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横隔舱分段修割精度控制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横隔舱分段修割精度控制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1040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4.03 CN 103010405 A *CN103010405A* (21)申请号 201210541558.1 (22)申请日 2012.12.13 B63B 9/06(2006.01) (71)申请人 沪东中华造船 (集团) 有限公司 地址 200129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大道 2851 号 (72)发明人 郝肖宾 许大鹏 黎翔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代理人 张泽纯 (54) 发明名称 一种用于横隔舱分段修割精度控制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横隔舱分段修。
2、割精度 控制方法, 包括横隔舱下端平面度测量、 内底板平 面度测量、 数据对比和横隔舱上墩下口的修割。 本发明修割横隔舱上墩不破坏横隔舱下墩坡口, 保证装配质量, 减少打磨、 焊接后碳爆坡口的工作 量。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3 页 1/1 页 2 1. 一种用于横隔舱分段修割精度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横隔舱下端平面度测量、 内底板平面度测量、 数据对比和横隔舱上墩下口的修割。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横隔舱分段修割的精度控制方。
3、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横隔 舱下端平面度测量具体步骤如下 : 将横隔舱槽形壁和下墩分段在门架上摆放至水平状态 ; 以横隔舱顶板中心点 P1为原点, 以中心线上另一点 P2为 X 轴, 建立直角坐标系 ; 对横隔舱下口端面构件与横隔舱下墩前壁板或后壁板的交点和横隔舱下墩前壁板、 后壁板的两端端点进行测量, 分别得出各点距原点 P1在 X 轴上的长度 L1 L2n, 然后长度 L1 L2n分别减去横隔舱分段下口到槽形壁上口的理论长度 L, 即为该点偏差 L1 L2n, 其中, 当L值为正, 表示横隔舱分段下口比理论值长, 当L值为负, 表示横隔舱分段下口 比理论值短 ; 步骤中测量的数据经过分。
4、析得到的偏差 L1 L2n即为横隔舱下端面平面度数 据。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横隔舱分段修割的精度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内底 板平面度测量具体步骤如下 : 底部分段已搭载定位 ; 以基线为基准, 测量底部分段内底板上横隔舱下口对应点的高度 D1 D2n, 然后将高 度 D1 D2n分别减去内底板到基线的理论高度 H, 即为该点高差 D1 D2n, 其中, 当 D 值为正, 表示内底板高度比理论值高, 当 D 值为负, 表示内底板高度比理论值底 ; 步骤中测量的数据经过分析得到的高差 D1 D2n即为内底板平面度数据。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横隔舱分段修割的精度控制方。
5、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数据 对比具体步骤是将某点横隔舱下端平面度测量值与内底板平面度测量值相加, 所得的数值 S 即为该点应该割除的长度或空出的间隙, 其中, S 为正表示长度, S 为负表示间隙。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横隔舱分段修割的精度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横隔 舱上墩下口的修割的具体步骤如下 : 判段 S1 S2n中最小值是否小于 16mm, 如果是, 则执行步骤, 否则, 执行步骤 ; 计算 16mm 与 S1 S2n中最小值的差值 S, 将 S1 S2n均加上 S ; 将 S1 Sn中大于 0 的各点余量值划制到横隔舱上墩艉端下口, 将 Sn+1 S2n中大于。
6、 0 的各点余量值的 1/3 划制到横隔舱上墩艏端下口。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010405 A 2 1/3 页 3 一种用于横隔舱分段修割精度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船体制造精度控制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横隔舱分段修割精度 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船舶工业的发展, 如何进一步减少工作量, 提高工作效率, 创造更多的效益, 精度造船已被越来越多船厂所采纳。横隔舱下端修割不仅破坏板材坡口增加定位时间, 焊 接时还需反面碳爆, 增加工作量。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用于横隔舱分段修割精度 控制方法, 通过搭载。
7、基准 (内底板平面度) 测量, 搭载分段 (横隔舱下端平面度) 测量, 把横隔 舱下端修割的余量放在横隔舱上墩下端进行修割, 使横隔舱下端无修割。把下端余量放在 上墩下端修割, 上墩下端没有坡口修割后不影响焊接工作。 0004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 0005 一种用于横隔舱分段修割精度控制方法, 包括 0006 步骤一、 横隔舱下端平面度测量, 具体如下 : 0007 将横隔舱槽形壁和下墩分段在门架上摆放至水平状态 ; 0008 以横隔舱顶板中心点P1为原点, 以中心线上另一点P2为X轴, 建立直角坐标系 ; 0009 对横隔舱下口端面构件和横隔舱下墩前壁板或后壁板交点和横隔舱下墩前壁。
