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吸湿排汗、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及其生产方法.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4704311 上传时间:2018-10-28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435.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799764.1

申请日:

2014.12.19

公开号:

CN104389076A

公开日:

2015.03.0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D03D 15/00申请日:20141219|||公开

IPC分类号:

D03D15/00; D02G3/04; D02G3/12

主分类号:

D03D15/00

申请人:

郑州四棉纺织有限公司

发明人:

郭传英; 伏广庆; 张江燕; 张小虎; 张杰

地址:

451464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白沙镇商都路440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1111

代理人:

李秋红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吸湿排汗、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及其生产方法。多功能面料是由多功能混纺纱95~99%和不锈钢抗静电纱或导电丝抗静电纱1~5%织造而成;多功能混纺纱是由吸湿排汗纤维50~80%、棉纤维15~45%和银纤维5~10%混纺而成;不锈钢抗静电纱是由吸湿排汗纤维35~45%、棉纤维10~30%、银纤维3~7%和不锈钢纤维25~40%混纺而成;导电丝抗静电纱是由有机导电丝3~5%和多功能混纺纱95~97%捻制而成。利用本发明生产的多功能面料具有抗静电功能、吸湿排汗功能和抗菌功能,既能保证织物的抗静电功能,又极大地改善织物的透气性能,提高面料的服用舒适性,同时具有良好的抗菌功能。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具有吸湿排汗、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含量表示,所述多功能面料是由多功能混纺纱95~99%和不锈钢抗静电纱或导电丝抗静电纱1~5%织造而成;
所述多功能混纺纱是由吸湿排汗纤维50~80%、棉纤维15~45%和银纤维5~10%混纺而成;
所述不锈钢抗静电纱是由吸湿排汗纤维35~45%、棉纤维10~30%、银纤维3~7%和不锈钢纤维25~40%混纺而成;
所述导电丝抗静电纱是由有机导电丝3~5%和多功能混纺纱95~97%捻制而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吸湿排汗、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混纺纱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a、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述多功能混纺纱的配比比例配制吸湿排汗纤维、棉纤维和银纤维;
b、首先将称取的银纤维上均匀喷洒由季铵盐型阳离子抗静电剂30%、脂肪酸聚氧乙烯酯20%、柔软剂10%、氨基改性硅油5%和水35%制成的溶液,溶液的喷洒量占银纤维总重量的10~15%,溶液喷洒后堆放24~36小时后待用;
c、将称取的棉纤维经抓棉机、混棉机、开棉机和给棉机依次进行开松、清杂加工处理,制成棉卷,在梳棉机上梳理成生条,在精梳机上制成精梳条;
d、将称取的吸湿排汗纤维和步骤b处理过的银纤维分别经清花工序、梳棉机制成生条;再将步骤c制成的棉纤维精梳条和制成的吸湿排汗纤维、银纤维的生条在并条机上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述三者的配比比例进行并合,并合次数为三次,制成熟条;
e、将制成的熟条在粗纱机上进行牵伸和加捻,最后在细纱机上进一步牵伸加捻,制成成品纱即多功能混纺纱。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吸湿排汗、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所述将称取的吸湿排汗纤维和步骤b处理过的银纤维分别经清花工序、梳棉机制成生条过程中:吸湿排汗纤维和处理过的银纤维在梳棉机上梳棉工序中小漏底隔距为12~16mm,除尘刀为低刀110°,盖板速度为260~280mm/min,落棉率为5~10%。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吸湿排汗、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所述并合次数为三次,在第一次并合时隔距为11×30mm,牵伸倍数为7.5倍,后区牵伸倍数为1.7倍;第二次并合时牵伸倍数为6.0倍,后区牵伸倍数为1.51 倍;第三次并合时牵伸倍数为6.34倍,后区牵伸倍数为1.3倍。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吸湿排汗、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其特征在于,步骤e中所述在粗纱机上进行牵伸和加捻时,粗纱机锭速为500~550转/分钟,粗纱捻系数为100~110;
所述在细纱机上进一步牵伸加捻时,细纱机锭速为1000~1200转/分钟,细纱捻系数为490~510,后区牵伸倍数为1.3倍,皮辊为D75,罗拉隔距为19×32mm。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吸湿排汗、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抗静电纱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a、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述不锈钢抗静电纱的配比比例配制吸湿排汗纤维、棉纤维、银纤维和不锈钢纤维;
b、将称取的棉纤维经抓棉机、混棉机、开棉机和给棉机依次进行开松、清杂加工处理,制成棉卷,在梳棉机上梳理成生条,在精梳机上制成精梳条;
c、将称取的吸湿排汗纤维和银纤维分别经清花工序、梳棉机制成生条;再将步骤b制成的棉纤维精梳条和制成的吸湿排汗纤维、银纤维的生条以及不锈钢纤维在并条机上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述四者的配比比例进行并合,并合次数为三次,制成熟条;
d、将制成的熟条在粗纱机上进行牵伸和加捻,最后在细纱机上进一步牵伸加捻,制成成品纱即不锈钢抗静电纱。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吸湿排汗、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并合次数为三次,其中在第一次并合时隔距为10×26mm,牵伸倍数为6.5倍,后区牵伸倍数为1.5倍;第二次并合时牵伸倍数为5.0倍,后区牵伸倍数为1.35倍;第三次并合时牵伸倍数为5.6倍,后区牵伸倍数为1.2倍。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吸湿排汗、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所述在粗纱机上进行牵伸和加捻时,粗纱机锭速为400~500转/分钟,粗纱捻系数为100~110;
所述在细纱机上进一步牵伸加捻时,细纱机锭速为1000~1200转/分钟,细纱捻系数为500~530,后区牵伸倍数为1.1倍,罗拉隔距为17×30mm。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吸湿排汗、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丝抗静电纱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a、首先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述导电丝抗静电纱的配比比例称取多功能混纺纱和有机导电丝;
b、将称取的有机导电丝和多功能混纺纱在并纱机上并合,并合过程中车速为200米/分;
c、将并合后的筒纱在倍捻机上加捻,车速为26米/分,捻系数为220~250,加捻后得到导电丝抗静电纱。

10.  一种具有吸湿排汗、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整经工序:首先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述多功能面料的配比比例称取多功能混纺纱和不锈钢抗静电纱或导电丝抗静电纱,按照每间隔0.6~1.0cm排列不锈钢抗静电纱或导电丝抗静电纱,整经头份为600~800,整经后卷绕在经轴上,备浆纱用;
b、浆纱工序:将整经后的多功能混纺纱和不锈钢抗静电纱或导电丝抗静电纱采用浆纱机进行浆纱,浆纱过程中采用的浆料由聚乙烯醇PVA 20%、丙烯酸17%、胶粉15%和变性淀粉48%混合配制而成;浆纱过程中上浆率为10~15%,回潮率为3~5%;
c、穿筘工序:将浆纱后的多功能混纺纱和不锈钢抗静电纱或导电丝抗静电纱按照步骤a的间隔排列要求穿入综丝、钢筘和停经片;
d、纺织工序:穿筘后在织机上制造成坯布,织造过程中车速为800转/分、上机张力为2000N、综平为290o、主喷压力为2.2N和副喷压力为3.4N,纬纱按照间隔0.6~1.0cm的距离将不锈钢抗静电纱或导电丝抗静电纱喷入,最后制成坯布;
e、印染工序:最后根据要求对其坯布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印染,得到产品具有吸湿排汗、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

