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健被.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4700176 上传时间:2018-10-2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21.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668455.0

申请日:

2014.11.21

公开号:

CN104323637A

公开日:

2015.02.0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47G 9/02申请日:20141121|||公开

IPC分类号:

A47G9/02; A61K36/9068; A61P43/00

主分类号:

A47G9/02

申请人:

湖北梦丝家绿色保健制品有限公司

发明人:

舒国林

地址:

438700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温泉镇梦丝家大道16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保健被,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中药,桑叶5-15份、薰衣草5-15份、人参8-12份、当归7-10份、玄参8-11份、天麻9-13份、菊花5-15份、桂花6-14份、玫瑰花8-17份、五味子9-11份、天冬7-10份、麦冬10-11份、金银花7-20份、白芍7-11份、柏子仁10-19份、酸枣仁2-11份、茯苓5-13份、远志4-12份、桔梗7-11份、干姜7-10份、甘草5-11份、陈皮6-11份、黄芪9-15份、白术7-13份、丁香8-13份、香附8-15份、茵陈6-14份、川芎7-11份、生地黄8-12份。本发明通过中药发出的药香味来实现清热润燥、消炎降火。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保健被, 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设有插袋,所述插袋内设有中药袋,所述中药袋内装有如下重量配比的中药,桑叶5-15份、薰衣草5-15份、人参8-12份、当归7-10份、玄参8-11份、天麻9-13份、菊花5-15份、桂花6-14份、玫瑰花8-17份、五味子9-11份、天冬7-10份、麦冬10-11份、金银花7-20份、白芍7-11份、柏子仁10-19份、酸枣仁2-11份、茯苓5-13份、远志4-12份、桔梗7-11份、干姜7-10份、甘草5-11份、陈皮6-11份、黄芪9-15份、白术7-13份、丁香8-13份、香附8-15份、茵陈6-14份、川芎7-11份、生地黄8-12份。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保健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健被。
背景技术
随着进入秋冬季节,天气变得日益干燥,气候一旦变得很干燥,人体的水分就容易通过出汗、呼吸而大量丢失,再加上秋冬季节天气变化反复无常,不能保持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和稳定,导致生理机能失调引起各类“上火”症状,例如心烦、心悸、失眠、头痛、头晕、口苦咽干、口干口臭、口舌生疮、牙龈肿痛、面红耳赤、胸闷胁疼、腹痛便秘、呼吸气粗、高热烦渴、咳吐黄稠痰、小便赤黄等各类“上火”症状,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可清热润燥、消炎降火的保健被,解决现有技术中秋冬季节容易上火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一种保健被,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有插袋,所述插袋内设有中药袋,所述中药袋内装有如下重量配比的中药,桑叶5-15份、薰衣草5-15份、人参8-12份、当归7-10份、玄参8-11份、天麻9-13份、菊花5-15份、桂花6-14份、玫瑰花8-17份、五味子9-11份、天冬7-10份、麦冬10-11份、金银花7-20份、白芍7-11份、柏子仁10-19份、酸枣仁2-11份、茯苓5-13份、远志4-12份、桔梗7-11份、干姜7-10份、甘草5-11份、陈皮6-11份、黄芪9-15份、白术7-13份、丁香8-13份、香附8-15份、茵陈6-14份、川芎7-11份、生地黄8-12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中药组分的药用效果,根据公知的中药理论的简要描述是 :
桑叶:味苦、甘,性微寒;归肺、肝经;清凉散降,桑叶具有抗菌消炎、清热解毒之功效。
薰衣草:减少病人的睡眠干扰,使其快速入睡,改善神经症的睡眠障碍,情绪障碍。
人参:味甘、微苦,性温、平;归脾、肺经、心经;补气,固脱,生津,安神,益智。
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
玄参: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
天麻:甘,平;入肝经;息风,定惊;治眩晕眼黑,头风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语言蹇涩,小儿惊痫动风。
菊花:有疏风、平肝之功,嗅之,对感冒、头痛有辅助治疗作用。
桂花:辛,温;散寒破结,化痰止咳。
玫瑰花:甘微苦、性微温,归肝、脾、胃经;柔肝醒胃,舒气活血,美容养颜,令人神爽。
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
天冬:甘、苦、寒;归肺、肾、胃、大肠经;养阴生津,白喉,败毒抗癌,清势化痰,滋阴润燥。
麦冬: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
金银花:味甘,性寒;入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抗炎、补虚疗风的功效,主治胀满下疾、温病发热,热毒痈疡和肿瘤等症。
白芍:性凉、味苦酸,微寒;具有补血养血、平抑肝阳、柔肝止痛、敛阴止汗等功效。
柏子仁:甘,平;归心、肾、大肠经;养心安神,润肠通便,用于虚烦不眠,心悸怔忡,肠燥便秘等症。
酸枣仁:味甘、酸,性平;能滋养心肝,安神,敛汗。
茯苓:甘、淡,平;归心、脾、肾经;宁心安神,用治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等。
远志: 苦、辛,温; 归心、肾、肺经;安神益智,解郁。
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脓。
干姜:味辛,性热;归脾、胃、心、肺经;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温肺化饮。
甘草:用于心气虚,心悸怔忡,脉结代,以及脾胃气虚,倦怠乏力等
陈皮:味苦、辛,性温;归肺、脾经;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黄芪:甘,微温;归肺、脾、肝、肾经;多用于体虚表弱所致的自汗。
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丁香:味甘辛,性大热,无毒;暖胃,温肾。
香附:辛、微苦、甘,平;入肝、三焦经;理气解郁,调经止痛。
茵陈:味微苦、微辛,性微寒;归脾、胃、肝、胆经;清热利湿,退黄。
川芎:辛,温;入肝、胆经;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血止痛。
生地黄:甘苦,凉;入心、肝、肾经;清热生津滋阴,养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在被子上设置中药袋,在中药袋内装设有可清热润燥、消炎降火的中药,通过中药发出的药香味调节身体及呼吸状况,达到降火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发明的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保健被,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有插袋,所述插袋内设有中药袋,所述中药袋内装有如下重量配比的中药,桑叶10g、薰衣草10g、人参10g、当归10g、玄参10g、天麻10g、菊花10g、桂花10g、玫瑰花10g、五味子10g、天冬10g、麦冬10g、金银花10g、白芍10g、柏子仁10g、酸枣仁10g、茯苓10g、远志10g、桔梗10g、干姜10g、甘草10g、陈皮10g、黄芪10g、白术10g、丁香10g、香附10g、茵陈10g、川芎10g、生地黄10g。
具体的,将上述中药取配比分别研为粉末并混合均匀,为了使上述中药的效果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可将所述插袋设于所述本体外表面上部边缘,即在该保健被的靠近人体头部的被子边缘设置插袋,这样中药袋刚好在人体头部下方,可较近的呼吸到中药袋中散发的促使人降火的药香味,也可在单人被设置一个插袋、双人被设置2个或3个差点,或者根据被子的尺寸规格设置插袋的数量,已达到更好的促进降火的效果。
并将中药袋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插袋内,所述插袋为不透气材质制成,所述中药袋为透气性材质制成,当睡觉的时候,可打开插袋的密封口,不睡觉的时候将密封口关闭,这样可以较好防止白天药物浪费,保证夜晚睡眠时的药效。
 