8、 板、 后壁板两端端点进行测量, 分别得出各点距原点 P1在 X 轴上的长度 L1 L2n, 然后长度 L1 L2n分别减去横隔舱分段下口到槽形壁上口的理论长度 L, 即为该点偏差 L1 L2n, 其中, 当L值为正, 表示横隔舱分段下口比理论值长, 当L值为负, 表示横隔舱分段下口 比理论值短 ; 0010 步骤中测量的数据经过分析得到的偏差 L1 L2n即为横隔舱下端面平面 度数据。 0011 步骤二、 内底板平面度测量, 具体如下 : 0012 底部分段已搭载定位 ; 0013 以基线为基准, 测量底部分段内底板上横隔舱下口对应点的高度 D1 D2n, 然后 高度D1D2n分别减去内底板。
9、到基线的理论高度H, 即为该点高差D1D2n, 其中, 当D 值为正, 表示内底板高度比理论值高, 当 D 值为负, 表示内底板高度比理论值底 ; 0014 步骤中测量的数据经过分析得到的高差 D1 D2n即为内底板平面度数 据。 0015 步骤三、 数据对比, 具体是将某点横隔舱下端平面度测量值与内底板平面度测量 值相加, 所得的数值 S 即为该点应该割除的长度或空出的间隙, 其中, S 为正表示长度, S 为 负表示间隙。 说 明 书 CN 103010405 A 3 2/3 页 4 0016 L1+D1=S1 0017 L2+D2=S2 0018 0019 L2n+D2n=S2n 002。
10、0 步骤四、 横隔舱上墩下口的修割, 具体步骤如下 : 0021 判段S1S2n中最小值是否小于16mm, 如果是, 则执行步骤, 否则, 执行步骤 ; 0022 计算 16mm 与 S1 S2n中最小值的差值 S, 将 S1 S2n均加上 S ; 0023 将 S1 Sn中大于 0 的各点余量值划制到横隔舱上墩艉端下口, 将 Sn+1 S2n中 大于 0 的各点余量值的 1/3 划制到横隔舱上墩艏端下口。 0024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0025 1、 不破坏板材坡口, 保证装配质量。 0026 2、 减少打磨、 焊接后碳爆坡口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0027 图 1 是横。
11、隔舱朝艉面的示意图。 0028 图 2 是横隔舱朝艏面的示意图。 0029 图 3 是横隔舱下口对应内底板平面度测量点示意图。 0030 图 4 是横隔舱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但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 0032 一种用于横隔舱分段修割精度控制方法, 包括 0033 步骤一、 横隔舱下端平面度测量 (参见图 1 和图 2) : 0034 将横隔舱槽形壁和下墩分段在门架上摆放至水平状态 ; 0035 以横隔舱顶板中心点P1为原点, 以中心线上另一点P2为X轴, 建立直角坐标系 ; 0036 对横隔舱下口端面构件和横隔舱下墩前。
12、壁板或后壁板交点和横隔舱下墩前壁 板或后壁板两端端点 14 个关键点进行测量, 得出各点距原点 P1的 X 长度 L1 L14, 再分别 减去横隔舱下口到槽形壁上口理论长度L, 即为该点偏差L1L14, 其中, 当L值为正, 表示横隔舱分段下口比理论值长, 当 L 值为负, 表示横隔舱分段下口比理论值短 ; 0037 步骤中测量的数据经过分析得到的偏差 L1 L14即为横隔舱下端面平面 度数据。 0038 步骤二、 内底板平面度测量 (参见图 3) : 0039 底部分段已搭载定位 ; 0040 用全站仪或水平仪测量横隔舱下口对应的 14 个点, 以基线为高度基准, 得出各 点距基线高度分别为。
13、 D1 D14, 再分别减去内底板到基线理论高度 H, 即为该点高差 D1 D14, 其中, 当 D 值为正, 表示内底板高低比理论值高, 当 D 值为负, 表示内底板高低比 理论值底 ; 说 明 书 CN 103010405 A 4 3/3 页 5 0041 步骤中测量的数据经过分析得到的高差 D1 D14即为内底板平面度数 据。 0042 步骤三、 数据对比 : 0043 将横隔舱下口测量的L1L14与对应的D1D14相加, 所得的数值S即为该 点应该割除的长度或空出的间隙, 其中, S 为正表示长度, S 为负表示间隙。 0044 L1+D1=S1 0045 L2+D2=S2 0046 。
14、0047 L14+D14=S14 0048 步骤四、 横隔舱上墩下口的修割 : 0049 横隔舱下墩下口艏端到艉端距离是横隔舱上墩下口艏端到艉端距离的 3 倍, 所以 横隔舱下口艏端的余量值的 1/3 划到横隔舱上墩下口艏端 (参见图 4) 。 0050 判段S1S14中最小值是否小于16mm, 如果是, 则执行步骤, 否则, 执行步骤 ; 0051 计算 16mm 与 S1 S14中最小值的差值 S, 将 S1 S14均加上 S ; 0052 将 S1 S7中大于 0 的各点余量值划制到横隔舱上墩艉端下口, 将 S8 S14中大 于 0 的各点余量值的 1/3 划制到横隔舱上墩艏端下口。 0053 经试用表明, 本发明方法广泛适用于由两部分总组而成的横隔舱, 其中, 一部分是 槽形壁、 横隔舱下墩, 另一部分是横隔舱上墩、 横隔舱主甲板。本发明修割横隔舱上墩不破 坏横隔舱下端坡口。 说 明 书 CN 103010405 A 5 1/3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10405 A 6 2/3 页 7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10405 A 7 3/3 页 8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10405 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