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误开容器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紧盖于容器口部的容器盖,具体为一种滑销式防误开容器盖。
背景技术
瓶、壶、杯等盛放液体的容器,通常都有一个用于封闭瓶口的盖子。为了方便打开,现在有一种可自动打开的容器盖,该容器盖主要包括一底座和一翻盖,底座紧套于瓶口部,翻盖通过一带扭簧的转轴设于底座上,藉助扭簧的作用翻盖可自动打开,底座上另设有一锁扣,平时锁扣上的突起钩装物起将翻盖锁在底座上,开盖时,按下锁扣,松开翻盖,翻盖在扭簧作用下向上弹起,盖子即可自动打开。这种盖子打开虽然方便,但是,由于锁扣未设保护装置,如果容器不慎被碰倒,或是儿童淘气时玩耍,或是取容器时误按,都有可能误操作锁扣,使得翻盖不合时宜地被打开,容器内盛放的液体洒落,并可能酿成事故。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既方便开启和闭合,又对锁扣有保护作用的容器盖,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误开容器盖。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发明目的:
一种防误开容器盖,包括底座、翻盖、翻盖轴、锁扣轴、翻盖扭簧、锁扣压簧、锁扣和锁扣座,翻盖通过套有翻盖扭簧的翻盖轴设于底座上,底座正面靠近端面处设一锁扣座,锁扣通过锁扣轴连接在锁扣座上,在锁扣压簧的作用下,锁扣通过其上部的突起钩状物锁住翻盖,其结构为:在底座上锁扣座的一侧开有一横向导槽,该导槽延伸至锁扣座的内侧,导槽内嵌设有一滑销,滑销沿导槽在底座上移动并伸入锁扣座和锁扣之间的空隙中。
一种防误开容器盖,包括底座、翻盖、翻盖轴、锁扣轴、翻盖扭簧、锁扣压簧、锁扣和锁扣座,翻盖通过套有翻盖扭簧的翻盖轴设于底座上,底座正面靠近端面处设一锁扣座,锁扣通过锁扣轴连接在锁扣座上,在锁扣压簧的作用下,锁扣通过其上部的突起钩状物锁住翻盖,其结构为:翻盖的外侧通过保险环轴连接保险环,保险环绕保险环轴在翻盖外侧转动。
所述的防误开容器盖,其结构为:保险环内侧有一突起,翻盖的横档上方和翻盖上与横档距离大于保险环宽度之处,在对着保险环突起的地方各开有一凹坑,突起卡在凹坑内。
一种防误开容器盖,包括底座、翻盖、翻盖轴、锁扣轴、翻盖扭簧、锁扣压簧、锁扣和锁扣座,底座和翻盖通过套有翻盖扭簧的翻盖轴连接,底座正面靠近端面处固定有锁扣座,锁扣通过锁扣轴连接在锁扣座上,锁扣和锁扣座之间固定有锁扣压簧,锁扣通过上部的突起钩状物勾住翻盖正面的横档,其结构在于:翻盖的外侧通过保险盖轴连接保险盖,保险盖绕保险盖轴在翻盖外侧转动。
所述的防误开容器盖,其结构在于:保险盖内侧靠近前后两边处各有一突起,翻盖顶部对着突起的地方开有一凹坑,突起卡在凹坑内。
所述的防误开容器盖,其结构在于:保险盖内侧有一突起,翻盖的横档上方和翻盖上与横档距离大于锁扣垂直高度之处,在对着保险盖突起的地方各开有一凹坑,突起卡在凹坑内。
本发明采用了三种结构达到防止误开瓶盖的目的:滑销式采用了在底座侧面安装一个能左右移动的滑销设计,当滑销移至锁扣侧面时,锁扣和锁扣座之间有空隙,锁扣可以下按,翻盖在弹簧的作用下被弹起;当滑销移至锁扣和锁扣座之间时,由于锁扣后面的空隙被滑销占据,因此锁扣无法往下按,从而使得翻盖无法被打开,这样就起到了保护翻盖不因偶然的误操作而被打开的作用。
转环式采用了在翻盖外侧安装一个能绕翻盖转动的保险环设计,当保险环转至锁扣上方时,锁扣外无阻挡,锁扣可以下按,翻盖在弹簧的作用下被弹起;当保险环转至锁扣位置时,由于锁扣被保险环阻挡,因此锁扣无法往下按,从而使得翻盖无法被打开,这样就起到了保护翻盖不因偶然的误操作而被打开的作用。
转盖式采用了在翻盖外侧安装一个能绕翻盖转动的保险盖设计,当保险盖向后转露出锁扣时,锁扣外无阻挡,锁扣可以下按,翻盖在弹簧的作用下被弹起;当保险盖向前转遮住锁扣时,由于锁扣被保险盖遮盖,因此无法接触到锁扣,从而使得翻盖无法被打开,这样就起到了保护翻盖不因偶然的误操作而被打开的作用。
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地起到保护翻盖不被误打开的作用,可适用于各种有盖的容器,如瓶、壶、杯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采用滑销式时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采用滑销式时的后视图;
图3是本发明采用滑销式时的左视图;
图4是本发明采用滑销式时的右视图;
图5是本发明采用滑销式时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采用滑销式时的轴测图;
图7是本发明采用转环式时的主视图;
图8是本发明采用转环式时的后视图;
图9是本发明采用转环式时的左视图;
图10是本发明采用转环式时的俯视图;