说明书

说明书具有吸湿排汗、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性纤维与复合纱的复合织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吸湿排汗、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伴随着现代经济、科技的发展,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个人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及身体的健康。为了适应和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功能性纺织品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大的比重。在各行各业的生产活动中,存在着各种意想不到的各种灾害隐患。例如:由于静电引起的爆炸事故就时有发生,而功能性纺织品可有效地预防灾害发生,从而日益受到了有关行业的关注,使得功能性纺织品市场方兴未艾。
人们的生活与生产无不和静电发生联系,静电直接或潜在地从各个方面给人类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随着石化、化工、电子、冶金和矿业等工业的快速发展,易燃易爆气体、粉尘作业环境日渐增多,加之化纤织物大量用于服装,静电危害已成为引发燃爆事故的一大隐患。据专家分析,火药、化工、医药和石油等工作场所发生的火灾事故,多数是由于人体活动产生的静电超过安全限值,偶然发生放电火花引发的。据资料介绍,我国每年仅粉尘爆炸一项,就有400~600次,经济损失达几十亿元。静电的产生与人体穿着的服装的质料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使用防静电织物对于提高我国产业工人的防护水平,减少静电危害导致的重大事故,具有重大意义。
防静电工作服的重要性日益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早在1989年公布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目录中,就列入的《防静电工作服》(GB12014-1989),2000年国家经贸委颁布的《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国经贸委安全[2000]189号),明确要求加油站操作工、液化石油气罐装工及相近工种,必须配备防静电工作服。从近几年国内市场可以看出,防静电工作服正在有关行业得到迅猛地发展。从国际市场看,防静电服装也正在全球范围内掀起发展热潮,市场前景良好。
防静电织物大多采用涤棉混纺织物,涤纶纤维性能上存在着明显的缺陷:手感差、起毛起球、穿着闷热、透气性差。因此,通过涤纶纤维的物理化学性能上的改变,改善织物的服用性能,成为人们探索的目标。近几年,通过对涤纶纤维的改性开发出的新型纤维——吸湿排汗纤维成为了涤纶纤维的更新换代产品。目前国际、国内生产的吸湿排汗纤维采用的是普通PET切片,只是通过物理手段改变其纤维的截面形状,增加一些比表面积和沟槽来改善服用性,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普通涤纶纤维的本质,保证不了与其它各种纤维混纺后其功能的有效性,克服不了它的初导及后期吸附能力和功能性差的缺陷。新型吸湿排汗纤维是一种聚酯纤维的变性产品,在纺丝过程中通过化学和物理手段,使纤维具有内外贯穿的微孔结构,使其能够快速吸水、疏水、扩散和挥发,从而改善纤维的物理性能,使织物具有良好的吸湿排汗特性。同时,由于聚酯纤维具有较高的湿屈服模量,在湿润状态下也不会象棉纤维那样倒伏,能够始终保持织物与皮肤间的舒适状态,提高了纤维的服用舒适性。新型吸湿排汗纤维是一款有很好的柔软性、抗起毛起球、吸湿快干、低温染色以及其它功能集于一身的多功能纤维,而且能同各种纤维混纺后,仍可保证其性能的有效性,真正达到使其功能的永久性、环保性、使用的广泛性以及极好的服用安全性的要求。
相对于自然界的微生物而言,人的皮肤是一种很好的营养基。在一般情况下,人皮肤上一些常驻菌种起着保护皮肤免受致病菌危害的作用,但一旦微生物中的菌群失调,它们中的少量致病菌就会大量繁殖,并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以及生殖道粘膜对人体造成危害。纺织品在人体穿着过程中,会玷污很多汗液、皮脂及其它各种人体分泌物,同时也会被环境中的污染所玷污,在致病菌的繁殖和传递过程中,成为一个重要媒介。所以,人们需要能抵抗细菌的纺织品来满足对健康的要求,而阴离子(抗菌)涤纶短纤维便是抗菌纺织品的理想原料。银离子(抗菌)涤纶短纤维将抗菌材料熔入纺丝熔体之中,经纺丝加工而成的一种永久型功能纤维,和抗菌后整理的方法相比,具有广谱抗菌、抗菌率高、抗菌效果持久、对人体安全无害、适用范围广的优点。
目前,关于多功能面料方面的专利文献也有不少报道。例如:1、申请号为200710070548.3、名称为“透湿抗紫外线多功能抗菌面料及其加工工艺”的发明专利申请。2、申请号为201010265716.6、名称为“一种多功能面料”的发明专利申请。3、申请号为201310436630.9、名称为“一种保健功能面料”的发明专利申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抗静电功能、吸湿排汗功能和抗菌功能的复合型功能新型面料,即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吸湿排汗、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及其织造方法。利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生产的多功能面料既保证织物的抗静电功能,又极大地改善织物的透气性能,提高了面料的服用舒适性,同时还具备了抗菌防霉的作用,保障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吸湿排汗、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以重量百分含量表示,所述多功能面料是由多功能混纺纱95~99%和不锈钢抗静电纱或导电丝抗静电纱1~5%织造而成;
所述多功能混纺纱是由吸湿排汗纤维50~80%、棉纤维15~45%和银纤维5~10%混纺而成;
所述不锈钢抗静电纱是由吸湿排汗纤维35~45%、棉纤维10~30%、银纤维3~7%和不锈钢纤维25~40%混纺而成;
所述导电丝抗静电纱是由有机导电丝3~5%和多功能混纺纱95~97%捻制而成。
根据上述的具有吸湿排汗、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所述多功能混纺纱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a、按照上述多功能混纺纱的配比比例配制吸湿排汗纤维、棉纤维和银纤维;
b、首先将称取的银纤维上均匀喷洒由季铵盐型阳离子抗静电剂(由深圳市汇高金标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其型号为SN)30%、脂肪酸聚氧乙烯酯(由江苏省海安石油化工厂提供,型号为SG)20%、柔软剂(由苏州力久化工有限公司提供,属于高分子季铁盐柔软剂)10%、氨基改性硅油5%和水35%制成的溶液,溶液的喷洒量占银纤维总重量的10~15%,溶液喷洒后堆放24~36小时后待用;
c、将称取的棉纤维经抓棉机、混棉机、开棉机和给棉机依次进行开松、清杂加工处理,制成棉卷,在梳棉机上梳理成生条,在精梳机上制成精梳条;
d、将称取的吸湿排汗纤维和步骤b处理过的银纤维分别经清花工序、梳棉机制成生条;再将步骤c制成的棉纤维精梳条和制成的吸湿排汗纤维、银纤维的生条在并条机上按照上述三者的配比比例进行并合,并合次数为三次,制成熟条;
e、将制成的熟条在粗纱机上进行牵伸和加捻,最后在细纱机上进一步牵伸加捻,制成成品纱即多功能混纺纱。
根据上述的具有吸湿排汗、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步骤d中所述将称取的吸湿排汗纤维和步骤b处理过的银纤维分别经清花工序、梳棉机制成生条过程中:吸湿排汗纤维和处理过的银纤维在梳棉机上梳棉工序中小漏底隔距为12~16mm,除尘刀为低刀110°,盖板速度为260~280mm/min,落棉率为5~10%。
根据上述的具有吸湿排汗、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步骤d中所述并合次数为三次,在第一次并合时隔距为11×30mm,牵伸倍数为7.5倍,后区牵伸倍数为1.7倍;第二次并合时牵伸倍数为6.0倍,后区牵伸倍数为1.51 倍;第三次并合时牵伸倍数为6.34倍,后区牵伸倍数为1.3倍。
根据上述的具有吸湿排汗、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步骤e中所述在粗纱机上进行牵伸和加捻时,粗纱机锭速为500~550转/分钟,粗纱捻系数为100~110;
所述在细纱机上进一步牵伸加捻时,细纱机锭速为1000~1200转/分钟,细纱捻系数为490~510,后区牵伸倍数为1.3倍,皮辊为D75,罗拉隔距为19×32mm。
根据上述的具有吸湿排汗、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所述不锈钢抗静电纱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a、按照上述不锈钢抗静电纱的配比比例配制吸湿排汗纤维、棉纤维、银纤维和不锈钢纤维;
b、将称取的棉纤维经抓棉机、混棉机、开棉机和给棉机依次进行开松、清杂加工处理,制成棉卷,在梳棉机上梳理成生条,在精梳机上制成精梳条;
c、将称取的吸湿排汗纤维和银纤维分别经清花工序、梳棉机制成生条;再将步骤b制成的棉纤维精梳条和制成的吸湿排汗纤维、银纤维的生条以及不锈钢纤维在并条机上按照上述四者的配比比例进行并合,并合次数为三次,制成熟条;
d、将制成的熟条在粗纱机上进行牵伸和加捻,最后在细纱机上进一步牵伸加捻,制成成品纱即不锈钢抗静电纱。
根据上述的具有吸湿排汗、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步骤c中所述并合次数为三次,其中在第一次并合时隔距为10×26mm,牵伸倍数为6.5倍,后区牵伸倍数为1.5倍;第二次并合时牵伸倍数为5.0倍,后区牵伸倍数为1.35倍;第三次并合时牵伸倍数为5.6倍,后区牵伸倍数为1.2倍。
根据上述的具有吸湿排汗、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步骤d中所述在粗纱机上进行牵伸和加捻时,粗纱机锭速为400~500转/分钟,粗纱捻系数为100~110;
所述在细纱机上进一步牵伸加捻时,细纱机锭速为1000~1200转/分钟,细纱捻系数为500~530,后区牵伸倍数为1.1倍,罗拉隔距为17×30mm。
根据上述的具有吸湿排汗、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所述导电丝抗静电纱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a、首先按照上述导电丝抗静电纱的配比比例称取多功能混纺纱和有机导电丝;
b、将称取的有机导电丝和多功能混纺纱在并纱机上并合,并合过程中车速为200米/分;
c、将并合后的筒纱在倍捻机上加捻,车速为26米/分,捻系数为220~250,加捻后得到导电丝抗静电纱。
另外,提供一种具有吸湿排汗、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的生产方法,所述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整经工序:首先按照上述多功能面料的配比比例称取多功能混纺纱和不锈钢抗静电纱或导电丝抗静电纱,按照每间隔0.6~1.0cm排列不锈钢抗静电纱或导电丝抗静电纱,整经头份为600~800,整经后卷绕在经轴上,备浆纱用;
b、浆纱工序:将整经后的多功能混纺纱和不锈钢抗静电纱或导电丝抗静电纱采用浆纱机进行浆纱,浆纱过程中采用的浆料由聚乙烯醇PVA 20%、丙烯酸17%、胶粉15%和变性淀粉48%混合配制而成;浆纱过程中上浆率为10~15%,回潮率为3~5%;
c、穿筘工序:将浆纱后的多功能混纺纱和不锈钢抗静电纱或导电丝抗静电纱按照步骤a的间隔排列要求穿入综丝、钢筘和停经片;
d、纺织工序:穿筘后在织机上制造成坯布,织造过程中车速为800转/分、上机张力为2000N、综平为290o、主喷压力为2.2N和副喷压力为3.4N,纬纱按照间隔0.6~1.0cm的距离将不锈钢抗静电纱或导电丝抗静电纱喷入,最后制成坯布;
e、印染工序:最后根据要求对其坯布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印染,得到产品具有吸湿排汗、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
本发明的积极有益效果:
1、利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生产的多功能面料既保证织物的抗静电功能,又极大地改善织物的透气性能,提高了面料的服用舒适性,同时还具备了抗菌防霉的作用,保障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2、利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生产的多功能面料具有抗静电功能、吸湿排汗功能和抗菌功能,既能保证织物的抗静电功能,又极大地改善织物的透气性能,提高面料的服用舒适性,同时具有良好的抗菌功能,保障服用者的身体健康(本发明产品的性能检测数据详见表1)。
3、本发明将不锈钢纤维按一定比例和组织与其它纤维进行混纺、交并、交织或嵌织,从而提高了本发明织物的导电能力,制成防静电织物,实现了电荷逸散,防止静电聚积,从而达到防静电的效果。
4、本发明在织物中采用的吸湿排汗纤维是一种目前现有的新型吸湿排汗纤维,是一种聚酯纤维的变性产品(即吸湿排汗聚酯纤维),在纺丝过程中通过化学和物理手段,使纤维具有内外贯穿的微孔结构,使其能够快速吸水、疏水、扩散和挥发,从而改善纤维的物理性能,使织物具有良好的吸湿排汗特性。同时,由于聚酯纤维具有较高的湿屈服模量,在湿润状态下也不会象棉纤维那样倒伏,能够始终保持织物与皮肤间的舒适状态,提高了纤维的服用舒适性。采用的现有新型吸湿排汗纤维是一款具有很好的柔软性、抗起毛起球、吸湿快干、低温染色以及其它功能集于一身的多功能纤维,而且能同各种纤维混纺后,仍可保证其性能的有效性,真正达到使其功能的永久性、环保性、使用的广泛性以及极好的服用安全性的要求。
