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剥离聚乙烯薄膜胶带生产设备及其生产方法.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4709276 上传时间:2018-10-30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265232.5

申请日:

2013.06.28

公开号:

CN103358557A

公开日:

2013.10.2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9C 69/02申请日:20130628|||公开

IPC分类号:

B29C69/02; B29C43/24; B29C43/52; B29C41/32; B29C65/08

主分类号:

B29C69/02

申请人:

苏州市新广益电子有限公司

发明人:

夏超华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胥口镇合丰路55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代理人:

刘计成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剥离聚乙烯薄膜胶带生产设备,其至少包括:基体、阶梯加热辊组、热压合辊组、背辊和超声波振荡装置。采用该生产设备和生产方法加工聚乙烯薄膜,聚乙烯薄膜在经过热压合辊后会在待涂面产生微米级压痕,在第一次涂布高含量热膨胀微球胶粘剂时,含有高含量热膨胀微球的胶粘剂会填满压痕,使得胶粘剂层与基膜层更好地接触,抵消了高含量热膨胀微球对胶粘剂粘性的降低效应,由于高含量热膨胀微球的添加,在外层胶粘剂层热膨胀微球添加量为常规添加量保证胶粘剂粘性的同时,增加了胶粘剂层中整体热膨胀微球的百分比含量,从而使得整体聚乙烯胶带的热剥离效果大大增强。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热剥离聚乙烯薄膜胶带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其至少包括:
基体,所述基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基板,两个基板通过连接板连接;
阶梯加热辊组,所述阶梯加热辊组包括数根平行排列的加热辊,所述加热辊可旋转地安装在两个基板之间,各个加热辊的加热温度沿聚乙烯薄膜输送方向依次升高;
热压合辊组,所述热压合辊组包括第一热压合辊和第二热压合辊,所述第一热压合辊、第二热压合辊可旋转地安装在两个基板之间,所述第一热压合辊表面光滑,所述第二热压辊表面设有微米级小凸点;
背辊,所述背辊可旋转地安装在两个基板之间,所述背辊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涂布机构;
超声波振荡装置,所述超声波振荡装置包括上下两个相对的超声波振荡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剥离聚乙烯薄膜胶带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布机构包括一挤出式储液槽,所述挤出式储液槽可旋转地安装在两个基板之间。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剥离聚乙烯薄膜胶带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式储液槽安装在一旋转支架上,所述旋转支架的两侧端设有转轴,所述旋转支架通过所述转轴可旋转地安装在两个基板之间。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剥离聚乙烯薄膜胶带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立板,所述挤出式储液槽通过连接螺栓与所述立板连接,所述连接螺栓上设有用于调节挤出式储液槽与背辊距离的距离调节转盘和锁紧挤出式储液槽的紧固转盘。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剥离聚乙烯薄膜胶带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架的两侧端设有锁紧螺栓。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剥离聚乙烯薄膜胶带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振荡装置两个相对的超声波振荡部之间设有张力轴。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剥离聚乙烯薄膜胶带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加热辊组包括九根平行排列的加热辊。

8.  一种热剥离聚乙烯薄膜胶带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使聚乙烯薄膜依次通过数个加热辊,沿聚乙烯薄膜输送方向,各加热辊的加热温度依次升高,其中起始加热辊的加热温度为40℃,末端加热辊的加热温度为120℃;
使聚乙烯薄膜通过两个热压合辊,两个热压和辊一个表面光滑、另一个表面设有微米级小凸点,小凸点的高度为10±2μm,压痕密度为400/cm2~900/cm2;
对聚乙烯薄膜进行第一次涂布,涂液的胶粘剂中热膨胀微球的添加比例为5%~10%;
对聚乙烯薄膜进行第二次涂布,涂液的胶粘剂中热膨胀微球的添加比例为1%~3%;
聚乙烯薄膜两侧涂布完成后进行超声波处理,超声波频率范围为20000HZ~40000HZ之间。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剥离聚乙烯薄膜胶带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薄膜依次通过九个加热辊,每个加热辊之间的温差为10℃,温度误差范围为±5℃。

