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CT极性试验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合式CT极性试验装置.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1587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12.17 CN 104215877 A (21)申请号 201410414663.8 (22)申请日 2014.08.21 G01R 31/06(2006.01) (71)申请人 国家电网公司 地址 100031 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 86 号 申请人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枣庄供电公司 (72)发明人 吕琦 王坤 吕妍 王延海 韩思思 (74)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代理人 张世静 (54) 发明名称 组合式 CT 极性试验装置 (57) 摘要 一种组合式 CT 极性试验装置, 克服 CT。
2、 极性 试验过程中工具准备、 接线费时的难题, 本发明采 用的技术方案为 : 包括盒体、 面板、 卷线机构、 夹 线机构, 面板扣合于面板框之上, 盒体的里面安装 有卷线机构, 盒体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各安装两个 夹线机构, 面板上面安装有一次接线柱、 二次接线 柱、 电流表、 试验按钮、 电源开关。本发明优点是 : 本装置根据现场工作的实际情况, 成功解决了接 线和工具准备费时问题, 提高了电流互感器极性 试验的工作效率。 开发出专用组合工具, 两个人轻 松操作, 即可完成极性测试工作。工作人员劳动 强度降低, 同样时间的情况下, 原来 4 个人的工作 量, 使用该装置后, 2 个人轻松完成, 。
3、大大降低了 工作强度, 提高了工作效率。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4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15877 A CN 104215877 A 1/1 页 2 1. 一种组合式 CT 极性试验装置, 其特征在于 : 包括盒体 (1) 、 面板 (10) 、 卷线机构、 夹 线机构 (13) , 面板 (10) 扣合于面板框 (12) 之上, 盒体 (1) 的里面安装有卷线机构, 盒体 (1) 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各安装两个夹线机构 (13) , 面板。
4、 (10) 上面安装有一次接线柱 (4) 、 二次 接线柱 (7) 、 电流表 (11) 、 试验按钮 (5) 、 电源开关 (6) ; 盒体 (1) 的内部安装有四个卷线机构, 卷线机构包括中心轴 (24) 、 立板 (26) 、 空心卷线 轴 (15) 、 复位卷筒 (14) , 中心轴 (24) 的两端通过立板 (26) 固定在盒体 (1) 底板上, 中心轴 (24) 外面套接有空心卷线轴 (15) 和复位卷筒 (14) , 复位卷筒 (14) 连接在空心卷线轴 (15) 的一端, 复位卷筒 (14) 内部装有卷簧 (23) , 卷簧 (23) 最内圈末端固定在中心轴 (24) 上, 卷。
5、 簧 (23) 最外圈末端连接在复位卷筒 (14) 内壁上, 空心卷线轴 (15) 上缠绕有试验线 (17) , 左 侧的两个卷线机构的试验线 (17) 为一次卷线, 右侧的两个卷线机构的试验线 (17) 为二次 卷线, 试验线 (17) 在盒体 (1) 外侧的末端连接有插头 (3) ; 盒体 (1) 内的两侧各有两个试验线孔 (21) , 每一个试验线孔 (21) 上安装有夹线机构 (13), 夹线机构 (13) 包括复位杆 () 、 夹线板 (18) 、 限位板 (22) , 复位杆 (2) 在盒体 (1) 外 侧上套有压簧并且在盒体 (1) 内侧与夹线板 (18) 的上端连接, 夹线板 。
6、(18) 铰接在夹线轴 (19) 上, 夹线轴 (19) 安装在箱体内壁的安装板上, 夹线板 (18) 末端压在试验线 (17) 上, 限 位板 (22) 位于试验线孔 (21) 下面 ; 一次卷线的插头 (3) 与互感器的一次线圈连接, 电流表 (11) 通过二次卷线与互感器的 二次线圈连接, 一次卷线在盒体 (1) 内的接线端 L1、 L2 并联有试验指示电路, 试验指示电路 是由电阻 R2 和发光二极管 LED2 串联组成, 电源指示电路与试验按钮K2 串联后的整体与试 验指示电路并联, 电源指示电路是由电阻 R1 和发光二极管 LED1 串联而成, 电源开关 K1 位 于主干路且一端连。