5、本发明在织物中采用的抗菌纤维是银纤维。银离子纤维将抗菌材料—银离子熔入纺丝熔体中,经纺丝加工而制成的多功能面料具有广谱抗菌、抗菌率高、抗菌效果持久、对人体安全无害、适用范围广的优点。经相关权威机构测试,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肺炎杆菌(ATCC4352)和白色念珠菌(ATCC10231)的抗菌效果非常显著(检测结果详见表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但并不限制本发明的内容。
实施例1:
本发明具有吸湿排汗、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以重量百分含量表示,所述多功能面料是由多功能混纺纱98%和不锈钢抗静电纱2%织造而成;
所述多功能混纺纱是由吸湿排汗纤维65%、棉纤维30%和银纤维5%混纺而成;
所述不锈钢抗静电纱是由吸湿排汗纤维40%、棉纤维20%、银纤维5%和不锈钢纤维35%混纺而成。
所述多功能混纺纱的制备方法为:
a、首先按照上述多功能混纺纱的配比比例配制吸湿排汗纤维、棉纤维和银纤维;
b、首先将称取的银纤维上均匀喷洒由季铵盐型阳离子抗静电剂(由深圳市汇高金标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其型号为SN)30%、脂肪酸聚氧乙烯酯(由江苏省海安石油化工厂提供,型号为SG)20%、柔软剂(由苏州力久化工有限公司提供,属于高分子季铁盐柔软剂)10%、氨基改性硅油5%和水35%制成的溶液,溶液的喷洒量占银纤维总重量的10~15%,溶液喷洒后堆放24~36小时后待用;
c、将称取的棉纤维经抓棉机、混棉机、开棉机和给棉机依次进行开松、清杂加工处理,制成棉卷,在梳棉机上梳理成生条,在精梳机上制成精梳条;
d、将称取的吸湿排汗纤维和步骤b处理过的银纤维分别经清花工序、梳棉机制成生条(吸湿排汗纤维和处理过的银纤维在梳棉机上梳棉工序中小漏底隔距为12~16mm,除尘刀为低刀110°,盖板速度为260~280mm/min,落棉率为5~10%);再将步骤c制成的棉纤维的精梳条和制成的吸湿排汗纤维、银纤维的生条在并条机上按照上述三者的配比比例进行并合,并合次数为三次(在第一次并合时隔距为11×30mm,牵伸倍数为7.5倍,后区牵伸倍数为1.7倍;第二次并合时牵伸倍数为6.0倍,后区牵伸倍数为1.51 倍;第三次并合时牵伸倍数为6.34倍,后区牵伸倍数为1.3倍),制成熟条;
e、将制成的熟条在粗纱机上进行牵伸和加捻(粗纱机锭速为500~550转/分钟,粗纱捻系数为100~110),最后在细纱机上进一步牵伸加捻(细纱机锭速为1000~1200转/分钟,细纱捻系数为490~510,后区牵伸倍数为1.3倍,皮辊为D75,罗拉隔距为19×32mm),制成成品纱即多功能混纺纱。
所述不锈钢抗静电纱的制备方法为:
a、首先按照上述不锈钢抗静电纱的配比比例配制吸湿排汗纤维、棉纤维、银纤维和不锈钢纤维;
b、将称取的棉纤维经抓棉机、混棉机、开棉机和给棉机依次进行开松、清杂加工处理,制成棉卷,在梳棉机上梳理成生条,在精梳机上制成精梳条;
c、将称取的吸湿排汗纤维和银纤维分别经清花工序、梳棉机制成生条;再将步骤b制成的棉纤维的精梳条和制成的吸湿排汗纤维、银纤维的生条以及不锈钢纤维在并条机上按照上述四者的配比比例进行并合,并合次数为三次(在第一次并合时隔距为10×26mm,牵伸倍数为6.5倍,后区牵伸倍数为1.5倍;第二次并合时牵伸倍数为5.0倍,后区牵伸倍数为1.35倍;第三次并合时牵伸倍数为5.6倍,后区牵伸倍数为1.2倍),制成熟条;
d、将制成的熟条在粗纱机上进行牵伸和加捻(粗纱机锭速为400~500转/分钟,粗纱捻系数为100~110),最后在细纱机上进一步牵伸加捻(细纱机锭速为1000~1200转/分钟,细纱捻系数为500~530,后区牵伸倍数为1.1倍,罗拉隔距为17×30mm),制成成品纱即不锈钢抗静电纱。
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本发明具有吸湿排汗、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以重量百分含量表示,所述多功能面料是由多功能混纺纱97%和不锈钢抗静电纱3%织造而成;
所述多功能混纺纱是由吸湿排汗纤维70%、棉纤维20%和银纤维10%混纺而成;
所述不锈钢抗静电纱是由吸湿排汗纤维38%、棉纤维16%、银纤维7%和不锈钢纤维39%混纺而成。
多功能混纺纱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不锈钢抗静电纱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本发明具有吸湿排汗、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以重量百分含量表示,所述多功能面料是由多功能混纺纱99%和不锈钢抗静电纱1%织造而成;
所述多功能混纺纱是由吸湿排汗纤维75%、棉纤维15%和银纤维10%混纺而成;
所述不锈钢抗静电纱是由吸湿排汗纤维35%、棉纤维29%、银纤维6%和不锈钢纤维30%混纺而成。
多功能混纺纱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不锈钢抗静电纱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本发明具有吸湿排汗、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以重量百分含量表示,所述多功能面料是由多功能混纺纱98%和不锈钢抗静电纱2%织造而成;
所述多功能混纺纱是由吸湿排汗纤维71%、棉纤维22%和银纤维7%混纺而成;
所述不锈钢抗静电纱是由吸湿排汗纤维45%、棉纤维10%、银纤维5%和不锈钢纤维40%混纺而成。
多功能混纺纱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不锈钢抗静电纱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5: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本发明具有吸湿排汗、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以重量百分含量表示,所述多功能面料是由多功能混纺纱97%和不锈钢抗静电纱3%织造而成;
所述多功能混纺纱是由吸湿排汗纤维50%、棉纤维42%和银纤维8%混纺而成;
所述不锈钢抗静电纱是由吸湿排汗纤维42%、棉纤维25%、银纤维3%和不锈钢纤维30%混纺而成。
多功能混纺纱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不锈钢抗静电纱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6: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本发明具有吸湿排汗、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以重量百分含量表示,所述多功能面料是由多功能混纺纱99%和不锈钢抗静电纱1%织造而成;
所述多功能混纺纱是由吸湿排汗纤维80%、棉纤维15%和银纤维5%混纺而成;
所述不锈钢抗静电纱是由吸湿排汗纤维38%、棉纤维30%、银纤维7%和不锈钢纤维25%混纺而成。
多功能混纺纱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不锈钢抗静电纱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7: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本发明具有吸湿排汗、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以重量百分含量表示,所述多功能面料是由多功能混纺纱98%和不锈钢抗静电纱2%织造而成;
所述多功能混纺纱是由吸湿排汗纤维60%、棉纤维32%和银纤维8%混纺而成;
所述不锈钢抗静电纱是由吸湿排汗纤维35%、棉纤维29%、银纤维6%和不锈钢纤维30%混纺而成。
多功能混纺纱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不锈钢抗静电纱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8: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本发明具有吸湿排汗、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以重量百分含量表示,所述多功能面料是由多功能混纺纱97%和不锈钢抗静电纱3%织造而成;
所述多功能混纺纱是由吸湿排汗纤维68%、棉纤维26%和银纤维6%混纺而成;
所述不锈钢抗静电纱是由吸湿排汗纤维38%、棉纤维24%、银纤维6%和不锈钢纤维32%混纺而成。
多功能混纺纱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不锈钢抗静电纱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9: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本发明具有吸湿排汗、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以重量百分含量表示,所述多功能面料是由多功能混纺纱95%和导电丝抗静电纱5%织造而成;
所述多功能混纺纱是由吸湿排汗纤维71%、棉纤维22%和银纤维7%混纺而成。
所述导电丝抗静电纱是由有机导电丝5%和多功能混纺纱95%捻制而成。
多功能混纺纱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所述导电丝抗静电纱的制备方法为:
a、首先按照所述导电丝抗静电纱的配比比例称取多功能混纺纱和有机导电丝;
b、将称取的有机导电丝和多功能混纺纱在并纱机上并合,并合过程中车速为200米/分;
c、将并合后的筒纱在倍捻机上加捻,车速为26米/分,捻系数为220~250,加捻后得到导电丝抗静电纱。
实施例10:与实施例9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本发明具有吸湿排汗、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以重量百分含量表示,所述多功能面料是由多功能混纺纱96%和导电丝抗静电纱4%织造而成;
所述多功能混纺纱是由吸湿排汗纤维50%、棉纤维42%和银纤维8%混纺而成。
所述导电丝抗静电纱是由有机导电丝4%和多功能混纺纱96%捻制而成。
多功能混纺纱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所述导电丝抗静电纱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9。
实施例11:与实施例9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本发明具有吸湿排汗、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以重量百分含量表示,所述多功能面料是由多功能混纺纱97%和导电丝抗静电纱3%混纺而成;
所述多功能混纺纱是由吸湿排汗纤维80%、棉纤维15%和银纤维5%混纺而成。
所述导电丝抗静电纱是由有机导电丝3%和多功能混纺纱97%捻制而成。
多功能混纺纱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所述导电丝抗静电纱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9。
实施例12:
上述实施例1~8本发明具有吸湿排汗、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的生产方法,其详细步骤如下:
a、整经工序:首先按照实施例1~8中任一实施例所述多功能面料的配比比例称取多功能混纺纱和不锈钢抗静电纱,按照每间隔0.6~1.0cm排列不锈钢抗静电纱,整经头份为600~800,整经后卷绕在经轴上,备浆纱用;
b、浆纱工序:将整经后的多功能混纺纱和不锈钢抗静电纱采用浆纱机进行浆纱,浆纱过程中采用的浆料由聚乙烯醇PVA 20%、丙烯酸17%、胶粉15%和变性淀粉48%混合配制而成;浆纱过程中上浆率为13%,回潮率为3.5%;
c、穿筘工序:将浆纱后的多功能混纺纱和不锈钢抗静电纱按照步骤a的间隔排列要求穿入综丝、钢筘和停经片;
d、纺织工序:穿筘后在织机上制造成坯布,织造过程中车速为800转/分,上机张力为2000N,综平为290o;主喷压力为2.2N,副喷压力为3.4N,纬纱按照间隔0.6~1.0cm的距离将不锈钢抗静电纱喷入,最后制成坯布;
e、印染工序:最后根据要求对其坯布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印染,得到产品具有吸湿排汗、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
实施例13:
上述实施例9~11本发明具有吸湿排汗、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的生产方法,其详细步骤如下:
a、整经工序:首先按照实施例9~11中任一实施例所述多功能面料的配比比例称取多功能混纺纱和导电丝抗静电纱,按照每间隔0.6~1.0cm排列导电丝抗静电纱,整经头份为600~800,整经后卷绕在经轴上,备浆纱用;
b、浆纱工序:将整经后的多功能混纺纱和导电丝抗静电纱采用浆纱机进行浆纱,浆纱过程中采用的浆料由聚乙烯醇PVA 20%、丙烯酸17%、胶粉15%和变性淀粉48%混合配制而成;浆纱过程中上浆率为13%,回潮率为3.5%;
c、穿筘工序:将浆纱后的多功能混纺纱和导电丝抗静电纱按照步骤a的间隔排列要求穿入综丝、钢筘和停经片;
d、纺织工序:穿筘后在织机上制造成坯布,织造过程中车速为800转/分,上机张力为2000N,综平为290o;主喷压力为2.2N,副喷压力为3.4N,纬纱按照间隔0.6~1.0cm的距离将导电丝抗静电纱喷入,最后制成坯布;
e、印染工序:最后根据要求对其坯布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印染,得到产品具有吸湿排汗、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