实施例2:
本发明的实施例2提供了保健被,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有插袋,所述插袋内设有中药袋,所述中药袋内装有如下重量配比的中药,桑叶15g、薰衣草15g、人参12g、当归10g、玄参11g、天麻13g、菊花5g、桂花6g、玫瑰花17g、五味子11g、天冬10g、麦冬11g、金银花20g、白芍7g、柏子仁10g、酸枣仁11g、茯苓5g、远志4g、桔梗11g、干姜10g、甘草5g、陈皮6g、黄芪9g、白术7g、丁香8g、香附8g、茵陈6g、川芎11g、生地黄12g。
具体的,将上述中药取配比分别研为粉末并混合均匀,为了使上述中药的效果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可将所述插袋设于所述本体外表面上部边缘,即在该保健被的靠近人体头部的被子边缘设置插袋,这样中药袋刚好在人体头部下方,可较近的呼吸到中药袋中散发的促使人降火的药香味,也可在单人被设置一个插袋、双人被设置2个或3个差点,或者根据被子的尺寸规格设置插袋的数量,已达到更好的促进降火的效果。
并将中药袋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插袋内,所述插袋为不透气材质制成,所述中药袋为透气性材质制成,当睡觉的时候,可打开插袋的密封口,不睡觉的时候将密封口关闭,这样可以较好防止白天药物浪费,保证夜晚睡眠时的药效。
实施例3:
本发明的实施例3提供了一种保健被,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有插袋,所述插袋内设有中药袋,所述中药袋内装有如下重量配比的中药,桑叶5g、薰衣草5g、人参8g、当归7g、玄参8g、天麻9g、菊花5g、桂花7、玫瑰花11g、五味子9g、天冬7g、麦冬10g、金银花8g、白芍11g、柏子仁15g、酸枣仁3g、茯苓6g、远志9g、桔梗7g、干姜7g、甘草11g、陈皮11g、黄芪13g、白术13g、丁香13g、香附8g、茵陈14g、川芎7g、生地黄8g。
具体的,将上述中药取配比分别研为粉末并混合均匀,为了使上述中药的效果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可将所述插袋设于所述本体外表面上部边缘,即在该保健被的靠近人体头部的被子边缘设置插袋,这样中药袋刚好在人体头部下方,可较近的呼吸到中药袋中散发的促使人降火的药香味,也可在单人被设置一个插袋、双人被设置2个或3个差点,或者根据被子的尺寸规格设置插袋的数量,已达到更好的促进降火的效果。
并将中药袋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插袋内,所述插袋为不透气材质制成,所述中药袋为透气性材质制成,当睡觉的时候,可打开插袋的密封口,不睡觉的时候将密封口关闭,这样可以较好防止白天药物浪费,保证夜晚睡眠时的药效。
 