说明书

说明书热剥离聚乙烯薄膜胶带生产设备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胶带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热剥离聚乙烯薄膜胶带的生产设备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热剥离胶带是21世纪初形成的一种新型胶带,其原理是在胶带中添加一定量的热膨胀微球,由于热膨胀微球外壳为高分子聚合物(丙烯睛共聚物),内部是碳氢化合物,其在受热(80-150℃)情况下,外壳软化,碳氢化合物由液态气化,从而使外壳膨胀增大,从而使得胶粘剂粘性降低,达到胶带与被粘物品易于脱落的目的。其被广泛应用在贴片电感、电容等行业。
然而,目前市场上的热剥离胶带均存在热剥离效果不明显,这是因为热膨胀微球与胶粘剂的添加比例一般都在1%~3%之间,太高的添加比例会影响胶粘剂的粘性,特别对于PE薄膜(聚乙烯)为基材的胶带,在不添加热膨胀微球前就存在基膜层与胶粘剂层密着性不好的问题,所谓的密着性即胶粘剂层与基膜层之间粘附性不好,施加一定的外力即可将胶层与基膜层剥离开来,为了解决PE类薄膜密着性不好的问题,常用的方法是在涂布胶粘剂层前,对PE类基膜待涂布面进行电晕处理,使其表面产生极性基团增加表面能,提高基膜的浸润性和粘合性。虽然,电晕方法能对密着性不良进行一定的改善,这样一来就多了一道电晕的过程,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且电晕后的薄膜需要及时涂布,否则极性基团会很快消失,另外,电晕后的效果仍然不是很理想。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生产高优良性热剥离聚乙烯薄膜胶带的生产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热剥离聚乙烯薄膜胶带生产设备,其至少包括:基体,所述基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基板,两个基板通过连接板连接;阶梯加热辊组,所述阶梯加热辊组包括数根平行排列的加热辊,所述加热辊可旋转地安装在两个基板之间,各个加热辊的加热温度沿聚乙烯薄膜输送方向依次升高;热压合辊组,所述热压合辊组包括第一热压合辊和第二热压合辊,所述第一热压合辊、第二热压合辊可旋转地安装在两个基板之间,所述第一热压合辊表面光滑,所述第二热压辊表面设有微米级小凸点;背辊,所述背辊可旋转地安装在两个基板之间,所述背辊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涂布机构;超声波振荡装置,所述超声波振荡装置包括上下两个相对的超声波振荡部。
优选地,所述涂布机构包括一挤出式储液槽,所述挤出式储液槽可旋转地安装在两个基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挤出式储液槽安装在一旋转支架上,所述旋转支架的两侧端设有转轴,所述旋转支架通过所述转轴可旋转地安装在两个基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旋转支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立板,所述挤出式储液槽通过连接螺栓与所述立板连接,所述连接螺栓上设有用于调节挤出式储液槽与背辊距离的距离调节转盘和锁紧挤出式储液槽的紧固转盘。
优选地,所述旋转支架的两侧端设有锁紧螺栓。
优选地,所述超声波振荡装置两个相对的超声波振荡部之间设有张力轴。
优选地,所述阶梯加热辊组包括九根平行排列的加热辊。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能生产高优良性热剥离聚乙烯薄膜胶带的生产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    使聚乙烯薄膜依次通过数个加热辊,沿聚乙烯薄膜输送方向,各加热辊的加热温度依次升高,其中起始加热辊的加热温度为40℃,末端加热辊的加热温度为120℃;
2)    使聚乙烯薄膜通过两个热压合辊,两个热压和辊一个表面光滑、另一个表面设有微米级小凸点,小凸点的高度为10±2μm,压痕密度为400/cm2~900/cm2;
3)    对聚乙烯薄膜进行第一次涂布,涂液的胶粘剂中热膨胀微球的添加比例为5%~10%;
4)    对聚乙烯薄膜进行第二次涂布,涂液的胶粘剂中热膨胀微球的添加比例为1%~3%;
5)    聚乙烯薄膜两侧涂布完成后进行超声波处理,超声波频率范围为20000HZ~40000HZ之间。
优选地,所述聚乙烯薄膜依次通过九个加热辊,每个加热辊之间的温差为10℃,温度误差范围为±5℃。
如上所述,采用该生产设备和生产方法加工聚乙烯薄膜,聚乙烯薄膜在经过热压合辊后会在待涂面产生微米级压痕,在第一次涂布高含量热膨胀微球胶粘剂时,含有高含量热膨胀微球的胶粘剂会填满压痕,使得胶粘剂层与基膜层更好地接触,抵消了高含量热膨胀微球对胶粘剂粘性的降低效应,由于高含量热膨胀微球的添加,在外层胶粘剂层热膨胀微球添加量为常规添加量保证胶粘剂粘性的同时,增加了胶粘剂层中整体热膨胀微球的百分比含量,从而使得整体聚乙烯胶带的热剥离效果大大增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生产设备实施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去掉一面基板后的生产设备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另一个视角的去掉一面基板后的生产设备三维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挤压式储液槽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5为薄膜在热剥离聚乙烯薄膜胶带的生产设备中的走膜方式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基板;2-连接板;3-涂布机构;31-挤出式储液槽;32-立板;33-转轴;34-锁紧螺栓;35-紧固旋钮;36-紧固转盘;37-距离调节转盘; 38-旋转支架;4-张力调节轴;41-轴承座;5-加热辊;51-加热辊基座;6-第一热压合辊;7-第二热压合辊;8-热压合辊基座;9-背辊;10-出料张力轴;11-进料张力轴;12-张力轴;13-张力轴;14-超声波振荡部;15聚乙烯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5。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2、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热剥离聚乙烯薄膜胶带生产设备,该生产设备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基板1,两个基板1之间通过连接板2连接。在两个基板1之间设有由数根加热辊5组成的阶梯加热辊组,数根加热辊5平行排列,加热辊5支撑在加热辊基座51上,加热辊可旋转。沿聚乙烯薄膜输送方向,各个加热辊5的温度依次升高。作为一种优选方式,阶梯加热辊组包括9根加热辊5(图中只画了5根),其实加热辊的加热温度为40℃,末端加热辊的加热温度为120℃,相邻两个加热辊之间的温度差为10℃,这样可使通过加热辊5的聚乙烯薄膜温度逐渐升高,从而可对聚乙烯薄膜起到更好的加热效果。