7、接电池 E。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215877 A 2 1/5 页 3 组合式 CT 极性试验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流互感器极性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针对传统极性试验工作难度大, 程序繁琐, 效率低, 工作安全性不乐观, 传统试验 工器具排放凌乱, 组装和使用不便。通过收集相关资料和技术, 根据现场工作的实际情况, 一方面通过对自动收线轮的反复试验, 能够做到试验线收放自如, 另一方面对装置的操作 面板进行多次修改, 尽最大努力做到操作简单方便快捷, 最后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 努力研 制了满足现场工作实际操作需要的组合式极性测试装置。 0003 DL/。
8、T 727-2000 互感器运行检修导则 规定 : 互感器投产前必须检查极性关系。 我单位要求更为严格 : 对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更改、 引接都必须复核原始极性, 完成更改后 再做整体极性试验。 随着变电站改造、 扩建或基建施工逐年增多, 电流互感器极性试验工作 十分繁重。 0004 变电站内电流互感器设备接线部分在开关柜的底部, 传统极性试验需要人员蜷缩 在开关柜的最下层, 下层空间狭小, 接地刀闸也在下层, 如果带上安全帽, 头部抬不起来, 对 人身安全带来极大隐患, 工作难度大, 程序繁琐, 效率低, 工作安全性不乐观。 0005 传统试验工器具排放凌乱, 组装和使用不便。对于一个间隔的 。
9、10kV 电流互感器, 极性试验从准备到结束需要 4 名技工 35 分钟左右的时间完成, 麻烦费时。为顺利完成年度 生产任务, 领导指示我们小组提高工作效率, 将 CT 极性试验时间大幅缩短。 0006 小组对 2013 年 3-7 月 10 个 10kV 出线间隔的电流互感器极性试验时间进行了详 细统计。每个间隔包括 A、 B、 C 三相, 每相均包括 3 组二次绕组, 单个间隔的极性试验共完成 9 组二次绕组的测试工作, 所用时间如下表所示 : 说 明 书 CN 104215877 A 3 2/5 页 4 通过以上数据得出结论 : 单间隔电流互感器极性试验平均用时为 32.4 分钟, 最短。
10、为 28 分钟。 发明内容 0007 为了克服 CT 极性试验过程中工具准备、 接线费时的难题, 提出解决方法研制一种 方便快捷的试验装置, 因此我们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 一种组合式 CT 极性试验装置, 包括盒体、 面板、 卷线机构、 夹线机构, 面板扣合于面板 框之上, 盒体的里面安装有卷线机构, 盒体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各安装两个夹线机构, 面板上 面安装有一次接线柱、 二次接线柱、 电流表、 试验按钮、 电源开关 ; 盒体的内部安装有四个卷线机构, 卷线机构包括中心轴、 立板、 空心卷线轴、 复位卷筒, 中心轴的两端通过立板固定在盒体底板上, 中心轴外面套接有空心卷。
11、线轴和复位卷筒, 复 位卷筒连接在空心卷线轴的一端, 复位卷筒内部装有卷簧, 卷簧最内圈末端固定在中心轴 上, 卷簧最外圈末端连接在复位卷筒内壁上, 空心卷线轴上缠绕有试验线, 左侧的两个卷线 机构的试验线为一次卷线, 右侧的两个卷线机构的试验线为二次卷线, 试验线在盒体外侧 的末端连接有插头 ; 盒体内的两侧各有两个试验线孔, 每一个试验线孔上安装有夹线机构, 夹线机构包括 复位杆、 夹线板、 限位板, 复位杆在盒体外侧上套有压簧并且在盒体内侧与夹线板的上端连 接, 夹线板铰接在夹线轴上, 夹线轴安装在箱体内壁的安装板上, 夹线板末端压在试验线 上, 限位板位于试验线孔下面 ; 说 明 书 。
12、CN 104215877 A 4 3/5 页 5 一次卷线的插头与互感器的一次线圈连接, 电流表通过二次卷线与互感器的二次线圈 连接, 一次卷线在盒体内的接线端 L1、 L2 并联有试验指示电路, 试验指示电路是由电阻 R2 和发光二极管 LED2 串联组成, 电源指示电路与试验按钮 K2 串联后的整体与试验指示电路 并联, 电源指示电路是由电阻 R1 和发光二极管 LED1 串联而成, 电源开关 K1 位于主干路且 一端连接电池 E。 0008 本发明优点是 : 本装置根据现场工作的实际情况, 成功解决了接线和工具准备费 时问题, 提高了电流互感器极性试验的工作效率。开发出专用组合工具, 两。
13、个人轻松操作, 即可完成极性测试工作。工作人员劳动强度降低, 同样时间的情况下, 原来 4 个人的工作 量, 使用该装置后, 2 个人轻松完成, 大大降低了工作强度, 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09 图 1 为本发明的电路图。 0010 图 2 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1 图 3 为本发明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2 图 4 为本发明的夹线结构示意图。 0013 图 5 为本发明的卷线机构示意图。 0014 附图中 : 1、 盒体 ; 2、 复位杆 ; 3、 插头 ; 4、 一次接线柱 ; 5、 试验按钮 ; 6、 电源 开关 ; 7、 二次接线柱 ; 8、 反向指示 ; 9、 。