典型实施例:
王某,26岁,每到秋冬季节,天气干燥就开始上火,导致口腔溃疡,进而致使吃不香睡不眠,严重影响日常工作、生活,通过吃降火药物、食疗等多种方式虽然有一定效果,但是一旦停止吃降火药或停止食疗,则又开始上火,口腔又开始上火,后来使用本发明的保健被一个星期后,口腔溃疡开始好转。两个星期后,上火症状全部消失,口腔溃疡痊愈。后一直坚持使用该保健被,上述症状亦未复发,工作、生活步入正轨。
张某,42岁,每年一到9、10月份,就会伴随心烦、头疼、多汗、失眠等症状,就医诊断为“上火”,并通过服用上火药及食物疗法进行降火,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停药后上述症状又会复发,后来使用本发明的保健被两个星期后,上述症状全部消失。再一直坚持使用本发明的保健被的过程中,上述症状一直未有复发。
 
以上所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一种保健被.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保健被.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保健被.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保健被.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保健被.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2363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2.04 CN 104323637 A (21)申请号 201410668455.0 (22)申请日 2014.11.21 A47G 9/02(2006.01) A61K 36/9068(2006.01) A61P 43/00(2006.01) (71)申请人 湖北梦丝家绿色保健制品有限公司 地址 438700 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温泉镇梦 丝家大道 168 号 (72)发明人 舒国林 (54) 发明名称 一种保健被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保健被, 包括如下重量配比 的中药, 桑叶 5-15 份、 薰衣草 。

2、5-15 份、 人参 8-12 份、 当归 7-10 份、 玄参 8-11 份、 天麻 9-13 份、 菊 花 5-15 份、 桂花 6-14 份、 玫瑰花 8-17 份、 五味子 9-11份、 天冬7-10份、 麦冬10-11份、 金银花7-20 份、 白芍 7-11 份、 柏子仁 10-19 份、 酸枣仁 2-11 份、 茯苓 5-13 份、 远志 4-12 份、 桔梗 7-11 份、 干 姜 7-10 份、 甘草 5-11 份、 陈皮 6-11 份、 黄芪 9-15 份、 白术7-13份、 丁香8-13份、 香附8-15份、 茵陈 6-14 份、 川芎 7-11 份、 生地黄 8-12 。

3、份。本发明通 过中药发出的药香味来实现清热润燥、 消炎降火。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23637 A CN 104323637 A 1/1 页 2 1. 一种保健被, 包括本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上设有插袋, 所述插袋内设有中药 袋, 所述中药袋内装有如下重量配比的中药, 桑叶 5-15 份、 薰衣草 5-15 份、 人参 8-12 份、 当 归 7-10 份、 玄参 8-11 份、 天麻 9-13 份、 菊花 5-15 份、 桂花。

4、 6-14 份、 玫瑰花 8-17 份、 五味子 9-11 份、 天冬 7-10 份、 麦冬 10-11 份、 金银花 7-20 份、 白芍 7-11 份、 柏子仁 10-19 份、 酸枣 仁 2-11 份、 茯苓 5-13 份、 远志 4-12 份、 桔梗 7-11 份、 干姜 7-10 份、 甘草 5-11 份、 陈皮 6-11 份、 黄芪 9-15 份、 白术 7-13 份、 丁香 8-13 份、 香附 8-15 份、 茵陈 6-14 份、 川芎 7-11 份、 生 地黄 8-12 份。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323637 A 2 1/4 页 3 一种保健被 技术领域 0001。