在两个基板1之间还设有一热压合辊组,该热压合辊组包括第一热压合辊6和第二热压合辊7,第一热压合辊6、第二热压合辊7分别通过热压合辊基座8可旋转地安装在两个基板之间,第一热压合辊6表面光滑,第二热压辊7表面设有微米级小凸点。作为一种优选方式,小凸点的高度选择为10±2μm,压痕密度为400/cm2~900/cm2。
在两个基板1之间还设有一背辊9,在背辊9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涂布机构3,靠近加热辊5的涂布机构3可对聚乙烯薄膜进行第一次涂布,另一侧的涂布机构3可对聚乙烯薄膜进行第二次涂布。
如图4所示,涂布机构3包括一挤出式储液槽31,挤出式储液槽31通过旋转支架38可旋转地安装在两个基板1之间,旋转支架38的两侧端设有转轴33,旋转支架38通过转轴33可旋转地安装在两个基板1之间。通过转动旋转支架38可调节挤出式储液槽31与背辊9之间的距离。在旋转支架38的两侧端还设有锁紧螺栓34,锁紧螺栓34的内侧端设有紧固旋钮35,通过旋转紧固旋钮35,可使锁紧螺栓34的外侧端顶靠在基板上,这样就可将旋转支架38锁死。
旋转支架38上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立板32,挤出式储液槽31通过连接螺栓与立板32连接,在连接螺栓上设有用于调节挤出式储液槽与背辊距离的距离调节转盘37和锁紧挤出式储液槽的紧固转盘36,距离调节转盘37可对挤出式储液槽与背辊之间的距离进行微调。
在两个基板1之间还是一超声波振荡装置,超声波振荡装置包括上下两个相对的超声波振荡部14,两个超声波振荡部14之间设有张力轴12、13,张力轴12、13可对聚乙烯薄膜起到张力控制和支撑的作用。当涂有胶粘剂的聚乙烯薄膜通过超声波震荡区时,由于超声波的作用可对两次涂布的胶层起到很好的融合作用。另外使得第一次涂布时胶粘剂或热膨胀微球颗粒可以进入到热压小凹坑中,增加胶粘剂与基膜之间的密着性,以抵消高含量热膨胀微球对胶粘剂粘性的降低效果。
为了能使聚乙烯薄膜顺畅输送,两个基板1之间还设有张力调节轴4、张力轴11和张力轴10。张力调节轴4安装于基座41上,为进料张力轴;张力轴11为进料张力轴;张力轴10为出料张力轴。
如图5所示,该聚乙烯薄膜生产设备在使用时,首先使聚乙烯薄膜15通过阶梯加热辊组,对聚乙烯薄膜进行加热,加热完成后在经过热压合辊组进行热压合,使聚乙烯薄膜表面形成压痕,然后经过一次涂布、二次涂布,第一次涂布时涂液的胶粘剂中热膨胀微球的添加比例为5%~10%;第二次涂布时涂液的胶粘剂中热膨胀微球的添加比例为1%~3%。最后再经过超声波处理,超声波频率范围为20000HZ~40000HZ之间,这样热剥离聚乙烯薄膜胶带既可加工生产完成。
为了能对本发明生产方法做更进一步的了解,下面通过3个实施例对本发明生产方法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使聚乙烯薄膜首先通过阶梯加热辊组,相邻两个加热辊之间的温差为10℃,加热辊的个数为9个,第一个辊的加热起始温度为40℃,两个热压合辊的温度为120℃,温度误差范围为±5℃。其中一个热压合辊中表面具有微米级小凸点的辊子小凸点高度为10±2μm,压痕密度为400/cm2:(以压在薄膜表面的效果衡量)。接下来对热压合后的聚乙烯薄膜进行第一次涂布,胶粘剂中热膨胀微球的添加比例为5%,经过第一次涂布后马上进入第二次低添加比例热膨胀微球胶粘剂涂布,胶粘剂中热膨胀微球的添加比例为1%。两侧涂布完成后,涂有两层胶粘剂的聚乙烯薄膜进入超声波震荡部进行超声处理,超声频率21000HZ之间,以使得两层胶粘剂更加紧密融合,另外使得第一次涂布时胶粘剂或热膨胀微球颗粒可以进入到热压小凹坑中,增加胶粘剂与基膜之间的密着性,以抵消高含量热膨胀微球对胶粘剂粘性的降低效果。
实施例2:
使聚乙烯薄膜首先通过阶梯加热辊组,相邻两个加热辊之间的温差为10℃,加热辊的个数为9个,第一个辊的加热起始温度为40℃,两个热压合辊的温度为120℃,温度误差范围为±5℃。其中一个热压合辊中表面具有微米级小凸点的辊子小凸点高度为10±2μm,压痕密度为600/cm2(以压在薄膜表面的效果衡量)。接下来对热压合后的聚乙烯薄膜进行第一次涂布,胶粘剂中热膨胀微球的添加比例为7%,经过第一次涂布后马上进入第二次低添加比例热膨胀微球胶粘剂涂布,胶粘剂中热膨胀微球的添加比例为2%。两侧涂布完成后,涂有两层胶粘剂的聚乙烯薄膜进入超声波震荡部进行超声处理,超声频率30000HZ之间,以使得两层胶粘剂更加紧密融合,另外使得第一次涂布时胶粘剂或热膨胀微球颗粒可以进入到热压小凹坑中,增加胶粘剂与基膜之间的密着性,以抵消高含量热膨胀微球对胶粘剂粘性的降低效果。
实施例3:
使聚乙烯薄膜首先通过阶梯加热辊组,相邻两个加热辊之间的温差为10℃,加热辊的个数为9个,第一个辊的加热起始温度为40℃,两个热压合辊的温度为120℃,温度误差范围为±5℃。其中一个热压合辊中表面具有微米级小凸点的辊子小凸点高度为10±2μm,压痕密度为900/cm2(以压在薄膜表面的效果衡量)。接下来对热压合后的聚乙烯薄膜进行第一次涂布,胶粘剂中热膨胀微球的添加比例为10%,经过第一次涂布后马上进入第二次低添加比例热膨胀微球胶粘剂涂布,胶粘剂中热膨胀微球的添加比例为常规比例3%。两侧涂布完成后,涂有两层胶粘剂的聚乙烯薄膜进入超声波震荡部进行超声处理,超声频率40000HZ之间,以使得两层胶粘剂更加紧密融合,另外使得第一次涂布时胶粘剂或热膨胀微球颗粒可以进入到热压小凹坑中,增加胶粘剂与基膜之间的密着性,以抵消高含量热膨胀微球对胶粘剂粘性的降低效果。
采用该生产设备和生产方法加工聚乙烯薄膜,聚乙烯薄膜在经过热压合辊后会在待涂面产生微米级压痕,在第一次涂布高含量热膨胀微球胶粘剂时,含有高含量热膨胀微球的胶粘剂会填满压痕,使得胶粘剂层与基膜层更好地接触,抵消了高含量热膨胀微球对胶粘剂粘性的降低效应,由于高含量热膨胀微球的添加,在外层胶粘剂层热膨胀微球添加量为常规添加量保证胶粘剂粘性的同时,增加了胶粘剂层中整体热膨胀微球的百分比含量,从而使得整体聚乙烯胶带的热剥离效果大大增强。所以,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热剥离聚乙烯薄膜胶带生产设备及其生产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热剥离聚乙烯薄膜胶带生产设备及其生产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热剥离聚乙烯薄膜胶带生产设备及其生产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热剥离聚乙烯薄膜胶带生产设备及其生产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剥离聚乙烯薄膜胶带生产设备及其生产方法.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5855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10.23 CN 103358557 A *CN103358557A* (21)申请号 201310265232.5 (22)申请日 2013.06.28 B29C 69/02(2006.01) B29C 43/24(2006.01) B29C 43/52(2006.01) B29C 41/32(2006.01) B29C 65/08(2006.01) (71)申请人 苏州市新广益电子有限公司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胥口镇合 丰路 558 号 (72)发明人 夏超华 (74)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翔远专。