具有吸湿排汗、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及其生产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具有吸湿排汗、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及其生产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具有吸湿排汗、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及其生产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具有吸湿排汗、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及其生产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具有吸湿排汗、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及其生产方法.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799764.1 (22)申请日 2014.12.19 D03D 15/00(2006.01) D02G 3/04(2006.01) D02G 3/12(2006.01) (71)申请人 郑州四棉纺织有限公司 地址 451464 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白沙镇商 都路 4401 号 (72)发明人 郭传英 伏广庆 张江燕 张小虎 张杰 (74)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41111 代理人 李秋红 (54) 发明名称 具有吸湿排汗、 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 及其生产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吸湿排。

2、汗、 抗菌及抗 静电的多功能面料及其生产方法。多功能面料是 由多功能混纺纱9599%和不锈钢抗静电纱或导 电丝抗静电纱 1 5% 织造而成 ; 多功能混纺纱是 由吸湿排汗纤维 50 80%、 棉纤维 15 45% 和银 纤维 5 10% 混纺而成 ; 不锈钢抗静电纱是由吸 湿排汗纤维 35 45%、 棉纤维 10 30%、 银纤维 3 7% 和不锈钢纤维 25 40% 混纺而成 ; 导电丝 抗静电纱是由有机导电丝35%和多功能混纺纱 95 97% 捻制而成。利用本发明生产的多功能面 料具有抗静电功能、 吸湿排汗功能和抗菌功能, 既 能保证织物的抗静电功能, 又极大地改善织物的 透气性能, 提高。

3、面料的服用舒适性, 同时具有良好 的抗菌功能。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9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8907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3.04 CN 104389076 A 1/2 页 2 1. 一种具有吸湿排汗、 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 其特征在于 : 以重量百分含量表 示, 所述多功能面料是由多功能混纺纱 95 99% 和不锈钢抗静电纱或导电丝抗静电纱 1 5% 织造而成 ; 所述多功能混纺纱是由吸湿排汗纤维 50 80%、 棉纤维 15 45% 和银纤维 5 10% 混 纺而成。

4、 ; 所述不锈钢抗静电纱是由吸湿排汗纤维 35 45%、 棉纤维 10 30%、 银纤维 3 7% 和 不锈钢纤维 25 40% 混纺而成 ; 所述导电丝抗静电纱是由有机导电丝 3 5% 和多功能混纺纱 95 97% 捻制而成。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具有吸湿排汗、 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 其特征在于, 所 述多功能混纺纱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 a、 按照权利要求 1 中所述多功能混纺纱的配比比例配制吸湿排汗纤维、 棉纤维和银纤 维 ; b、 首先将称取的银纤维上均匀喷洒由季铵盐型阳离子抗静电剂 30%、 脂肪酸聚氧乙烯 酯 20%、 柔软剂 10%、 氨基改性硅油 5% 和水。