5、 本发明涉及纺织用品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保健被。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进入秋冬季节, 天气变得日益干燥, 气候一旦变得很干燥, 人体的水分就容易 通过出汗、 呼吸而大量丢失, 再加上秋冬季节天气变化反复无常, 不能保持人体新陈代谢的 平衡和稳定, 导致生理机能失调引起各类 “上火” 症状, 例如心烦、 心悸、 失眠、 头痛、 头晕、 口 苦咽干、 口干口臭、 口舌生疮、 牙龈肿痛、 面红耳赤、 胸闷胁疼、 腹痛便秘、 呼吸气粗、 高热烦 渴、 咳吐黄稠痰、 小便赤黄等各类 “上火” 症状, 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 工作。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

6、 提出一种可清热润燥、 消炎降火的保健被, 解决现有技术中秋冬季节容易上火的技术问题。 0004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一种保健被, 包括本体, 所述本体上 设有插袋, 所述插袋内设有中药袋, 所述中药袋内装有如下重量配比的中药, 桑叶 5-15 份、 薰衣草 5-15 份、 人参 8-12 份、 当归 7-10 份、 玄参 8-11 份、 天麻 9-13 份、 菊花 5-15 份、 桂花 6-14 份、 玫瑰花 8-17 份、 五味子 9-11 份、 天冬 7-10 份、 麦冬 10-11 份、 金银花 7-20 份、 白 芍 7-11 份、 柏子仁 10-19 份、 酸。

7、枣仁 2-11 份、 茯苓 5-13 份、 远志 4-12 份、 桔梗 7-11 份、 干 姜 7-10 份、 甘草 5-11 份、 陈皮 6-11 份、 黄芪 9-15 份、 白术 7-13 份、 丁香 8-13 份、 香附 8-15 份、 茵陈 6-14 份、 川芎 7-11 份、 生地黄 8-12 份。 0005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中药组分的药用效果, 根据公知的中药理论的简要描述是 : 桑叶 : 味苦、 甘, 性微寒 ; 归肺、 肝经 ; 清凉散降, 桑叶具有抗菌消炎、 清热解毒之功效。 0006 薰衣草 : 减少病人的睡眠干扰, 使其快速入睡, 改善神经症的睡眠障碍, 情绪障碍。 0。

8、007 人参 : 味甘、 微苦, 性温、 平 ; 归脾、 肺经、 心经 ; 补气, 固脱, 生津, 安神, 益智。 0008 当归 : 甘、 辛、 温 ; 归肝、 心、 脾经 ; 补血, 活血, 调经止痛, 润燥滑肠。 0009 玄参 : 清热凉血, 滋阴降火, 解毒散结。 0010 天麻 : 甘, 平 ; 入肝经 ; 息风, 定惊 ; 治眩晕眼黑, 头风头痛, 肢体麻木, 半身不遂, 语 言蹇涩, 小儿惊痫动风。 0011 菊花 : 有疏风、 平肝之功, 嗅之, 对感冒、 头痛有辅助治疗作用。 0012 桂花 : 辛, 温 ; 散寒破结, 化痰止咳。 0013 玫瑰花 : 甘微苦、 性微温,。

9、 归肝、 脾、 胃经 ; 柔肝醒胃, 舒气活血, 美容养颜, 令人神 爽。 0014 五味子 : 敛肺, 滋肾, 生津, 收汗, 涩精。 0015 天冬 : 甘、 苦、 寒 ; 归肺、 肾、 胃、 大肠经 ; 养阴生津, 白喉, 败毒抗癌, 清势化痰, 滋阴 润燥。 0016 麦冬 : 甘、 微苦, 微寒 ; 归心、 肺、 胃经 ; 养阴生津, 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 阴虚痨 说 明 书 CN 104323637 A 3 2/4 页 4 嗽, 喉痹咽痛, 津伤口渴, 内热消渴, 心烦失眠, 肠燥便秘。 0017 金银花 : 味甘, 性寒 ; 入肺、 心、 胃经 ; 具有清热解毒、 抗炎、 补。