2、利代理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32251 代理人 刘计成 (54) 发明名称 热剥离聚乙烯薄膜胶带生产设备及其生产方 法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剥离聚乙烯薄膜胶带生产 设备, 其至少包括 : 基体、 阶梯加热辊组、 热压合 辊组、 背辊和超声波振荡装置。 采用该生产设备和 生产方法加工聚乙烯薄膜, 聚乙烯薄膜在经过热 压合辊后会在待涂面产生微米级压痕, 在第一次 涂布高含量热膨胀微球胶粘剂时, 含有高含量热 膨胀微球的胶粘剂会填满压痕, 使得胶粘剂层与 基膜层更好地接触, 抵消了高含量热膨胀微球对 胶粘剂粘性的降低效应, 由于高含量热膨胀微球 的添加, 在外层胶粘剂层热膨胀微球添加。

3、量为常 规添加量保证胶粘剂粘性的同时, 增加了胶粘剂 层中整体热膨胀微球的百分比含量, 从而使得整 体聚乙烯胶带的热剥离效果大大增强。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5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58557 A CN 103358557 A *CN103358557A* 1/1 页 2 1. 一种热剥离聚乙烯薄膜胶带生产设备, 其特征在于, 其至少包括 : 基体, 所述基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基板, 两个基板通过连接板连接 ; 阶梯加热辊组, 所述阶梯。