5、 35% 制成的溶液, 溶液的喷洒量占银纤维总重量 的 10 15%, 溶液喷洒后堆放 24 36 小时后待用 ; c、 将称取的棉纤维经抓棉机、 混棉机、 开棉机和给棉机依次进行开松、 清杂加工处理, 制成棉卷, 在梳棉机上梳理成生条, 在精梳机上制成精梳条 ; d、 将称取的吸湿排汗纤维和步骤 b 处理过的银纤维分别经清花工序、 梳棉机制成生 条 ; 再将步骤 c 制成的棉纤维精梳条和制成的吸湿排汗纤维、 银纤维的生条在并条机上按 照权利要求 1 中所述三者的配比比例进行并合, 并合次数为三次, 制成熟条 ; e、 将制成的熟条在粗纱机上进行牵伸和加捻, 最后在细纱机上进一步牵伸加捻, 制。

6、成 成品纱即多功能混纺纱。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具有吸湿排汗、 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 其特征在于, 步 骤 d 中所述将称取的吸湿排汗纤维和步骤 b 处理过的银纤维分别经清花工序、 梳棉机制成 生条过程中 : 吸湿排汗纤维和处理过的银纤维在梳棉机上梳棉工序中小漏底隔距为 12 16mm, 除尘刀为低刀 110, 盖板速度为 260 280mm/min, 落棉率为 5 10%。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具有吸湿排汗、 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 其特征在于, 步 骤 d 中所述并合次数为三次, 在第一次并合时隔距为 1130mm, 牵伸倍数为 7.5 倍, 后区牵 伸倍数为。

7、 1.7 倍 ; 第二次并合时牵伸倍数为 6.0 倍, 后区牵伸倍数为 1.51 倍 ; 第三次并合 时牵伸倍数为 6.34 倍, 后区牵伸倍数为 1.3 倍。 5.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具有吸湿排汗、 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 其特征在于, 步 骤 e 中所述在粗纱机上进行牵伸和加捻时, 粗纱机锭速为 500 550 转 / 分钟, 粗纱捻系数 为 100 110 ; 所述在细纱机上进一步牵伸加捻时, 细纱机锭速为 1000 1200 转 / 分钟, 细纱捻系数 为 490 510, 后区牵伸倍数为 1.3 倍, 皮辊为 D75, 罗拉隔距为 1932mm。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

8、述的具有吸湿排汗、 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 其特征在于, 所 述不锈钢抗静电纱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 a、 按照权利要求 1 中所述不锈钢抗静电纱的配比比例配制吸湿排汗纤维、 棉纤维、 银 纤维和不锈钢纤维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389076 A 2 2/2 页 3 b、 将称取的棉纤维经抓棉机、 混棉机、 开棉机和给棉机依次进行开松、 清杂加工处理, 制成棉卷, 在梳棉机上梳理成生条, 在精梳机上制成精梳条 ; c、 将称取的吸湿排汗纤维和银纤维分别经清花工序、 梳棉机制成生条 ; 再将步骤 b 制 成的棉纤维精梳条和制成的吸湿排汗纤维、 银纤维的生条以及不锈钢纤维在并。

9、条机上按照 权利要求 1 中所述四者的配比比例进行并合, 并合次数为三次, 制成熟条 ; d、 将制成的熟条在粗纱机上进行牵伸和加捻, 最后在细纱机上进一步牵伸加捻, 制成 成品纱即不锈钢抗静电纱。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具有吸湿排汗、 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 其特征在于, 步 骤 c 中所述并合次数为三次, 其中在第一次并合时隔距为 1026mm, 牵伸倍数为 6.5 倍, 后 区牵伸倍数为1.5倍 ; 第二次并合时牵伸倍数为5.0倍, 后区牵伸倍数为1.35倍 ; 第三次并 合时牵伸倍数为 5.6 倍, 后区牵伸倍数为 1.2 倍。 8.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具有吸湿排汗、。

10、 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 其特征在于, 步 骤 d 中所述在粗纱机上进行牵伸和加捻时, 粗纱机锭速为 400 500 转 / 分钟, 粗纱捻系数 为 100 110 ; 所述在细纱机上进一步牵伸加捻时, 细纱机锭速为 1000 1200 转 / 分钟, 细纱捻系数 为 500 530, 后区牵伸倍数为 1.1 倍, 罗拉隔距为 1730mm。 9.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具有吸湿排汗、 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 其特征在于, 所 述导电丝抗静电纱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 a、 首先按照权利要求 1 中所述导电丝抗静电纱的配比比例称取多功能混纺纱和有机 导电丝 ; b、 将称取的有机导。

11、电丝和多功能混纺纱在并纱机上并合, 并合过程中车速为 200 米 / 分 ; c、 将并合后的筒纱在倍捻机上加捻, 车速为 26 米 / 分, 捻系数为 220 250, 加捻后得 到导电丝抗静电纱。 10. 一种具有吸湿排汗、 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 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a、 整经工序 : 首先按照权利要求 1 中所述多功能面料的配比比例称取多功能混纺纱和 不锈钢抗静电纱或导电丝抗静电纱, 按照每间隔 0.6 1.0cm 排列不锈钢抗静电纱或导电 丝抗静电纱, 整经头份为 600 800, 整经后卷绕在经轴上, 备浆纱用 ; b、 浆纱工序 : 将整经。

12、后的多功能混纺纱和不锈钢抗静电纱或导电丝抗静电纱采用浆纱 机进行浆纱, 浆纱过程中采用的浆料由聚乙烯醇PVA 20%、 丙烯酸17%、 胶粉15%和变性淀粉 48% 混合配制而成 ; 浆纱过程中上浆率为 10 15%, 回潮率为 3 5% ; c、 穿筘工序 : 将浆纱后的多功能混纺纱和不锈钢抗静电纱或导电丝抗静电纱按照步骤 a 的间隔排列要求穿入综丝、 钢筘和停经片 ; d、 纺织工序 : 穿筘后在织机上制造成坯布, 织造过程中车速为 800 转 / 分、 上机张力为 2000N、 综平为 290o、 主喷压力为 2.2N 和副喷压力为 3.4N, 纬纱按照间隔 0.6 1.0cm 的距 离。

13、将不锈钢抗静电纱或导电丝抗静电纱喷入, 最后制成坯布 ; e、 印染工序 : 最后根据要求对其坯布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印染, 得到产品具有吸湿排汗、 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389076 A 3 1/9 页 4 具有吸湿排汗、 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功能性纤维与复合纱的复合织物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吸湿排 汗、 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伴随着现代经济、 科技的发展, 社会文明的进步, 人们越来越关注个人的生活环 境、 工作环境及身体的健康。 为了适应和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工作。

14、环境, 提高人们的生活 质量和生命质量, 功能性纺织品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大的比重。在各行各业的生 产活动中, 存在着各种意想不到的各种灾害隐患。 例如 : 由于静电引起的爆炸事故就时有发 生, 而功能性纺织品可有效地预防灾害发生, 从而日益受到了有关行业的关注, 使得功能性 纺织品市场方兴未艾。 0003 人们的生活与生产无不和静电发生联系, 静电直接或潜在地从各个方面给人类带 来不同程度的危害。随着石化、 化工、 电子、 冶金和矿业等工业的快速发展, 易燃易爆气体、 粉尘作业环境日渐增多, 加之化纤织物大量用于服装, 静电危害已成为引发燃爆事故的一 大隐患。 据专家分析, 火药、 化。

15、工、 医药和石油等工作场所发生的火灾事故, 多数是由于人体 活动产生的静电超过安全限值, 偶然发生放电火花引发的。 据资料介绍, 我国每年仅粉尘爆 炸一项, 就有 400 600 次, 经济损失达几十亿元。静电的产生与人体穿着的服装的质料有 密切的关系。 因此, 使用防静电织物对于提高我国产业工人的防护水平, 减少静电危害导致 的重大事故, 具有重大意义。 0004 防静电工作服的重要性日益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 早在 1989 年公布的特种 劳动防护用品目录中, 就列入的 防静电工作服 (GB12014-1989) , 2000 年国家经贸委颁布 的 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 (试行) (国经。

16、贸委安全 2000189 号) , 明确要求加油站操作工、 液化石油气罐装工及相近工种, 必须配备防静电工作服。 从近几年国内市场可以看出, 防静 电工作服正在有关行业得到迅猛地发展。从国际市场看, 防静电服装也正在全球范围内掀 起发展热潮, 市场前景良好。 0005 防静电织物大多采用涤棉混纺织物, 涤纶纤维性能上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 手感差、 起毛起球、 穿着闷热、 透气性差。 因此, 通过涤纶纤维的物理化学性能上的改变, 改善织物的 服用性能, 成为人们探索的目标。 近几年, 通过对涤纶纤维的改性开发出的新型纤维吸 湿排汗纤维成为了涤纶纤维的更新换代产品。目前国际、 国内生产的吸湿排汗纤。

