的动子N极永磁体6和动子S极永磁体7,动子N极永磁体6和动子S极永磁体7沿直线单元运动方向互相交错粘贴于动子轭8的表面。调磁机构包括宽度相同并间隔设置的导磁的调磁铁块5,所有调磁铁块5靠近旋。

13、转单元的一端围绕转子铁芯2呈弧形设置。调磁铁块靠近直线单元的一端与动子轭说明书CN104184302A3/3页58表面永磁体平行,所有调磁铁块5的端部与转子铁芯2表面的永磁体之间留有气隙,该气隙称为内气隙;调磁铁块与所述动子轭8表面的永磁体之间留有宽度一致的气隙,该气隙称为外气隙。调磁铁块5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中填充非导磁介质。0023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旋转单元中的永磁体内嵌在转子铁芯2中。直线单元包括动子轭8和沿径向充磁的动子N极永磁体6;动子N极永磁体6沿直线单元运动方向粘贴于动子轭8的表面。直线单元中的动子N极永磁体6和动子S极永磁体7沿直线单元运动方向互相交错内嵌在动子轭8。

14、中。此外,动子轭8中的动子N极永磁体6还可以沿直线单元运动方向内嵌在动子轭8中。0024此外,动子轭8中的动子N极永磁体6还可以用动子S极永磁体7代替。0025该直线旋转运动转换器由旋转单元上的永磁体产生的磁力线经过内气隙进入调磁铁块中,再穿过调磁铁块和外气隙,到达直线单元的永磁体,最后再次经过调磁铁块回到旋转单元的永磁体,从而形成闭合回路。旋转单元和直线单元之间的调磁机构实现了内外气隙磁场的调制,进而充分利用气隙磁场谐波,实现机械能量在磁极数不相等的运动单元之间的传递。表贴在转子铁芯表面或内嵌在转子铁芯中的永磁体的受力方向与永磁体的倾斜方向垂直,在旋转过程中的永磁体会受到轴向的拉力。本发明避开了一般永磁转子为减小转矩脉动而采用的方法斜永磁体,采用“V”型磁极,在减小转矩脉动的同时,使单向斜极结构所引起的轴向磁拉力相互抵消。0026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4184302A1/1页6图1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418430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发电、变电或配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