图11是本发明采用转环式时的轴测图;
图12是本发明采用转环式时内侧有突起的保险环其沿通过保险环轴的对称平面的剖面图;
图13是本发明采用转环式时外侧有凹坑的翻盖其沿和保险环轴垂直的对称平面的剖面图;
图14是本发明采用转盖式时的主视图;
图15是本发明采用转盖式时地后视图。
图16是本发明采用转盖式时的左视图。
图17是本发明采用转盖式时的轴测图。
图18是本发明采用转盖式时内侧有两个突起的保险盖其沿通过保险盖轴的对称平面的剖面图;
图19是本发明采用转盖式时外侧有一个凹坑的翻盖其沿和保险盖轴垂直的对称平面的剖面图。
图20是本发明采用转盖式时内侧有一个突起的保险盖其沿通过保险盖轴的对称平面的剖面图;
图21是本发明采用转盖式时外侧有两个凹坑的翻盖其沿和保险盖轴垂直的对称平面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防误开容器盖,包括底座1、翻盖2、翻盖轴3、锁扣轴4、翻盖扭簧5、锁扣压簧6、锁扣7、锁扣座8、导槽9和滑销10,具体结构是:翻盖2通过套有翻盖扭簧5的翻盖轴3设于底座1上,底座1正面靠近端面处设一锁扣座8,锁扣7通过锁扣轴4连接在锁扣座8上,在锁扣压簧6的作用下,锁扣7通过其上部的突起钩状物锁住翻盖2,在底座1上锁扣座8的一侧开有一横向导槽9,该导槽9延伸至锁扣座8的内侧,导槽9内嵌设有一滑销10,滑销10沿导槽9在底座1上移动并伸入锁扣座8和锁扣7之间的空隙中。
实施例2
如图7至图11所示,一种防误开容器盖,包括底座1、翻盖2、翻盖轴3、锁扣轴4、翻盖扭簧5、锁扣压簧6、锁扣7、锁扣座8、保险环轴19和保险环20,具体结构是:翻盖2通过套有翻盖扭簧5的翻盖轴3设于底座1上,底座1正面靠近端面处设一锁扣座8,锁扣7通过锁扣轴4连接在锁扣座8上,在锁扣压簧6的作用下,锁扣7通过其上部的突起钩状物锁住翻盖2,翻盖2的外侧通过保险环轴19连接保险环20,保险环20绕保险环轴19在翻盖2外侧转动。
实施例3
为了进一步固定保险环20的位置,如图12和图13所示,在保险环20内侧有一半球状突起21,翻盖2的横档上方和翻盖2上与横档距离大于保险环20宽度之处,在对着保险环20突起的地方各开有一半球状凹坑3 1和32,突起21的尺寸略大于保险环20和翻盖2之间的间隙距离,突起21卡在凹坑31或凹坑32内。其他结构都和实施例2同。当突起21卡在横档上方的凹坑31时,保险环20挡住锁扣7处于保险状态,当突起21卡在另一个凹坑32时,保险环20不起阻挡作用,处于解锁状态。这样无论保险环20处于何种状态,都能通过突起21和凹坑31、凹坑32的配合进一步被固定,更提高了使用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实施例4
如图14至图17所示,一种防误开容器盖,包括底座1、翻盖2、翻盖轴3、锁扣轴4、翻盖扭簧5、锁扣压簧6、锁扣7、锁扣座8、保险盖轴39和保险盖40,具体结构是:底座1和翻盖2通过套有翻盖扭簧5的翻盖轴3连接,底座1正面靠近端面处固定有锁扣座8,锁扣7通过锁扣轴4连接在锁扣座8上,锁扣7和锁扣座8之间固定有锁扣压簧6,锁扣7通过上部的突起钩状物勾住翻盖2正面的横档,翻盖2的外侧通过保险盖轴39连接保险盖40,保险盖40的内径比翻盖2的外径略大,保险盖40在垂直于保险盖轴39的方向上的弧长小于翻盖2的大圆周长的一半减去锁扣垂直高度的差,保险盖40绕保险盖轴39在翻盖2外侧转动。
实施例5
为了进一步固定保险盖40的位置,如图18和图19所示,在保险盖40内侧靠近前后两边处各有一半球状突起41和42,两个突起41和42之间的距离大于锁扣7的垂直高度,翻盖2顶部对着保险盖40突起的地方开有一凹坑51,突起41和42的尺寸略大于保险盖40和翻盖2之间的间隙距离,突起41和42都能卡在凹坑51内。其他结构都和实施例4同。当远离锁扣7的突起42卡在翻盖2顶部的凹坑51时,保险盖40遮住锁扣7处于保险状态,当另一个突起41卡在凹坑51时,保险盖40不起遮盖作用,处于解锁状态,这样无论保险盖40处于何种状态,都能通过突起和凹坑的配合进一步被固定,更提高了使用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实施例6
如图20和图21所示,保险盖40内侧靠近锁扣7的一侧边缘处有一半球状突起43,突起43与保险盖40边缘的距离略大于锁扣7的垂直高度,翻盖2的横档上方和翻盖2上与横档距离大于锁扣7垂直高度之处,在对着保险盖40突起43的地方各开有一半球状凹坑52和53,突起43的尺寸略大于保险盖40和翻盖2之间的间隙距离,突起43能卡在凹坑52和53内。其他结构都和实施例4同。当突起43卡在横档上方的凹坑52时,保险盖40遮住锁扣7处于保险状态,当突起43卡在另一个凹坑53时,保险盖40不起遮盖作用,处于解锁状态。同实施例5的效果类似,这样无论保险盖40处于何种状态,都能通过突起和凹坑的配合进一步被固定,更提高了使用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