17、维采用的 是普通 PET 切片, 只是通过物理手段改变其纤维的截面形状, 增加一些比表面积和沟槽来 改善服用性, 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普通涤纶纤维的本质, 保证不了与其它各种纤维混纺后其 功能的有效性, 克服不了它的初导及后期吸附能力和功能性差的缺陷。新型吸湿排汗纤维 是一种聚酯纤维的变性产品, 在纺丝过程中通过化学和物理手段, 使纤维具有内外贯穿的 微孔结构, 使其能够快速吸水、 疏水、 扩散和挥发, 从而改善纤维的物理性能, 使织物具有良 好的吸湿排汗特性。 同时, 由于聚酯纤维具有较高的湿屈服模量, 在湿润状态下也不会象棉 纤维那样倒伏, 能够始终保持织物与皮肤间的舒适状态, 提高了纤维的服。

18、用舒适性。 新型吸 说 明 书 CN 104389076 A 4 2/9 页 5 湿排汗纤维是一款有很好的柔软性、 抗起毛起球、 吸湿快干、 低温染色以及其它功能集于一 身的多功能纤维, 而且能同各种纤维混纺后, 仍可保证其性能的有效性, 真正达到使其功能 的永久性、 环保性、 使用的广泛性以及极好的服用安全性的要求。 0006 相对于自然界的微生物而言, 人的皮肤是一种很好的营养基。 在一般情况下, 人皮 肤上一些常驻菌种起着保护皮肤免受致病菌危害的作用, 但一旦微生物中的菌群失调, 它 们中的少量致病菌就会大量繁殖, 并通过皮肤、 呼吸道、 消化道以及生殖道粘膜对人体造成 危害。纺织品在人。

19、体穿着过程中, 会玷污很多汗液、 皮脂及其它各种人体分泌物, 同时也会 被环境中的污染所玷污, 在致病菌的繁殖和传递过程中, 成为一个重要媒介。所以, 人们需 要能抵抗细菌的纺织品来满足对健康的要求, 而阴离子 (抗菌) 涤纶短纤维便是抗菌纺织品 的理想原料。银离子 (抗菌) 涤纶短纤维将抗菌材料熔入纺丝熔体之中, 经纺丝加工而成的 一种永久型功能纤维, 和抗菌后整理的方法相比, 具有广谱抗菌、 抗菌率高、 抗菌效果持久、 对人体安全无害、 适用范围广的优点。 0007 目前, 关于多功能面料方面的专利文献也有不少报道。例如 : 1、 申请号为 200710070548.3、 名称为 “透湿抗。

20、紫外线多功能抗菌面料及其加工工艺” 的发明专利申请。 2、 申请号为 201010265716.6、 名称为 “一种多功能面料”的发明专利申请。3、 申请号为 201310436630.9、 名称为 “一种保健功能面料” 的发明专利申请。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 提供一种具有抗静电功能、 吸湿排汗功能和抗菌功 能的复合型功能新型面料, 即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吸湿排汗、 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 及其织造方法。利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生产的多功能面料既保证织物的抗静电功能, 又极大 地改善织物的透气性能, 提高了面料的服用舒适性, 同时还具备了抗菌防霉的作用, 保障了 人们的身。

21、体健康。 0009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吸湿排汗、 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 以重量百分含量表示, 所 述多功能面料是由多功能混纺纱 95 99% 和不锈钢抗静电纱或导电丝抗静电纱 1 5% 织 造而成 ; 所述多功能混纺纱是由吸湿排汗纤维 50 80%、 棉纤维 15 45% 和银纤维 5 10% 混 纺而成 ; 所述不锈钢抗静电纱是由吸湿排汗纤维 35 45%、 棉纤维 10 30%、 银纤维 3 7% 和 不锈钢纤维 25 40% 混纺而成 ; 所述导电丝抗静电纱是由有机导电丝 3 5% 和多功能混纺纱 95 97% 捻制而成。 0010 。

22、根据上述的具有吸湿排汗、 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 所述多功能混纺纱是通 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 a、 按照上述多功能混纺纱的配比比例配制吸湿排汗纤维、 棉纤维和银纤维 ; b、 首先将称取的银纤维上均匀喷洒由季铵盐型阳离子抗静电剂 (由深圳市汇高金标科 技有限公司提供, 其型号为 SN) 30%、 脂肪酸聚氧乙烯酯 (由江苏省海安石油化工厂提供, 型 号为 SG) 20%、 柔软剂 (由苏州力久化工有限公司提供, 属于高分子季铁盐柔软剂) 10%、 氨基 改性硅油 5% 和水 35% 制成的溶液, 溶液的喷洒量占银纤维总重量的 10 15%, 溶液喷洒后 说 明 书 CN 10438907。

23、6 A 5 3/9 页 6 堆放 24 36 小时后待用 ; c、 将称取的棉纤维经抓棉机、 混棉机、 开棉机和给棉机依次进行开松、 清杂加工处理, 制成棉卷, 在梳棉机上梳理成生条, 在精梳机上制成精梳条 ; d、 将称取的吸湿排汗纤维和步骤 b 处理过的银纤维分别经清花工序、 梳棉机制成生 条 ; 再将步骤 c 制成的棉纤维精梳条和制成的吸湿排汗纤维、 银纤维的生条在并条机上按 照上述三者的配比比例进行并合, 并合次数为三次, 制成熟条 ; e、 将制成的熟条在粗纱机上进行牵伸和加捻, 最后在细纱机上进一步牵伸加捻, 制成 成品纱即多功能混纺纱。 0011 根据上述的具有吸湿排汗、 抗菌及。

24、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 步骤 d 中所述将称取的 吸湿排汗纤维和步骤 b 处理过的银纤维分别经清花工序、 梳棉机制成生条过程中 : 吸湿排 汗纤维和处理过的银纤维在梳棉机上梳棉工序中小漏底隔距为 12 16mm, 除尘刀为低刀 110, 盖板速度为 260 280mm/min, 落棉率为 5 10%。 0012 根据上述的具有吸湿排汗、 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 步骤 d 中所述并合次数 为三次, 在第一次并合时隔距为 1130mm, 牵伸倍数为 7.5 倍, 后区牵伸倍数为 1.7 倍 ; 第 二次并合时牵伸倍数为 6.0 倍, 后区牵伸倍数为 1.51 倍 ; 第三次并合时牵伸倍数为 6.。

25、34 倍, 后区牵伸倍数为 1.3 倍。 0013 根据上述的具有吸湿排汗、 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 步骤 e 中所述在粗纱机 上进行牵伸和加捻时, 粗纱机锭速为 500 550 转 / 分钟, 粗纱捻系数为 100 110 ; 所述在细纱机上进一步牵伸加捻时, 细纱机锭速为 1000 1200 转 / 分钟, 细纱捻系数 为 490 510, 后区牵伸倍数为 1.3 倍, 皮辊为 D75, 罗拉隔距为 1932mm。 0014 根据上述的具有吸湿排汗、 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 所述不锈钢抗静电纱是 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 a、 按照上述不锈钢抗静电纱的配比比例配制吸湿排汗纤维、 棉。

26、纤维、 银纤维和不锈钢 纤维 ; b、 将称取的棉纤维经抓棉机、 混棉机、 开棉机和给棉机依次进行开松、 清杂加工处理, 制成棉卷, 在梳棉机上梳理成生条, 在精梳机上制成精梳条 ; c、 将称取的吸湿排汗纤维和银纤维分别经清花工序、 梳棉机制成生条 ; 再将步骤 b 制 成的棉纤维精梳条和制成的吸湿排汗纤维、 银纤维的生条以及不锈钢纤维在并条机上按照 上述四者的配比比例进行并合, 并合次数为三次, 制成熟条 ; d、 将制成的熟条在粗纱机上进行牵伸和加捻, 最后在细纱机上进一步牵伸加捻, 制成 成品纱即不锈钢抗静电纱。 0015 根据上述的具有吸湿排汗、 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 步骤 c。

27、 中所述并合次数 为三次, 其中在第一次并合时隔距为1026mm, 牵伸倍数为6.5倍, 后区牵伸倍数为1.5倍 ; 第二次并合时牵伸倍数为 5.0 倍, 后区牵伸倍数为 1.35 倍 ; 第三次并合时牵伸倍数为 5.6 倍, 后区牵伸倍数为 1.2 倍。 0016 根据上述的具有吸湿排汗、 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 步骤 d 中所述在粗纱机 上进行牵伸和加捻时, 粗纱机锭速为 400 500 转 / 分钟, 粗纱捻系数为 100 110 ; 所述在细纱机上进一步牵伸加捻时, 细纱机锭速为 1000 1200 转 / 分钟, 细纱捻系数 为 500 530, 后区牵伸倍数为 1.1 倍, 罗。