4、加热辊组包括数根平行排列的加热辊, 所述加热辊可旋转地 安装在两个基板之间, 各个加热辊的加热温度沿聚乙烯薄膜输送方向依次升高 ; 热压合辊组, 所述热压合辊组包括第一热压合辊和第二热压合辊, 所述第一热压合辊、 第二热压合辊可旋转地安装在两个基板之间, 所述第一热压合辊表面光滑, 所述第二热压 辊表面设有微米级小凸点 ; 背辊, 所述背辊可旋转地安装在两个基板之间, 所述背辊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涂布机 构 ; 超声波振荡装置, 所述超声波振荡装置包括上下两个相对的超声波振荡部。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热剥离聚乙烯薄膜胶带生产设备,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涂布机 构包括一挤出式储液槽, 所述。

5、挤出式储液槽可旋转地安装在两个基板之间。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热剥离聚乙烯薄膜胶带生产设备,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挤出式 储液槽安装在一旋转支架上, 所述旋转支架的两侧端设有转轴, 所述旋转支架通过所述转 轴可旋转地安装在两个基板之间。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热剥离聚乙烯薄膜胶带生产设备,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旋转支 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立板, 所述挤出式储液槽通过连接螺栓与所述立板连接, 所述连接 螺栓上设有用于调节挤出式储液槽与背辊距离的距离调节转盘和锁紧挤出式储液槽的紧 固转盘。 5.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热剥离聚乙烯薄膜胶带生产设备,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旋转支 。

6、架的两侧端设有锁紧螺栓。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热剥离聚乙烯薄膜胶带生产设备,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超声波 振荡装置两个相对的超声波振荡部之间设有张力轴。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热剥离聚乙烯薄膜胶带生产设备,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阶梯加 热辊组包括九根平行排列的加热辊。 8. 一种热剥离聚乙烯薄膜胶带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 其包括如下步骤 : 使聚乙烯薄膜依次通过数个加热辊, 沿聚乙烯薄膜输送方向, 各加热辊的加热温度依 次升高, 其中起始加热辊的加热温度为 40, 末端加热辊的加热温度为 120 ; 使聚乙烯薄膜通过两个热压合辊, 两个热压和辊一个表面光滑、 另一个表面设有。

7、微米 级小凸点, 小凸点的高度为 102m, 压痕密度为 400/cm2 900/cm2; 对聚乙烯薄膜进行第一次涂布, 涂液的胶粘剂中热膨胀微球的添加比例为 5% 10% ; 对聚乙烯薄膜进行第二次涂布, 涂液的胶粘剂中热膨胀微球的添加比例为 1% 3% ; 聚乙烯薄膜两侧涂布完成后进行超声波处理, 超声波频率范围为 20000HZ 40000HZ 之间。 9.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热剥离聚乙烯薄膜胶带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聚乙烯 薄膜依次通过九个加热辊, 每个加热辊之间的温差为 10, 温度误差范围为 5。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358557 A 2 1/5 页 3。

8、 热剥离聚乙烯薄膜胶带生产设备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胶带生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热剥离聚乙烯薄膜胶带的生产设备 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热剥离胶带是 21 世纪初形成的一种新型胶带, 其原理是在胶带中添加一定量的 热膨胀微球, 由于热膨胀微球外壳为高分子聚合物 (丙烯睛共聚物) , 内部是碳氢化合物, 其 在受热 (80-150) 情况下, 外壳软化, 碳氢化合物由液态气化, 从而使外壳膨胀增大, 从而 使得胶粘剂粘性降低, 达到胶带与被粘物品易于脱落的目的。 其被广泛应用在贴片电感、 电 容等行业。 0003 然而, 目前市场上的热剥离胶带均存在热剥离效。

9、果不明显, 这是因为热膨胀微球 与胶粘剂的添加比例一般都在1%3%之间, 太高的添加比例会影响胶粘剂的粘性, 特别对 于PE薄膜 (聚乙烯) 为基材的胶带, 在不添加热膨胀微球前就存在基膜层与胶粘剂层密着性 不好的问题, 所谓的密着性即胶粘剂层与基膜层之间粘附性不好, 施加一定的外力即可将 胶层与基膜层剥离开来, 为了解决 PE 类薄膜密着性不好的问题, 常用的方法是在涂布胶粘 剂层前, 对 PE 类基膜待涂布面进行电晕处理, 使其表面产生极性基团增加表面能 , 提高基 膜的浸润性和粘合性。 虽然, 电晕方法能对密着性不良进行一定的改善, 这样一来就多了一 道电晕的过程, 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