10、虚疗风的功效, 主治 胀满下疾、 温病发热, 热毒痈疡和肿瘤等症。 0018 白芍 : 性凉、 味苦酸, 微寒 ; 具有补血养血、 平抑肝阳、 柔肝止痛、 敛阴止汗等功效。 0019 柏子仁 : 甘, 平 ; 归心、 肾、 大肠经 ; 养心安神, 润肠通便, 用于虚烦不眠, 心悸怔忡, 肠燥便秘等症。 0020 酸枣仁 : 味甘、 酸, 性平 ; 能滋养心肝, 安神, 敛汗。 0021 茯苓 : 甘、 淡, 平 ; 归心、 脾、 肾经 ; 宁心安神, 用治心悸怔忡、 失眠健忘等。 0022 远志 : 苦、 辛, 温 ; 归心、 肾、 肺经 ; 安神益智, 解郁。 0023 桔梗 : 宣肺, 利。

11、咽, 祛痰, 排脓。 0024 干姜 : 味辛, 性热 ; 归脾、 胃、 心、 肺经 ; 温中散寒, 回阳通脉, 燥湿消痰, 温肺化饮。 0025 甘草 : 用于心气虚, 心悸怔忡, 脉结代, 以及脾胃气虚, 倦怠乏力等 陈皮 : 味苦、 辛, 性温 ; 归肺、 脾经 ; 理气健脾, 燥湿化痰。 0026 黄芪 : 甘, 微温 ; 归肺、 脾、 肝、 肾经 ; 多用于体虚表弱所致的自汗。 0027 白术 : 味苦、 甘, 性温 ; 归脾、 胃经 ; 健脾益气, 燥湿利水, 止汗, 安胎。 0028 丁香 : 味甘辛, 性大热, 无毒 ; 暖胃, 温肾。 0029 香附 : 辛、 微苦、 甘, 。

12、平 ; 入肝、 三焦经 ; 理气解郁, 调经止痛。 0030 茵陈 : 味微苦、 微辛, 性微寒 ; 归脾、 胃、 肝、 胆经 ; 清热利湿, 退黄。 0031 川芎 : 辛, 温 ; 入肝、 胆经 ; 行气开郁, 法风燥湿, 活血止痛。 0032 生地黄 : 甘苦, 凉 ; 入心、 肝、 肾经 ; 清热生津滋阴, 养血。 0033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 : 在被子上设置中药袋, 在中药袋内装设 有可清热润燥、 消炎降火的中药, 通过中药发出的药香味调节身体及呼吸状况, 达到降火的 目的。 0034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

13、以下结合实施例, 对本发明 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 并不用于 限定本发明。 0036 实施例 1 : 本发明的实施例 1 提供了一种保健被, 包括本体, 所述本体上设有插袋, 所述插袋内设 有中药袋, 所述中药袋内装有如下重量配比的中药, 桑叶 10g、 薰衣草 10g、 人参 10g、 当归 10g、 玄参 10g、 天麻 10g、 菊花 10g、 桂花 10g、 玫瑰花 10g、 五味子 10g、 天冬 10g、 麦冬 10g、 金银花 10g、 白芍 10g、 柏子仁 10g、 酸枣仁 10g、 茯苓 10g、 远志 10g、 桔梗 。

14、10g、 干姜 10g、 甘草 10g、 陈皮 10g、 黄芪 10g、 白术 10g、 丁香 10g、 香附 10g、 茵陈 10g、 川芎 10g、 生地黄 10g。 0037 具体的, 将上述中药取配比分别研为粉末并混合均匀, 为了使上述中药的效果得 到进一步的发挥, 可将所述插袋设于所述本体外表面上部边缘, 即在该保健被的靠近人体 头部的被子边缘设置插袋, 这样中药袋刚好在人体头部下方, 可较近的呼吸到中药袋中散 发的促使人降火的药香味, 也可在单人被设置一个插袋、 双人被设置 2 个或 3 个差点, 或者 说 明 书 CN 104323637 A 4 3/4 页 5 根据被子的尺寸规。

15、格设置插袋的数量, 已达到更好的促进降火的效果。 0038 并将中药袋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插袋内, 所述插袋为不透气材质制成, 所述中药 袋为透气性材质制成, 当睡觉的时候, 可打开插袋的密封口, 不睡觉的时候将密封口关闭, 这样可以较好防止白天药物浪费, 保证夜晚睡眠时的药效。 0039 实施例 2 : 本发明的实施例 2 提供了保健被, 包括本体, 所述本体上设有插袋, 所述插袋内设有中 药袋, 所述中药袋内装有如下重量配比的中药, 桑叶15g、 薰衣草15g、 人参12g、 当归10g、 玄 参11g、 天麻13g、 菊花5g、 桂花6g、 玫瑰花17g、 五味子11g、 天冬10g、 麦。