28、拉隔距为 1730mm。 说 明 书 CN 104389076 A 6 4/9 页 7 0017 根据上述的具有吸湿排汗、 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 所述导电丝抗静电纱是 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 a、 首先按照上述导电丝抗静电纱的配比比例称取多功能混纺纱和有机导电丝 ; b、 将称取的有机导电丝和多功能混纺纱在并纱机上并合, 并合过程中车速为 200 米 / 分 ; c、 将并合后的筒纱在倍捻机上加捻, 车速为 26 米 / 分, 捻系数为 220 250, 加捻后得 到导电丝抗静电纱。 0018 另外, 提供一种具有吸湿排汗、 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的生产方法, 所述生产 方法包括以下。

29、步骤 : a、 整经工序 : 首先按照上述多功能面料的配比比例称取多功能混纺纱和不锈钢抗静电 纱或导电丝抗静电纱, 按照每间隔0.61.0cm排列不锈钢抗静电纱或导电丝抗静电纱, 整 经头份为 600 800, 整经后卷绕在经轴上, 备浆纱用 ; b、 浆纱工序 : 将整经后的多功能混纺纱和不锈钢抗静电纱或导电丝抗静电纱采用浆纱 机进行浆纱, 浆纱过程中采用的浆料由聚乙烯醇PVA 20%、 丙烯酸17%、 胶粉15%和变性淀粉 48% 混合配制而成 ; 浆纱过程中上浆率为 10 15%, 回潮率为 3 5% ; c、 穿筘工序 : 将浆纱后的多功能混纺纱和不锈钢抗静电纱或导电丝抗静电纱按照步骤。

30、 a 的间隔排列要求穿入综丝、 钢筘和停经片 ; d、 纺织工序 : 穿筘后在织机上制造成坯布, 织造过程中车速为 800 转 / 分、 上机张力为 2000N、 综平为 290o、 主喷压力为 2.2N 和副喷压力为 3.4N, 纬纱按照间隔 0.6 1.0cm 的距 离将不锈钢抗静电纱或导电丝抗静电纱喷入, 最后制成坯布 ; e、 印染工序 : 最后根据要求对其坯布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印染, 得到产品具有吸湿排汗、 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 0019 本发明的积极有益效果 : 1、 利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生产的多功能面料既保证织物的抗静电功能, 又极大地改善织 物的透气性能, 提高了面料的服用舒。

31、适性, 同时还具备了抗菌防霉的作用, 保障了人们的身 体健康。 0020 2、 利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生产的多功能面料具有抗静电功能、 吸湿排汗功能和抗菌 功能, 既能保证织物的抗静电功能, 又极大地改善织物的透气性能, 提高面料的服用舒适 性, 同时具有良好的抗菌功能, 保障服用者的身体健康 (本发明产品的性能检测数据详见表 1) 。 0021 3、 本发明将不锈钢纤维按一定比例和组织与其它纤维进行混纺、 交并、 交织或嵌 织, 从而提高了本发明织物的导电能力, 制成防静电织物, 实现了电荷逸散, 防止静电聚积, 从而达到防静电的效果。 0022 4、 本发明在织物中采用的吸湿排汗纤维是一种目前。

32、现有的新型吸湿排汗纤维, 是 一种聚酯纤维的变性产品 (即吸湿排汗聚酯纤维) , 在纺丝过程中通过化学和物理手段, 使 纤维具有内外贯穿的微孔结构, 使其能够快速吸水、 疏水、 扩散和挥发, 从而改善纤维的物 理性能, 使织物具有良好的吸湿排汗特性。同时, 由于聚酯纤维具有较高的湿屈服模量, 在 湿润状态下也不会象棉纤维那样倒伏, 能够始终保持织物与皮肤间的舒适状态, 提高了纤 维的服用舒适性。 采用的现有新型吸湿排汗纤维是一款具有很好的柔软性、 抗起毛起球、 吸 说 明 书 CN 104389076 A 7 5/9 页 8 湿快干、 低温染色以及其它功能集于一身的多功能纤维, 而且能同各种纤。

33、维混纺后, 仍可保 证其性能的有效性, 真正达到使其功能的永久性、 环保性、 使用的广泛性以及极好的服用安 全性的要求。 0023 5、 本发明在织物中采用的抗菌纤维是银纤维。 银离子纤维将抗菌材料银离子熔 入纺丝熔体中, 经纺丝加工而制成的多功能面料具有广谱抗菌、 抗菌率高、 抗菌效果持久、 对人体安全无害、 适用范围广的优点。经相关权威机构测试, 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6538) 、 肺炎杆菌 (ATCC4352) 和白色念珠菌 (ATCC10231) 的抗菌效果非常显著 (检测结果详见表 2) 。 0024 。 0025 具体实施方式 : 以下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但并不限制。

34、本发明的内容。 0026 实施例 1 : 本发明具有吸湿排汗、 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 以重量百分含量表示, 所述多功能 面料是由多功能混纺纱 98% 和不锈钢抗静电纱 2% 织造而成 ; 所述多功能混纺纱是由吸湿排汗纤维 65%、 棉纤维 30% 和银纤维 5% 混纺而成 ; 所述不锈钢抗静电纱是由吸湿排汗纤维 40%、 棉纤维 20%、 银纤维 5% 和不锈钢纤维 35% 混纺而成。 0027 所述多功能混纺纱的制备方法为 : a、 首先按照上述多功能混纺纱的配比比例配制吸湿排汗纤维、 棉纤维和银纤维 ; b、 首先将称取的银纤维上均匀喷洒由季铵盐型阳离子抗静电剂 (由深圳市汇高金标科。

35、 技有限公司提供, 其型号为 SN) 30%、 脂肪酸聚氧乙烯酯 (由江苏省海安石油化工厂提供, 型 号为 SG) 20%、 柔软剂 (由苏州力久化工有限公司提供, 属于高分子季铁盐柔软剂) 10%、 氨基 改性硅油 5% 和水 35% 制成的溶液, 溶液的喷洒量占银纤维总重量的 10 15%, 溶液喷洒后 堆放 24 36 小时后待用 ; c、 将称取的棉纤维经抓棉机、 混棉机、 开棉机和给棉机依次进行开松、 清杂加工处理, 制成棉卷, 在梳棉机上梳理成生条, 在精梳机上制成精梳条 ; d、 将称取的吸湿排汗纤维和步骤 b 处理过的银纤维分别经清花工序、 梳棉机制成生条 说 明 书 CN 1。

36、04389076 A 8 6/9 页 9 (吸湿排汗纤维和处理过的银纤维在梳棉机上梳棉工序中小漏底隔距为 12 16mm, 除尘刀 为低刀 110, 盖板速度为 260 280mm/min, 落棉率为 5 10%) ; 再将步骤 c 制成的棉纤 维的精梳条和制成的吸湿排汗纤维、 银纤维的生条在并条机上按照上述三者的配比比例进 行并合, 并合次数为三次 (在第一次并合时隔距为 1130mm, 牵伸倍数为 7.5 倍, 后区牵伸 倍数为 1.7 倍 ; 第二次并合时牵伸倍数为 6.0 倍, 后区牵伸倍数为 1.51 倍 ; 第三次并合时 牵伸倍数为 6.34 倍, 后区牵伸倍数为 1.3 倍) ,。

37、 制成熟条 ; e、 将制成的熟条在粗纱机上进行牵伸和加捻 (粗纱机锭速为 500 550 转 / 分钟, 粗纱 捻系数为100110) , 最后在细纱机上进一步牵伸加捻 (细纱机锭速为10001200转/分 钟, 细纱捻系数为 490 510, 后区牵伸倍数为 1.3 倍, 皮辊为 D75, 罗拉隔距为 1932mm) , 制成成品纱即多功能混纺纱。 0028 所述不锈钢抗静电纱的制备方法为 : a、 首先按照上述不锈钢抗静电纱的配比比例配制吸湿排汗纤维、 棉纤维、 银纤维和不 锈钢纤维 ; b、 将称取的棉纤维经抓棉机、 混棉机、 开棉机和给棉机依次进行开松、 清杂加工处理, 制成棉卷, 。

38、在梳棉机上梳理成生条, 在精梳机上制成精梳条 ; c、 将称取的吸湿排汗纤维和银纤维分别经清花工序、 梳棉机制成生条 ; 再将步骤 b 制 成的棉纤维的精梳条和制成的吸湿排汗纤维、 银纤维的生条以及不锈钢纤维在并条机上按 照上述四者的配比比例进行并合, 并合次数为三次 (在第一次并合时隔距为 1026mm, 牵伸 倍数为 6.5 倍, 后区牵伸倍数为 1.5 倍 ; 第二次并合时牵伸倍数为 5.0 倍, 后区牵伸倍数为 1.35 倍 ; 第三次并合时牵伸倍数为 5.6 倍, 后区牵伸倍数为 1.2 倍) , 制成熟条 ; d、 将制成的熟条在粗纱机上进行牵伸和加捻 (粗纱机锭速为 400 50。