10、, 且电晕后的薄膜需要及时涂布, 否则极性基团会很 快消失, 另外, 电晕后的效果仍然不是很理想。 发明内容 0004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生产高优良性热剥 离聚乙烯薄膜胶带的生产设备。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剥离聚乙烯薄膜胶带生产设 备, 其至少包括 : 基体, 所述基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基板, 两个基板通过连接板连接 ; 阶 梯加热辊组, 所述阶梯加热辊组包括数根平行排列的加热辊, 所述加热辊可旋转地安装在 两个基板之间, 各个加热辊的加热温度沿聚乙烯薄膜输送方向依次升高 ; 热压合辊组, 所述 热压合辊组包括第一热压。

11、合辊和第二热压合辊, 所述第一热压合辊、 第二热压合辊可旋转 地安装在两个基板之间, 所述第一热压合辊表面光滑, 所述第二热压辊表面设有微米级小 凸点 ; 背辊, 所述背辊可旋转地安装在两个基板之间, 所述背辊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涂布机 构 ; 超声波振荡装置, 所述超声波振荡装置包括上下两个相对的超声波振荡部。 0006 优选地, 所述涂布机构包括一挤出式储液槽, 所述挤出式储液槽可旋转地安装在 两个基板之间。 0007 优选地, 所述挤出式储液槽安装在一旋转支架上, 所述旋转支架的两侧端设有转 轴, 所述旋转支架通过所述转轴可旋转地安装在两个基板之间。 0008 优选地, 所述旋转支架包括两个。

12、平行设置的立板, 所述挤出式储液槽通过连接螺 说 明 书 CN 103358557 A 3 2/5 页 4 栓与所述立板连接, 所述连接螺栓上设有用于调节挤出式储液槽与背辊距离的距离调节转 盘和锁紧挤出式储液槽的紧固转盘。 0009 优选地, 所述旋转支架的两侧端设有锁紧螺栓。 0010 优选地, 所述超声波振荡装置两个相对的超声波振荡部之间设有张力轴。 0011 优选地, 所述阶梯加热辊组包括九根平行排列的加热辊。 0012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能生产高优良性热剥离聚乙烯薄膜胶带的生产方法, 其包括 如下步骤 : 1) 使聚乙烯薄膜依次通过数个加热辊, 沿聚乙烯薄膜输送方向, 各加热辊的加热温。

13、度 依次升高, 其中起始加热辊的加热温度为 40, 末端加热辊的加热温度为 120 ; 2) 使聚乙烯薄膜通过两个热压合辊, 两个热压和辊一个表面光滑、 另一个表面设有微 米级小凸点, 小凸点的高度为 102m, 压痕密度为 400/cm2 900/cm2; 3) 对聚乙烯薄膜进行第一次涂布, 涂液的胶粘剂中热膨胀微球的添加比例为 5% 10% ; 4) 对聚乙烯薄膜进行第二次涂布, 涂液的胶粘剂中热膨胀微球的添加比例为 1% 3% ; 5)聚乙烯薄膜两侧涂布完成后进行超声波处理, 超声波频率范围为 20000HZ 40000HZ 之间。 0013 优选地, 所述聚乙烯薄膜依次通过九个加热辊,。

14、 每个加热辊之间的温差为 10, 温 度误差范围为 5。 0014 如上所述, 采用该生产设备和生产方法加工聚乙烯薄膜, 聚乙烯薄膜在经过热压 合辊后会在待涂面产生微米级压痕, 在第一次涂布高含量热膨胀微球胶粘剂时, 含有高含 量热膨胀微球的胶粘剂会填满压痕, 使得胶粘剂层与基膜层更好地接触, 抵消了高含量热 膨胀微球对胶粘剂粘性的降低效应, 由于高含量热膨胀微球的添加, 在外层胶粘剂层热膨 胀微球添加量为常规添加量保证胶粘剂粘性的同时, 增加了胶粘剂层中整体热膨胀微球的 百分比含量, 从而使得整体聚乙烯胶带的热剥离效果大大增强。 附图说明 0015 图 1 为本发明生产设备实施例的三维结构示。

15、意图。 0016 图 2 为去掉一面基板后的生产设备三维结构示意图。 0017 图 3 为另一个视角的去掉一面基板后的生产设备三维结构图。 0018 图 4 为本发明实施例挤压式储液槽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19 图 5 为薄膜在热剥离聚乙烯薄膜胶带的生产设备中的走膜方式示意图。 0020 元件标号说明 : 1- 基板 ; 2- 连接板 ; 3- 涂布机构 ; 31- 挤出式储液槽 ; 32- 立板 ; 33- 转轴 ; 34- 锁紧螺 栓 ; 35-紧固旋钮 ; 36-紧固转盘 ; 37-距离调节转盘 ; 38-旋转支架 ; 4-张力调节轴 ; 41-轴 承座 ; 5- 加热辊 ; 51- 。

16、加热辊基座 ; 6- 第一热压合辊 ; 7- 第二热压合辊 ; 8- 热压合辊基座 ; 9- 背辊 ; 10- 出料张力轴 ; 11- 进料张力轴 ; 12- 张力轴 ; 13- 张力轴 ; 14- 超声波振荡部 ; 15 聚乙烯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说 明 书 CN 103358557 A 4 3/5 页 5 0021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 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22 请参阅图 1 至图 5。须知, 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 比例、 大小等, 均仅用 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 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