16、冬11g、 金银花20g、 白芍 7g、 柏子仁 10g、 酸枣仁 11g、 茯苓 5g、 远志 4g、 桔梗 11g、 干姜 10g、 甘草 5g、 陈皮 6g、 黄 芪 9g、 白术 7g、 丁香 8g、 香附 8g、 茵陈 6g、 川芎 11g、 生地黄 12g。 0040 具体的, 将上述中药取配比分别研为粉末并混合均匀, 为了使上述中药的效果得 到进一步的发挥, 可将所述插袋设于所述本体外表面上部边缘, 即在该保健被的靠近人体 头部的被子边缘设置插袋, 这样中药袋刚好在人体头部下方, 可较近的呼吸到中药袋中散 发的促使人降火的药香味, 也可在单人被设置一个插袋、 双人被设置 2 个或。

17、 3 个差点, 或者 根据被子的尺寸规格设置插袋的数量, 已达到更好的促进降火的效果。 0041 并将中药袋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插袋内, 所述插袋为不透气材质制成, 所述中药 袋为透气性材质制成, 当睡觉的时候, 可打开插袋的密封口, 不睡觉的时候将密封口关闭, 这样可以较好防止白天药物浪费, 保证夜晚睡眠时的药效。 0042 实施例 3 : 本发明的实施例 3 提供了一种保健被, 包括本体, 所述本体上设有插袋, 所述插袋内设 有中药袋, 所述中药袋内装有如下重量配比的中药, 桑叶 5g、 薰衣草 5g、 人参 8g、 当归 7g、 玄参 8g、 天麻 9g、 菊花 5g、 桂花 7、 玫瑰花。

18、 11g、 五味子 9g、 天冬 7g、 麦冬 10g、 金银花 8g、 白 芍 11g、 柏子仁 15g、 酸枣仁 3g、 茯苓 6g、 远志 9g、 桔梗 7g、 干姜 7g、 甘草 11g、 陈皮 11g、 黄芪 13g、 白术 13g、 丁香 13g、 香附 8g、 茵陈 14g、 川芎 7g、 生地黄 8g。 0043 具体的, 将上述中药取配比分别研为粉末并混合均匀, 为了使上述中药的效果得 到进一步的发挥, 可将所述插袋设于所述本体外表面上部边缘, 即在该保健被的靠近人体 头部的被子边缘设置插袋, 这样中药袋刚好在人体头部下方, 可较近的呼吸到中药袋中散 发的促使人降火的药香味,。

19、 也可在单人被设置一个插袋、 双人被设置 2 个或 3 个差点, 或者 根据被子的尺寸规格设置插袋的数量, 已达到更好的促进降火的效果。 0044 并将中药袋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插袋内, 所述插袋为不透气材质制成, 所述中药 袋为透气性材质制成, 当睡觉的时候, 可打开插袋的密封口, 不睡觉的时候将密封口关闭, 这样可以较好防止白天药物浪费, 保证夜晚睡眠时的药效。 0045 典型实施例 : 王某, 26 岁, 每到秋冬季节, 天气干燥就开始上火, 导致口腔溃疡, 进而致使吃不香睡不 眠, 严重影响日常工作、 生活, 通过吃降火药物、 食疗等多种方式虽然有一定效果, 但是一旦 停止吃降火药或停止。

20、食疗, 则又开始上火, 口腔又开始上火, 后来使用本发明的保健被一个 星期后, 口腔溃疡开始好转。两个星期后, 上火症状全部消失, 口腔溃疡痊愈。后一直坚持 使用该保健被, 上述症状亦未复发, 工作、 生活步入正轨。 0046 张某, 42 岁, 每年一到 9、 10 月份, 就会伴随心烦、 头疼、 多汗、 失眠等症状, 就医诊 说 明 书 CN 104323637 A 5 4/4 页 6 断为 “上火” , 并通过服用上火药及食物疗法进行降火, 有一定的效果, 但是停药后上述症状 又会复发, 后来使用本发明的保健被两个星期后, 上述症状全部消失。 再一直坚持使用本发 明的保健被的过程中, 上述症状一直未有复发。 0047 以上所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 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 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104323637 A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家具;家庭用的物品或设备;咖啡磨;香料磨;一般吸尘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