14、正向指示 ; 10、 面板 ; 11、 电流表 ; 12、 面板框 ; 13、 夹线机构 ; 14、 复位卷筒 ; 15、 空心卷线筒 ; 16、 电池 ; 17、 试验线 ; 18、 夹线板 ; 19、 夹线 轴 ; 20、 夹线钩 ; 21、 试验线孔 ; 22、 限位孔 ; 23、 卷簧 ; 24、 中心轴 ; 25、 挡板 ; 26 立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0015 1、 本发明设置有自动收线轮。为解决试验线手动收放时易缠绕打结问题, 设计了 自动收线轮, 实现在操作过程中试验线的合理布置。 0016 盒体 1 内部安装有四个卷线机构, 卷线机构包括中心轴 24、 立板 26、 。
15、空心卷线轴 15、 复位卷筒 14, 中心轴 24 的两端通过立板 26 固定在盒体 1 底板上。中心轴 24 外面套接 有空心卷线轴15和复位卷筒14, 复位卷筒14连接在空心卷线轴15的一端, 复位卷筒14内 部装有卷簧 23, 卷簧 23 最内圈末端固定在中心轴 24 上, 卷簧 23 最外圈末端连接在复位卷 筒 14 内壁上, 空心卷线轴 15 上缠绕有试验线 17。卷线机构可以实现试验线自动收回的功 能, 结构简单而且很实用, 实现了导线的合理布置, 杜绝导线缠绕、 挤损。 0017 复位卷筒 14 连接在空心卷线轴 15 的一端组成了自动收线轮, 自动收线轮与中心 轴24间装有储能。
16、弹簧即卷簧23, 内置试验线17绕于自动收线轮轮槽内。 试验时, 向外抽出 导线, 收线轮旋转, 储能弹簧拉伸存储能量 ; 回缩时, 储能弹簧释放能量, 带动自动收线轮沿 着相反方向转动, 自动将导线收于收线轮槽内。 0018 自动收线轮采用不锈钢材质, 自动收线轮安装在组合式操作箱内。操作箱面板上 有四个外置插钮即一次接线柱 4 和二次接线柱 7, 万一试验导线出现故障, 能够方便外插试 验线, 实现与操作电源的连接。一次接线柱 4 和二次接线柱 7 在盒体 1 内部的接线端子分 说 明 书 CN 104215877 A 5 4/5 页 6 别于与一次接线和二次接线连接。 0019 2、 本。
17、发明需要选配合适的内置导线。 0020 普通试验线外绝缘皮厚不易损坏、 抗拉强度足, 经济实用。经过现场测试, 自动收 线轮能较好的完成试验线的全自动收放。 0021 为了便于试验试验线在弹力作用下不会随时收回, 本装置在每一个试验线孔的上 方设置有夹线机构 13。夹线机构包括复位杆、 夹线板 18、 限位板 22, 复位杆 2 在盒体 1 外 侧上套有压簧并且在盒体 1 内侧与夹线板 18 的上端连接, 夹线板 18 铰接在夹线轴 19 上, 夹线轴 19 安装在箱体内壁的安装板上, 夹线板 18 末端压在试验线 17 上, 限位板 22 位于试 验线孔 21 下面。复位杆 2 具有自动复位。
18、作用, 常态下复位杆 2 拉夹线板 18 将试验线 17 夹 紧。按下复位杆 2 后, 夹线板 18 顺时针旋转, 复位杆 2 带动夹线钩 20 向上抬起, 松开了试 验线。因此, 拉出来一段长度的试验线 17, 停止拉拽后试验线 17 随时自动停止 ; 当按下复 位杆 2, 试验线就会自动缠回去到空心卷线轴 15。 0022 如图 1 所示, 电路的介绍如下。开关 K1 为总控制开关即电源开关 6, 控制操作电 源的通、 断。当 K1 闭合时, 发光二极管 LED1 电源指示灯点亮, 表明当前电池 E1 有电。再通 过试验按钮 K2(试验按钮 5) 的合、 分, 控制电流互感器一次绕组侧电源。
19、的通、 断。当 K2 闭 合时, 发光二极管 LED2 输出指示灯点亮, 表明当前电流互感器一次绕组正在通电。发光二 极管 LED1、 发光二极管 LED2 分别设置在电源开关 6、 试验按钮 5 内, 电源开关 6、 试验按钮 5 上有观察窗。 按下试验按钮5, 观察电流表表针旋转方向情况并且据此判断互感器的线圈极 性。使用本发明以后, 我们对 2013 年 6 月 8 个 10kV 间隔的电流互感器极性试验时间进行 统计, 如下表所示 : 单间隔的电流互感器极性试验平均用时为 13.9 分钟, 工具准备和接线耗时问题得到 较好解决, 试验时间有了明显的缩短, 顺利实现了活动目标。 本装置同。
20、样适用于电压互感器 的测试, 测试原理方法不变。 0023 本发明的优势如下。 0024 1、 组合工具成本为 1000 元 / 套, 使用寿命达 20 年以上。该工具省时省力, 节省了 说 明 书 CN 104215877 A 6 5/5 页 7 停电的时间, 从而减少了企业的经济损失。 0025 2、 工作人员劳动强度降低, 同样时间的情况下, 原来 3 个人的工作量, 使用该装置 后, 两个人轻松完成, 大大降低了工作强度, 提高了工作效率。 说 明 书 CN 104215877 A 7 1/4 页 8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215877 A 8 2/4 页 9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215877 A 9 3/4 页 10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215877 A 10 4/4 页 11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215877 A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