17、与阅读, 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 实施的限定条件, 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 任何结构的修饰、 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 整, 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 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 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 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 “上” 、“下” 、“左” 、“右” 、“中间” 及 “一” 等的用语, 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 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 其相对关系的 改变或调整, 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 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0023 如图 1、 2、 3 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剥离聚乙烯薄膜胶带生产设备, 该生产设备 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基板 1,。

18、 两个基板 1 之间通过连接板 2 连接。在两个基板 1 之间设有由 数根加热辊5组成的阶梯加热辊组, 数根加热辊5平行排列, 加热辊5支撑在加热辊基座51 上, 加热辊可旋转。沿聚乙烯薄膜输送方向, 各个加热辊 5 的温度依次升高。作为一种优选 方式, 阶梯加热辊组包括 9 根加热辊 5(图中只画了 5 根) , 其实加热辊的加热温度为 40, 末端加热辊的加热温度为 120, 相邻两个加热辊之间的温度差为 10, 这样可使通过加 热辊 5 的聚乙烯薄膜温度逐渐升高, 从而可对聚乙烯薄膜起到更好的加热效果。 0024 在两个基板 1 之间还设有一热压合辊组, 该热压合辊组包括第一热压合辊 6。

19、 和第 二热压合辊 7, 第一热压合辊 6、 第二热压合辊 7 分别通过热压合辊基座 8 可旋转地安装在 两个基板之间, 第一热压合辊 6 表面光滑, 第二热压辊 7 表面设有微米级小凸点。作为一种 优选方式, 小凸点的高度选择为 102m, 压痕密度为 400/cm2 900/cm2。 0025 在两个基板 1 之间还设有一背辊 9, 在背辊 9 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涂布机构 3, 靠近 加热辊 5 的涂布机构 3 可对聚乙烯薄膜进行第一次涂布, 另一侧的涂布机构 3 可对聚乙烯 薄膜进行第二次涂布。 0026 如图 4 所示, 涂布机构 3 包括一挤出式储液槽 31, 挤出式储液槽 31 通过。

20、旋转支架 38 可旋转地安装在两个基板 1 之间, 旋转支架 38 的两侧端设有转轴 33, 旋转支架 38 通过 转轴 33 可旋转地安装在两个基板 1 之间。通过转动旋转支架 38 可调节挤出式储液槽 31 与背辊 9 之间的距离。在旋转支架 38 的两侧端还设有锁紧螺栓 34, 锁紧螺栓 34 的内侧端 设有紧固旋钮 35, 通过旋转紧固旋钮 35, 可使锁紧螺栓 34 的外侧端顶靠在基板上, 这样就 可将旋转支架 38 锁死。 0027 旋转支架 38 上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立板 32, 挤出式储液槽 31 通过连接螺栓与立 板 32 连接, 在连接螺栓上设有用于调节挤出式储液槽与背辊距。

21、离的距离调节转盘 37 和锁 紧挤出式储液槽的紧固转盘 36, 距离调节转盘 37 可对挤出式储液槽与背辊之间的距离进 行微调。 0028 在两个基板 1 之间还是一超声波振荡装置, 超声波振荡装置包括上下两个相对的 超声波振荡部 14, 两个超声波振荡部 14 之间设有张力轴 12、 13, 张力轴 12、 13 可对聚乙烯 薄膜起到张力控制和支撑的作用。当涂有胶粘剂的聚乙烯薄膜通过超声波震荡区时, 由于 超声波的作用可对两次涂布的胶层起到很好的融合作用。 另外使得第一次涂布时胶粘剂或 热膨胀微球颗粒可以进入到热压小凹坑中, 增加胶粘剂与基膜之间的密着性, 以抵消高含 量热膨胀微球对胶粘剂粘。

22、性的降低效果。 说 明 书 CN 103358557 A 5 4/5 页 6 0029 为了能使聚乙烯薄膜顺畅输送, 两个基板1之间还设有张力调节轴4、 张力轴11和 张力轴 10。张力调节轴 4 安装于基座 41 上, 为进料张力轴 ; 张力轴 11 为进料张力轴 ; 张力 轴 10 为出料张力轴。 0030 如图 5 所示, 该聚乙烯薄膜生产设备在使用时, 首先使聚乙烯薄膜 15 通过阶梯加 热辊组, 对聚乙烯薄膜进行加热, 加热完成后在经过热压合辊组进行热压合, 使聚乙烯薄膜 表面形成压痕, 然后经过一次涂布、 二次涂布, 第一次涂布时涂液的胶粘剂中热膨胀微球的 添加比例为 5% 10%。