39、0 转 / 分钟, 粗纱 捻系数为100110) , 最后在细纱机上进一步牵伸加捻 (细纱机锭速为10001200转/分 钟, 细纱捻系数为 500 530, 后区牵伸倍数为 1.1 倍, 罗拉隔距为 1730mm) , 制成成品纱 即不锈钢抗静电纱。 0029 实施例 2 : 与实施例 1 基本相同, 不同之处在于 : 本发明具有吸湿排汗、 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 以重量百分含量表示, 所述多功能 面料是由多功能混纺纱 97% 和不锈钢抗静电纱 3% 织造而成 ; 所述多功能混纺纱是由吸湿排汗纤维 70%、 棉纤维 20% 和银纤维 10% 混纺而成 ; 所述不锈钢抗静电纱是由吸湿排汗纤。

40、维 38%、 棉纤维 16%、 银纤维 7% 和不锈钢纤维 39% 混纺而成。 0030 多功能混纺纱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 1。 0031 不锈钢抗静电纱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 1。 0032 实施例 3 : 与实施例 1 基本相同, 不同之处在于 : 本发明具有吸湿排汗、 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 以重量百分含量表示, 所述多功能 面料是由多功能混纺纱 99% 和不锈钢抗静电纱 1% 织造而成 ; 所述多功能混纺纱是由吸湿排汗纤维 75%、 棉纤维 15% 和银纤维 10% 混纺而成 ; 所述不锈钢抗静电纱是由吸湿排汗纤维 35%、 棉纤维 29%、 银纤维 6% 和不锈钢纤维 30% 混纺而成。

41、。 0033 多功能混纺纱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 1。 说 明 书 CN 104389076 A 9 7/9 页 10 0034 不锈钢抗静电纱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 1。 0035 实施例 4 : 与实施例 1 基本相同, 不同之处在于 : 本发明具有吸湿排汗、 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 以重量百分含量表示, 所述多功能 面料是由多功能混纺纱 98% 和不锈钢抗静电纱 2% 织造而成 ; 所述多功能混纺纱是由吸湿排汗纤维 71%、 棉纤维 22% 和银纤维 7% 混纺而成 ; 所述不锈钢抗静电纱是由吸湿排汗纤维 45%、 棉纤维 10%、 银纤维 5% 和不锈钢纤维 40% 混纺而成。 0036 。

42、多功能混纺纱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 1。 0037 不锈钢抗静电纱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 1。 0038 实施例 5 : 与实施例 1 基本相同, 不同之处在于 : 本发明具有吸湿排汗、 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 以重量百分含量表示, 所述多功能 面料是由多功能混纺纱 97% 和不锈钢抗静电纱 3% 织造而成 ; 所述多功能混纺纱是由吸湿排汗纤维 50%、 棉纤维 42% 和银纤维 8% 混纺而成 ; 所述不锈钢抗静电纱是由吸湿排汗纤维 42%、 棉纤维 25%、 银纤维 3% 和不锈钢纤维 30% 混纺而成。 0039 多功能混纺纱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 1。 0040 不锈钢抗静电纱的制备方法同实施。

43、例 1。 0041 实施例 6 : 与实施例 1 基本相同, 不同之处在于 : 本发明具有吸湿排汗、 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 以重量百分含量表示, 所述多功能 面料是由多功能混纺纱 99% 和不锈钢抗静电纱 1% 织造而成 ; 所述多功能混纺纱是由吸湿排汗纤维 80%、 棉纤维 15% 和银纤维 5% 混纺而成 ; 所述不锈钢抗静电纱是由吸湿排汗纤维 38%、 棉纤维 30%、 银纤维 7% 和不锈钢纤维 25% 混纺而成。 0042 多功能混纺纱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 1。 0043 不锈钢抗静电纱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 1。 0044 实施例 7 : 与实施例 1 基本相同, 不同之处在于 :。

44、 本发明具有吸湿排汗、 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 以重量百分含量表示, 所述多功能 面料是由多功能混纺纱 98% 和不锈钢抗静电纱 2% 织造而成 ; 所述多功能混纺纱是由吸湿排汗纤维 60%、 棉纤维 32% 和银纤维 8% 混纺而成 ; 所述不锈钢抗静电纱是由吸湿排汗纤维 35%、 棉纤维 29%、 银纤维 6% 和不锈钢纤维 30% 混纺而成。 0045 多功能混纺纱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 1。 0046 不锈钢抗静电纱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 1。 0047 实施例 8 : 与实施例 1 基本相同, 不同之处在于 : 本发明具有吸湿排汗、 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 以重量百分含量表示, 所述。

45、多功能 面料是由多功能混纺纱 97% 和不锈钢抗静电纱 3% 织造而成 ; 所述多功能混纺纱是由吸湿排汗纤维 68%、 棉纤维 26% 和银纤维 6% 混纺而成 ; 所述不锈钢抗静电纱是由吸湿排汗纤维 38%、 棉纤维 24%、 银纤维 6% 和不锈钢纤维 32% 混纺而成。 说 明 书 CN 104389076 A 10 8/9 页 11 0048 多功能混纺纱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 1。 0049 不锈钢抗静电纱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 1。 0050 实施例 9 : 与实施例 1 基本相同, 不同之处在于 : 本发明具有吸湿排汗、 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 以重量百分含量表示, 所述多功能 面料。

46、是由多功能混纺纱 95% 和导电丝抗静电纱 5% 织造而成 ; 所述多功能混纺纱是由吸湿排汗纤维 71%、 棉纤维 22% 和银纤维 7% 混纺而成。 0051 所述导电丝抗静电纱是由有机导电丝 5% 和多功能混纺纱 95% 捻制而成。 0052 多功能混纺纱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 1。 0053 所述导电丝抗静电纱的制备方法为 : a、 首先按照所述导电丝抗静电纱的配比比例称取多功能混纺纱和有机导电丝 ; b、 将称取的有机导电丝和多功能混纺纱在并纱机上并合, 并合过程中车速为 200 米 / 分 ; c、 将并合后的筒纱在倍捻机上加捻, 车速为 26 米 / 分, 捻系数为 220 250, 。

47、加捻后得 到导电丝抗静电纱。 0054 实施例 10 : 与实施例 9 基本相同, 不同之处在于 : 本发明具有吸湿排汗、 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 以重量百分含量表示, 所述多功能 面料是由多功能混纺纱 96% 和导电丝抗静电纱 4% 织造而成 ; 所述多功能混纺纱是由吸湿排汗纤维 50%、 棉纤维 42% 和银纤维 8% 混纺而成。 0055 所述导电丝抗静电纱是由有机导电丝 4% 和多功能混纺纱 96% 捻制而成。 0056 多功能混纺纱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 1。 0057 所述导电丝抗静电纱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 9。 0058 实施例 11 : 与实施例 9 基本相同, 不同之处在于 :。

48、 本发明具有吸湿排汗、 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 以重量百分含量表示, 所述多功能 面料是由多功能混纺纱 97% 和导电丝抗静电纱 3% 混纺而成 ; 所述多功能混纺纱是由吸湿排汗纤维 80%、 棉纤维 15% 和银纤维 5% 混纺而成。 0059 所述导电丝抗静电纱是由有机导电丝 3% 和多功能混纺纱 97% 捻制而成。 0060 多功能混纺纱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 1。 0061 所述导电丝抗静电纱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 9。 0062 实施例 12 : 上述实施例18本发明具有吸湿排汗、 抗菌及抗静电的多功能面料的生产方法, 其详 细步骤如下 : a、 整经工序 : 首先按照实施例 1 8 中任一实施例所述多功能面料的配比比例称取多 功能混纺纱和不锈钢抗静电纱, 按照每间隔0.61.0cm排列不锈钢抗静电纱, 整经头份为 600 800, 整经后卷绕在经轴上, 备浆纱用 ; b、 浆纱工序 : 将整经后的多功能混纺纱和不锈钢抗静电纱采用浆纱机进行浆纱, 浆纱 过程中采用的浆料由聚乙烯醇 PVA 20%、 丙烯酸 17%、 胶粉 15% 和变性淀粉 48% 混合配制而 成 ; 浆纱过程中上浆率为 13%, 回潮率为 3.5% ; c、 穿筘工序 : 将浆纱后的多功能混纺纱和不锈钢抗静电纱按照步骤 a 的间隔排列要求 穿入综丝、 钢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织造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