23、 ; 第二次涂布时涂液的胶粘剂中热膨胀微球的添加比例为 1% 3%。 最后再经过超声波处理, 超声波频率范围为20000HZ40000HZ之间, 这样热剥离聚乙烯薄 膜胶带既可加工生产完成。 0031 为了能对本发明生产方法做更进一步的了解, 下面通过 3 个实施例对本发明生产 方法做进一步的描述 : 实施例 1 : 使聚乙烯薄膜首先通过阶梯加热辊组, 相邻两个加热辊之间的温差为 10, 加热辊的 个数为 9 个, 第一个辊的加热起始温度为 40, 两个热压合辊的温度为 120, 温度误差范 围为 5。其中一个热压合辊中表面具有微米级小凸点的辊子小凸点高度为 102m, 压痕密度为 400/c。

24、m2:(以压在薄膜表面的效果衡量) 。接下来对热压合后的聚乙烯薄膜进行 第一次涂布, 胶粘剂中热膨胀微球的添加比例为 5%, 经过第一次涂布后马上进入第二次低 添加比例热膨胀微球胶粘剂涂布, 胶粘剂中热膨胀微球的添加比例为1%。 两侧涂布完成后, 涂有两层胶粘剂的聚乙烯薄膜进入超声波震荡部进行超声处理, 超声频率 21000HZ 之间, 以使得两层胶粘剂更加紧密融合, 另外使得第一次涂布时胶粘剂或热膨胀微球颗粒可以进 入到热压小凹坑中, 增加胶粘剂与基膜之间的密着性, 以抵消高含量热膨胀微球对胶粘剂 粘性的降低效果。 0032 实施例 2 : 使聚乙烯薄膜首先通过阶梯加热辊组, 相邻两个加热辊。

25、之间的温差为 10, 加热辊的 个数为 9 个, 第一个辊的加热起始温度为 40, 两个热压合辊的温度为 120, 温度误差范 围为 5。其中一个热压合辊中表面具有微米级小凸点的辊子小凸点高度为 102m, 压痕密度为 600/cm2(以压在薄膜表面的效果衡量) 。接下来对热压合后的聚乙烯薄膜进行 第一次涂布, 胶粘剂中热膨胀微球的添加比例为 7%, 经过第一次涂布后马上进入第二次低 添加比例热膨胀微球胶粘剂涂布, 胶粘剂中热膨胀微球的添加比例为2%。 两侧涂布完成后, 涂有两层胶粘剂的聚乙烯薄膜进入超声波震荡部进行超声处理, 超声频率 30000HZ 之间, 以使得两层胶粘剂更加紧密融合, 。

26、另外使得第一次涂布时胶粘剂或热膨胀微球颗粒可以进 入到热压小凹坑中, 增加胶粘剂与基膜之间的密着性, 以抵消高含量热膨胀微球对胶粘剂 粘性的降低效果。 0033 实施例 3 : 使聚乙烯薄膜首先通过阶梯加热辊组, 相邻两个加热辊之间的温差为 10, 加热辊的 个数为 9 个, 第一个辊的加热起始温度为 40, 两个热压合辊的温度为 120, 温度误差范 围为 5。其中一个热压合辊中表面具有微米级小凸点的辊子小凸点高度为 102m, 压痕密度为900/cm2(以压在薄膜表面的效果衡量) 。 接下来对热压合后的聚乙烯薄膜进行第 一次涂布, 胶粘剂中热膨胀微球的添加比例为 10%, 经过第一次涂布后。

27、马上进入第二次低添 说 明 书 CN 103358557 A 6 5/5 页 7 加比例热膨胀微球胶粘剂涂布, 胶粘剂中热膨胀微球的添加比例为常规比例 3%。两侧涂布 完成后, 涂有两层胶粘剂的聚乙烯薄膜进入超声波震荡部进行超声处理, 超声频率 40000HZ 之间, 以使得两层胶粘剂更加紧密融合, 另外使得第一次涂布时胶粘剂或热膨胀微球颗粒 可以进入到热压小凹坑中, 增加胶粘剂与基膜之间的密着性, 以抵消高含量热膨胀微球对 胶粘剂粘性的降低效果。 0034 采用该生产设备和生产方法加工聚乙烯薄膜, 聚乙烯薄膜在经过热压合辊后会在 待涂面产生微米级压痕, 在第一次涂布高含量热膨胀微球胶粘剂时,。

28、 含有高含量热膨胀微 球的胶粘剂会填满压痕, 使得胶粘剂层与基膜层更好地接触, 抵消了高含量热膨胀微球对 胶粘剂粘性的降低效应, 由于高含量热膨胀微球的添加, 在外层胶粘剂层热膨胀微球添加 量为常规添加量保证胶粘剂粘性的同时, 增加了胶粘剂层中整体热膨胀微球的百分比含 量, 从而使得整体聚乙烯胶带的热剥离效果大大增强。 所以, 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 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0035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 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 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 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 此, 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 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 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说 明 书 CN 103358557 A 7 1/5 页 8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358557 A 8 2/5 页 9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358557 A 9 3/5 页 10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358557 A 10 4/5 页 11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358557 A 11 5/5 页 12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358557 A 1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塑料的加工;一般处于塑性状态物质的加工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